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馬鞭草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人類的發(fā)展歷史中,養(yǎng)生觀念不斷更新,要作生活的主人,我們必須注意養(yǎng)生。我們該怎么進行科學的中醫(yī)養(yǎng)生呢?下面的內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山馬鞭草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山馬鞭草作為一種中藥材,給我們提供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物質,山馬鞭草同時還能夠解決身體遇到的一些疾病,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山馬鞭草都有哪些營養(yǎng)和功效。
【英文名】Denseleaf Sedge
【來源】藥材基源:為莎草科植物密葉苔草的全草。
【原形態(tài)】密葉苔草,多年生草本,高60-80cm。根莖木質。稈粗壯,堅硬,三棱柱狀,上部生葉,下部為褐色無葉的鞘。葉排列緊密,寬4-6mm,質堅硬,邊緣外卷;葉鞘彼此重疊地緊包于稈上。小穗5-9;頂生小穗雄性,圓柱形,長1.5-3cm,梗短;苞片葉狀,長超出花序很多,具苞鞘;雌花鱗片寬卵形,長寬近相等,1.5-2mm,黃色,密生銹色點和線,有3脈,先端具芒尖。果囊寬卵形,長為鱗片的2倍,長3-3.5mm,有三棱,黃色,密生銹點,密被白色短硬毛,脈不明顯,上部急縮成稍內彎的喙,喙先端具2小齒。小堅果倒卵形,長約2mm,花柱基部稍增大,柱頭3。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林下、水邊。
【性味】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主淋證;燒燙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民間用于清熱利尿、淋癥及燒灼傷。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就是對山馬鞭草的功效與作用的詳細介紹,在對它選擇的時候,注意用量,避免對身體造成損害。
yS630.Com相關推薦
中醫(yī)學認為,馬鞭草散是一種非常好的中藥方劑。把中藥材進行適當?shù)募庸?,然后再按一定比例進行調配,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說的馬鞭草散。
【處方】馬鞭草(去粗梗)2兩,荊芥穗2兩,北柴胡2兩,烏梅肉2兩,枳殼1兩,白術1兩,羌活1兩,白芍藥1兩,秦艽半兩,天臺烏藥半兩,麻黃半兩,木香半兩,當歸1兩,川烏(炮)1兩,甘草1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血風攻透,肢體疼痛,或覺搔癢,或覺麻痹,作寒作熱,飲食減味。
【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1盞,加生姜2片,大棗1個,蔥白2寸,煎至7分,日午、臨臥溫服。常服無忌。
【注意】有孕莫服。
【摘錄】《婦人良方》卷五
【處方】馬鞭草根。
【功能主治】馬喉痹,洪腫連頰,吐氣數(shù)者。
【用法用量】上搗自然汁,每服咽1合許。1法用馬銜鐵汁服,亦妙。
【摘錄】《三因》卷十六
【處方】蕪菁根、馬鞭草。
【制法】上同搗。
【功能主治】男子陰卒腫痛。
【用法用量】敷。
【摘錄】方出《肘后方》卷五,名見《普濟方》卷二四九
看完了本文對馬鞭草散的介紹之后,大家是不是在碰到類似的癥狀時學會去應用了呢,其實中藥相比西藥來說更加的治本,這也是很多時候人們往往都會選擇中醫(yī)的緣由。
檸檬馬鞭草作為典型的熱帶植物,本身就含有一種莫名的香味,所以很多當?shù)鼐用穸紝幟蜀R鞭草稱之為防臭木,正是因為檸檬馬鞭草本身所攜帶的這種香味,現(xiàn)在一般都將檸檬馬鞭草作為了一種香料來運用,檸檬馬鞭草作為香料運用的時候,對于人體也有一定的調節(jié)作用。
