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子菜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鄙钤絹碓胶?,人們越來越注重養(yǎng)生,養(yǎng)生關(guān)系著你、我、他的生活質(zhì)量。中醫(yī)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眼子菜的功效與作用”,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中藥對我們的身體有著不同的功效,可以對我們的身體進(jìn)行調(diào)理。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味中藥:眼子菜,它具體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一起來看看吧。
【別名】水案板、水板凳、金梳子草、地黃瓜、壓水草
【來源】眼子菜科眼子菜屬植物 眼子菜 potamogeton franchetii A. Benn. et Baag.,以 全草 入藥。春秋采集,曬干。
【性味】微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消積。用于急性結(jié)膜炎,黃疸,水腫,白帶,小兒疳積,蛔蟲病;外用治癰癤腫毒。
【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備注】(1)同屬植物尚有下列數(shù)種在不同地區(qū)也作眼子菜入藥。 小葉眼子菜 potamogeton cristatus Regel et Maack; 牙齒草 potamogeton delavayi A. Benn; 馬來眼子菜 potamogeton malainus Miq.; 西藏眼子菜 potamogeton natans L.。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救荒本草》
眼子菜是一種已經(jīng)存在很久的藥材,在很多中醫(yī)書上都有關(guān)于它的記載,可見眼子菜其確實(shí)有著良好的藥用價值。
ys630.COm精選閱讀
你知道眼子菜根嗎,它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材,對于一些疾病非常有幫助。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下。
【別名】針耙七
【來源】藥材基源:為眼子菜科植物眼子菜的嫩根。
【原形態(tài)】1.眼子菜,多年生草本。根莖發(fā)達(dá),白色,多分枝,常在頂端形成休眠芽體;莖長約50cm,常不分枝。浮水葉互生,花序下的對生;葉柄長5-20cm,寬披針形至卵狀橢圓形,長5-10cm,寬2-4cm,葉脈多條,先端連接;沉水葉互生;葉柄比浮水葉的短,葉片披針形至狹披針形。早落;托葉薄膜質(zhì),長2-7cm,先端尖銳,成鞘狀抱莖;穗狀花序生于浮水葉的葉腋;花序梗長4-7cm,比莖粗;穗長3-10cm,密生黃綠色小花。小堅(jiān)果寬倒卵形,長3-3.5mm,腹面近于直,背部有3脊,側(cè)面兩2條較鈍,基部通常有2突起?;ㄆ?-8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于水田或水塘中。
【功能主治】理氣和中;止血。主氣痞腹痛;腰痛;痔瘡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或研末。
【摘錄】《中華本草》
綜合以上的對于眼子菜根的描述,可見眼子菜根對于人體的好處還是不少的,可以使用的方法和用途也很多,可以針對眼子菜根所具有的藥理作用來治療相對應(yīng)的疾病。
不認(rèn)識扭子菜的朋友們不會了解扭子菜有什么功效和作用,扭子菜是一種中藥材,很多人都只是在形態(tài)上認(rèn)識,所以很難了解到扭子菜真正能夠帶給人們的身體哪些好處,這些需要我們深入去認(rèn)識扭子菜這種藥材了。
【來源】桔梗科 扭子菜 Heterocodon brevipes (Hemsl.)Hand.-Mazz. et Nannf.,以 全草 入藥。
