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皮膏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生活中,不同年齡的人都開始關(guān)注如何養(yǎng)生,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沒有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實現(xiàn)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緊皮膏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你知道緊皮膏嗎?在對它沒有足夠的了解的情況下人們在選擇緊皮膏時會產(chǎn)生很多的猶豫和顧慮,例如它的效果如何?它應(yīng)該怎么吃?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做一個回答。
【處方】石燕1對(煅末),石榴皮3錢,五倍子3錢,黃連1錢,明礬1錢,刮銅綠5分,真阿膠3錢,魚膠3錢,水膠3錢。
【制法】上除膠,6味為末,用水3-5碗,入大銅杓內(nèi)文火煎熬,以槐、柳枝不住手攪為濃糊,將成膏,方入冰、麝各3分,研細攪勻,用瓷器內(nèi)收貯。
【功能主治】倒睫拳毛癥。
【用法用量】將新筆涂上下眼皮,每日3-5次,干而復(fù)涂。毛自出矣,涼天可行此法,3日見效,輕者30日全出,重者50日向外矣。
【摘錄】《審視瑤函》卷四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緊皮膏這種中藥方劑的相關(guān)知識,通過上述文章能夠清楚的了解到緊皮膏有著很多對人體的好處和作用,所以大家可以用緊皮膏來治療一些疾病。
ys630.COm精選閱讀
柳皮膏是什么大家知道嗎,其實它是一味中藥方劑,而且柳皮膏的功效與作用是非常的大的,能夠治療很多種類型的疾病。那么我們一起來了解些柳皮膏的相關(guān)知識吧。
【處方】柳白皮3千克 楸皮3千克 木通600克 枳殼300克 皂莢600克 木香末90克
【制法】上藥細銼,以水48升,煮取汁6升,去滓,移于小鍋子中,下木香,煎至4.2升去滓,又移于小鍋中,以慢火煎,攪勿住手,煉如餳,捻成丸即住,以油帛裹收之。
【功能主治】治諸瘡愈后,瘡瘢胬肉未消,瘰疬。
【用法用量】每日涂于帛上貼之,取平復(fù)為度。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
【別名】柳木膏
【處方】柳白皮5斤,楸皮5斤,木通1斤,枳殼半斤,皂莢1斤,木香末3兩。
【制法】上為細末,以水8斗,煮取汁2斗,去滓,移于小鍋子中,下木香,煎至7升,去滓,又移于小鍋中,以慢火煎,攪勿住手,煉如餳,捻得成丸即住,以細帛裹收之。
【功能主治】諸瘡愈后,瘡瘢胬肉未消;瘰疬風(fēng)結(jié)。
【用法用量】柳木膏(《普濟方》卷二七二)。方中楸皮,《普濟方》作“楸葉”。
【摘錄】《圣惠》卷六十一
像柳皮膏之類的這些中藥的方劑都是把幾種中藥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再經(jīng)過反復(fù)的療效驗證其可行性后才會運用的,大家可以放心服用。但如果出現(xiàn)什么不適,一定要即時就診。
大家想養(yǎng)生的話不妨通過一些中藥方劑來調(diào)節(jié),這樣既可以維持身心的健康,同時,又不會對身體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那么今天就來看一看槐皮膏到底有哪些功效吧。
【處方】槐皮150克 甘草 當(dāng)歸 白芷各60克 陳豉 桃仁各50粒(去皮)赤小豆70克
【制法】上七味,銼碎,以豬脂1.2升煎,候白芷黃,膏成,去滓。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活血解毒。治肛門癢痛,痔瘡。
【用法用量】涂患處,日用三次。
【摘錄】《外臺秘要》卷二十六引《小品方》
【處方】槐皮3兩,熏陸半兩,辛荑半兩,甘草半兩,白芷半兩,巴豆7枚,漆子14枚,桃仁10枚。
