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風導痰湯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心靜乾坤大,心安理數(shù)明,只有理性的清靜才能大智大慧,大徹大悟?!弊杂腥祟愇拿饕詠?,長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標,養(yǎng)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踐行的并不多。如何避免走入有關中醫(yī)養(yǎng)生方面的誤區(qū)呢?經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祛風導痰湯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對于人類來說,養(yǎng)生是很重要的,畢竟身體會健康,而且氣色也會改善不少,這讓很多人為之心動,不過,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種,很多朋友不知道用哪一種好,對此,下面就為朋友們說一說中藥方劑祛風導痰湯,它是一種效果非常好的養(yǎng)生法,并且也是很多朋友共同使用的養(yǎng)生秘訣。
【處方】防風(去蘆)南星(牛膽制)枳實 茯苓(去皮)羌活各3克 白術(土炒)半夏各4.5克 甘草(炙)1.5克 橘皮(去白)4.5克 生姜5片
【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治中風,痰涎壅盛,半身不遂,四肢無力,或筋脈顫掉;上焦風痰,一臂不隨,時復轉移一臂,脈沉細。
【用法用量】用水煎好,濾清,入竹瀝20毫升,生姜汁10毫升,空腹時服。
【摘錄】《杏苑生春》卷三
通過以上文章的閱讀,相信大家對祛風導痰湯有了很多的了解吧,祛風導痰湯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最重要的是祛風導痰湯的功效與作用的也是很多的,所以大家在生活中要好好的利用哦。www.cndadi.net
yS630.Com相關推薦
說到養(yǎng)生,自然是春夏秋冬都各有各的養(yǎng)生辦法,畢竟天氣不同,情況也不一樣,人體需求的物質也不同,而中藥方劑也是就是一種很好的養(yǎng)生方法,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加減導痰湯。
【處方】南星(姜制)半夏 陳皮(去白)白茯苓(去皮)栝樓仁 枳實(麩炒)桔梗 山梔子 黃芩 黃連(姜炒)各3克 甘草 木香(另研)辰砂(為末)各1.5克
【制法】上銼一劑。
【功能主治】化痰清火。治癇證痰火盛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煎,入竹瀝、姜汁,磨木香末,調辰砂末同服。
【摘錄】《壽世保元》卷五
【處方】半夏1錢,南星1錢,橘紅1錢,茯苓1錢,蒼術1錢,白術1錢,甘草5分。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痰瀉。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錄】《濟陽綱目》卷二十二
【處方】南星半夏(二藥用牙皂,白礬,生姜煎湯浸透、炒干)1錢,白茯苓(去皮)1錢,陳皮(去白)1錢,瓜蔞仁(去殼)1錢,枳實(麩炒)1錢,桔梗(去蘆)1錢,黃連(姜汁炒)1錢,黃芩(去朽)1錢,白術(去蘆)1錢,人參(去蘆)5分,當歸(酒洗)5分,木香5分,甘草3分。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中風痰涎壅盛,不能言語,牙關緊急有熱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臨服入竹瀝,姜汁同服。
【摘錄】《回春》卷二
加減導痰湯的做法大家都學會了吧,我們平時不僅可以自己試一試,還可以分享給朋友親人,讓他們的身體也多一份保障。
