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新木姜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忍饑者長壽,耐寒者體健。”養(yǎng)生從歷史上的玄虛傳說,已經(jīng)進入大眾百姓視野,養(yǎng)生關系著每一個的生活質(zhì)量。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知識需要掌握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南亞新木姜的功效與作用”,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南亞新木姜是一種中藥材,這類藥物對疾病治療上可以涉及很多個方面,所以在對南亞新木姜選擇之前,一定要對它進行很好了解,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介紹下。
【來源】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南亞新木姜子的根。
【原形態(tài)】南亞新木姜子喬木,高達20m。幼枝綠色,被黃色微柔毛,老枝深褐色,無毛。葉互生或聚生于枝端;葉柄細長,長1-1.5cm,幼時有黃色短柔毛;葉片卵狀長圓形,長7-11cm,寬2.5-4cm,先端狹漸尖,基部楔形略下延,革質(zhì),上面深綠色,有光澤,無毛,下面粉綠色,幼時沿中脈有黃色短柔毛,老時無毛。傘形花序生于葉腋;花單性,雌雄異株;花被裂片4,卵形,長約2mm,外面中下部被黃色絲狀柔毛,能育雄蕊6,花絲有長柔毛;退化雌蕊細小,花柱有長柔毛,柱頭盾狀。果近球形,直徑6-7mm;果托小,近于扁平,直徑約2mm;果梗長4-5mm,上端向上漸增粗?;ㄆ?0-11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林中或灌叢中。
【化學成份】南亞新木姜根中含有倍半萜類:烏藥內(nèi)酯(linderalactone),烏藥環(huán)氧內(nèi)酯(linderane)新烏藥環(huán)氧內(nèi)酯(noolinderane),南亞新木姜內(nèi)酯(zeylanine),南亞新木姜環(huán)氧內(nèi)酯(zeylanicine),南亞新木姜二環(huán)氧內(nèi)酯(zeylanidine)。
【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祛風止痛。主風濕痹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9g。
【摘錄】《中華本草》
了解了南亞新木姜的一些功效治和常識之后,希望大家在食用過程中運用科學的方法,讓它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ys630.coM延伸閱讀
木姜子的簡介
木姜子,又名:山胡椒、臘梅柴、滑葉樹、山姜子。 落葉小喬木,高3~7米。花枝細長。葉簇聚于枝端,紙質(zhì),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5~10厘米,初有絹絲狀短柔毛,后漸變?yōu)槠交?葉柄有毛。生長于溪旁、坡地或雜木林緣。分布浙江、江蘇、江西、湖北、湖南、貴州、四川、云南、河南、甘肅、陜西、山西等地。 本植物的根(木椒根)、莖枝(木姜子莖)、葉(木姜子葉)亦供藥用。
木姜子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zhì)
1.1、清香木姜子 鮮果含揮發(fā)油2.5%-3%,主成分為檸檬醛-a即是牻牛兒醛,檸檬醛-b即是橙花醛,共80.5%,檸檬烯5.1%,香茅醛3.9%,芳樟醇2.8%,牻牛兒醇1.9%等。種仁含油57.7%,主成分為月桂酸占85.6%,還含癸酸7.5%,肉豆蔻酸2.8%,油酸2.6%,亞油酸1.1%,棕櫚酸0.3%,十四碳烯酸0.1%等。
