滌痰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得早?!别B(yǎng)生從歷史上的玄虛傳說,已經(jīng)進入大眾百姓視野,作好了養(yǎng)生我們的生活質(zhì)量才更好。您對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看待的呢?下面的內(nèi)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滌痰丸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滌痰丸是一種純天然的中藥方劑,它是以幾種生活中常見的中藥材為主要原料,采用了藥食同源的傳統(tǒng)中醫(yī)配方混合而成的。下面就來看一看滌痰丸有哪些功效吧。
【處方】橘紅2兩,蔞仁3兩,半夏2兩,茯苓2兩,蘇子3兩,沉香5錢,杏仁3兩,貝母3兩,海蛤粉2兩,葶藶子1兩5錢,明礬3兩(煅),南燭葉2兩,白芥子1兩。
【制法】上為末,水泛為丸。
【功能主治】氣急痰壅。
【用法用量】每服3錢,用蘿卜3斤,生姜1片,煎湯送下。
【摘錄】《內(nèi)外驗方秘傳》卷下
【處方】大黃5斤,炒黑丑1斤8兩,黃芩1斤8兩。
【制法】上為細末,水泛小丸,每斤丸藥用百草霜1兩,煅金礞石粉2兩,桃膠2錢化水上衣。
【功能主治】清熱化痰,開瘀化痞。主痰火瘀結,氣急瘋癇,濕熱咳嗽,喘滿胸悶,痰涎壅盛,大便燥結。
【用法用量】每服2錢,開水送下。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處方】白術(土炒)2兩,半夏曲1兩,川芎1兩,香附米1兩,神曲(炒)5錢,茯苓各5錢,橘紅4錢,甘草2錢。
【制法】上為末,粥為丸。
【功能主治】婦人形肥盛,不孕,以身中有脂膜閉塞子宮。
【用法用量】每服80丸,以滌痰湯送下。
【摘錄】《金鑒》卷四十五
【處方】半夏曲、枯礬、皂角(去皮子)、玄明粉、茯苓、枳殼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霞天膏為丸。
【功能主治】多痰。食飲才下便痰涎裹住,不得下者。
【用法用量】《風勞臌膈四大證治》本方用法:每服三十丸。
【摘錄】《嵩崖尊生》卷九
【處方】木香1兩,檳榔1兩,青皮(去白)1兩,陳皮(去白)1兩,京三棱(煨,銼碎)1兩,枳殼(麩炒,去瓤)1兩,大黃(濕紙裹,煨令香熟)1兩,半夏(湯洗7次)1兩,黑牽牛(微妙)2兩。
【制法】上為細末,白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升降滯氣,清膈化痰。主三焦氣澀,痰飲不利,胸膈痞滿,咳唾稠濁,面目熱赤,肢體倦怠,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食后生姜湯送下。
【摘錄】《御藥院方》卷五
【處方】白附子1兩(炮),天南星(湯泡7次)、白僵蠶(直者,炒去絲)、滑石3兩。
【制法】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飲。
【用法用量】方中天南星、白僵蠶用量原缺。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二
【處方】好皂角(不要蟲蛀損者)10兩(水浸1宿,去皮弦,火炙黃色,取凈末2兩5錢),豬牙皂角1兩(依皂角制法),枳殼2兩5錢(1兩半火炙,1兩生用),黑牽牛2兩(末)。
【制法】上用樸消5錢,井花水泡開,不用滓末,澄清消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婦人遠年日久積聚痰涎,或飲酒食后,吐唾日久,面黃肌瘦,皮肉枯澀,眼無神光;又治偏正頭風。
【用法用量】每服50丸,臨臥用井花水送下。如1月服3-5服,至老無風癱、麻木之疾。
【摘錄】《瑞竹堂方》卷二
