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參消石酒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你有一萬種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變?nèi)朔N,你沒有健康,只能是空談?!别B(yǎng)生,很多人只是聽說但并未真正力行,我們不僅要知道養(yǎng)生,更要懂得養(yǎng)生。養(yǎng)生達人是如何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的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苦參消石酒的功效與作用”,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中藥方劑苦參消石酒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而且苦參消石酒營養(yǎng)豐富,含有很多醫(yī)藥成分,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苦參、消石、好清酒。
【制法】先以清酒下消石,浸之14日或21日,然后與苦參同入酒甕中,盛浸之7日。
【功能主治】赤白癩風。
【用法用量】漸漸服之。飲法:每服初7日,如半雞子許,7日后可飲1升,任情飲之,空腹服之,1日3次。多則為善,患去則速,風動亦多,勿使醉吐,寧漸少飲,不用多飲,赤白二風,此藥至日無有不愈,余非難治。
【注意】忌房室,大嗔怒,大熱;禁粘食、五辛、生冷、大醋、酪、白酒、豬、魚、雞、犬、驢、馬、牛、羊等肉,皆為大忌,自余不禁。
【摘錄】《千金翼》卷二十一
文中不僅給大家介紹了苦參消石酒的功效作用,還給大家分析了苦參消石酒是由哪幾種中藥材組成,對于怎么吃也有所提及,我們可以試著記一下,說不定哪天就能用上。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對于消石大家了解嗎,它是一種常見的藥材,一般在很多的地方都會用消石來作為原料,它還能夠治療很多身體疾病,下面我們來看看消石的相關(guān)知識吧。
【別名】芒消(《別錄》),苦消(《藥性論》)。化金石、水石(《石藥爾雅》),焰消(《土宿本草》),火消(《綱目》)。
【來源】為礦物 硝石 經(jīng) 加工煉制而成的結(jié)晶 。
【原形態(tài)】硝石(《本草蒙筌》)
【生境分布】多產(chǎn)于污穢之地,亦常覆于地面、墻腳或巖石的表面。在石灰?guī)r、鹽沼地帶及沙漠區(qū)域亦多見之。產(chǎn)于山東、江蘇、湖南、湖北、四川、貴州等地。
【制法】取含硝的土塊,擊碎后,置柄內(nèi),加水浸泡調(diào)勻,經(jīng)多次過濾,取濾液澄清,置蒸發(fā)鍋內(nèi)加熱蒸去水分,取出冷卻,即析出硝石結(jié)晶。置陰涼干燥處,防火、防潮。
【性狀】為無色透明六角斜方形的柱狀晶體,或為白色晶狀粉末。質(zhì)脆易斷。氣無,味咸且涼。易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水溶液呈中性反應。易熔融。燒時有爆炸性。
【化學成份】主要成分為硝酸鉀。因產(chǎn)地及提煉方法之不同,含硝酸鉀量可以從半量乃至近于純粹。普通所見的夾雜物,常為氯化鈉、水等等。
【炮制】消石:敲碎或研細用。制消石,有水制、火制兩種,水制:消石加水與10%蘿卜同煮,過濾,濃縮后,放置,待其結(jié)晶,即成?;鹬疲簩⑾脲佒?,微火炒成潔白色。炒時不可離人,以防火患。
【性味】苦咸,溫,有毒。
【歸經(jīng)】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心、脾二經(jīng)。"
【功能主治】破堅散積,利尿瀉下,解毒消腫。治痧脹,心腹疼痛,吐瀉。黃疸,淋病,便秘,目亦,喉痹,疔毒,癰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入丸、散,0.5~1錢。外用:研末點目、吹喉或水化罨敷。
