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花龍船花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物質(zhì)是健康的基礎,精神是健康的支柱,運動是健康源泉,科學是健康的法寶!隨著生活的提升,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社會性的關注焦點,勿以惡小而為之,不注意養(yǎng)生,這種“惡”會報復我們的身體。積極而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團花龍船花的功效與作用》,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團花龍船花不僅可以很好的補充人體營養(yǎng)元素,同時幫助調(diào)理身體的各個機能,藥用價值也很高,今天就帶大家對團花龍船花進行一番了解。
【英文名】Headed ixora
【來源】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茜草科植物團花龍船花的全株。
【原形態(tài)】灌木,高0.5-2m,全株無毛。葉對生;葉柄長1-2cm;托葉近卵圓形,基部合生,長約7mm,先端芒尖;葉片紙質(zhì),長圓形或長圓狀倒披針形,長10-25cm,寬4-8cm,干時上面近橄欖綠色,略具光澤,下面稍蒼白,側(cè)脈約10對。花序頂生,極稠密,幾乎成頭狀;花無?;蚓唛L1-2mm的梗,苞片近膜質(zhì),披針形,長2.5-4mm;萼簡長1.5-2mm,裂片4,披針形,長4-5mm,寬約2mm;花冠白色,簡長約2cm,裂片4,橢圓形,長6mm,先端鈍;花藥突出;柱頭2,彼此靠合。漿果近橢圓形,稍壓扁狀,長約11mm,直徑約9mm,花期5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蔭蔽的雜木林中或林激光器溪漳旁。
【性味】甘;涼
【歸經(jīng)】肝經(jīng)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主產(chǎn)后惡露不凈;崩漏
【用法用量】內(nèi)服:15-30g,水煎服。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用治產(chǎn)后出血過多。
【摘錄】《中華本草》
現(xiàn)在知道團花龍船花的作用了吧。以前還不知道團花龍船花是這等有價值的東西,這說明我們的見識還不夠廣泛,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去了解一下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養(yǎng)生途徑,其實想要養(yǎng)生,生活處處皆學問哦。
ys630.COm精選閱讀
說起龍船花[圖],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種中藥材,那么你對龍船花[圖]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嗎?它又該怎么吃呢?現(xiàn)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別名】百日紅、映山紅、紅纓樹
【來源】茜草科龍船花屬植物 龍船花 Ixora chinensis Lam.,以 根、莖 及 花 入藥。根、莖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干或鮮用。夏季采花,曬干。
【性味】苦、微澀,涼。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調(diào)經(jīng),降壓。根、莖:肺結(jié)核咯血,胃痛,風濕關節(jié)痛,跌打損傷。花:月經(jīng)不調(diào),閉經(jīng),高血壓。