沒有想到吧,滌痰丸也是讓人很驚訝,中醫(yī)果然博大精深,希望我們可以繼續(xù)把我們的傳統(tǒng)醫(yī)學發(fā)揚光大,繼承下去。
相關閱讀
滌飲丸大家食用過嗎?肯定很多人都沒有服用過吧,滌飲丸是很好的中藥方劑,對人體的好處也有很多,那么滌飲丸的功效與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黑丑3兩,枳實1兩半(炒),樸消3兩,白礬3兩,牙皂3兩,枳殼1兩半(炒)。
【制法】上為末,蘿卜汁為丸。
【功能主治】逐飲滌結。主留飲。大腹脹滿,便閉,脈沉緊數(shù)者。
【用法用量】每服2-3錢,白湯送下。以脹退、大腹和軟為度。
【各家論述】飲留于中,氣結不化,故大腹脹滿,大便不通焉。黑丑逐飲,枳實破結,樸消蕩熱逐留飲,枳殼瀉滯通便閉,白礬、牙皂消溶水濕以通竅也。蘿卜汁為丸,白湯下,使飲化氣行,則腸胃肅清,而大便無不通,脹滿無不退矣。此逐飲滌結之劑,為留飲氣結脹閉之專方。
【摘錄】《醫(yī)略六書》卷十九
以上就是本文對滌飲丸的一些介紹,其實養(yǎng)生方劑還是很值得我們來研究的,因為,它在中醫(yī)養(yǎng)生領域占了一席之地,而且獨樹一幟,有自己的特色和風格。
生病吃藥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但是對于吃藥的時候我們還是需要先了解一下這些藥物的功效和一些注意事項等,以免出現(xiàn)問題,那么下面我們就了解一下括痰丸這種中藥方劑。
【處方】半夏(制)60克 白芥子60克 干姜(炒黃)30克 豬苓60克 炙甘草15克 陳皮120克(切碎,用鹽6克入水中,拌浸一宿,曬干)
【制法】上為末,湯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治停痰積飲,吞酸嘔惡,胸脅脹悶疼。
【用法用量】每服3克,溫開水送下。
【摘錄】《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處方】半夏(制)2兩,白芥子2兩,干姜(炒黃)1兩,豬苓2兩,炙甘草5錢,陳皮4兩(切碎,用鹽2錢,入水中浸1宿,曬干)。
【制法】上為末,湯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一切停痰積飲,吞酸嘔酸,胸脅脹悶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錢許,滾白湯送下。
【摘錄】《景岳全方》卷五十一
括痰丸的功效和用途非常廣泛,對老百姓而言是一個很好的良藥。大家有需要時不妨試一試,因為它幾乎沒有副作用,所以可以放心服用。
各種中藥方劑都有自己獨特的功效,在電視上大家應該都看過關于中藥方劑的介紹,它能夠很好的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而且沒有什么副作用,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中藥方劑滾痰丸的作用。
【別名】礞石滾痰丸(《痘疹金鏡錄》卷上)。
【處方】大黃(酒蒸)片黃芩(酒洗凈)各250克 沉香15克 礞石30克(捶碎,焰消30克,入小砂罐內(nèi),及稍蓋之,鐵線練定,鹽泥固濟,曬干,火煅紅,候冷取出)一方加朱砂60克研為細末為衣
【制法】上為細末,水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降火逐痰。治實熱老痰,發(fā)為癲狂驚悸,或怔忡昏迷,或咳喘痰稠,或痰閉子宮不孕,大便秘結,舌苔黃厚而膩,脈滑數(shù)有力者?,F(xiàn)用于精神病、癲癇身體壯實者。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臨臥用茶清或溫水送下,量虛實加減服。
【注意】體虛及孕婦不可輕用,以免損傷正氣。
【備注】方中礞石驅(qū)逐頑痰,力甚猛峻;大黃蕩滌陳積,開下行之路,黃芩清上焦之火,消除成痰之因,二味用量獨重,有正本清源之意;沉香調(diào)達氣機,為諸藥之開導。四藥共奏降火逐痰之效。
