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葉榕葉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飲食貴在節(jié),讀書貴在精,鍛煉貴在恒,節(jié)飲食養(yǎng)胃,多讀書養(yǎng)膽,喜運動延生!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一個熱度越來越高的話題,養(yǎng)生關(guān)系著你、我、他的生活質(zhì)量。您是否正在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斜葉榕葉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斜葉榕葉是一種中藥,除了日常我們知道的功效外,其實斜葉榕葉還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功效和作用的,我們馬上來看看。
【別名】半邊刀
【來源】藥材基源:為桑科植物斜葉榕的葉。
【原形態(tài)】喬木,高5-20m。全株有乳汁。單葉互生;葉柄粗短,長6-15mm;托葉卵狀披針形,略彎曲,長約7mm;葉片革質(zhì),變異很大,通常兩側(cè)不對稱,斜菱狀橢圓形、長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4-17cm,寬3-6cm,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或鈍,一邊稍闊,全緣或中部以上有波狀角;葉背略粗糙,有微小的瘤狀突起體,基出脈3條,側(cè)脈5-7對,網(wǎng)脈在背面稍明顯。隱頭花序,花序托單生或成對腋生,扁球形或球狀梨形,直徑5-8mm,成熟時黃色,頂部有臍狀突起,下端聚狹成柄,長5-10mm,微被柔毛;基部有少數(shù)苞片;雄花、癭花著生于同一花序托內(nèi)壁,雄花生于近口部,花被片4-6;雄蕊1,花絲短,有退化雌蕊;癭花花被片與雄花相似,子房近球形,花柱側(cè)生;雌花著生于另一植株花序托內(nèi),花被片4,子房斜卵形,略具乳頭狀突起,花柱側(cè)生。瘦果?;?、果期全年。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分布于山地林中或曠地、水旁。
【性味】苦;澀;性平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活血通絡(luò)。主咳嗽;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0-6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有關(guān)斜葉榕葉的功效的問題就講解到這里,希望對您起到幫助。雖然斜葉榕葉的價值非常高,但是我們在食用的時候一定要謹慎。
擴展閱讀
中藥雀榕葉,是很好的一味中藥材,雀榕葉在調(diào)理身體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在醫(yī)藥方面應(yīng)用的也比較廣泛。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別名】漆娘舅,漆舅、白來葉(《福建民間草藥》)。
【來源】為??浦参? 筆管榕 的 葉 。全年可采。
【原形態(tài)】筆管榕,又名:雀榕、筆管樹、大葉榕樹、山榕。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堤岸。分布臺灣、福建、廣西、廣東、云南等地。
【性味】《福建民間草藥》:"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①《福建民間草藥》:"解熱行氣,除濕消疹。"
【附方】①治漆瘡:鮮雀榕葉一握。煎湯待溫,洗滌。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福建民間草藥》
文章介紹的雀榕葉的藥用價值,對我們的生活是有很大幫助的。其實很多的身體疾病都可以通過雀榕葉等一些中藥材來調(diào)理,博大精深的中醫(yī)文化應(yīng)該繼續(xù)傳承下去。
琴葉榕的簡介
琴葉榕,又名:琴葉橡皮樹,拉丁文名:Ficus pandurata Hance,??啤㈤艑僦参?因葉先端膨大呈提琴形狀而得名,是??崎艑俪>G喬木。琴葉榕高可達12米,莖干直立,極少分枝,葉片密集生長,葉片厚革質(zhì)、深綠色、具光澤、葉脈凹陷、節(jié)間較短。琴葉榕具較高的觀賞價值,是理想的大廳內(nèi)觀葉植物。產(chǎn)廣東、海南、廣西、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南部)、浙江。生于山地,曠野或灌叢林下。越南也有分布。云南種子植物名錄根據(jù)Forrest 8354的記錄,顯然系誤定。
琴葉榕的功效與作用
1、功效作用
1.1、性味:味甘、微辛、性平。
1.2、功能主治:祛風除濕;解毒消腫;活血通經(jīng)。主風濕痹痛;黃疽;瘧疾;百日咳;乳汁不通;乳癰;痛經(jīng);閉經(jīng);癰癤腫痛;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1.3、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 30~ 60g。外用:適量。搗敷。
2、臨床應(yīng)用