【用法用量】根、莖0.5~1兩,花3~5錢。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生草藥性備要》
通過本篇文章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龍船花[圖]的作用與功效有了一定的認識。文章介紹的幾種作用與功效是比較常見的,希望大家可以記住它們,對生活有所幫助。
龍船花的藥用價值
龍船花,常綠灌木,高0.5-2m。小枝深棕色。葉對生,柄長約5mm;托葉綠色,長6-8mm,抱莖,頂端具軟剌狀突起;葉片薄革質(zhì),橢圓形或倒卵形,長7.5-13cm,寬3-3.5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緣。聚傘花序頂生,密集成傘房狀;花序柄深紅色;苞片極小,紅色,齒狀;花萼深約色,光滑無毛,4淺裂,裂片鈍齒狀;花冠略肉質(zhì),紅色,花冠簡長3-3.5cm,4裂,理解片近圓形,頂端圓,開放時直徑約1cm;雄蕊4,花絲極短,雌蕊1,紅色,子房下位,2室,柱頭2裂,略張開。漿果近球形,直徑7-8mm,熟時紫紅色。花期4-8月。
生態(tài)環(huán)境: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廣西。
資源分布:散生于疏林下,灌叢中或曠野路旁。
野生或栽培。性狀鑒別 花序卷曲成團,展平后呈傘房花序?;ㄐ蚓叨坦?有紅色的分枝。花徑1-5mm,具極短花梗;萼4裂,萼齒遠較萼簡短;花冠4淺裂,裂片近圓形,紅褐色,肉質(zhì);花冠簡扭曲,紅褐色,長3-3.5cm;雄蕊與花冠裂片同數(shù),著生于花冠簡喉部。氣微,味微苦。以花朵完整、色紅褐者為佳。
性味:甘淡;涼
歸經(jīng):肝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散瘀止痛。主高血壓;月經(jīng)不調(diào);閉經(jīng);跌打損傷;瘡瘍癤腫。
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搗爛敷。
因為龍船花的花期較長,人們就叫它為百日紅。龍船花未開時,就像一根根細簪直刺藍天,龍船花開放后,四片花瓣平展成一個十字。在古代,十字圖形是避邪驅(qū)魔、去病瘟的咒符。因此,每年的端午期間,老百姓為了避邪驅(qū)魔,去除病瘟,求得吉祥,就把龍船花與菖蒲、艾草并插在龍船上,久而久之,龍船花也因此而得名。
龍船花的傳說
龍船花是緬甸國花,緬甸的依思特哈族人古以來臨水而居,他們有一個浪漫而有趣的婚姻習俗。有女兒的人家會在臨近房屋的水面上搭建一個種滿龍船花的小花園。當女兒出嫁的時候,就讓她坐在這個種滿龍船花的浮動小花園里,任其順水而去。新郎則一大早就在下游的岸邊等待,準備迎接載著新娘飄來的小花園。當小花園飄來時,新郎就抓住繩索將它拉上岸,然后牽著新娘一同回家舉行婚禮。
龍船花的副作用
一般人均可使用。
龍船花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1、治諸毒瘡及濕疥,去死肉,生新肉:龍船花葉二、三十塊做一疊,用銀簪刺數(shù)十孔,好醋一缽,將葉放醋內(nèi)同蒸,俟冷后,取一葉貼毒上,將干即換。(《嶺南采藥錄》)
2、治跌打損傷,瘓血疼痛,瘡癤癰腫:龍船花莖葉搗爛外敷,或全株曬干研粉,用水調(diào)敷患處。(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生活中常見的中藥材藥的種類有很多,很多人在使用時,都不知道該如何抉擇,比如龍船花根[圖],所以在選擇之前,需要對它的功效和用量等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你知道龍船花根[圖]的功效和作用都有什么嗎?
【別名】紅纓花樹根(《廣東中醫(yī)》4(9):378,1959)。
【來源】茜草科植物 龍船花 的 根 。
【性味】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味苦微澀,性涼。"
