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中穴的作用
春季養(yǎng)生穴。
“養(yǎng)生孰為本,元氣不可虧;養(yǎng)生孰為先,養(yǎng)心須樂觀。”社會發(fā)展,人們越來越接受養(yǎng)生的理念,養(yǎng)生不應只是調侃或者賣弄,而是必須認真地踐行。怎么才能作好養(yǎng)生保健呢?經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委中穴的作用”,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其實在治療疾病的時候,中醫(yī)更喜歡使用的,就是按摩的治療方法,因為這種治療方法不僅會使患者感覺到特別的舒服,而且不會使患者出現痛苦治療疾病的效果也比較明顯,主要運用到的原理就是不痛則痛,通則不痛,只要將身體內的血液和靜脈打通就會減輕身體的痛苦,那么身體里面的委中穴都有哪些作用呢?
委中穴的準確位置
委中穴位于腘橫紋中點,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中間,即膝蓋里側中央。
取穴方法
患者應采用俯臥的取穴姿勢,委中穴位于腘橫紋中點,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中間,即膝蓋里側中央。
俯臥位,在腘窩橫紋中央,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的中間處取穴。
位于膝后區(qū),腘橫紋中點,俯臥取之。
生理解剖
在腘窩正中,有腘筋膜;皮下有股腘靜脈,深層內側為腘靜脈,最深層為腘動有股后皮神經,正當脛神經處。
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腓腸肌內、外側頭之間。
委中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腘窩、腘斜韌帶。皮下有股腘靜脈,深層內側為腘靜脈,最深層為腘動脈。分布著股后皮神經及脛神經。皮膚由股后皮神經分布,腘窩的皮膚較柔軟。由足背靜脈網外側起始的小隱靜脈,經外踝后下方上升至小腿后面,穿腘筋膜注入腘靜脈。腘筋膜致密較厚。腘窩中央由淺入深有脛神經、腘靜脈、腘動脈??拷N窩外側緣有腓總神經通過。腘動、靜脈有結締組織包繞。動脈貼近股骨,在腘窩內發(fā)出五條關節(jié)支,即膝上內外側動脈、膝中動脈和膝下內外側動脈,它們和膝最上動脈、脛前返動脈等吻合,共同參加膝關節(jié)網。
委中穴的作用
委中穴意義:膀胱經的濕熱水氣在此聚集。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濕熱水氣,亦即是血的氣態(tài)物。
運行規(guī)律:大部分散熱冷降后歸于地部,小部分吸熱后上行委陽穴。
功能作用:分清降濁,舒筋活絡,泄熱清暑,涼血解毒,有清熱涼血、舒筋通絡、祛除風濕的作用。
刺激陽陵泉穴緩解肝氣郁結視頻
Ys630.com相關知識
人中穴位于人體鼻唇溝的中點,是一個重要的急救穴位。平掐或針刺該穴位,可用于救治中風、中暑、中毒、過敏以及手術麻醉過程中出現的昏迷、呼吸停止、血壓下降、休克等。
刺激人中穴為何有急救作用呢
這是因為節(jié)律性、連續(xù)弱性或強性刺激人中,能使動脈血壓升高,而在危急情況下,升高血壓可以保證機體各個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維持生命活力。
刺激人中穴位,還可影響人的呼吸活動,如連續(xù)刺激人中,可以引起呼氣持續(xù)性抑制,適當地給予節(jié)律性刺激,則有利于節(jié)律性呼吸活動的運行。
然而,人中穴對呼吸的影響并非都是有利的。如連續(xù)刺激引起吸氣興奮或抑制,均可以導致呼吸活動暫停,因此,在實際應用中要注意刺激手法的應用。
經研究表明,適當地節(jié)律性刺激最為合適。在實際操作中用拇指尖掐或針刺人中穴,以每分鐘撳壓或捻針20-40次,每次連續(xù)0.5-1秒為佳。
大家可以試試利用舒服松弛的沐浴時間來進行美體瘦身,關鍵就是通過刺激與按摩身體各個部位的穴位來達到內在調理,輕輕松松,美體又健康!
