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油木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得早?!彪S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養(yǎng)生這種件越來越關注,勿以善小而不為,養(yǎng)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積累。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的內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紫油木的功效與作用,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紫油木是一種普通的中藥材,具有極大的保健作用,對于一些疾病也有一定的效果,我們需要根據(jù)自己的需求選擇。生活中很多人對于紫油木不了解,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紫油木。
【別名】青香木、梅江
【來源】漆樹科 紫油木 pistacia weinmannifolia poiss.,以 嫩葉尖 入藥。
【生境分布】四川、云南。
【性味】微苦、澀,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收斂止血。主治痢疾,腸炎,腹瀉,外傷出血,瘡瘍濕疹。
【用法用量】3~5錢,水煎服。外用鮮葉搗爛包敷。止血用皮研粉撒敷。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通過本篇文章對紫油木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關于紫油木的相關作用和食用方法等。紫油木的價值可以通過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體現(xiàn)了紫油木的重要性。
擴展閱讀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國際間的交流慎密,大部分學醫(yī)的都受到了西醫(yī)的嚴重影響,學習中醫(yī)的人是越來越少,所以這就造成了大家對中藥的了解也是越來越少。下面就來說說木竹子油這種中藥的功效與作用。
【來源】為藤黃科植物 嶺南山竹子種仁的脂肪油 。冬季采成熟果實,用水浸2~3日,搓去皮肉,將種子曬干,去殼。然后取種仁晾干,碾成粉末狀,上甑蒸至90℃即可取下榨油。
【性味】《廣西中草藥):"甘酸,涼,有小毒。"
【功能主治】《廣西中草藥》:"消炎止痛,收斂生肌。治燒傷,燙傷,濕疹,口腔炎,牙周炎,癰瘡潰爛。"
【用法用量】外用:涂敷。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陸川本草》
對于文章介紹的木竹子油,希望大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去了解一些相關的資料,這樣就可以在面對疾病的困擾時正確的進行治療。
木姜油是一種利用木姜子榨出來的油,這種油帶有一種果香味,比一般的油味道要好得多,而且它是一種用于去腥跟提味的油,我們一般在吃葷菜的時候都可以用到這種油,普通油一般都沒有這種效果,木姜油有一定的功效與副作用,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那么木姜油功效與副作用是什么?
山蒼子油,外文名稱為Litsea cubeba oil。山蒼子油是指從山蒼子鮮果中提取得到的天然香精油,呈微黃色,其中含有大量的檸檬醛,所以有非常強烈、好聞的檸檬味,約介于花香和果香之間。所含主要化學成分有:檸檬醛、檸檬烯、甲基庚烯酮、芫荽油醇、香葉醇、香草醛、莰烯等。
山蒼子油是香精香料工業(yè)中一種重要的原料精油。由樟科木姜子屬植物山蒼子[Litsea cubeba (Lour.) pers.](山胡椒)樹的果實經(jīng)蒸汽蒸餾或亞臨界生物技術加工而得得率約為3%-6%左右。
用途:香料用山蒼子油1.通常用于提制檸檬醛,供合成紫羅蘭酮類香料和維生素等。
2.也可直接用于日化香精和食用香精,可做為清新劑提調香精頭香的清鮮香氣。
調味品用山蒼子油:作為調味品的山蒼子油的標準制定方面有嚴重障礙,與國家規(guī)定的調味油QS規(guī)范有沖突。山蒼子油的水分及揮發(fā)物指標遠高于調味油QS規(guī)定的強制性指標(花椒油亦與此類似)。調味油QS規(guī)定的水分及揮發(fā)物≦0.2%,而作為調味品使用的山蒼子油,主要利用的是山蒼子油的揮發(fā)性成分,即調味成分,這也是消費者青睞的成分。因此,山蒼子油含有的山蒼子精油越多,其揮發(fā)物越高。希望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加強調查研究,制定一個合理的標準,促進我國特種香辛料調味油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