季節(jié)變化時身體很容易感到“躁動”,口干舌燥、心煩躁動,而中醫(yī)中的方劑就可以有效的調節(jié)身體中的各個機能,緩解心情。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菖蒲導痰湯這種方劑,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處方】半夏9g,茯苓12g,橘紅9g,甘草6g,菖蒲12g,南星6g,枳實6g。
【功能主治】豁痰開竅。主痰氣生厥,忽然眩仆,喉有痰聲,或嘔吐涎沫,平素可見痰多、胸悶、乏力等,脈多沉滑。
【用法用量】先以通關散搐鼻開竅,繼以菖蒲導痰湯治療。
【各家論述】菖蒲導痰湯,即二陳湯去烏梅,加菖蒲、南星、枳實而來。二陳湯燥濕化痰,理氣和中;南星燥濕,祛風止痙,配半夏、陳皮可豁痰順氣;枳實行氣化痰,散結消痞;菖蒲芳香化濕,開竅寧神,合之則本方有豁痰理氣開竅的功效,用于發(fā)作將息甚為適宜。
【摘錄】《中醫(yī)內科臨床治療學》
服用菖蒲導痰湯來進行治療是個緩慢的過程,但是只要積極接受治療并樂觀應對,肯定會有療效的。
大家都知道中藥是很神奇的,每種藥材都有自己特定的屬性,當它們中的幾種融合在一起又會發(fā)生什么呢?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加味導痰湯這種中藥方劑,為我們來揭曉答案。
【處方】茯苓、半夏、南星、枳實、黃芩、白術、陳皮、甘草、桔梗、黃連、瓜蔞仁、人參。
【功能主治】濕熱痰飲,頭痛眩暈,心惕怔忡,昏沉多臥;內傷七情,致痰迷心竅,神不守舍,而憎寒壯熱,頭痛,昏沉迷悶,上氣喘急,日出涎沫,名曰挾痰或吐痰,或氣口大滑于人迎,其人喜暗惡明,痰證而致多臥,喜朝里睡。
【用法用量】水2鐘,加生姜3片,大棗2個,水煎服。臨服捶法入竹瀝、姜汁溫服。年力壯盛,先用吐痰法,次服此湯。
【摘錄】《傷寒六書》卷三
【處方】南星(姜湯泡)2錢,半夏(姜湯泡)2錢,枳實(麩炒)1錢,黃芩1錢,橘紅1錢,茯苓1錢,天麻7分,全蝎7分,黃連7分,甘草4分。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痰迷心竅,發(fā)癇。
【用法用量】水煎,加竹瀝2匙,姜汁半酒盞,食遠服。
【摘錄】《濟陽綱目》卷四十五
【處方】陳皮、枳實、半夏、茯苓、南星、甘草、竹瀝、大蛤殼、白芥子。
【功能主治】產后咽喉生瘡,舌上有白苔,久不愈,屬痰飲者。
【用法用量】水煎,入竹瀝更溫服。
【摘錄】《產科發(fā)蒙》卷四
【處方】陳皮(去白)2錢,茯苓2錢,枳殼(炒)2錢,真膽星2錢,杏仁(去皮尖,炒,研)2錢,桔梗2錢,桑白皮1錢半,法夏4錢,甘草1錢半(或加石膏知母瓜蔞霜老姜汁)。
【功能主治】咽喉痛失音,起于4-5日,肥人痰多體實者。
【摘錄】《喉科心法》
【處方】半夏、陳皮、白茯苓、甘草、枳實、黃連、川芎。
【功能主治】軀脂經閉。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各家論述】《醫(yī)略六書》:軀脂壅遏,阻塞胞門,氣上迫肺,故心氣不得下通,而月事不來焉。枳、連、芎、半導痰清火,力能入血海以化滯通經;陳、草、姜、苓和中化氣,功專入氣海以浹壅通閉也。水煎溫服,使軀脂默運,則氣不上迫而心氣無不下通,經血自當順流而下,何月事之不來足患哉。
【摘錄】《濟陰綱目》卷二
【處方】大天南星(姜汁浸3日,銼,曬干)1兩,大半夏(生用)1兩,枳實(麩炒,去瓤)半兩,桔粳半兩,赤茯苓半兩,沉香半兩,木香半兩,陳皮半兩。
【功能主治】反胃嘔吐。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錢,水1盞半,生姜自然汁1呷,同煎至6分,去滓,澄清汁服。此藥煎時不要攪動,須文武火煎。服此藥后,卻服生料治中湯加沉香,更入生姜煎,濾取澄清,水中浸冷服。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四引《經驗秘方》
以上就是本文對加味導痰湯的一些介紹,其實養(yǎng)生方劑還是很值得我們來研究的,因為,它在中醫(yī)養(yǎng)生領域占了一席之地,而且獨樹一幟,有自己的特色和風格。
中藥方劑是傳統(tǒng)醫(yī)學的一枚瑰寶,它主要依賴于君、臣、佐、使藥這幾大部分。雖然見效慢,但是因為對人體幾乎沒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備受養(yǎng)生人群的青睞。二陳導痰湯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你對它了解嗎?
