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橘散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蹦切┙】刀L壽的人,他們在養(yǎng)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那些不注重養(yǎng)生的人,必然會遭到生活的報復(fù)。您對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看待的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臭橘散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臭橘散在生活中是蠻常見的中藥方劑,采用純天然藥材配比而成,但仍然有很多人對臭橘散還不是很熟悉,所以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臭橘、皂莢子各不拘多少。
【制法】每一臭橘,扎眼子7個,每眼子內(nèi),安皂子1枚,放在藏瓶內(nèi),燒存性取出,于土內(nèi)培,出火毒1宿,為細(xì)末,入麝香少許。
【功能主治】痔疾。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食前米飲調(diào)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四一
【處方】臭橘不拘多少。
【制法】上藥用瓷瓶子1枚,紙數(shù)重,磚1片壓口,次用炭火籠作火爐燒臭橘,候煙去九分存性,只置瓶內(nèi),急以紙并磚子壓口,候冷,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痔疾。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麝香溫酒或陳米飲調(diào)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四一
關(guān)于臭橘散的用法用量還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經(jīng)了解了。雖然說這類藥物對于治療許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但是本藥物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橘香散是我們?nèi)粘I钪谐R姷囊环N方劑,但是不經(jīng)常服用這種藥的人對于橘香散的了解也不多,那么究竟橘香散是怎樣的呢,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別名】順氣橘皮湯、白術(shù)橘皮散
【處方】白術(shù)4兩(米泔浸1宿,洗凈),陳皮2兩(去白),茯苓2兩(去皮),甘草2兩(炙),附子1兩(炮),干姜半兩(炮)。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調(diào)順三焦,平和胃氣,順氣。主三焦氣滿,皮膚堅脹。
【用法用量】順氣橘香湯(《圣濟總錄》卷五十四)、白術(shù)橘香散(《普濟方》卷四十三)。
【摘錄】《博濟》卷二
【別名】橘皮湯
【處方】陳皮(湯浸,去白,曬,面炒黃)。
【制法】上為末,麝香研。
【功能主治】小兒吹乳致乳癰,痛極不可忍者,未結(jié)即散,已結(jié)即潰。
【用法用量】橘皮湯(《直指》卷二十四)。本方方名,《丹溪心法附余》引作“橘皮散”。
【摘錄】《袖珍》卷四引《圣惠》
上文就是對橘香散的相關(guān)知識的簡單介紹,生活中也許我們不常吃到這些,但是多掌握一些藥材的藥理作用,總會對生活有所幫助的。
橘餅的簡介
橘餅為橘肉用蜜釀腌制后,干燥而成,直接食用。色澤黃紅,皮質(zhì)細(xì)緊,果肉結(jié)實,甜酸適口,開胃通氣,具有天然橘香味。橘餅為一種蜜餞,通常是由橘果用白糖釀制而成,其味道好、爽口,營養(yǎng)價值也較高,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橘餅的功效與作用
1、橘餅富含維生素C與檸檬酸,前者具有美容作用,后者則具有消除疲勞的作用。
2、橘餅內(nèi)側(cè)薄皮含有膳食纖維及果膠,可以促進通便,并且可以降低膽固醇。
3、橘餅可以加強毛細(xì)血管的韌性,降血壓,擴張心臟的冠狀動脈,故橘子是預(yù)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的食品,研究證實,食用柑橘可以降低沉積在動脈血管中的膽固醇,有助于使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逆轉(zhuǎn)。
4、桔餅?zāi)軌蛑委熆人远嗵档牟“Y,能夠止咳止痰。
5、促進消化,桔餅對治療消化不良有一定作用,并能緩解胸腹脹悶。
6、寬中下氣;消積化痰主飲食積滯;瀉痢;胸隔滿悶;咳喘。
7、治諸色痢:橘餅一兩,圓眼肉五錢,冰糖五錢。水二碗,煎一碗,露一宿,溫服,不露亦可。(《行篋撿秘》)。
8、治傷食生冷瓜果,泄瀉不休:橘餅一個(切薄片),放碗內(nèi),以沸湯潑,蓋住,泡汁出,飲湯食餅,一餅可作數(shù)次服。(《經(jīng)驗廣集》橘餅湯)
橘餅的市場信息
1、橘餅的價格
橘餅作為一種藥食兩用的食材,價格并不貴,一般為二十多塊一千克。
2、橘餅的選購方法
1、辨色澤
應(yīng)選橙紅或橙黃色,用兩手指輕壓,彈力好的則佳。
2、看底窩
從側(cè)面看,有長柄的底部凹進去的較好,底部平坦或外凸的則欠佳。
3、體會口感