淋浴按摩減肥法
STEp1淋?。核疁卦O置為40度,利用噴頭較強的水壓來刺激穴位,每個穴位進行30秒到1分鐘,每個動作重復幾遍,讓淋巴液暢通起來。
1、用噴頭從腳踝開始慢慢噴水,順著小腿一直到膝蓋。
2、膝蓋內側開始到臀部以下的大腿根,用噴頭在大腿下側噴水按摩。
3、在大腿根處用噴頭從外往內的方向噴水。
4、從指尖一直到腋下,用噴頭一次按摩整個手臂,到達腋窩處時少少停留片刻。
5、背部分兩次進行,同肩開始,經過肩胛骨,順著背部一直到腰部。
6、從腰開始,順著臀部的弧線,分左右噴水,最后在腰部結束。
7、腹部則是以由外向內的螺旋式打圈噴水,這樣腹部能得到充分的溫暖,會很舒服的。
8、肩部分左右進行,以直線從外向內的方向噴水,到達鎖骨的中央,然后折返順著鎖骨弧線向腋窩噴水。水溫設置為40度,利用噴頭較強的水壓來刺激穴位,每個穴位進行30秒到1分鐘,每個動作重復幾遍,讓淋巴液暢通起來。
1、用噴頭從腳踝開始慢慢噴水,順著小腿一直到膝蓋。
2、膝蓋內側開始到臀部以下的大腿根,用噴頭在大腿下側噴水按摩。
3、在大腿根處用噴頭從外往內的方向噴水。
4、從指尖一直到腋下,用噴頭一次按摩整個手臂,到達腋窩處時少少停留片刻。
5、背部分兩次進行,同肩開始,經過肩胛骨,順著背部一直到腰部。
6、從腰開始,順著臀部的弧線,分左右噴水,最后在腰部結束。
7、腹部則是以由外。
9、頸部分4次完成,左右兩側耳下、下巴、頸椎,分別都是以上往下的方向噴水。
10、在洗臉后,用噴頭按摩臉部能達到瘦臉的效果哦!分別是下巴往耳下、鼻側往太陽穴、額頭中心向太陽穴,這3種弧線按摩。
STEp2搓洗:在給身體搓洗的同時,不僅僅是洗掉身上的臟東西,還是令體內新陳代謝加速的最好時機。
1、足、大腿、小腿:用雙手的拇指分兩側和中間3次按摩腳底,以從腳趾下方往腳跟的方向按壓。小腿的下方開始,在外側用手指以螺旋式,順著小腿、膝蓋、大腿的方向按摩。左右各按摩1分鐘。
2、肩、背、腰、臀:用手掌的根部,分別以螺旋式順著兩肩按壓后肩。然后從肩胛骨開始往腰部按摩。臀部則是用手指順著弧線按壓。按摩30秒。
3、腹、腋下:從兩側腋下開始,用手掌順著腰往下打圈按摩。雙手的手指重疊在一起,以順時針的反向打圈按摩腹部。腹股溝的部分則用手指分別從外往內得方向按壓。左右各1分鐘。
4、面部、頸部:臉分3個部分完成,分別是下巴往耳下、鼻側往太陽穴,及順著法線按摩至太陽穴,都是用拇指外的手指按壓,每部分按摩3-5次。兩側的以而后為起點,順著頸部往下打圈按摩為一次,另一次則是耳下一直到鎖骨的方向,按摩30秒即可。
STEp3澡后按摩:洗完澡后身體完全松弛下來,接下來我們來根據自己身體的需要,給某些脂肪積聚的部位來進行著重按摩吧!
