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餅葉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乃長壽之伴侶,健康是長壽的朋友?!别B(yǎng)生也日漸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養(yǎng)生關(guān)系著每一個的生活質(zhì)量。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酒餅葉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酒餅葉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藥材,酒餅葉的使用方法也比較廣泛,在選擇時也可以放心進行,接下來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別名】山橘葉(《嶺南采藥錄》),狗牙花(《中國樹木分類學》),雞爪校(《陸川本草》),寶塔子、雞爪香、雞爪蘭(《南寧市藥物志》),串珠酒餅葉、串珠(《廣東中藥》Ⅱ),雞爪藤(《中國經(jīng)濟植物志》),雞爪風(《廣西民間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番荔枝科植物 假鷹爪 的 葉 。夏、秋采收,洗凈,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tài)】藤狀灌木。枝粗糙,有灰白色、凸起的皮孔。葉互生,薄革質(zhì),矩圓形或矩圓狀橢圓形,長4~12厘米,寬2~4厘米,禿凈,先端鈍或短尖,基部渾圓,全緣,上面光亮,下面粉綠色?;S白色,生于長2~4厘米的花柄上,與葉對生或近對生;萼片3,卵圓形,長3~5毫米,外被小柔毛;花瓣6,2列,外輪大于內(nèi)輪,矩圓形斌矩圓狀披針形,長3~5厘米,寬1~1.8厘米,先端鈍,外被小柔毛;雄蕊多數(shù),楔形,藥室線形,外向,花絲粗大,肉質(zhì)。果實串珠狀,長2~5厘米。種子圓球形,長約5毫米?;ㄆ?月。
【生境分布】生于丘陵及海濱的疏林中或灌木間,分布貴州、云南、廣東、廣西等地。產(chǎn)廣東、廣西等地。
【性狀】干燥葉多破碎,薄革質(zhì),上面光亮,綠色或淺棕綠色,下面較淺,為灰色或灰綠色,矩圓形或矩圓狀橢圓形,長4~12厘米,寬2~4厘米,禿凈,先端鈍或短尖,基部渾圓,全緣,具短柄。味淡,氣微。
【性味】苦辛,溫。
【功能主治】祛風,利濕,止痛,殺蟲。治風濕骨痛,瘧疾,水腫,跌打損傷,風疹,疥癬,爛腳。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附方】①治跌打傷骨痛皮腫:酒餅葉搗爛,下鐵鍋炒至將焦,即入好酒煮沸,取酒飲之;以其渣敷傷處。(《嶺南采藥錄》)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嶺南采藥錄》
酒餅葉的功效與作用多種多樣,我們應該根據(jù)體質(zhì)癥狀的不同來選擇合適的食用方法等。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在有空的時候多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
ys630.coM延伸閱讀
大家知道細葉桉葉是一種很常見的藥材,已經(jīng)有很多年的歷史了,也能夠治療很多的疾病,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細葉桉葉的藥用價值吧。
【來源】為桃金娘科植物 細葉桉 的 葉 。全年可采。
【原形態(tài)】細葉桉,又名:褐桉樹。
【生境分布】廣東、廣西、福建等地有栽培。
【化學成份】葉和小枝中含揮發(fā)油0.5~0.9%,主要成分為1,8-桉葉素、對-聚傘花素、蒎烯、水芹烯和枯醛等。
