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蒜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拿體力精力與黃金鉆石比較,黃金和鉆石是無用的廢物?!鄙钪薪洺A鱾鬟@些關于養(yǎng)生的名句或者順口溜,養(yǎng)生不應只是延年益壽的投機,而應從年輕開始。您對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看待的呢?為滿足您的需求,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小紅蒜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說起小紅蒜,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因為它可是具有很好的治療疾病效果的。不過也有一些朋友不知道小紅蒜的功效具體是什么,因此在這里就來詳細的了解一下小紅蒜的功效。
【來源】藥材基源:為鳶尾科植物紅蔥的全草。
【原形態(tài)】紅蔥 多年生草本,高多達60cm。鱗莖卵圓形,長約5cm,直徑2-2.5cm,鱗片肥厚,紫紅色,無膜質包被。根柔嫩,黃褐色。葉互生;葉片寬條形或被針形,長25-40cm,寬1.2-2cm,先端漸尖,基部抱莖,有4-5條主脈平行而突出?;ㄇo高30-40cm,上部有3-5分枝,分枝處有葉狀苞片,條形,長8-12cm,5-7mm;傘形花序狀的聚傘花序生于花莖枝頂;花下有典形膜質苞片2;花被片6,白色,排成2輪;雄蕊3;子房下位,長橢圓形,3室,花柱先端3裂?;ㄆ?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云南各地常見栽培。
【性味】苦;辛;涼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活血通經;消腫解毒。主吐血;咯血;痢疾;經閉腹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瘡癤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鮮品15-3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外洗。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小紅蒜的相關知識,通過上述文章能夠清楚的了解到小紅蒜有著很多對人體的好處和作用,所以大家可以用小紅蒜來治療一些疾病。
yS630.Com相關推薦
小紅人是一種中藥材,這類藥物對疾病治療上可以涉及很多個方面,所以在對小紅人選擇之前,一定要對它進行很好了解,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介紹下。
【別名】土三七、大碎米草(《貴州藥植目錄》)。
【來源】為蓼科植物 粗毛火炭母 的 塊根 。全年可采。切片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塊狀,外表紅色,內黃色。莖多節(jié),紅色。葉具短柄,葉柄基部各有一舌狀裂片抱莖;葉片卵形戌矩圓狀卵形,長3~6厘米,寬2~3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心形,兩面密被粗毛;幼葉沿主脈有黑褐色斑塊;托葉鞘膜質?;ㄐ蝾^狀,由數個頭狀花序排成傘房花序;花白色。瘦果。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略旁。分布云南、貴州等地。
【性味】《云南思茅中草藥選》:"味酸,性平。"
【功能主治】《云南思茅中草藥選》:"通經活血,止血,解毒。治腸炎,痢疾,月經不調,血崩,產后流血過多。"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小紅人,我們知道小紅人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還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們要善于利用小紅人來為我們的健康護航。
小紅袍是一種很普通的中藥。雖然它很普通,卻是有著很多神奇的功效。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別名】五葉藤、五月藤、地星
【來源】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普渡天胡荽的全草。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16-30cm。匍匐莖短;莖直立或平臥上升,細弱,無毛,不分枝。葉互生;葉柄細弱,長3.5-13cm;葉片草質,心狀圓形,長2-4cm,寬4-6cm,5-7裂,裂口深達中部以下,幾成直角;中間裂片卵狀披針形,中部與下部近等寬,邊緣疏生不整齊鋸齒,齒直立或稍向外糨;兩側裂片略短于中間裂片;表面深綠色,密被粗伏毛,背面淡綠色,平滑無毛;葉脈掌狀。傘形花主鄧單生于莖頂,與葉對生或腋生;小總苞片細小,略呈紫褐色;小分辯率形花序有花20-28;花白色;花瓣卵形;花柱于果熟時向外反曲。果實心狀卵形,長約1.2mm,寬約2mm?;ü?-8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350m左右的山坡、路旁、林邊、草地等陰濕地區(qū)。
【性狀】性狀鑒別:本品多皺縮,莖細弱而彎曲,光滑無毛,長16-30cm,不分枝。葉互生,多皺縮,完整葉呈心狀圓形,長2-4cm,寬4-6cm,5-7裂,中間裂片長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邊緣疏生不整齊的鋸齒,表面通常深綠色,密被粗伏毛,背面淡綠,平滑無毛;葉脈掌狀,基部有毛;葉柄細弱,長3.5-13cm。質脆。氣微,味淡。
【性味】味苦;辛;性溫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止痛;截瘧。主風濕痹痛;肢體麻木;小兒喘咳;跌打腫痛;骨折;瘧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小紅袍有了一定的了解,這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藥材,但它的藥性和作用還有很多,因此希望大家在與自身情況結合的基礎上再食用。
在經過上千年的沉淀和積累的過程中,中藥在種類和數量上規(guī)模已經相當驚人,所以選擇中藥治療一些疑難雜癥都是有著很好的效果,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一種中藥小紅蘇。
