欖仁樹皮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耳?!比祟惖陌l(fā)展歷史中,養(yǎng)生觀念不斷更新,每個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質(zhì)量,不能忽視養(yǎng)生。怎樣才能實現(xiàn)科學的中醫(yī)養(yǎng)生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欖仁樹皮的功效與作用”,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欖仁樹皮是一種很常見的中藥,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藥材,我們需要重視起來。欖仁樹皮在使用的時候可以搭配其他的藥物,我們需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適當?shù)姆谩O旅嫖覀儊砜匆幌轮兴帣烊蕵淦さ墓πc作用主要有哪些。
【來源】藥材基源:為使君子科植物欖仁樹的樹皮。
【原形態(tài)】大喬木,高15m或更高。樹皮褐黑色,縱裂呈剝落狀;枝平展,近頂部密被棕黃色的絨毛,具密而明顯的葉痕。葉大,互生,常密集于枝頂;葉柄短而粗壯,長10-15mm,被毛;葉片倒卵形,長12-22cm,寬8-15cm,先端鈍圓或短尖,中部以下漸狹,基部截形或狹心形,兩面無毛或幼時背面疏被軟毛,全緣,稀微波狀,主脈粗壯,上面下陷而成一淺槽,背面凸起,且于基部近葉柄處被絨毛,側(cè)脈10-12對,網(wǎng)脈稠密。穗狀花序長而纖細,腋生,長15-20cm,雄花生于上部,兩性花生于下部;苞片小,早落;花多數(shù),綠色或白色,長約10mm;花瓣缺;萼筒杯狀,長8mm,外面無毛,內(nèi)面被白色柔毛,萼齒5,三角形,與萼筒幾等長;雄蕊10枚,長約2.5cm,伸出萼外;花盤由5個腺體組成,被白色粗毛;子房圓錐形,幼時被毛,成熟時近無毛;花柱單一,粗壯;胚珠2顆,倒懸于室頂。果橢圓形,常稍壓扁,具2棱,棱上具翅狀的狹邊,長3-4.5cm,寬2.5-3.1cm,厚約2cm,兩端稍漸尖,果皮木質(zhì),堅硬、無毛,成熟時青黑色;種子1顆,長圓形,含油質(zhì)?;ㄆ?-6月,果期7-9月。
【性味】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解毒止??;化痰止咳。主痢疾;痰熱咳嗽;瘡瘍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2g;或研末。外用:適量,煎湯洗。
【摘錄】《中華本草》
說了這么多,可以看到欖仁樹皮的作用還是很多的。還可以利用它來入藥治病。對于這些,大家不妨多了解一些,會對生活有幫助的。
ys630.coM延伸閱讀
欖仁樹子是一種很普通的中藥。雖然它很普通,卻是有著很多神奇的功效。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來源】藥材基源:為使君子科植物欖仁樹的種子。
【原形態(tài)】大喬木,高15m或更高。樹皮褐黑色,縱裂呈剝落狀;枝平展,近頂部密被棕黃色的絨毛,具密而明顯的葉痕。葉大,互生,常密集于枝頂;葉柄短而粗壯,長10-15mm,被毛;葉片倒卵形,長12-22cm,寬8-15cm,先端鈍圓或短尖,中部以下漸狹,基部截形或狹心形,兩面無毛或幼時背面疏被軟毛,全緣,稀微波狀,主脈粗壯,上面下陷而成一淺槽,背面凸起,且于基部近葉柄處被絨毛,側(cè)脈10-12對,網(wǎng)脈稠密。穗狀花序長而纖細,腋生,長15-20cm,雄花生于上部,兩性花生于下部;苞片小,早落;花多數(shù),綠色或白色,長約10mm;花瓣缺;萼筒杯狀,長8mm,外面無毛,內(nèi)面被白色柔毛,萼齒5,三角形,與萼筒幾等長;雄蕊10枚,長約2.5cm,伸出萼外;花盤由5個腺體組成,被白色粗毛;子房圓錐形,幼時被毛,成熟時近無毛;花柱單一,粗壯;胚珠2顆,倒懸于室頂。果橢圓形,常稍壓扁,具2棱,棱上具翅狀的狹邊,長3-4.5cm,寬2.5-3.1cm,厚約2cm,兩端稍漸尖,果皮木質(zhì),堅硬、無毛,成熟時青黑色;種子1顆,長圓形,含油質(zhì)。花期3-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氣候濕熱的海邊沙灘上,多栽培作行道樹。
【性味】味苦;澀;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咽喉腫痛;痢疾;腫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10g。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欖仁樹子,我們知道欖仁樹子其實是一種中藥材,能帶給我們養(yǎng)生的功效,幾乎沒有太大的副作用,所以不妨在閑暇之余試試看哦。
欖仁葉是一味中藥,在中醫(yī)藥店中經(jīng)??梢砸姷?,不同的中藥方子當中都會見到他的身影。欖仁葉的使用是需要經(jīng)過醫(yī)師的知道的,不能自己擅自用藥,防止藥物產(chǎn)生副作用。其實,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也可是使用這個食材進行烹飪,強身健體。那么,欖仁葉的常見功效有哪些呢?