【功能主治】腸風(fēng),痛癢血出。
【用法用量】上以豬脂半斤煎之,三上三下,去滓。以綿裹膏,塞下部,1日4-5次。
【摘錄】《普濟方》卷三十七
【處方】槐皮5兩,甘草2兩,當(dāng)歸2兩,白芷2兩,陳豉50粒,桃仁50粒(去皮),赤小豆2合。
【功能主治】解毒和血,兼可化蟲。主谷道中癢痛,痔瘡。
【用法用量】《千金》無陳豉,有楝實五兩。
【摘錄】《外臺》卷二十六引《小品方》
其實用槐皮膏治療一些疾病時也是有一些講究的,希望大家能夠在專業(yè)人士的指導(dǎo)下服用。
大家是否知道柏皮膏這種中藥方劑呢?可以說柏皮膏在臨床中的應(yīng)用是相當(dāng)?shù)膹V泛的,那么柏皮膏都具有哪些特點呢?日常生活中柏皮膏都得到了哪些方面的應(yīng)用呢?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處方】柏皮5兩,生地黃半斤,桑白皮2兩,杏仁(研碎)3兩,大青3兩,竹葉2升(切)。
【制法】上切,以煉豬脂3斤,緩火煎三上三下,絞去滓,密貯。
【功能主治】止痛滅瘢。主湯火瘡。
【用法用量】日夜3易。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九四引《千金月令》
【處方】雞子3個(煮熟,去白用黃,入深厚黑盞內(nèi),于慢火上熬成黑油出為度),輕粉半錢,川黃連1分,檳榔1分,木香1分(為末)。
【制法】上用雞子油調(diào),封瘡口,以干為度。
【功能主治】瘡口穿潰不愈。
【用法用量】本方名柏皮膏,但方中無柏皮,疑脫。
【摘錄】《普濟方》卷二九○
【處方】柏白皮3兩,當(dāng)歸1兩,薤白5兩,豬脂1斤。
【制法】上4味,除薤白、豬脂外,細銼,熬脂令沸,下諸藥煎,候薤白赤黑色,以綿布絞去滓,瓷合盛。
【功能主治】灸瘡發(fā)腫,火毒疼痛。
【用法用量】涂敷瘡上,日3-5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三五
【處方】柏皮3合,槐白皮3合,生地汁8分,蛇含(生)8分,梔子仁6分,甘草4分,黃柏4分。
【制法】上切,以豬脂1升半,小火煎為膏,去滓。
【功能主治】湯火傷。
【用法用量】敷患處。
【摘錄】《幼幼新書》卷三十八引《嬰孺方》
【處方】柏皮(去黑皮,用白肉)3斤。
【功能主治】火瘡、乳癰。
【用法用量】方中柏皮用量原缺,據(jù)《普濟方》補。
【摘錄】《鬼遺》卷五
【處方】柏樹白皮末4兩,豬脂半斤(煉為油),伏龍肝末4兩。
【制法】上同熬成膏,濾去滓,入瓷器中收。
【功能主治】灸瘡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用時,薄薄涂之,上以油單隔,軟帛裹。
【摘錄】《圣惠》卷六十八
雖然說柏皮膏的功效是非常顯著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服用,因此在服用這類藥物之前最好提前咨詢醫(yī)生。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或者食用過中藥的某些方劑,方劑的種類多種多樣,功效也五花八門,今天就為大家推薦槿皮膏這款方劑。
【處方】川槿皮2兩,白及2兩,百部5錢,大楓子7錢,檳榔4錢,草烏3錢,文蛤3錢,南星2錢,草果2個,蟬蛻1錢5分,輕粉3錢,硫黃2錢,雄黃5分,麝香5厘,枯白礬5分。
【制法】上輕粉以下5味各為極細末,川槿皮等7味用配醋4大碗,慢火熬至1碗,濾去滓,再用慢火熬成膏,入輕粉等5味攪勻,收貯瓷瓶。
【功能主治】風(fēng)癬。由風(fēng)冷濕邪客于肌膚,搏于血氣所生,初如錢大,漸漸長開,或圓或斜,有匡欄,抓搔頑痹,不知痛癢。
【用法用量】以穿山甲爬破癬皮搽之。
【摘錄】《瘍科選粹》卷六
通過對這篇文章的閱讀,相信大家對槿皮膏的作用與功效已經(jīng)有所了解了,也讓我們?yōu)楣湃肆粝碌呢敻桓械襟@嘆。
茶膏的簡介
現(xiàn)代茶膏的制作工藝是在清代宮廷制作工藝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茶膏制作工藝。這種方式模仿了清代茶膏制作的氣候、溫度、環(huán)境,在更加繁復(fù)、細致的工序下,把茶湯的提取和濃縮,控制在常溫40攝氏度左右。利用了芳香物質(zhì)和活性成分必須在一定溫度下?lián)]發(fā)和析出的特性,最大限度的將這些茶葉的原有物質(zhì)有效的溶解到茶湯再收斂成膏。