其實檸檬馬鞭草的作用是比較多的,它不但可以作為香料,同時還可以將其泡茶來飲用,泡茶喝的話對于調理腸胃而言效果不錯,具體檸檬馬鞭草的功效與作用,本文將作出分析分析。
促進睡眠:有減輕壓力的效果,可使人感覺放松,并在舒緩的氣氛下入眠!和花草茶混喝,除了健康的排毒,輕體,瘦身,還可以安神,舒壓,是上班族,熬夜族的最佳搭配。
安神舒壓:常處在壓力下會影響身心健康,定時做芳香按摩或嗅聞芳香精油,能減輕不少壓力。
芳香治療:檸檬馬鞭草引入歐洲20年后,柏瑠因·凡徳拉就將檸檬馬鞭草寫入藥書,并提到它是很好的消化系統(tǒng)刺激劑、益胃劑和抗痙攣劑,適合治療各種消化不良及其他消化系統(tǒng)疾病。藥學實驗已經證實,檸檬馬鞭草精油具有光過敏性,因此,在使用檸檬馬鞭草精油按摩時,盡量不要涂在容易暴露的皮膚上。同時,使用的濃度應在1%以下。
檸檬馬鞭草茶的功效:解毒、消炎、退熱、利尿,可提神、鎮(zhèn)靜、消除惡心感,并可促進消化。有助于刺激肝功能,強化神經系統(tǒng),減緩靜脈曲張、腿部水腫,且有強化肝臟的代謝功能,并具有松弛神經、幫助消化及改善脹氣的功效,可治偏頭痛亦能調節(jié)經期不適,達到養(yǎng)生防老之效,和玫瑰花搭配有可腸胃凈化及瘦身減脂功能。
上述這些都是檸檬馬鞭草的功效與作用,可以說它的用處是比較多的,不管是作為香料還是食用,對于人體都有非常不錯的效果,不過因為檸檬馬鞭草生長環(huán)境,很多國家都沒有辦法直接生產,這使得檸檬馬鞭草的價格都比較昂貴。
馬鞭草[圖]在我們的生活中馬鞭草[圖]因為具有極高的醫(yī)藥價值受到了我們的關注。下面我們來具體的看一下馬鞭草[圖]是什么?
【英文名】HERBA VERBENAE
【來源】本品為馬鞭草科植物 馬鞭草 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干燥 地上部分 。6~8月花開時采割,除去雜質,曬干。
【性狀】本品莖呈方柱形,多分枝,四面有縱溝,長0.5~1m;表面綠褐色,粗糙;質硬而脆,斷面有髓或中空。葉對生,皺縮,多破碎,綠褐色,完整者展平后葉片3深裂,邊緣有鋸齒。穗狀花序細長,有小花多數(shù)。無臭,味苦。
【鑒別】(1)本品粉末綠褐色。莖表皮細胞呈長多角形或為類長方形,垂周壁多平直,具氣孔。葉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氣孔不定式或不等式,副衛(wèi)細胞3~5個。腺鱗頭部4細胞,直徑23~58μm;柄單細胞。非腺毛單細胞。花粉粒類圓形或類圓三角,直徑24~35μm,表面光滑,有3個萌發(fā)孔。
【含量測定】取本品粗粉約1g[同時另取本品粗粉測定水分(附錄Ⅸ H 第一法)],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無水乙醇30ml,稱定重量,超聲處理1.5小時,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無水乙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xù)濾液15ml,蒸干,殘渣用石油醚(30~60℃)浸泡2次,每次15ml(浸泡約2分鐘),傾去石油醚液,殘渣加適量無水乙醇微熱使溶解,轉移至5ml量瓶中,并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供試品溶液。另精密稱取熊果酸對照品,加無水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2μl、對照品溶液1μl與2μl,分別交叉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huán)已烷-氯仿-醋酸乙酯-冰醋酸(20:5:8: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取出,在薄層板上覆蓋同樣大小的玻璃板,周圍用膠布固定,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 薄層掃描法)進行掃描,波長:λs=525nm,λR=700nm,測量供試品吸收度積分值與對照品吸收度積分值,計算,即得。