【藥理作用】用試管內(nèi)雙倍稀釋法證明,50%細葉桉煎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濃度為1:1280)、肺炎雙球菌(1:10240)、乙型鏈球菌(1:2560)有較強的抑菌作用,對變形桿菌、綠膿桿菌作用較弱,對大腸桿菌無抑菌作用。
【性味】《陸川本草》:"辛苦,平。"
【功能主治】《陸川本草》:"治感冒,咳嗽,氣脹腹痛,泄瀉下痢,跌打損傷;外治毒瘡,潰瘍,并可作沖洗消毒劑。"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外用:煎水洗。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陸川本草》
以上就是細葉桉葉的功效和作用,我們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來合理的食用細葉桉葉,以便于緩解病癥帶來的痛苦。
大葉櫻葉對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大葉櫻葉的歷史是很悠久的,并且對調(diào)理身體和治療疾病都有著很好的功效,對于養(yǎng)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來源】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大葉桂櫻的葉。
【原形態(tài)】大葉桂櫻,常綠喬木,高10-25m。小枝灰褐色至黑褐色,具皮孔,無毛。單葉互生;葉柄長1-2cm,粗壯,有1對扁平的基腺;托葉線形,早落;葉生寬卵形至橢圓狀長圓形或?qū)掗L圓形,長10-19cm,寬4-8cm,先端急尖至短漸尖,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邊緣具稍密的粗鋸齒,齒頂有黑色硬腺體;兩面無毛。花常兩性;總狀花序單生或2-4個簇生于葉腋,長2-6cm,被短柔毛;萼筒鐘形,萼片5裂;花瓣5,圓形,白色,無毛;雄蕊25-35;子房無毛,花柱稍短或風與雄蕊等長,有時雌蕊敗育。核果橢圓形,褐色至黑褐色,表面光滑。花期9-10月,果期11月至翌年3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400-1500m壓制疏密雜木林中或山谷、溝邊闊葉林下及林緣。
【化學成份】葉含山柰酚(kaempferol),蕓香甙(rutin)。
【功能主治】止痢。主痢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研末,9-15g。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對大葉櫻葉的功效和作用的介紹,大家都知道它的神奇了吧。其實生活當中有很多看似很普通的人或者事情,都蘊含著我們意想不到的力量。既然大家知道了大葉櫻葉的神奇的療效和作用,那么可以嘗試一下,檢驗一下是否有效。
中藥須葉藤葉對于大多人來說已經(jīng)是很熟悉了。但實際上,了解中藥須葉藤葉的功效與作用的人并沒有多少,那么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
【來源】藥材基源:為須葉藤科植物須葉藤的葉。
【原形態(tài)】須葉藤 多年生藤本。莖的基部常木質(zhì),借葉尖的延伸卷須纏繞于其他樹上。葉片披針形,長7.5-13cm,寬0.7-2cm,無毛,葉脈多數(shù),平行;葉鞘緊接。圓錐花序頂生,寬2.5-7.5cm;花無?;蚓叨坦?,簇生,有香味;苞片呈鱗片狀;花被片白色,卵狀長圓形,外輪的長約2mm,內(nèi)輪的長約2.5mm,較狹;雄蕊6,花絲伸出,長約4mm,花藥橢圓形,長約0.5mm;子房狹,棍棒狀,柱頭3,有很多乳突。果球形,熟時紅色,直徑5-6mm,內(nèi)含種子1顆。花、果期4-1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潮濕的林中。
【功能主治】斂瘡。主創(chuàng)傷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
【摘錄】《中華本草》