【處方】半夏、南星、枳實、赤茯苓、橘紅、甘草、石菖蒲。
【功能主治】因痰成瘧。寒熱似瘧,發(fā)時胸前或滿,或熱,或嘈,或痛,或惡心嘔吐者。
【用法用量】
【摘錄】《傷寒大白》卷二
【處方】二陳湯、導痰湯。
【功能主治】滌痰化滯。主項強而兼胸滿口噤,介齒不語,脈滑有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傷寒大白》卷一
上文是對二陳導痰湯的一些相關介紹,我們知道中藥是中國傳統(tǒng)治病、調養(yǎng)的一種有效手段,而只要是藥物一般情況下都會有副作用,只是大小程度不同而已,二陳導痰湯也不例外,所以我們在食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用量。
導痰丸,這是一種中藥方劑的名字,這種藥是由多種常見的藥物組成,用途也是比較廣泛的,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劑。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黑丑3兩,枳實1兩5錢,橘紅1兩5錢,樸消3錢,生礬2錢5分,枯礬2錢5分,牙皂1錢5分。
【制法】濃蘿卜汁為丸,如芥子大。
【功能主治】導利。主停痰積飲,隱僻難除,形神壯健、正氣未衰者。
【用法用量】每服1錢,早空心以姜湯送下。
【摘錄】《活人方》卷二
【別名】導飲丸
【處方】吳茱萸3錢(制),茯苓1兩,黃連半兩,滑石7錢半,蒼術(泔浸)1兩。
【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
【用法用量】導飲丸(《丹溪治法心要》卷二)。
【摘錄】《丹溪心法》卷二
【處方】天南星半斤,大半夏(各不銼)半斤,白明礬半斤,生姜半斤(洗凈,切作片),豬牙皂角4兩(銼碎。上五味用瓦罐以水浸過為度,煮干令透,去白礬、生姜、皂角,止取南星、半夏銼焙,同后藥同研為末),真紫蘇子4兩,蘿卜子4兩,麥糵4兩(并炒),糖球子4兩(去核,即山果子,又名猴楂)。
【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
【功能主治】痰飲氣滯,胸膈不利,喘咳氣促,脅肋滿脹,咳嗽多痰,鼻塞稠涕,氣不升降,胸膈痞結。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淡姜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普濟方》卷一六三引《經驗良方》
【處方】半夏6兩(分作3處:1分礬水浸,1分肥皂角為末水浸,1分用巴豆百粒同水煎。上余藥在下,半夏在上,浸至10-15日,時時動水,令2藥相透,冷相合1處,揀去巴豆、皂角、慢火煮干,取半夏切碎曬干),甘遂(制)2兩,百藥煎2兩,僵蠶1兩,全蝎2兩。
【制法】上為末,用揀出皂角煉膏為丸;如硬,再入糊,令得所。
【功能主治】痰。
【用法用量】每服15丸,實者25丸。
【摘錄】《醫(yī)學綱目》卷二十一引《玄珠經》
【處方】黑牽牛(生,用頭末)3錢,白礬(生用)1錢,豬牙皂角(生用)2錢,半夏少許,南星少許。
【制法】上為細末,冷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化痰行氣,免患中風之疾。主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五更用溫茶湯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一○四
【處方】枯白礬半兩,僵蠶1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中風癱瘓,胸膈有痰涎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錢,生姜湯調下。良久吐頑涎為效;未吐再進,不拘時候。
【摘錄】《普濟方》卷一○四
【處方】天南星4兩,半夏4兩,皂角半斤,生姜1斤。
【制法】不得犯銅鐵器,用水浸高3指許,煮3遍,逐旋煮水干再添,候3遍畢,去生姜、皂角不用,只用半夏、天南星為末,生姜自然汁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飲。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或50丸,以熟水送下。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二
通過以上介紹,我們對導痰丸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不過要注意的是,對那些不知道該不該選擇它的人,要根據(jù)醫(yī)生建議進行使用。
清心導痰丸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方劑,但是不經常服用這種藥的人對于清心導痰丸的了解也不多,那么究竟清心導痰丸是怎樣的呢,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處方】白附30克 南星(姜汁制)60克 半夏(姜汁制)60克 黃連(炒)23克 天花粉30克 白僵蠶(炒,去絲、嘴)15克 川烏(鹽制)6克 郁金23克 天麻 羌活各15克