1、功用
欖仁葉一般來說東南亞用的比較多...而且都是用在龍魚跟花羅漢的養(yǎng)殖環(huán)境中...水色會呈現(xiàn)淡咖啡色或咖啡色...水質(zhì)會呈弱酸(比原先的ph值還要低個0.5度左右),尤其是當葉子開始腐爛的那一刻開始!因為欖仁葉腐爛會釋放出大量的單寧酸、草酸、腐植酸及葉酸...等物質(zhì),因此會有降酸、穩(wěn)定魚性及促進發(fā)情排卵地作用產(chǎn)生!
2、使用方法
將成熟干透的葉子,或放入過濾槽中,或捆扎直接放入缸中,或浸泡成濃汁兌入水中等等。20*20*40cm的缸可以一次放2—4片,魚缸大的話可以依次類推,等到葉子腐爛就更換。
3、使用效果
裸缸使用后可以不必天天換水,狀態(tài)依然很好,同時養(yǎng)水缸也置放幾張,可以避免pH震蕩。大葉欖仁樹生長于龍魚生活的河邊,葉子使用后水色略微呈茶色,非常接近野生魚的原生水域顏色,較好的模擬了原生地水質(zhì),能夠使魚的體色艷麗而不出現(xiàn)體色黯淡的情況。
4、注意事項:
“欖仁葉”釋放的單寧酸速度非常緩慢,在水中分解腐爛后會形成另一種污染源,使用上需要多加注意,一定要定期清理掉腐爛的殘留物質(zhì)。如果想用欖仁葉來調(diào)整水質(zhì)的話,要特別注意到,
一、是要盡可能的購買自然枯黃掉落的樹葉,因為這種落葉中積累的單寧酸成分最為豐富,硬從樹上采摘的樹葉單寧酸含量反而不高。
二、是要注意是否有殘留的蟲卵或是農(nóng)藥,葉子到家后最好用水及刷子清理一下,盡可能的除去不干凈或是有害的殘留物質(zhì)。
烏欖的簡介
烏欖木,高達20米,胸徑達45厘米。小枝粗10毫米,干時紫褐色,髓部周圍及中央有柱狀維管束。無托葉。小葉4-6對,紙質(zhì)至革質(zhì),無毛,寬橢圓形、卵形或圓形,稀長圓形;花序腋生,為疏散的聚傘圓錐花序,無毛;雄花序多花,雌花序少花?;◣谉o毛?;ò暝诖苹ㄖ虚L約8毫米。雄蕊無毛?;ūP杯狀,流蘇狀;雌花中的薄,邊緣有6個波狀淺齒。雌蕊無毛,在雄花中不存在。果序長8-35厘米,有果1-4個;果具長柄,果萼近扁平,果成熟時紫黑色,狹卵圓形,橫切面圓形至不明顯的三角形;外果皮較薄,干時有細皺紋。果核橫切面近圓形,核蓋厚約3毫米,平滑或在中間有1不明顯的肋凸。種子1-2;不育室適度退化?;ㄆ?-5月,果期5-11月。產(chǎn)中國廣東、廣西、海南、云南;生長于海拔1 280米以下的雜木林內(nèi)。分布于越南、老撾、柬埔寨。各地常栽培。
烏欖的功效與作用
1、功效作用
止血,化痰,利水,消癰腫。主內(nèi)傷吐血;咳嗽痰血;水腫;乳癰;外傷出血。內(nèi)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或研末撒。
2、臨床應用
2.1、《本草拾遺》:主心中惡水,水氣。
2.2、《生草藥性備要》:止血。
2.3、《本草求原》:功近橄欖。
2.4、《嶺南采藥錄》:火煅存性,止血化痰。少鹽漬之,名欖豉,乳癰初起,煎水洗之可消。
2.5、根(烏欖根):酸、澀,平。止血,化痰,利水,消癰腫。用于內(nèi)傷吐血,咳嗽,手足麻木,胃痛,燙傷,風濕痛,腰腿痛。 葉(烏欖葉):澀,溫。止血。用于崩漏。 果實(烏欖仁):甘,淡。潤肺,下氣,補血,殺諸魚毒?!豆鹚幘帯贰?/p>
烏欖的市場信息
1、烏欖的價格
烏欖的價格約為暫時未知。
2、烏欖的選購方法
核果呈卵狀長圓形,長26-32mm,徑15-17mm。表面棕褐色。果核長紡錘狀腰鼓形,長22-26mm,徑9-10.4mm。兩端銳尖,表面淺褐色,凹凸不平,具3條明顯的縱棱紋,細棱間又各具不甚明顯的粗棱。先端具3個眼點,每一眼點兩側(cè)各具一弧形細縱溝,直達種子中下部,2條細溝向相反方向彎曲。以粒大、均勻、飽滿者為佳。
3、烏欖的保存方法
烏欖可擱置在陰涼通風處,置干燥處。