【注意】體弱及孕婦均忌服。
【附方】①治霍亂痧脹,山嵐瘴癘及暑熱穢惡諸邪直干包絡,頭目昏暈,不省人事,危急等癥;并治口瘡喉痛,點目去風熱障翳,搐鼻辟時疫之氣:西牛黃、當門子、真珠、梅片、硼砂各一錢,明雄黃(飛凈)八錢,火硝三分,飛金二十頁。八味,各研極細如扮,再合研勻,瓷瓶密收,以蠟封之。每服三、五分,涼開水調(diào)下。(《隨息居重訂霍亂論》行軍散)
【各家論述】①《本草衍義補遺》:"硝,善消化驅(qū)逐,而《經(jīng)》言無毒,化七十二種石,不毒而化之乎。以之治病,以致其用,病退則已。"
【臨床應用】治療慢性肝炎、肝硬化:以等量消石、礬石研粉裝膠囊內(nèi)服。成人每日3次,每次3分。試治慢性肝炎5例,癥狀消失3例,無效1例,中止治療1例;肝硬化5例,癥狀消失2例,減輕3例;另有1例肝硬化腹水,治后癥狀亦告消退。服藥時間最短14天,最長5個月(肝硬化腹水)。初步觀察,本藥對黃疸消除、腹水消退、精神改善等有一定效果。一般服藥后無不良反應,但食欲不佳的病人開始服藥后稍見胸悶,有輕度泛惡,繼續(xù)服藥便逐漸消失。所有病人服后大便都呈黑色;有的初服時有輕度腹瀉,但服用2、3天后即恢復正常。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1.《開寶本草》:此即地霜也,所在山澤,冬月地上有霜掃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煉而成。蓋以能消化諸石,故名消石。非與樸消、芒消同類而有消名也。一名芒消者,以其初煎煉時有芒而狀若消,故有芒消之號,與芒消全別。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消石,消石的功效和作用,我們知道了消石不僅可以提高免疫能力,還在某些疾病上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你知道苦參酒(一)這種藥酒嗎?藥酒是選配適當中藥,經(jīng)過必要的加工,用度數(shù)適宜的白酒或黃酒為溶媒,浸出其有效成分,而制成的澄明液體。在傳統(tǒng)中,也有在釀酒過程里加入適宜的中藥釀制而成的。一起來看一下。
苦參酒(一)——(疥癬?。?/p>
(《證治準繩》)
【配方】苦參150克,露蜂房15克,刺猬皮(酥炙)1具,曲150克,黍米1.5公斤。
【制法】將上藥共研粗末,用水2.5公斤,煎湯至500克,去渣,浸曲、米相拌,如常法釀酒,酒熟壓去糟,收貯備用。
【主治】疥瘡,周身搔癢,陰癢帶下,身白癩瘡。
【用法】每于食前溫飲1小杯(約10毫升)。
注:遍身白點,搔之屑落,或癢或痛,色白漸展,稱為白癩。
以上就是有關(guān)苦參酒(一)的一些介紹,其實養(yǎng)生藥酒的種類有很多,而且不一樣的種類起到的保健效果也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需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去選擇,只有這樣才能夠發(fā)揮它的養(yǎng)生保健作用,更好的為我們的身體服務。
疾病的治療方法很多,只要有效我們都可以采納。在我們中醫(yī)養(yǎng)生里面有一種方法是采用藥酒的療法,藥酒治療疾病效果非常不錯,而且安全健康。下面就來給大家推薦一種:苦參酒(二)。
苦參酒(二)——(癩?。?/p>
(《醫(yī)宗金鑒》)
【配方】苦參2.5公斤,露蜂房150克,刺猬皮一具,黍米三斗,細曲2.5公斤。
【制法】將上藥細剉為末,以水30升,煮取10升,去渣,浸細曲,蒸黍米,按常法釀酒,酒熟后,壓榨去糟渣,取澄清酒液即成。
【主治】烏癩、白癩(即現(xiàn)代醫(yī)學的麻風?。?/p>
【用法】每于飯前溫飲1小杯。
注意:后期正氣已虛,肝腎不足的不宜使用此酒。
怎么樣?通過上面對苦參酒(二)的介紹,大家現(xiàn)在對于藥酒應該已經(jīng)有了一些才能使得藥酒在身體中發(fā)揮出最好的保健養(yǎng)生功效,最有利于朋友們的身體健康!