斑鳩木分布在我國的廣西、廣東、福建、云南等地。那么在醫(yī)學上斑鳩木有哪些具體的藥用價值呢?又有哪些方劑需要用到它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斑鳩木的功效與作用。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0-1000m的山谷疏林中或林緣,或攀援于喬木上。
【性味】
味甘;苦;性涼。
【原形態(tài)】
茄葉斑鳩菊,直立藤狀灌木或上喬,高8-12m。枝開展或有時攀援,圓柱形,密被黃褐色絨毛或綿毛。葉互生;具短柄,粗壯,長1-2cm,有密絨毛;葉片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6-16cm,寬4-9cm,先端漸尖或短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全緣或有疏鈍齒,側脈7-9對,細脈稍平行,網(wǎng)狀,上面深綠色,有光澤,密被貼生短毛,下面淺綠,密被淡黃棕色柔毛或曲柔毛。
頭狀花序多數(shù),徑5-6mm,在葉腋葉枝端排成復傘房序;花序梗長4-6mm,密絨毛;總苞半球形,直徑6-8mm,總苞片4-5層,橢圓形或長圓形,長2-6mm,先端極鈍,外面被密絨毛;花托平,具小窩孔;花冠管狀,粉紅色或淡紫色,長約6mm,管部細。瘦果4-5棱,無毛,稍扁平,長2-2.5mm;冠毛淡黃色,2層,外層極短,糙毛狀,長約8mm?;ㄆ?1月至翌年4月。
【別名】
月中風、空心癍麻、白沉沙、硬骨過山龍、威蝦花、夜牽牛、白花毛桃、大過山龍。
功能主治
潤肺止咳;祛風止癢。主咽喉腫痛;肺結核咳嗽;咯血;支氣管炎;胃腸炎;風濕痹痛;外傷出血;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根30-60g;或浸酒。外用:適量,葉、莖搗敷;或煎水洗。
附方
①治風濕:一、月中風葉,煲水洗患處。二、月中風根一兩。浸酒一斤,隨量飲。(《梧州草藥及常見病多發(fā)病處方選》)
②治皮膚痕癢:月中風梗一斤,煲水四斤,加醋少許,洗患處。(《梧州草藥及常見病多發(fā)病處方選》)
各家論述
《梧州草藥及常見病多發(fā)病處方選》:祛風濕,止癢。治產(chǎn)后風濕骨痛,皮膚痕癢。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家肯定已經(jīng)對斑鳩木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知道了斑鳩木具有潤肺止咳、祛風止癢的功效。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關于中藥的相關知識,可以繼續(xù)閱讀下一篇哦。
核子木的作用有哪些?核子木作為傳統(tǒng)的一味中藥,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平時可以和一些其他藥材相搭配,做成藥膳,對于調理人體具有非常不錯的效果。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核子木。
【來源】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核子木的莖、葉。
【原形態(tài)】核子木 灌本,直立或外傾,高2-5m。葉互生;葉柄長7-20mm;葉片紙質,長卵形或長橢圓形,長7-13cm,寬3-4.5cm,先端長漸尖,基部闊楔形至圓形,邊緣具細鋸齒,上面綠色,下面淡綠,側脈7對。聚傘圓錐花序細長,穗狀,腋生,長2-5cm;花小,白色或淡綠色,5基數(shù),雜性異株;雄花直徑約3mm,花萼和花瓣2輪緊密排列,花盤薄而平,雄蕊著生于花盤邊緣,花絲細長,退化子房細小;雌花極小,直徑約lmm,萼片與花瓣均直立,無雄蕊,花盤環(huán)狀;子房上位,2室,每室有胚珠2顆,柱頭2裂。果近球形的小果漿,成熟時紅色,直徑約3mm,有種子2-4顆。種子細小,假種皮薄膜質?;ㄆ?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400-1200m的山地林中或灌木叢中。
【性味】辛;苦;平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主風濕痹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
【摘錄】《中華本草》
