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的功效
養(yǎng)生的功效。
飲食貴在節(jié),讀書貴在精,鍛煉貴在恒,節(jié)飲食養(yǎng)胃,多讀書養(yǎng)膽,喜運動延生!隨著社會觀念的更新,養(yǎng)生的理念也在不斷刷新,生活質(zhì)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養(yǎng)生的人。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百部的功效”,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百部是一種很尋常的植物,但是它卻有著不同尋常的作用和功效,在生活中百倍是很多疾病的治愈的關鍵,它是一種對我們健康生活幫助很大的一種植物,你了解它的功效嗎,下面讓大家一起深入的對百倍功效進行更多的解讀和認知吧!使其切實的在我們的生活中起到實用的療效.
相信大家對于百部都是見過的,他的相貌和人參有幾分類似,大家一定要區(qū)分它們的不同, 二者的作用和功效是截然不同的.讓人們清楚的了解下面的內(nèi)容吧,如果你有下面的癥狀就趕快讓百倍來幫忙吧!
百部的功效
1.鎮(zhèn)咳、祛痰作用
百部生物堿能降低動物呼吸中樞的興奮性,抑制咳嗽反射而具鎮(zhèn)咳之效.對用二氧化硫引咳法引起的小鼠咳嗽,均無鎮(zhèn)咳作用.100%百部生物堿提取液2ml/kg 給兔灌服,無祛痰作用.
2.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體外試驗表明: 百部煎劑及醇浸劑對肺炎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腦膜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白喉桿菌、肺炎桿菌、鼠疫桿菌、炭疽桿菌、枯草桿菌以及霍亂弧菌、人型結(jié)核桿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殺蟲作用
百部乙醇浸出物的50%蒸餾水混懸液接觸陰虱數(shù)分鐘即可將其殺死,水浸液則無效.用70%的乙醇浸出液殺頭虱和陰虱的效力比DDT和除蟲菊強.高濃度百部在體外有殺死鼠蟯蟲的作用.
上面對百倍的功效有詳細的剖析,大家了解了百倍的鎮(zhèn)咳祛痰、抗原微生物、殺蟲等等功效,大家一定要牢記這些療效,當你或者是你身邊的朋友有這些問題的時候可以盡快的利用百倍的神奇功效還他們一份健康和快樂,讓人們更加健康的享受生活.
相關閱讀
【出處】 百部 (《本草經(jīng)集注》)
【異名】嗽藥(陶弘景),百條根、野天門冬、百奶(《楊氏經(jīng)驗方》),九叢根(《草木便方》),九蟲根(《分類草藥性》),一窩虎(《江蘇植藥志》),九十九條根(《中國土農(nóng)藥志》),山百根(《中藥志》),牛虱鬼(《閩東本草》)。
【來源】本品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 (Miq.) Miq.、蔓生百部Stemona japonica (Bl.) Miq. 或?qū)θ~百部Stemona tuberosa Lour. 的干燥塊根。【性味歸經(jīng)】甘、苦,微溫。歸肺經(jīng)。
【功能主治】潤肺下氣止咳,殺蟲。用于新久咳嗽,肺癆咳嗽,百日咳;外用于頭虱,體虱,蟯蟲病,陰部騷癢。蜜百部潤肺止咳。用于陰虛勞嗽。
【應用】
1. 用于一般咳嗽,久咳不已,百日咳及肺癆咳嗽。配合紫菀、款冬、黃芩、白及等同用。
2. 用于蟯蟲病及人、畜的頭虱、體虱等。
【用法用量】煎服,3~9g。
本品始載于《名醫(yī)別錄》,列為中品,陶弘景謂:其根數(shù)十相連,似天冬而苦強,但古異爾?!侗静輬D經(jīng)》謂:春生苗,作藤蔓,葉大而尖長,頗似竹葉,面青色而光,根下作撮如芋子,一撮乃十五六枚,黃白色,二、三、八月采,曝干用。以上所述與蔓生百部原植物相符?!侗静輬D經(jīng)》附有滁州百部、衡州百部和部圖。滁州百部實即直立百部,衡州百部很像對葉百部,峽州百部為百合科羊齒天門冬Asparagus filicinus Bucnh.-Ham.ex D.Don,《滇南本草》所載百部仨為鞋齒天門冬。本草所載百部以蔓生百部為正品,自古用作殺虱、止咳藥。
原植物
化學成分
疾病在治療上,也是需要很好的治療方法,尤其是對咳嗽、感冒這樣疾病,都是需要及時的進行治療,否則對患者身體各方面有著很大影響,那治療疾病藥物是最佳之選,使得疾病能夠得到改善,而且藥物治療方法,直接有效,同時對人體損害也不是和很大,那百部的功效與作用都有什么呢?