說起方欖我們都不陌生,方欖不但可以食用而且有非常高的藥用功效,經(jīng)常吃方欖是可以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和保健作用的。
【別名】三角欖。
【來源】藥材基源:為橄欖科植物方欖的果實。
【原形態(tài)】方欖 喬木,高15-25m。小枝有皮孔,幼枝被稀疏灰色短柔毛。奇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托葉鉆形,被柔毛,早落;小葉5-6(-10)對,堅紙質(zhì),長圓形至倒卵狀披針形,長10-20cm,寬4.5-6cm,先端驟狹漸尖,尖頭長1-1.5cm,基部圓形,偏斜,常一側(cè)下延,邊緣波狀或全緣,上面無毛,下面被柔毛;脈上被平展的硬毛及柔毛,但有時幾無毛?;▎涡?,雌雄異株,花序腋生,雌花序不詳;雄花序為狹的聚傘圓錐花序,長30-40cm;花長約7mm;萼裂片三角形;雄蕊6,無毛,花絲合生一半以上;花盤在雄花中為管狀,高1.5-1.8mm,邊緣和外側(cè)密被直立的硬毛,在雌花中為環(huán)狀,3淺裂,流蘇狀;雌蕊在雄花中小,密被絨毛。核果綠色,紡錘形,具3凸肋,或倒卵形具3-4凸肋,長4.5-5cm,寬1.8-2cm,無毛,先端急尖或截平至下凹,有宿存柱頭。種子1-2顆。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分布于廣西、云南等地。
【性味】酸;甘、澀;平
【功能主治】清肺利咽;生津止渴。主咽痛;咳嗽;煩渴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
【摘錄】《中華本草》
本文向我們介紹了什么是方欖,我們知道方欖是有著非常高的藥用效果的,但要提醒大家的是,方欖一般都是不可以亂吃的,否則會引起嚴重的后果的,希望大家謹慎對待。
棗樹皮為我國著名的傳統(tǒng)常用中藥材,應用歷史悠久。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棗樹皮吧。
【來源】為鼠李科植物 棗 的 樹皮 ,全年皆可收采,春季最佳,用月牙形鐮刀,從棗樹主干上將老皮刮下,曬干。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大棗"條。
【藥理作用】小鼠灌服棗樹皮(品種未鑒定)醇提物,有明顯祛痰作用(酚紅法),鎮(zhèn)咳作用不明顯;但如腹腔注射,則有鎮(zhèn)咳作用(氨水噴霧引咳法)。
【性味】性溫,無毒。(《中藥通報》2(3):122,1956)
【功能主治】收斂止瀉,祛痰,鎮(zhèn)咳,消炎,止血。治痢疾,腸炎,慢性氣管炎,目昏不明,燒燙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燒存性研末,0.5~1錢。外用:煎水洗或燒存性研末撒。
【附方】①治目昏不明:棗樹皮、老桑樹皮等分。燒研,每用一合,井水煎,澄,取清洗目。一月三洗,昏者復明。忌葷、酒、房事。(《綱目》)
【臨床應用】①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腸炎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以上的內(nèi)容就是對于中藥棗樹皮的功效與作用的介紹,希望能夠給您帶去一定的幫助。中藥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們在治療疾病的時候需要根據(jù)疾病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藥物,更好的幫助身體解除煩惱。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中藥材也是千奇百怪,各種各樣,下面為大家介紹一種中藥材大樹皮。
