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雞頭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天下只有養(yǎng)生之道,沒有長生之藥。人類的發(fā)展歷史中,養(yǎng)生觀念不斷更新,很多人身體不好,和他們不注重養(yǎng)生有關(guān)系。對于中醫(yī)養(yǎng)生您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識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昏雞頭的功效與作用,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中藥對我們的身體有著不同的功效,可以對我們的身體進行調(diào)理。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味中藥:昏雞頭,它具體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一起來看看吧。
【別名】雞腦殼(《草木便方》),雞公頭、雞頭棗、雞老蓋(《分類草藥性》),鐵狼雞、小貫眾(《貴州民間方藥集》),雞頭風尾、烏雞兒、鴟頭雞(《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小暈雞頭(《陜西中草藥》),大葉狼衣、地雞頭、鳳凰衣、小葉貫眾(金華《常用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小雞娃菜(《陜西草藥》)。
【來源】為鱗毛蕨科植物 山地貫眾 的 根莖 。全年可采,以8~9月采者為多。采得后,除去須根及地上部分,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tài)】山地貫眾,又名:小金雞尾、小葉山雞尾。
【生境分布】生于水溝邊、路旁、石上及陰濕處。分布長江流域,背達陜南,南至福建及兩廣北部。
【性狀】根莖短小,形如雞頭,黑褐色;長5~8厘米,粗3~4厘米。表面密被多數(shù)葉柄殘基,并有棕黑色彎曲的細根,頂端部有紅棕色微帶光澤的鱗片。葉柄殘基瘦小,斷面呈四方形,維管束3~4個,氣微,味淡。以根莖大、須根少者為佳。
【化學(xué)成份】根莖含鞣質(zhì)、揮發(fā)油、樹膠、糖類、氨基酸,以及貫眾甙,貫眾任甙,黃芪甙,異槲皮甙等。
【性味】苦,微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息風,散痰止血,驅(qū)鉤、蛔、絳、蟯諸蟲。治感冒,熱病斑疹,痧穢中毒,瘧,痢,肝炎,肝陽眩暈頭痛,吐血便血,血崩,帶下,乳癰,瘰疬,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
【注意】孕婦慎用。
【附方】①治血虛頭昏痛:昏雞頭配黑雞燉服。(《四川中藥志》)
【摘錄】《*辭典》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昏雞頭有了一定的了解,昏雞頭對于人體健康非常的有好處,大家可以試一試。
ys630.COm精選閱讀
談到養(yǎng)生,并不光是女性朋友感興趣,很多男性朋友也是有興趣的,尤其是現(xiàn)代人對食品的追求越來越高,不但要吃得健康,還要吃出功效,為此,很多專家不斷的學(xué)習研究做一些新的方劑出來,其中,雞頭丸對一些疾病的效果就非常好,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具體的介紹。
【處方】雄雞頭1枚(燒灰)鳴蟬3枚(微炒)甘草15克(炙微赤,銼)川大黃30克(銼,微炒)麥門冬30克(去心,焙)當歸23克(銼,微炒)黃耆23克 (銼)芎藭23克 遠志15克(去心)木通15克(銼)人參15克(去蘆頭)
【制法】上藥搗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治小兒諸病后,六七歲不能語者。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粥飲送下。量兒大小加減,不計時候服。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
【處方】雄雞頭1枚(燒灰),鳴蟬3枚(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川大黃1兩(銼,微炒),麥門冬1兩(去心,焙),當歸3分(銼,微炒),黃耆3分(銼),芎?3分,遠志半兩(去心),木通半兩(銼),人參1兩(去蘆頭)。