對百部的功效與作用也是很多人不了解的,而且對這樣藥物選擇,也都不知道能夠治療什么疾病,因此對選擇它之前,也是要對它進行全面了解,這樣在疾病治療上,也是有著很好幫助。
百部的功效與作用:
鎮(zhèn)咳、祛痰作用:百部生物堿能降低動物呼吸中樞的興奮性,抑制咳嗽反射而具鎮(zhèn)咳之效.亦有報告指出,百部煎劑 0.6~0.9g/kg 灌服,對用1%碘液注入貓的右肋膜腔引起的咳嗽;百部生物堿提取液10ml/kg 腹腔注射,對用二氧化硫引咳法引起的小鼠咳嗽,均無鎮(zhèn)咳作用.100%百部生物堿提取液2ml/kg 給兔灌服,無祛痰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體外試驗表明:百部煎劑及醇浸劑對肺炎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腦膜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白喉桿菌、肺炎桿菌、鼠疫桿菌、炭疽桿菌、枯草桿菌以及霍亂弧菌、人型結(jié)核桿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蔓生百部水浸液在體外對某些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百部煎劑能降低亞洲甲型流感病毒對小鼠的致病力,對已感染的小鼠亦有治療作用.用雞胚培養(yǎng)的新城病毒試驗表明:百部能延長雞胚壽命36小時.
殺蟲作用,蔓生百部與其他品種百部的水浸液及乙醇浸液,對蚊蠅幼蟲、頭虱、衣虱及臭蟲等均有殺滅作用,醇浸劑較水浸劑的效力為大.百部乙醇浸出物的50%蒸餾水混懸液接觸陰虱數(shù)分鐘即可將其殺死,水浸液則無效.用70%的乙醇浸出液殺頭虱和陰虱的效力比DDT和除蟲菊強.高濃度百部在體外有殺死鼠蟯蟲的作用.
通過以上介紹,對百部的功效與作用也是有著一些了解,那對治療咳嗽,也是可以選擇這樣的藥物,但是對這樣藥物選擇上,也是要注意,要正確的進行使用,尤其是對購買的時候,也是要按照醫(yī)生建議進行,這樣利于疾病治療。
百部是一種草本植物,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對于新久咳嗽,肺癆咳嗽以及百日咳都有一定的療效,對于外部疾病如蟯蟲病,陰部騷癢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我們在生活中需要合理的利用百部,但是現(xiàn)在有很多人對于百部不了解,我們來具體的了解一下百部是什么?
百部具有一定的藥理作用,百部中的生物堿成分能降低人體呼吸中樞的興奮性,可以抑制咳嗽,對于支氣管平滑肌也有一定的舒緩的作用,我們在生活中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合理的利用百部。
百部是什么?百部,別名:百部草;被子植物門,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直立百部主產(chǎn)于安徽、江蘇、湖北、浙江、山東,蔓生百部主產(chǎn)浙江,對葉百部主產(chǎn)于湖南、湖北、廣東、福建、四川、貴州。春、秋兩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置沸水中略燙或蒸至無白心,取出,曬干。性味甘、苦,微溫。歸肺經(jīng)。主治潤肺下氣止咳,殺蟲。用于新久咳嗽,肺癆咳嗽,百日咳;外用于頭虱,體虱,蟯蟲病,陰部騷癢。蜜百部潤肺止咳。用于陰虛勞嗽。
百部的藥理作用:1. 鎮(zhèn)咳、祛痰作用 百部生物堿能降低動物呼吸中樞的興奮性,抑制咳嗽反射而具鎮(zhèn)咳之效2.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體外試驗表明: 百部煎劑及醇浸劑對肺炎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腦膜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白喉桿菌、肺炎桿菌、鼠疫桿菌、炭疽桿菌、枯草桿菌以及霍亂弧菌、人型結(jié)核桿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蔓生百部水浸液在體外對某些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百部煎劑能降低亞洲甲型流感病毒對小鼠的致病力,對已感染的小鼠亦有治療作用.用雞胚培養(yǎng)的新城病毒試驗表明:百部能延長雞胚壽命36小時.