【生境分布】貴州、云南。
【性味】微甘,涼。
【功能主治】清熱,止咳。主治高熱,咳嗽。
【用法用量】全草1兩,水煎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貴州草藥》
以上就是對扭子菜的功效與作用詳細(xì)介紹,對它的選擇,要根據(jù)自身需求進(jìn)行,這樣對身體不會有損害,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疾病的效果。
蓬子菜的簡介
蓬子菜(救荒本草),在不同地區(qū)又名松葉草(日),蛇望草、鐵尺草、老鼠針(四川),柳絨蒿、療毒蒿、雞腸草、黃米花(東北),重臺草(陜西藍(lán)田),蓬子草(陜西洋縣),烏如木杜樂(蒙名)等。蓬子菜,多年生近直立草本,基部稍木質(zhì),高25-45厘米;莖有4角棱,被短柔毛或秕糠狀毛。全草藥用,功能清熱解毒、行血、止癢、利濕;治肝炎、喉蛾腫痛、療瘡癤腫、稻田皮炎、蕁麻疹、靜脈炎、跌打損傷、婦女血?dú)馔吹?。蓬子菜產(chǎn)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陜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河南、湖北、四川、西藏自治區(qū)。
主要分布:生于草甸草原、雜類草草甸、山地林緣及灌叢中。分布于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及長江流域。亞洲溫帶其他地區(qū)、歐洲和北美洲也有。
蓬子菜,多年生近直立草本,基部稍木質(zhì),高25-45厘米;莖有4角棱,被短柔毛或秕糠狀毛。葉紙質(zhì),6-10片輪生,線形,通常長1.5-3厘米,寬1-1.5毫米,頂端短尖,邊緣極反卷,常卷成管狀,上面無毛,稍有光澤,下面有短柔毛,稍蒼白,干時常變黑色,1脈,無柄。聚傘花序頂生和腋生,較大,多花,通常在枝頂結(jié)成帶葉的長可達(dá)15厘米、寬可達(dá)12厘米的圓錐花序狀;總花梗密被短柔毛;花小,稠密;花梗有疏短柔毛或無毛,長1-2.5毫米;萼管無毛;花冠黃色,輻狀,無毛,直徑約3毫米,花冠裂片卵形或長圓形,頂端稍鈍,長約1.5毫米;花藥黃色,花絲長約0.6毫米;花柱長約0.7毫米,頂部2裂。果小,果爿雙生,近球狀,直徑約2毫米,無毛?;ㄆ?-8月,果期5-10月。
蓬子菜的功效與作用
【富含物質(zhì)】:
1、蓬子菜根雙糖甙(garlcoin)即是紫茜素-3-羧酸櫻草糖甙(purpurin-3-carboXylicacid primeveroside),蓬子菜根甙(galeide)即是偽紫茜素葡萄糖甙(pseudOpurpurin gluccosi-de)。地上部分含環(huán)烯醚萜類成分:車葉草甙(asperulosi-de),水晶蘭甙(monotropein),桃葉珊瑚甙(aucubin),6-乙?;u屎藤次甙(6-acetylscan-doside),雞屎藤次甙甲醚(scan-doside methyl ether),去乙酰基交讓木甙(deacetyldaphyllo-side),都桷子甙(genipcBide);有機(jī)酸成分,根皮酸(phloreticacid),2-哌啶酸(pipecolic acid),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黃酮類成分:蕓香甙(rntin),喇叭茶甙(palustroside),槲皮泰3-葡萄糖甙(3-glucosylquercetin),槲皮素-7-葡萄糖甙(7-glucosyl-quercetin),槲皮素-3,7-二葡萄糖甙(3, 7-diglucosylquercetin),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7-glucosylluteolin)。
