艾灸真的能治病嗎
【www.cndadi.net - 養(yǎng)生真的能長壽嗎】
艾灸這種東西在我們的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可以起到祛濕驅寒的藥效,但是我們要選擇正確的穴位進行艾灸。艾灸是可以出汗排毒以及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環(huán)的,對于增強免疫力以及調節(jié)神經(jīng)是很好的,所以艾灸是可以治療疾病的。對于艾灸的藥用價值有哪些,大家可以了解下面介紹的內容。
一、出汗排毒
在艾灸的時候,人們頭部會出很多汗,甚至是滿頭大汗,毛孔開放,皮脂汗腺的分泌物會排泄出去,這樣就可以促進皮膚毒素的排出,可以幫助人們改善皮膚的營養(yǎng),促進皮膚新陳代謝。
二、改善全身微循環(huán)
在顯微鏡的觀察下,艾灸前身體當中的微循環(huán)流速也非常的慢,尤其是高血壓,肥胖,體弱的患者紅細胞氣流速度快,全身皮膚也會變紅,臉色紅潤。
三、增強免疫力和神經(jīng)調節(jié)力
艾灸也可以幫助人們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支氣管炎疾病,增強人們的免疫力,調節(jié)人腦中樞,讓人們的反應更加靈敏,頭腦更加清晰。
四、易睡安眠
這主要是通過藥物的滲透作用,使皮膚出汗,艾灸之后,人們也很容易入睡,不會有干渴煩躁的感覺,并且睡眠質量也會非常的好。
五、改善心臟的輸出量,調節(jié)心臟功能
艾灸后,心跳速度也會加快,這時心臟跳動非常有力,心臟每分鐘輸出量會得到很好的改善,并且也可以幫助人們改善血液循環(huán)。
現(xiàn)在我們應該知道艾灸可不可以治療疾病了吧,艾灸可以幫助人們排除體內的毒素,并且可以改善全身的微循環(huán)。尤其是可以幫助人們增強免疫力,提高人們的睡眠質量,如果人們自身有一些問題需要得到改善,那么大家完全可以去正規(guī)醫(yī)院進行艾灸。
ys630.coM延伸閱讀
人體是由很多穴位的,不同的穴位所具有的保健功效也是不同的,艾灸是比較常見的養(yǎng)生保健方法,艾灸通常是通過艾灸人
體的穴位來達到保健的作用,不過由于人體的穴位是很多的,大家在艾灸的時候是需要去正規(guī)專業(yè)的機構,這樣才能夠起到
保健的作用,那艾灸能壯陽嗎?
艾灸能壯陽嗎?
艾灸是可以壯陽的。
懸樞穴主要用于脾胃及腰背疾患等。如脾胃虛弱、胃痛、腹脹腹痛、水谷不化、泄瀉、痢疾、急性胃腸炎及腰脊強痛、腰肌筋膜炎等。 懸樞穴主治腰痛,腹痛,泄瀉,痢疾,脫肛等。 腰脊強痛,腸鳴腹痛,完骨不化,泄瀉,腰背神經(jīng)痙攣,胃腸神經(jīng)痛,胃下垂,腸炎。
穴位功能一:壯陽益氣
如果你有完谷不化和泄瀉的情況出現(xiàn),那么,可以用這個穴位搭配三里穴和太白穴來緩解治療,如果你有腰脊強痛問題,可以用這個穴位搭配委中穴和腎俞穴來幫助緩解和治療病癥。
其實,我們在生活中經(jīng)常艾灸刺激懸樞穴這個穴位,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壯陽益氣,還能夠緩解許多的病癥,尤其是對于治療和預防腰痛、腹痛、泄瀉、痢疾等等這些疾病的效果更是非常不錯的。
穴位功能二:調理三焦經(jīng)
