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雪膏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終生保健,終生康健;終生養(yǎng)生,終生康寧。從古至今,關(guān)于養(yǎng)生有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或名言,養(yǎng)生和養(yǎng)性必不可分,它帶給我們的是健康。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集雪膏的功效與作用》,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大家想養(yǎng)生的話不妨通過一些中藥方劑來調(diào)節(jié),這樣既可以維持身心的健康,同時,又不會對身體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那么今天就來看一看集雪膏到底有哪些功效吧。
【處方】生地1兩,玄參1兩,丹皮1兩,杏仁1兩,桔梗1兩,貝母1兩,百部1兩,知母1兩,橘紅1兩,薄荷1兩,麥冬1兩,鱉甲(醋炒)1兩,桑白皮1兩,石菖蒲1兩。
【制法】上藥水熬3次,去滓,再熬至3碗,入煉蜜慢火熬成膏,埋地出火毒收貯。
【功能主治】疹后火邪克金,咽喉腫痛,痰涎咳嗽,口渴發(fā)熱,欲成疹怯者。
【用法用量】每服數(shù)匙,津液化下,不拘時候。
【摘錄】《治疹全書》卷下
通過以上介紹,對集雪膏成分、功能主治都有了很好的了解,因此在對集雪膏這樣藥物的選擇上可以放心進行,不過在吃的時候,需要適量的進行,這樣才不會對身體造成不適。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各種中藥方劑都有自己獨特的功效,在電視上大家應(yīng)該都看過關(guān)于中藥方劑的介紹,它能夠很好的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而且沒有什么副作用,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中藥方劑集香丸的作用。
【處方】丁皮1兩,茴香1兩,益智1兩,荊三棱1兩,青皮1兩,莪術(shù)1兩,陳皮1兩,川楝子1兩,巴豆半兩(和皮米炒黑,去米不用)。
【制法】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傷生冷,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食前生姜湯送下。
【摘錄】《奇效良方》卷四十三
【處方】附子2個(各重5錢半以上者,須得正坐好者,炮裂,去皮臍,剜作甕兒),硇砂(水化開,盞子內(nèi)焙干)、木香7錢半,蓽茇(直者)1兩,破故紙1兩(炒)。
【制法】上將飛過硇砂末分在附子甕內(nèi),卻用剜出附子末蓋口,用和成白面裹約半指厚,慢火內(nèi)燒勻黃色,去面為末,卻將原裹附子面,再為細末,醋調(diào)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消積磨塊,祛痰療癖。主一切積滯,不拘老弱虛損者。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食后生姜湯送下。
【摘錄】《御藥院方》卷三
【處方】白豆蔻仁4兩,縮砂仁4兩,木香(不見火)4兩,姜黃4兩,丁香(不見火)6兩,香附子(炒去毛)4兩8錢,麝香(研)8錢,甘草16兩(納2兩入藥,14兩搗汁煎膏)。
【制法】上為細末,入蜃香拌勻,用甘草膏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寬中順氣,消宿酒,進飲食,磨積滯,去癥塊。主一切氣疾,胸膈痛悶,脅肋脹滿,心腹疼痛,噫氣吞酸,嘔吐惡心,不思飲食,或因酒過傷,脾胃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1-2丸,細嚼咽津,不拘時候。
【摘錄】《局方》卷三(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處方】京三棱1兩,廣荗1兩,青皮1兩,陳皮1兩,丁香皮1兩,益智1兩,川楝子1兩,茴香1兩,巴豆(和皮,米炒焦)5錢。
【制法】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消積滯。主傷生冷硬物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5-7丸,食前溫水、生姜湯任下。
【摘錄】《蘭室秘藏》卷上
以上就是本文為大家介紹的關(guān)于集香丸的一些小常識,希望大家可以在平時生活中運用起來,也不要忘了分享給朋友哦。
你知道集香湯嗎?在對它沒有足夠的了解的情況下人們在選擇集香湯時會產(chǎn)生很多的猶豫和顧慮,例如它的效果如何?它應(yīng)該怎么吃?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做一個回答。
【處方】白豆蔻(銼)1兩,縮砂(銼)1兩5錢,白檀香1兩(不見火),人參1兩(切),胡椒(泡,濾干)半兩,甘草(銼)3兩。
【制法】上為末,除檀香、人參、胡椒外,將白豆蔻、甘草,白鹽4兩相合盒盦1宿,次日就慢火上鐵器內(nèi)炒干,不可火急,恐作火氣,與檀香3味共碾細,用瓷器收。
【功能主治】駐容顏。主
【用法用量】湯點服。