【摘錄】《玉機微義》卷四引《養(yǎng)生主論》
【別名】神秘沉香丸、沉香礞石滾痰丸
【處方】大黃(蒸少頃,翻過再蒸少頃,即取出,不可過)8兩,黃芩8兩,青礞石(消煅如金色)5錢,沉香5錢,百藥煎(此用百藥煎,乃得之方外秘傳,蓋此丸得此藥,乃能收斂周身頑涎,聚于一處,然后利下,甚有奇功,曰倍若沉者,言五倍子與沉香,非礞倍于沉之謂也)5錢。
【制法】上為末,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之為病,或偏頭風,或雷頭風;或太陽頭痛,眩暈如坐舟車,精神恍惚;或口眼瞤動,或眉棱耳輪俱癢,或頷腮四肢游風腫硬,似疼非疼;或渾身燥癢,搔之則癮疹隨生,皮毛烘熱,色如錦斑;或齒頰似癢似痛而無定所,滿口牙浮,痛癢不一;或噯氣吞酸,鼻聞焦臭,喉間豆腥氣,心煩鼻塞。咽嗌不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或因噴嚏而出,或因舉動而吐,其痰如墨,又如破絮,或如桃膠,或如蜆肉;或心下如停冰鐵,閉滯妨悶,噯嚏連聲,狀如膈氣;或?qū)媺粜搪镜侗鴦﹃?,或夢入人家,四壁圍繞,暫得一竇,百計得出,則不知何所;或夢在燒人地上,四面煙火枯骨,焦氣撲鼻,無路可出;或不因觸發(fā)忿怒悲啼下淚而寤;或時郊行,忽見天邊兩月交輝,或見金光數(shù)道,回頭無有;或足膝酸軟,或骨節(jié)腰腎疼痛,呼吸難任;或四肢肌骨間痛如擊戳,乍起乍止,并無常所;或不時手臂麻疼,狀如風濕,或臥如芒刺不安,或如毛蟲所螫,或四肢不舉,或手足重滯;或眼如姜蜇膠粘癢澀,開合甚難;或陰晴交變之時,胸痞氣結閉而不發(fā),則齒癢咽痛,口糜舌爛,及其奮然而發(fā),則噴嚏連聲,初則涕唾稠粘,次則清水如注;或眼前黑暗,腦后風聲,耳內(nèi)蟬鳴,眼瞤肉跳。治之者或曰腠理不密,風府受邪;或曰上盛下虛,或曰虛,或曰寒,或曰發(fā)邪,病勢之來,則胸腹間如有二氣交紐,噎塞煩郁,有如煙上沖頭面烘熱,眼花耳鳴,痰涎涕淚,并從肺胃間涌起,凜然毛豎,噴嚏千百,然后遍身煩躁,則去衣凍體,稍止片時,或春、秋乍涼之時,多加衣衾,亦得暫緩,或頓飲冰水而定,或痛一醉而寧,終不能逐去病根。
【用法用量】神秘沉香丸(原書同卷)、沉香礞石滾痰丸(《不居集》下集卷八)。
【摘錄】《準繩·類方》卷二引《養(yǎng)生主論》
【處方】青礞石4錢,沉香8分,制錦紋5錢,廣木香1錢,黃芩1錢5分,枳實2錢。
【功能主治】頑痰怪癥,睡醒神濁,妄言不覺,便閉氣逆,痰火上壅。
【摘錄】《鎬京直指》
【處方】江子、半夏朱砂、膩粉、雄黃、郁金(或加南星尤妙)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飯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喉中涎響,手足瘈疭,目睛上視,即急慢驚風證。
【用法用量】每服7丸,用薄荷湯送下。量大小加減服之,利痰涎為度,未利再服。
【摘錄】《普濟方》卷三七四
【別名】沉香滾痰丸、礞石滾痰丸
【處方】大黃8兩,黃芩8兩,沉香半兩,青礞石(消煅)1兩。
【制法】上為細末,水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證,變生千般怪癥。頭風目眩,耳鳴,口眼蠕動,眉棱耳輪痛癢;四肢游風,腫硬;噫氣吞酸,心下嘈雜,心氣疼痛,夢寐奇怪,手麻臂痛,口糜舌爛喉閉,或繞項結核,胸腹間如二氣交紐,噎塞煩悶,失志癲狂,心下怔忡,喘咳嘔吐等證。
【用法用量】沉香滾痰丸(《墨寶齋集驗方》卷上)、礞石滾痰丸(《痘疹金鏡錄》卷上)。本方原文為:甑里翻身甲掛金,于金頭戴草堂深。相逢二八求斤正,消煅青礞倍若沉。十七兩中零半兩,水丸桐子意常斟。千般怪證如神效,水瀉雙身卻不任?!秱蟀住酚悬S柏。
【各家論述】1.《玉機微義》:此以大黃、黃芩為君,大瀉陽明濕熱之藥,礞石以墜痰,沉香則引諸氣上而至天,下而及泉為使也,以上二方有實熱者可用。
