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毒芋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孰為本,元氣不可虧;養(yǎng)生孰為先,養(yǎng)心須樂觀?!彪S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養(yǎng)生這種件越來越關(guān)注,勿以惡小而為之,不注意養(yǎng)生,這種“惡”會報復(fù)我們的身體。中醫(yī)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小毒芋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中醫(yī)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中藥材占了很大的份量,你了解小毒芋嗎,它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如何食用,相信很多人都很感興趣,下面就為大家一一道來。
【別名】香芋、團芋
【來源】藥材基源:為天南星科植物泉七的根莖。
【原形態(tài)】泉七,多年生草本。莖短,圓柱形,上升,粗2-3cm,具殘存的葉鞘。葉柄圓柱形,綠色或稀帶青紫色,纖細(xì),長30-50cm,下部具鞘;葉片薄革質(zhì),卵形,長20-30cm,寬12-17cm,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微凹或稍外凸,表面淡綠色,背面綠白色;例脈5-7對。花序柄綠色或青紫色,長8-15cm;佛焰苞外面上部黃色,基部紫色,內(nèi)面上部紫色,基部深紫色,卵狀被針形或長圓狀被針形,先端長尾狀漸尖,基部鈍或圓,初直立,后反卷;肉穗花序長3-4cm;雌花序長2-2.5cm,圓柱形,粗2-3mm,背面3/4與佛餡苞合生;雄花序橢圓形,長1-1.5cm,粗5-6mm;花無花被;雌花子房近球形,柱頭4-5裂,子房周圍有假雄蕊;雄花為棱柱狀或近圓柱形的合生雄蕊柱。漿果卵形,種子卵圓形?;ㄆ?-4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650-1400m的密林下潮濕地。
【性味】味辛;性寒;有毒
【功能主治】止血生肌;解毒消腫。主刀槍傷;創(chuàng)傷出血;血栓性脈管炎;瘡病癤腫;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
【摘錄】《中華本草》
從以上的介紹中,我們不難看出小毒芋的作用有很多。日常生活中的人們,可以根據(jù)自己身體的情況,適量的食用小毒芋。一段時間后身體狀況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ys630.COm精選閱讀
中藥紅芋對于大多人來說已經(jīng)是很熟悉了。但實際上,了解中藥紅芋的功效與作用的人并沒有多少,那么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
【別名】紅半夏、紅巖芋
【來源】為天南星種植物 零余芋 的 塊莖 或 全株 。秋、冬采集。切片曬干。
【原形態(tài)】一年生宿根草本,高30~40厘米。有根生、具小塊莖的長枝;塊莖扁圓形,外皮紅色。單葉盾形,暗綠微帶紅色,長15~20厘米,寬12~16厘米,全緣。肉穗花序,自塊莖生出,通常每一塊莖上有幾個直立的肉穗花序,長15~20厘米,暗紅色;雌雄花序為中性花所分隔;佛焰苞革質(zhì),管旋卷,將果包藏;雄花序棒狀;雌花序短,圓柱形。漿果小。
【生境分布】生于林下潮濕處。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溫,麻,有毒。
【功能主治】消腫殺蟲,麻醉止痛。治急性乳腺炎,跌打瘀腫,癰瘡癤腫,癬疥。
【用法用量】外用:搗敷或研末撒。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綜合以上的對于紅芋的描述,可見紅芋對于人體的好處還是不少的,可以使用的方法和用途也很多,可以針對紅芋所具有的藥理作用來治療相對應(yīng)的疾病。
中藥在治療某些疾病上往往有著出人意料的效果,因此對中藥選擇可以放心進行,不過在選擇中藥的時候,需要對藥物進行認(rèn)識,這樣治療疾病的時候,才會知道什么樣的藥是最佳之選,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中藥香芋。
【別名】團芋、灣洪(傣名)。
【來源】為天南星科植物 香芋 的 塊莖 。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干,或研粉用。