經(jīng)過上面的介紹我們對于百部是什么這個問題有了一個簡單的了解,希望能夠給您帶去一定的幫助。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人患有蟯蟲病,還有一部分牲畜存在頭虱、體虱,我們就可以利用百部來治療,更好的治愈疾病,保持身體的健康。
百部飲由于是由純天然的中藥材混合而成,而且沒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備受人們關注。那么到底百部飲的作用和功效都有哪些呢?為了讓您更加詳細的了解百部飲,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就為您詳細的介紹一下。
【處方】桔梗8分,甘草3分,茯苓7分,大貝母1錢,百部1錢,玉竹3錢,沙參1錢,麥冬1錢,蘇梗3分。
【功能主治】久嗽。
【摘錄】《不居集》上集卷十五
【處方】百部根1兩半,百合1兩半,木通(銼)1兩半,赤芍藥1兩半,枳殼(去瓤,麩炒)2片,白茯苓(去黑皮)2兩,柴胡(去苗)2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肺壅。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加郁李仁7粒(去皮打碎),入藥再煎至7分,食后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四十九
百部飲由于是純天然中藥材為原料,所以全面保留了藥材的精華,把一些對人體無益的成分全部清除,所以進入人體內(nèi)時吸收快、見效快、無毒副作用。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說到百部散,大家都能猜到它是一種藥方,但是這個藥方的配方,以及它是用來治療什么病的等等,基本都不知曉。那么,下面就來一一介紹一下。
【處方】百部 貝母(煨微黃)紫菀(洗,去苗、土)葛根(銼)各30克 石膏60克
【制法】上藥為散。
【功能主治】治小兒咳嗽發(fā)熱。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竹葉2~7片,煎至90毫升,去滓。乳母食后溫服,小兒飲其乳汁。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
【處方】百部1兩,貝母(煨微黃)1兩,紫菀(洗去苗土)1兩,葛根(銼)1兩,石膏2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小兒咳嗽頭熱。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小盞,加竹葉2-7片,煎至6分,去滓,每令乳母子食后溫服,令兒飲乳甚佳。
【摘錄】《圣惠》卷八十三
【處方】百部1兩,細辛1兩,貝母1兩(煨微黃),甘草1兩(炙微赤,銼),紫菀1兩半(去苗土),桂心1兩,白術1兩,麻黃3兩(去根節(jié)),杏仁2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五味子1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咳嗽,晝夜不得睡臥,胸中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四十六
【處方】百部1兩,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麥門冬1兩(去心),木通1兩(銼),天門冬1兩(去心),紫菀1兩(去苗土),貝母1兩(煨微黃),赤茯苓1兩,甘草3分(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久咳嗽,肩胛漸高,唾出膿血,其味腥咸。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竹葉2-7片,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四十六
【別名】百部湯
【處方】百部1兩(炮干),款冬花1兩,杏仁1兩(去皮尖,麩炒黃,另研入),甘草1兩(涂酥,炙黃)。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肺臟風熱,上喘咳嗽,鼻塞生瘡,口干咽痛。
【用法用量】百部湯(《圣濟總錄》卷四十八)。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十引《簡要濟眾方》
【處方】百部1兩,烏頭(炮裂,去皮臍)1分,牛膝(去苗,切,酒灑,焙)半兩,白術半兩。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中風亸曳,攣躄不能起。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溫酒調(diào)下,漸加至2錢匕,日3次,夜1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
【處方】百部1兩,桔梗1兩(去蘆頭),射干1兩,川升麻1兩,天門冬1兩(去心),木通1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沙參半兩(去蘆頭),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肺痿咳嗽,涕唾稠粘,咽喉不利,心神煩熱。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竹葉2-7片,煎至6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圣惠》卷六
【處方】百部2兩,款冬花1兩,貝母(去心)1兩,白薇1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肺實,鼻塞不聞香臭。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米飲調(diào)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一六
【處方】金毛狗脊(去毛)1兩,黑狗脊1兩,蛇床子(炒)1兩,馬兜鈴根1兩,硫黃(研)半兩,秦艽半兩,百部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大人、小兒禿瘡