對于須葉藤葉的藥用價值本文就介紹到這里,其實須葉藤葉藥用的時候有很多不同的作用,都對人體有著不小的好處。大家可以試一試。
中藥在治療一些特殊疾病上,效果也是非常不錯,但我們在食用前還是要進行一些了解,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酒這個藥材的一些常識。
【來源】為米、麥、黍、高梁等和曲釀成的一種飲料。
【化學成份】因原料、釀造、加工、貯藏等等條件之不同,酒的名色極多,其成分亦差異甚大。在制法上,酒可分為蒸餾酒(例如高梁灑、燒酒)與非蒸餾酒(例如紹興酒、葡萄酒)兩大類,凡酒類都含乙醇。蒸餾酒除乙醇的含量高于非蒸餾酒外,尚含高級醇類、脂肪酸類,酯類、醛類等;又含少量揮發(fā)酸和不揮發(fā)酸;糖類常不存在,或只存少量。
【藥理作用】①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作用
【毒性】①急性中毒:輕者不過興奮及嘔吐,不需特殊治療。重者陷入昏睡狀態(tài),應洗胃或注射咖啡因,也可用麻黃堿、苯丙胺等,并注意保溫。②慢性中毒:嗜酒成癖者對乙醇產(chǎn)生耐受性,飲量漸大,但有一定限度,一般只超過正常3~4倍,這是和嗎啡不能比擬的。耐受性的發(fā)生,一般認為是由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受性降低之故。戒除時一般不產(chǎn)生戒斷現(xiàn)象。共癥狀除精神方面之震顫性譫妄、智力減退等外,并可見慢性胃炎,肝、心、腎等變性,肝硬變、多發(fā)性神經(jīng)炎、視神經(jīng)炎等發(fā)病率也較高。凡有酒癖者,時常以酒為其主要的能量來源,非常不注意飲食,結(jié)果營養(yǎng)不良,缺乏維生素尤其是硫胺和煙酸,這都是促成精神上及器官上產(chǎn)生障礙的重要因素。
【性味】甘苦辛,溫,有毒。
【歸經(jīng)】入心、肝、肺、胃經(jīng)。
【功能主治】通血脈,御寒氣,行藥勢。治風寒痹痛,筋脈攣急,胸痹,心腹冷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溫飲、和藥同煎或浸藥。外用:淋洗、漱口或摩擦。
【注意】陰虛、失血及濕熱甚者忌服。
【附方】①治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guān)上小緊數(shù):栝樓實一枚(搗),薤白半升,白酒七升。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溫再服。(《金匱要略》栝樓薤白白酒湯)
【各家論述】①《養(yǎng)生要集》:"酒者,能益人,亦能損人。節(jié)其分劑而飲之,宣和百脈,消邪卻冷也。若升量轉(zhuǎn)久,飲之失度,體氣使弱,精神侵昏。宜慎,無失節(jié)度。"
【臨床應用】治療產(chǎn)后單純性腹瀉:取黃酒0.5斤,煮沸后加紅糖4兩,繼續(xù)煮2~3分鐘,待涼,頓服或兩次分服(間隔3~4小時)。共治14例。痊愈10例,停藥后自愈1例,癥狀減輕2例,效果不明1例。有的服藥3天內(nèi)痊愈。治程中僅1例訴輕度頭暈,余均正常。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名醫(yī)別錄》1.孟詵:酒味苦,主百邪毒,行百藥。中惡ZHU忤,熱暖姜酒一碗服,即止。以大豆一升,熬令汁出,簸去灰塵,投二升酒中,朝朝服之,甚去一切風;婦人產(chǎn)后諸風,亦可服之。又熬雞尿如豆淋酒法作,名曰紫酒,卒不語口偏者,服之甚效。
我們知道了酒的功效與作用,酒的食用方法等,相信上文的內(nèi)容可以幫到大家!
甜葉菊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植物。這種植物一般都是用來制作甜菊素的。當然,甜葉菊也可以在直接用來泡水飲用的。適量的喝一些甜葉菊水的話,對于人體健康的好處也很多,比如說可以強身健體,可以治療糖尿病,還有著降低血壓的功效。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甜葉菊的相關(guān)知識!