上面介紹了核子木的一些基本常識,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對于核子木的了解會更多一些。生活中常常接觸的其它藥材還有很多,有時間的話不妨多去了解一下。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不但對于各種食物都非常的了解,藥品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很多的,其中杠木就是一種比較常出現(xiàn)的中藥材,鑒于還是有很多人對于杠木不怎么了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詳細的看一下。
【來源】為殼斗科植物遼東櫟的果實。秋季采收。
【原形態(tài)】遼東櫟,又名:柴樹、青岡柳、小葉青岡。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中。分布寧夏、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
【性味】苦,微溫。
【功能主治】健脾止瀉,收斂止血。治脾虛腹瀉,痔瘡出血,脫肛。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為散,2~3錢。
【附方】治腹瀉,痔血,脫肛:杠木三兩,炒熟研末。每服四錢,每日三次。
【摘錄】《*辭典》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杠木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服用時能按照醫(yī)囑,同時要注意鍛煉身體,增強自身抵抗力。
木荷的簡介
木荷既是一種優(yōu)良的綠化、用材樹種,又是一種較好的耐火、抗火、難燃樹種。木荷為中國珍貴的用材樹種,樹干通直,材質堅韌,結構細致,耐久用,易加工,是紡織工業(yè)中制作紗綻、紗管的上等材料;又是橋梁、船舶、車輛、建筑、農(nóng)具、家具、膠合板等優(yōu)良用材,樹皮、樹葉含鞣質,可以提取單寧。木荷是很好的防火林種。
木荷的功效與作用
1、木荷樹冠高大,葉子濃密。一條由木荷樹組成的林帶,就像一堵高大的防火墻,能將熊熊大火阻斷隔離。
2、廣繁殖性。它的種子輕薄,擴散能力強。木荷種子薄如紙,每公斤達20多萬粒。種子成熟后,能在自然條件下隨風飄播60至100米,這就為它擴大繁殖奠定了基礎。
3、木荷有很強的適應性。既能單獨種植形成防火帶,又能混生于松、杉、樟等林木之中,起到局部防燃阻火的作用。
4、木荷能抑制其它植物在其樹下生長,形成空地,可從低處阻隔山火。
這種林木主產(chǎn)于中國中部至南部的廣大山區(qū),既是良好的用材林,又是美麗的觀賞林,但人類越來越欣賞它的防火特長。有的將它混種于其它林木之中,有的以它為主體,種成防火林帶,均收到了良好效果。
木荷的市場信息
1、木荷的價格
300 元/棵
2、木荷的選購方法
枝:木荷為大喬木,高25米,嫩枝通常無毛。
葉:木荷的葉革質或薄革質,橢圓形,長7-12厘米,寬4-6.5厘米,先端尖銳,有時略鈍,基部楔形,上面干后發(fā)亮,下面無毛,側脈7-9對,在兩面明顯,邊緣有鈍齒;葉柄長1-2厘米。
花:木荷的花生于枝頂葉腋,常多朵排成總狀花序,直徑3厘米,白色,花柄長1-2.5厘米,纖細,無毛;苞片2,貼近萼片,長4-6毫米,早落;萼片半圓形,長2-3毫米,外面無毛,內面有絹毛;花瓣長1-1.5厘米,最外1片風帽狀,邊緣多少有毛;子房有毛。
3、木荷的保存方法
木荷喜光,幼年稍耐庇蔭。適應亞熱帶氣候,分布區(qū)年降水量1200~2000毫米,年平均氣溫15~22℃。對土壤適應性較強,酸性土如紅壤、紅黃壤、黃壤上均可生長,但以在肥厚、濕潤、疏松的沙壤土生長良好。
木藍的簡介
木藍,又名為藍靛、槐藍、小青[福建]、野槐樹。雙子葉植物藥豆科植物木藍的葉及莖。有治乙型腦炎,腮腺炎,目赤,瘡腫,吐血等功效。
灌木,高1.5—3米。莖褐色,圓柱形,幼枝被棕色并間生白色丁字毛,后脫落無毛。羽狀復葉長3—11厘米;葉柄長4—15毫米,上面扁平或有淺槽,被褐色丁字毛;托葉披針形,長3—4毫米;小葉3—6對,通常對生,稀有部分互生,紙質。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9—23毫米,寬4.5—12毫米,先端圓形或微凹,基部楔形或闊楔形,上面綠色,下面粉綠色,兩面薄被白色并間生褐色丁字毛,中脈上面平,側脈不明顯;小葉柄長約2毫米;小托葉鉆形,比小葉柄短或等長??偁罨ㄐ蜷L達15厘米;總花梗長達1.5厘米,有毛;苞片線狀披針形,長約2毫米,早落;花梗細,長達4毫米;花萼長約3.5毫米,外面被毛,萼筒長約1.5毫米,萼齒線狀披針形,不等長,最下萼齒長約2毫米;花冠紫紅色,旗瓣橢圓形,長8.5—9.5毫米,寬4.5—5.5毫米,外面被毛,翼瓣長約8毫米,邊緣有睫毛,龍骨瓣長約8.5毫米,先端漸尖,邊緣有睫;花藥卵球形,頂端有小凸尖,基部有髯毛;子房二縫線上有毛,約有胚珠7粒。莢果赤褐色,線狀圓柱形,長2.5—4厘米,有褐色柔毛,內果皮有斑點;種子近正方形,長寬約1.5毫米?;ㄆ?—6月,果期6—9月。
