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七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孰為本,元氣不可虧;養(yǎng)生孰為先,養(yǎng)心須樂觀。”人類的發(fā)展歷史中,養(yǎng)生觀念不斷更新,養(yǎng)生和養(yǎng)性必不可分,它帶給我們的是健康。養(yǎng)生達人是如何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沙七的功效與作用”,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大家知道沙七是什么嗎?如果知道的話,那么對與沙七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嗎?沙七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藥材,對于我們的身體具有哪些調(diào)理作用呢?下文我們將一一分析給大家。
【別名】牛尾七、小大黃、白小黃
【來源】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滇邊大黃的根。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根較粗壯。莖直立,中空。葉互生,葉柄與葉片等長或過之,葉片較小,長方橢圓形至寬卵狀橢圓形,長3-6cm,寬2.5-5cm。
【生境分布】分布于四川西部、云南北部。
【化學(xué)成份】滇邊大黃根中含蘆薈大黃素(aloe-emodin),大黃素(emodin),大黃酚(chrysophanol)等蒽醌衍生物及鞣質(zhì)[1]。
【藥理作用】本品熱水提取物有較強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其強度高于3種正品大黃。此外本品在低濃度時(0.25mg/ml)對血小板聚集呈強烈抑制,但在0.5mg/ml時抑制作用反而減弱,濃度再增加時,則可見濃度相關(guān)性抑制作用。這種現(xiàn)象說明,在本品的熱水提取物中可能存在抑制和促進血小板聚集的兩類成分。另有報道本品水提取物抑制膠原誘導(dǎo)的人血小板聚集作用的IC50為1.50mg/ml。本品含蒽醌類成分大黃酚、大黃素和蘆薈大黃素[3]。
【性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涼血解毒;活血止痛。主肺熱咳嗽;咽喉腫痛;便血;外傷出血;跌打損傷;風(fēng)濕痹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9g。外用:適量,研末敷;或煎水熏洗。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沙七的功效與作用詳細介紹,對它的選擇,要根據(jù)自身需求進行,這樣對身體不會有損害,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疾病的效果。
ys630.COm精選閱讀
沙拐棗的簡介
灌木,高25-150厘米。老枝灰白色或淡黃灰色,開展,拐曲;當年生幼枝草質(zhì),灰綠色,有關(guān)節(jié),節(jié)間長0.6-3厘米。葉線形,長2-4毫米。花白色或淡紅色,通常2-3朵,簇生葉腋;花梗細弱,長1-2毫米,下部有關(guān)節(jié);花被片卵圓形,長約2毫米,果時水平伸展。
果實(包括刺)寬橢圓形,通常長8-12毫米,寬7-11毫米;瘦果不扭轉(zhuǎn)、微扭轉(zhuǎn)或極扭轉(zhuǎn),條形、窄橢圓形至寬橢圓形;果肋突起或突起不明顯,溝槽稍寬成狹窄,每肋有刺2-3行;刺等長或長于瘦果之寬,細弱,毛發(fā)狀,質(zhì)脆,易折斷,較密或較稀疏,基部不擴大或稍擴大,中部2-3次2-3分叉。花期5-7月,果期6-8月,在新疆東部,8月出現(xiàn)第二次花果。