2.1、治黃疸:琴葉榕根二兩,馬藍二兩。水煎服。
2.2、治瘧疾: 琴葉榕根一兩至一兩五錢,切片,酒炒,水煎二次,于瘧發(fā)前四小時與二小時各服一次。
2.3、治乳癰: 鮮琴葉榕根二兩,水煎去渣,用甜酒兌服。外用鮮琴葉榕葉搗敷患處。(①方以下出《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2.4、治腰背酸痛: 琴葉榕干根一至二兩,穿山龍干根五錢。酒水煎服。
2.5、治痛經(jīng): 琴葉榕干根一兩,益母草五錢,艾葉二錢。水煎服。
2.6、治跌打損傷: 琴葉榕干根一至二兩,酒水煎服。(④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琴葉榕的市場信息
1、琴葉榕的價格
琴葉榕的價格約1.0-1.5元/50克。
2、琴葉榕的選購方法
藥材基源:為??浦参锴偃~榕的根、葉。株型高大,挺拔瀟灑,葉片奇特,葉先端膨大呈提琴形狀,琴葉榕具較高的觀賞價值,是理想的大廳內(nèi)觀葉植物,也可用于裝飾會場或辦公室,是當今國內(nèi)外較為流行的庭園樹、行道樹、盆栽樹, 對空氣污染及塵埃抵抗力很強。
3、琴葉榕的保存方法
可擱置在陰涼通風處,置干燥處。
對于掌葉榕大家了解嗎,它是一種常見的藥材,一般在很多的地方都會用掌葉榕來作為原料,它還能夠治療很多身體疾病,下面我們來看看掌葉榕的相關(guān)知識吧。
【別名】粗葉榕、佛掌榕、大葉牛奶子
【來源】桑科榕屬植物 掌葉榕 Ficus simplicissima Lour. var. hirta (Vahl)Migo [F. hirta Vahl],以 根 和 花序托 (俗稱果)入藥。秋季采花序托;根全年可采,洗凈切片,鮮用或曬干。
【性味】甘、微苦,溫。
【功能主治】祛風利濕,活血祛瘀。用于風濕骨痛,閉經(jīng),產(chǎn)后瘀血腹痛,白帶,睪丸炎,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1~2兩,水煎或兌酒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相信通過上面的一些講解之后,大家對于中藥掌葉榕已經(jīng)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了吧?其實很多的食物或者藥材都是一樣的,只有我們?nèi)チ私馑趴梢愿鶕?jù)自己的情況正確的食用,有效的幫助保健身體。
變?nèi)~榕是一種藥材,在生活中比較常見,我們可以適當?shù)氖秤米內(nèi)~榕,由于很多的人對于變?nèi)~榕還不是太了解,下面一起來看一下。
【別名】金不換
【來源】藥材基源:為??浦参镒?nèi)~榕的根。
【原形態(tài)】灌木或小喬木,高3-10m。小枝節(jié)間短,節(jié)上有環(huán)狀突起的托葉遺痕。葉互生;葉柄長6-10mm;托葉長三角形,長約8mm;葉片薄革質(zhì),長圓形至倒披針形,長4-12cm,寬1.5-4cm,先瑞鈍或短尖,基部楔形,全線微背卷;基脈3條,側(cè)脈6-10對,與中脈見成直角展出。隱頭花序,花序托單生或成對生于葉腋,球形,直徑10-12mm,紅色,有小瘤體,頂端苞片臍狀突起,基生苞片3,卵狀三角形,基部合生;總花梗長4-8mm;雄花、癭花同生于一花序托內(nèi),雄花散生內(nèi)壁,花被片3-4;雄蕊2-3,花藥長于花絲;癭花花被片5-6,舟狀,花柱側(cè)生;雌花著生于另一株花序托內(nèi),花被片3-4。成熟隱花果(榕果)紅色,內(nèi)有卵形瘦果,花柱側(cè)生?;ㄆ?-8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平原或低海拔的山地、丘陵及疏林中。
【性狀】性狀鑒別 根圓柱形,長短不等,直徑0.8-2cm。表面深棕色,有橫向皮孔,栓皮易脫落,露出淡紅棕色的皮部。質(zhì)硬,斷面皮部淡棕色,木部淡黃棕色,具細密同心環(huán)紋。氣微,味淡。
【性味】味微苦;辛;性微溫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止痛;催乳。主風濕痹痛;胃痛;癤腫;跌打損傷;乳汁不下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0~60g.外用:適量,浸酒擦。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根:味苦,辛,性溫。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的功能。用于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痛。腰痛、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中暑發(fā)痧、催乳、癤腫及跌打損傷。
【摘錄】《中華本草》
如今的人們生活壓力在不斷的加大,使得我們的身體經(jīng)常處于疲勞的情況,變?nèi)~榕作為一種中藥材,對身體有一定的調(diào)理作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琴葉榕的藥用價值
1、功能主治