【原形態(tài)】草本,高20~40厘米。塊莖長卵圓形,須根很多。葉根出;葉柄柔軟而長,達(dá)20~25厘米;葉片卵狀長橢圓形,膜質(zhì),長15~20厘米,寬6~8厘米,先端尖,基部心臟形,光滑無毛?;ㄐ虮?,佛焰苞張開;肉穗花序較佛焰苞短;花單性同株,雌雄花緊貼;花被缺;雄花有假雄蕊3~6,合生成一柱狀體;雌花有棒狀的假雄蕊2~5;子房1室,有胚珠多個。漿果卵狀。
【生境分布】生于林下溝旁陰濕肥沃處。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性溫,味辛,有毒。
【功能主治】舒筋絡(luò),祛風(fēng)濕,止痛,消炎散腫。治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風(fēng)濕性腰腿痛,類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胃痛,胃腸炎,痧癥。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或浸酒,0.5~1兩浸酒1斤,日2次,每次10毫升。外用:搗敷或研末撒。
【注意】孕婦忌用。
【摘錄】《*辭典》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香芋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服用時能按照醫(yī)囑,同時要注意鍛煉身體,增強自身抵抗力。
說起獨角芋我們都不陌生,獨角芋不但可以食用而且有非常高的藥用功效,經(jīng)常吃獨角芋是可以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和保健作用的。
【別名】紅半夏、石芋頭、紅水芋、紅芋頭、珍珠莫玉散、五彩芋
【來源】為天南星科植物 花葉杯芋 的 塊莖 。秋、冬采收。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塊莖扁球形。葉片盾形或三角形,先端漸尖,基部深裂,裂片聯(lián)合部至葉柄著生處約為裂片全長的1/3,全緣,上面綠色,具紅紫色彩暈,近葉脈處則呈黃白色,下面粉綠色,并有半透明斑點;葉柄長約為葉片長的3~7倍,光滑,盾狀著生。肉穗花序較佛焰苞片短。
【生境分布】生于山谷箐溝較陰濕處。我國南北各地都有栽培。
【炮制】內(nèi)服需經(jīng)石灰水泡制。
【性味】苦辛,溫,有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散瘀止痛。治風(fēng)濕疼痛,跌打腫痛,胃痛,牙痛,無名腫毒,腮腺炎,癰,瘡,癤,癬,濕疹,全身瘙癢,狗和蛇、蟲咬傷,刀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或研末,1~3分。外用:搗敷或研末酒調(diào)敷;或切成小粒塞牙洞。
【注意】孕婦忌服。
【備注】本品有毒,中毒癥狀為喉舌麻痹,可用生姜汁或姜湯解毒。
【摘錄】《*辭典》
本文向我們介紹了什么是獨角芋,我們知道獨角芋是有著非常高的藥用效果的,但要提醒大家的是,獨角芋一般都是不可以亂吃的,否則會引起嚴(yán)重的后果的,希望大家謹(jǐn)慎對待。
中醫(yī)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中藥材占了很大的份量,你了解芋梗嗎,它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如何食用,相信很多人都很感興趣,下面就為大家一一道來。
【別名】芋荷桿(《民間常用草藥匯編》),芋莖(《湖南藥物志》)。
【來源】為天南星科植物 芋 的 葉柄 。7~8月間采取。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芋頭"條。
【功能主治】治瀉痢,腫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鮮者0.5~2兩。外用:搗敷或燒存性研末撒。
【附方】①治腹瀉痢疾:芋莖(葉柄)、陳蘿卜根、大蒜。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衍義》
從上文的闡述中我們對于芋梗的功效與作用有了一些了解,如果身體出現(xiàn)了什么不適的癥狀,可以用中藥的方法去調(diào)理,中醫(yī)治病的歷史久遠(yuǎn),可以放心食用。
中藥對我們的身體有著不同的功效,可以對我們的身體進行調(diào)理。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味中藥:雞爪芋,它具體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一起來看看吧。