分布于我國東部(內(nèi)蒙古)者,瘦果寬橢圓形,肋不明顯,不扭轉(zhuǎn)或微扭轉(zhuǎn),每肋通常3行刺;刺稠密,較細,易脆。分布于西部(新疆)者,瘦果窄橢圓形,肋較明顯,不扭轉(zhuǎn)、微扭轉(zhuǎn)至扭轉(zhuǎn);每肋刺2行,往往較稀疏,少數(shù)稍密,基部有時稍擴大。
產(chǎn)內(nèi)蒙古中部西部、甘肅西部及新疆東部。生于流動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沙地、沙礫質(zhì)荒漠和礫質(zhì)荒漠的粗沙積聚處,海拔500-1800米。蒙古也有分布。
沙拐棗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味苦澀,性微溫。
作用:開花期干物質(zhì)中含粗蛋白質(zhì)6.25%,粗脂肪2.35%,粗纖維28.10%,無氮浸出物58.35%,粗灰分4.95%,鈣 1.15%,磷0.10%。適口性中等。夏秋季綿羊、山羊喜食嫩枝葉及果實,冬春采食較差。駱駝一年四季喜食,馬與牛不喜食。為一種先鋒固沙植物。
應(yīng)用:沙拐棗除了含有很多蛋白質(zhì)脂肪等人類必須元素外,在醫(yī)學(xué)上它也有其獨特的作用,沙拐棗味苦澀,性微溫。根治小便混濁,全草治皮膚皸裂。
1、治小便渾濁:沙拐棗根15-30克。水煎服。
2、治皮膚皸裂:沙拐棗全草,研末,調(diào)油膏外涂或煎水外洗。
沙拐棗的市場信息
1、沙拐棗的價格
20元左右。
2、沙拐棗的選購方法
藥材市場選購。
3、沙拐棗的保存方法
根夏、秋采挖,全草果熟期采收,曬干。
沙冬青的簡介
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 (Maxim. ex Kom.) Cheng f.),又稱蒙古黃花木、冬青、蒙古沙冬青。常綠灌木,高達2m,冠幅約3m。分布于內(nèi)蒙古、寧夏和甘肅等地海拔1000至1200米低山地帶。為常綠超旱生植物。喜沙礫質(zhì)土壤,種子吸水力強,發(fā)芽迅速。花開4、5月,7月果熟?;哪貐^(qū)十分珍貴的孑遺種,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常綠灌木,高1.5-2米,粗壯;樹皮黃綠色,木材褐色。莖多叉狀分枝,圓柱形,具溝棱,幼被灰白色短柔毛,后漸稀疏。3小葉,偶為單葉;葉柄長5-15毫米,密被灰白色短柔毛;托葉小,三角形或三角狀披針形,貼生葉柄,被銀白色絨毛;小葉菱狀橢圓形或闊披針形,長2-3.5厘米,寬6-20毫米,兩面密被銀白色絨毛,全緣,側(cè)脈幾不明顯。
莢果扁平,線形,長5-8厘米,寬15-20毫米,無毛,先端銳尖,基部具果頸,果頸長8-10毫米;有種子2-5粒。種子圓腎形,徑約6毫米。花期4-5月,果期5-6月。
沙冬青的功效與作用
【富含物質(zhì)】:
沙冬青嫩枝和葉中含生物堿,葉中含右旋3a-羥基羽扇豆堿(3a-hydroxylupanine),7-3ˊ-二羥基-4ˊ-甲氧基異黃酮(7,3ˊ-dihydroxy-4ˊmethoxyisoflavone),4-甲氧基異黃酮-7-β-D-吡喃葡萄糖甙(4ˊ-methoxyisoflavone-7-β-D-glucopyranoside),右旋蒎立醇(pinitol),水楊酸(salicylic acid),7-羥基-4ˊ-甲氧基異黃酮(7-hydroxy-4ˊmethoxyisoflavone),左旋黃花木堿(piptanthine)。本品還含白藜蘆醇(resveratrol),鷹爪豆堿(sparteine),右旋羽扇豆堿(lupanine),a-異鷹爪豆堿(a-isosparteine),黃花木堿,黃花木胺(piptamine),大豆素(daidzein),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3ˊ-羥基刺芒柄花素(3ˊ-hydroxyformononetin),6,4ˊ-二羥基-7-甲氧基異黃酮(kakkatin),芒柄花甙(ononin)。
【功效作用】:
屬于活血藥, 祛風(fēng)除濕,舒筋散瘀
凍瘡,慢性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痛
沙冬青的市場信息
1、沙冬青的價格
價格為4-6元一株,種子可批量采購。
2、沙冬青的選購方法