一、甜葉菊的基本介紹
甜葉菊,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八十年代初引進種植,是新型糖源植物。甜菊葉,是一款大部分人都熟知的甘味料。用甜菊葉為原料精制出的甜菊素,有砂糖200倍的甜味。
二、甜葉菊的功效
多少年來,人們習慣用甘蔗等植物來提取白糖、紅糖、葡萄糖等。這些糖有營養(yǎng),熱量也高,吃多了對健康有一定影響,例如小朋友吃多了容易蛀牙,大人吃多了會引起肥胖病、動脈硬化癥,糖尿病患者更要嚴格禁止吃糖。后來人們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得到了比糖甜幾十倍甚至幾百倍并且熱量又不高的糖精,用來彌補白糖等的不足。不過,隨著科學的發(fā)展。人們發(fā)現(xiàn)糖精對人體也有不良的影響。
甜葉菊的發(fā)掘和利用給人類帶來了福音。試驗表明,甜葉菊糖不但對人體沒有任何不良影響,相反,它還有降血壓、強壯身體、治糠尿病等藥用價值,它不但奪得了“甜味世界”的冠軍,還被稱作“時髦的甜味品”。
甜葉菊還與沙棘等組合研制成用于減輕中藥湯劑苦澀味的中藥伴侶。并且不會引起血糖升高。
三、甜葉菊的禁忌
甜葉菊雖然營養(yǎng)豐富,甜葉菊的功效與作用也很多,但是甜葉菊不可大量長期飲用。甜葉菊是糖中之王,胃為中和之府,過寒,過熱都會引起腹瀉。甜葉菊味甘性寒,大量飲用會導致胃寒而腹瀉。孕期的人應該注意,最忌腹瀉易傷元氣!甜葉菊有治療高血壓的功效。但是甜葉菊不屬于茶類,屬菊科草本植物,不可大量長期飲用。
中藥對我們的身體有著不同的功效,可以對我們的身體進行調(diào)理。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味中藥:毛葉柿葉,它具體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一起來看看吧。
【別名】紫藿香、澀藿香
【來源】藥材基源:為柿科植物巖柿的葉。
【原形態(tài)】小喬木或喬木,高達14m,通常5-6m。多分枝,小枝纖細,密生灰褐色絨毛,葉互生;葉柄纖細,長2-5mm,密被黃褐色絨毛;葉片薄革質(zhì),披針形、卵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2-3.5(-6)cm,寬1-1.3(-2.5)cm,先端鈍或急尖,有短尖頭,基部楔形、鈍或圓形,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中脈和側(cè)脈上密生黃褐色柔毛,側(cè)脈每邊3-4條。雄花序單生小枝葉腋,有1-4朵花;花萼鐘形,4深裂,裂片卵狀三角形,外面密生貼柔毛;花冠白色,壺形,僅四脊上有白柔毛,裂片4,卵形;雄蕊16,每2枚連生成對。雌花單生,白色,花萼長約5mm,生伏毛,4深裂,裂片近卵形,先端急尖,有髯毛;子房和花柱有伏毛,花柱4,柱頭2淺裂。漿果卵形,徑約1cm,熟時由黃色變紅色至紫黑色,先端有小尖頭?;ㄆ?-5月,果期10月至次年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700-2700m的山地灌叢、山谷、混交林中,河邊或石灰?guī)r山上。
【性味】微苦;澀;辛;性平
【功能主治】健脾胃;解瘡毒。主慢性腹瀉;小兒消化良;瘡癤;燙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適量,鮮品煎水洗;研末調(diào)敷。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就是對毛葉柿葉的功效與作用的詳細介紹,在對它選擇的時候,注意用量,避免對身體造成損害。
斜葉榕葉是一種中藥,除了日常我們知道的功效外,其實斜葉榕葉還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功效和作用的,我們馬上來看看。
【別名】半邊刀
【來源】藥材基源:為??浦参镄比~榕的葉。