古代醫(yī)家寫的也都是他自己的經(jīng)驗,能寫出一百種效用來,但對于咱們來講,說得越多越迷糊。所以你只需要知道督脈能夠振發(fā)陽氣、通到腎,而腎有什么功效這個原則就夠了。
保健灸常用的補腎穴位
足三里
定位:為足陽明胃經(jīng)的合穴,位于膝關節(jié)外膝眼下 3寸,脛骨前嵴外側1橫指處。
功效:健脾益胃、補益氣血。
主治: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免疫功能下降、疲勞、早衰。張杲的《醫(yī)說》強調“若要安,三里莫要干”,意指反復灸足三里,可起到保健作用。
三陰交
定位:位于內踝尖直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凹陷處。
功效:溫腎健脾、祛濕利水、調經(jīng)止痛。
主治:腸鳴腹脹、泄瀉、月經(jīng)不調、帶下、遺精、陽痿、遺尿、疝氣、失眠、下肢痿痹。
神闕
定位:為腹部肚臍正中,屬任脈。
功效:溫陽益氣、補腎健脾。
主治:脾腎陽虛,癥見畏寒肢冷、面色淡白、神疲乏力、泄瀉甚至下利清谷,及命門火衰導致的陽痿、早泄、遺精等。
對于痔瘡患者,大多數(shù)的醫(yī)生都會建議進行手術割除痔瘡,可以快速有效的治愈疾病。然而,無論選擇哪種手術,患者都極有可能面臨著出現(xiàn)術后副作用的可能性,因此仍然有很多人更愿意選擇一些相對溫和的治療方法。使用艾灸可以對體虛體腫起到一定的調養(yǎng)功效,那么可以使用艾灸來治痔瘡嗎?
艾灸治療痔瘡要根據(jù)不同痔瘡患者體質進行治療。在臨床上真正用艾灸治療痔瘡的這種方法比較少。
你說它靠譜,其實也靠譜。為什么?因為你首先要知道艾灸,艾灸它是一個溫的這么一種實際上是一個療法對吧?它就用溫通、溫陽偏補的這么一個方法,所以,不是所有的痔瘡都能用。肯定你剛才說那個出血的,也可能它都是用水腫,甚至于有血栓的那樣的人,可能一熱反而對他不好了。
那么有一些,比如說老年人,或者是比較,怎么說,咱們中醫(yī)講,這個陽氣虛比較瘦弱的人,可能他在御寒了以后,他那個痔瘡肛門不舒服,那可能艾灸對他還是有一定的幫助的。或者有的老年人他脫出來了。
排便脫出來是因為中醫(yī)講氣虛了,虛了固定不住了。像這樣的可能用一些艾灸會對他痔瘡的恢復可能會有一點好處。但是,實際上臨床上真正的用艾灸作為一種治療痔瘡的這種方法比較少。
對于痔瘡患者,要防止便秘,不要久坐久站,保持肛門清潔,坐時懸空透氣,溫水或中藥熏蒸坐浴。再去藥店買些痔瘡栓和中藥坐浴藥物。不要輕信網(wǎng)上的所謂秘方偏方,菊花只有一朵,壞了就沒辦法了。除了用藥之外,還要特別注意肛門的護理。具體方法是準備肛腸康復包,里面有手持式衛(wèi)洗麗用于每次便后用水清洗,用紙擦除了疼更會把大便擦到傷口里。肛腸康復包的無痛透氣墊用來懸空透氣肛門,促進傷口愈合。里面還有一個肛部水療器,用于中藥或者高門酸鉀熏蒸坐浴,可以放到馬桶上用坐姿完成,用盆蹲在地上一個吃不消,更有撕裂傷口的風險。特別提醒肛腸康復包一般大型專科醫(yī)院有,可以去讓醫(yī)生開,但是價格比淘寶至少貴一倍,建議自己準備一個。如果嚴重了,就要手術了,所以一定要認真應對。
狐臭是一種令人非常尷尬的疾病,對于患者來說狐臭是自我難以察覺的癥狀,反而是在公共場合給周圍人士帶來撲面的刺激性味道,令人難以忍受。因此,治療狐臭是不少患者迫切的愿望。而利用中醫(yī)艾灸來治療狐臭是現(xiàn)代生活中比較流行的方法,下面就來看看艾灸能治狐臭嗎?