茶膏的功效與作用
茶膏葉中含有人體所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主要是磷、鈣、鉀、鈉、鎂、硫等;微量元素主要是鐵、錳、鋅、硒、銅、氟和碘等;如茶葉中含鋅量較高,尤其是綠茶,每克綠條平均含鋅量達73微克,高的可達252微克;每克紅茶中平均含鋅量也有32微克。茶葉中鐵的平均含量,每克干條中為123微克。
茶膏的成份及功能
1、兒茶素類
俗稱茶單寧,是茶葉特有成份,具有苦、澀味及收斂性。在茶膏中可與咖啡因結(jié)合而緩和咖啡因?qū)θ梭w的生理作用。具抗氧化、抗突然異變、抗腫瘤、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及低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壓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產(chǎn)物過敏等功效。
2、咖啡因
帶有苦味,是構(gòu)成茶湯滋味的重要成份。與多無酚類結(jié)合成為復(fù)合物;茶湯冷后形成乳化現(xiàn)象。茶中特有的兒茶素類及其氧化縮和物可使除中咖啡因的興奮作用減緩而持續(xù),故喝茶可使長途開車的人保持頭腦清醒及較有耐力。
3、礦物質(zhì)
茶膏中含有豐富的鉀、鈣、鎂、錳等11種礦物質(zhì)。茶湯中陽離子含量較多而陰離子較少,屬于堿性食品。可幫助體液維持堿性,保持健康。
茶膏的市場信息
1、茶膏的價格
一般10g需要150元。
2、茶膏的選購方法
購買茶膏時首先要看茶膏的外型。如果茶膏表面呈現(xiàn)灰色,多為變質(zhì)的表現(xiàn)。其次,看湯色。茶膏沖泡后湯色通透,呈寶石紅,證明茶膏內(nèi)含雜質(zhì)極少,品質(zhì)也較好;反之,湯色混濁,發(fā)暗,并帶有大量沉淀物和懸浮物,其品質(zhì)不佳,不適合飲用。再者,好的茶膏因內(nèi)涵物質(zhì)多,醇厚度較強,且滑感甚佳,回甘持久,并帶有輕微的陳香。
此外,消費者不要輕信目前市場上出現(xiàn)的所謂高年份“老茶膏”,因為保存了大幾十年的“老茶膏”即使存在,其內(nèi)含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也喪失殆盡,基本沒有任何品飲價值。
3、茶膏的保存方法
1、請放置陰涼處存放,避免陽光直射;
2、存放茶膏地方應(yīng)保持一定濕度,以濕度55--65度為最佳;
3、整塊的茶膏最好采取平放,長期直立容易使茶膏變形。
雞眼膏自古被譽為治病的良藥。它對于很多疾病均效果顯著。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雞眼膏的具體的功效。
【處方】荸薺(線穿陰干)火丹草(陰干)蟾酥 蓖麻子 桃仁 穿山甲 三棱 紅花 莪術(shù) 天南星各6克 鱔魚血100毫升(陰干,為末)雞肫皮(不見水)10個 河豚眼(陰干)10枚 虎耳草(陰干)阿魏各4.5克 麝香0.9克 麻油180克 飛黃丹90克
【制法】熬膏。
【功能主治】治雞眼。
【用法用量】將雞眼修凈,攤貼。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二十七
【處方】鮮白果外面綠皮不拘多少。
【制法】捶碎,桐油熬枯去滓,滴水成珠,不散為度,加雄黃少許攪勻,收貯。
【功能主治】雞眼。
【用法用量】先將雞眼熱水泡軟,貼上1伏時,揭下,內(nèi)有紅絲拔出。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二十七
看完了上文對于雞眼膏這種方劑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養(yǎng)生成為了許多人都非常重視的問題。不管是飲食方面還是茶品方面這是一個值得肯定的現(xiàn)象。
春夏交際是人抵抗力最差的一個時刻,這個時候的我們很容易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xiàn),中藥方劑在這些小病癥上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下面我們來介紹一種中藥方劑沖和膏。