【炮制】除去殘根及雜質,洗凈,稍潤,切段,曬干。
【性味】苦,涼。
【歸經】歸肝、脾經。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截瘧,解毒,利水消腫。用于癥瘕積聚,經閉痛經,瘧疾,喉痹,癰腫,水腫,熱淋。
【用法用量】4.5~9g。
【貯藏】置干燥處。
【摘錄】《中國藥典》
【出處】《別錄》
通過本篇文章對馬鞭草[圖]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關于馬鞭草[圖]的相關作用和食用方法等。馬鞭草[圖]的價值可以通過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體現(xiàn)了馬鞭草[圖]的重要性。
很多人對于馬鞭草精油的功效與作用還不是很熟悉,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精油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精油可以說是一種萬能的東西,不同的精油可以調節(jié)我們身體不同方面的功能,可能大家對于馬鞭草精油的功效與作用價值還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馬鞭草精油的功效與作用價值吧。
1、抗炎止痛:水及醇提取物對滴入家兔結膜囊內芥子油引起的炎癥均有抗炎作用,后者的抗炎作用比前者好。后者中的水溶部分又較水不溶部分為佳。水提取物對電刺激家兔齒髓引起的疼痛有鎮(zhèn)痛作用,給藥后1h開始,3h消失;醇提取物的鎮(zhèn)痛作用在6h后尚示完全消失,水溶部分作用更大,而水不溶部分則無鎮(zhèn)痛作用。
2、鎮(zhèn)咳:馬鞭草水煎液有一定鎮(zhèn)咳作用,其鎮(zhèn)咳的有效成分為β-谷甾醇和馬鞭草甙。
3、對子宮的作用:馬鞭草在濃度為1.6×10-2g/ml時,對大白鼠子宮肌條及非妊娠人體子宮肌條均有一定的興奮作用。在大白鼠子宮肌條,動情期的標本對馬鞭草最為敏感,加入馬鞭草后常引起緊張性和收縮振幅同時增加;而其他各期的標本常常只是收縮振幅有所增加。人的子宮肌條對馬鞭草的反應較弱,一般只是緊張性發(fā)生變化。在大白鼠子宮肌條實驗中馬鞭草和pGE2有相互增強作用,而和pGF2a則只有相加作用。馬鞭草在足以興奮子宮平滑肌的濃度時,對空腸平滑肌去沒有明顯作用,也不能增強pGE2對空腸平滑肌的作用。
4.檸檬馬鞭草是以干燥的葉沖泡而成,一壺取用10-15片左右,約泡10分鐘至葉舒展開即可。這道茶呈現(xiàn)澄亮的淡綠色澤,新鮮的檸檬香氣撲鼻而來,細細品嘗十分清爽。傳統(tǒng)法國家庭在飯后和睡前常喝檸檬馬鞭草,因為它具有促進消化、減輕反胃及腸胃脹氣、鎮(zhèn)靜松弛的作用;當傷風感冒引起發(fā)燒時飲用,既有益于康復,并且能緩和喉嚨及鼻子的不適。長期或大量飲用可能會刺激胃部。
以上內容為我們介紹了馬鞭草精油的功效與作用價值,相信大家現(xiàn)在對于馬鞭草精油的功效與作用已經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我們應該試著多去了解一些關于這方面的內容,然后有針對性的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精油,對我們身體是非常有幫助的。
馬鞭草又叫鐵馬鞭、自馬鞭、瘧馬鞭,皆以穗類鞭鞘而得名。
為馬鞭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馬鞭草的全草或根。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具有清熱解毒,截瘧殺蟲,治痢,利水消腫,通經散瘀之功效,故臨床上多用來治療下述諸種病證。
1.治感冒及流行性腮腺炎:用馬鞭草45克,水煎,分2次服,連服4日。
2.治瘧疾:用馬鞭草60~120克,水煎,取濃汁300毫升,于瘧發(fā)前4小時、2小時各服1次,每次服150毫升,連服5-7目。