【制法】上為粗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諸病后,6-7歲不能語。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粥飲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八十九
從上面的描述中我們了解到雞頭丸對人體的養(yǎng)生功效是顯著的,但對于它的食用方法我們也必須要了解并且掌握。
對于一些南方的朋友來說,其實是非常熟悉雞頭子的。其實雞頭子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芡實。一般來說,雞頭子既是一種食材,同時也是一種中藥藥材。其實很多的人是非常喜歡吃雞頭子的。那么,大家知道雞頭子的功效與作用嗎?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如果大家喜歡吃雞頭子的話,可要多吃哦。
雞頭子:又稱為芡實,為睡蓮科植物芡的成熟種仁??墒场P云?,味甘澀。
1、主治溫病,風痹,腰部和背脊肌肉強直,膝疼。能補養(yǎng)中焦脾胃,補益精氣,增強記憶和智力,使人耳聰目明。做成粉食用很有好處。
2、這是一種能使人長生不老的藥物。和蓮子一起食用,能讓小孩長不大,因此可知長期服食雞頭子也應(yīng)該能使人青春永駐。
3、生吃能引動風冷之氣??蓪⑺羰?,放在烈日下曝曬,它的外皮會自己裂開。揉去外皮,取出里面的種仁來吃,味道很美。也可以等它的外皮裂開后,在臼中把種仁舂成末取出來。
注釋:
1、溫:溫病。感受溫邪引起的一類外感急性熱病的總稱。又稱溫熱病,屬廣義傷寒的一類.癥以發(fā)熱、化燥傷陰為主。
2、風痹:中醫(yī)病名。一般指風寒濕邪侵襲肢體關(guān)節(jié)及經(jīng)絡(luò),引起的肢節(jié)疼痛、麻木等病癥。
別名 :雞頭米、雞頭苞、雞頭蓮、刺蓮藕、肇實、雞流子
雞頭實,雞頭子,雞頭果,雞頭,雞癰,雞嘴蓮,雁頭,雁啄實,鴻頭,烏頭,水雞頭,水流黃,肇實,刺蓮藕,刺蓮蓬,刺蓮蓬實,刀芡實,黃實,蘇黃,芡實米,卵菱,剪芡實
性狀 :本品呈類球形,多為破粒,完整者直徑5~8mm。表面有棕紅色內(nèi)種皮,一端黃白色,約占全體1/3,有凹點狀的種臍痕,除去內(nèi)種皮顯白色。質(zhì)較硬,斷面白色,粉性。無臭,味淡。
芡實為觀葉植物。在中國式園林中,與荷花、睡蓮、香蒲等配植水景,尤多野趣。芡實種仁可供食用、釀酒。根、莖、葉、果均可入藥。外殼可作染料。嫩葉柄和花柄剝?nèi)ネ馄た僧敳顺?。全草可作綠肥,煮熟后又可作飼料。
對于治療疾病,很多人會選擇中醫(yī)來調(diào)理,事實也證明中醫(yī)調(diào)理時間雖然長了些,但效果是很不錯的,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種療效非常好的中藥方劑雞頭實粥,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雞頭實60克
【功能主治】補腎益精,聰耳明目。治精氣不足,耳目不聰。
【用法用量】上煮令熟,去殼,研如膏,與粳米35克煮粥,空腹時食之。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七
【別名】雞頭粥、芡實粥、芡實粉粥
【處方】雞頭實3合。
【功能主治】益精氣,強志意,聰利耳目。主
【用法用量】雞頭粥(方出《證類本草》卷二十三引《經(jīng)驗后方》,名見《本草綱目》卷三十三)、芡實粥(《遵生八箋》卷十一)、芡實粉粥(《長壽藥粥譜》)。
【摘錄】《圣惠》卷九十七
看了上文對于雞頭實粥的介紹,我們對于雞頭實粥的功效和作用等內(nèi)容也有了些許印象,這也是我們在食用前所必須要了解的。
公雞頭葉做為一種中藥,藥用價值是很大的,能夠治療很多的疾病。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來了解一下。
【來源】藥材基源:為鱗毛蕨科植物貫眾的葉。
【原形態(tài)】植株高30-70cm。根莖短而斜升,連同葉柄基部密被黑褐色、闊卵狀披針形大鱗片。葉簇生;葉柄長10-25cm,禾稈色,向上被疏鱗片;葉片長圓形至披針形,長20-45cm,寬8-15cm,基部不縮狹,一回羽狀;羽片10-20對,鐮狀披針形,有短柄,基部圓楔形,上側(cè)稍呈尖耳狀突起,邊緣有細鋸齒;葉脈網(wǎng)狀。孢子囊群生于內(nèi)藏小脈先端,散生于羽片背面;囊群蓋圓盾形,棕色,全緣。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2300m的林緣、山谷和田埂、路旁。