【別名】鞋板芋、南星頭、南芋
【來源】藥材基源:為天南星科植物疣柄磨芋的塊莖。
【原形態(tài)】疣柄磨芋,塊莖扁球形,直徑約20cm,高約10cm。葉單一(稀2枚);葉柄長50-80cm,深綠色,具蒼白色斑塊;葉片3全裂,裂片二歧分裂或羽狀分裂,小裂片長圓形、三角形或卵狀三角形,驟尖,下延;側(cè)脈近平行,近邊緣連接成集合脈?;ㄐ虮侄?,圓柱形,長3-5cm,粗2-3cm。佛焰苞長約20cm以上,喉部寬25cm,卵形,外面綠色,飾以紫色條紋和綠白色斑塊,內(nèi)面具疣,深紫色,漏斗狀;檐部廣展,綠色,邊緣波狀。肉穗花序極臭;花單性,無花被;雌花序長5-7cm,圓柱形,紫褐色;雄花序倒圓錐形,黃綠色,長3-5cm,基部租2cm,上部粗4一5cm;附屬器圓錐形,鈍圓,青紫色,長7-12cm,海綿質(zhì);雄花花絲長5mm;子房球形,柱頭2裂。果序柄亮褐色,圓柱形,具不明顯的三棱,長25-37cm,粗2.5-3cm,表面具同色疣狀突起;果序長16-20cm,圓柱形,粗達(dá)7cm。漿果橢圓形,長2.5-3cm,直徑1.7-2cm,橘紅色,有圓形黑色殘存花柱,2室,每室種子1顆。種子長圓形,光滑,外種皮肉質(zhì),褐色,內(nèi)種皮薄,白色。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750m以下的熱帶地區(qū),江邊草坡、灌叢或荒地常見。
【性味】味辛;甘;性微溫
【功能主治】疏肝健脾;解毒散結(jié)。主慢性遷延性肝炎
【用法用量】內(nèi)服:水提取物制成顆粒劑,每次1包(相當(dāng)于生藥75g),每日2次;或入丸劑。
【臨床應(yīng)用】益肝丸:雞爪芋150g,甘草3g。將雞爪芋、甘草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濾過,濃縮為稠膏。按每克藥丸含干膏0.5g計,加適量淀粉混勻,干燥,磨成細(xì)粉,過篩,水泛為丸,干燥,包衣,分裝,每瓶重3g,即得。本品為黑色小丸;味甘。取本品加水慢慢研磨,濾過,濾液加活性炭,加熱至微沸,保溫5分鐘,濾過,置蒸發(fā)血中,在水浴上蒸發(fā)至稠膏狀,放冷,加50%乙醇,攪拌溶解,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天門冬氨酸溶于水中,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點樣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本酚-水(3:1)為展開劑,展開至18cm,取出,晾干,噴以荷三酮試液。于105℃加熱5分鐘,供試品溶液在與對照品溶液相對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的紫紅色斑點。功能益氣養(yǎng)肝,健脾開胃,祛濕解毒。用于慢性遷延性肝炎??诜看?g,每日2次。(《廣東省藥品標(biāo)準(zhǔn)》1987年)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講述了雞爪芋的一些食用方法等。雖然很多藥材都可以食用,但要提醒大家的是,中藥一般都是不可以亂吃的,要結(jié)合自己本身的情況用藥。
大家知道蕉芋是什么嗎?如果知道的話,那么對與蕉芋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嗎?蕉芋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藥材,對于我們的身體具有哪些調(diào)理作用呢?下文我們將一一分析給大家。
【別名】姜芋、芭蕉芋、蕉藕、蕉芽、芭蕉芽、香珠
【來源】藥材基源:為美人蕉科植物蕉芋的根莖。
【原形態(tài)】蕉芋,多年生草本,高達(dá)3m。具塊狀根莖。莖紫色,直立,粗壯。葉互生;葉柄短;葉鞘邊緣紫色;葉片長圓形,長30-70m,寬20-25cm,表面綠色,邊緣或背面紫色;有羽狀的平行脈,中脈明顯??偁罨ㄐ蚴枭ⅲ瑔我换蚍植妫换▎紊?朵簇生,小苞片卵形,長約8mm,淡紫色;萼片淡綠而染紫,披針形,長約1.5cm;花冠管杏黃色,長約1.5cm,花冠裂片杏黃而先端染紫,長約4cm;外輪退化雄蕊2(-3)枚,花瓣狀,倒披針形,長約5.5cm,寬約1cm,紅色,基部杏黃,直立,其中1枚微凹;唇瓣披針形,長4.5cm,卷曲,先端2裂,上部紅色,基部杏黃;發(fā)育雄蕊被針形,長約4.2cm,杏黃而染紅,花藥室長9mm;子房圓球形,直徑6mm,綠色,密被小疣狀突起。蒴果成3瓣開裂,瘤狀?;ㄆ?-10月。
