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倉米湯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物質(zhì)是健康的基礎(chǔ),精神是健康的支柱,運動是健康源泉,科學是健康的法寶!社會發(fā)展,人們越來越接受養(yǎng)生的理念,生活質(zhì)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養(yǎng)生的人。如何避免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的誤區(qū)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附子倉米湯的功效與作用”,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附子倉米湯是一種中藥方劑,這類藥物還是常見到的,而且它對人體疾病改善有著很好的效果,對它的選擇也可以放心進行,不過在吃這類藥的時候,還需要一些方式方法。一起來看一下。
【別名】附子倉廩湯
【處方】附子1枚(炮,去皮臍,8錢重者),人參(去蘆頭)半兩,甘草(微炒)半兩,半夏(湯泡7次,切作片,焙干,姜汁制)半兩,黃耆半兩,白術(shù)半兩,川姜2錢(微炒),南木香1錢半。
【功能主治】補虛,生胃氣,逐冷痰,和五臟,快胸膈,進飲食,止泄瀉。主
【用法用量】附子倉廩湯(《觀聚方要補》卷二引《活人事證方》)。
【摘錄】《百一》卷二
上文為大家介紹了附子倉米湯的功效和用法用量等,其實要想擁有一個好的身體,還是應(yīng)該從生活做起。保持一定量的體育鍛煉,擁有合理的飲食習慣比什么都管用。yS630.CoM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蒼耳子也叫蒼耳,就是小小的一粒渾身長滿小刺,這種小刺非常容易黏在人或者各種小動物的身上。農(nóng)村里有很多蒼耳,不管是在墻角還是路邊,蒼耳都可以生存。通過粘在人身上,蒼耳子可以進行傳播再生存。在我們看來蒼耳子沒什么大作用,其實它可是一種中藥,那它的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呢?
蒼耳子,中藥名。別名:虱馬頭、蒼耳子、老蒼子、道人頭、刺八裸、蒼浪子、綿蒼浪子、羌子裸子、青棘子、搶子、癡頭婆,胡蒼子、野茄、豬耳、菜耳,蒼蒼子,廣東話又叫磁頭芒(癡頭芒)。
蒼耳的功效
發(fā)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濕,止痛。
主治:
用于風寒感冒,鼻淵,風濕痹痛,風疹瘙癢等證。
相關(guān)配伍:
鼻淵面有外感風寒者:與辛夷、白芷等散風寒、通鼻竅藥配伍,如蒼耳子散。(《濟生方》)
用法用量介紹:
煎服,3~9g?;蛉胪枭?。
禁忌
血虛頭痛不宜服用。過量服用易致中毒。
炮制方法:
①蒼耳子: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用時搗碎。
②炒蒼耳子:取蒼耳子,置預(yù)熱炒制容器內(nèi),用中火加熱,炒至表面深黃色刺焦,內(nèi)部淺黃色時取出,晾涼,碾去刺,篩凈。用時搗碎。
生理特性:
蒼耳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實蒼耳子呈紡錘彤或卵圓形,長1~37.5px,直徑0.4~17.5px。表面黃棕色或黃綠色,全體有鉤刺,頂端有2枚較粗的刺,分離或相連,基部有果梗痕。質(zhì)硬而韌,橫切面中央有縱隔膜,2室,各有1枚瘦果。瘦果略呈紡錘形,一面較平坦,頂端具1突起的花柱基,果皮薄,灰黑色,具縱紋。其常生長于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邊、田邊。
蒼耳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實蒼耳子呈紡錘彤或卵圓形,長1~37.5px,直徑0.4~17.5px。表面黃棕色或黃綠色,全體有鉤刺,頂端有2枚較粗的刺,分離或相連,基部有果梗痕。質(zhì)硬而韌,橫切面中央有縱隔膜,2室,各有1枚瘦果。瘦果略呈紡錘形,一面較平坦,頂端具1突起的花柱基,果皮薄,灰黑色,具縱紋。
中藥方劑是什么呢?其實就是幾種中草藥按照一定的數(shù)量比例混合后制成的產(chǎn)品。解倉飲子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你知道它的作用功效嗎?不清楚的話現(xiàn)在就來了解一下吧!