【功能主治】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行氣止痛,活血通絡。治咳血,胃痛,瘡瘍,跌打外傷,風濕腫痛,婦女經(jīng)閉。"
【附方】治肺結(jié)核咯血:紅纓花樹根二兩,甘草三錢。水煎三小時,一次服?;蚣邮葚i肉二兩同煎服。(《廣東中醫(yī)》)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對于龍船花根[圖]的藥用價值本文就介紹到這里,其實龍船花根[圖]藥用的時候有很多不同的作用,都對人體有著不小的好處。大家可以試一試。
團花的簡介
團花,別名:黃梁木,學名: Anthocephalus chinensis 茜草科(Rubiaceae)黃梁木屬(Anthocephalus) 。落葉大喬木,速生用材樹種。因為生長特別快,在1972年第七屆世界林業(yè)會上,被稱為“奇跡樹(英文:miracle tree)”。團花也是漢族傳統(tǒng)裝飾紋樣之一。一種圓團形裝飾紋樣,多呈放射狀或盤旋狀。圖案內(nèi)容可以是花、草、鳥、蟲、獸等。
團花的功效與作用
1、功效作用
清熱利濕,消瘀定痛,止血生肌。治痢疾,腸炎,濕熱浮腫,癰腫瘡毒,濕疹,爛腳,潰瘍不斂,創(chuàng)傷出血。內(nèi)服:煎湯,花果3~6錢;枝、葉0.5~1兩。外用:枝、葉煎水洗或搗敷。
2、臨床應用
2.1、《李氏草秘》:治金刃傷,年久爛腳瘡,搗皮、葉,罨上。
2.2、《福建民間草藥》:葉或花:拔毒止血,為金瘡藥。
2.3、《陸川本草》:枝、葉:消炎解毒去腐。治皮膚瘍毒,瘡癰破潰。
2.4、《南寧市藥物志》:收斂,殺蟲。治濕疹,疥瘡,痧蟲腳。
2.5、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痢疾,急性腸胃炎(用花果);跌打損傷,骨折(用葉)。
2.6、治肝炎:水團花鮮根、虎杖鮮根各一兩。水煎,調(diào)糖服。(《福建中草藥》)。
2.7、治風火牙痛:水團花鮮花球二兩,水煎,日含漱數(shù)次。(江西《草藥手冊》)。
2.8、治癰、無名腫毒:水團花鮮葉加食鹽、飯粒搗爛外敷。(《福建中草藥》)。
2.9、治皮膚濕疹:水團花葉、風船葛、扛板歸、筋骨草各適量,水煎。洗患處。(江西《草藥手冊》)。
團花的市場信息
1、團花的價格
團花的價格約為暫時未知。
2、團花的選購方法
植物形態(tài):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5米,枝柔弱,有皮孔。葉對生,紙質(zhì),倒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4~12厘米,寬1.5~3厘米,基部楔形或鈍,先端長尖而鈍;托葉2裂,早落。花白色,頭狀花序單生葉腋,萼、花冠均5裂,花冠漏斗狀,雄蕊5枚,子房下位,2室。蒴果楔形,2瓣裂。
3、團花的保存方法
團花可擱置在陰涼通風處,置干燥處。
很多人對中藥龍船花莖葉[圖]的功效與作用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們來看看吧。
【來源】茜草科植物 龍船花 的 莖葉 ,全年可采。
【化學成份】葉含酚類、氨基酸、有機酸和糖類。
【炮制】《雷公炮炙論》:"凡采得賣子木后,粗搗,用酥炒,令酥盡為度,入用。每一兩用酥二分為度。"
【性味】《唐本草》:"味甘微咸,平(一作’微溫,咸平’)無毒。"
【功能主治】治跌打損傷,瘡癤癰腫。
【附方】①治諸毒瘡及濕疥,去死肉,生新肉:龍船花葉二、三十塊做一疊,用銀簪刺數(shù)十孔,好醋一缽,將葉放醋內(nèi)同蒸,俟冷后,取一葉貼毒上,將干即換。(《嶺南采藥錄》)
【摘錄】《*辭典》
有關龍船花莖葉[圖]的功效的問題就講解到這里,希望對您起到幫助。雖然龍船花莖葉[圖]的價值非常高,但是我們在食用的時候一定要謹慎。
粉團花是中藥當中非常常見的一種,也是經(jīng)常使用的一種藥物。它在治療很多疾病方面有著奇特的效果和作用,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講述一些中藥粉團花的作用。
【別名】繡球(《鮮芳譜》),玉粉團(《綱目拾遺》)。