【用法用量】生麻油調(diào)涂瘡上。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二
【處方】百部3兩,桑皮1兩半,百合3合,茯苓1兩半,桔梗3錢。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喘咳,脈虛浮數(shù)者。
【用法用量】每服3錢,水煎,去滓溫服。
【摘錄】《醫(yī)略六書》卷三十
【別名】百部湯
【處方】百部1兩,赤茯苓2兩,百合1兩,桑根白皮1兩(銼),木通1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柴胡1兩(去苗),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赤芍藥3分,郁李仁3分(湯浸去皮,微炒)。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肺氣暴熱咳嗽,氣滿喘急;又治骨蒸勞,煩熱,肩背疼痛,四肢乏力,咳嗽。
【用法用量】百部湯(《圣濟總錄》卷六十五)。
【摘錄】《圣惠》卷四十六
【處方】款冬花1兩,百部1兩,知母半兩,貝母(去心,炒)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咳嗽無問新久,冷熱并宜。
【用法用量】每服3-4錢,食后用暖齏汁送下。
【摘錄】《御藥院方》卷五
【處方】百部1兩,款冬花1兩,麻黃(去根節(jié))1兩,杏仁(去皮尖,炒)1兩。
【制法】上為末,入杏仁拌勻。
【功能主治】新久喘嗽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1盞,糯米20粒,同煎米飲,食后溫服。
【摘錄】《普濟方》卷一六三
怎么樣?看完了上文對于百部散的簡單介紹后是不是感嘆中醫(yī)的神奇?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源遠流長,所以我們一定要傳承下去。
百部湯的做法你知道了嗎?積累點點滴滴健康知識會給您的身體帶來意想不到收獲哦。
【處方】百部1兩,款冬花半兩,紫菀(去苗土)半兩,五味子半兩,人參半兩,半夏(湯洗7遍,炒)半兩,前胡(去蘆頭)半兩,麻黃(去根節(jié),湯煮掠去沫,焙)半兩,桂(去粗皮)半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3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傷寒咳嗽痰涕多,不思食味。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姜1分(拍碎),大棗3個(掰破),同煎至8分,去滓,食后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二十四
【處方】百部半兩,生姜半斤,細辛3兩,貝母3兩,甘草2兩(炙),杏仁4兩(去皮尖雙仁者),紫菀3兩,桂心2兩,白術2兩,麻黃6兩(去節(jié)),五倍子2兩。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咳,晝夜不得眠,兩眼突出。
【用法用量】以水1斗2升,煮取3升,分3服。
【注意】忌桃、李、雀肉、海藻、菘菜、生菜。
【摘錄】《外臺》卷九引《古今錄驗》
【處方】百部、款冬花、紫菀(去苗土)、貝母(去心)、知母(焙)、白薇、杏仁(去皮尖雙仁,炒)各等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產(chǎn)后咳嗽,痰壅煩悶。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煎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六四
【處方】白薇、紫菀、百部、玄參、麥冬、甘草、五味子、大力子、白芥子。
【功能主治】喉癬。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慈幼新書》卷二
【處方】地骨皮、麥冬、天冬、知母、玄參、瓜萎仁、百部根、百合、地茄根。
【功能主治】肺癰。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麻科活人》卷四
【處方】百部3錢,薏苡仁3錢,百合3錢,麥門冬3錢,桑白皮1錢5分,白茯苓1錢5分,沙參1錢5分,黃耆1錢5分,地骨皮1錢5分。
【功能主治】久嗽不已,咳吐痰涎,重亡津液,漸成肺痿,下午發(fā)熱,鼻塞項強,胸脅脹滿,臥則偏左其嗽少止,偏右嗽必連發(fā),甚則喘急。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本草匯言》卷六
【處方】百部、桔梗、茯苓、百合、桑白皮、甘草。
【功能主治】產(chǎn)后咳嗽。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女科指掌》卷五
上文主要介紹了百部湯的作用以及怎么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食用,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幫到大家。
生病吃藥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但是對于吃藥的時候我們還是需要先了解一下這些藥物的功效和一些注意事項等,以免出現(xiàn)問題,那么下面我們就了解一下百部圓這種中藥方劑。
【處方】天門冬(去心)一斤,杏仁(去皮.尖.炒)、黃芪、百部根,各六兩;瓜蔞根十六兩,紫蘇、紫菀(去苗.洗)、馬兜鈴,各二十二兩;黑參八兩,肉桂(去粗皮)四兩。
【炮制】上同為細末,煉蜜和圓,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肺氣不調(diào),咳嗽喘急,胸膈煩悶,唇干口燥,面目浮腫,咽嗌不利,積久不差。
【用法用量】每服十五圓,煎烏梅甘草湯溫下,食后服。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如果大家之前對百部圓不是很了解的話,相信看了這篇文章后一定都對百部圓有了一定的印象,不少人都喜歡百部圓,如果有需要的話,不妨試試吧!