【性味】苦;微寒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清熱利濕。主崩漏;白帶;刀傷出血;燙火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研末,3-6g。外用:適量,搗絨敷;或研末調(diào)涂。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文我們已經(jīng)了解到了中藥公雞頭葉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大家可以對癥下藥,在生活中正確的食用公雞頭葉。
雞頭參是屬于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雞頭參其中含有大量的天然物質(zhì)和多種粘液和天然的氨基酸,食用可以有效起到治療身體疾病的作用,而且還可以預(yù)防身體高血糖或者是高血壓等疾病,同時還可以提高身體免疫能力,對身體非常好,食用方法也很簡單,可以將雞頭參涼拌食用,味道清淡可口。
雞頭參的功效與作用
1、預(yù)防高血糖
雞頭參中還有大量的天然鹽,一盒天然多糖,還含有一些天門冬氨酸和高絲氨酸這些物質(zhì),可以維持人體心血管健康能,防止血壓升高,而且能調(diào)節(jié)人類腎上腺激素分泌,對人類因腎上腺激素分泌失常引起的高血糖,有明顯預(yù)防作用。
2、抗菌消炎
雞頭參中還有多種天然抗菌消炎成分,它對人體內(nèi)的敏感菌,真菌以及常見病毒都有明顯抑制和消除作用,對它們所引發(fā)的疾病也有一定緩解功效,平時適量食用一些雞頭參可以防止多種炎癥和病毒性疾病發(fā)生,對提高人體健康水平有很大的好處。
3、滋陰潤肺雞頭參中含有大量的天然粘液和多糖,這些物質(zhì)能滋陰潤肺,也能生津止渴,平時人們出現(xiàn)肺虛或者肺熱咳嗽,以及口干舌燥或咳嗽痰多等不良癥狀時,都能多吃一些雞頭參,它能生津止渴,也能緩解肺熱,能讓人體出現(xiàn)的不良癥狀很快消失。
4、增強身體抗病能力
雞頭參含有的氨基酸和多糖以及活性成分對人類的心血管有明顯保護作用,它既能預(yù)防高血糖,又能預(yù)防高血脂和高血壓發(fā)生,而且能增強動脈血管彈性,防止動脈硬化和冠心病,除此以外,它含有的活性成分和天然抗氧化成分,還能清除身體內(nèi)的自由基和病毒,能提高免疫細胞活性,它們可以讓人體抗病能力明顯提高。
雞頭參的吃法:
雞頭參的吃法又進行了創(chuàng)新,涼拌雞頭參,味道鮮美。
具體做法是:
1、把雞頭參洗凈,切成薄片,
2、在沸水中煮上二分鐘,
3、撈出放上白糖,
4、待糖化后,用筷攪拌,就成了一盤好菜。 甜脆可口,津津有味,吃后有養(yǎng)顏、健腦、美容之功效。
雞頭參在生活中并不是很常見,但是很多人卻很喜歡,因為雞頭參具有補脾潤肺,滋陰補陽,緩解肺結(jié)核,治療身體疲勞,對高血壓,高血脂有很好的調(diào)節(jié)作用,不過在服用雞頭參期間需要注意,按照正確的方法和步驟進行,這是非常重要的,否則可能會引起不良藥理反應(yīng),在使用的時候也要咨詢醫(yī)生。
[性味功能]甘,平。補脾潤肺,養(yǎng)陰生津。[主治用法] 肺結(jié)核干咳無痰,久病津虧口干,倦怠乏力,糖尿病,高血壓病。外用黃精流浸膏治腳癬。用量9~18g。1、肺結(jié)核咯血:黃精500克,白及、百部各250克,玉竹120克。共研細粉,煉蜜為丸,每日服9克,每日3次。2、冠心病心絞痛;黃精、昆布各15克,延胡素6克,山楂24克,煎成膏劑,每天1劑,分3次服,4周為一個療程。3、肺燥咳嗽,黃精15克,北沙參12克,杏仁、桑葉、麥冬各9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4、百日咳:黃精、百部各9克,天冬、麥冬、射于、百合、紫菀、積實各6克,甘草3克,水煎服。[附 注] 同屬下列數(shù)種植物的根狀莖在不同地區(qū)也同作黃精入藥。(1)裸花黃精;(2)互卷黃精;(3)棒絲黃精;(4)斑莖黃精;(5)紫花黃精。[用 途]1、根莖藥用,中藥稱"黃精",藥理試驗有抗菌抗真菌等作用。2、栽培供觀賞。3、栽培可作為經(jīng)濟項目發(fā)展經(jīng)濟。4、可作科研對象,培植東北黃精,藥用或合用產(chǎn)品。
由于一些中藥經(jīng)酒浸泡后其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滲出,可提高治療疾病的效果。因此藥酒成為很多養(yǎng)生人士的選擇。那么你聽說過治鼻塞眼昏疼痛腦悶方這種藥酒嗎?