琴葉榕,別名山甘草、山沉香、過山香、鐵牛入石、牛根子,拉丁文名:Ficus pandurata Hance,??啤㈤艑僦参?因葉先端膨大呈提琴形狀而得名,是桑科榕屬常綠喬木。琴葉榕高可達12米,莖干直立,極少分枝,葉片密集生長,葉片厚革質(zhì)、深綠色、具光澤、葉脈凹陷、節(jié)間較短。琴葉榕具較高的觀賞價值,是理想的大廳內(nèi)觀葉植物。嫩葉幼時被白色柔毛。葉紙質(zhì),提琴形或倒卵形,長4-8厘米,先端急尖有短尖,基部圓形至寬楔形,中部縊縮,表面無毛,背面葉脈有疏毛和小瘤點,基生側(cè)脈2,側(cè)脈3-5對;葉柄疏被糙毛,長3-5毫米;托葉披針形,遲落。榕果單生葉腋,鮮紅色,橢圓形或球形,直徑6-10毫米,頂部臍狀突起,基生苞片3,卵形,總梗長4-5毫米,纖細,雄花有柄,生榕果內(nèi)壁口部,花被片4,線形,雄蕊3,稀為2,長短不一;癭花有柄或無柄,花被片3-4,倒披針形至線形,子房近球形,花柱側(cè)生,很短;雌花花被片3-4,橢圓形,花柱側(cè)生,細長,柱頭漏斗形。花期6-8月。
2、用法用量
2.1、性味:《江西民間草藥驗方》:性平,味辛微澀,無毒。
2.2、功效與作用:行氣活血,舒筋活絡(luò)。用于月經(jīng)不調(diào),乳汁不通,跌打損傷,腰痛疼痛;外用治乳腺炎。
2.3、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兩。外用:搗敷。
2.4、采收和儲藏:根,全年可采,秋季為佳;葉,夏、秋季采。鮮用或曬干。
琴葉榕的副作用
一般人均可使用。
琴葉榕的醫(yī)學(xué)記載及附方
1、治黃疸:琴葉榕根二兩,馬藍二兩。水煎服。
2、治瘧疾:琴葉榕根一兩至一兩五錢,切片,酒炒,水煎二次,于瘧發(fā)前四小時與二小時各服一次。
3、治乳癰:鮮琴葉榕根二兩,水煎去渣,用甜酒兌服。外用鮮琴葉榕葉搗敷患處。(①方以下出《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4、治腰背酸痛:琴葉榕干根一至二兩,穿山龍干根五錢。酒水煎服。
5、治痛經(jīng):琴葉榕干根一兩,益母草五錢,艾葉二錢。水煎服。
6、治跌打損傷:琴葉榕干根一至二兩,酒水煎服。(④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大家知道細葉桉葉是一種很常見的藥材,已經(jīng)有很多年的歷史了,也能夠治療很多的疾病,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細葉桉葉的藥用價值吧。
【來源】為桃金娘科植物 細葉桉 的 葉 。全年可采。
【原形態(tài)】細葉桉,又名:褐桉樹。
【生境分布】廣東、廣西、福建等地有栽培。
【化學(xué)成份】葉和小枝中含揮發(fā)油0.5~0.9%,主要成分為1,8-桉葉素、對-聚傘花素、蒎烯、水芹烯和枯醛等。
【藥理作用】用試管內(nèi)雙倍稀釋法證明,50%細葉桉煎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濃度為1:1280)、肺炎雙球菌(1:10240)、乙型鏈球菌(1:2560)有較強的抑菌作用,對變形桿菌、綠膿桿菌作用較弱,對大腸桿菌無抑菌作用。
【性味】《陸川本草》:"辛苦,平。"
【功能主治】《陸川本草》:"治感冒,咳嗽,氣脹腹痛,泄瀉下痢,跌打損傷;外治毒瘡,潰瘍,并可作沖洗消毒劑。"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外用:煎水洗。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陸川本草》
以上就是細葉桉葉的功效和作用,我們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來合理的食用細葉桉葉,以便于緩解病癥帶來的痛苦。
大葉櫻葉對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大葉櫻葉的歷史是很悠久的,并且對調(diào)理身體和治療疾病都有著很好的功效,對于養(yǎng)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來源】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大葉桂櫻的葉。
【原形態(tài)】大葉桂櫻,常綠喬木,高10-25m。小枝灰褐色至黑褐色,具皮孔,無毛。單葉互生;葉柄長1-2cm,粗壯,有1對扁平的基腺;托葉線形,早落;葉生寬卵形至橢圓狀長圓形或?qū)掗L圓形,長10-19cm,寬4-8cm,先端急尖至短漸尖,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邊緣具稍密的粗鋸齒,齒頂有黑色硬腺體;兩面無毛?;ǔ尚裕豢偁罨ㄐ騿紊?-4個簇生于葉腋,長2-6cm,被短柔毛;萼筒鐘形,萼片5裂;花瓣5,圓形,白色,無毛;雄蕊25-35;子房無毛,花柱稍短或風與雄蕊等長,有時雌蕊敗育。核果橢圓形,褐色至黑褐色,表面光滑?;ㄆ?-10月,果期11月至翌年3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400-1500m壓制疏密雜木林中或山谷、溝邊闊葉林下及林緣。
【化學(xué)成份】葉含山柰酚(kaempferol),蕓香甙(rutin)。
【功能主治】止痢。主痢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研末,9-15g。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對大葉櫻葉的功效和作用的介紹,大家都知道它的神奇了吧。其實生活當中有很多看似很普通的人或者事情,都蘊含著我們意想不到的力量。既然大家知道了大葉櫻葉的神奇的療效和作用,那么可以嘗試一下,檢驗一下是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