土百部是中藥中常見的一種,具有很多不同的功效,可以對人體的一些疾病進行調(diào)理,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它的具體的功效有哪些吧。
【別名】千錘打(《四川中藥志》),滇百部、小百部(云南)。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 羊齒天門冬 的 塊根 。春、秋兩季挖取,除去苗莖,洗凈泥沙,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根莖短.根簇生,粗壯,肉質(zhì),先端膨大,呈紡錘形。莖直立,高30~60厘米,綠色,圓柱形,中空,下部分枝多,上部節(jié)間較短;葉狀枝2~6枚簇生,扁平,鐮刀狀,先端漸尖.中脈明顯,綠色有光澤,長6~8毫米,寬約1毫米。葉退化為鱗葉狀,極小,膜質(zhì)?;s性,單生或成對生于葉腋;花梗細弱,長10~15毫米,中部有一關節(jié);花小,鐘狀,花被裂片6;雄蕊6,著生于花被基部;雌蕊1,子房3室。漿果,圓球形,直徑5~7毫米,熟時黑色。
【生境分布】生長于陰濕和土壤肥厚的地方,常見于山麓林下草叢中。分布云南、四川、西藏、陜西、甘肅、山西、河南、湖北等地。產(chǎn)四川、云南。
【性狀】多為叢生的根條,頭部有蘆稈及較短的干枯殘莖。每條塊根呈紡錘形,兩端尖,長約3~7厘米,粗約0.7~1.2厘米。外表皺縮,呈灰棕色或棕褐色;干燥后多呈空殼狀。堅脆,易折斷,內(nèi)心空虛少肉質(zhì),未充分干燥者,內(nèi)心有粘性白色的肉質(zhì)。氣微酸,味帶麻。以根條均勻,內(nèi)心較飽滿者為佳.
【化學成份】羊齒天門冬根含粘液質(zhì)達60%。粘液質(zhì)經(jīng)緩和水解可分成粘多糖和多糖兩部分,前者由甘露糖和葡萄糖醛酸(1:1)組成,后者由果糖、葡萄糖、甘露糖(2:8:9)組成。
【炮制】以水潤軟,切片,曬干。
【性味】四川中藥志):"性微溫,味甘苦,無毒。"
【歸經(jīng)】《四川中藥志》:"入肺經(jīng)。"
【功能主治】①《峨帽藥植》:"治虛弱咳嗽。"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或入丸劑。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敷。
【備注】同屬植物 小莖葉天門冬 的塊根亦供藥用。
【摘錄】《*辭典》
上文為大家介紹了土百部的作用,希望對大家在生活中有所幫助。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胡亂的和其他食物搭配,應該咨詢專業(yè)人士后再決定。
百部是屬于一種植物,它也是一種藥物。不過我們知道不管是什么樣的藥,只要是屬于藥它都會有一定的副作用。俗話不是這樣說的是藥三分毒,所以我們還是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讓身體的營養(yǎng)得到充分的吸收營養(yǎng)成分,不要養(yǎng)成挑食的習慣,因為只有不挑食才能夠更好的去吸收不同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
不過食物都會有兩面性的,比如食物本身是沒有什么副作用的,可是如果你在不了解的情況下把它和一些相克的食物放在一起食用的話,那么后果是不堪設想的,所以在你食用這些食物之前首先要去做的事情就是了解它們的好處和害處,那么百部的副作用有哪些呢?