【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 圓錐繡球 或 大花圓錐繡球 的 花 。
【原形態(tài)】①圓錐繡球,又名:水亞木、圓錐八仙花、綠竹桿、土常山、白花蓮。
【化學成份】圓錐繡球的干燥花中分離出2.5%白色結(jié)晶物質(zhì)。
【性味】《本草再新》:"味苦,性溫,無毒。"
【功能主治】《本草再新》:"消濕,破血。"
【附方】治腎囊風:㈠粉團花七朵。水煎洗。(《綱目拾遺》)㈡蛇床子、墻上野莧、繡球花,煎湯洗之。(《良方集要》)
【摘錄】《*辭典》
文章為我們詳細的介紹了粉團花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大家可以記住它常見的功效,這對我們在生活中正確使用粉團花起到一定的幫助。粉團花可以有效的改善我們的體質(zhì),對提高我們的身體免疫力是非常有利的。
團花的藥用價值
大喬木。樹皮褐色,粗糙;枝平展,幼時稍扁,褐色,而后灰色。葉對生;葉柄長2-3m,粗壯;托葉大,披針形,生于葉柄間,早落;葉片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15-25cm,寬7-12cm,先端短尖,基部圓或闊尖,上面光亮,下面無毛或被密短的柔毛,革質(zhì)。頭狀花序頂生,單個,球形,直徑4-5cm;總花梗長2-4cm;苞片托葉狀,無小苞片;花小,黃色;花萼5裂,萼筒光滑;花冠漏斗狀,長約9mm,無毛,5裂,裂片披針形,長2.5mm,背面有棱;雄蕊5,花絲短;子房下位,柱頭紡錘形。果球形,直徑3.5-4cm,成熟時黃綠色。種子多數(shù),有棱,種皮粗糙。
功能主治
清熱。主高熱不退;頭暈;頭痛;失眠;神經(jīng)性皮炎;牛皮癬
團花的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15g;或泡茶。外用:適量,鮮葉搗敷。
團花的副作用
暫沒有明確的副作用
團花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拼音名】Tuán Huā
【別名】黃梁木
【來源】藥材基源:為茜草科植物大葉黃梁木的樹皮、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nthocephalus chinensis (lam.) Rich.ex Walp.[xephalanthus chinensis lam]采收和儲藏:樹皮全年均可采剝,洗凈,鮮用或曬干。葉夏、秋季采摘,鮮用。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谷溪旁或雜木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東、廣西、云南。
【化學成份】樹皮含生物堿:卡丹賓(cadambine), 3α-二氫卡丹賓(3α-dihvdrocadambine), 3β-二氫卡丹賓(3β-dihydro-cadambine), 3β-異二氫卡丹賓(3β-isodihydrocadarnbine)及四氫-β-咔啉(tetrahydro-β-carboline),還含以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及團花酸(cadambagenic acid)為甙元的皂甙。 葉含生物堿:卡丹賓,金雞寧(cinchonine)及二氫金雞寧(di-hydrOcinchonine)。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主治高熱不退;頭暈;頭痛;失眠;神經(jīng)性皮炎;牛皮癬。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或泡茶。外用:適量,鮮葉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附方:1.《李氏草秘》:治金刃傷,年久爛腳瘡,搗皮、葉,罨上。2.《福建民間草藥》:葉或花:拔毒止血,為金瘡藥。3.《陸川本草》:枝、葉:消炎解毒去腐。治皮膚瘍毒,瘡癰破潰。4.《南寧市藥物志》:收斂,殺蟲。治濕疹,疥瘡,痧蟲腳。5.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痢疾,急性腸胃炎(用花果);跌打損傷,骨折(用葉)。出自《綱目拾遺》。