【臨床應用】1.幻視:一婦病熱,目視壁上,皆是紅蓮花滿壁,醫(yī)用滾痰丸下之,愈。
【摘錄】《玉機微義》卷四引《養(yǎng)生主論》
通過上文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滾痰丸的功效和作用等,其實無論是食物還是方劑都是為了讓我們?nèi)ダ玫嚼锩嫠械臓I養(yǎng)成分,這樣才能發(fā)揮出更高的價值,所以我們要對它們有個很好的了解才行。
墜痰丸,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這種藥用價值很豐富的中藥方劑吧。那么,你對墜痰丸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墜痰丸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嗎?它又有哪些營養(yǎng)價值呢?如果不是太了解的話,那就接著往下看吧。
【處方】大黃(酒煨)30克 貝母(去心)膽星 青礞石(煅過)石菖蒲各30克 麝香3克 蛇含石(煅紅,醋淬七次)15克
【制法】上藥為末,姜汁為丸。
【功能主治】治痰火凝結于胸膈,以致癲狂,譫語妄言。
【用法用量】每服3克,空腹時用白滾湯送下。
【摘錄】《丹臺玉案》卷四
【處方】半夏2兩(姜礬制凈),烏梅肉2兩(焙枯),廣橘紅2兩,明礬2兩(童便、姜汁3大茶杯,蘿卜汁3飯碗煮枯,焙干),薄荷葉2錢5分,青礞石2錢5分(煅紅)。
【制法】上為極細末,姜汁調(diào)稀糊為丸,如芡實大。
【功能主治】浮痰積飲,灌注膈中,不惟食飲阻礙,白反胃而漸成噎膈,湯藥不分補瀉,并為隔塞,而難展其力者。
【用法用量】每服3丸。
【摘錄】《活人方》卷五
看了上文對墜痰丸的介紹,相信我們可以收獲很多。其實對于疾病,大多數(shù)人都是通過吃西藥來緩解,但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其效果也是暫時的,關鍵還是在于擁有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會看到不少人使用中藥方劑治療一些疾病,那么這種做法的療效如何呢?答案毋庸置疑。傳統(tǒng)中醫(yī)中藥已存在幾千年的歷史,足以驗證它的正確性。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種中藥方劑蠲痰丸。
【處方】南星(水煮1滾,每個切作4塊)4兩,半夏(不切)4兩,皂角(切作段子)4兩,生姜(切)4兩,明礬(捶破)4兩,將5味一處于炒罐內(nèi),用水自卯時煮至酉時,以南星內(nèi)無白點為度,揀去皂角不用,只將余藥切作薄片,曬干或焙干為末。杏仁(湯泡去皮,炙)2兩,神曲2兩,麥芽2兩,青皮2兩,陳皮(去白)2兩,紫蘇皮2兩,干葛2兩,枳殼(去瓤)2兩,香附子2兩,糖球子2兩,蘿卜子(微炒)2兩,木香2兩。
【制法】上為細末,入前藥末拌勻,以生姜自然汁同拌,隔3-4月藥成餅,去皮搜碎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磨積滯,化氣寬中。主積聚,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臨臥白湯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一七二
【處方】半夏(泡7次)6兩,南星(泡)3兩,明礬(另研)1兩半,辰砂5錢(為衣)。
【制法】姜汁糊為丸。
【功能主治】蠲痰,安神定志。主風痰、冬月冷痰。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姜湯下。
【摘錄】《簡明醫(yī)彀》卷四引《醫(yī)林》
通過本文對蠲痰丸的介紹,我們知道蠲痰丸還有很多其他的功效,大家要注意選擇適合自己的中藥方劑哦!希望介紹的這些蠲痰丸的相關知識可以幫助大家健康養(yǎng)生!