1、用剪刀或其他工具將病變部腋毛除凈,常規(guī)消毒。
2、然后尋找較粗汗腺,用棉簽蘸雷佛奴爾液做好標記將藥用區(qū)條點燃后,隔蒜片灸(大蒜頭干、鮮均可),使患者局部 有溫熱感,無灼痛為度。
3、每次灸二十至三十分鐘,然后敷冰硼散少許。酌情每日灸一次,或隔日一次,十次為一療程。
4、灸后皮膚表面微紅,粗大汗腺較原來縮小,一般二個療程,病變區(qū)排汗和臭味均會減少,三個療程后,基本可痊愈。
5、艾灸治療狐臭灸的穴位:
八廖、中腕、子宮、歸來、足三里和三陰交。
其他方法:
每日一次,每次灸30分鐘左右,10次為1療程。休息5天后根據(jù)患部較粗大的汗腺萎縮及臭味、汗量減少的(消失)程度,再隔日或每周兩次如前法,鞏固治療至徹底痊愈。
該法前期用優(yōu)質淀粉調成糊狀,外涂于患部,是利用淀粉與汗液反應后,能夠將較粗大的汗腺充分暴露,為第二部隔蒜泥灸找到施灸“靶點”做準備。
隔蒜泥灸又稱蒜錢灸,在汗腺處直接隔蒜泥灸可起到宣通氣血,暢行營衛(wèi),拔毒于外,即所謂 “散其毒,移重就輕,轉深于淺”,促進患部較粗大的汗腺自行萎縮凋亡,從而使臭味、汗量減少(消失),狐臭也隨之消失。
艾灸是一種物理治療,很多人喜歡用艾灸來調理身體,效果也是非常好的。艾灸是通過穴位刺激來治療疾病的,也屬于中醫(yī)治療范圍內,對于人體的傷害可以說微乎其微。如果女性在懷孕期艾灸能灸乳房嗎?哺乳期的女性是可以用艾灸調理身體的,但是要盡量避開腹部、腰部等位置,具體的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哺乳期能做艾灸嗎
哺乳期可以做艾灸。不過腰部、骶部和小腹部建議不做。具體分析: 艾灸是用艾葉制成的艾炷、艾條為主,熏烤人體的穴位以達到保健治病的一種自然療法。是外用的,對乳汁的質量并不會產(chǎn)生影響,所以不用擔心對寶寶有害啦。用中醫(yī)的話說,艾灸有溫陽補氣、祛寒止痛、補虛固脫、溫經(jīng)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的作用。可以廣泛用于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對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頸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二、哺乳期如何給乳房保健
1、哺乳期母親應保證充足的營養(yǎng),以滿足母嬰二人的生理需要。
否則,可能造成少乳、缺乳,而影響嬰兒的生長發(fā)育;亦可能使體內的脂肪消耗過多,形體消瘦,日后易造成乳房萎縮。
2、哺乳期母親應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心情愉快,生活規(guī)律,睡眠充足。
避免因各種精神刺激及不良情緒的影響,使乳汁分泌及排泄不暢。
3、哺乳時,應盡量將乳汁排空,每次哺乳若嬰兒不能完全將乳汁吸完,則應用吸奶器將其吸凈。
避免乳汁淤積,否則易引起細菌感染而致急性乳腺炎。
4、哺乳時,左右兩側交替喂奶,避免因過多地喂某一側而引起乳房不對稱。
5、哺乳時注意衛(wèi)生保健,避免因積乳、外傷、乳兒咬破乳頭等引起乳房部的急性炎癥; 哺乳期母親應避免接觸苯、鉛、汞、有機磷等有毒物質及X線、同位素等各種放射性物質,慎用或不用各種藥物。
6、哺乳時間不要超過1年,一般以6個月到10個月為宜,避免因哺乳時間過長而引起卵巢功能抑制,造成乳腺過度萎縮退化,且性欲減低。
很多人腹部的肉不知不覺就長很多雖然控制了飲食,但還是會只增不減,在生活當中不僅僅體重超標,還會攜帶游泳圈的煩惱,就連很多明明看上去很苗條的人,肚子上也會有凸出疑似懷孕的情況,艾灸能不能瘦肚子,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這一點需要注意。
如果出現(xiàn)腹部贅肉的情況一定要加以調治,否則會給身體帶來比較壞的影響!接下來為大家分享在人體腰腹部有一條經(jīng)脈,束縛著人的諸經(jīng)百脈,不僅可以很好地幫助大家恢復小蠻腰,還可以對身體康健有很好的調節(jié)作用奧!