雙花鞘花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中藥,對天一些體質(zhì)不好的人來說,吃雙花鞘花可以讓我們更好的保健身體,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雙花鞘花。
【別名】八角寄生、二苞鞘花
【來源】藥材基源:為桑寄生科植物雙花鞘花的帶葉莖枝。
【原形態(tài)】灌木,高0.3-1m。全株無毛。小枝灰色。葉對生;葉柄短,長2-5mm;葉片革質(zhì),卵形、卵狀長圓形或披針形,長8-12cm,寬2-5cm,先端漸尖或長漸尖,稀略鈍,基部楔形,中脈兩面均凸起,側(cè)脈較密,明顯或不明顯。傘形花序,l-4個腋生或生于小枝已落葉腋部,具花2朵,總花梗長約4mm,花梗長4mm;苞片半圓形,長約1mm;小苞片2枚,合生,近圓形,長1mm;花托圓柱狀;副萼杯狀;花冠紅色,長3.2-3.5cm,裂片6枚,披針形,長約1.4cm,反折,青色;花柱線狀,近基部具關節(jié),柱頭頭狀。漿果長橢圓形,長約9mm,直徑7mm,紅色,果皮平滑,宿存花柱基喙狀?;ㄆ?1-12月,果期12月至翌年4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00-1800m的山地常綠闊葉林中,寄生于樟屬、山茶屬、五月茶屬、灰木屬等植物上。
【功能主治】祛風濕。主風濕痹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株:有祛風的功能。用于風濕痛。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本篇文章對雙花鞘花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關于雙花鞘花的相關作用和食用方法等。雙花鞘花的價值可以通過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體現(xiàn)了雙花鞘花的重要性。
金蟬花的功效與作用
1、金蟬花的功效與作用
金蟬花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勞、保腎、改善、睡眠、抗腫瘤、保肝、抗輻射和明目等多重作用,是神奇的古老中藥。人工培養(yǎng)的蟬花含甘露醇2.18%、多糖21.73%,氨基酸19.76%,蟲草素0.005%,腺苷0.05%,這與天然冬蟲夏草相似,但砷、汞、鉛等有毒重金屬沒有檢出,這比天然冬蟲夏草安全。因此,金蟬花可以作為冬蟲夏草的代用品,同樣可以達到滋補養(yǎng)生的作用。
2、什么金蟬花
蟬花(Ophiocordyceps sobolifera)俗稱大蟲草,屬于蟲生真菌;在全世界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530多種蟲草中,金蟬花、冬蟲夏草僅僅是其中的兩種;是一種外形具有“動物”和“植物”形態(tài)特征的奇妙生物,根是蟬的幼蟲體,花是從單個或是2-3個蟬幼蟲頭部生長出來的,約一寸多長,從頂端分枝開花,花粉為乳黃色也稱為“蟬花孢子粉”,簡單地說就是“種子”,具有繁殖功能。其形成過程是蟬的幼蟲在蟬羽化前被蟲草菌感染、寄生,當氣候環(huán)境適宜時,吸收蟲體的營養(yǎng)轉(zhuǎn)化成菌絲體,最終蟲體被菌絲體完全占具而只剩下一個軀殼。
3、金蟬花的成分
含肝糖、蟲草酸、多種生物堿及麥角甾醇等。日本從蟲體部分分離出堿溶性蟬花多糖,為分類麥角菌科。葡聚糖。蟬花含有大量甲殼質(zhì)和氮等,其功能有降低橫紋肌緊張度,并對神經(jīng)節(jié)有阻斷作用。性味:甘;寒;無毒。蟬花藥材基源:為麥角菌科真 菌蟬棒束孢菌的孢梗束、大蟬草的子座及共所寄生的蟲體。
金蟬花的吃法
