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骨紅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乃長壽之伴侶,健康是長壽的朋友?!彪S著生活的提升,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社會性的關(guān)注焦點,不注意養(yǎng)生,將為我們的生活埋下悲劇的種子。我們該怎么進行科學的中醫(yī)養(yǎng)生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碎骨紅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碎骨紅不僅可以很好的補充人體營養(yǎng)元素,同時幫助調(diào)理身體的各個機能,藥用價值也很高,今天就帶大家對碎骨紅進行一番了解。
【來源】藥材基源:為杜鵑花科植物廣東金葉子的根。
【原形態(tài)】常綠喬木,高10-12m,小枝細瘦,無毛,皮孔不明顯,葉互生;葉柄長8-10mm;葉革質(zhì),橢圓形或披針形,長6-8cm寬1.8-3cm,先端銳尖,基部漸狹成楔形,全緣,表面有光澤,中脈在表面凹陷,背面隆起,側(cè)脈8-20對,至葉邊緣網(wǎng)結(jié),網(wǎng)脈明顯。總狀花序腋生,花序軸被短柔毛;苞片披針形,有睫毛;小苞片人著生花梗近中部;花萼杯狀,裂片近圓形,具睫毛;花冠短鐘形,被毛;雄蕊10,不伸出花冠外,花絲無毛,花藥基部近囊狀;子房5室,被微柔毛,花柱圓柱形,柱頭平截。蒴果扁球形,外果皮木質(zhì)化。種近卵圓形,壓扁,有歪翅,具縱條紋?;ㄆ?-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600m以上的山地林中。
【性味】甘;苦;性涼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腫止痛。主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由以上對碎骨紅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碎骨紅對人體的幫助還是比較大的,可以改善人體的一些不好的癥狀,對人體是很有用的一種藥材。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碎骨仔樹這種中藥材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碎骨仔樹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
【別名】華青皮木、退骨王、香芙木、骨碎木、土續(xù)斷
【來源】藥材基源:為鐵青樹科植物華南青皮木的根、樹枝、葉。
【原形態(tài)】落葉小喬木,高2-6m。樹皮暗灰褐色;多分枝,小枝干后黑褐色,具白色皮孔。葉互生;葉柄紅色,長3-6mm;葉片紙質(zhì)或堅紙質(zhì),長橢圓形、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9cm,寬2-4.5cm,先端漸尖、銳尖或鈍尖,有時略呈尾狀,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葉脈紅色,側(cè)脈3-5對,兩面均明顯。花無梗,2-4朵排成短穗狀或近似頭狀花序式的螺旋狀聚傘花序,有時花單生,總花梗長0.5-lcm,果時可增長至1-2cm;花萼筒大部與子房合生,上端有4-5枚小萼齒,無副萼;花冠管狀,黃白色或淡紅色,長8-14mm,寬3-4mm,具4-5枚小萼齒,略外卷;雄蕊著生于花冠管上,花冠內(nèi)部著生雄蕊處的下部各有1束短毛;子房半埋在花盤中,下部3室、上部1室。堅果橢圓形或長圓形,成熟時幾全部為增大成壺狀的花萼筒所包圍,花萼筒外部紅色或紫紅色,基部為略膨大的"基座"所承托,基座邊緣具1枚小裂齒?;ㄈ~同放?;ㄆ?-4月,果期4-6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700m以下的林區(qū)山谷、溪邊的密林或疏林中。
【性味】甘;淡;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活血止痛。主黃疸;熱淋;風濕痹痛;跌打損傷;骨折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60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或煎湯洗。
【摘錄】《中華本草》
從上文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知道它碎骨仔樹的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都是很高的,能夠治療一些疾病,還可以作為食療的原料,的確是健康養(yǎng)生的好選擇。