【制法】上為末,姜汁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心瀉火,豁痰開竅。治舌縱,口角流涎不止,口目喁斜,手足痿軟。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用通天愈風湯吞下。
【摘錄】《醫(yī)學綱目》卷十七
【別名】清心滾痰丸(《雜病源流犀燭》卷七)。
【處方】酒大黃 黃芩各120克 青礞石(同焰消煅如金色)犀角 皂角 朱砂各15克 沉香7.5克 麝香1.5克
【制法】水泛為丸,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治痰火驟壅,發(fā)為癲狂。
【用法用量】開水送下60~70丸。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七
有時候人們往往會莫名其妙的感覺自己情緒煩躁,無來由的發(fā)火等,這是臟腑中需要調理的征兆。中藥方劑可以溫和的梳理潛藏在我們身體中的各種負面元素,使得我們心情變得平靜。
由于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大家吃的是越來越好,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以得病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中醫(yī)中的方劑治療是一種十分溫和的方法,可以在對抗疾病的同時調理身體機能,滋潤修復,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竹瀝導痰丸。
【處方】橘紅500克 白茯苓120克 半夏曲(炒)240克 枳殼(麩炒)240克 黃芩(酒洗)240克 生甘草120克 蘿卜子(炒)120克 天花粉150克 桔梗120克 當歸(酒洗)120克 竹瀝300毫升 神曲(炒)120克 貝母120克
【制法】上藥為末,竹葉湯和竹瀝同滴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痰飲。胸膈壅滯,脾虛不運,咳嗽吐痰,咽喉不利。
【用法用量】空腹時用白湯送下100丸。
【摘錄】《墨寶齋集驗方》
沒有想到吧,竹瀝導痰丸也是讓人很驚訝,中醫(yī)果然博大精深,希望我們可以繼續(xù)把我們的傳統(tǒng)醫(yī)學發(fā)揚光大,繼承下去。
對于導痰小胃丹這種方劑,我們應該要先了解它的藥用價值和注意事項之后,才可以食用。下面是關于導痰小胃丹怎么吃的相關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好好閱讀一下,對食用有很大的幫助。
【別名】竹瀝化痰丸
【處方】天南星2兩半,半夏2兩半(2味用白礬、皂莢、姜汁水煮透熟),陳皮1兩,枳實1兩(2味用白礬、皂莢水泡半日,去白礬,曬干,炒),白術(炒)1兩,蒼術(米泔、白礬、皂莢水浸1宿,去黑皮,曬干,炒)1兩,桃仁1兩,杏仁1兩(2味同白研、皂莢水泡,去皮尖),紅花(酒蒸)1兩,大戟(長流水煮1時,曬干)1兩,白芥子(炒)1兩,芫花(醋拌1宿,炒黑)1兩,甘遂(面裹煨)1兩,黃柏(炒褐色)1兩,大黃(酒蒸,紙裹煨,焙干,再以酒炒)1兩半。
【制法】上為細末,姜汁、竹瀝煮蒸餅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上取胸膈之頑痰,下利胃腸之堅結。主中風,眩暈,喉痹,頭風,哮吼等癥。
【用法用量】竹瀝化痰丸(《回春》卷二)。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四
上文就是對導痰小胃丹的相關知識的簡單介紹,生活中也許我們不常吃到這些,但是多掌握一些藥材的藥理作用,總會對生活有所幫助的。
您聽說過中藥方劑蒼附導痰丸嗎?中藥方劑是一種中醫(yī)的治療方法,對很多癥狀有著非常好的改善效果,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蒼術2兩,香附2兩,枳殼2兩,陳皮1兩5錢,茯苓1兩5錢,膽星1兩,甘草1兩。
【制法】上為末,姜汁和神曲為丸。
【功能主治】形盛多痰,氣虛,至數(shù)月而經始行;形肥痰盛經閉;肥人氣虛生痰多下白帶。
【用法用量】淡姜湯送下。數(shù)月行經宜服蒼附六君湯,兼服本方;肥人白帶。多痰,直兼服柴術六君湯,兼服本方。
【摘錄】《葉氏女科》卷一
【處方】蒼術(制)2兩,香附(童便浸)2兩。陳皮(去白)1兩半,南星(炮,另制)1兩,枳殼(麩炒)1兩,半夏1兩,川芎1兩,滑石(飛)4兩,白茯1兩半,神曲(炒)1兩。
【制法】上為末,姜汁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肥盛女人無子者。
【用法用量】淡姜湯送下。
【摘錄】《廣嗣紀要》卷四
文中不僅給大家介紹了蒼附導痰丸的功效作用,還給大家分析了蒼附導痰丸是由哪幾種中藥材組成,對于怎么吃也有所提及,我們可以試著記一下,說不定哪天就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