橘餅不僅味道好、爽口,而且沒有渣,吃起來甜蜜。
3、橘餅的保存方法
1、密封保存
密封是保存橘餅第一個條件,剛制成的橘餅可以放入缸中或者密封的盒子里,因為密封的環(huán)境可以避免水汽或者其他的細(xì)菌感染的橘餅。使橘餅長時間都能夠保持同樣的一個環(huán)境里面,從而有一個良好的狀態(tài)。
2、通風(fēng)干燥
密封好的橘餅要放在通風(fēng)干燥的地方,最好就是將橘餅架起來放在高處,這樣就避免不小心水會滲透進去。
3、陰涼低溫
此外,還要避免受到陽光的直射,要放在陰涼的地方,也可以保證比較低的溫度。
山橘是我們國家常見的中藥之一,山橘的藥用歷史非常的久遠(yuǎn),很多久遠(yuǎn)的醫(yī)藥典籍里面就有著山橘的記載,山橘有很好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我們來看一下。
【別名】金豆、猴子柑
【來源】蕓香科 山橘 Fortunella hindsii (champ.)Swingle,以 根、果實 入藥。
【生境分布】南部地區(qū)。
【性味】根:辛、苦,溫。
【功能主治】根:醒脾行氣。果:寬中化痰下氣。主治風(fēng)寒咳嗽,胃氣痛,食積脹滿,疝氣。
【用法用量】根0.5~1兩,果3~5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通過對山橘的功效和作用的介紹,大家都知道它的神奇了吧。其實生活當(dāng)中有很多看似很普通的人或者事情,都蘊含著我們意想不到的力量。既然大家知道了山橘的神奇的療效和作用,那么可以嘗試一下,檢驗一下是否有效。
中藥方劑橘香丸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而且橘香丸營養(yǎng)豐富,含有很多醫(yī)藥成分,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陳皮1兩,木香1兩,姜黃(切片)半兩,草豆蔻仁半兩,白術(shù)(銼,炒)半兩,牽牛子(炒)半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滴水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疳積。黃瘦盜汗,腹脹泄瀉,宿滯不化,氣促發(fā)喘。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后蔥白米飲送下。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十二
【處方】橘核(炒)、茴香(炒)、胡蘆巴(炒)、庵(艸閭)子(炒)、破故紙(炒)、附子(炮)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酒煮糯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腰痛,經(jīng)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食前鹽湯送下。
【摘錄】《直指》卷十八
【處方】青皮(去瓤)1兩(炒),吳萸(揀凈)1兩,木香1兩,當(dāng)歸(去蘆)1兩,干姜半兩,丁香半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腹痛,啼哭不止。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dāng)作“橘香湯”。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十四
怎么樣,現(xiàn)在了解橘香丸了嗎?是不是覺得它很神奇,祖國醫(yī)學(xué)就是這么神秘而強大,我們平時可以多看一些這方面的知識,說不定哪天就能用上了。
對于橘白大家了解嗎,它是一種常見的藥材,一般在很多的地方都會用橘白來作為原料,它還能夠治療很多身體疾病,下面我們來看看橘白的相關(guān)知識吧。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 福橘 或 朱橘 等多種橘類 果皮的白色內(nèi)層部分 。選取新鮮的橘皮、用刀扦去外層紅皮(即橘紅)后,取內(nèi)層的白皮,除去橘絡(luò),曬干或晾干。
【性狀】干燥內(nèi)層果皮呈黃白色海綿狀的薄層塊片,內(nèi)表面常有橘絡(luò)的痕跡。質(zhì)疏松輕軟,有彈性。氣芳香,味微苦而甘。以片大、質(zhì)輕軟者佳。
【性味】《中國醫(yī)學(xué)大辭典》:"苦辛,溫,無毒。"
【功能主治】《中國醫(yī)學(xué)大辭典》:"和胃,化濁膩。"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錢。
【各家論述】《本草便讀》:"橘白,(橘皮)去外一層紅皮。其味帶甘,共功固不如橘皮,而補脾胃藥中用之,自無燥散之咎。"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便讀》
了解了這么多關(guān)于中藥橘白的各種情況,相信我們可以在面對疾病的困擾時做到鎮(zhèn)定自若,正確的對待疾病的治療。
東風(fēng)橘是一種中藥材,在古代就有用東風(fēng)橘治病的先例,所以我們可以放心食用。接下來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東風(fēng)橘的功效等。
【別名】針仔簕、牛屎橘、狗橘刺
【來源】為蕓香科酒餅簕屬植物 酒餅簕 Atalantia buxifolia (poir.) Oliv.,以 根 和 葉 入藥。全年可采。根洗凈曬干;葉陰干備用或鮮用。
【性味】辛、苦,微溫。
