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腰散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物質(zhì)是健康的基礎(chǔ),精神是健康的支柱,運動是健康源泉,科學是健康的法寶!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養(yǎng)生越來越看重,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需要掌握相關(guān)養(yǎng)生知識。正確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收集整理的“托腰散的功效與作用”,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托腰散是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東西,托腰散給我們帶來的功效是其他食物都不具備的。那么托腰散的功效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來源】為蘿藦種植物 朱砂藤 的 根 。秋、冬采根,曬干備用。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質(zhì)藤本。根肉質(zhì),較粗,支根粗細相近。莖綠色,分枝;小枝纖細,被不明顯的微毛。單葉對生;具柄;葉片厚紙質(zhì);心狀卵形或心狀圓形或近戟形,長4~10厘米,邊緣淺波狀,上面綠色,被極稀疏伏柔毛,下面灰白色或淡綠色,近無毛。傘形花序腋生;花萼5深裂,裂片卵狀矩圓形,邊緣有睫毛;花冠輪狀,裂片旋轉(zhuǎn)排列,內(nèi)面有柔毛;副花冠的鱗片5片,肥厚膨大,肉質(zhì),先端分離;花粉塊每室1個,下垂。蓇葖果,長角狀,平滑。種子褐色,頂端有絲狀束毛?;ㄆ?~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疏灌叢中。分布四川、云南、貴州、廣西、湖南、湖北、江西等地。
【性味】苦,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理氣,止痛,強筋骨,除風濕,明目。治胃痛,腹痛,腰脹痛,跌打損傷,有強壯之功。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錢。
【摘錄】《*辭典》
獨特的生存環(huán)境賦予托腰散神奇的功效,經(jīng)過上面內(nèi)容的介紹,想必大家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在增長閱歷的同時,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困難。
相關(guān)閱讀
參耆內(nèi)托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是包含了一些大家比較熟悉的中藥材,是藥食同源的純天然配方,下面我們就去看看相關(guān)的介紹吧。
【處方】人參、黃耆(炒)、當歸、川芎、厚樸(姜制)、防風、桔梗(炒)、白芷、官桂、紫草、木香、甘草。
【功能主治】氣血不足,痘瘡倒靨,或痛瘍久不潰膿者。
【用法用量】加糯米1撮,水煎服。
【摘錄】《小兒痘疹》
【處方】人參、黃耆(炒)、當歸(酒洗)、白術(shù)(炒)、橘紅、甘草、升麻、川芎、生地(酒洗)、羌活、厚樸(姜汁拌炒)。
【功能主治】癰疽發(fā)背。
【用法用量】
【摘錄】《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四
【處方】人參、黃耆、甘草、川芎、當歸、防風、白芷、桔梗、白芍、厚樸、木香、肉桂。
【功能主治】痘不起發(fā),根窠不紅,灰白色,寒戰(zhàn)咬牙,痘毒少,而元氣至虛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為引。
【摘錄】《治痘全書》卷十三
【處方】人參1錢(虛甚者倍用),黃耆(酒炒)3錢,當歸2錢,川芎(酒炒)5分,炙草1錢5分,陳皮5分,金銀花5錢,丹皮1錢,遠志(去心甘草水泡,炒)1錢5分。
【功能主治】痛疽未潰或已潰。
【用法用量】加大棗5枚,水煎服。
【摘錄】《醫(yī)學心悟》卷六
【處方】人參、黃耆、當歸、赤芍、川芎、厚樸、防風、桔梗、白芷、官桂、紫草、木香、蟲退。
【功能主治】氣虛不能化毒,面癢者其痘白而頂陷,皮薄而漿清,精神困倦,二便頻利。
【摘錄】《種痘新書》卷七
【處方】人參、炙耆、白術(shù)、當歸、元參、白芍、牛蒡、銀花、連翹、防風、甘草。
【功能主治】妊婦痘出稠密者。
【摘錄】《易簡方便》卷五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參耆內(nèi)托散,我們知道參耆內(nèi)托散的功效和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如果有需要的話,大家可以試一試。
黃耆內(nèi)托散大家了解嗎,它是一種中藥方劑,能夠讓我們的身體狀況得到改善,大家應該都知道黃耆內(nèi)托散功效是挺多的,對于具體的黃耆內(nèi)托散的作用,我們來看看下面的介紹。
【處方】川芎 當歸 黃耆各6克 白術(shù) 金銀花 天花粉 皂角針各3克 甘草 澤瀉各1.5克
【功能主治】治魚口、便毒、橫痃,已成不得內(nèi)消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取320毫升,空腹時服。
【摘錄】《外科正宗》卷三
