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皮樹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钡查L壽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養(yǎng)生,養(yǎng)生和養(yǎng)性必不可分,它帶給我們的是健康。養(yǎng)生達人是如何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香皮樹的功效與作用,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大家知道香皮樹是什么嗎?如果知道的話,那么對與香皮樹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嗎?香皮樹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藥材,對于我們的身體具有哪些調(diào)理作用呢?下文我們將一一分析給大家。
【別名】亞婆膏。
【來源】藥材基源:為清風(fēng)藤科植物香皮樹的樹皮及葉。
【原形態(tài)】香皮樹 喬木,高達10m。樹皮灰色;小枝、葉柄、葉背及花序均被褐色平伏柔毛。單葉互生;葉柄長1.5-3.5cm;葉片近革質(zhì),倒披針形或披針形,長9-25cm,寬2.5-8cm,先端漸尖,基部狹楔形,下延,葉面有光澤,全緣或近頂部有數(shù)鋸齒;側(cè)脈每邊11-20條?;▋尚?,圓錐花序?qū)拸V,頂生或近頂生,三至五回分枝,總軸細而有圓棱;萼片4(5),寬卵形,背面疏被柔毛,有緣毛;外面3片花瓣近圓形,內(nèi)面2片花瓣2裂達中部;雄蕊長約0.7mm;雌蕊長約0.8mm,子房與花柱等長。果近球形或扁球形,核具明顯網(wǎng)紋,中肋隆起,腹部稍平,腹孔小,不張開?;ㄆ?-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熱帶、亞熱帶常綠林中。
【功能主治】滑腸通便。主腸燥便秘YS630.COm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9g。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香皮樹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一些介紹,選擇它的時候,需要對它的使用方法進行認識。
ys630.coM延伸閱讀
在經(jīng)過上千年的沉淀和積累的過程中,中藥在種類和數(shù)量上規(guī)模已經(jīng)相當(dāng)驚人,所以選擇中藥治療一些疑難雜癥都是有著很好的效果,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一種中藥厚皮樹。
【別名】膠皮麻、十八拉文公(《中國經(jīng)濟植物志》)。
【來源】為漆樹科植物 厚皮樹 的 樹皮 。
【原形態(tài)】厚皮樹,又名:喃木。
【生境分布】生于谷地或溪邊疏林中。分布云南、廣東等地。
【化學(xué)成份】樹皮含dl-表兒茶精、d-無色矢車菊素,鞣質(zhì)約10%。根部含有阿魏酸廿八醇酯。
【功能主治】治骨折,河豚魚中毒。
【附方】①治骨折:木棉樹皮三兩,山蘿樹皮、厚皮樹皮各二兩,木桐樹皮五錢,雞壓樹皮一兩,大米酒糟四兩。上藥搗爛。骨折復(fù)位后用甘蔗條間隔固定,敷藥24小時。(《全展選編·外科》)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全展選編》
總得來說厚皮樹的作用是相當(dāng)大的,也正是因為厚皮樹具有如此多的養(yǎng)生功效,因此日常生活中應(yīng)用到厚皮樹養(yǎng)生的地方可以說也是相當(dāng)高的。
中醫(yī)在治病的時候都是需要用到中藥的,而作為中藥材一種的香槁樹也是被經(jīng)常用到的,那么,下面就來說說香槁樹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
【別名】跌打王、香膠樹
【來源】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黃絨潤楠的枝葉、樹皮。
【原形態(tài)】黃絨潤楠喬木,高可達5m。芽、小枝、葉柄、葉下面有黃褐色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7-18mm;葉片倒卵狀長橢圓形,長7.5-14(-18)cm,寬3.7-6.5(-7)cm,先端漸狹,基部多少圓形,革質(zhì),上面無毛。圓錐花序短,叢生小枝枝梢,長約3mm,密被黃褐色短絨毛;花兩性;總花梗長1-2.5cm;花梗長約5mm;花被裂片薄,6裂,排成2輪,長橢圓形,近相等,兩面均被絨毛,外輪較狹,兩面均被絹毛;能育雄蕊9枚,排成3輪,花藥4室,外面兩輪,花藥內(nèi)向,第3輪花藥外向,第4輪為退化雄蕊,短小,有短柄,先端箭頭形;子房無柄。果肉質(zhì),球形,直徑約10mm。花期3月,果期4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灌木叢中或密林中。