1、手臂:用手掌及手指按壓手臂的外側與內側,然后從手肘開始順著手臂的弧度用手掌按摩,最后一手握拳輕輕敲打手臂的外側和內側。
2、腿部:順著腳踝到大腿根的方向用手掌按摩,然后用手指一下一下地按壓,最后雙手握拳敲打腿部的肌肉。
3、腹部:用手左右間隔地交錯撫摸腹部,接著用手指按壓腰兩側,最后用手指一下一下地輕輕往上提腹部的肌肉。
人們常會說:“十人九胃”,胃病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疾病,現在的很多人由于不良的飲食習慣及護理方法,都飽受胃病的困擾,給人們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損傷。而胃部作為身體中重要的消化器官,是獲取營養(yǎng)和能量的重要部位,所以養(yǎng)胃是養(yǎng)生防病的關鍵。那么有哪些好的方法來調養(yǎng)腸胃呢?今天小編就從中醫(yī)養(yǎng)生的角度為大家支個招,經常對身體的一些“養(yǎng)胃穴”按一按,便能輕松保胃健康。
按摩身體這3處能養(yǎng)胃防病
胃部健康是后天之本,只有胃部攝取食物后得到充足養(yǎng)分的供給,才能為其它的五臟六腑進行補充,使得胃氣處于一個充盈的狀態(tài),是養(yǎng)生防病的重點。
1、腹部的中脘穴
腹部是胃所在的重要部位,經常對腹部進行按摩實則就相當于對胃產生一定良好的刺激,所以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便能有效養(yǎng)胃。
其中,在腹部肚臍上方大約4個手指的位置便是中脘穴所在的部位,此穴是人體任脈上的重要穴位,同時也是治療腸胃疾病的重要穴位,經常對其進行按摩便可以起到極好的養(yǎng)胃作用。
經常對中脘穴進行按摩能很好的增強脾胃的功能,達到不錯的養(yǎng)胃健體的作用。
在對中脘穴進行按摩的時候,需要使全身處于一個放松的狀態(tài),隨后一邊配合著緩慢的呼吸,然后將手指按壓在中脘穴的位置處,反復對其進行按壓,能很好的疏通中脘穴上的氣血流通,這對于緩解胃部不適發(fā)揮十分重要的效果。
2、腳部的足三里穴
在足部外膝眼下方四個手指的部位便是足三里穴所在的部位,此穴是足陽明胃經上的重要穴位,經常對其進行按摩不僅能很好的強身健體,更能養(yǎng)胃,并且中醫(yī)認為,足三里穴具有極好的補中氣的作用。
經常對足三里穴進行按摩能有效的促進胃酸的分泌,從而使得胃部感到十分的舒服,進而起到舒緩疼痛的目的。
3、內關穴
民以食為天,當遇到美食的時候,我想很多人都是禁不起美味誘惑的,所以便會一不小心吃太多,而吃的種類又會很復雜,因此胃部很容易吃撐,對于一些胃部消化能力較弱的人,則易出現胃部脹氣等不適癥狀。
說到穴位按摩的養(yǎng)生方法,這是現在我們大家都不陌生的了吧,在生活中,很多人都開始用按摩穴位這樣的方法來幫助我們自己保健了,這對于我們的身體健康來說很有好處,而豐隆穴就是非常好的一個穴位了,那么具體應該怎么做呢,一起看看豐隆穴的情況吧。
豐,豐滿也;隆,指隆起。穴在伸趾長肌外側和腓骨短肌之間,該處肌肉豐滿隆起,故名豐隆。正坐屈膝或仰臥位取穴,橫紋與外踝高點連線的中點,脛骨前嵴外二橫指,按之酸痛明顯處。
中醫(yī)講的“痰”比較抽象,不僅包括咳出或吐出的痰,如果一個人形體肥胖,脂肪過多,不為人體所需的脂肪也被列為“痰”的范疇?!柏S隆”為雷神之名,氣盛而鳴雷,轟隆一聲,石破天驚,猶如其祛痰之功,蕩滌全身無用之痰,推陳而出新,因此就可以發(fā)現了,豐隆穴是非常優(yōu)秀的一個穴位,在生活中我們是可以通過按摩豐隆穴來幫助自己祛痰瘦身的了。
由于豐隆穴有祛痰的功效,臨床上常被醫(yī)生用作減肥必選的穴位。一些久治難愈的疾病,例如久治不愈的眩暈、頭痛及下肢痿痹等,也可取其治之。因此我們在生活中,如果發(fā)現自己出現了痰多咳嗽的情況,或者是想要讓自己瘦下來,起到減肥的作用,那么選擇豐隆穴無疑是非常好的選擇了哦,堅持按摩豐隆穴這樣的穴位,對于我們的身體好處是特別出色的。
