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香樹果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果的功效。
“養(yǎng)生乃長壽之伴侶,健康是長壽的朋友。”隨著生活的提升,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社會性的關注焦點,不注意養(yǎng)生,將為我們的生活埋下悲劇的種子。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要掌握哪些知識呢?下面的內(nèi)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化香樹果的功效與作用,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對于化香樹果這種中藥材,我們應該要先了解它的藥用價值和注意事項等之后再食用。下面是關于化香樹果的相關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好好閱讀一下,對食用有很大的幫助。
【別名】化香樹球(《植物名實圖考》)。
【來源】為胡桃科植物 化香樹 的 果序 。
【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順氣祛風,消腫止痛,燥濕殺蟲。治內(nèi)傷胸脹、腹痛,筋骨疼痛,癰腫,濕瘡,疥癬。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6錢。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diào)敷。
【附方】①治內(nèi)傷胸脹,腹痛及筋骨疼痛:化香樹干果序五至六錢,加山查根等量,煎汁沖燒酒,早、晚空腹服。(江西《草藥手冊》)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湖南藥物志》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化香樹果,我們知道化香樹果其實是一種中藥材,能帶給我們養(yǎng)生的功效,幾乎沒有太大的副作用,所以不妨在閑暇之余試試看哦。
yS630.Com相關推薦
大家知道燈臺樹果是什么嗎?如果知道的話,那么對與燈臺樹果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嗎?燈臺樹果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藥材,對于我們的身體具有哪些調(diào)理作用呢?下文我們將一一分析給大家。
【英文名】Bothrocaryum controuersa(Hemsl.)poyark.
【來源】藥材基源:為山茱萸科植物燈臺樹的果實。
【原形態(tài)】落葉喬木,高6-15m。樹皮暗灰色;枝條紫紅以,無毛。葉互生;葉柄長2-6.5cm;葉片寬卵形或寬橢圓形,長6-13cm,寬3.5-9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上面深綠色,下面灰綠以,疏生貼伏的柔毛;側脈6-7對。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稍被貼伏的短柔毛;花小,白色;萼齒三角形;花瓣4,長披針形;雄蕊4,伸出,長4-5mm,無毛;子房下位,倒卵圓形,密被灰色貼伏的短柔毛。核果球形,紫紅以至藍黑色,直徑6-7mm?;ㄆ?-6月,果期7-8月。
【性味】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潤腸通便;驅蛔。主肝炎;腸燥便秘;蛔蟲病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10g。
【摘錄】《中華本草》
從以上的介紹中,我們不難看出燈臺樹果的作用有很多。日常生活中的人們,可以根據(jù)自己身體的情況,適量的食用燈臺樹果。一段時間后身體狀況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中醫(yī)在治病的時候都是需要用到中藥的,而作為中藥材一種的香槁樹也是被經(jīng)常用到的,那么,下面就來說說香槁樹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
【別名】跌打王、香膠樹
【來源】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黃絨潤楠的枝葉、樹皮。
【原形態(tài)】黃絨潤楠喬木,高可達5m。芽、小枝、葉柄、葉下面有黃褐色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7-18mm;葉片倒卵狀長橢圓形,長7.5-14(-18)cm,寬3.7-6.5(-7)cm,先端漸狹,基部多少圓形,革質,上面無毛。圓錐花序短,叢生小枝枝梢,長約3mm,密被黃褐色短絨毛;花兩性;總花梗長1-2.5cm;花梗長約5mm;花被裂片薄,6裂,排成2輪,長橢圓形,近相等,兩面均被絨毛,外輪較狹,兩面均被絹毛;能育雄蕊9枚,排成3輪,花藥4室,外面兩輪,花藥內(nèi)向,第3輪花藥外向,第4輪為退化雄蕊,短小,有短柄,先端箭頭形;子房無柄。果肉質,球形,直徑約10mm?;ㄆ?月,果期4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灌木叢中或密林中。
【性味】甘;微苦;涼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消炎。主跌打損傷;瘀腫疼痛;口腔炎;扁桃體炎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孕婦慎用。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香槁樹的詳細介紹,鑒于它是一種中藥材,我們可以放心食用,香槁樹對人體各方面都是有著很好的改善作用的。
大家知道香皮樹是什么嗎?如果知道的話,那么對與香皮樹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嗎?香皮樹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藥材,對于我們的身體具有哪些調(diào)理作用呢?下文我們將一一分析給大家。
【別名】亞婆膏。
【來源】藥材基源:為清風藤科植物香皮樹的樹皮及葉。
【原形態(tài)】香皮樹 喬木,高達10m。樹皮灰色;小枝、葉柄、葉背及花序均被褐色平伏柔毛。單葉互生;葉柄長1.5-3.5cm;葉片近革質,倒披針形或披針形,長9-25cm,寬2.5-8cm,先端漸尖,基部狹楔形,下延,葉面有光澤,全緣或近頂部有數(shù)鋸齒;側脈每邊11-20條。花兩性,圓錐花序寬廣,頂生或近頂生,三至五回分枝,總軸細而有圓棱;萼片4(5),寬卵形,背面疏被柔毛,有緣毛;外面3片花瓣近圓形,內(nèi)面2片花瓣2裂達中部;雄蕊長約0.7mm;雌蕊長約0.8mm,子房與花柱等長。果近球形或扁球形,核具明顯網(wǎng)紋,中肋隆起,腹部稍平,腹孔小,不張開?;ㄆ?-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熱帶、亞熱帶常綠林中。