3.治白喉:用鮮馬鞭草60克,洗凈,搗汁,加米醋少許,分2次服,連服數(shù)劑,即顯效。
4.治百日咳:用馬鞭草500克,蜂糖60克。先將馬鞭草煎成濃汁,以蜂糖收膏。3歲以下患兒每服l匙,日服3次,白開水送服,余按年齡酌加其量。
5.治痢疾:用鮮馬鞭草60克,土牛膝15克,水煎,分3次服,以愈為度。
6.治肝炎:用馬鞭草、金錢草、車前草各30克,水煎,分2~3次服,連服2-3周。
7.治水腫:用馬鞭草、地瓜酒各30克,紅糖 60克,水煎,分3次服,腫退即止。
8.治血淋:用馬鞭草、白茅根各45克,水煎,分 3~4次服,連服3~6日。
9.治急慢性盆腔炎:用馬鞭草、魚腥草、~枝黃花各30克,水煎,分3次服。若服3劑,尚未見效,則于方中加蒲公英、薏苡仁各30克,水煎服。
10.治疔瘡腫毒:用鮮馬鞭草60克,水煎,分2次,再用鮮馬鞭草適量,加白糖少許,共搗爛敷患處,每日1換。
11.治乳癰初起:用馬鞭草、丹參各30克,敗醬草18克,水煎,分3次服,連服3~5日,即見大效。
12.治經閉:用馬鞭草60克,黃酒30克,水煎,分2次飯前服,經來即止后服。
用馬鞭草30克,澤蘭 15克,分別研末調勻,每服6-9克,米湯送服,每日服2-3次。
14.治產后發(fā)熱:用馬鞭草、干刺莧菜各60克,水煎,分3次服,病重者,可日服2劑。
本文導讀:馬鞭草被基督教看成是神圣的花,經常被用來裝飾在祭壇上,對于馬鞭草中醫(yī)也有研究,下面我們來看看馬鞭草的功效及食用方法。
馬鞭草的治病功效及食療方
馬鞭草,又稱野荊芥、退血草,多年草本生,植株高30-120厘米,莖為四方形,老部為圓形,節(jié)上有短硬毛,夏秋開藍紫色花,成熟時果實裂開成四個小堅果,秋季曬干后,切段能入藥。在基督教中,將馬鞭草視為神圣的花。
中醫(yī)認為,馬鞭草味苦,性涼,具有利水消腫、活血通絡、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減少下半身水腫,治療痛經、閉經、水腫、流行性感冒、肝炎等病,但是有些人服用后,會有頭痛、嘔吐、惡心等癥,要謹慎使用。
治病功效
1、治骨鯁
用馬鞭草、天名精各一把,去根,同白梅肉一個,白礬一錢,搗碎后做成彈子大小的丸,用棉布包裹后再嘴里咽汁,骨刺便會變軟脫下。
2、治流行性感冒
取馬鞭草六錢,羌活、青蒿各三錢,加水煎服,每天一劑,分2次服用,或者研末加面粉做成茶劑來沖服。
3、治傳染性肝炎
取馬鞭草一斤,加水煎汁800毫升,每次服用40-50毫升,小兒酌減。
4、治瘧疾
取新鮮馬鞭草二兩,洗凈后加水煎服,每4個小時飲用一次,連續(xù)服用2-4天。
食療方
1、馬鞭草蒸豬肝
材料:生姜末10克,新鮮豬肝100克,鮮馬鞭草60克,味精,蔥,大蒜,鹽適量
做法:馬鞭草洗凈后切碎,豬肝洗凈也切片,將二者一起放入瓷盆里,加鹽、生姜末等其它調味品,隔水蒸熟即可。
功效:活血散瘀,清熱解毒。
2、馬鞭草瘦腿茶
做法:迷迭香、檸檬草、馬鞭草一起放入茶壺里,慢慢沖入沸水,蓋上蓋子悶15分鐘,去渣,加蜂蜜即可。
功效:促進血液循環(huán),降脂減肥,消除下半身水腫。 (99健康網(.cn)專稿,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薰衣草大家都應該聽說過,它是一種非常浪漫的植物,而馬鞭草的名氣就要小很多了,但是它的外觀和薰衣草有一定的相似,很多人都分不清,薰衣草和馬鞭草的區(qū)別,雖然他們長得有一些相似,但是在細節(jié)上的區(qū)別還是非常多的,本質上是不一樣的,就算是看起來也有細微的差別
1.馬鞭草和薰衣草的區(qū)別之外形上
馬鞭草的顏色一般沒有薰衣草的顏色深,較為淺一點。馬鞭草一般是像花瓣包圍花蕊一般呈現(xiàn)聚攏狀態(tài),而薰衣草一般是像鞭炮一眼成串狀。且馬鞭草的花瓣形狀較為橢圓,薰衣草比較瘦長。
2.馬鞭草和薰衣草的區(qū)別之科屬不一樣
馬鞭草屬于多年直立草本植物,而薰衣草屬于半灌木或者矮灌木。蓄意草一般被種植在庭院中欣賞,而馬鞭草一般生長于原野中。但兩者都十分抗旱,易于生長。
3、馬鞭草和薰衣草的區(qū)別之產地不一樣
馬鞭草原產于歐洲的原野上,常年生長在低海拔的公路邊或者山谷里。薰衣草原野生于法國和意大利南部地中海沿海的阿爾卑斯山南麓一帶,后被世界各地引進培植。在我國,馬鞭草在多個地方被種植,但薰衣草僅在新疆比較普遍。