【處方】赤芍2兩,白芷1兩,防風(fēng)1兩,獨活3兩,龍腦3錢,石菖蒲1兩5錢。
【制法】各取凈末,以瓷瓶收貯,不可泄氣。
【功能主治】外癥初起,堅腫色淡。
【用法用量】臨用時姜汁、(氵上兇))醋調(diào)敷,日1換。
【摘錄】《古方匯精》卷二
【處方】紫荊皮、乳香、甘草、杭白芷、沒藥各等分。
【制法】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清熱除濕,活血化瘀。主癰瘍之癥,似潰非潰,介于半陰半陽者。
【用法用量】外涂。
【各家論述】此方與《外科正宗》沖和膏不同,無獨活、赤芍、菖蒲,而用乳香、沒藥、甘草,除濕之力輕,而活血通絡(luò)之力重,是其特點。
【摘錄】《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
經(jīng)常性不注意飲食健康的人們一定要注意,我們在選擇沖和膏等藥物的時候需要根據(jù)我們的體質(zhì)。我們在腸身體不適的時候不能單單靠藥物來化解,還應(yīng)該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xí)慣才能夠很好的遠離疾病。
許多喜歡養(yǎng)生的人士都知道垂柳膏,但是你們知道怎樣正確的利用垂柳膏嗎?垂柳膏的功效有哪些呢,不太清楚的話就接著往下看吧!
【處方】垂柳枝白皮2兩(銼),蒴藋根4兩(銼),丹砂1分(細研),熟雞子黃1個,熊膽半兩(研),故青帛7寸(燒灰,研),蠟1兩,鉛丹4兩,清油1斤。
【制法】上藥無熬油令沸,下柳皮、蒴藋根,煎候赤黑色漉出,以綿濾去滓,下丹、蠟煎,以柳篦攪,候變黑色,下4味研藥,更攪令勻,滴水中成珠子,以瓷盒盛。
【功能主治】一切瘡腫。
【用法用量】用故帛上攤貼,每日2次。腸癰,以綿裹半棗許,含化咽津,以愈為度;眼暗,捏作餅子,以針刺作孔30-50個,貼眼上便愈;耳聾,作挺子,當(dāng)中刺為孔,塞耳中,日2換即愈;打損,取膏涂貼疼痛處,以愈為度。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三○
【處方】垂柳枝5兩,苦參2兩,黃芩1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漆瘡癢痛。
【用法用量】每用3匙,水2碗,煎至1碗,去滓,研入好墨汁半匙攪勻,再熬成膏,以瓷盒盛,候冷。用少許涂瘡上。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二十
對于文章介紹的關(guān)于垂柳膏的相關(guān)知識,相信大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同時也可以多去了解一些相關(guān)的醫(yī)學(xué)常識,在豐富閱歷的同時增加對醫(yī)藥常識的理解。
海青膏,這是一種中藥方劑的名字,這種藥是由多種常見的藥物組成,用途也是比較廣泛的,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劑。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黃丹4兩(水飛),訶子8個(去核,為細末),烏魚骨(白者)2錢,青鹽1兩(另研),白沙蜜(凈者)1斤。
【制法】上將蜜滾去白沫,先下黃丹,用槐條49根,少時下余藥。不住手一順攪,直攪蜜紫色,滴水中不散為度。后再用黃連2兩為末,水3大碗,于熬藥鍋內(nèi)熬數(shù)沸,將鍋并槐條上藥洗凈,別用瓷器收之,澄清。
【功能主治】一切昏翳內(nèi)障眼疾。
【用法用量】專洗風(fēng)赤冷淚等眼。前所熬膏子藥,用點云翳白膜等疾。
【摘錄】《瑞竹堂方》卷三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海青膏的食用方法等,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大家平時不妨試試,相信對于改善疾病的情況肯定是有幫助的。
長期的不規(guī)律的生活習(xí)慣可能會導(dǎo)致身體的各種問題。中藥方劑就是解決這種情況的一個好辦法,接下來,我們來介紹下蓯蓉膏是如何制作出來的。
