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余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彪S著社會觀念的更新,養(yǎng)生的理念也在不斷刷新,要作生活的主人,我們必須注意養(yǎng)生。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知識需要掌握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血余的功效與作用”,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如今我們的生活檔次在不斷的提高,但是我們的健康質(zhì)量卻在不斷的下降,飲食不科學(xué)對于我們的身體造成了潛在的威脅。而中醫(yī)的許多藥材就可以對我們的身體進行調(diào)理改善,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血余。
【別名】發(fā)髭(《本經(jīng)》),亂發(fā)(《金匱要略》)。
【來源】為 人的頭發(fā) 。收集人發(fā),用堿水洗去油垢,清水漂凈后曬干。商品均加工成炭,稱"血余炭"。制法:將凈發(fā)置煅鍋內(nèi),上面覆蓋一鍋,兩鍋接合處用黃泥封固,上壓重物,用文武火煅至貼在蓋鍋底上的白紙顯焦黃色為度,擋住火門,待涼后,取出,斫成小塊。ys630.COM
【性狀】血余炭,呈不規(guī)則的塊狀,大小不一。色烏黑而光亮,表面有多數(shù)小孔,如海綿狀。質(zhì)輕而脆,易碎,斷面呈蜂窩狀,互碰有清脆之聲。用火燒之有焦發(fā)氣。味苦。以色黑、發(fā)亮、質(zhì)輕者為佳。
【化學(xué)成份】主要成分是一種優(yōu)角蛋白,含水分12~15%,灰分0.3%,脂肪3.4~5.8%,氮17.4%,硫5.00%。另含或多或少的黑色素。
【性味】苦,溫。
【歸經(jīng)】入心、肝、腎經(jīng)。
【功能主治】消瘀,止血。治吐血,鼻衄,齒齦出血,血痢,血淋,崩漏。
【用法用量】內(nèi)服:研末,1.5~3錢;或入丸劑。外用:研末摻或調(diào)敷。
【附方】①治咳嗽有血:發(fā)灰,入麝香少許,酒下。(朱氏《集驗醫(yī)方》)
【臨床應(yīng)用】①治療各類出血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蒙筌》(《中藥大辭典》)、《名醫(yī)別錄》(《中華藥海》)
有關(guān)血余的功效的問題就講解到這里,希望對您起到幫助。雖然血余的價值非常高,但是我們在食用的時候一定要謹慎。
ys630.coM延伸閱讀
大家都知道贊化血余丹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那知不知道贊化血余丹的功效和作用呢?贊化血余丹的食用方法呢?下面就一一的為大家解惑。
【處方】血余250克 熟地250克(蒸,搗)枸杞 當(dāng)歸 鹿角膠(炒珠)菟絲子(制)杜仲(鹽水炒)巴戟肉(酒浸,炒干)小茴香(略炒)白茯苓(乳拌,蒸熟)肉蓯蓉(酒洗,去鱗甲)胡桃肉各120克 何首烏(小黑豆汁拌蒸七次,如無黑豆,或人乳、牛乳拌蒸,俱炒)120克 人參(隨便用,無亦可)
【制法】上藥研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補氣血,烏須發(fā),壯形體,培元贊育。治氣血俱虧,形體羸瘦,須發(fā)早白,陽衰不育。
【用法用量】每次6~9克,空腹時用滾白湯送下。
【摘錄】《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以上就是本文對于贊化血余丹這種中藥方劑的一些介紹,現(xiàn)在人們對養(yǎng)生都已經(jīng)重視起來,特別是各大電視上都會報道一些有關(guān)養(yǎng)生的方法,從飲食方面到運動方面等。大家也可以多學(xué)習(xí)一些這樣的方法,對自己的身體進行好的調(diào)養(yǎng)。
近期各大電視頻道推出各種養(yǎng)生節(jié)目,飲食節(jié)目也推出特色養(yǎng)生食療方法,在方方面面都顯示出養(yǎng)生的觀念逐漸在人們的認識中加深,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種養(yǎng)生的藥材余甘子。
【來源】本品系藏族習(xí)用藥材。為大戟科油柑屬植物 余甘子 phyllanthus emblica L. 的干燥成熟 果實 。冬季至次春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zhì),干燥。
【性狀】本品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徑1.2~2cm。表面棕褐色至墨綠色,有淺黃色顆粒狀突起,具皺紋及不明顯的6棱,果梗約1mm。外果皮厚1~4mm,質(zhì)硬而脆。內(nèi)果皮黃白色,硬核樣,表面略具6棱,背縫線的偏上部有數(shù)條筋脈紋,干后可裂成6瓣。種子6,近三棱形,棕色。氣微,味酸澀,回甜。
【性味】甘、酸、澀、涼。
【歸經(jīng)】歸肺、胃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用于血熱血瘀,消化不良,腹脹,咳嗽,喉痛,口干。