豐隆穴為足陽明胃經的絡穴,脾胃主運化水濕,故有健脾益氣、祛濕化痰、止咳宣肺平喘之功,為祛痰要穴,主治咳嗽、哮喘等,是臨床上常用的穴位之一。本穴因具有清胃瀉火、消腫止痛之功,故用于治療咽喉腫痛等。本穴還有通經活絡、祛風除濕之功,主治下肢痿痹、腫痛等。
上面介紹的就是豐隆穴的情況,可以發(fā)現豐隆穴是非常優(yōu)秀的一個穴位了,我們在生活中是完全可以通過按摩豐隆穴來祛痰的,而且對于想要減肥的朋友們來說,豐隆穴也是非常優(yōu)秀的穴位,是我們大家不能錯過的好選擇了。
現如今,人們對于穴位按摩養(yǎng)生的方法都是非常重視的了,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身體健康了,因此就會選擇按摩穴位來保健,而復溜穴就是非常好的一個穴位了,可以保護我們的腎臟哦,那么應該如何找到復溜穴呢,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吧。
復溜穴位于小腿內側,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坐位或仰臥位,由內踝尖向上量約2橫指(即2寸),交信穴后0.5寸的凹陷處,按壓有酸脹感。
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趾長屈肌、脛骨后肌。皮膚由隱神經的小腿內側支分布。隱神經是股神經中最長的一支。該神經自股三角內下降,經其尖進入股管。在該管的下端,與膝最上動脈共同穿股收肌腱板,離開該管;繼在膝內側縫匠肌和股薄肌之間,穿深筋膜,伴大隱表脈下降至小腿內側,至小腿下三分處,分為二支:一支繼續(xù)沿脛骨內側緣下降至內踝;另一支經內踝的前面,下降至足的內側緣。隱神經可與腓淺神經的足背內皮神經結合。上述的趾長屈肌和脛骨后肌等由脛神經的肌支支配。
“復溜穴”。“復”,再也?!傲铩?,悄悄地散失也。復溜名意指腎經的水濕之氣在此再次吸熱蒸發(fā)上行。本穴物質為照海穴傳輸來的寒濕水氣,上行至本穴后因其此再次吸收天部之熱而蒸升,氣血的散失如溜走一般,故名“復溜穴”。
復溜穴可以補腎益陰,溫陽利水。主治腎炎、腹脹、腸鳴、水腫、泄瀉、盜汗、自汗、腳氣、腿腫、尿道炎、尿路感染、更年期綜合征、精力衰退等。配中極穴、陰谷穴治癃閉;復溜穴配后溪穴、陰郄穴治盜汗不止。我們在生活中是可以有很多方法來按摩這一穴位的了,首先可以通過用拇指反復的按摩復溜穴來刺激,還可以通過拇指點揉的方法來刺激復溜穴,不過我們最推薦的方法還是通過艾灸了,可以最大程度的刺激到復溜穴,保健的功效最出色。
復溜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穴位了,它對于我們的腎臟健康來說是很有意義的了,如果我們想要保健腎臟的健康,那么在生活中不妨多按摩一下復溜穴這一穴位,可以有效的幫助我們保護腎臟的健康了,是我們不能錯過的哦。
對于然谷穴,這是我們很多人都不清楚的穴位了吧,實際上然谷穴是非常好的一個穴位了哦,我們是可以通過按摩然谷穴來保健的了,是可以幫助我們保護腎臟健康的了,還可以去火氣了,那么具體都有那些好處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升清降濁、平衡水火
然谷穴是升清降濁、平衡水火的必選穴道。“然”是燃燒的意思,“谷”是指這個穴道在足內踝前的大骨間。這個位置的精氣藏的特別深。這個穴道有火在人體深深的溪谷中燃燒的意思。然谷穴的作用就是升清降濁、平衡水火,專治陰虛火旺。
專治心火太大
如果心火太大,就可以按一按這個然谷穴,使身體不至于太熱或者太冷。比如說,有的人火氣特別嚴重,這個時候最好按然谷穴,去去火氣。然谷穴對于去火氣是非常好的,特別是對老人。
治療煩躁口干、咽喉腫痛等疾病
然谷穴除了上面的兩個功效以外,它的保健功效也特別好,通常,按摩然谷穴來治療煩躁口干、咽喉腫痛。而且按摩然谷穴對糖尿病及遺尿、遺精等病也有一定的療效。由此可見,然谷穴的保健功效確實很好,因此我們就要注意了,如果發(fā)現自己人也上火,還出現了喉嚨的各種不適,那么就可以試試按摩然谷穴來保健了哦。