【摘錄】《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
【處方】沉香2錢,丁香2錢,木香3錢,青木香3錢,藿香3錢,川芎3錢,赤茯苓3錢,檳榔3錢,枳殼3錢,甘草3錢,乳香錢半,麝香1字(別研)。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透其關(guān)絡(luò)。主虛腫。
【用法用量】每服2錢半,加生姜3片,紫蘇3葉,空心煎服。
【摘錄】《直指》卷十七
通過上面的關(guān)于集香湯的介紹,相信大家都對集香湯有了一個相對比較清晰的認識,大家可以在醫(yī)生的叮囑下,按照合適的量服用,這對于健康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有人不愛吃方劑,因為覺得有股苦澀味,其實大多數(shù)的方劑的味道確實不怎么好入口。但中藥方劑卻能很好的治愈疾病。集香圓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劑。
【處方】白豆蔻仁、縮砂仁、木香(不見火)、姜黃,各四兩。丁香(不見火)六兩,香附子(炒.去毛)四兩八錢,麝香(研)八錢,甘草十六兩(內(nèi)二兩入藥,十四兩搗汁煎膏)。
【炮制】上件除研藥,碾為細末,入麝香拌勻,用甘草膏搜和為圓,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氣疾,胸膈痛悶,脅肋脹滿,心腹疼痛,噫氣吞酸,嘔逆惡心,不思飲食,或因酒過傷,脾胃不和,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二圓,細嚼咽津,不拘時候。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今天給大家講解了一些關(guān)于集香圓的食療方法等,你是否有記住一些呢,其實如果生病的話不僅要積極配合醫(yī)生的治療,還應(yīng)該在飲食上多加注意,這樣才會讓身體更快的恢復(fù)健康。
對于集效丸這種方劑,我們應(yīng)該要先了解它的藥用價值和注意事項之后,才可以食用。下面是關(guān)于集效丸怎么吃的相關(guān)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好好閱讀一下,對食用有很大的幫助。
【處方】大黃(銼,炒)450克 木香(不見火)檳榔 訶黎勒(煨,去核,酒浸,焙干)附子(炮,去皮、臍)羌活(炒,研)鶴虱(炒)干姜(炮)各315克
【制法】上藥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臟腑虛弱,或多食甘肥,致蛔蟲動作,心腹攪痛,發(fā)作腫聚,往來上下,痛有休止,腹中煩熱,口吐涎沫,下部有蟲,生痔癢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時用橘皮湯送下。婦人用醋湯送下。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八
【處方】大黃(銼,炒)15兩,木香(不見火)10兩半,檳榔10兩半,訶黎勒(煨,去核,酒浸,焙干)10兩半,附子(炮,去皮臍)10兩半,羌活(炒、研)(一本作蕪荑)10兩半,鶴虱(炒)10兩半,干姜(炮)10兩半。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臟腑虛弱,或多食甘肥,致蛔蟲動作,心腹攪痛,發(fā)作腫聚,往來上下,痛有休止,腹中煩熱,口吐涎沫,即是蛔咬;又療下部有蟲,生痔癢痛。
【用法用量】本方用法“食前橘皮湯下”,《醫(yī)方集解》作“食前烏梅湯下”。
【各家論述】《醫(yī)方集解》:此手足陽明藥也。蟲喜溫惡酸而畏苦,故有姜、附之熱以溫之,烏梅、訶皮之酸以伏之,大黃、檳榔、蕪荑、鶴虱之苦以殺之,木香辛溫以順其氣也。
【摘錄】《局方》卷八
以上就是關(guān)于集效丸的相關(guān)小常識,其實生活中有許多的養(yǎng)生小常識都是我們不知道的,我們平時可以多多了解一些,就能很容易的達到養(yǎng)生的效果了。
季節(jié)變化時身體很容易感到“躁動”,口干舌燥、心煩躁動,而中醫(yī)中的方劑就可以有效的調(diào)節(jié)身體中的各個機能,緩解心情。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集香煎這種方劑,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別名】集香散
【處方】藿香葉1分,厚樸(姜制,炙)1分,丁香1分,沉香1分,木香1分,白茯苓半兩,白豆蔻半兩,白術(shù)(炮)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入麝香1錢,拌勻,以水1升,蜜半斤,大棗30枚,生姜20片,于銀、石器中慢火熬膏,去姜、棗不用,通風陰干。
【功能主治】小兒脾胃虛,不欲食,羸瘦。
【用法用量】集香散(《衛(wèi)生總微》卷十)。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一引張渙方
通過上文對集香煎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養(yǎng)生方劑的種類有很多,不同的養(yǎng)生方劑主要的不同點就是配方的問題。只要正確的掌握配方就可以體驗到養(yǎng)生方劑帶來的功效與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