4.馬鞭草和薰衣草的區(qū)別之藥效不一樣
在遠古時代,薰衣草就一直被中醫(yī)作用于醫(yī)療上。薰衣草的經和葉都具有十分高的藥用價值,在止痛祛疤、健脾解毒上具有十分好的作用,被稱之為‘百草之王’。馬鞭草性涼,味道比較苦??梢灾委熕[和女性閉經。
從以上四點區(qū)別,就能很清楚的了解到馬鞭草和薰衣草之間的區(qū)別。所以在要食用兩者的時候,一定要先弄清楚自己的病癥再選擇性對癥下藥,或者在醫(yī)生的監(jiān)督和建議下用藥,切莫病急亂投醫(yī)。
山臭草對于醫(yī)藥方面的價值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對于治療一些疾病是很有效的。山臭草中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物質,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別名】悶頭花、斷腸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罌粟科植物大葉紫堇的全草或根。
【原形態(tài)】大葉紫堇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無毛。無主根,須根發(fā)達,根莖粗壯,為眾多的基生葉殘柄覆蓋。莖直立或斜生,2-3條,具5棱,不分枝或分枝?;~數(shù)枚,長10-30cm,柄長占葉全長的3/5,基部扁平成鞘;葉片輪廓卵狀三角形,二回三出全裂,末回裂片卵形,緣有圓齒,具短柄;莖生葉2-4枚,與基生葉同形而短小??偁罨ㄐ蝽斏L3-7cm;疏列花10朵左右,苞片卵形至倒卵形,上半部邊緣有圓齒;花梗略長于或等于苞片;萼片鱗片狀,早落;花冠紫藍色,長25-30mm,其雞冠狀突起常低而短,距狹圓錐形,長略短于外輪上瓣全長的1/2,外輪下瓣匙形,具爪;子房條形,長10-12mm,柱頭有乳突10個。蒴果斜上,細長圓柱形,長4-5cm,直徑1.5-2mm,近念珠狀。種子10余粒,花期4月,果期5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0-2800m的山地林下溝邊。
【性味】苦;辛;微寒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清熱解毒。主勞傷;胸脘刺痛;坐板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或用根泡酒服。外用:適量,搗汁涂患處。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本篇文章對山臭草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關于山臭草的相關作用和食用方法等。山臭草的價值可以通過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體現(xiàn)了山臭草的重要性。
山苦草這種中藥材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山苦草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
【別名】苦草、膽草、散血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散瘀草的全草。
【原形態(tài)】散瘀草,多年生草本,長7-32cm。平展上升或齒匍匐莖,細弱,密被灰白色長柔毛或綿狀長柔毛。葉對生;葉柄長約5mm;葉片堅紙質,干時黑色,下面常帶紅色,長圓狀倒卵形或倒三角狀卵形,長1.5-3cm,寬0.8-1.8cm,先端鈍,基部楔形下延,兩面被疏柔毛,邊緣具不整齊疏齒,具緣毛。輪傘花序具4-8花,著生于葉腋內;花梗內;花萼紫色,漏斗狀,外面被長柔毛,內面無毛,具10脈,萼 齒5;花冠淡紫、紫紅色或紫藍色,長0.8-1cm,外面被疏柔毛,內面基部有毛環(huán),冠檐二唇形,上唇短,圓形,下唇寬大,伸長;雄蕊4,二強;花盤環(huán)狀,裂片不明顯。小堅果長圓狀三棱形,褐色,背部具網狀皺紋,腹部1果臍,果臍約占腹面1/2。花期8-11朋,果期10月左右。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400-2700m的干燥荒坡矮草叢叢中。