1.2、毛葉木姜子 果含揮發(fā)油3%-5%,脂肪油25%。
1.3、木姜子干果含揮發(fā)油約2%-6%,主要成分為檸檬醛,牻牛兒醇,檸檬烯等。種仁含油55.4%,主成分為月桂酸39.5%,癸酸41.7%,還含十二碳烯酸8.1%,癸烯酸2.7%,十四碳烯酸1.0%,肉豆蔻酸1.0%,油酸1.7%,亞油酸2.9%,辛酸0.1%等。
2、功效作用
健脾,燥濕,調(diào)氣,消食,止痛,解毒消腫。主胃寒腹痛;暑濕吐瀉;食滯飽脹;痛經(jīng);疝痛;瘧疾;瘡瘍腫痛。內(nèi)服:煎湯,3~5錢;或入散劑。外用:搗爛敷或研粉調(diào)敷。
3、臨床應用
3.1、治感寒腹痛:木姜子四至五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3.2、治疔瘡:木姜子搗絨外敷。(《貴州民間藥物》)。
3.3、《重慶草藥》:逐寒、鎮(zhèn)痛,健胃、消飽脹。治心胃冷氣痛,冷骨風,寒食擺子,痛經(jīng)。
3.4、治消化不良,胸腹脹:木姜子焙干,研末,每次吞服三至五分。(②方以下出《貴州民間藥物》)。
3.5、治關節(jié)痛:木姜子一兩,雄黃五錢,雞屎二兩。搗爛,炒熱,布包,揉擦痛處。(《湖南藥物志》)。
木姜子的市場信息
1、木姜子的價格
木姜子的價格約為50元/千克。
2、木姜子的選購方法
性狀鑒別果實類圓球形,直徑4-5mm。外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有網(wǎng)狀皺紋,先端鈍圓,基部可見果柄脫落的圓形疤痕,少數(shù)殘留宿萼及折斷提醒柄。除去果皮,可見硬脆的果核,表面暗棕褐色。質(zhì)堅脆,有光澤,外有一隆起縱橫紋。破開后,內(nèi)含種子1粒,胚具子葉2片,黃色,富油性。氣蓄謀香,味辛辣,微苦而麻。
3、木姜子的保存方法
木姜子可擱置在陰涼通風處,置干燥處。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認為,木姜花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營養(yǎng)成分,木姜花作為一種中藥材其功效與作用已經(jīng)得到廣泛認可,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它的具體情況。
【別名】魚香菜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 木姜花 的 葉 。夏、秋采收。
【原形態(tài)】多年生直立草本。莖方形,帶紫紅色,密被細短柔毛,上部有對生的分枝。葉對生;橢圓形,長3~5厘米,寬1.5~2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鋸齒,兩面密被細短柔毛,下面有多數(shù)金黃色腺點;具柄?;ㄐ?,排成緊密的穗狀花序;苞片線形,較花為長;萼鐘形,5齒裂;花冠淡紫色,略2唇形,有稀微的淺裂,與萼、苞片均被白色綿毛;雄蕊4,伸出花冠管外。小堅果4枚,直立,光滑。
【生境分布】常生于陽坡;或栽培于園圃。分布云南、貴州等地。
【性味】辛,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解表。治感冒,療瘡,鼻淵,喉蛾。
【附方】①治傷風感冒:木姜花五錢,生姜三片。煎水服。
【摘錄】《*辭典》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木姜花,我們知道木姜花有非常全面的功效和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木姜花作為一種調(diào)理身體的手段 。
木姜油是一種利用木姜子榨出來的油,這種油帶有一種果香味,比一般的油味道要好得多,而且它是一種用于去腥跟提味的油,我們一般在吃葷菜的時候都可以用到這種油,普通油一般都沒有這種效果,木姜油有一定的功效與副作用,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那么木姜油功效與副作用是什么?