【別名】梅榆、榆樹
【來源】為榆科植物 越南榆 的 樹干內(nèi)皮 。秋末采集。刮去表面粗皮,洗凈,曬干。
【原形態(tài)】落葉喬木,高達15~20米,胸徑約30厘米,樹冠近圓形;樹皮暗灰褐色,粗糙,有縱溝裂,小枝柔軟,有毛。單葉互生;革質(zhì);倒卵形至橢圓狀卵形,長2.5~4.5厘米,寬1~2厘米,頂端短漸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邊緣有細鋸齒,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側(cè)脈約9對,纖細,平行;葉柄長2~4毫米,被短柔毛;托葉早落。花序總狀;花淡黃色或淡紅色;萼片5,披針形至橢圓形。被緣毛;雄蕊4~5,突出。翅果倒卵形或近圓形,寬約1.2厘米,先端有凹口;種子位于中央?;ㄆ谠绱骸?/p>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疏林中。分布廣東、廣西、云南等地。
【性味】澀,平。
【功能主治】收斂止血。治胃腸出血,尿血,各種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研末,5~7分。外用:研末撒患處。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云南中草藥》選
相信通過本篇文章對大樹皮的詳細介紹,大家可以了解到關(guān)于大樹皮的功效和藥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樸樹皮是一種很普通的中藥。雖然它很普通,卻是有著很多神奇的功效。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來源】為榆科植物 樸樹 的 樹皮 。夏季采。
【原形態(tài)】樸樹,又名:沙樸、青樸、撥樹、千粒樹、樸榆、桑仔、樸子樹、小葉牛筋樹。
【生境分布】多生于村落平地、路旁及河岸邊等地。分布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化學成份】樹皮具有生物堿及皂甙反應。
【功能主治】①《中國藥植圖鑒》:"調(diào)經(jīng),治蕁麻疹。"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兩。
【附方】治腰痛:樸樹皮四至五兩,苦參二至三兩。水煎,沖黃酒、紅糖,早晚空腹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中國藥植圖鑒》
上文我們介紹了樸樹皮以及樸樹皮的特點,可以知道樸樹皮有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在很多疾病上面都起到了治療和輔助治療的效果。希望對大家的健康有所幫助。
杜仲我們知道是比較常見的中藥,杜仲樹皮同樣有很好的藥用作用,是比較名貴的一種中藥材,有補肝腎的作用,有強健筋骨的效果,對于女性來說還有一定的安胎的作用,平時如果出現(xiàn)腰膝酸痛,出現(xiàn)陰下濕癢等癥狀的時候,都可以通過杜仲樹皮來進行治療,我們來了解一下這方面的內(nèi)容。
杜仲樹皮的作用與功效
1、杜仲樹皮功用主治:補肝腎、強筋骨、安胎。治療腰肌酸疼、足膝萎弱、小便余瀝、陰下濕癢、胎漏欲墮、胎動不安、高血壓等。
2、杜仲樹皮含有B2和微量的維生素B1,以及銅、鐵、鈣、磷、硼、鋅等13中元素,這些都是人體所必需的,適當服用杜仲皮可以預防疾病,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3、杜仲樹皮還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和熱量消耗,從而使體重下降,降低中性脂肪,具有很好的預防衰老、強身健體的作用。