百部的副作用
一、不良反應
1傳統(tǒng)文獻
《本草綱目》:無毒。
2毒理試驗
毒性反應:百部寧堿能引起印防己毒素樣驚厥。
毒性很小。其單體生物堿有一定的毒性。
3臨床觀察
無毒。生百部在常規(guī)劑量內(nèi)水煎服即有惡心、頭暈、胸悶等不良反應。
蒸百部和蜜炙百部可減輕不良反應,在常規(guī)劑量內(nèi)水煎服或長期服用一般沒有不良反應,但大劑量使用仍可能有惡心、頭暈等反應。
二、藥(毒)理學
百部堿服用過多可減低呼吸中樞興奮性,繼而導致呼吸中樞麻痹。體外試驗表明,百部醇浸劑在1:100-1:1600濃度時對H37RV人型結(jié)核抑菌有抑制作用,在1:80濃度10分鐘內(nèi)可將其殺死。
此外,百部煎劑對多種細菌及皮膚真菌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并能降低亞洲甲型流感病毒對小鼠的致病力。對已感染的小鼠也有治療作用。
用雞胚培養(yǎng)的新城病毒試驗,表明百部能延長雞胚壽命36小時。置鼠曉蟲于50%百部藥液內(nèi),經(jīng)11小時已有少數(shù)死亡,20小時全部死亡。
三、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3錢;浸酒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diào)敷。
四、用藥忌宜
脾胃有熱者慎用。《得配本草》:“熱嗽,水虧火炎者禁用。
上面講述了百部的副作用,了解了對于一些需要百部治療的病癥可以適量的去食用,可是不可以過量的去食用,因為這樣很可能造成嘔吐頭暈的現(xiàn)象。其實只要是藥物,都要按照正確的用量去食用的,如果為了減輕痛苦就過量的去食用的話,是非常危險的行為,所以正確的了解它們的有缺點很重要。
百部是一味大家熟悉的中藥。在我國的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和黃河幾個省都有野生的百部,隨著百部入藥量的加大,很多地方都在人工栽培百部。百部又名百本草,藥虱藥等。百部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田間路旁、山坡叢林都可以有百部的身影,百部株高六十到九十厘米,塊莖入藥。
百部的塊莖是紡錘形的,有毒性。百部的入藥在古書上就有記載,經(jīng)過幾十代人的應用,廣大的醫(yī)生和老百姓對百部的應用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你對中藥百部的功效與作用了解多少呢。
性味歸經(jīng):甘、苦,微溫。歸肺經(jīng)。
功能主治:潤肺下氣止咳,殺蟲。用于新久咳嗽,肺癆咳嗽,百日咳;外用于頭虱,體虱,蟯蟲病,陰部騷癢。蜜百部潤肺止咳。用于陰虛勞嗽。
應用
(1) 治肺寒壅嗽,微有痰:百部150克(炒),麻黃,杏仁四十個。上為末,煉蜜丸如芡實大,熱水化下,加松子仁肉五十粒,糖丸之,含化大妙。(《小兒藥證直訣》百部丸) [2]
(2) 治寒邪侵于皮毛,連及于肺,令人咳:桔梗-錢2.5克,甘草(炙)2.5克,白前7.5克,橘紅5克;百部7.5,紫菀7.5克。水煎服。(《醫(yī)學心悟》止嗽散)
(3) 治卒得咳嗽:生姜汁,百部汁。和同合煎,服二合。(《補缺肘后方,)
(4) 治暴嗽:百部藤根搗自然汁,和蜜等分,沸湯煎成膏咽之。
用法用量:煎服,3~9克。外用適量,水煎或酒浸。
用百部制成的中成藥百部止咳糖漿是大家在肺熱咳嗽的時候經(jīng)常喝到的,百部止咳糖漿是非處方用藥,不用醫(yī)生開藥方,大家可以自己到藥店買。百部止咳糖漿是寒性的,一定是肺熱咳嗽才能喝,如果是肺寒,會越喝咳嗽的越嚴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