【性味】甘;微苦;涼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消炎。主跌打損傷;瘀腫疼痛;口腔炎;扁桃體炎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孕婦慎用。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香槁樹的詳細介紹,鑒于它是一種中藥材,我們可以放心食用,香槁樹對人體各方面都是有著很好的改善作用的。
中藥在治療某些疾病上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在對草藥選擇的時候可以放心進行,連香樹是一種對于我們不陌生的藥材,它的功效與作用你知道嗎?我們來看一下。
【別名】芭蕉香清(《浙江天目山藥植志》),五君樹、山白果(《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來源】為連香樹科植物 連香樹 的 果實 。
【原形態(tài)】落葉大喬木,高達40米。樹皮灰色或棕灰色:小枝無毛,長枝細,短枝在長枝上對生。葉對生或近對生,紙質(zhì),寬卵形或近圓形,長4~7厘米,寬3.5~6厘米,先端微鈍,基部心形,邊緣有具腺鈍齒,有5~7條掌狀脈,上面藍綠色,下面帶白色;托葉披針形,早落。花單性,雌雄異株,先葉開放;每花有1苞片,無花瓣;雄花常4朵簇生,近無梗,萼4,雄蕊多數(shù),螺旋狀排列,藥線形紅色;雌花2~6朵簇生,有總梗,稍帶綠色,萼4,心皮4~6。蓇葖果2~4,長10~18毫米,褐色或黑色,微彎曲。種子卵形,褐色,頂端有透明翅。花期5~6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生于較高山地的林中或山谷溪邊雜木林中。分布山西、河南、陜西、甘肅、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和四川。
【化學(xué)成份】葉含焦性兒茶酚。
【功能主治】《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治小兒驚風(fēng)抽搐肢冷,連香樹鮮果一兩,芫荽四至五錢,青石蠶(蕨類水龍骨)二至三錢,水煎,空腹服。"
【摘錄】《*辭典》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連香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連香樹的作用是很大的,對于人體有很大的好處,因此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來選擇連香樹,但是還是要在醫(yī)生的囑咐下進行。
隨著現(xiàn)代人生活壓力加大,養(yǎng)生保健的方法也是層出不窮,但是最受人歡迎的還是中國傳統(tǒng)的老中醫(yī),還有經(jīng)過上千年檢驗的中藥。比如說劍皮樹菌,那么劍皮樹菌究竟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下。
【別名】寬棱針層孔菌
【來源】藥材基源:為多孔菌科真菌簇毛木層孔菌的子實體。
【原形態(tài)】簇毛木層孔菌 子實體側(cè)生,無柄,木栓質(zhì)至木質(zhì),扁平,(5-8)cm×(7-16)cm,厚8-25mm。蓋面黃褐色,后期變?yōu)榛液谏?,有較寬的同心環(huán)棱;邊緣鈍,生長期間膨大并有絨毛,后期變薄。管口面色較暗,生長期間帶有紫色;管口圓形,每lmm間5-6個;菌管多層,但層次不甚明顯,每層厚2-3mm,銹褐色,后呈咖啡色。菌肉與菌管同色,有環(huán)紋,厚5-10mm。剛毛多,披針形,(20-32)μm×(5-7.5)μm。孢子無色,近球形,光滑,直徑5μm。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櫟類的樹干基部。
【性狀】性狀鑒別 子實體無柄。菌蓋扁半圓形,長徑7-16cm,短徑5-8cm,厚8-25mm。表面黃褐色或灰黑色有較寬的同心性環(huán)帶,邊緣有毛。管口面咖啡色或微帶紫色,管口圓形,每1mm間5-6個??v切面可見菌管多層,每層厚約3mm,但層次不甚明顯。木質(zhì)。氣微,味淡。
【功能主治】補血。主貧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10g。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劍皮樹菌,我們知道劍皮樹菌有非常全面的功效和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劍皮樹菌作為一種調(diào)理身體的手段 。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藥材,難免有一些藥材是我們不認識的,但只要我們有活到老學(xué)到老的精神,相信我們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醫(yī)學(xué)藥材。那么對于連香樹果這種藥材你了解嗎?