4、杜仲樹皮含有17種游離氨基酸,其中有7種是人體必需但是又不能合成的,利用杜仲皮泡茶、泡酒喝可以補充這類氨基酸。
5、杜仲樹皮還具有食用作用,在煲湯的時候加一些杜仲皮不僅味道更鮮美還能補充多種身體所必需物質(zhì)。
杜仲樹皮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和熱量消耗,從而降低體重,并且具有很好的預防衰老的作用。
杜仲樹皮怎么吃
1、杜仲樹皮磁石粥
材料:磁石40克,杜仲樹皮10克,粳米100克,豬腎1只。
做法:將磁石搗碎;杜仲樹皮制后切絲放入沙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用旺火煮1小時后,濾去渣,留汁備用;粳米淘凈;豬腎洗凈,剔除腰臊,切成小丁,氽燙一下去其腥味;粳米、豬腎丁、杜仲樹皮、磁石汁,放入沙鍋內(nèi),加蔥、姜、清水適量,用旺火燒沸后,轉(zhuǎn)用小火煮至米爛成粥。
2、杜仲樹皮寄生茶
材料:杜仲樹皮、桑寄生各等分。
做法:共研為粗末。每次10克,沸水浸泡飲。
功效:用于高血壓而有肝腎虛弱,耳鳴眩暈,腰膝酸軟者
櫸樹皮是一種中藥材,這類藥物對疾病治療上可以涉及很多個方面,所以在對櫸樹皮選擇之前,一定要對它進行很好了解,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介紹下。
【來源】為榆科植物 大葉櫸樹 或其同屬植物的 樹皮 。
【原形態(tài)】大葉挼樹,又名:櫸榆、血櫸。
【生境分布】分布江蘇、浙江、湖南、安徽、廣東、廣西、云南等地。
【炮制】《雷公炮炙論》:"凡使(櫸樹皮),斧剝下,去上粗皮,細銼,蒸,從巳至未出,焙干用。"
【性味】①《別錄》:"大寒。"
【功能主治】清熱,利水。治時行頭痛,熱毒下痢,水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外用:煎水洗。
【附方】①治小兒渴痢:櫸皮十二分,栝樓、茯苓各八分,人參六分,粟米二合。上五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溫服,量大小與服之。(《古今錄驗方》櫸皮次子)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名醫(yī)別錄》
雖然櫸樹皮有著許多神奇的功效,但也不是隨便就可以食用的。我們要針對用者的自身情況來酌情用藥。希望大家不要胡亂服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中醫(yī)中藥是非常值得信任的,因為中藥的歷史悠久且副作用小。喜樹皮就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藥材,對于人體的健康有很多的好處,那么喜樹皮究竟可以怎么吃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來源】為珙桐科植物 喜樹 的 樹皮 。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喜樹"條。
【功能主治】治牛皮癬:喜樹皮(或樹枝)切碎,水煎濃縮,然后加羊毛脂、凡士林,調(diào)成10~20%油膏外搽。另取樹皮或樹枝一至二兩,水煎服,每天一劑。亦可取葉加水濃煎后,外洗患處。
【注意】忌用鐵器煎煮、調(diào)制。
【臨床應用】詳"喜樹"條。
【摘錄】《*辭典》
通過上文我們已經(jīng)了解到了中藥喜樹皮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大家可以對癥下藥,在生活中正確的食用喜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