【原形態(tài)】喬木,高5-20m。全株有乳汁。單葉互生;葉柄粗短,長6-15mm;托葉卵狀披針形,略彎曲,長約7mm;葉片革質(zhì),變異很大,通常兩側(cè)不對稱,斜菱狀橢圓形、長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4-17cm,寬3-6cm,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或鈍,一邊稍闊,全緣或中部以上有波狀角;葉背略粗糙,有微小的瘤狀突起體,基出脈3條,側(cè)脈5-7對,網(wǎng)脈在背面稍明顯。隱頭花序,花序托單生或成對腋生,扁球形或球狀梨形,直徑5-8mm,成熟時黃色,頂部有臍狀突起,下端聚狹成柄,長5-10mm,微被柔毛;基部有少數(shù)苞片;雄花、癭花著生于同一花序托內(nèi)壁,雄花生于近口部,花被片4-6;雄蕊1,花絲短,有退化雌蕊;癭花花被片與雄花相似,子房近球形,花柱側(cè)生;雌花著生于另一植株花序托內(nèi),花被片4,子房斜卵形,略具乳頭狀突起,花柱側(cè)生。瘦果。花、果期全年。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分布于山地林中或曠地、水旁。
【性味】苦;澀;性平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活血通絡。主咳嗽;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0-6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有關(guān)斜葉榕葉的功效的問題就講解到這里,希望對您起到幫助。雖然斜葉榕葉的價值非常高,但是我們在食用的時候一定要謹慎。
明日葉其實我們在菜市場當中是不常見的,很多的人都沒有吃過明日葉,也不知道明日葉的功效與作用。但是在一些地區(qū),卻有種植和采摘明日葉的習慣。因為經(jīng)常吃明日葉的話,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除此之外,很多的醫(yī)學數(shù)據(jù)也顯示,明日葉還有很多的功效與作用。
明日葉是一種被人們譽為“長壽草”的草本植物。它含豐富的蛋白質(zhì)、纖維素及多種礦物質(zhì),因此常吃不僅可提高人體免疫力,而且還能延年益壽。其實,明日葉除了有食用價值外,它還具有藥用價值。
明日葉又被稱為明月草、長壽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
明日葉簡介
明日葉又被稱為明月草、長壽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chǎn)于有日本長壽島之稱的八丈島上。明日葉被譽為“21世紀的健康食物”,它富含特有成分查爾酮和香豆素及人體需要的多種礦物質(zhì)、纖維素、蛋白質(zhì)、維生素。如今,在日本、韓國、臺灣等地,明日葉已經(jīng)成為“健康、活力、長壽”的全能食物。
明日葉的作用與功效
國際權(quán)威專家日本大阪藥科大學馬場貴美江教授等研究發(fā)現(xiàn),明日葉具有抗衰老、抗?jié)?、抗血栓、抗癌、降血壓、調(diào)節(jié)血脂(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血糖、提高人體免疫力等作用。地上部或全草:有清熱,利尿,強壯,催乳之效。治高血壓,低血壓,動脈硬化癥,狹心癥,心悸,糖尿病,肝病,肝硬化,感冒,氣喘,蓄膿癥,胃腸病,風濕病,座骨神經(jīng)痛,失眠癥,乳汁不足,肺癌,胃癌。
明日葉除了有食用價值外,它還具有藥用價值。
明日葉的藥用價值
嫩莖葉可作蔬菜食用,著名生物專家對明日葉分析發(fā)現(xiàn)其莖、葉含有多種維生素、胡蘿卜素、16種氨基酸和苯烯苯基酮等成份,可作為天然綠色蔬菜直接食,故享有“神奇植物”之美稱。明日葉具有獨特的芳香,可解魚、肉的腥膻味;莖葉水煮后變的柔軟可口,作蔬菜時可炒食、炸食、涼拌,氽湯或做成茶汁。其全草可供藥用,野菜食用或藥用,據(jù)說有抗癌、防止細胞老化、調(diào)理慢性病之效。
明日葉的吃法
將明日葉鮮葉4片先用淡鹽水浸泡片刻,再用清水沖洗干凈,放入嘴里嚼碎咽下,每日2~3次。明日葉進入11月份后生長緩慢,葉子來源就少了,可在明日葉生長旺季摘些葉子曬干放到冬季煮水喝,有同樣療效。一般食用一個月到一個半月就可見到比較明顯的效果。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在服用明日葉期間不能喝茶。
人參葉的簡介