沙冬青為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3、沙冬青的保存方法
1、摸表面,濕潤而平滑的是好的沙冬青種子。
2、看外形,無蟲洞傷痕為好,光滑發(fā)亮的適合種植。
3、看重量。同樣大小的種子越重越好,說明養(yǎng)分足,發(fā)育好,適合種植。
沙紅柳是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東西,沙紅柳給我們帶來的功效是其他食物都不具備的。那么沙紅柳的功效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別名】喇嘛棍、胖柳、喇嘛桿
【來源】藥材基源:為檉柳科植物寬葉水柏枝的嫩枝。
【原形態(tài)】多分枝直立灌木,高約2。老枝紅褐色或灰褐色,當年生枝灰白色或黃灰色,光滑。葉疏生,開展,寬卵形或橢圓形,長7-12mm寬3-8mm,基部圓形功寬楔形,不抱莖;葉腋多生綠色小枝,小枝上的葉較小??偁罨ㄐ騻?cè)生,稀頂生,長9-14cm,基部被多數(shù)覆瓦狀鱗片;苞片寬卵形或橢圓形,具寬膜質(zhì)邊;花梗長約2mm;萼片5,長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略短于花瓣;花瓣5,倒卵形,粉紅色,長5-6mm,雄蕊10,花絲合生2/3;子房卵圓滿形,蒴果圓錐形,長約10mm。種子多數(shù),長圓形,先端的芒柱全部被白色長柔毛。花期4-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沙灘沙地、沙坡及流動沙丘間洼地。
【性狀】性狀鑒別 細枝呈圓柱形,表面灰白色,光滑。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中央有黃白色髓部。
【性味】味辛;甘;性溫
【功能主治】發(fā)表透疹。主麻疹不透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適量,煎水洗。
【摘錄】《中華本草》
有關(guān)沙紅柳的功效的問題就講解到這里,希望對您起到幫助。雖然沙紅柳的價值非常高,但是我們在食用的時候一定要謹慎。
沙芥的簡介
別名沙芥菜、山蘿卜、沙蘿卜、沙白菜、色拉格老、山蘿沙卜。
一年生或二年生高大草本,植株高0.5-2m。根肉質(zhì),圓柱形,粗壯。莖直立,多分枝,光滑無毛,微具縱棱。葉肉質(zhì),基生葉蓮座狀,具長柄;葉片羽狀全裂,長10-25。,寬3-4.5cm,有裂片3-6對;莖生葉羽狀全裂,但較小,裂片少,常呈條狀披外形,莖上部葉條狀披針形或披針狀線形,長2-3cm,寬2-3mm??偁罨ㄐ蝽斏蛞干?花多數(shù),在莖的上端組成圓錐狀;萼片4,外側(cè)2枚呈倒披針形,內(nèi)側(cè)2枚則呈長橢圓形。
花瓣4,黃色,條形或披針狀條形,長約15mm,先端漸尖;雄蕊6,一個長雄蕊與鄰近的一個短雄蕊合生達頂端,其他雄蕊離生;雌蕊1,無花往,柱頭具長乳頭狀突起。短角果,革質(zhì),橫卵形,長約1.5cm,采瓣表面具突起網(wǎng)紋,兩側(cè)各具1枚披針形翅,對稱,長4-5cm,寬3-5mm,上舉起成鈍角,有4個或更多的角狀刺。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于沙丘間和半固定沙丘上。分布陜西、寧夏、內(nèi)蒙古等地。
沙芥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主治:全草行氣止痛,消食,解毒。主治胃腸脹氣,消化不良。用量1兩,水煎服。根止咳,清肺熱。蒙醫(yī)用根配其它藥治氣管炎。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鮮品1~2兩);研末,1~1.5錢。
應(yīng)用:
1、治胃腸脹氣,消化不良:鮮沙芥二兩(干品一兩),水煎服,一日二次。
2、治消化不良,食物中毒:沙芥菜、葶藶子、山川柳、訶子、山野豌豆各等分。共為細末,每日至三次,每次-錢至一錢五分,煎湯服。
作用:葉片肉質(zhì)肥厚,有芥辣味,風(fēng)味精香。幼苗莖葉和成株嫩葉,可炒食或涼拌,亦可干制或腌制,是沙區(qū)人們喜食的一種蔬菜。當年未開花的根,洗凈清煮脫水后晾曬或腌漬。