分布于華東及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木藍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主治乙型腦炎;腮腺炎;急性咽喉炎;淋巴結炎;目赤;口瘡;癰腫瘡癤;丹毒;疥癬;蟲蛇咬傷;吐血。
【富含物質】全草含靛甙[indican(glucoside)],魚藤素(deguelin),去氫魚藤素
(dehydrodeguelin),魚藤醇(rotenol),魚藤酮(rotenone),在葉素(tephrosin),蘇門答臘酚(sumatrol),組胺(histamine)。葉子含 有香豆精成分,黃酮類成分,藍色染料(bluedye)。種子含多糖(holoside),半乳糖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莖、葉、果中含黃酮類化合物芹菜素(apigenin),山奈酚(kaempferol),木犀草素(luteolin)和槲皮素(quercetin)。
木藍的市場信息
1、木藍的價格
每千克60元。
2、木藍的選購方法
木藍知名的清熱解毒藥,對夏季傷暑上火者比較適合,但對脾胃虛寒的人就不能用,濫用則會引起腹瀉。此外,有些藥可引起過敏,有些藥可能傷胎,是特殊群體不能亂用的。為此,選購木藍前,應聽從醫(yī)生指導。
3、木藍的保存方法
根據(jù)木藍的特性進行貯存,木藍屬于植物類中藥應貯存在干燥、涼爽、平時溫濕度管理嚴格,具有藥劑熏蒸條件下貯。這樣既能及時檢查質量,也可以有效的控制霉蟲的產(chǎn)生。
不知道大家對鴨腳木是否熟悉,對它的功效作用是否了解,下面我們就來仔細分析一下鴨腳木的價值和食用方法等。
【別名】鴨腳板、鴨腳皮、鵝掌柴、五指通、傘托樹
【來源】五加科鵝掌柴屬植物 鵝掌柴 Schefflera octophyyla (Lour.)Harms,以 根皮、根 和 葉 入藥。全年可采,根、根皮洗凈,切片曬干備用。葉鮮用。
【性味】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癢,消腫散瘀。根皮:感冒發(fā)熱,咽喉腫痛,風濕骨痛,跌打損傷;葉:外用治過敏性皮炎,濕疹。
【用法用量】根皮0.5~1兩;葉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
【備注】(1)據(jù)報道用鴨腳木樹皮半斤,搗爛煎湯服后,再服植物油1~2兩,可解木薯及斷腸草(鉤吻)中毒。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對于鴨腳木的藥用價值大家應該知道了,我們平時應該多關注這方面的信息,這樣就可以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有所準備,不至于驚慌失措。
白木是一種中醫(yī)中經(jīng)常用到的藥材,常應用于各種疾病的治療,那么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白木的相關。
【別名】野黃皮、雞卵黃(《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小柑、小郎傘、搽散、野辣椒(《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 大管 的 根 或 根皮 。
【原形態(tài)】小喬木,高1~3米,小枝、葉柄、葉脈、花軸及花枝等均被擴展的短柔毛。單數(shù)羽狀復葉;小葉5~11,互生,具柄,鐮刀狀披針形,長4~7厘米,寬1.8~3厘米,先端尖,基部圓或鈍斜,極不對稱,邊緣具疏齒。傘房圓錐花序頂生;花小而多,白色;萼片5,長不及1毫米;花瓣5,長圓形,長約4毫米,外面被毛;雄蕊10,長短互間,花藥廣橢圓形;子房被長毛,5室,柱頭頭狀。漿果橢圓形或倒卵形,長約1厘米,成熟時黃色或朱紅色,表面有腺點;種子1~2粒?;ㄆ?2月至翌年4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生于曠野,叢林。分布廣東、廣西、云南等地。
【性味】苦辛,涼。
【功能主治】治跌打腫痛,骨折,扭傷,風濕痛,喉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浸酒。外用:研末酒炒敷。
【附方】①治胸痹,跌打扭傷:大管干根三至五錢,水煎服。(《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陸川本草》。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白木的相關知識,通過上述文章能夠清楚的了解到白木有著很多對人體的好處和作用,所以大家可以用白木來治療一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