【別名】野木香葉
【來源】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高原香薷的全草。
【原形態(tài)】高原香薷,草本植物,高3-20cm。莖基部分枝,小枝尤其是在下部的依伏或上升,被短柔毛。葉對生;葉柄長2-8mm,被短柔毛;葉片卵形,長4-24mm,寬3-14mm,先端鈍,基部圓形或闊楔形,邊緣具圓齒,上面密被短柔毛,下面被短柔毛,葉脈 較長而密,具腺點。輪傘花序多花密集成假穗狀化序,長1-1.5cm,生于莖和枝頂端,偏于一側;苞片圓形,長寬約3mm,先端芒尖,外面被柔毛,邊緣具緣毛,脈帶紫色;花萼管狀,長約5mm,外面被白色柔毛,萼齒5,披針狀鉆形,具緣毛,前2齒較長,先端刺芒狀,花冠紅紫色,長約8mm,外面被 柔毛及腺點,上唇直立先端正微缺,被北長緣毛,全緣,下唇3裂,中裂片圓形,全緣,側裂片弧形;雄蕊4,前對較長,均伸出,花絲無毛;子房4裂,花柱細,伸出,柱頭2淺裂。小堅果長圓形,長約1mm,淡黃色。花期9-11月,果期10-12月或翌看12月或翌年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300-2800m的山坡草地、人曠草地、空曠地、路旁、林下或灌叢中。
【性狀】性狀鑒別,莖長3-20cm,自基部分枝,小枝被短柔毛;質脆。葉卷皺縮,展平呈卵形,長0.4-2.4cm寬0.3-1.4cm,上面暗綠色,密被短柔毛,下面淡綠色,被短柔毛,腺點稀疏或不明顯。有時可風了穗狀花序,長1-1.5cm,花冠紅紫色。小堅果長圓形,長約0.1cm,濃褐色。揉搓后有特異清香。味涼、涼。
【性味】味辛;性微溫
【功能主治】發(fā)表解暑;化濕殺蟲。主暑天感冒;發(fā)熱頭痛;無汗身重;腹痛吐瀉水腫;瘡瘡;陰道滴蟲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
【摘錄】《中華本草》
其實只有在實踐后才會知道它的好處。就如同上面介紹的中藥小紅蘇,原來小紅蘇還可以治療一些其他的疾病。所以適量的食用還是有不少好處的。
小紅柳根是中藥中常見的一種,具有很多不同的功效,可以對人體的一些疾病進行調理,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它的具體的功效有哪些吧。
【別名】烏柳根
【來源】藥材基源:為楊柳科植物小紅柳的根和須狀根。
【原形態(tài)】灌木,高1-2m。小枝淡黃色或黃褐色。芽卵形,有絲狀毛。葉片線形或線狀倒披針形,或鐮刀狀披針形,長1.5-4cm,寬2-4mm,兩端漸狹,下面中脈明顯;邊緣有不明顯的細齒,或近全緣;葉柄短。花先葉開放或近同時開放,花序圓柱形,長1-1.5(-2)cm,近無梗,基部有1-2鱗片狀小葉;雄蕊2,花絲和花藥合生,苞片先端褐色,邊緣被疏長毛,腺體1,腹生;子房卵狀圓錐形,花柱短而明顯,柱頭紅褐色,2淺裂;腺體1,腹生。花期5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沙漠地區(qū)的河邊或沙丘間低地。
【性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瀉火;順氣。主風火牙痛;腰痛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對小紅柳根的功效和作用的介紹,大家都知道它的神奇了吧。其實生活當中有很多看似很普通的人或者事情,都蘊含著我們意想不到的力量。既然大家知道了小紅柳根的神奇的療效和作用,那么可以嘗試一下,檢驗一下是否有效。
小紅參的簡介
小紅參,又名滇紫參(《云南中草藥選》),小活血(《昆明民間常用草藥》),小紅藥(《紅河中草藥》)。產中國甘肅、安徽、浙江、臺灣、湖南、四川、貴州、云南、西藏,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不丹、尼泊爾、孟加拉國、緬甸、泰國。
小紅參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
根含有蒽醌甙類成分:2-甲基-1,3,6-三羥基-9,10-蒽醌-3-O-(6′-O-乙酰基)-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甙,2-甲基-1,3,6-三羥基-9,10-蒽醌-3-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甙,2-甲基-1,6-二羥基蒽醌-3-O-(6′-O-乙?;?-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甙,2-甲基-1,6-二羥基蒽醌-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甙。還含茜根本能;三個喬木烷型三萜成分:茜草喬木醇A、G,茜草喬木酮A。另含一個搞癌活性的新成分,命名為環(huán)已肽甙RY-1及其甙元RA-V。
2、功效作用
補血活血,祛風除濕。治頭暈,失眠,肺結核、吐血,風濕,跌打損傷,月經不調。內服:煎湯,O.3~1兩;或浸酒。
3、臨床應用
3.1、治頭昏頭暈:小紅參、青洋參、大黑藥等分研末,蒸雞蛋兌紅糖、豬油吃。(《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3.2、治失眠:小紅參,紅糖,水煎服。(《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3.3、治肺結核:小紅參、小白芨各一蔭。研末和蜂蜜三兩蒸食。每日三次,兩天服完。(《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3.4、治內傷吐血,痰中帶血:小紅參、葉下花各二錢。研末,開水送服或水煎服,紅糖為引。(《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3.5、治經閉,月經不調,帶下,產后關節(jié)痛:小紅參三兩,煮豬排骨(淡鹽)吃。(《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小紅參的市場信息
1、小紅參的價格
小紅參的價格約為2元/50克。
2、小紅參的選購方法
干燥根效條叢生,呈細圓柱形,微彎曲,長10~15厘米,直徑約3~6毫米,表面紅棕色,有細縱皺。斷面黃紅色或深紅色。氣微,味甘微苦。以粗壯,色紅者為佳。 產云南。
3、小紅參的保存方法
小紅參可擱置在陰涼通風處,置干燥處。
中藥材是很常見的,而且中藥材的種類還比較多,在功效也是有著一些區(qū)別,因此選擇之前,需要進行很好的了解,那么你了解小紅花這種藥材嗎?