2、開花期地上部分的環(huán)烯醚萜類成分有:車葉草甙,水晶蘭甙,雞屎藤次甙(scandoside),去乙酚基車葉草甙酸(deacetylaspe-rulosidic acid),都桷子甙酸(geniposidic acid),車葉草甙酸(aspe-rulosidic acid),交讓木甙(daphylloside), V1環(huán)烯醚萜(V1 iridoid),即1O-去乙?;?10-對羥基苯丙?;嚾~草甙(10-deacetyl-10-p-hydroxyphenylpionyl asperuloside)和V3環(huán)烯醚萜(V3 iridoid),即3,4二氫車葉草甙(3,4-dihydroasperuloside)。另含揮發(fā)油,內(nèi)含甲基香草醛(methylvanillin),向日葵素(piperonal)。
【功效作用】:
清熱解毒;活血通經(jīng);祛風(fēng)止癢。主肝炎;腹水;咽喉腫痛;瘡癤腫毒;跌打損傷;婦女經(jīng)閉;帶下;毒蛇咬傷;尊麻疹;稻田皮炎。
蓬子菜的市場信息
1、蓬子菜的價格
曬干作為中草藥蓬子菜價格為100-200元/千克。
2、蓬子菜的選購方法
蓬子菜的嫩芽是一種很好新鮮食材,我們在選購時可根據(jù)枝葉的鮮嫩程度進(jìn)行判斷。而呈中藥狀態(tài)下的蓬子菜我們可根據(jù)它的色度和聞來分辨質(zhì)量的好壞。
3、蓬子菜的保存方法
植物狀態(tài)下的蓬子菜可置于冰箱里保存,而對于中藥的話我們可以密封、和處于干燥的環(huán)境下。
物質(zhì)生活的豐富讓人們對于自己飲食方面的要求越來越健康科學(xué),今天,本文為大家整理了一個能夠調(diào)理身體的食療偏方蓮子龍眼粥,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來看看哦。
蓮子龍眼粥
【來源】民間方
【原料】蓮子15克 龍眼肉10克 糯米30克
【制法】將蓮子、龍眼肉、糯米同煮為粥。
【用法】溫?zé)崾场C咳?次。
【功效】補(bǔ)心脾,益氣血。適用于失血性貧血。
現(xiàn)在大家知道蓮子龍眼粥要怎么吃了吧?其實(shí)對于養(yǎng)生來說,每個季節(jié)都有不同的食材可以恰到好處的被人體吸收利用,然后通過偏方的方式更好的為人體提供有益的營養(yǎng)。蓮子龍眼粥簡單易行,在閑暇之余,可以嘗試著做一下,但注意,調(diào)料都不要加的太多,因?yàn)閷ι眢w不好。
小魚眼草是中藥里比較常見的一種藥材了,那么小魚眼草都有哪些養(yǎng)生功效呢?日常小魚眼草都在哪些方面得到廣泛的應(yīng)用呢?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小魚眼草吧。
【別名】小魚眼草、菊葉魚眼草
【來源】菊科魚眼草屬植物 小魚眼草 Dichrocephala benthamii C. B. Clarke及 菊葉魚眼草 D. chrysanthemifolia (Blume)D C.的 全草 。夏季采收,洗凈曬干。
【性味】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fēng)明目。用于肝炎,小兒消化不良,小兒感冒高燒,肺炎,痢疾,瘧疾,牙痛,夜盲癥;外用治瘡瘍,蛇咬傷,皮炎,濕疹,子宮脫垂,脫肛。
【用法用量】2~5錢;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為了讓更多的朋友認(rèn)識小魚眼草,大家可以多跟身邊的朋友介紹一下,讓更多的人知道應(yīng)該怎樣去使用小魚眼草這種藥物。
對于魚眼草大家了解嗎,它是一種常見的藥材,一般在很多的地方都會用魚眼草來作為原料,它還能夠治療很多身體疾病,下面我們來看看魚眼草的相關(guān)知識吧。
【別名】胡椒草、山胡椒菊、茯苓菜、蚯蛆草、泥鰍菜
【來源】菊科魚眼草屬植物 魚眼草 Dichrocephala auriculata (Thunb.)Druce [D. latifolia DC.]以 全草 入藥。
【性味】苦、辛,平。
【功能主治】活血調(diào)經(jīng),解毒消腫。用于月經(jīng)不調(diào),扭傷腫痛;外用治毒蛇咬傷,疔毒。
【用法用量】3~5錢;外用適量,搗爛敷傷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滇南本草》
以上就是對中藥魚眼草的功效與作用的一些介紹,魚眼草對人體的疾病有著很好的幫助,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應(yīng)該根據(jù)個人的體質(zhì)情況對癥用藥,避免胡亂食用。
