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萼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乃長壽之伴侶,健康是長壽的朋友?!睆墓胖两?,關(guān)于養(yǎng)生有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或名言,養(yǎng)生不再是停留在紙面,也更是我們生活中必須去實踐的。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要掌握哪些知識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xì)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羽萼的功效與作用》,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隨著現(xiàn)代人生活壓力加大,養(yǎng)生保健的方法也是層出不窮,但是最受人歡迎的還是中國傳統(tǒng)的老中醫(yī),還有經(jīng)過上千年檢驗的中藥。比如說羽萼,那么羽萼究竟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下。
【別名】野山茶、馬垮皮、黑羊巴巴
【來源】藥材基源:為唇科植物羽萼木的葉或全株。
【原形態(tài)】羽萼木,灌木,高1-3m。多分枝。莖、枝密被綿毛。葉對生或3葉輪生;葉柄長0.8-2.5cm,密被絨毛;葉片長圓狀橢圓形,長10-20cm,寬3-7cm先端長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具小圓齒狀鋸齒,上面被微柔毛,下面被絨毛。圓錐花序頂生,由穗狀花序組成,通常長10-15cm,密被絨毛或綿狀絨毛,穗狀花序長4-7cm,其下承以總苞狀苞片,小苞片線形,長約1mm,花白色,長約2mm,雄花和兩性花異株;雌花;花萼鐘形,長約1.5mm,萼齒5,被有羽毛;花冠細(xì)小,冠筒幾與花萼等長或略超出,外面被微柔秘,上唇先端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略大;雄蕊4,不發(fā)育內(nèi)藏子房4裂,先端具柔毛,花柱伸出長達花冠1倍,柱頭2裂。兩性花:花萼微小,長約0.6mm,萼齒5,被有羽毛;花冠長約3mm,上唇先端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較大,卵狀長圓形形,雄蕊4,發(fā)育,前對稍長,伸出;子房4裂,花柱略伸出,柱頭2裂。小堅果倒卵形,長約1mm,黃褐色,先端具柔毛?;ㄆ?-3月,果期3-4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0-2200m的熱帶地區(qū)的稀樹林或灌木叢
【性味】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止血;解毒止癢。主鼻衄;咳血;外傷出血;皮炎;癬癥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粉敷。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介紹的關(guān)于羽萼的知識,相信大家對于羽萼的認(rèn)識又會多一點了。我們在生活中可以食用羽萼對身體進行調(diào)理和改善。
擴展閱讀
羽葉丁香是一種藥材,在生活中比較常見,我們可以適當(dāng)?shù)氖秤糜鹑~丁香,由于很多的人對于羽葉丁香還不是太了解,下面一起來看一下。
【別名】山沉香(《寧夏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木犀科植物 羽葉丁香 的 根 或 枝干 。全年采挖,以秋末為好。挖取樹根,除凈外皮,曬干。
【原形態(tài)】直立灌木,高可達3~4米。樹皮灰褐色。羽狀復(fù)葉;小葉7~11片,卵形、卵狀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有短柄,先端圓或急尖,基部圓形或廣楔形。圓錐花序腋生;花淡紫色。蒴果紅褐色,長不足1厘米。
【生境分布】生于高山灌木叢中。
【性味】辛,微溫。
【功能主治】降氣,溫中,暖腎。
【附方】①治寒喘:山沉香一錢五分,五味子、附子各二錢。水煎服。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寧夏中草藥手冊》
以上就是的羽葉丁香相關(guān)介紹,相信大家在看過之后就能夠有所了解了。在知道羽葉丁香的功效和作用后就可以根據(jù)自身體質(zhì)來調(diào)理了。
鬼羽箭是一種中藥,除了日常我們知道的功效外,其實鬼羽箭還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功效和作用的,我們馬上來看看。