結合別的穴位一起使用
然谷穴加上腎俞穴,太溪穴,關元穴和三陰交穴可以治療月經不調;然谷穴配腎俞穴,志室穴和氣海穴可以治療遺精;然谷穴配中極穴,血海穴和三陰交穴可以治陰癢,這樣的話能夠起到的功效就會更加的出色了哦,這是我們大家在生活中不能錯過的好方法了哦,如果想要讓我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那么就不妨試試搭配起來的方法了,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按摩保健了。
通過了我們的介紹之后,大家對于然谷穴就能夠有更多的了解了吧,可以發(fā)現然谷穴是非常好的一個穴位了,我們是可以通過按摩然谷穴來保健的了,對于我們現代人來說很有意義,希望我們的介紹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哦。
環(huán)跳穴是人的身上非常重要的一個穴位,平時可以按摩這個穴位幫助治療疾病,比如按摩環(huán)跳穴可以健脾益氣,另外出現風寒濕痹癥,或者出現遍身風濕疾病的時候,都可以按摩環(huán)跳穴幫助治療,除了按摩之外,還可以扎針灸,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環(huán)跳穴這個穴位的諸多作用。
環(huán)跳穴的作用有哪些?
取穴方法
側臥屈股取穴,伸下腿,屈上腿取穴,環(huán)跳穴位于臀區(qū),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1/3與內2/3交點處。
生理解剖
在臀大肌、梨狀肌下緣;內側為臀下動、靜脈;布有臀下皮神經,臀下神經,深部正當坐骨神經。
環(huán)跳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臀肌筋膜、臀大肌、坐骨神經、閉孔內?。欤┡c上下孖肌。皮膚由髂腹下神經的外側支和臀上皮神經的雙重分布。皮下筋膜發(fā)達,富有纖維和脂肪組織,臀部的后下部有肥厚而致密脂肪形成脂肪墊。在臀大肌深面,坐骨神經由骨盆出閉孔內肌上方的梨狀肌下孔。該點的體表定位在骨客后上棘與坐骨結節(jié)連線的中點;向下則投影在坐骨結節(jié)與股骨大轉子連線中點稍內側。坐骨神經的內側有股后皮神經、臀下神經,血管及陰部神經、血管等。神經下方的閉孔內肌腱及其上下方的上下肌均由骶叢的肌支支配。
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臀大肌→坐骨神經→股方肌。
布有臀下皮神經,臀下神經;深部正當坐骨神經;其內側為臀下動、靜脈。
環(huán)跳穴的作用
特異性:足少陽、太陽之交會穴。
環(huán)跳穴意義:膽經水濕在此大量氣化為天部陽氣。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地部的水濕及天部的陽氣。
運行規(guī)律:地中水濕滲入脾土之中,天部之氣則外輸人體各部。
功能作用:健脾益氣、祛風化濕,強健腰膝、環(huán)跳穴有疏經通絡、強腰益腎、驅風散寒的作用。
附注:足少陽、太陽穴二脈之會。
主治疾病
·環(huán)跳穴主治腰腿、下肢等疾患。如腰胯疼痛、下肢不遂、膝脛酸痛、冷風濕痹、風疹、水腫等。
·現代又多用環(huán)跳穴治療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髖關節(jié)及其周圍軟組織炎等。
·環(huán)跳穴主治腰腿痹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風疹,腳氣;以及坐骨神經痛,髖關節(jié)疾患等。
·運動系統(tǒng)疾病:坐骨神經痛,下肢麻痹,腦血管病后遺癥,腰腿痛,髖關節(jié)及周圍軟組織疾病,腳氣;
·其它:感冒,神經衰弱,風疹,濕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