【處方】肉蓯蓉(去皴皮)1兩,半夏(生,銼)1兩,熟干地黃1兩,當(dāng)歸半兩,蜀椒(去目并閉口者,炒出汗)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鳥喙(去皮)半兩,蛇銜草半兩,白芷半兩,甘草半兩,桂(去粗皮)半兩,薤白7莖,豬脂2斤。
【制法】上藥除豬脂外,銼碎,以醋半升,拌藥1宿,先熬脂令沸,次下諸藥,煎候白芷赤黑色,漉出綿濾,瓷合盛。
【功能主治】暖肌干瘡。主發(fā)背癰疽已潰,不生肌。
【用法用量】取涂瘡上,日3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三一
經(jīng)常性不注意飲食健康的人們一定要注意,我們在選擇蓯蓉膏等藥物的時候需要根據(jù)我們的體質(zhì)。我們在腸身體不適的時候不能單單靠藥物來化解,還應(yīng)該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xí)慣才能夠很好的遠離疾病。
中藥是很常見的,不同的藥物對疾病治療上是有著一些區(qū)別的,所以在藥物選擇之前,要對它們進行一定的了解,接下來為大家介紹苦參膏這種中藥方劑。
【處方】苦參1分,鹽1分。
【制法】上為末,先以酒1升,煎至4合,入藥2味攪勻,慢火再煎成膏。
【功能主治】白癜風(fēng)。
【用法用量】每用先以生布揩患處令赤,涂之。
【摘錄】《圣濟總錄》卷十八
【處方】新鮮苦參10斤(銼片)。
【制法】老酒1壇浸之,春5、夏3、秋7、冬9日,取出,曬干為末,加紫浮萍5兩,用蒼耳草自然汁10碗煎熟,加白蜜5-6斤,同煉成膏,入?yún)ⅰ⑵寄┖蛣?,瓷瓶收貯。
【功能主治】大麻風(fēng),隱疹,攣瘓。
【用法用量】每用1匙,以白湯或酒化下。
【摘錄】《解圍元藪》卷四
【處方】苦參5兩,艾葉2兩,青葙子3兩,甘草(炙,銼)3兩。
【制法】上先以青葙、甘草為細末,次用水5升,煎苦參、艾葉成膏,量多少去滓,入二味藥末,和作梃子,長1寸,如箸許大,曬干。
【功能主治】小兒疳(匿蟲)蝕下部。
【用法用量】涂豬脂納下部,1日2次。蟲出盡為度。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三
看了上面關(guān)于苦參膏這種中藥方劑的簡單介紹,我們知道如果堅持運用方劑的形式進行治療,對于有些疾病來說是可以痊愈的。大家不妨試試看。
對于人類來說,養(yǎng)生是很重要的,畢竟身體會健康,而且氣色也會改善不少,這讓很多人為之心動,不過,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種,很多朋友不知道用哪一種好,對此,下面就為朋友們說一說中藥方劑神異膏,它是一種效果非常好的養(yǎng)生法,并且也是很多朋友共同使用的養(yǎng)生秘訣。
【處方】歸尾15克 川芎15克 赤芍6克 生地黃12克 防風(fēng)15克 羌活15克 白芷15克 玄參15克 黃耆15克 官桂9克 桃仁49個 杏仁49個 木鱉子14個 何首烏9克 牛子15克 穿山甲12克 蜂房9克 蛇蛻6克 大黃6克 黃柏6克 亂發(fā)(男者)1團(如雞子大)槐、柳皮各49節(jié),每長3.3厘米
【制法】上用芝麻油1.62千克,放于鍋內(nèi),將藥浸入,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以桑柴文武火煎油黑色,以穿山甲浮起黑為度,絹濾去滓,再熬油,滴水成珠,陸續(xù)下黃丹420克,柳條攪不住手,成膏軟硬得所;再下乳香、沒藥各9克,風(fēng)蝎9克,降真香末9克,待冷定,下麝香末6克,水浸二三日,去火性,攤用。
【功能主治】治癰疽,發(fā)背,諸瘡毒已成已潰或未潰者。
【用法用量】諸毒甚者,每日換二三次,中毒換一次,其藥力方能勝毒。諸瘡潰膿后,不長肌肉,不合口者,神效。
【摘錄】《壽世保元》卷九
通過上面對神異膏的介紹我們不難看出,中國人對中醫(yī)方劑非常推崇這話不假,方劑從古代便伴隨人們一直到現(xiàn)在。到了現(xiàn)在,各種各樣的方劑也被人們研究出來,并且大受人們的喜愛。這些非傳統(tǒng)的方劑,不僅天然無公害,而且還有這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