【別名】黑草(《廣西野生資源植物》),幼克草、克草(《南寧市藥物志》),黑骨草、羽箭(《廣東中藥》)。
【來源】為玄參科植物 鬼羽箭 的 全草 。秋季采收。去凈雜質(zhì),曬至半干,收回堆放,用麻布包蓋覆,燜兩天后,曬干。
【原形態(tài)】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5~45厘米。根短小,不發(fā)達。莖纖細(xì),中空,圓柱形,上端略呈四方形,單生咸稍分枝,被灰白色直立或伏生的短毛。葉對生,根生葉呈闊倒卵形或卵形,長約2.5~5厘米,先端鈍,全緣,兩面均被短柔毛;莖生葉疏離,呈長橢圓形或披針形,先端鈍,全緣或有齒,上部的葉狹小,互生;下面主脈微突出,兩面均被短毛;葉柄極短或無?;ㄗ纤{色,排列成四棱形或矩圓形的穗狀花序,長不及2.5厘米;苞片2,三角狀披針形或闊卵形,內(nèi)外均被粗糙短毛;萼5裂,裂片線形,外被伏生短毛;花冠管長約為萼的2倍,喉部密生粗長毛,先端5裂;雄蕊4,內(nèi)藏,花絲淺紫色,丁字藥,黑色;雌蕊1,花柱棒狀。蒴果矩圓形,扁壓,先端漸尖,萼宿存,室背開裂,內(nèi)有黑色細(xì)小的種子數(shù)十枚?;ㄆ?~9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旁或郊野的矮草叢中。分布廣東、廣西、湖南等地。產(chǎn)廣西、廣東等地。
【性狀】干燥全草,黑色或黑褐色,稍被白毛。莖中空;根生葉卵形或倒卵形,莖生葉線形。頂端常帶有花序或果實。氣微,味微苦。以色烏黑、梗細(xì)嫩者為佳。
【性味】①南寧市藥物志》:"苦,寒,無毒。"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解毒。治斑痧,傷寒,癲癇,皮膚風(fēng)毒腫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5錢。
【注意】《廣西中藥志》:"體虛寒及孕婦忌服。"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生草藥性備要》
以上就是鬼羽箭的一些相關(guān)知識的介紹,是不是對它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呢?希望大家可以把鬼羽箭運用到生活中,為我們的健康服務(wù)。
雞翮羽不僅可以很好的補充人體營養(yǎng)元素,同時幫助調(diào)理身體的各個機能,藥用價值也很高,今天就帶大家對雞翮羽進行一番了解。
【別名】雞翮《肘后方》),雞翮翎(《綱目》)。
【來源】為雉科動物 家雞 的 翅羽 。
【原形態(tài)】動物形態(tài)詳"雞肉"條。
【功能主治】破瘀消腫。治血閉,小便不禁,癰疽,陰腫,骨哽。
【用法用量】內(nèi)服:燒灰研末,1~3分。外用:燒灰研末調(diào)敷。
【附方】①治少小睡中遺尿不自覺:赤雞翅燒末,酒服三指撮,日三。(《肘后方》)
【臨床應(yīng)用】治療皮膚病:用白色雞毛制成注射液-"抗敏靈",行深部肌肉注射。成人每日3次,每次2毫升;15歲以下每日1次,每次2毫升;小兒酌減。治療皮膚瘙癢癥75例,蕁麻疹14例,神經(jīng)性皮炎8例,面癬4例,濕疹4例,手癬3例,黃水瘡、桃花癬、漆過敏、過敏性紅斑各1例,結(jié)果近期治愈81例(72%),顯效20例(19%)。一般用藥2次即見瘙癢減輕,丘疹漸退。治療中未見副作用,個別病人訴局部疼痛,1~2日即消失。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如今的人們生活壓力在不斷的加大,使得我們的身體經(jīng)常處于疲勞的情況,雞翮羽作為一種中藥材,對身體有一定的調(diào)理作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藥的種類有很多,我們在進行選擇的時候,需要先對藥物進行了解,那么對于紫色翼萼這種藥材你了解嗎?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
【別名】香椒草、金笨計、馬鈴草、軟骨田方草、方形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紫色蝴蝶草的全草。
【原形態(tài)】紫色蝴蝶草 一年生草本,高10-40cm。莖直立,四方形,有時基部多分枝而披散,莖、葉疏被硬毛。葉對生;葉柄長0.5-2cm;葉片卵形或長卵形,長2-4cm,先端漸尖,基部圓鈍,尖截形,邊緣具鈍齒。傘形花序頂生或側(cè)生,有花2-4朵,側(cè)生的花常退化為單朵;無總花梗;花梗長約1.5cm,果期可達3cm,花萼長卵形,基部急尖,具5翅,果期翅寬達2-3mm,彎成紫紅色,萼齒略呈唇形;花冠淡藍色或白色,長達2cm,上唇2裂,截形,下唇3淺裂;雄蕊4;花冠淡藍色或白色,長達2cm,上唇2裂,截形,下唇3淺裂;雄蕊4,成對,上面2枚內(nèi)蒙,下面2枚拱形,連于上唇之下;花絲基部無附屬物。蒴果藏于宿存萼內(nèi)?;ㄆ谙?、秋季。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草地及疏林下。
