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養(yǎng)脾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乃長壽之伴侶,健康是長壽的朋友。”生活越來越好,人們越來越注重養(yǎng)生,只有進行科學的養(yǎng)生,我們才能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如何分辯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的對錯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大養(yǎng)脾丸的功效與作用”,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大養(yǎng)脾丸,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這種藥用價值很豐富的中藥方劑吧。那么,你對大養(yǎng)脾丸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大養(yǎng)脾丸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嗎?它又有哪些營養(yǎng)價值呢?如果不是太了解的話,那就接著往下看吧。
【處方】丁香皮1兩,良姜1兩,藿香葉1兩半,甘草1兩半。
【制法】上藥并生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健脾。主
【用法用量】隨意服之。
【摘錄】《百一》卷二引張防御方
【別名】參苓壯脾丸
【處方】人參(去蘆)半兩,川姜(炮)半兩,桂(去粗皮)半兩,干山藥半兩,白術1兩,白茯苓1兩,縮砂仁1兩,胡椒1兩,白扁豆(炒)1兩,神曲(炒)1兩,麥糵(炒)1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只作10丸。
【功能主治】健脾胃。育神養(yǎng)氣,和補脾胃,進美飲食。主脾胃虛弱,胸膈痞悶,脅肋脹滿,心腹刺痛,反胃吐食,口苦吞酸,胸滿短氣,肢體怠惰,面色萎黃;及中焦痞,不任攻擊,臟腑虛寒,不受峻補;或因病氣衰,氣不復常,稟受怯弱,不能飲食;及久病泄痢,腸胃虛滑。
【用法用量】參苓壯脾丸[《局方》卷三(續(xù)添諸局經(jīng)驗秘方)]。
【摘錄】《百一》卷二引趙學諭方
【處方】人參(去蘆頭)1兩,白術1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蓽茇1兩,紅豆1兩,胡椒1兩,訶子(煨,去核)1兩,縮砂仁1兩,白豆蔻仁1兩,肉豆蔻(面裹煨熟)1兩,白茯苓(去皮)半兩,丁香半兩,干姜(炮)2兩,肉桂(去粗皮)2兩,厚樸(去皮,姜制)1兩半,甘草(炙)1兩半。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作10丸。www.cndadi.net
【功能主治】脾胃久虛,不進飲食,胸膈痞悶,腹脅膨脹,嘔吐不止,倦怠嗜臥;及大病之后氣血虛羸,胃弱少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食前白湯化下;或水煎5-7沸亦得。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六
【處方】縮砂仁半兩,麥芽半兩,人參半兩,神曲3錢,木香3錢,肉豆蔻(棗肉包煨)3錢,沉香2錢,扁豆2錢,青皮2錢,白豆蔻仁2錢,石蓮肉2錢,陳皮2錢,紅豆2錢,草果子2錢,丁香2錢,厚樸(制)2錢。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補氣血虛。主虛損。
【用法用量】空心粟米湯嚼下,1日3次。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八引張必勝方
【別名】養(yǎng)脾丸
【處方】白術3兩,蓽茇3兩,紅豆(去皮)3兩,胡椒3兩,桂(去粗皮)3兩,白茯苓(去黑皮)3兩,附子(炮裂,去皮臍)3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3兩,訶黎勒(炮,去核)3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透)2兩,干姜(炮)2兩,陳曲(炒)2兩,大麥糵(炒)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丸大。