【別名】朱唇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 朱唇 的 全草 。夏、秋采集。切斷曬干。
【原形態(tài)】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約1米,全體被白毛。根莖橫走,半木質,褐色,有纖細須根。莖四棱形,被白色剛毛。單葉對生,卵形,或三角形,長3.5~5厘米,寬1.6~3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心形至截形,邊緣有鈍鋸齒?;啥噍嗧斏目偁罨ㄐ颍]営谢?~10朵,花序長14~20厘米;花萼筒狀鐘形,綠色或帶紫紅色,外面及齒緣有白色長毛,2唇,上唇全緣,下唇2裂;花冠深紅色,長20~25毫米,上唇直立,先端有凹,下唇長倍于上唇,3裂;雄蕊2,花絲長伸出;花柱與雄蕊等長。小堅果褐色,長圓形。花期7~8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生于田邊、路旁潮濕草地,或栽培。
【性味】辛澀微苦,涼。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清熱利濕。治婦女血崩,高熱,腹痛不適。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3錢。
【摘錄】《*辭典》
了解了這么多關于中藥小紅花的各種情況,相信我們可以在面對疾病的困擾時做到鎮(zhèn)定自若,正確的對待疾病的治療。
蔥,既是人們四季常食的調味品,又是營養(yǎng)豐富的應時蔬菜。據分析,每百克大蔥含蛋白質1.4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4.1克,維生素A原1.6毫克,還有維生素B1、維生素C以及鈣、磷、鐵、鎂等元素。蔥作為調味品是由于它含有特殊香氣的揮發(fā)油,其主要成分是蔥蒜辣素,也叫植物殺菌素。它除能促使人的消化液分泌量增加、提高食欲、增強消化功能外,還具有殺菌消炎作用。經研究還發(fā)現(xiàn),經常食蔥和蒜,還具有降低血脂、血糖、血壓及補腦作用。
老年腦力勞動者,常因用腦過度而引起食欲欠佳、消化不良等癥狀,有時甚至出現(xiàn)血壓升高等一系列反應,如果能事先多吃點大蔥或大蒜,則有預防上述癥狀的作用。為大腦提供能量所需的葡萄糖的轉變,需要維生素B1的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把大蒜和少量維生素B1放在一起,即可產生一種叫蒜胺的物質。這種物質在增強維生素B1作用的同時,還能發(fā)揮比維生素B1更強的作用。大蔥中則含有一種叫前列腺素A的成分,若經常食蔥,堆積的前列腺素A就可起到舒張小血管、促進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從而有助于防治血壓升高所致的頭暈。國外學者也證明,常食大蔥或大蒜,會使人保持大腦靈活,甚至更活躍。
隨著現(xiàn)代人生活壓力加大,養(yǎng)生保健的方法也是層出不窮,但是最受人歡迎的還是中國傳統(tǒng)的老中醫(yī),還有經過上千年檢驗的中藥。比如說山蒜,那么山蒜究竟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下。
【別名】澤蒜(《本草拾遺》),小蒜(《救荒本草》),苦蒜果、野蔥果(《貴州民間方藥集》),野蔥(《上海植物名錄》)。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 山蒜 的 鱗莖 。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鱗莖廣卵形,白色,僅如棗大,外有膜被。葉根生,細長,管狀,柔軟而有微棱,色綠,長約30厘米左右。花莖于葉間抽出,長30~60厘米,莖頂有多數紫黑色珠芽;傘形花序頂生;苞片2,卵形,膜質;花小,花被6,卵狀披針形,先端鈍,白色,或有紫色背線;雄蕊6,卵狀,花藥長圓形;于房上位,3室,花柱絲狀。蒴果,室背開裂。種子黑色?;ㄆ谙募?。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全國各地均有分布。
【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溫中去積,散瘀止痛。治積塊,血瘕,食滯飽脹,癰腫,跌撲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或磨汁。
【摘錄】《*辭典》
上文我們介紹了山蒜以及山蒜的特點,可以知道山蒜有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在很多疾病上面都起到了治療和輔助治療的效果。希望對大家的健康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