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中醫(yī)中藥是非常值得信任的,因為中藥的歷史悠久且副作用小。碎骨子就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藥材,對于人體的健康有很多的好處,那么碎骨子究竟可以怎么吃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別名】竹葉麥冬(《江西草藥》)。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 淡竹葉 的 根莖 及 塊根 。夏、秋采收,曬干。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淡竹葉"條。
【生境分布】產(chǎn)浙江、江蘇、湖南、湖北、廣東等地。
【性狀】干燥根莖及塊根。根莖圓柱形,節(jié)節(jié)相連,上端殘留部分莖葉,表面粗糙,棕灰或棕黑色,四周簇生多數(shù)塊根。完整的塊根呈紡錘形,長1~3厘米,直徑2~5毫米,表面黃白色至土黃色,肉質(zhì)。有不規(guī)則的皺縮。折斷面淡黃白色。味微甘。
【化學成份】根莖含蘆竹素和印白茅素。
【性味】甘,寒。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滑胎。
【附方】①治腎炎:淡竹葉根、地菍各五錢。水煎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碎骨言其下胎也。
看完了上面關(guān)于碎骨子的功效及其作用的詳細介紹,相信很多朋友已經(jīng)知道了碎骨子的好處了??梢娝楣亲訉τ谖覀?nèi)梭w是很有益的。如果有需要,大家不妨試一試。
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中醫(yī)中藥是非常值得信任的,因為中藥的歷史悠久且副作用小。藤碎補就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藥材,對于人體的健康有很多的好處,那么藤碎補究竟可以怎么吃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別名】千里馬、趕山鞭、上樹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水龍骨科植物滇星蕨的根莖。
【原形態(tài)】攀援植物,植株高約30cm。根莖長而橫生,粗2-3mm,黑色,鱗片棕色披針形,常脫落。葉近生;葉柄長4-6cm,淡棕色;葉片紙質(zhì),披針形,長20-30cm,中部寬約2cm,尾尖或漸尖,向基部漸變狹,下延于葉柄,邊緣波狀,干后綠褐色,光滑;葉脈略可見。孢子囊群大,圓形,散布于葉片的背面。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附生于海拔2000m左右的樹上或巖石上。
【性味】微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止咳;活血通絡;除濕止痛。主咳嗽;骨折;跌打損傷;勞傷疼痛;風濕痹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藤碎補的一些基本功效,以及藤碎補的食用方法等,這樣大家在食用的時候才不會用錯,也能夠更加正確的發(fā)揮藤碎補的價值。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藥材,難免有一些藥材是我們不認識的,但只要我們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相信我們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醫(yī)學藥材。那么對于碎蘭花根這種藥材你了解嗎?
【別名】癩疙寶草根
【來源】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細錐香茶菜的根。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或音灌木,高0.5-2m。根莖木質(zhì)化。莖直立,四棱形,被微柔毛或近無毛。葉對生;葉柄長1-5.5cm,被微柔毛;葉片寬卵形或?qū)捜菭盥研?,長3-9cm,寬1.5-6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漸狹,邊緣在基部以上具圓齒,上面疏被糙伏毛及腺點,下面沿脈有短硬毛。二歧聚傘花序3-5花,組成頂生或腑生狹圓錐花序,長5-15cm;小苞片鉆形,長不及1mm;花萼鐘形,長約1.5mm,外面被微柔毛及腺點,內(nèi)面無毛,萼齒5,上唇3齒小,下唇2齒稍大,果時花萼增大;花冠紫或紫藍色,長約6mm,外面被微柔毛,上唇反折,先端4圓裂,下唇長于冠筒,內(nèi)凹呈舟形;雄蕊4,二強,內(nèi)藏,下部微有毛;子房4裂,花柱內(nèi)藏或微露出,柱頭2淺裂;花盤杯狀。小堅果倒卵球形,褐色。花期10月至翌年2月,果期11月翌年3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650-2700m的草坡、灌叢、林中曠地、路邊、溪邊、河岸、林緣或常綠闊葉林中。