【生境分布】全國各地常見栽培。原產(chǎn)美洲。
【栽培】生物學(xué)特性:喜溫暖潮濕氣候,不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但以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塊栽培為佳。
【性狀】性狀鑒別:根莖呈圓錐形,先端有莖基,周圍被有數(shù)枚葉鞘,表面所棕色或灰黃色。節(jié)明顯,具細(xì)根或點狀根痕。質(zhì)堅硬,斷面粉性。氣微,味淡。
【化學(xué)成份】根莖含淀粉(starch),還原糖(reducingsugars),蛋白質(zhì)(proteins),另含色氨酸(tryptophan)。
【性味】味甘;淡;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主痢疾;泄瀉;黃疸;癰瘡腫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介紹了蕉芋的相關(guān)常識,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蕉芋,大家可以在平時多積累一些相關(guān)的東西,這會對我們保持身體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
隨著現(xiàn)代人生活壓力加大,養(yǎng)生保健的方法也是層出不窮,但是最受人歡迎的還是中國傳統(tǒng)的老中醫(yī),還有經(jīng)過上千年檢驗的中藥。比如說茵芋,那么茵芋究竟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下。
【別名】黃山桂
【來源】蕓香科 茵芋 Skimmia reevesiana Fortune,以 葉 入藥。
【生境分布】東南沿海各省至湖南、湖北、廣西、貴州。
【毒性】 茵芋 的果和葉均有毒,尤以葉為劇。誤食少量引起輕度痙攣,大量引起血壓下降,心肌麻痹而死亡。 解救方法 :若出現(xiàn)痙攣,可肌肉注射苯巴比妥,痙攣控制后,可洗胃與導(dǎo)瀉。若血壓下降則注射腎上腺素或苯甲酸鈉咖啡因。
【性味】苦,溫。有毒。
【功能主治】祛風(fēng)勝濕。主治頑痹拘急攣痛。
【用法用量】1~3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本經(jīng)》
相信通過本篇文章對茵芋的詳細(xì)介紹,大家可以了解到關(guān)于茵芋的功效和藥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對于枇杷芋,我想有些人可能聽說過,甚至服用過。沒有聽說過也沒關(guān)系,接下來我就來給大家好好介紹一下枇杷芋。
【別名】枇杷玉(《陜西中草藥》),千斤重(《全展選編·傳染病》)。
【來源】為列當(dāng)科植物 丁座草 的 塊莖 。初夏發(fā)苗時采挖,曬干用。
【原形態(tài)】寄生草本,高15~30厘米,全株無毛。塊莖近球形。莖肉質(zhì),單一,圓柱狀,褐色。鱗片葉多數(shù),覆瓦狀排列,三角狀卵形,先端鈍,長1~1.8厘米。穗狀花序,長為莖的一半或更長;花無小苞片,近無梗,萼杯狀,有不規(guī)則裂片5;花冠2唇形,長1.5~2厘米,下唇遙短,有不明顯的3齒裂,雄蕊突出于花冠外;心皮3。蒴果卵圓形,3瓣裂。
【生境分布】生于高山金背枇杷林下。分布陜西、云南、四川、甘肅、湖北等地。
【性味】《陜西中草藥》:"澀微苦,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溫腎,消脹,止痛。治腹脹,胃痛,疝氣,勞傷咳嗽,血吸蟲病。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錢。
【注意】《陜西中草藥》:"反芋兒七。"
【附方】治血吸蟲?。呵Ы镏匾恢炼X(按體質(zhì)強弱增減),威靈仙、檳榔、百部、火草根各三錢。水煎半小時服,每次30毫升,每日三次。十五至二十天為一療程。(《全展選編·傳染病》)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陜西中草藥志》。
上面是關(guān)于枇杷芋的一個簡單的介紹,通過這些我們可以了解到枇杷芋中含有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元素,對于治療和預(yù)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關(guān)人士的指導(dǎo)下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