【別名】芭蕉香清、山白果
【來源】藥材基源:為連香樹科植物連香樹的成熟果實。
【原形態(tài)】連香樹落葉喬木,高達25m,胸徑約1m。幼樹皮淡灰色,老樹灰褐色,縱裂,呈薄片剝落;小枝褐色,皮孔明顯。芽卵圓形,先端尖,紫紅色或暗紫色;單葉在長枝上對生,在短枝上單生;葉柄長1-3cm;托葉與葉柄相近,早落;葉片扁圓形、圓形、腎形或卵圓形,長3.5-7.5cm,上面深綠色,下面粉綠色,先端圓或鈍尖,短枝的葉基部心形,長枝的葉基部圓形或?qū)捫ㄐ?,邊緣具銳鋸齒,掌狀脈5-7。花腋生,先葉開放或與葉同放,單性,雌雄異株;花萼4裂,膜質(zhì);花瓣缺;雄花近無柄,雄蕊15-20,花藥紅色,2室,縱裂;雌花2-6,具梗,心皮離生,胚珠多數(shù),排成2列,花柱線形,宿存。聚合蓇葖果2-6,圓柱形,微彎,沿腹縫線開裂,長0.8-1.8cm,暗紫褐色,微被白粉,具殘存花柱。種子多數(shù),具翅。花期4-5月,果期8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谷、溝旁、低濕地方或山坡雜木林中。
【栽培】1.生物學(xué)特性 為珍稀瀕危樹種。喜亞熱帶山地,冬暖夏涼、雨量充足、濕度大的氣候。幼齡樹耐蔭,成齡樹喜光。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格,在酸性土、中性土上都能正常生長,但以山麓溝邊土層深厚濕潤處為適生環(huán)境。
【化學(xué)成份】連香樹的葉中含麥芽醇(maltol),糖類,山梨糖醇(sorbitol)和焦性兒茶酚(catechol);芽葉中含有矢車菊素(cyanidin),飛燕草素(delphinidine),芍藥素(peonidin),錦葵花素(malvidin);樹皮含花白甙(leucoanthocyanh)和鞣質(zhì):連香樹鞣質(zhì)(cercidinia)A、B,金縷梅鞣質(zhì)(chamamelitannin),3-O-沒食子?;鹂|梅鞣質(zhì)(3-O-galloyl-hamamelitannin),1,2,3,6-四-O-沒食子?;咸烟?1,2,3,6-tetra-O-galloyl-β-D-glucose),1,2,3,4, 6-五-O-沒食子?;咸烟?1,2,3,4,6-penta-O-galloyl-β-D-glucose),鞣質(zhì)云實精(corilagin),老鸛草鞣質(zhì)(geraniin)和杜英鞣質(zhì)(elaeocarpusin)。
【功能主治】祛風(fēng)定驚止痙。主小兒驚風(fēng);抽搐肢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鮮品可用至30g。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就是對連香樹果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等的詳細說明,像連香樹果這類藥物在疾病上的效果是非常不錯,不過要注意的是,使用連香樹果的時候,需要適量的進行,不宜使用的太多,否則對身體也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對于化香樹果這種中藥材,我們應(yīng)該要先了解它的藥用價值和注意事項等之后再食用。下面是關(guān)于化香樹果的相關(guān)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好好閱讀一下,對食用有很大的幫助。
【別名】化香樹球(《植物名實圖考》)。
【來源】為胡桃科植物 化香樹 的 果序 。
【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順氣祛風(fēng),消腫止痛,燥濕殺蟲。治內(nèi)傷胸脹、腹痛,筋骨疼痛,癰腫,濕瘡,疥癬。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6錢。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diào)敷。
【附方】①治內(nèi)傷胸脹,腹痛及筋骨疼痛:化香樹干果序五至六錢,加山查根等量,煎汁沖燒酒,早、晚空腹服。(江西《草藥手冊》)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湖南藥物志》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化香樹果,我們知道化香樹果其實是一種中藥材,能帶給我們養(yǎng)生的功效,幾乎沒有太大的副作用,所以不妨在閑暇之余試試看哦。
生活中常見的中藥材有很多,厚皮香就是其中一種,不過也有很多人對厚皮香并不是很清楚,因此選擇食用之前,需要對厚皮香的功效與作用進行認識。
【別名】秤桿紅、紅果樹、白花果
【來源】山茶科 厚皮香 Ternstroemia gymnanthera (Wight et Arn.) Sprague,以 果實 、 葉 入藥。
【生境分布】四川、云南、江西、湖北、湖南。
【化學(xué)成份】種子含脂肪油。