【用法用量】3~9g,多入丸散服。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
【摘錄】《中國藥典》
以上就是對余甘子的藥用價值的詳細介紹,在吃余甘子的時候,也是有著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對調(diào)理人體各方面問題都是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可以放心進行。
談到養(yǎng)生,并不光是女性朋友感興趣,很多男性朋友也是有興趣的,尤其是現(xiàn)代人對食品的追求越來越高,不但要吃得健康,還要吃出功效,為此,很多專家不斷的學(xué)習(xí)研究做一些新的方劑出來,其中,解余湯對一些疾病的效果就非常好,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具體的介紹。
【處方】黃芩1錢,柴胡1錢,干葛1錢,前胡6分,枳殼6分,赤芍5分,桔梗5分,連翹5分,甘草3分,薄荷3分,茯苓2錢,半夏2錢,川芎1錢。
【功能主治】傷寒過經(jīng)不解,發(fā)熱或潮熱,口干舌燥者。
【用法用量】方中茯苓、半夏、川芎用量原缺,據(jù)《家庭治病新書》補。
【摘錄】《觀聚方要補》卷一引《孝慈備覽》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解余湯,我們知道解余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還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們要善于利用解余湯來為我們的健康護航。
中藥越王余筭的功效與作用是非常大的,我們生活中可以常見到越王余筭,利用越王余筭的藥性和食療性,將給我們養(yǎng)生保健帶來很多預(yù)想不到的收獲,下面我們看看中藥越王余筭。
【英文名】White coral
【別名】越王竹、白珊瑚
【來源】藥材基源:為鞭柳珊瑚科動物燈芯柳珊瑚、鱗燈芯柳珊瑚的群體。
【原形態(tài)】1.燈芯柳珊瑚,群體呈鞭狀或簡單分枝狀,最長達70cm左右。中軸骨骼呈灰白色,頸而有彈性。生活時為黃色,水螅體有8個白色觸手。干標(biāo)本褐色后為淡黃色或灰白色。皮層厚,內(nèi)含的骨我為雙頭棒錘形。骨針在顯微鏡下呈淡黃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以上兩種均棲息于水深8-20m的淺海區(qū),附著在硬底可珊瑚礁石上。
【化學(xué)成份】燈心柳珊瑚含二萜類燈芯柳珊瑚二萜( juncin)A、B、C、D、E、F。鱗燈心柳珊瑚含氯二萜內(nèi)酯:鱗燈心柳珊瑚二萜內(nèi)酯(junceelin)和鱗燈心柳珊瑚二萜內(nèi)酯B,還含三丙酮胺(triacetonamine)。
【藥理作用】1.抗心律失常作用,鱗燈心柳珊瑚中含有三丙酮胺(TAA),該化合物以23.2-75mg/kg劑量給小鼠、大鼠、豚鼠及家兔腹腔或靜脈注射,均顯著拮抗氯化鋇、氯化鈣、氯信和毒毛花甙G等藥物及電刺激、機械結(jié)扎所造成的實驗性心律失常,特別對抗烏頭堿誘發(fā)的大鼠室顫作用尤為顯著。TAA減慢心率的作用與B及M受體的陰斷無關(guān),可能是直接作用于心肌膜離子轉(zhuǎn)運過程的結(jié)果。
【性味】味咸;性平
【功能主治】利水;散結(jié)。主水腫;宿滯不消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1.《本草拾遺》:主下水,破結(jié)氣。
【摘錄】《中華本草》
看了上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已經(jīng)基本上了解了越王余筭的功效與作用了吧?越王余筭的藥用價值極高,也不是任何人都適合的,要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判斷,這點希望大家注意。
中藥零余子,是很好的一味中藥材,零余子在調(diào)理身體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在醫(yī)藥方面應(yīng)用的也比較廣泛。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別名】署預(yù)子(《本草拾遺》),薯蕷果(《江西草藥》)。
【來源】為薯蕷科植物 薯蕷葉腋間之珠芽 。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山藥"條。
【性味】《本草拾遺》:"味甘,溫,無毒。"
【歸經(jīng)】《得配本草》:"入足少陰經(jīng)。"
【功能主治】《本草拾遺》:"主補虛,強腰腳。曬干功用強于署預(yù)。"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
【附方】治病后耳聾:薯蕷果一兩,豬耳朵一只。燉湯,捏住鼻孔徐徐吞服。(《江西草藥》)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1.《本草抬遺》:此署預(yù)子,在葉上生,大看如卵。署預(yù)子有數(shù)(種), 此(零余子)則是其一也。一本云:大如雞子、小者如彈丸,在葉下生。