沙芥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具有行氣、消食、止痛、解毒、清肺的功效。
沙芥葉具解酒、解毒、助消化的功效。
沙芥的市場信息
1、沙芥的價格
尚不明確。
2、沙芥的選購方法
全草纏繞成團。根呈長圓柱形,黃棕色。莖多分枝,表面黃綠色,微具縱棱。基生葉較大,具長柄,完整的葉片長10-25cm,寬3-4cm,羽狀全裂,先端裂片較大,全緣或1-2齒,側(cè)裂片長圓形,具2-3齒;莖生葉較小,羽狀全裂,莖上部葉呈條狀披針形??偁罨ㄐ?。
短角果橫腎形,兩側(cè)具2枚細劍狀翅,上翹起成鈍角狀;果皮革質(zhì),不易開裂,表面具網(wǎng)紋和6-8尖刺,種子長圓形,長約1mm,黃棕色,富油性。具辛辣味。
3、沙芥的保存方法
夏、秋季采收,切段,陰干?;蚍湃腴_水內(nèi)微燙后,曬干。
沙柳的簡介
1、沙柳(學(xué)名: Salix psammophila)別名筐柳、降馬(藏名)為沙漠植物,也是極少數(shù)可以生長在鹽堿地的一種植物。其幼枝黃色,葉線形或線狀披針形,枝條叢生不怕沙壓,根系發(fā)達,萌芽力強,是固沙造林樹種,其天敵為沙柳毒蛾,生于河谷溪邊濕地,分布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陜西、甘肅、青海、四川等地。沙柳用于作北方防風(fēng)沙的主力,是“三北防護林”的首選樹種之一。
2、沙柳屬灌木或小喬木,小枝幼時具絨毛,以后漸變光滑。葉條形或條狀倒披針形,長1.5-5厘米,寬3-7毫米,邊緣外卷,上半部有疏生具腺細齒,下半部近全緣,上面初有絹狀毛,后幾無毛,下面灰色,有絲毛;葉柄長1-3毫米,有長柔毛?;ㄐ蜉S密生長柔毛;苞片倒卵狀矩圓形,基部有疏柔毛,腹面有1腺體;雄花序長1.5-2.3厘米;花絲合生;雌花序長1.5-2厘米;子房密生短絲毛。蒴果長3毫米,無梗,裂開為2瓣,種子具長白毛,花期3月,果期5月。樹皮幼嫩時多為紫紅色,有時綠色,老時多為灰白色。莖表層角質(zhì)層較發(fā)達。葉互生,葉的結(jié)構(gòu)具有旱生植物的特征;為等面葉,葉肉組織只有柵欄薄壁組織細胞,而無海綿薄壁組織細胞;柵欄薄壁組織細胞排列緊密,維管束極為發(fā)達。在葉緣及中肋外被又一層角質(zhì)層,葉邊緣皮下還有兩層下皮層,氣孔微凹。柔荑花序無柄。果為蒴果長圓形。
沙柳的功效與作用
1、功效
祛風(fēng)清熱,散瘀消腫。
2、主治
用于麻疹初起,斑疹不透,皮膚瘙癢,慢性風(fēng)濕,瘡癤癰腫,腰扭傷。
3、相關(guān)配伍
治急性腰扭傷:柳須根30g,地骨皮9g,木香6g,水煎服。(《甘肅中草藥手冊》)。治瘡癤癰腫:沙柳樹皮搗爛,敷于患處。(《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
4、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搗敷。
5、集加工
春季采收枝葉,夏、秋季采收須狀根,全年采收樹皮,鮮用或曬干。
沙柳的市場信息
1、沙柳的價格
沙柳生長迅速,枝葉茂密,根系繁大,固沙保土力強;利用價值高;是中國沙荒地區(qū)造林面積最大的樹種之一。沙柳可做紙板,造紙。它所含的熱量和煤差不多,可發(fā)展成每三至六年砍一次的綠色沙煤田。
沙柳不僅把不斷內(nèi)侵擴散的上萬畝沙丘牢牢地固住,而且成片成串的沙柳形成的植物帶,涵養(yǎng)了沙地的水分,削平了沙包,沒有幾年就能形成了一片片綠地。
2、沙柳的選購方法
沙柳抗逆性強,較耐旱,喜水濕;抗風(fēng)沙,耐一定鹽堿,耐嚴寒和酷熱;喜適度沙壓,越壓越旺,但不耐風(fēng)蝕;繁殖容易,萌蘗力強。
3、沙柳的保存方法
首先在秋季中期挖一米深的坑,保證將沙柳完全放入其中。然后將沙柳苗取下,每段大約60cm左右。將沙柳的苗完全放入坑中,在坑中放入適量的化肥和水,保證沙柳能夠在春天到來時吸收足夠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在春季能夠發(fā)芽。春季到來時候,就會有很多的沙柳突破土壤發(fā)芽,很快就會形成大片沙柳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