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養(yǎng)生的重要性了,生活中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而中藥的方劑可以說就是一種很好的養(yǎng)生方法,下面為大家介紹一種叫做利痰丸的方劑。
【處方】園白半夏(生)。
【制法】上為末,旋入姜汁略拌松,次入香潤五靈脂(研細)、全蝎(焙,為末)各1錢,牛黃涼膈丸2錢夾和,研揉得所,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諸風,諸癇痰熱。
【用法用量】每服4-5丸,薄荷、生姜泡湯送下。
【摘錄】《直指小兒》卷二
【處方】南星2兩,皂角2兩,石膏2兩,牽牛(頭末)2兩,芫花2兩(一方有青鹽5錢、巴豆少許、青礞石5錢)。
【制法】上為細末,用姜汁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飲及風痰壅塞。
【用法用量】每服10-20丸,姜湯送下。
【注意】如寒不宜用。
【摘錄】《準繩·類方》卷二引《玄珠經(jīng)》
【處方】明礬(枯)半兩,甘草(炙)半兩,南星半兩,滑石半兩,白附子半兩,巴豆(去油,成霜)3錢。
【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如蘇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驚風,熱痰盛,作搐搦。
【用法用量】桑白皮湯下;或金錢薄荷湯下。
【摘錄】《普濟方》卷三七○引《如宜方》
【處方】南星(牛膽者)2錢,枳殼(麩炒)2錢,陳皮(去白)1錢,大黃2錢,牽牛(頭末)2錢。
【制法】上為末,皂角煮水為丸。
【功能主治】順氣開痰。主小兒急驚風,曾因恐怖而成驚者,其癥發(fā)過即如常,無他癥者。
【用法用量】燈心湯吞下。
【摘錄】《片玉心書》卷四
在了解了利痰丸這味方劑之后,我們不妨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試一試。相信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人的身體是一個復雜的生理系統(tǒng),如果生病,就會影響身體健康。中藥方劑恰恰可以在治愈病癥的同時順帶調(diào)理修復其它受損的器官機能,是很多患者的福音,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老痰丸這種中藥方劑。
【處方】天門冬(去心)1兩,黃芩(酒炒)1兩,海粉(另研)1兩,橘紅(去白)1兩,連翹半兩,桔梗半兩,香附子(淡鹽水浸,炒)半兩,青黛(另研)1錢,芒消(另研)2錢,瓜蔞仁(另研)1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入姜汁少許)為丸,如龍眼大。
【功能主治】潤燥開郁,降火消痰。主火邪炎上,凝滯于心肺之分,肺氣不清,老痰郁痰結成粘塊,凝滯喉間,吐咯難出。
【用法用量】噙嚼1丸,細咽之,清湯送下;或丸如綠豆大,淡姜湯送下50-60丸。
【各家論述】此方天冬、黃芩瀉肺火,海粉、芒消咸以軟堅,瓜蔞潤肺消痰,香附、連翹開郁降火,青黛去郁火,故不用辛燥之藥。
【摘錄】《醫(yī)統(tǒng)》卷四十三引王節(jié)齋方
通過上述內(nèi)容的介紹,可以了解到老痰丸在很多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幫助很多深受各種疾病困擾的人擺脫痛苦,是很多人的不二選擇。
導痰丸,這是一種中藥方劑的名字,這種藥是由多種常見的藥物組成,用途也是比較廣泛的,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劑。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黑丑3兩,枳實1兩5錢,橘紅1兩5錢,樸消3錢,生礬2錢5分,枯礬2錢5分,牙皂1錢5分。
【制法】濃蘿卜汁為丸,如芥子大。
【功能主治】導利。主停痰積飲,隱僻難除,形神壯健、正氣未衰者。
【用法用量】每服1錢,早空心以姜湯送下。
【摘錄】《活人方》卷二
【別名】導飲丸
【處方】吳茱萸3錢(制),茯苓1兩,黃連半兩,滑石7錢半,蒼術(泔浸)1兩。
【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
【用法用量】導飲丸(《丹溪治法心要》卷二)。
【摘錄】《丹溪心法》卷二
【處方】天南星半斤,大半夏(各不銼)半斤,白明礬半斤,生姜半斤(洗凈,切作片),豬牙皂角4兩(銼碎。上五味用瓦罐以水浸過為度,煮干令透,去白礬、生姜、皂角,止取南星、半夏銼焙,同后藥同研為末),真紫蘇子4兩,蘿卜子4兩,麥糵4兩(并炒),糖球子4兩(去核,即山果子,又名猴楂)。
【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