治鼻塞眼昏疼痛腦悶方——(鼻窒)
鼻窒又名“鼻塞”、“鼻癰”、“鼻竅不利”。多由風寒或風熱導(dǎo)致肺氣不宣所致。風寒者,鼻塞不通,兼有發(fā)熱惡寒,頭痛身痛,苔白,脈浮緊;因于風熱者,鼻塞而兼有發(fā)熱微惡風寒,鼻流濁涕,眼昏頭痛,苔薄黃,脈浮數(shù)或弦數(shù)。其次,鼻痔(鼻肉)等也可引起鼻塞。以下介紹葫蘆酒治療鼻窒的方法,三首配方均大同小異,來自于不同的書籍,均錄于此,可供相互參考。
(《太平聖惠方》)
【配方】苦葫蘆子。
【制法】用苦葫蘆子,碎以醇酒半升浸之,夏一日,冬七日。一方用童子小便浸之。
【主治】鼻塞、眼昏疼痛、腦悶。
【用法】少少納鼻中。
上文介紹了治鼻塞眼昏疼痛腦悶方是由哪幾種中藥材組成的,治鼻塞眼昏疼痛腦悶方的制作方法等。除此之外要引起大家注意的是當我們看到藥酒的顏色不再加深,表明藥物的有效成分已經(jīng)停止?jié)B出,藥酒濃度已達到最大,此時就可以服用了。
隨著我們對于養(yǎng)生的深入了解,現(xiàn)在越來越多養(yǎng)生的方法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其中藥酒由于制作簡單,而且結(jié)合了酒的一些優(yōu)點,成為很多人的選擇。不知道大家對治鼻塞眼昏疼痛腦悶方這種藥酒有所了解嗎?如果不清楚的話,就一起來看一看下面的文章吧。
治鼻塞眼昏疼痛腦悶方——(鼻窒)
鼻窒又名“鼻塞”、“鼻癰”、“鼻竅不利”。多由風寒或風熱導(dǎo)致肺氣不宣所致。風寒者,鼻塞不通,兼有發(fā)熱惡寒,頭痛身痛,苔白,脈浮緊;因于風熱者,鼻塞而兼有發(fā)熱微惡風寒,鼻流濁涕,眼昏頭痛,苔薄黃,脈浮數(shù)或弦數(shù)。其次,鼻痔(鼻肉)等也可引起鼻塞。以下介紹葫蘆酒治療鼻窒的方法,三首配方均大同小異,來自于不同的書籍,均錄于此,可供相互參考。
(《太平圣惠方》)
【配方】苦葫蘆子。
【制法】用苦葫蘆子,碎以醇酒半升浸之,夏一日,冬七日。一方用童子小便浸之。
【主治】鼻塞、眼昏疼痛、腦悶。
【用法】少少納鼻中。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知道了治鼻塞眼昏疼痛腦悶方的一些用法和制作,其次就是朋友們要注意藥酒的性質(zhì),不同的藥酒飲用的時間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