【功能主治】祛風(fēng)解表,化痰止咳,理氣止痛。用于感冒,頭痛,咳嗽,支氣管炎,瘧疾,胃痛,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腰腿疼。
【用法用量】根0.5~1兩,葉3~5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以上就是對于中藥材東風(fēng)橘的介紹。對于我們不懂的藥材,更應(yīng)該去了解它,這樣才能使我們在生活中充分地利用它,不至于手足無策。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不但對于各種食物都非常的了解,藥品也是人們?nèi)粘I钪薪佑|很多的,其中橘根就是一種比較常出現(xiàn)的中藥材,鑒于還是有很多人對于橘根不怎么了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詳細(xì)的看一下。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 福橘 或 朱橘 等多種橘類的 根 。9~10月采收。
【性味】《重慶草藥》:"味苦辛,性平,無毒。"
【功能主治】①《民間常用草藥匯編》:"順氣止痛,除寒濕。"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現(xiàn)在知道橘根的作用了吧。以前還不知道橘根是這等有價值的東西,這說明我們的見識還不夠廣泛,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去了解一下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養(yǎng)生途徑,其實想要養(yǎng)生,生活處處皆學(xué)問哦。
中醫(yī)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中藥材占了很大的份量,你了解雷公橘嗎,它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如何食用,相信很多人都很感興趣,下面就為大家一一道來。
【來源】藥材基源:為白花菜科植物雷公橘的根。
【原形態(tài)】雷公橘 藤本或灌木,高3-6m,新生枝密被銹色短絨毛,枝有外彎的小刺,莖上多刺。葉幼時膜質(zhì),密被銹色短絨毛,老時革質(zhì)或亞革質(zhì),無毛,長橢圓狀披針形,長4-13cm,寬2-6cm,基部楔形或闊楔形,向下漸狹延成葉柄,先端??O縮而漸尖,尖頭長約1cm;側(cè)脈5-7對,兩面均凸起,網(wǎng)狀脈明顯?;ɡ偾蛐?,密被易脫落的銹色短絨毛;花2-5朵排成一短縱列,腋上生,啟下向上花梗長約1-1.8cm;萼近相等,廣卵形,先端急尖,長5-6mm,寬約3mm,內(nèi)外均被短絨毛,后變無毛,邊緣有纖毛;花瓣白色,倒卵形,長7-10mm,寬2.5-3mm;子房卵形,長約lmm,1室,胎座2,每胎座約5-6個胚珠。果球形,直徑8-15mm,成熟時黑色或紫黑色,表面粗糙;種子1-5顆,種皮平滑,褐色,長5-7mm,寬4-5mm,高3-4mm?;ㄆ?-4月,果期5-8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石山灌叢或疏林中。
【性味】酸;澀;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通經(jīng)活絡(luò);消腫止痛。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跌打扭傷腫痛及胃痛;腹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或浸酒飲。外用:適量,浸酒搽。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雷公橘有了一定的了解,雷公橘對于人體健康非常的有好處,大家可以試一試。
橘香湯是我們?nèi)粘I钪谐R姷囊环N方劑,但是不經(jīng)常服用這種藥的人對于橘香湯的了解也不多,那么究竟橘香湯是怎樣的呢,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處方】橘皮1錢,枳殼8分,川芎5分,槐花5分,桃仁5分,紫蘇5分,香附5分,檳榔4分,木香4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氣痔,遇氣即發(fā)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生姜3片、棗子1枚,水煎熟服,不拘時候。
【摘錄】《杏苑》卷八
【處方】川姜7錢半(炮,刮凈稱,銼如面者良),陳皮1兩(湯浸,去白,焙干稱),縮砂仁7錢半(面裹煨),胡椒7錢半(揀凈),甘草1兩半(炙,刮去焦者稱),桔梗1兩半(去須),鹽2兩(炒干,須是無泥者,如味淡,更以意加之)。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善解宿酲。主一切氣滯,心腹刺痛,寒氣痞結(jié)。
【用法用量】每服1錢,沸湯點。
【摘錄】《百一》卷二十
以上就是橘香湯的一個介紹, 希望通過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對于這一個養(yǎng)生方劑的選擇問題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們運用一些比較科學(xué)的方法去,幫助自己達(dá)到養(yǎng)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