山蒼子油,外文名稱為Litsea cubeba oil。山蒼子油是指從山蒼子鮮果中提取得到的天然香精油,呈微黃色,其中含有大量的檸檬醛,所以有非常強烈、好聞的檸檬味,約介于花香和果香之間。所含主要化學成分有:檸檬醛、檸檬烯、甲基庚烯酮、芫荽油醇、香葉醇、香草醛、莰烯等。
山蒼子油是香精香料工業(yè)中一種重要的原料精油。由樟科木姜子屬植物山蒼子[Litsea cubeba (Lour.) pers.](山胡椒)樹的果實經(jīng)蒸汽蒸餾或亞臨界生物技術加工而得得率約為3%-6%左右。
用途:香料用山蒼子油1.通常用于提制檸檬醛,供合成紫羅蘭酮類香料和維生素等。
2.也可直接用于日化香精和食用香精,可做為清新劑提調(diào)香精頭香的清鮮香氣。
調(diào)味品用山蒼子油:作為調(diào)味品的山蒼子油的標準制定方面有嚴重障礙,與國家規(guī)定的調(diào)味油QS規(guī)范有沖突。山蒼子油的水分及揮發(fā)物指標遠高于調(diào)味油QS規(guī)定的強制性指標(花椒油亦與此類似)。調(diào)味油QS規(guī)定的水分及揮發(fā)物≦0.2%,而作為調(diào)味品使用的山蒼子油,主要利用的是山蒼子油的揮發(fā)性成分,即調(diào)味成分,這也是消費者青睞的成分。因此,山蒼子油含有的山蒼子精油越多,其揮發(fā)物越高。希望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加強調(diào)查研究,制定一個合理的標準,促進我國特種香辛料調(diào)味油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
任何一種藥材只有我們了解了它的主要成分,才可以將它的功效與作用發(fā)揮到更好,下面給大家推薦一種非常受歡迎的中藥材天目木姜葉。
【來源】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天目木姜子的葉。
【原形態(tài)】天目木姜子,落葉喬木,高達20m。葉互生,闊倒卵形、菱狀倒卵形或闊橢圓形,長9-20cm,寬6-13cm,先端鈍尖或圓,基部稍耳形,全緣,厚紙質(zhì),葉脈紅棕色,側脈7-9對,兩面脈上均有短柔毛,老時上面漸變光滑;葉柄長3-7cm?;▎涡裕菩郛愔?,先葉開放,每5-8朵成傘形花序;總苞8片,闊卵形,外面有絹狀毛;花被黃色,6-8裂,裂片大小不等,外面有毛,雄花具能育雄蕊9,花藥4室,內(nèi)向瓣裂;雌花具退化雄蕊9,子房卵形,花柱近頂部略有短柔毛。核果卵圓形,熟時黑色,長約1.5cm。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0-1000m的向陽山坡和山谷雜木林內(nèi)。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主扭挫傷;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天目木姜葉的功效與作用多種多樣,我們應該根據(jù)體質(zhì)癥狀的不同來選擇合適的食用方法等。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在有空的時候多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
木姜子莖是一種可以治療很多疾病的藥材,科學健康地食用的話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還有疾病治療是可以帶來很大功效的?,F(xiàn)在我們就具體去了解一下木姜子莖的功效作用以及食用方法吧。
【來源】為樟科植物 木姜子 的 莖枝 。隨時可采。
【性味】《貴州民間藥物》:"性溫,味辛,無毒。"
【功能主治】《貴州民間藥物》:"調(diào)冷氣,散氣郁,止痛,表痧疹,助消化。"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或研末。
【附方】治小兒腹脹:木姜子莖一兩。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通過上面的詳細介紹,我們很好地了解到了中藥木姜子莖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天目木姜子是一種對大家來說還算比較熟悉的中藥,對我們身體的有很多的好處,我們想要在生活中正確的食用它,需要對天目木姜子有一些了解,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吧。
【別名】芭蕉楊
【來源】為樟科植物 天目木姜子 的 根、葉、果實 。
【原形態(tài)】落葉喬木,高達20米。葉互生,闊倒卵形、菱狀倒卵形或闊橢圓形,長9~20厘米,寬6~13厘米,先端鈍尖或圓,基部稍耳形,全緣,厚紙質(zhì),葉脈紅棕色,側脈7~9對,兩面脈上均有短柔毛,老時上面慚變光滑;葉柄長3~7厘米?;▎涡?,雌雄異株,先葉開放,每5~8朵成傘形花序;總苞8片,闊卵形,外面有絹狀毛;花被黃色,6~8裂,裂片大小不等,外面有毛,雄花具能育雄蕊9,花藥4室,內(nèi)向瓣裂;雌花具退化雄蕊9,子房卵形,花柱近頂部略有短柔毛。核果卵圓形,熟時黑色,長約1.5厘米?;ㄆ?~4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高山的向陽山坡。分布浙江。
【功能主治】根皮、果實:治寸白蟲。葉:治傷筋。