【處方】黃耆5分,當歸5分,川芎5分,厚樸5分,桔梗5分,防風5分,甘草5分,人參5分,白芍5分,肉桂3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老弱人患發(fā)頤,不可全用攻瀉者。
【用法用量】溫酒服。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二
【處方】黃耆2錢,當歸1錢,川芎1錢,金銀花1錢,皂角針1錢,穿山甲1錢,甘草節(jié)1錢。
【功能主治】臀癰已成,服活血散瘀湯勢定者,欲其潰膿。
【用法用量】水2鐘,煎8分,入酒1杯,食前服。
【摘錄】《外科正宗》卷三
以上就是本文對黃耆內(nèi)托散的一些介紹,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可以多多積累這方面的信息,一定會對周圍的人有所幫助的。
說到養(yǎng)生,很多人會侃侃而談,由此可知,大家對于養(yǎng)生的關(guān)注。那么大家了解中藥方劑嗎?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中藥方劑補真內(nèi)托散的有關(guān)介紹。
【處方】柴胡8分,干葛8分,人參5分,黃耆1錢,熟地1錢,當歸8分,茯神8分,棗仁6分,麥冬7分。
【功能主治】房勞過度,耗散真元,外挾客邪者。
【用法用量】
【各家論述】房勞挾外感,當以培補精神為主,故用參、耆以益元氣,歸、地以補精血,柴、葛以托外邪,茯神、棗仁以安神定志,麥冬生津潤燥。以欲竭精枯之軀,而感冒四時不正之邪,以大補氣血之品而加入柴胡、葛根之內(nèi),則補者自補,托者自托,而散者自散矣。
【摘錄】《不居集》上集卷十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補真內(nèi)托散這種中藥方劑的相關(guān)知識,通過上述文章能夠清楚的了解到補真內(nèi)托散有著很多對人體的好處和作用,所以大家可以用補真內(nèi)托散來治療一些疾病。
許多喜歡養(yǎng)生的人士都知道加味千金內(nèi)托散,但是你們知道怎樣正確的利用加味千金內(nèi)托散嗎?加味千金內(nèi)托散的功效有哪些呢,不太清楚的話就接著往下看吧!
【處方】黃耆(鹽水炒)、人參、當歸(酒洗)、川芎、白芍(酒炒)、白芷、防風、川樸(姜炒)、桔梗、官桂、瓜蔞仁(去殼)、金銀花、甘草節(jié)。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發(fā)散外邪,流行氣血,排膿止痛,生肌長肉。主氣血凝滯,風毒壅結(jié),致患癰疽瘡癤,在5-6日間,已潰未潰而作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1兩,水煎,入好酒半盞,去滓溫服。日進2-3服之后,瘡口有黑血出,及有汗出,此藥之功也。不問證候猛惡,未成者自散,已成者即潰矣。
【摘錄】《壽世保元》卷九
像加味千金內(nèi)托散之類的這些中藥的方劑都是把幾種中藥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再經(jīng)過反復的療效驗證其可行性后才會運用的,大家可以放心服用。但如果出現(xiàn)什么不適,一定要即時就診。
你知道化毒為水內(nèi)托散嗎?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利用化毒為水內(nèi)托散治療呢?化毒為水內(nèi)托散的治療效果怎么樣呢?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別名】還魂散、內(nèi)消散、活命飲、還魂湯
【處方】乳香1錢,穿山甲1錢,白及1錢,知母1錢,貝母1錢,半夏1錢,金銀花1錢,皂角1錢,天花粉1錢。
【功能主治】內(nèi)消去毒。主癰疽發(fā)背,對口惡疔瘡,乳花,百種無名無頭歹瘡。
【用法用量】還魂散(《古今醫(yī)鑒》卷十五)、內(nèi)消散(《外科正宗》卷一)、活命飲、還魂湯(《觀聚方要補》卷八引《外科纂要》)。
【摘錄】《觀聚方要補》卷八引《皆效方》
看了上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已經(jīng)基本上了解了化毒為水內(nèi)托散的功效與作用了吧?化毒為水內(nèi)托散的藥用價值極高,對調(diào)理人的身體健康有著顯著的效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試一試。
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養(yǎng)生的重要性了,生活中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而中藥的方劑可以說就是一種很好的養(yǎng)生方法,下面為大家介紹一種叫做葛根解托湯的方劑。
【處方】干葛8分,柴胡8分,前胡8分,防風6分,陳皮1錢,半夏1錢,澤瀉1錢,生甘草3分,生姜、大棗。
【功能主治】正氣內(nèi)虛,客邪外逼,有似虛勞各癥。
【用法用量】方中生姜、大棗用量原缺。
【各家論述】此癥原非內(nèi)虛,補之而邪益壅,托之而邪易解。蓋解托之妙,妙用葛根,葛根味辛性涼,諸涼藥皆滯,能遏表寒,惟葛根之涼,涼而能解;諸辛藥皆燥,能發(fā)內(nèi)熱,惟葛根之辛,辛而能潤;其用與柴胡互有短長,柴胡妙于升,能拔陷:前胡妙于降,能平氣;干葛妙于橫行,能托里;用二陳、姜、棗之辛甘溫以和營衛(wèi)。外有柴、前、防風以托出,內(nèi)有澤瀉以分消,解托之妙,盡于此矣。
【摘錄】《不居集》(上集》卷十
以上介紹的葛根解托湯這種中藥方劑,已經(jīng)經(jīng)過臨床研究使用,并得到了很高的有效率,有相關(guān)疾病的朋友不妨試一試。