【功能主治】痰飲氣滯,胸膈不利,喘咳氣促,脅肋滿脹,咳嗽多痰,鼻塞稠涕,氣不升降,胸膈痞結。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淡姜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普濟方》卷一六三引《經(jīng)驗良方》
【處方】半夏6兩(分作3處:1分礬水浸,1分肥皂角為末水浸,1分用巴豆百粒同水煎。上余藥在下,半夏在上,浸至10-15日,時時動水,令2藥相透,冷相合1處,揀去巴豆、皂角、慢火煮干,取半夏切碎曬干),甘遂(制)2兩,百藥煎2兩,僵蠶1兩,全蝎2兩。
【制法】上為末,用揀出皂角煉膏為丸;如硬,再入糊,令得所。
【功能主治】痰。
【用法用量】每服15丸,實者25丸。
【摘錄】《醫(yī)學綱目》卷二十一引《玄珠經(jīng)》
【處方】黑牽牛(生,用頭末)3錢,白礬(生用)1錢,豬牙皂角(生用)2錢,半夏少許,南星少許。
【制法】上為細末,冷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化痰行氣,免患中風之疾。主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五更用溫茶湯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一○四
【處方】枯白礬半兩,僵蠶1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中風癱瘓,胸膈有痰涎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錢,生姜湯調(diào)下。良久吐頑涎為效;未吐再進,不拘時候。
【摘錄】《普濟方》卷一○四
【處方】天南星4兩,半夏4兩,皂角半斤,生姜1斤。
【制法】不得犯銅鐵器,用水浸高3指許,煮3遍,逐旋煮水干再添,候3遍畢,去生姜、皂角不用,只用半夏、天南星為末,生姜自然汁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飲。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或50丸,以熟水送下。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二
通過以上介紹,我們對導痰丸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不過要注意的是,對那些不知道該不該選擇它的人,要根據(jù)醫(yī)生建議進行使用。
安神滾痰丸在生活中是蠻常見的中藥方劑,采用純天然藥材配比而成,但仍然有很多人對安神滾痰丸還不是很熟悉,所以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礞石1兩(煅),風化消1兩,朱砂1兩,沉香5錢,珍珠5錢。
【制法】上為末,煎天麻膏為丸,如芡實大。
【功能主治】利肺安心,逐痰醒神。主痰升致癲。
【用法用量】每服3丸,姜汁、竹瀝調(diào)下。
【各家論述】《醫(yī)略六書》:青礞石善化頑痰之固結;風化消專瀉熱結之壅痰;沉香順氣以降逆;朱砂鎮(zhèn)心以安神;珍珠乃水精之所結,力能壯水制火,以安神定志;天麻煎膏糊丸,豁痰散結;姜汁、竹瀝乃潤液散痰,使痰化熱降,則心包肅清,神明有主,癲妄自退。此安神下痰之劑,為痰熱病癲之專方。
【摘錄】《明醫(yī)指掌》卷七
怎么樣,現(xiàn)在了解安神滾痰丸了嗎?是不是覺得它很神奇,祖國醫(yī)學就是這么神秘而強大,我們平時可以多看一些這方面的知識,說不定哪天就能用上了。
各種疾病的侵襲是現(xiàn)代人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大多是因為生活工作壓力大造成的,也是生活習慣不規(guī)律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而且也容易導致人體出現(xiàn)提前衰老的跡象。中藥方劑是一個幫您擺脫各類疾病的好方法。下面為大家講一下神仙墜痰丸的做法。
【處方】皂角(無蟲蛀者,去皮、弦,酥炙黃色,去子凈)48克 白礬36克(生用)黑牽牛500克(取頭末120克)
【制法】上為細末,清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攻逐痰涎。治痰壅氣阻,胸膈痞塞。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漸加至100丸,空腹時用溫酒送下??床≥p重,五日、十日一服,病輕者,半月、一月一服。久服永無癱瘓之疾。
【摘錄】《瑞竹堂經(jīng)驗方》卷二
以上就是利用神仙墜痰丸治療疾病的一些常見的方法和常識問題了,最后提醒一下在利用神仙墜痰丸治療疾病的的同時一定注意日常的飲食習慣,這樣才能保證其治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