【化學成份】全草含金瘡小草素(ajugacumbin)B,大籽筋骨草素(ajugamacrin)C-E及山苦草素(ajugapantin)A等。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主慢性肝炎;小便淋痛;口瘡;瘡瘍腫毒;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
【摘錄】《中華本草》
上面是關于山苦草的一個簡單的介紹,通過這些我們可以了解到山苦草中含有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元素,對于治療和預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關人士的指導下食用。
山蜜草的功效與作用
1、山蜜草的功效與作用
市售的山蜜草不是一種具體植物,而是由鐵觀音茶梗加甜葉菊混合而成。其中的茶葉具抗衰老、抗癌癥、抗動脈硬化、防治糖尿病、減肥健美、防治齲齒、清熱降火,敵煙醒酒等功效。甜葉菊具調節(jié)血壓、軟化血管、降低血脂、降血糖、尿糖、抑菌止血、鎮(zhèn)痛、減肥養(yǎng)顏、養(yǎng)陰生津、幫助消化,促進胰腺、脾胃功能和清熱解毒。 因此山蜜草主治 聲音嘶啞,口干嘴苦,口臭,牙齦出血,牙疼,肝火攻心,咽喉炎,咳嗽,痰多,口腔炎,小兒厭食,大便干硬,小便赤黃,清肝明目,消食健胃,安神養(yǎng)性,排毒養(yǎng)顏,保健養(yǎng)生。
2、山蜜草的有效成分
2.1、市售的山蜜草不是一種具體植物,而是由鐵觀音茶梗加甜葉菊混合而成。
2.2、茶葉具抗衰老、抗癌癥、抗動脈硬化、防治糖尿病、減肥健美、防治齲齒、清熱降火,敵煙醒酒等功效。
2.3、甜葉菊具調節(jié)血壓、軟化血管、降低血脂、降血糖、尿糖、抑菌止血、鎮(zhèn)痛、減肥養(yǎng)顏、養(yǎng)陰生津、幫助消化,促進胰腺、脾胃功能和清熱解毒。
3、山蜜草的生長環(huán)境
蜜草又別名長壽草、花蜜茶,甜涼草、冰糖草,根散多枝草本,多生于貧瘠干燥的山坡、丘陵、荒野叢林中,枝葉清香甘甜,分布于我國西南等地區(qū)的深山老林中。
山蜜草的藥理
1、甘草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 甘草粉、甘草浸膏、甘草甜素、甘草次酸對健康人及多種動物均有促進鉀、鈉和水潴留排泄量增加的作用。甘草甜紊能顯著增強和延長可的松的作用。
2、抗支廈增強免疫作用 甘草次酸對太鼠棉球內芽腫、甲醛性浮腫、皮下肉芽腫性炎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甘草甜素是一種有效的生物應答修飾劑,在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同時可抑制變態(tài)反應的發(fā)生。
3、對消化系統(tǒng)的作用甘草浸膏、甘草提取物、甘草黃苷、甘草素對大鼠實驗性潰痔均有明顯抻翻作用。用大白鼠試驗,水茬膏能抑制胃液分泌,甲酵提取物可抑制由蛋白胨}I起的胃分泌素釋放,促進大白鼠醋酸潰瘍的愈合。具胃腸平滑肌解痙作用;煎液流授膏能抑制離體腸管和解痙攣。
4、抗腫瘤作用甘草黃苷、甘草甜素對大鼠腹水、肝癌 廈小鼠艾氏腹水癌細胞可產生形態(tài)學上的政變。
5、鎮(zhèn)咳去痰作用甘草甜紊的衍生物對豚鼠有明顯的鎮(zhèn)咳作用,鎮(zhèn)咳強度與可待因近似。
山蜜草的營養(yǎng)價值
山蜜草的根及根莖中的主要成分為20余種三萜皂苷類物質,總含量6%~14%,其中甘草甜素(Glycyrrhizin)5%~12%,系甘草酸的鉀、鈣鹽。甘草酸水解產生1分子甘草次酸、2分子葡萄糖醛酸。此外,還含有少量的甘草黃苷、異失常,肌肉無力。所以山蜜草不適宜長期服用。