一般來說,腰脫可能是很多人所說的腰椎間盤突出問題,要知道這種癥狀在生活中再普遍不過了,可是卻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起居,所以為了能夠更加科學有效的避免這些癥狀,一旦出現(xiàn)一些腰部疼痛,酸痛,無力,或者是肌肉萎縮等,這些問題是都應該及時治療。
1、沒有腰脫這種簡稱名,腰椎間盤突出癥狀和表現(xiàn),一腰腿痛。在年輕人中多半有外傷史。二下肢放射性疼痛。多數(shù)人在腰痛同時伴下肢放射性疼痛,也有無腰痛時有下肢痛,二者之間不一定有必然聯(lián)系,三主觀上有小腿后外側(cè)、足背、足跟等麻木感和感覺遲鈍。四慢性者有脊柱側(cè)彎,腰的前凸角減小,甚至于腰向后凸。五不能久走,直抬腿痛……六有少數(shù)人大腿肌肉萎縮。
2、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結(jié)合臨床癥狀、醫(yī)生的臨床檢查、再加上影像檢查是容易診斷的。腰椎間盤突出在臨床上叫腰椎間盤突出癥.只有在影像檢查才有腰椎間盤脫出、腰椎間盤突出和腰椎間盤膨出之分。而后者,在無任何癥狀的健康人在體檢中的影像檢查中也常常看到腰椎間盤膨出甚至突出。(我的意思是有X線證據(jù)而根本沒有癥狀的現(xiàn)象常存在并被發(fā)現(xiàn))對
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主要是結(jié)合臨床癥狀和醫(yī)生的臨床檢查,影像檢查是參考。
3、與腰椎間盤突出癥有相似癥狀的傷病有:(我們叫它鑒別診斷):①腰背筋膜炎②椎板疲勞骨折③腰部神經(jīng)根炎④椎管狹窄癥⑤骶髂關(guān)節(jié)半脫位。尤其是腰背筋膜炎太常見了
你知道加味解毒內(nèi)托飲嗎,相信有許多人都有接觸過,因為加味解毒內(nèi)托飲的用途是比較廣泛的。加味解毒內(nèi)托飲里面包含有幾種不同類型的中藥材,對人體的健康十分的有益處,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金銀花15克,蒲公英15克,青陳皮12克,連翹12克,赤芍9克,白芷9克,炒山甲9克,炒皂刺9克。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內(nèi)托。主毒熱壅滯,發(fā)為臀癰。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趙炳南方
【處方】金銀花5錢,公英5錢,連翹4錢,赤芍3錢,白芷3錢,青陳皮4錢,炒山甲3錢,炒皂刺3錢。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內(nèi)托主毒熱壅滯,發(fā)為臀癰。
【摘錄】方出《趙炳南臨床經(jīng)驗集》,名見《千家妙方》卷下
上面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了加味解毒內(nèi)托飲的資料,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之后可以學到一些關(guān)于藥品的知識。
對于柴陳解托湯,我想有些人可能聽說過,甚至服用過,但是有些人就是沒有聽說過了。沒有聽說過的沒關(guān)系,接下來我就來給大家好好講講什么是柴陳解托湯。
【處方】柴胡6分,干葛6分,半夏6分,厚樸6分,澤瀉6分,甘草3分,秦艽6分,藿香6分,陳皮5分,生姜、大棗、山楂8分。
【功能主治】外感之癥,寒熱往來,寒重熱輕,有似虛勞寒熱者。
【用法用量】
【各家論述】此方小柴胡合二陳加減,仿佛乎正瘧之治,以其熱輕于寒,故去黃芩;以其寒重于熱,故加厚樸;有二陳之祛痰、藿香之快氣、山楂之導滯啟胃、澤瀉之分利陰陽,加秦艽以治太陽,葛根以治陽明,倘二經(jīng)伏有余邪,而邪無不托出矣。
【摘錄】《不居集》上集卷十
上文主要介紹了柴陳解托湯的作用以及怎么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食用,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幫到大家。
我們都知道龍須散(甘草散)對于我們的健康來講是有著極大的幫助的,但是很多人對于龍須散(甘草散)都不是非常的了解,根本不知道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藥物,那么下面我們一起詳細了解下這個問題。
【處方】五倍子(一作五味子.二兩) 烏梅(去仁.二兩) 甘草(炙.一兩半) 飛羅面(二兩.一方用清明日面.尤佳) 白礬(枯.一兩.一方生用)
【炮制】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冒暑伏熱,心膈煩悶,飲水過度,不知人事;及霍亂作瀉作渴,衄血吐血,小便下血,頭旋目暈。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錢,新汲水調(diào)下一服,一服即愈。亦解諸毒物。
【備注】一方加訶子肉,滴水為丸,謂之龍涎丸,仍以末調(diào)下。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關(guān)于龍須散(甘草散)的用法用量還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經(jīng)了解了。雖然說這類藥物對于治療許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但是本藥物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