【附方】①治寸白蟲:天目木姜子果實和根皮三至四錢,加醉魚草根二至三錢。水煎,早、晚空腹各服一次。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從以上的介紹中,我們不難看出天目木姜子的作用有很多。日常生活中的人們,可以根據(jù)自己身體的情況,適量的食用天目木姜子。一段時間后身體狀況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木姜子根大家知道是什么嗎,它是中藥的一種,古代醫(yī)書里對于它的記載也很多,木姜子根有很多的藥用價值,能夠用來治療我們身體出現(xiàn)的一些不適癥狀,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木姜子根的功效與作用。
【別名】木椒子根
【來源】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清香木姜子等的根。
【原形態(tài)】 1.清香木姜子 落葉小喬木,高10m。幼枝有短柔毛;頂芽圓錐形,外被黃褐色柔毛。葉互生;葉柄長1.5cm;葉片卵狀橢圓形或長圓形,長7-14cm,寬2.5-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略圓,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粉綠色,被疏柔毛,中脈稍密。雌雄異株;傘形花序腋生,常4個簇生于短枝上,每一花序有花4-6朵,先葉開放或與葉同時開放;花被裂片6,黃綠色或黃白色,橢圓形,長約2mm;能育雄蕊9,花絲有灰黃色柔毛,花藥4室,皆內(nèi)向瓣裂。果球形,直徑5-7mm,先端具小尖頭,成熟時黑色;果柄長4mm,果托不增大,有稀疏短柔毛?;ㄆ?-3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于山地闊葉林中濕潤處。
【性味】辛;溫
【歸經(jīng)】胃;肝經(jīng)
【功能主治】溫中理氣;散寒止痛。主胃脘冷痛;風濕關節(jié)酸痛;瘧疾;痛經(jī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或泡酒,3-10g;研末,每次0.2-0.5g。
【注意】熱證禁用。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述內(nèi)容的介紹,可以了解到中藥木姜子根在很多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適當?shù)氖秤媚窘痈鶎ξ覀兊纳眢w有很多好處。
絹毛木姜子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一直到現(xiàn)在,絹毛木姜子的用途越來越多,關于絹毛木姜子的其他功效,不知道各位朋友們了解不了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詳細的介紹一下吧,希望能夠給各位朋友們帶來幫助。
【英文名】Sericeousleaf Litse
【來源】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絹毛木姜子的果實。
【原形態(tài)】絹毛木姜子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6m。幼枝綠色,密被銹色或黃白色長絹毛;頂芽圓錐形,鱗片無毛或僅上部具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1-1.2cm,被黃白色長絹毛;葉片長圓狀披針形,長8-12cm,寬2-4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紙質(zhì),幼時兩面密被黃白色或銹色長絹毛,后漸脫落,僅上面中脈有毛,下面有稀疏長毛,沿脈較密且顏色較深。傘形花序單生于去年枝頂,先葉開放或與葉同時開放;花單性,雌雄異株,每一花序有花8-20朵,花梗長5-7mm,密被柔毛;花被裂片6,橢圓形,淡黃色,有3條脈;雄花中能育雄蕊9,有時6或12,花絲短而無毛,退化子房卵形。果近球形,直徑約5mm,先端有明顯小尖頭,果梗長1.5-2cm?;ㄆ?-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路旁、灌木叢中或針闊葉混交林中。
【性狀】性狀鑒別 果實寬橢圓形或近兩年球形,直徑約5mm。表布置為褐色,先端有細尖,基部有稍增厚的盤狀花被。外皮破碎后可見較硬脆的果核,種子1顆。氣芳香,味辛涼。
【性味】辛;溫
【歸經(jīng)】脾;肺;膀胱經(jīng)
【功能主治】利尿;祛痰;驅(qū)風健胃;防腐。主脘腹寒痛;腹脹嘔吐。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服,3-6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有利尿、防腐、祛痰、驅(qū)風、健胃的功能。
【摘錄】《中華本草》
經(jīng)過本文的介紹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關于絹毛木姜子的相關知識。不管是從食物保健還是中醫(yī)的角度,絹毛木姜子的作用都是不可小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