帶脈不通,小腹必胖,該怎么艾灸呢?
宮寒該怎么艾灸,就該怎么艾灸。因為,帶脈不通,小腹必胖。而宮寒就會引帶脈不通!
小腹肥胖是件很讓人頭痛的事,不僅僅體重超標的人會有,就連一些明眼上看著很苗條的人也會有。
從中醫(yī)理論來講,腹部肥胖往往是由人體一條特殊的經(jīng)脈--"帶脈"堵塞所造成的。
帶脈,人體奇經(jīng)八脈之一,位于腰腹之間、人體唯一橫向運行的脈絡。"帶脈"中的"帶"字,含有腰帶的意思,因為其橫行于腰腹之間,統(tǒng)束全身直行的經(jīng)脈,狀如束帶,故稱"帶脈"。
帶脈有何用?
帶脈能約束縱行之脈,足三陰 、三陽以及陰陽二蹻脈皆受帶脈之約束,以加強經(jīng)脈之間的聯(lián)系。帶脈還有固護胎兒和主司婦女帶下的作用。
帶脈病候主要表現(xiàn)為"帶脈不引",即約束無力所致各種弛緩、痿廢諸證,所以帶脈於堵了就容易胖小腹。腰帶的作用是什么?為了讓褲子不松弛。
人體其他的經(jīng)脈都是上下縱向而行,惟有"帶脈"橫向環(huán)繞一圈,好像把縱向的經(jīng)脈用一根繩子系住一樣,所以,帶脈一旦堵塞,就會使身體多條經(jīng)絡在腰腹處堵車,小腹及其以下部位自然就胖了。
很多人發(fā)現(xiàn),自己腹部、腰部的贅肉越來越多,然后怎么減也減不下去。其實,這就是在提醒你,"帶脈"堵塞了,力量不夠強,不能再約束腰部及腹部贅肉的生長。這就好像我們的腰帶壞了,沒有辦法扎緊褲腰一樣,贅肉就會"噌噌"地長出來。
每個人的體質是不同的,而患有腎陰虛的人要注意平時的飲食,少吃肉多吃素,腎陰虛患者多有腰酸背痛的情況,女性會有內分泌失調的癥狀,給健康帶來較大的影響,治療腎陰虛可通過中藥的方式,那么腎陰虛能艾炙嗎?當然可以,而且艾炙的效果非常好,只是需要堅持治療。
一、腎陰虛體質的人能艾灸嗎
腎陰虛這種病癥是適合艾灸的。在艾灸時注意這些就好:灸足三里,腎俞穴,命門穴。艾灸的時候掌握好時間,每次艾灸在15-20分鐘。每天一次,一般10次為一個療程。這種方式見效快,無痛苦,無副作用,簡單又省錢。
二、陰虛體質的人能艾灸嗎
從大量的臨床上觀察來看,陰虛的人也是可以艾灸的。因為從中醫(yī)的理論來看,陰陽是互根互用的,可以相互轉化的。無陽則陰無所附。陰虛的病人也伴有陽虛。艾灸的適應癥是“陷下則灸之”。大凡虛損性的,功能低下的都可以選擇艾灸的方法。
三、陰虛體質如何調理
中醫(yī)認為靜能安神,靜能生陰,因此,陰虛體質之人適合做中小強度的鍛煉,其運動鍛煉應重點調養(yǎng)肝腎之功,如可經(jīng)常打太極拳。陰虛體質的人多消瘦、容易上火、皮膚干燥等。皮膚干燥甚者,可多選擇游泳,能夠滋潤皮膚,減少皮膚瘙癢,但不宜桑拿。陰虛體質者陽氣偏亢,應盡量避免大強度、大運動量的鍛煉形式。