點(diǎn)眼膏的作用是很多的,只是大家不知道怎么利用而已。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點(diǎn)眼膏的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處方】白蜜12兩(慢火熬,去沫,濾過),朱砂1分(細(xì)研),黃丹3分(細(xì)羅過),馬牙消3分(細(xì)研),蕤仁1分(湯浸,去赤皮,研),黃連半兩(去須,細(xì)銼),黃柏半兩(細(xì)銼)。
【制法】上藥與煉蜜攪令勻,入于青竹筒內(nèi),安于釜湯中煮,自早至夜,不得住火,水少別暖水更添,時時用槐杖子攪之,至來日早晨取之,以綿濾三兩度取清者,用瓷瓶子盛之。
【功能主治】眼熱毒所攻,腫澀痛。
【用法用量】銅箸點(diǎn)之。
【摘錄】《圣惠》卷三十二
【別名】點(diǎn)眼散
【處方】初胎糞(炙干)1錢,雄黃5分,黃連4分,片腦少許。
【制法】上為極細(xì)末,水調(diào)。
【功能主治】一切赤白痢,及噤口危急之癥。
【用法用量】點(diǎn)眼散(《玉案》卷三)。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五引黃賓江方
上文是關(guān)于點(diǎn)眼膏的介紹和分析,希望在大家的生活中能有參考的價值。另外 一定要合理的用藥,這才是保證生命健康的標(biāo)準(zhǔn)。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經(jīng)常看到百眼藤的身影,那么百眼藤應(yīng)該如何食用呢?對我們的身體有哪些好的影響呢?一起來看看。
【別名】爬山虎、咸魚頭、五眼子、泥藤草、大甘草、小葉羊角藤
【來源】為茜草科巴戟屬植物 百眼藤 Morinda parvifolia Bartl.,以 全株 入藥。四季可采,鮮用或曬干。
【性味】甘,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化痰止咳,散瘀止痛。用于感冒咳嗽,支氣管炎,百日咳,腹瀉,跌打損傷,腰肌勞損,濕疹。
【用法用量】0.5~1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綜合以上的對于百眼藤的描述,可見百眼藤對于人體的好處還是不少的,可以使用的方法和用途也很多,可以針對百眼藤所具有的藥理作用來治療相對應(yīng)的疾病。
其實(shí)人的很多疾病的發(fā)生都是與飲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想要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食療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其中各種中藥材發(fā)揮了十分關(guān)鍵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九眼獨(dú)活這味中藥。
【別名】土當(dāng)歸、獨(dú)活、水白芷、心葉大眼獨(dú)活、水獨(dú)活、川當(dāng)歸
【來源】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食用上當(dāng)歸、柔毛龍眼獨(dú)活、龍眼獨(dú)活及濃紫龍眼獨(dú)活的根和根莖。
【原形態(tài)】1多年生草本,高0.5-3m。根粗大,長圓柱形。莖分枝稀疏開展。葉為二至三回羽狀復(fù)葉;葉柄長15-30cm,無毛或疏生短柔毛;托葉與葉柄基部合生,先端分離部分錐形,長約3mm;每羽片有小葉3-5,葉長卵形至長圓狀卵形,長4-15cm,寬3-7cm,先端突尖,基部圓形至心形,側(cè)生小葉片基部歪斜,邊緣有細(xì)鋸齒,兩面脈上有毛。花序由多數(shù)傘形花序組成疏松的頂生或腋生的圓錐蓊序,長達(dá)50cm;傘形花序直徑1.5-2.5cm;有花多數(shù)或少數(shù);總花梗長1-5cm,有短柔毛;苞片線形,長3-5mm,小花梗細(xì),長約10mm,有短柔毛;萼無毛,長1.2-1.5mm,邊緣有5個三角狀尖齒;花白色,花瓣5,卵狀三角形,開花時反曲;雄蕊5,長約2mm;子房5室,花柱5,離生。核果球形,漿果狀,紫黑色,直徑約3mm,具5棱,宿存花柱長約2mm?;ㄆ?-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300-1600m的林蔭下或山坡草叢中。生于海拔1500-2300m的森林下。生于海拔1800-2800m的山坡疏林,灌叢中。生于海拔2700-2300m的山坡疏林、灌叢或林緣。