上文我們分析了零余子,知道零余子的作用和功效都是非常的廣泛,只要我們多掌握一些中藥的藥性,那么遇到疾病時我們才不會慌張。
余甘子粉是一種擁有很多營養(yǎng)物質(zhì)和微量元素的補品,同時還有著一定的藥物價值。余甘子粉中富含17種氨基酸,同時還有多種類型的維生素、胡蘿卜素、脂肪酸以及鈣、硒、鋅、鉀等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元素。余甘子粉的的主要功效為:清熱涼血、生津止渴,可以緩解消化不良、腹脹、咳嗽等多種疾病,同時還能延緩衰老。
一、余甘子的營養(yǎng)價值
余甘子果實中含有黃酮類化合物;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胡蘿卜素,維生素A,維生素pp等,尤其富含維生素C,其含量可達0.6%~0.92%,春季果實含量最高,有時甚至可達1.82%,該含量是蘋果維C含量的160倍,同時也是柑橘含量的100倍,僅次于水果維生素C之王的刺梨。
余甘子還含17種氨基酸,包括了人體所需的8種氨基酸,其氨基酸總含量達185mg/100g,主要有谷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賴氨酸。
余甘子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其含量比蘋果豐富,主要有硒、鋅、鈣、磷、鐵、鉀等。
余甘子種子含脂肪酸26%,主要包括:亞麻酸,亞油酸,油酸,硬脂酸,棕櫚酸,肉豆蔻酸等。
二、余甘子的功效與作用
余甘子果實味酸微澀,清熱涼血,消食健脾,生津止渴。主治血熱血瘀,消化不良,腹脹,咳嗽,喉痛,口干及維生素C缺乏癥。
在藏藥中,余甘子主治培根病、赤巴病、血病、高血壓病等。近年研究結(jié)果表明,余甘子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衰老,保肝等作用。
三、余甘子的食用方法
新鮮果實,蘸點焦鹽、辣椒粉,直接食用,酸澀回甜,消食化積,開胃解腥。
去核單取果肉,放在木臼里舂成果泥,依個人口味差異,加入不同的調(diào)料食用,別具風(fēng)味。
放入土制陶罐里,以鹽水浸泡,并加入小米辣、生姜、肉桂等調(diào)料,幾天之后就可食用,隨取隨吃,可從年頭吃至年尾。
用余甘子果實浸泡在玉米酒或糯谷酒中,數(shù)天后飲用,此酒具有消炎、解毒之功效。
西雙少數(shù)民族在制作傳統(tǒng)名菜“剁生”(將剁細的生豬肉與多種調(diào)料混合,直接食用),也常常采用余甘子樹皮粉末作調(diào)料,除能增加些酸、苦、澀、甜等味道外,興許兼具殺菌消毒之功效。
中藥黃獨零余子是比較好的一種藥材,很多人都對它不甚了解,那么下面我們就詳細的去看一下中藥黃獨零余子。
【別名】狗嗽子(《福建民間草藥》)。
【來源】為薯蕷科植物 黃獨葉腋中的珠芽 。7~8月成熟時采收。
【性狀】珠芽呈圓球形,徑約2厘米。外皮棕褐色,上有淡棕色、細小之顆粒狀突起,徑約1毫米。除去外皮后,顯青綠色,內(nèi)肉呈黃白色,新鮮的切開后斷面有粘液滲出,片刻即漸轉(zhuǎn)深黃色及至淡黃色。味微苦。
【性味】《福建民間草藥》:"辛,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治百日咳,咳嗽,頭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4錢;磨汁或浸酒。外用:切片貼。
【附方】①治百日咳:鮮狗嗽子三至五錢,切片,酌加冰糖,開水燉一小時,飯后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間草藥》)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中國藥植圖鑒》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黃獨零余子,我們知道黃獨零余子其實是一種中藥材,能帶給我們養(yǎng)生的功效,幾乎沒有太大的副作用,所以不妨在閑暇之余試試看哦。
導(dǎo)讀:中藥余甘子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余甘子的功效與作用、余甘子圖片、余甘子的藥用價值、余甘子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余甘子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余甘子簡介余甘子圖片余甘子的功效與作用余甘子的藥用價值余甘子的用法與用量余甘子的副作用余甘子的營養(yǎng)價值余甘子簡介
余甘子,入藥部分為大戟科植物余甘子的果實。9-10月果實時采收,開水燙透或用鹽水浸后,曬干。
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徑1.2~2cm。表面棕褐色至墨綠色,有淺黃色顆粒狀突起,具皺紋及不明顯的6棱,果梗約1mm。外果皮厚1~4mm,質(zhì)硬而脆。內(nèi)果皮黃白色,硬核樣,表面略具6棱,背縫線的偏上部有數(shù)條筋脈紋,干后可裂成6瓣。種子6,近三棱形,棕色。氣微,味酸澀,回味甜。
余甘子圖片
余甘子的功效與作用