四、陰虛的人應多吃什么
1、主食及豆類的選擇:小麥、黑芝麻、綠豆等礦物質豐富的食物,及豆腐等豆制品。
2、肉蛋奶的選擇:黑木耳豬肉、豬皮、鴨肉、甲魚、黑魚、烏賊魚、鱉、螃蟹、海蜇、海參、牡蠣、兔肉、蛤蜊等性味寒涼,有滋陰補虛作用的食物。
3、蔬菜的選擇:黑木耳、銀耳、番茄、菠菜、白菜等微量元素豐富的食物。
4、水果的選擇:梨、葡萄、桑葚、桃子、松子、甘蔗等水果。
在咳嗽患者治療自己身體上所出現(xiàn)的咳嗽癥狀的時候,一定要根據(jù)咳嗽引發(fā)原因再對癥下藥。因為引發(fā)人體咳嗽癥狀的產(chǎn)生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例如肺結核風寒感冒都有可能會引發(fā)咳嗽。艾灸是在中醫(yī)藥學上經(jīng)常被使用來治療人體疾病的一種手段,如果使用艾灸這一治療方法的話,可以治療人體咳嗽嗎?
一、咳嗽分類
咳嗽在醫(yī)學上分兩種,分別是外感咳嗽、內傷咳嗽。外感咳嗽往往病程短,伴有表證,多屬實證;內傷咳嗽,發(fā)病多緩,病程較長,多兼有不同程度的里證,常呈由實轉虛的證候變化。
二、中醫(yī)治療咳嗽的原則
外感咳嗽 一般邪氣盛而正氣未虛,治宜疏散外邪,宣通肺氣為主,邪去則正安,不宜過早使用苦寒、滋膩、收澀、鎮(zhèn)咳之藥,以免留邪。
內傷咳嗽 應辨明由何臟累及,隨證立法。痰盛者化痰以宣肅肺氣,依痰熱、痰濕之不同,分別予以清熱化痰或燥濕化痰。后期以補為主,分別以潤肺滋陰與健脾補肺為法。
三、艾灸治療咳嗽的穴位方法
主穴:肺俞、大椎、風門、天突。
配穴:痰多加脾俞、豐隆;脾腎兩虛加脾俞、腎俞、足三里;肺氣虛加肺俞、太淵、膏盲;外感引起的加身柱、風池。
灸法:
1、 溫和灸:每穴10~20分鐘,每日2~3詞,5~7次為一療程;
2 、隔姜灸:艾炷如棗核大,每穴5~7壯,隔日1次,10天為一療程;
3、 隔蒜灸:艾炷如棗核大,每穴5~7壯,隔日1次,急、重癥每日1次,10天為-療程;
4、發(fā)泡灸: 用斑鰲粉如米粒大,置于肺俞、脾俞、肝俞上,以膠布固定,約12~24小時揭去膠布,即見小水泡,任其自然吸收。如已潰破,則涂以龍膽紫,此法適用于慢性咳嗽發(fā)作期。
本文詳細介紹了艾灸治療咳嗽的方法,如果你出現(xiàn)了咳嗽的癥狀,那么你可以認真參考一下本文的內容,積極進行艾灸可以讓你的咳嗽得到立竿見影的治療效果。但是艾灸的時候一定要明白到底艾灸哪些穴位才能夠治療咳嗽才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