【功能主治】滑腸通便。主腸燥便秘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9g。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香皮樹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一些介紹,選擇它的時候,需要對它的使用方法進行認識。
中藥在治療某些疾病上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在對草藥選擇的時候可以放心進行,連香樹是一種對于我們不陌生的藥材,它的功效與作用你知道嗎?我們來看一下。
【別名】芭蕉香清(《浙江天目山藥植志》),五君樹、山白果(《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來源】為連香樹科植物 連香樹 的 果實 。
【原形態(tài)】落葉大喬木,高達40米。樹皮灰色或棕灰色:小枝無毛,長枝細,短枝在長枝上對生。葉對生或近對生,紙質,寬卵形或近圓形,長4~7厘米,寬3.5~6厘米,先端微鈍,基部心形,邊緣有具腺鈍齒,有5~7條掌狀脈,上面藍綠色,下面帶白色;托葉披針形,早落?;▎涡裕菩郛愔辏热~開放;每花有1苞片,無花瓣;雄花常4朵簇生,近無梗,萼4,雄蕊多數(shù),螺旋狀排列,藥線形紅色;雌花2~6朵簇生,有總梗,稍帶綠色,萼4,心皮4~6。蓇葖果2~4,長10~18毫米,褐色或黑色,微彎曲。種子卵形,褐色,頂端有透明翅。花期5~6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生于較高山地的林中或山谷溪邊雜木林中。分布山西、河南、陜西、甘肅、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和四川。
【化學成份】葉含焦性兒茶酚。
【功能主治】《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治小兒驚風抽搐肢冷,連香樹鮮果一兩,芫荽四至五錢,青石蠶(蕨類水龍骨)二至三錢,水煎,空腹服。"
【摘錄】《*辭典》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連香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連香樹的作用是很大的,對于人體有很大的好處,因此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來選擇連香樹,但是還是要在醫(yī)生的囑咐下進行。
雞樹條果對大家再熟悉不過了,雞樹條果的歷史是很悠久的,并且對調(diào)理身體和治療疾病都有著很好的功效,對于養(yǎng)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來源】為忍冬科植物 雞樹條莢迷 的 果實 。秋季果頭成熟時采收,鮮用或曬干。
【性味】《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甘苦,平。"
【功能主治】《吉林中草藥》:"止咳,治咳嗽。"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或搗汁。
【附方】治咳嗽:㈠雞樹條果適量搗汁,內(nèi)服。(《吉林中草藥》)㈡雞樹條果干品二至三錢,或鮮品五錢至一兩,煎水加白糖送服。(《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吉林中草藥》。
相信通過本篇文章對雞樹條果的詳細介紹,大家可以了解到關于雞樹條果的功效和藥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化香樹葉是功效非常廣泛的一種中藥材,我們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化香樹葉,化香樹葉也在很多疾病的治療和緩解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現(xiàn)在我們來了解一下化香樹葉。
【別名】山柳葉(《湖南藥物志》)。
【來源】為胡桃科植物 化香樹 及 圓果化香樹 的 葉 。
【原形態(tài)】①化香樹(《植物名實圖考》),又名:放香樹、花果兒樹、栲香、栲蒲、花籠樹、花木香、返香、山麻柳、山栲樹。
【性味】性熱,味辣,有毒。
【功能主治】治瘡毒。
【用法用量】不可內(nèi)服。
【附方】①治骨癰流膿日久不收口,有多骨:化香樹葉半斤搗爛泡冷水,將患處浸入藥水中數(shù)小時,用鑷子拔出多骨,隨用藥水洗之。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了解了這么多關于中藥化香樹葉的各種情況,相信我們可以在面對疾病的困擾時做到鎮(zhèn)定自若,正確的對待疾病的治療。
中藥在治療一些特殊疾病上,效果也是非常不錯,但我們在食用前還是要進行一些了解,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山香果這個藥材的一些常識。
【別名】連桿果
【來源】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網(wǎng)葉山胡椒的果實。
【原形態(tài)】網(wǎng)葉山胡椒灌木或小喬木,高達12m,樹皮灰黑或淡褐色。幼枝多少具棱角,棕褐色或灰褐色,略被黃褐色絹毛,老枝無毛;頂芽細小,長角錐形。葉互生;葉柄長1cm,被黃褐色柔毛;葉片薄革質至革質,常為披針形,側脈5-8對,干時上面紫褐色?;▎涡?,雌雄異株;傘形花序,雄花序有花6-8朵;總苞片4;花黃色,花被片6,能育雄蕊9,雌蕊退化,子房卵形,長1.2mm,寬0.6mm,先端具細尖頭;雌花序有花4-8朵,黃色;總梗長0.6-0.8cm,略被黃褐色微柔毛;花被片6,退化雄蕊9,長約1.3mm,子房卵形,無毛,長約lmm,花柱粗壯,柱頭盾形,具乳突。果球形,直徑約6mm,成熟時紫黑色;果梗長約6mm,粗壯。花期3-5月,果期6-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700-2200m的山坡或溝邊疏林、灌叢或林緣。
【性味】辛;甘;溫
【歸經(jīng)】肝;腎經(jīng)
【功能主治】補肝腎;暖腰膝。主腰膝冷痛;酸軟乏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10g。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對于山香果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可以更好的提高我們的生活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