【功能主治】養(yǎng)脾,健胃,和中,散風冷宿寒。主脾虛飲食減少,肌肉羸瘦。腹心肋脅痞塞刺痛,嘔逆惡心,吞酸食氣,腹鳴洞泄瀉,下痢頻滑,后重里急;久新病后肌羸氣劣,困怠無力,全不入食。。
【用法用量】養(yǎng)脾丸(《雞峰》卷十二)。
【摘錄】《圣濟總錄》卷四十四
關于大養(yǎng)脾丸的用法用量還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經(jīng)了解了。雖然說這類藥物對于治療許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但是本藥物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
ys630.coM延伸閱讀
補腎養(yǎng)脾丸這個方子傳承了數(shù)千年,所以他能夠流傳到至今而且還在中醫(yī)中還能夠被人們廣泛的應用可見其療效是多么的好。今天我們就來探索一下。
【處方】人參2兩,黃耆2兩,白術2兩,熟地(酒洗)4兩,當歸2兩,知母(酒炒)2兩,蓯蓉(酒洗)3兩,黃柏(酒炒)1兩,桂7錢半,白茯2兩,杜仲(炒)1兩半,山藥2兩,故紙5錢,白芍(炒)1兩,牛膝1兩半,五味子1兩,沉香7錢半,甘草5錢。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腎養(yǎng)脾,益氣血,長精神。主虛勞諸證。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空心鹽湯送下。
【注意】忌三白。
【摘錄】《便覽》卷三
以上就是補腎養(yǎng)脾丸的一個介紹, 希望通過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對于這一個養(yǎng)生方劑的選擇問題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們運用一些比較科學的方法去,幫助自己達到養(yǎng)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
說起大溫脾丸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它是什么,這也很正常,畢竟大溫脾丸主要是用來治病的,在平時的生活中出現(xiàn)的不多。下面我們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別名】溫脾丸
【處方】法曲5合,大麥糵5合,吳茱萸5合,枳實3枚(炙),干姜3兩,細辛3兩,桂心5兩,桔梗3兩,附子(炮,去皮)2兩,人參3兩,甘草(炙)3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溫脾益胃,消谷進食。主脾中冷,水谷不化,脹滿,或時寒極。脾胃虛弱,冷氣攻沖,飲食不化,心腹脹痛,嘔吐吞酸,痞噎不通,腸鳴泄利,水谷不分,面黃肌瘦,食減嗜臥。
【用法用量】溫脾丸(《圣濟總錄》卷一六五)。方中法曲、大麥糵、吳茱萸,《局方》均用五兩。
【注意】忌海藻、菘菜、豬肉、生菜。
【摘錄】《千金翼》卷十五
大溫脾丸由于是純天然中藥材為原料,所以全面保留了藥材的精華,把一些對人體無益的成分全部清除,所以進入人體內時吸收快、見效快、無毒副作用。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你知道綾錦養(yǎng)脾丸嗎?在對它沒有足夠的了解的情況下人們在選擇綾錦養(yǎng)脾丸時會產(chǎn)生很多的猶豫和顧慮,例如它的效果如何?它應該怎么吃?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做一個回答。
【處方】木香1錢1字,丁香1錢1字,沉香1錢1字,紅豆1錢1字,大椒1錢1字,官桂(去粗皮)1錢1字,附子(炮裂,去皮臍)1錢1字,肉豆蔻2錢半,白豆蔻(去皮)2錢半,蓽澄茄2錢半,川姜(炮裂)2錢半,蓽茇2錢半,甘草(銼,炙黃)2錢半,人參(去蘆頭)2錢半,白茯苓(去皮)2錢半,白術2錢半,陳皮(去白)2錢半,神曲(打碎,微炒)2錢半,麥糵(炒黃)2錢半,縮砂仁2錢半,訶子肉2錢半,良姜(銼,炒)6錢1字,厚樸(去粗皮,生姜制)6錢1字,破故紙(微炒)6錢1字。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作6丸。