人參葉多年生草本,高30-70cm。根肥大,肉質(zhì),圓柱或紡錘形,末端多分歧,外皮淡黃色。葉為掌狀復葉,具長柄;輪生葉的數(shù)目依生長年限而不同,一般1年生者1片三出復葉,2年復葉,最多可達6片復葉;小葉5,偶有7片。
人參葉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zhì)
人參莖葉含三萜類及其皂甙成分:人參皂甙Rb1、Rb2、Rc、Re、Rf、Rg1、Rg3、Rg4、Rh1、Rh2、Rh3、F1、F2、F3、F4、La,20(R)人參皂甙,20-葡萄糖人參皂甙Rf,20(R)原人參二醇,20(R)-達瑪烷-3β,6α,12β,20,25-五醇,胡蘿卜甙。還含黃酮尖成分:山柰酚,三葉豆甙,人參黃酮甙即是山柰酚-3-O-葡萄糖基(1→2)半乳糖甙。
2、功效作用
角暑清熱;性津止渴。主暑熱口渴;熱病傷津;胃陰不足;消渴;肺燥干咳;虛火牙痛。內(nèi)服:煎湯:煎湯,3-10g。
3、臨床應用
3.1、《綱目拾遺》:百草本性,大率補者多在根,葉則枝節(jié)之余氣,不可以言補也。參葉雖稟參之余氣,究其力,止能行皮毛四肢,性帶表散,與參力遠甚,惟可施于生津潤燥,益肺和肝之用。今一概用作培補元氣,起廢救危,何不察之甚。
3.2、《藥性考》:清肺,生津,止渴。
3.3、《綱目拾遺》:補中帶表,大能生胃津,祛暑氣,降虛火,利四肢頭目;醉后食之,解酲。
人參葉的市場信息
1、人參葉的價格
人參葉的價格約為2元/50克。
2、人參葉的選購方法
多捆扎成小把呈扇形或束狀,全長30-50cm。莖細圓柱形或扁縮,直徑3-9mm,黃褐色或紫褐色,有明顯的縱溝棱。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可郵白色的髓,有時中空。掌狀復葉,3-6枚輪生;總?cè)~柄長6-13cm;小葉舒展或卷疊、皺縮,有的破碎,完整者呈橢圓形,長4-20cm,寬2.2-9cm,綠色、黃綠色或暗綠色,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而下延,邊緣具細鋸齒,葉上表面脈上疏生直立剛毛,小葉柄長2.5-4.5cm,復葉基部的小葉較小,長2-7cm,寬1-4cm。質(zhì)脆,氣清香,味苦。
3、人參葉的保存方法
人參葉可擱置在陰涼通風處,置干燥處。
大家知道蓖麻葉是什么嗎?如果知道的話,那么對與蓖麻葉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嗎?蓖麻葉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藥材,對于我們的身體具有哪些調(diào)理作用呢?下文我們將一一分析給大家。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 蓖麻 的 葉 。
【性狀】干燥葉片大多破碎皺縮,完整者呈掌狀深裂,徑20~40厘米,裂片卵狀披針形至矩圓形,邊有不規(guī)則鋸齒,上面綠褐色或紅褐色,下面淡綠色,主脈掌狀,側(cè)脈羽狀,兩面凸起;紙質(zhì);葉柄盾狀著生,暗紅色。氣微,味苦淡。以干燥無枝梗者佳。
【化學成份】葉含山柰酚-3-蕓香糖甙、異槲皮甙、蕓香甙、山柰酚、槲皮素、黃耆甙、瑞諾甙。尚含蓖麻堿、維生素C_275mg%。
【藥理作用】葉的水浸濃對正常及抑制狀態(tài)的離體心臟,均能使心收縮力增加。葉、莖煎劑使犬血壓下降、大鼠后肢血管擴張;對大鼠子宮、蟾蜍腹直肌有輕度興奮作用。葉及其浸膏尚能殺滅蠅蛆及蚊類幼蟲。
【毒性】《綱目》:"有毒。"
【功能主治】治腳氣,防囊腫痛,咳嗽痰喘,鵝掌風,瘡癤。"
【用法用量】內(nèi)服:入丸、散。外用:煎洗、熱熨或搗敷。
【附方】①治腳氣初發(fā),從足起至膝烴骨腫痛,及頑痹不仁:蓖麻葉蒸熟裹之。(《嶺南采藥錄》)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唐本草》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蓖麻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服用時能按照醫(yī)囑,同時要注意鍛煉身體,增強自身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