【性狀】性狀鑒別 ⑴土當(dāng)陽 根莖粗大,圓柱形,常呈扭曲狀,長10-30-80cm,直徑3-9cm,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粗糙。上面有6-11個圓形凹窩(莖痕),呈串珠狀排列,故有“九眼獨(dú)活”之稱,凹窩直徑1.5-3cm,深約1cm,底部或側(cè)面殘留有數(shù)條圓柱形的不定根,長2-15cm,直徑4-10mm,表面有縱皺紋。質(zhì)輕,堅(jiān)脆,易折斷,斷面灰黃色或棕黃色,疏松,有多數(shù)裂隙和油點(diǎn)。氣微香,味淡后苦。
【化學(xué)成份】從食用土當(dāng)歸的干燥根中分離出17種芳香化合物:正己醛(n-hexanal),α-蒎烯(α-pinene),3-側(cè)柏烯-2-醇(3-thujen-2-ol),β-蒎烯(β-pinene),對聚傘花素(p-cymene)、檸檬烯(limonene)、1-(1,4-二甲基-3-環(huán)己烯-1-基)-乙酮[1-(1,4-dimethyl-3-cyclohexen-1-yl)-ethanone],α-樟腦烯醛(α-camphole-nal),松香芹醇(pinocarveol),1-(1,3-二甲基-3-環(huán)己烯-1-基)-乙酮[1-(1,3-dimethyl-3-cyclohexen-1-yl)-ethanone],松樟酮(pinocamphone),桃金娘醛(myrtenal),馬鞭烯酮(verbenone),香茟醇(carveol),丁香烯(caryophyllene),牡丹皮酚(paeonol),α-葎草烯(α-humulene),對映貝殼杉烯酸[ent-kaur-16-en-19-oicacid],對映海松二烯酸(ent-pimara-8(14),15-dien-19-oicacid)。左旋-貝殼杉烯酸,16,17-二羥基-16β-貝殼杉-9-酸(16,17-dihydroxy-16β-kauran-19-oic acid),左旋-海松二烯酸,7-酮基左旋-海松二烯酸[7-keto-1-pimara-8(14),15-dien-19-oic acid],7α-羥基-1-海松二烯酸(7α-hydroxy-左旋-pimara-8(14),15-dien-19-oic acid),7α-羥基-左旋-海松二烯酸、左旋-海松二烯醇(左旋-pimara-8(14),15-dien-l4-ol)。
【藥理作用】食用土當(dāng)歸所含的對映貝殼杉烯酸(KA)和對映海松二烯酸(pA)有鎮(zhèn)痛作用。口服KA300mg/kg和pA500mg/kg有鎮(zhèn)痛、降溫、延長戊巴比妥麻醉期作用,且能抑制脫氧麻黃堿所增強(qiáng)的運(yùn)動性。
【性味】味辛;苦;性溫
【歸經(jīng)】歸肝;腎經(jīng)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舒筋活絡(luò);和血止痛。主風(fēng)濕疼痛;腰膝酸痛;四肢痿痹;腰肌勞損;鶴膝風(fēng);手足扭傷腫痛;骨折;頭風(fēng);頭痛;牙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12g;或泡酒。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或煎湯洗。
【注意】陰虛內(nèi)熱者慎服。 《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陰虛內(nèi)熱及體虛者忌用。"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九眼獨(dú)活有了一定的了解,這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藥材,但它的藥性和作用還有很多,因此希望大家在與自身情況結(jié)合的基礎(chǔ)上再食用。