現(xiàn)代人壓力很大,不少朋友的工作是需要長期加班的。長期熬夜加班會很容易導致身體差。而中藥方劑其實就可以緩慢的調(diào)理人的身體,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下消石丸的制作方法。
【處方】消石30克 川大黃45克(銼碎,微炒)巴豆3~7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出油)附子22.5克(炮裂,去皮、臍)干姜22.5克《炮裂,銼)
【制法】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祛寒攻積。治寒積阻結(jié)腸胃,心腹痛如錐刀所刺,脹滿欲死者。
【用法用量】不計時候,以粥飲下5丸。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
以上就是本文對消石丸的一些介紹,其實養(yǎng)生方劑還是很值得我們來研究的,因為,它在中醫(yī)養(yǎng)生領(lǐng)域占了一席之地,而且獨樹一幟,有自己的特色和風格。
養(yǎng)生方法中最為簡單但是收效最好的應該是飲食的療法,我們不但可以吃出健康和養(yǎng)生來,也可以喝出健康來,很多人喜歡選擇喝藥酒來養(yǎng)生,那么苦參醞酒方有什么好處呢?一起來看一下。
苦參醞酒方——(癩病)
(《太平圣惠方》)
【配方】苦參五斤,露蜂房五兩,猬皮一具。
【制法】上諸藥,細剉,以水三 ,煮取一 ,去滓,浸細面五斤,炊秫米三 拌如常醞法,酒熟,壓去滓糟。
【主治】治周身白點,如脂如榆莢,搔之白屑落,或癢或痛,色白漸展,世呼為白癩。
【用法】每于食前,暖飲一小盞。
說明:《圣濟總錄》、《普濟方》、《醫(yī)部全錄》同上。
以上就是有關(guān)苦參醞酒方的一些介紹,其實養(yǎng)生藥酒的種類有很多,而且不一樣的種類起到的保健效果也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需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去選擇,只有這樣才能夠發(fā)揮它的養(yǎng)生保健作用,更好的為我們的身體服務。
藥酒顧名思義就是采用了中藥來泡成的酒。那么我們必須了解一下藥酒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因為藥酒的種類多樣,所以功效作用也不相同,下面就來看一看苦參天麻酒這種藥酒的功效和制作方法吧。
苦參天麻酒——(疥癬病)
(驗方)
【配方】苦參500克,露蜂房75克,天麻80克,白蘚皮200克,曲750克,黍米5公斤。
【制法】將上藥用水7. 5公斤,煮取1半,去渣,浸曲,經(jīng)3宿,炊米醢如常法,酒熟壓去糟渣,貯存?zhèn)溆谩?/p>
【主治】遍身白屑,搔之則痛。
【用法】飯后飲1小杯,日2次,夜1次,漸加至3小杯,以愈為度。
通過上文的一些簡單描述,大家現(xiàn)在對苦參天麻酒這種藥酒是否有了一些了解呢?其實我們做任何事之前心中都應該對其做一個詳細的了解,只有這樣才不會在遇到突發(fā)情況時手足無措。
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養(yǎng)生的重要性了,生活中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而中藥的方劑可以說就是一種很好的養(yǎng)生方法,下面為大家介紹一種叫做大黃消石湯的方劑。
【處方】大黃 黃柏 消石各12克 梔子15枚
【功能主治】主黃疽腹?jié)M,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
【用法用量】上四味,用水1.2升,煮取400毫升,去滓,納消石,更煮取200毫升,頓服。
【摘錄】《金匱要略》卷中
【別名】大黃黃柏梔子芒消湯、大黃湯、大黃黃柏皮梔子消石湯、大黃黃柏湯、消黃湯
【處方】大黃4兩,黃柏4兩,消石4兩,梔子15枚。