【性味】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活血止痛。主濕熱黃疸;脅肋疼痛;跌打傷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湯洗。
【摘錄】《中華本草》
從以上的介紹中,我們不難看出碎蘭花根的作用有很多。日常生活中的人們,可以根據(jù)自己身體的情況,適量的食用碎蘭花根。一段時間后身體狀況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近期各大電視頻道推出各種養(yǎng)生節(jié)目,飲食節(jié)目也推出特色養(yǎng)生食療方法,在方方面面都顯示出養(yǎng)生的觀念逐漸在人們的認識中加深,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種養(yǎng)生的藥材碎密花。
【別名】雜密花、細棉花、各落尾
【來源】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細花火把花的根和葉。
【原形態(tài)】細花火把花,灌木,高1-3m。枝被疏銹色硬伏單摶。葉對生;葉柄長1-1.5cm,被疏銹色硬伏單毛;葉片橢圓形,長4.5-8.5cm,寬2-4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具小突尖的小圓齒,兩面被硬伏單毛。輪傘花序腋生,在莖枝上緊密排成近頭狀或總狀花序,多花;苞片長2-3mm;花梗長1-2mm,各部均被疏硬毛;花萼管狀釧形,長約6mm,外面毛被稀少,萼齒5,三角形,漸尖;花冠黃色或紅色,細弱,長2.5cm,外被疏短柔毛,上唇直伸,先端圓或笛缺,下唇3裂,近等大雄蕊4,前對較長,花絲被短繡毛,花藥2室;子房無毛,花柱先端2淺裂;花盤平頂?;ㄆ?1月至翌年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120-1800m的灌木叢或雜木林下。
【性味】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解毒止??;接骨止血。主熱毒血痢;跌打扭狎;骨折;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調(diào)敷。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為我們分析了碎密花的一些功效等,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適量食用碎密花,對身體機能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中藥在治療一些特殊疾病上,效果也是非常不錯,但我們在食用前還是要進行一些了解,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土碎補這個藥材的一些常識。
【別名】猴子蕨、水龍骨、細牛肋巴、骨碎補
【來源】藥材基源:為水龍骨科植物友水龍骨的根莖。
【原形態(tài)】植株高25-70cm。根莖長而橫生,粗壯,密被褐棕色、披針形粗篩孔狀鱗片。葉遠生;葉柄長10-20cm,禾稈色,光滑,基部以關(guān)節(jié)著生于根莖;葉片紙質(zhì),長圓披針形,長15-40cm,寬8-20cm,先端尾尖,基部略變狹,葉軸和中脈下部疏被棕色、卵圓形粗篩孔狀鱗片,羽狀深裂幾達葉軸;羽片15-25對,長圓披針形,長5-8cm,寬1-2cm,鈍尖頭,邊緣有缺刻狀鋸齒;葉脈明顯,中脈兩側(cè)各有1行整齊的網(wǎng)眼。孢子囊群圓形,著生于網(wǎng)眼內(nèi)小脈的先端,在中脈兩側(cè)各成1行;無囊群蓋。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附生于海拔400-2700m的常綠闊葉林中樹干或巖石上。
【化學成份】全草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22(29)-何帕烯(hop-22(29)-ene〕,9(11)-羊齒烯[fern-9(11)-ene〕等。
【性味】微苦;涼
【功能主治】舒筋活絡;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研末撒;或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我們知道了土碎補的功效與作用,土碎補的食用方法等,相信上文的內(nèi)容可以幫到大家!