甘草黃苷、三羥基甘草次酸(glycyrrhertinicacid)、甘草醇、異甘草醇、5一甲基甘草醇、甘露醇、葡萄糖、蔗糖、蘋果酸、樺木酸、淀粉、甘草苦味素及微量揮發(fā)油等。微苣揮發(fā)油是甘草特有氣味的來源。它的藥理作用有腎上腺皮質激素(荷爾蒙)樣作用,很多對甘草甜素(Glycyrrhizin),甘草次酸(glycyrrhertinicacid)有認識人的知道服用它們過量會使到尿量及鈉(sodium,鹽含有成分)的排出減少,身體會積存過量的鈉(鹽分)引起高血壓;水分儲存量增加,會導致水腫。同時過多血鉀流失引起的低血鉀癥,導致心律
帶刺馬鞭是一種中藥,除了日常我們知道的功效外,其實帶刺馬鞭還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功效和作用的,我們馬上來看看。
【來源】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浙江蝎子草的根或根皮。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1-1.5m。莖常呈四棱形,直立有分枝,莖及葉柄均被白色伏毛和尖銳刺狀螫毛。葉互生;有長柄;葉片寬卵形至圓形,長7-20cm,寬6-15cm,先端常3中裂至深裂,裂片近卵形至三角形,先端長尖,邊緣有粗大鋸齒,基部楔形至心形,兩面均有白色粗硬伏毛?;▎涡裕淮菩弁?,花序腋生,排列成穗狀圓錐花序,雌花序常生于上部;雄花被4-5裂,雄蕊4-5;雌花花被片3,常結合成筒狀,緣有3齒,內包雌蕊1,花被片外均被白色粗毛。瘦果卵形或近圓形?;ㄆ?-7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約300m的山坡林下陰濕處或林緣坡地草叢中。
【藥理作用】1.對凝血系統(tǒng)的影響 分別腹腔注射浙江蝎子草根提取液(GI)、蝎子草根提取液(GⅡ)及掌葉蝎子草根提取液(GⅢ)10g/kg,統(tǒng)計測定表明GI及GⅢ液有明顯延長小鼠凝血時間的作用。分別腹腔注射5g/kg,10g/kg的GⅠ、GⅡ及GⅢ液,結果三種蝎子草根提取液均有明顯延長小鼠斷尾出血時間的作用,1g/kg GⅠ、GⅡ及GⅢ腹腔注射,三種蝎子草根提取液均有明顯延長大鼠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KpTT)及凝血酶時間(TT)的作用,GI尚有延長凝血酶原時間(pT)的作用。
【性味】辛;苦;性溫
【功能主治】祛瘀活血;消腫。主跌打傷痛;痔瘡腫痛;瘡癰初起;蟲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5g。外用:鮮根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為了讓更多的朋友認識帶刺馬鞭,大家可以多跟身邊的朋友介紹一下,讓更多的人知道應該怎樣去使用帶刺馬鞭這種藥物。
對于山飄兒草這種中藥材,我們應該要先了解它的藥用價值和注意事項等之后再食用。下面是關于山飄兒草的相關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好好閱讀一下,對食用有很大的幫助。
【來源】為龍膽科植物 紫紅獐牙菜 的 全草 。秋季采收,洗凈,曬干。
【原形態(tài)】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40厘米。莖有棱,多分枝。單葉對生,葉片披針形?;斏蛞干霞t色。蒴果橢圓形。
【生境分布】生山坡草地。分布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云南中草藥選》:"苦,寒。"
【功能主治】①《峨嵋藥植》:"治耳聾癥"。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峨嵋藥植》
本文介紹了藥材山飄兒草的一些基本常識,山飄兒草在治療人體的一些相關疾病的時候效果都非常好。而且山飄兒草對身體還有一定的調理作用,平時可以適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