【功能主治】大補脾胃,極進飲食,調順三焦。保養(yǎng)榮衛(wèi)。主脾腎俱虛,冷氣攻刺心胸腹脅,小肚疼痛,嘔逆痰水??诳?,噫氣吞酸,及膀胱冷氣奔沖,腰背臍腹絞痛。手足微冷,小便頻數(shù)。又治卒暴心疼,霍亂吐逆。婦人血氣癥瘕,心腹刺痛。
【用法用量】此藥雖有3-5味辛熱藥,煉蜜合和,成約4兩半藥,并煉凈熟蜜約4兩半,計9兩分作54丸,每1丸重1錢6分有余。每服1丸,空心、食前沸湯磨化下。
【摘錄】《御藥院方》卷四
從上面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出綾錦養(yǎng)脾丸為傳統(tǒng)中藥方劑。應用歷史悠久,影響和普及范圍甚廣。足可見它的藥用價值和正確性。
眾所周知,椒術養(yǎng)脾丸是一種對很多病癥都有治療效果的中藥方劑,中醫(yī)很早就有關于椒術養(yǎng)脾丸的相關描述?,F(xiàn)代醫(yī)學也證明了椒術養(yǎng)脾丸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那么你知道它應該如何食用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麥芽(炒)120克 白茯苓120克 人參(去蘆)60克 蒼術(米泔水浸,曬干,炒燥)60克 白術(土炒)60克 干姜(炮)15克 砂仁15克 川椒(去目)9克 甘草(炙)12克
【制法】上為末,煉蜜和丸,每30克作8丸。
【功能主治】治脾胃虛冷,心腹脹悶,嘔逆泄瀉。
【用法用量】每服1丸,細嚼,用姜湯送下。
【摘錄】《明醫(yī)指掌》卷五
【處方】人參1兩半,白術2兩(炒),炙草5錢,蒼術1兩(炒),川椒2兩(炒),木香1兩,茯苓3兩,砂仁1兩(炒),干姜1兩(炒)。
【制法】上為末,米糊為丸。
【功能主治】益脾養(yǎng)胃,補火溫中。主胃虛寒濕,腹痛泄瀉,脈沉者。
【用法用量】每服3錢,米飲煎化,溫下。
【各家論述】脾虛胃弱,寒濕內滯而不能健運,故腹痛不止,泄瀉不已焉。川椒補火溫中,白術健脾燥濕,人參扶元補胃氣,蒼術燥濕強脾土,干姜暖胃祛寒,茯苓和脾滲濕,木香調氣化,砂仁醒脾胃,炙草緩中益胃也。丸以米粥,下以米飲,總取益脾養(yǎng)胃之功,洵為補火溫中之劑。
【摘錄】《醫(yī)略六書》卷十九
【處方】平胃散1斤,川椒(去目及閉口,微炒出汗,為末)4兩。
【制法】上用蒜、棗2味搗成膏,和平胃散、椒末杵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扶脾壯胃,順氣溫中。主臟寒脾泄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空心酒或米飲、鹽湯送下。
【注意】忌食生冷、腌藏陰物。
【摘錄】《保命歌括》卷十九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椒術養(yǎng)脾丸的食用方法等,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大家平時不妨試試,相信對于改善疾病的情況肯定是有幫助的。
千金養(yǎng)脾丸是一個很好很好的中藥方劑,對很多疾病都有不錯的療效,不過對于它的食用有著一些方式方法,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人參 白術 白茯苓(去皮)甘草 山藥(炒)木香 丁香 白扁豆(炒)縮砂仁 薏苡仁 益智仁 藿香葉 紅豆 肉豆蔻 干姜(炮)高良姜 三棱(炮)莪術(炮)神曲(炒)麥蘗(炒)陳皮 枳殼(炒)茴香(炒)苦梗(炒)各30克
【制法】上藥研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養(yǎng)脾消積。治脾胃虛弱,停寒留飲,膈氣噎塞,反胃吐食,心胸痞滿,脅肋虛脹,胸腹刺痛,牽引背膂,食少易傷,言微氣短,口苦舌澀,惡心嘔噦,喜唾咽酸,久病泄利,病后氣不復常,飲食無味。
【用法用量】每服1丸,細嚼,空腹時用白湯或溫酒送下。
【備注】方中"紅豆、枳殼",《醫(yī)學入門》卷七作"紅豆蔻、枳實",另多"胡椒"一味。
【摘錄】《世醫(yī)得效方》卷五
千金養(yǎng)脾丸的做法大家都學會了吧,我們平時不僅可以自己試一試,還可以分享給朋友親人,讓他們的身體也多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