米碎木皮做為一種中藥,藥用價值是很大的,能夠治療很多的疾病。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來了解一下。
【別名】救必應。
【來源】藥材基源:為冬青科植物米碎木的樹皮。
【原形態(tài)】米碎木 常綠小喬木,高5-12m。樹皮灰白色;小枝被柔毛。葉互生;葉柄長1-1.5cm;托葉三角形;葉片薄革質(zhì)或紙質(zhì),倒卵形或橢圓形,長5-9.5cm,寬4-5cm,先端鈍圓或急尖,基部圓形、少數(shù)鈍形,全緣,中脈上面凹陷,常被微柔毛,下面被疏長毛或幾無毛,側(cè)脈每邊7-11條?;S白色,總花梗、花梗、花萼均密被短柔毛;雄花序傘形狀,由8-37朵花組成,總花梗長14-18mm,花梗長2-4mm,花4-5數(shù),花萼直徑約2.5mm,裂片卵形而鈍,花瓣長圓形,長約2mm,雄蕊和花瓣等長;雌花序傘形狀,由3-13朵花組成,總花梗10-13mm,苞片微小,花梗長2-5mm。果近橢圓形,直徑約4mm,宿存柱頭圓柱狀突起;分核5-6顆,背面具3條紋及2淺槽,內(nèi)果皮木質(zhì)。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常生于高海拔的林中邊緣。
【性狀】性狀鑒別 本品呈卷筒狀或槽狀,厚0.4-4cm,外表面灰綠色或與黑褐色相間,時有縱向皮孔及橫向淺溝,內(nèi)表面黑棕色或淺黃棕色,有細縱皺紋。折斷面淡棕色至棕色,平整的橫切面內(nèi)層顏色較深。
【性味】辛;苦;平
【功能主治】驅(qū)蟲;止痛。主蛔蟲癥;腹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米碎木皮的一些基本功效,以及米碎木皮的食用方法等,這樣大家在食用的時候才不會用錯,也能夠更加正確的發(fā)揮米碎木皮的價值。
不同中藥方劑的藥用價值都是不一樣的,只有正確的了解它們才能夠很好的運用。那么你知道渾身碎痛飲子的藥用價值是什么嗎?
【處方】虎骨5銖,防風2銖,藁本2銖,甘草2銖,白芷2銖,茯苓2銖,當歸3銖,芍藥3銖,續(xù)斷3銖,白術(shù)3銖,附子3銖。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婦人勞倦。
【用法用量】生姜大棗煎服,不拘時候。
【各家論述】《濟陰綱目》:主渾身之經(jīng)絡者,肝也;而肝所以藏血以榮周身之筋,則一身之碎痛,當以肝為主,而生血之本以脾為主,為脾統(tǒng)諸經(jīng)之血也。防風行肝氣于周身,白芷行陽明于血海,甘、術(shù)益中土以生血,歸、芍榮肝木于周身,附子溫內(nèi)而道所不通,藁本行上而散至巔頂,茯苓滲下而內(nèi)達九淵,虎骨、續(xù)斷其搜筋骨諸邪而定痛者歟。其曰治勞倦者,必每因勞倦而渾身痛者也。
【摘錄】《奇效良方》卷六十三
對于文章介紹的關(guān)于渾身碎痛飲子的相關(guān)知識,相信大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同時也可以多去了解一些相關(guān)的醫(yī)學常識,在豐富閱歷的同時增加對醫(yī)藥常識的理解。
朱頂紅的簡介
朱頂紅(學名:Hippeastrum rutilum)又名紅花蓮(海南植物志)、華胄蘭(華北經(jīng)濟植物志要)、線縞華胄、百枝蓮、柱頂紅、朱頂蘭、孤挺花、華胄蘭、百子蓮、百枝蓮、對紅、對對紅等,是石蒜科朱頂紅屬的多年生草本;朱頂紅鱗莖肥大,近球形,直徑5 - 10cm,外皮淡綠色或黃褐色;葉片兩側(cè)對生,帶狀,先端漸尖,2 - 8枚,葉片多于花后生出,長15 - 60cm,鮮綠色,花莖中空,稍扁,具有白粉;花被管綠色,圓筒狀,花被裂片長圓形,頂端尖,洋紅色,略帶綠色,喉部有小鱗片。朱頂紅由于多不同的品種,被廣泛盆栽,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分布于巴西以及中國大陸的海南省等地,已由人工引種栽培。歐美園藝學家為方便養(yǎng)花者,將朱頂紅專門生產(chǎn)成罐裝花卉。
【藥名】:朱頂紅
【拼音】:ZHUDINGHONG 【來源】:為石蒜科朱頂紅屬植物朱頂紅的鱗莖。
【功效】:活血解毒、散瘀消腫。
【主治】:用于各種無名腫毒、跌打損傷、瘀血紅腫疼痛等。
【性味歸經(jīng)】:甘、辛,溫,有小毒。入肝、脾、肺三經(jī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一20克。外用:研末水調(diào)為膏涂敷患處。
【別名】:朱頂蘭(廣西藥用植物名錄)
【動植物資源分布】:原產(chǎn)南美秘魯,我國引種栽培,現(xiàn)南北地庭園常具栽培。
【拉丁名】:Hipeastrum vittalum (L’Her. ) Herb.-Amaryllisvittata Ait.