【性味】苦,涼?;ā⒐行《?。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癰腫。主治瘡瘍癰腫,乳腺炎,搗爛外敷。花揉爛擦癬可止癢痛。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厚皮香始載于《植物名實圖考》,謂:"生云南山中,小樹滑葉,如山梔子,開五瓣白花,團團微缺,攢聚枝間,略有香氣,紅萼似梅,厚瓣如蠟,開于三伏,滇南夏日,肆中有賣蠟梅花者即此。"并有附圖。觀其附圖形態(tài),與本品極相似。僅謂開五瓣白花,與本品花為淡黃色略有出入。
以上就是對厚皮香的作用一些介紹,使用它的時候,可以根據(jù)上面所講的需求進行,而且厚皮香在治療某些疾病上也有著很好的幫助。
對于陰香皮大家了解嗎,它是一種常見的藥材,一般在很多的地方都會用陰香皮來作為原料,它還能夠治療很多身體疾病,下面我們來看看陰香皮的相關(guān)知識吧。
【別名】廣東桂皮(《中國樹木分類學(xué)》)。
【來源】為樟科植物 陰香 的 樹皮 。
【原形態(tài)】陰香《嶺南采藥錄》),又名:坎香草、陰草(《生草藥性備要》),山肉桂、山玉桂、香膠葉(《嶺南采藥錄》),膠桂、土肉桂、假桂枝、山桂、月桂、野玉桂、鴨母桂、香膠仔、潺桂。
【生境分布】生長于疏林中有陽光處;或為栽培。分布廣東、廣西、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化學(xué)成份】樹皮含揮發(fā)油(為桂皮醛、丁香油酚、黃樟醚等)
【性味】①《嶺南采藥錄》:"味辛。"
【功能主治】溫中,散寒,祛風(fēng)濕。治食少,腹脹,水瀉,脘腹疼痛,風(fēng)濕,瘡腫,跌打扭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或研末。外用:研末調(diào)敷或浸酒搽擦。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嶺南采藥錄》
以上就是關(guān)于陰香皮的藥用價值的一個簡單的介紹,對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大多數(shù)人來說利用陰香皮治療疾病,可以不用擔(dān)心副作用。所以陰香皮治療疾病就是一種效果好且實在的治療方法,因此在臨床中也得到了一個很廣泛的利用。
燈臺樹的簡介
燈臺樹(拉丁學(xué)名:Bothrocaryum controversum),別名瑞木、女兒木、六角樹。是山茱萸科、燈臺樹屬落葉喬木,高6-15米,稀達20米;樹皮光滑,暗灰色或帶黃灰色;枝開展,圓柱形,無毛或疏生短柔毛,當(dāng)年生枝紫紅綠色,二年生枝淡綠色,有半月形的葉痕和圓形皮孔。[1]喜溫暖氣候及半蔭環(huán)境,適應(yīng)性強,耐寒、耐熱、生長快。宜在肥沃、濕潤及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長。由于自然生長樹形優(yōu)美,一般不需要整形修剪。病蟲害少,管理簡單、粗放。[2] 分布于遼寧、河北、陜西、甘肅、山東、安徽、臺灣、河南、廣東、廣西以及長江以南各省區(qū)。
燈臺樹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Dēnɡ Tái Shù Guǒ
【英文名】Bothrocaryum controuersa(Hemsl.)poyark.
【來源】
藥材基源:為山茱萸科植物燈臺樹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othrocaryum controuersa (Hemsl.)poyark.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節(jié)果熟時采摘,曬干。
【原形態(tài)】落葉喬木,高6-15m。樹皮暗灰色;枝條紫紅以,無毛。葉互生;葉柄長2-6.5cm;葉片寬卵形或?qū)挋E圓形,長6-13cm,寬3.5-9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上面深綠色,下面灰綠以,疏生貼伏的柔毛;側(cè)脈6-7對。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稍被貼伏的短柔毛;花小,白色;萼齒三角形;花瓣4,長披針形;雄蕊4,伸出,長4-5mm,無毛;子房下位,倒卵圓形,密被灰色貼伏的短柔毛。核果球形,紫紅以至藍黑色,直徑6-7mm?;ㄆ?-6月,果期7-8月。
【性味】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潤腸通便;驅(qū)蛔。主肝炎;腸燥便秘;蛔蟲病【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10g。
【摘錄】《中華本草》
燈臺樹的市場信息
1、燈臺樹的價格
沒有明確的價碼
2、燈臺樹的選購方法
枝暗紫紅色。葉互生,簇生于枝稍,葉廣卵圓形。傘房狀聚傘花序生于新枝頂端,長9厘米,白色。核果近球形,花期在5-6月,果期9-10月。