余甘子果實味酸微澀,清熱涼血,消食健脾,生津止渴。主治血熱血瘀,消化不良,腹脹,咳嗽,喉痛,口干及維生素C缺乏癥。
在藏藥中,余甘子主治培根病、赤巴病、血病、高血壓病等。近年研究結(jié)果表明,余甘子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衰老,保肝等作用。
1、《唐本草》:主風(fēng)虛熱氣。
2、《本草拾遺》:主補益,強氣力。取子壓取汁和油涂頭生發(fā),去風(fēng)癢,初涂發(fā)脫,后生如漆。
3、《海藥本草》:主上氣咳嗽。
4、《南寧市藥物志》:清涼解毒,治喉痹。
5、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潤肺化痰,生津止渴。
余甘子的藥用價值
1、治感冒發(fā)熱,咳嗽,咽喉痛,口干煩渴,維生素C缺乏癥:鮮余甘子果十至三十個。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2、治白喉:余甘子一斤,玄參、甘草各一兩。冷開水泡至起霜花,取霜用棉紙鋪開曬干后,加馬尾龍膽粉二錢,冰片五分,炒白果仁粉五錢,吹喉用。(《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3、治哮喘:余甘子二十個,先煮豬心肺,去浮沫再加余甘子煮熟連湯吃。(《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4、治河豚魚中毒:余甘子生吃吞汁,并可治魚骨梗喉。(《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余甘子的用法與用量
果:3~9克,多入丸散服。根:25~50克,葉15~30克;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
余甘子的副作用
脾胃虛寒者慎服。
余甘子的營養(yǎng)價值
1、余甘子果實中含有黃酮類化合物;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胡蘿卜素,維生素A,維生素pp等,尤其富含維生素C,其含量可達0.6%~0.92%,春季果實含量最高,有時甚至可達1.82%,該含量是蘋果維C含量的160倍,同時也是柑橘含量的100倍,僅次于水果維生素C之王的刺梨。
另外,還含17種氨基酸,包括了人體所需的8種氨基酸,其氨基酸總含量達185mg/100g,主要有谷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賴氨酸。
此外,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其含量比蘋果豐富,主要有硒、鋅、鈣、磷、鐵、鉀等。
2、余甘子種子含脂肪酸26%,主要包括:亞麻酸,亞油酸,油酸,硬脂酸,棕櫚酸,肉豆蔻酸等。
以上就是一些余甘子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余甘子是一種油柑屬植物,它的根葉樹皮都是可以入藥的,所以說當(dāng)我們?nèi)チ私饬擞喔首拥倪@些用藥價值之后,那么在生活當(dāng)中就發(fā)現(xiàn)身體受到一些血熱血瘀,消化不良,腹脹的不良問題影響的時候,也可以正確地利用它進行治療和解決,盡可能地降低這些疾病造成的影響。
余甘子為一種常用藏藥,與訶子,毛訶子三者在藏藥中常被稱為“三大果”使用頻率很高 ,在《藏藥標(biāo)準(zhǔn)》所載的 290 種藏藥成藥中,含余甘子的有 72 種,占總數(shù)的25%,衛(wèi)生部藥品標(biāo)準(zhǔn)1995年版藏藥標(biāo)準(zhǔn)所載200 種成藥中,有 59 種含余甘子,占29%,1990年余甘子被載入《中國藥典》。
余甘子果實味酸微澀,清熱涼血,消食健脾,生津止渴。主治血熱血瘀,消化不良,腹脹,咳嗽,喉痛,口干及維生素C 缺乏癥。
在藏藥中,余甘子主治培根病、赤巴病、血病、高血壓病等。近年研究結(jié)果表明,余甘子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衰老,保肝等作用。
余甘子的營養(yǎng)價值
1.余甘子果實中含有黃酮類化合物;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 ,胡蘿卜素,維生素A,維生素pp等,尤其富含維生素C,其含量可達 0.6%~0.92%,春季果實含量最高,有時甚至可達 1.82%,該含量是蘋果維C含量的160倍,同時也是柑橘含量的100倍,僅次于水果維生素C 之王的刺梨。
另外,還含17 種氨基酸,包括了人體所需的8種氨基酸,其氨基酸總含量達 185mg/100g,主要有谷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 賴氨酸。
通過了解了余甘子的這些功效和作用我們就可以知道,余甘子之中,含比較豐富的維生素,胡蘿卜素以及氨基酸,而且這些物質(zhì)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都是可以發(fā)揮很好的保健功效的,所以說食用余甘子,有助于身體的保健以及疾病的預(yù)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