【性味】味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消食化積;解暑;清肝。主小兒疳積;中暑嘔吐;腹瀉;目赤腫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紫色翼萼的作用一些介紹,使用它的時候,可以根據(jù)上面所講的需求進行,而且紫色翼萼在治療某些疾病上也有著很好的幫助。
現(xiàn)在雖然西醫(yī)和西藥比較普遍,但是很多時候人們還是認(rèn)為要吃中藥病才能好,這是因為中藥能夠治本。直萼黃芩就是中藥的一種,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關(guān)于直萼黃芩的小常識吧。
【別名】半枝蓮、滇紫花地?。ā对颇现胁菟帯罚?,屏風(fēng)草、小黃芩(《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 直萼黃芩 的 全草 。春、夏采收,洗凈,曬干。
【原形態(tài)】宿根草本,高15~23厘米。支根分枝較細(xì)。莖直立,四棱形,被向上緊貼的短柔毛。葉對生;下部葉卵狀披針形,上部葉條形,長約1~2.3厘米,寬0.4厘米,全緣而稍向內(nèi)卷,兩面均被稀柔毛,下面密生凹腺點。花成對腋生,排列成總狀花序;花藍紫色,唇形,長1.2~1.7厘米,筒近基部向前膝曲,下唇中裂片卵圓形;雄蕊4,2強。堅果,極小。
【生境分布】生于荒坡草地或水溝邊。分布云南、四川等地。
【性味】苦微辛,涼。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治癰疽腫毒,疥癬,走馬牙疳。
【附方】①治癰疽腫毒,疥癩癬瘡:半枝蓮一至三錢。水煎服。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云南中草藥》。
上文我們介紹了直萼黃芩以及直萼黃芩的特點,可以知道直萼黃芩有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在很多疾病上面都起到了治療和輔助治療的效果。希望對大家的健康有所幫助。
中藥明萼草對于大多人來說已經(jīng)是很熟悉了。但實際上,了解中藥明萼草的功效與作用的人并沒有多少,那么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
【來源】藥材基源:為爵床科植物中華孩兒草的全草。
【原形態(tài)】中華孩兒草 草本,高達70cm。莖上部直立,具棱,棱上具短柔毛,基部斜臥,節(jié)上生不定根。葉對生;葉柄長5-10mm;葉片橢圓形至橢圓形,長2.5-8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均被剛毛。穗狀花序疏松,頂生或生于上部葉腋,長1-3cm,果期可長達5cm;苞片橢圓形至匙形,長約8mm,疏被短柔毛,具膜質(zhì)邊;萼5深裂,裂片線狀披針形,長約4mm;花冠淡紫藍色,長約1.5cm,花冠2唇形,上唇直立,微裂或全緣,下唇3淺裂;雄蕊2,花藥2室,下部一室有距。蒴果短,長6mm,開裂時胎座由基部彈起,射出種子。種子4顆,有毛。花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較潮濕的山坡、林緣、路邊、溪旁。
【性味】味微苦;辛;性寒
【功能主治】疏風(fēng)清熱;利濕角毒。主風(fēng)熱感冒;咖啡腫痛;肺熱咳嗽;疳積;痢疾;水腫;疔瘡癰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中藥明萼草的詳細(xì)介紹,我們可以根據(jù)自身的需求進行食用,一段時間后相信會有所改善,確實是一個不錯之選。
綠萼梅的簡介
綠萼(學(xué)名:Armeniaca mume Sieb. f. viridicalyx (Makino)T. Y. Chen):小喬木,高4-10米;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平滑;小枝綠色,光滑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葉邊常具小銳鋸齒,灰綠色?;▎紊蛴袝r2朵同生于1芽內(nèi),香味濃,先于葉開放;花梗短,花萼為綠色;花瓣碟形,花色潔白,香氣濃郁,有單瓣、重瓣和復(fù)瓣之分;花萼綠色,萼筒寬鐘形,萼片卵形或近圓形,先端圓鈍。是梅花名品,也是最有君子氣質(zhì)的梅花。已有數(shù)十個品種,如大花綠萼、單瓣綠萼、錦葉綠萼等。果實近球形。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多用于園林觀賞,也可用于中藥材。
綠萼梅的功效與作用
1、功效作用
舒肝,和胃,化痰。治梅核氣,肝胃氣痛,食欲不振,頭暈,瘰疬。
2、臨床應(yīng)用
2.1、治咽部梗塞感(但無陽性體征):綠萼梅二錢,橘餅二個。煎服。(蘇醫(yī)《中草藥手冊》)。