【功能主治】濕熱黃疸,黃色鮮明如橘色,腹?jié)M汗出,口渴,大便秘,小便不利,苔黃膩,脈沉實或滑數(shù);或濕熱淋濁等。嘈雜,胸中煎熬,腹?jié)M有塊,二便不利,或口中覺苦辛酸威等,此癥后為膈噎者。
【用法用量】大黃黃柏梔子芒消湯(《脈經(jīng)》卷八)、大黃湯(《千金翼》卷十八)、大黃黃柏皮梔子消石湯(《外臺》卷四)、大黃黃柏湯(《普濟方》卷一四二)、消黃湯(《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六)。①《金匱玉函要略述義》按:消石,即火消。②《金匱要略今釋》:消石,《脈經(jīng)》、《千金》并作芒消,日醫(yī)亦多用芒消,蓋非。宋本、俞橋本,消石并誤作滑石。
【各家論述】1.《金匱要略論注》:此為黃疸有里無表者言之,謂疸色黃,見于表矣,乃腹?jié)M,小便不利且赤,里熱可知。黃疸最難得汗,乃自汗,則表從汗解,故曰此為表和里實。實者邪也,有邪則宜去,故主大黃消石湯。大黃、消石解氣血中之實熱,黃柏苦寒主下焦,梔子雖輕浮在上,能使里熱從上而下,故以為使,且輕浮則與郁結(jié)相宜也。
【臨床應用】黃疸:獲原辨藏患黃疸,更數(shù)醫(yī),累月不見效。發(fā)黃益甚,周身如橘子色,無光澤,帶黯黑,眼中黃如金色,小便短少,色黃如柏汁,呼吸迫促,起居不安。求治于予,乃以指頭按胸肋上,黃色不散,此疸證之尤重者也。乃合茵陳蒿湯、大黃消石湯,作大劑,日服三四帖。及三十日,黃色才散去,小便清利而全愈。
【摘錄】《金匱》卷中
大黃消石湯的功效和用途非常廣泛,對老百姓而言是一個很好的良藥。大家有需要時不妨試一試,因為它幾乎沒有副作用,所以可以放心服用。
消石礬石散由于是由純天然的中藥材混合而成,而且沒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備受人們關(guān)注。那么到底消石礬石散的作用和功效都有哪些呢?為了讓您更加詳細的了解消石礬石散,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就為您詳細的介紹一下。
【別名】消石散(《圣濟總錄》卷六十),礬石散(《雞峰普濟方》卷九)。
【處方】消石 礬石(燒)等分
【制法】上二味,為散。
【功能主治】消瘀清熱。治女勞疸。身目皆黃,發(fā)熱惡寒,少腹?jié)M急,小便難,額上黑,足下熱者。
【用法用量】每次服2克,以大麥粥汁和服,一日三次。病隨大小便去,小便正黃,大便正黑,是其候也。
【備注】本方所治女勞疸證,是由內(nèi)熱血瘀所致。方中消石咸寒走血,可消逐熱瘀之血;礬石能清腎及膀胱之熱。二藥相配,共建捎瘀清熱之功。
【摘錄】《金匱要略》卷中
消石礬石散的作用很多,對于一些病癥真的是很有效果的,但是大家在服用的時候還是要多了解一些,看看自己是不是適合吃,避免造成身體不適。
中醫(yī)歷經(jīng)幾千年的文化傳承和積累,發(fā)展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形成了很多的分類。藥酒就是其中一種,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種得到廣泛應用的藥酒:絡石藤酒。
絡石藤酒——(痹證)
(驗方)
【配方】絡石藤60克,仙茅、川萆各15克,骨碎補60克,狗脊、大生地、當歸身、苡仁各30克,白術(shù)、黃 、玉竹、枸杞、山萸肉、白芍、木瓜、紅花、牛膝、川續(xù)斷、杜仲各15克,黃酒5000克。
【制法】將上藥切片,絹袋裝,浸酒內(nèi),封固,隔水加熱半小時,靜置數(shù)日即可飲用。
【主治】肝腎不足,脾虛血弱,夾有風濕的肢體麻木,疼痛,腰膝酸軟,體倦身重等癥。
【用法】視酒量,每日飲1-2小杯,不可過服,所余藥渣還可依法再浸一次。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知道了絡石藤酒的一些用法和制作,其次就是朋友們要注意藥酒的性質(zhì),不同的藥酒飲用的時間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