【考證】:始載于《廣西植物志》。
【花語】花語:朱頂紅花語是渴望被愛,追求愛。另外還有表示自己纖弱渴望被關(guān)愛的意思。
朱頂紅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 辛;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 解毒消腫。主癰瘡腫毒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有散瘀消腫、解毒的功能。
【摘錄】 《中華本草》
朱頂紅的市場信息
1、朱頂紅的價格
從荷蘭進口的能抽生2~3個花枝的種球,最近幾年一直穩(wěn)定在35~ 50元之間。從南非進口的種球,因運費貴,價格要高一些。跨屬雜交的種球,價格會更高一些。而國內(nèi)培養(yǎng)的相同品種的種球,價格不到進口的一半。上世紀引進的老品種,開花小球只要幾元錢。
2、朱頂紅的選購方法
1、種球大小和重量
種球的周徑和相應的重量是判斷種球質(zhì)量的兩個最重要的指標。大多數(shù)品種的小苗經(jīng)過3年以上栽培,當種球最大直徑達到6厘米,也就是周徑(指最大直徑的周長)達到18厘米以上時,.就能開花。從22厘米開始,周徑每相差2厘米,就劃分出一個等級,如22~ 24,24~26……30~32。我國進口的自然種球,周徑大多為28~ 30厘米,重量約為300克,可以保證抽生2~3個花枝。對其相應重量的要求,實際上是對充實度的要求。只有種球周徑足夠大,生長充實,沒有脫水和營養(yǎng)不良,才能很好地開花,保證每個花枝開放4~6朵花(最多時可開8朵)。
2、種球外觀
發(fā)育良好的種球,外觀充實圓潤,球體對稱,外部有少量的枯萎鱗片,外露的鮮活鱗片完整,有亮光(圖7)。鮮活鱗片上無大片銹斑,更沒有腐壞現(xiàn)象,頸部的切口整齊,高度適中。鱗莖盤下部外露部分短且整齊,底部平整。特別要提出的是,對于已經(jīng)萌動的種球,不可碰壞新抽發(fā)的花苞和幼葉。若已經(jīng)碰壞,必須時刻觀察是否出現(xiàn)腐壞。倘若腐壞,必須果斷地切除腐壞部分,以防擴大,傷及整個種球。
3、怎樣識別老弱病殘種球
朱頂紅生長年限過長,球體外部鱗片逐年干枯脫落。由于外部鱗片腐壞,過多脫落,造成鱗莖盤下部外露盤過長,這樣的種球就是老病種球。一般情況下,其外露盤高度不超過2毫米為宜。老病種球,其長勢必然變?nèi)?。當鱗片上出現(xiàn)連片的紅斑時,就是病球。
3、朱頂紅的保存方法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挖鱗莖,洗去泥沙,鮮用或切片曬干。
我們知道中藥方劑有很多的分類,而不同的方劑功效作用也不一樣,那么你知道紅圓子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京三棱(浸軟.切片)、蓬莪術(shù)、青橘皮、陳皮(去白),各五斤。干姜(炮)、胡椒,各三斤。
【炮制】上為細末,用醋面糊為圓,如梧桐子大,礬紅為衣。
【功能主治】治丈夫脾積氣滯,胸膈滿悶,面黃腹脹,四肢無力,酒積不食,干嘔不止,背胛連心胸及兩乳痛,婦人脾血積氣,諸般血癥氣塊,及小兒食積,骨瘦面黃,肚脹氣急,不嗜飲食,漸成脾勞,不拘老少,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粒,食后,姜湯下。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以上就是本文對紅圓子的簡單介紹,大家平時也可以多了解下。紅圓子和其他方劑有些相同的功效,但也有其特殊之處,在食用時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所需達到的效果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