隨著人們對中藥的研究的深入,人們逐漸的了解了各種中藥中的詳細(xì)的成分,也知道這些成分對于大家的健康的影響。下面就為各位朋友推薦一種中藥羅勒子,詳細(xì)的描述一下羅勒子的功效,希望對各位的學(xué)習(xí)和研究有一定幫助。
【別名】蘭香子(《海上名方》),光明子(《飲片新參》)。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 羅勒 的 果實(shí) 。9月間采收,篩去泥沙雜質(zhì)(不宜水洗,著水易粘連成團(tuán)),曬干。
【生境分布】產(chǎn)于江蘇。
【性狀】干燥小堅(jiān)果呈卵形,長約2毫米,基部有果柄痕跡;表面灰棕色至黑色,微帶光澤,于擴(kuò)大鏡下可見細(xì)密小點(diǎn)。質(zhì)堅(jiān)硬,橫切面呈三角形,子葉肥厚,乳白色,富油質(zhì)。氣弱,味淡,含口中有滑潤感;浸水中,膨脹后,外表有1層白色粘液質(zhì)。以顆粒飽滿、無泥沙者為佳。
【化學(xué)成份】種子含灰分8.70%、蛋白質(zhì)16.40%、脂肪16.86%、纖維28.14%、水分6.87%、碳水化物(差值計(jì)算)23.03%。
【性味】《飲片新參》:"甘辛,涼平。"
【功能主治】治目赤多眵,拳毛倒睫,目翳,走馬牙疳。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8~1.5錢。外用:研末點(diǎn)摻。
【附方】①治目昏浮翳:蘭香子每用七個。睡時水煎服之,久久有效。(《海上名方》)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嘉佑本草》。
通過對羅勒子的功效和作用的介紹,大家都知道它的神奇了吧。其實(shí)生活當(dāng)中有很多看似很普通的人或者事情,都蘊(yùn)含著我們意想不到的力量。既然大家知道了羅勒子的神奇的療效和作用,那么可以嘗試一下,檢驗(yàn)一下是否有效。
紅土子是一種中醫(yī)中經(jīng)常用到的藥材,常應(yīng)用于各種疾病的治療,那么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紅土子的相關(guān)。
【別名】比子草(《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紅土子草、紅清酒缸、過路清(《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為豆科植物 四川山螞蝗 的 全草 。
【原形態(tài)】小灌木。莖高40~90厘米;直徑約2.5厘米,和分枝同具棱角,被緊貼著的短柔毛,后變無毛。3出復(fù)葉,小葉狹披針形,頂端者長4.2~6.8厘米,闊1~1.3厘米,側(cè)生者較小,先端急尖,邊緣微帶波狀,上面幾無毛,下面脈上疏被短柔毛;葉柄長1~2.5厘米;托葉披針狀鉆形,脫落,長6~10毫米??偁罨ㄐ蛞干蝽斏L達(dá)26厘米;苞片似托葉,脫落;花梗長2~3毫米?;ㄗ霞t色,長約5毫米;萼長約2毫米,淺裂;花冠蝶形,旗瓣圓形,先端微凹,翼瓣貼生于龍骨瓣上;雄蕊10;子房線形,幾無毛。莢果長約2厘米,通常具2節(jié),背部彎,節(jié)深裂達(dá)腹縫線,上面截形,基部楔形,果柄長3毫米。花期8~9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灌木林中或草地上。分布四川、湖北、貴州、陜西、云南等地。
【功能主治】《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治瘧。打爛,面粉調(diào),蒸餅服。"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通過本篇文章對紅土子功效的詳細(xì)介紹,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紅土子的幾大功效。這些功效對于體質(zhì)差抵抗力低的人的確不失為一個調(diào)理的好方法。大家可以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