2.2、治唇上生瘡:白梅瓣貼之,如開裂出血者即止。(《赤水玄珠》)。
2.3、治瘰疬:雞蛋開一孔,入綠萼梅花將開者七朵,封口,飯上蒸熱,去梅花食蛋,每日一枚,股七日。(《綱目拾遺》)。
2.4、預(yù)稀痘疹:每年臘月清晨,摘帶露綠萼梅蕊一百朵,加上白糖,搗成小餅,令食之。(王玷桂《不藥良方》)。
2.5、治疽已出未出,不起不發(fā),隱在皮膚,并治麻癥斑癥:梅花一兩,桃仁、辰砂、甘草各二錢,絲瓜五錢。為末,每服五分,參蘇湯下。(《赤水玄珠》)。
綠萼梅的市場信息
1、綠萼梅的價格
綠萼梅的價格約為0.25元/克。
2、綠萼梅的選購方法
干燥花蕾,呈圓球形,直徑4-8毫米,基部常帶有小梗。苞片3-4層,褐色鱗片狀。苞片內(nèi)有萼片5枚,淡黃褐色,微帶綠色,卵圓形,覆瓦狀排列,基部與花托愈合?;ò? 枚或多數(shù),白色或黃白色,緊緊相抱?;ò陜?nèi)包含許多黃色絲狀的雄蕊。中心有一枚雌蕊,子房呈卵形而有細(xì)長的花柱。質(zhì)輕。氣香,味淡而澀。以花勻凈、完整、含苞未放、萼綠花白、氣味清香者為佳。主產(chǎn)江蘇、浙江等地?;ü诩t色者,稱為紅梅花,形態(tài)與白梅花相似,但較白梅花稍大,花冠淡紅色,重瓣,萼紅揭色。但藥用以白梅花為主,紅梅花則較少使用。
3、綠萼梅的保存方法
綠萼梅可擱置在陰涼通風(fēng)處,置干燥處。
任何一種藥材只有我們了解了它的主要成分,才可以將它的功效與作用發(fā)揮到更好,下面給大家推薦一種非常受歡迎的中藥材萼果香薷。
【別名】香薷(《新疆中草藥手冊》),土香薷(《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 萼果香蒲 的 全草 。夏、秋花初開時采割,陰干。
【原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10~50厘米,全株有香氣。莖直立或傾斜,四棱形,被柔毛。葉對生;具柄;葉片卵形、橢圓形至披針形,先端尖或鈍,邊緣有鋸齒,基部漸狹,兩面均被短柔毛,下面具黃褐色油點。穗狀花序頂生,圓柱狀;花小,淡紫紅色;苞片橢圓形;萼鐘形,5齒裂,具柔毛;花冠4裂,具柔毛;雄蕊4,其中2枚突出。小堅果長橢圓形,長約2毫米。花期7~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河谷、田邊、溪旁等較潮濕處。分布新疆、陜西、甘肅、西藏等地。
【性味】《新疆中草藥手冊》:"味辛,性微溫,無毒。"
【功能主治】①《新疆中草藥手冊》:"發(fā)汗,解暑,利濕,行水。治傷暑感冒,腎炎。"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外用:研末調(diào)敷或煎水洗。
【附方】①治傷暑感冒(發(fā)熱,頭重,胸悶,四肢無力,腹瀉):香薷三錢,厚樸三錢,白扁豆五錢。水煎服。(《新疆中草藥手冊》)
【摘錄】《*辭典》
通過本篇文章對萼果香薷功效的詳細(xì)介紹,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萼果香薷的幾大功效。這些功效對于體質(zhì)差抵抗力低的人的確不失為一個調(diào)理的好方法。大家可以試一試。
翠羽草的營養(yǎng)價值豐富,藥用價值也很高,下面我們就來詳細(xì)介紹下中藥翠羽草的功效與作用。
【別名】金雞獨立草(《王安卿采藥志》),翠翎草、矮腳鳳毛(《汪連仕采藥書》),孔雀花(《粵志》).神錦花、鶴翎草、鳳尾草、開屏風(fēng)毛(《綱目拾遺》),龍須、劍柏(《植物名實圖考》),藍地柏(《植物學(xué)大辭典》),綠絨草(《廣州植物志》),回生草、還魂草(《福建民間草藥》),金雞風(fēng)尾草、水雞爪(《閩南民間草藥》),伸腳草,地柏葉、巖萍(《湖南藥物志》),綢緞草(《廣西藥植名錄》),龍鱗草、龍爪草、白雞爪(《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卷柏科植物 翠云草 的 全草 。
【原形態(tài)】翠云草(《群芳譜》)
【生境分布】生長于陰濕山石間。分布廣西、廣東、福建、浙江、安徽及西南各地。
【性味】①《福建民間草藥》:"微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消瘀,止血。治黃疸,痢疾,水腫,風(fēng)濕痹痛,咳嗽吐血,喉癰,痔漏,刀傷,燙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4錢(鮮者1~2兩),外用:煎水洗。
【附方】①治水腫:鮮翠云草二兩。加水煎服,日服兩次。忌鹽一百天。(《福建民間草藥》)
【摘錄】《*辭典》
上面對翠羽草進行了詳細(xì)的剖析,大家了解了翠羽草的各種功效,一定要牢記這些療效哦,這樣就可以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用翠羽草的神奇功效還他們一份健康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