取金蟬花10g(約7-8個),置入容器,用冷水將蟲體泡軟。去除外衣及蟲體上的硬殼,保留蟲體及菌絲體并洗凈。注入清水適量,隔水蒸(或煮)約40分鐘,倒出湯汁即可食用。再次注入清水蒸(或煮)40分鐘,湯汁可連同蟲體、菌絲體一同食用。將金蟬花洗凈,用酒浸泡,洗凈;鵪鶉宰殺后,瀝凈血,用溫水(70℃)燙透,去毛、內(nèi)臟及爪(由背部刨開掏去內(nèi)臟),再放入沸水內(nèi)略焯1分鐘后,撈出晾冷;蔥切斷;姜切片。將每只鵪鶉的腹內(nèi)放入金蟬花3-6個。然后逐只用線纏緊放入盅子內(nèi),雞湯用鹽和胡椒粉調(diào)好味,灌入盅子內(nèi),用濕綿紙封口,上籠蒸40分鐘即成。早晚各服一次。
金蟬花的藥理作用
1、抗腫瘤作用
抗腫瘤作用,蟬花抗腫瘤、阻止癌細胞擴散與轉(zhuǎn)移等是通過提高患者免疫力實現(xiàn)的,癌癥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是患者免疫力下降。免疫系統(tǒng)是人體自身的天然屏障,可產(chǎn)生抗癌癥等維持機體生理平衡和穩(wěn)定的免疫保護作用。對接受放、化療患者可提高對放化療治療毒性的耐受性,能消除癌癥特有的劇痛,減輕或消除放化療引起的白細胞減少,脫發(fā),食欲減退,嘔吐等副作用,能改善惡病質(zhì),提高生存質(zhì)量,延長生命。大蟬草多糖也有抗腫瘤作用。
2、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調(diào)節(jié)作用
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作用小鼠腹腔注射天然蟬花或人工培養(yǎng)品稀醇提取物能明顯減少其自主活動,延長戊巴比妥鈉和水合氯醛所致睡眠時間,提高閾下催眠量戊巴比妥鈉的小鼠入眠率;延長中樞興 奮藥士寧和戊四氮所致辭小鼠驚厥的潛伏時間。經(jīng)化學刺激法和熱板法證明:兩者鎮(zhèn)痛作用明顯。給正常和酵母致熱大鼠腹腔注射,具有明顯的降溫作用。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認為曼陀羅花是一種跟佛有緣的花,其實曼陀羅開花是很美的,它的花有白色的,還有紫色的,而且這種植物一般都是長在溫熱的氣候下,所以他的話題也比較長,能夠在它開花的時候及時采摘,經(jīng)過晾曬之后就可以入藥了,那么曼陀羅花都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
曼陀羅花的功效與作用曼陀羅花主要成份是莨菪堿、東莨菪堿及少量阿托品,而東莨菪堿具有麻醉作用,可使肌肉松弛,汗腺分泌受抑制,所以古人將以曼陀羅花制成的藥稱為“蒙汗藥”。具備定喘、祛風、麻醉止痛等功效,可用于治療哮喘、驚癇、面上生瘡、脫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腳氣、神經(jīng)痛、瘡瘍疼痛等。種子油可制作肥皂和參合油漆用。
曼陀羅花的毒性
曼陀羅花全株有劇毒,其葉、花、籽均可入藥。由于曼陀羅花屬劇毒,國家限制銷售,特需時必經(jīng)有關醫(yī)生處方定點控制使用。
曼陀羅花以種子毒性最強,兒童誤服3~8顆后即可中毒。一般在口服后0.5~2小時即完全被口腔和胃粘膜吸收而出現(xiàn)中毒癥狀。主要癥狀為口、咽喉發(fā)干,吞咽困難,聲音嘶啞、脈快、瞳孔散大、譫語幻覺、抽搐等,嚴重的進一步發(fā)生昏迷及呼吸、循環(huán)衰竭而死亡。
曼陀羅的花、葉、籽都可以入藥,用于對各種疾病的治療。曼陀羅的花具有祛風濕、止咳、鎮(zhèn)痛等作用,對于哮喘病和神經(jīng)痛有著較明顯的療效。而曼陀羅花的葉和籽同樣具有緩咳喘、鎮(zhèn)痛的作用。
大家都了解了曼陀羅花有什么功效和使用禁忌了吧!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對曼陀羅這種神秘的花抱著又愛又怕的心態(tài)呢?大家是不是也覺得了解曼陀羅花的這些實在的功效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