3、燈臺樹的保存方法
儲藏:夏、秋季節(jié)果熟時采摘,曬干。
檫樹的簡介
落葉喬木,高達35米。幼時樹皮黃綠色,平滑,老則變灰褐色,有縱裂;幼枝有毛,后漸脫落。葉互生,或聚生于枝端;葉片闊卵形至橢圓形,全緣或上部2~3裂,長10~22厘米,寬4~15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有時兩側(cè)不對稱,近基部通常有3出脈,下面幼時有毛,后脫落;葉柄長1.5~5厘米。
花小,黃色,雜性異株;短圓錐花序頂生,先葉開放;花被片6,披針形;能育雄蕊9,不育雄蕊3,花藥4室,均內(nèi)向瓣裂;雌蕊1。核果球形,藍黑色,直徑約5毫米,表面有蠟質(zhì)粉,果梗淡紅色,肥大。花期3~4月。果期8月。
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光,不耐陰。深根性,萌芽性強,生長快。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紅壤或黃壤上均能生長良好,陡坡土層淺薄處亦能生長,西坡樹干易遭日灼。喜與其他樹種混種,但水濕或低洼地不能生長。
分布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檫樹的功效與作用
富含成分:檫木根中含右旋D-芝麻素(D-sesam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3,4-亞甲二氧基芐基丙烯醛(piperonylacrolein),右旋律,3-二羥基-1-(3,4-亞甲二氧基苯基)丙烷〔2,3-dihydroxy-1-(3,4-methylenedioxyphenyl)propane〕,去甲氧基剛果蓽澄茄脂素(demethoxyaschantine)及揮發(fā)油。
功效主治:祛風(fēng)逐濕,活血散瘀。用于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類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炎,腰肌勞損,慢性腰腿痛,半身不遂,跌打損傷,扭挫傷;外用治刀上出血?!稄V西藥植名錄》:根:治胃病,風(fēng)濕,半身不遂。莖葉:核風(fēng),去濕,治浮腫,關(guān)節(jié)炎。
作用:
1、治半身不遂:檫樹根皮(去栓皮,酒炒)一兩。水煎服。每日早晚各一次。
2、治扭挫傷筋:檫樹皮或根或葉,加蛇葡萄根搗爛,拌和酒糟,敷患處。
3、治腰肌勞損,腰腿痛,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檫樹干品五錢至一兩,水煎服或浸酒服。
檫樹的市場信息
1、檫樹的價格
尚不明確。
2、檫樹的選購方法
藥材市場選購。
3、檫樹的保存方法
秋后采集,曬干。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國際間的交流慎密,大部分學(xué)醫(yī)的都受到了西醫(yī)的嚴(yán)重影響,學(xué)習(xí)中醫(yī)的人是越來越少,所以這就造成了大家對中藥的了解也是越來越少。下面就來說說大黃樹這種中藥的功效與作用。
【別名】白走馬胎、鹽巴菜、木桃果、長葉子老重。
【來源】藥材基源:為大風(fēng)子科植物梔子皮的根及樹皮。
【原形態(tài)】梔子皮 喬木,高達20m。樹皮灰褐色,皮孔灰白色。葉大型,橢圓形至闊橢圓形,長15-30cm,寬8-15cm,或有時長達40cm,寬達18cm;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近圓形,下面近無毛或有灰黃褐色柔毛,葉緣有細鋸齒。雌雄異株;雄花圓錐花序,頂生,長達8cm,花萼3-4,深裂,外面被氈狀毛,花瓣缺;雄蕊多數(shù);雌花較大,單朵頂生。蒴果橢圓形或狹卵形,長8-10cm,外果皮革質(zhì),被氈狀毛,從先端向下4-6瓣開裂,各裂瓣再沿自胎座基部向上至中部又分裂成2瓣而脫落。種子多數(shù),周圍有翅。
【生境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廣西等地。
【栽培】生物學(xué)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光。在低海拔80m地區(qū)引種栽培,生長良好,正常開花結(jié)果。在高溫多雨的季節(jié)生長迅速,冬季低于10℃時植株停止生長。土壤以上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壤土為好。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活血通絡(luò)。主風(fēng)濕痹痛;跌打損傷;肝炎;貧血
【用法用量】煎湯,9-12g。
【摘錄】《中華本草》
上述這些都是關(guān)于大黃樹的一些小知識,如果您感覺比較適合自己的身體狀況的話,不妨試一試,相信會對身體有一個明顯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