【別名】解熱飲子(《赤水玄珠》卷三引《寶鑒》)。
【處方】赤芍藥 白芍藥各15克 當歸 甘草(炙)大黃(蒸)木鱉子(去殼)各30克
【制法】研為粗末。
【功能主治】養(yǎng)榮泄熱,通閉散結(jié)。治風熱上壅,耳內(nèi)聾閉徹痛,膿血流出?,F(xiàn)用于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用法用量】每服12克,水煎,食后、臨臥服。
【摘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六
【別名】解熱飲子
【處方】赤芍藥半兩,白芍藥半兩,當歸1兩,炙甘草1兩,大黃(蒸)1兩,木鱉子(去殼)1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氣虛熱壅,或失饑冒暑,風熱上壅,耳內(nèi)聾閉徹痛,膿血流出。
【用法用量】解熱飲子(《赤水玄珠》卷三引《衛(wèi)生寶鑒》)。
【摘錄】《三因》卷十六
通過以上文章的閱讀,相信大家對解倉飲子有了很多的了解吧,解倉飲子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最重要的是解倉飲子的功效與作用的也是很多的,所以大家在生活中要好好的利用哦。
很多人對中藥附子的功效與作用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們來看看吧。
【別名】附片、鹽附子、黑順片、白附片
【來源】本品為毛茛科植物 烏頭 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 子根的加工品 。6 月下旬至8 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須根及泥沙,習稱“泥附子”,加工成下列品種。
【性狀】鹽附子:呈圓錐形,長4~7cm,直徑3~5cm。表面灰黑色,被鹽霜,頂端有凹陷的芽痕,周圍有瘤狀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體重,橫切面灰褐色,可見充滿鹽霜的小空隙及多角形形成層環(huán)紋,環(huán)紋內(nèi)側(cè)導(dǎo)管束排列不整齊。氣微,味咸而麻,剌舌。
【毒性】本品因炮制或煎法不當,或用量過大,容易引起中毒。 中毒癥狀: 口腔灼熱,發(fā)麻(從指頭開始漸達全身),流涎,惡心,可能嘔吐,疲倦,呼吸困難,瞳孔散大,脈搏不規(guī)則(弱而緩),皮膚冷而粘,面色發(fā)白,可能突然死亡。 解救方法: 1~2%鞣酸洗胃,酌情給予催吐劑;服活性炭(混于水中服下);靜脈注射葡萄糖鹽水。對癥治療;及時使用尼可剎米等興奮劑;注意保溫;必要時給氧或進行人工呼吸;心跳緩慢而弱時可皮下注射阿托品。
【鑒別】取黑順片或白附片粗粉4g,加乙醚30ml與氨試液 5ml,振搖20分鐘,濾過。濾液置分液漏斗中,加0.25mol/L 硫酸溶液20ml,振搖提取,分取酸液,照分光亮度法(附錄Ⅴ A)測定,在 231nm與274nm 的波長處有最大吸收。
【炮制】 附片 :黑順片、白附片直接入藥。
【性味】辛、甘,大熱;有毒。
【歸經(jīng)】歸心、腎、脾經(jīng)。
【功能主治】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用于亡陽虛脫,肢冷脈微,陽萎,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濕痹痛。
【用法用量】3~15g。
【注意】孕婦禁用。不宜與半夏、瓜蔞、天花粉、貝母、白蘞、白及同用。
【貯藏】鹽附子密閉,置陰涼干燥處;黑順片及白附片置干燥處,防潮。
【摘錄】《中國藥典》
【出處】《本經(jīng)》
我們知道了附子的功效與作用,附子的食用方法等,相信上文的內(nèi)容可以幫到大家!
今天,人們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為大家追求的目標。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實,倉公散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等多種功效,在食療保健領(lǐng)域的應(yīng)用相當廣泛。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瓜蒂、藜蘆、雄黃(研)、礬石(火煅1伏時,研)各等分。
【功能主治】郁冒血厥。居常無苦,忽然如死,身不動,默默不知人,目閉不能開,口噤不能語;或似有知而惡聞人聲;或但如眩冒,移時乃寤者。
【用法用量】上為末。以豆許吹鼻內(nèi)。醒為度。
【臨床應(yīng)用】郁冒血厥:樟鎮(zhèn)寶全小僧善醫(yī)術(shù)。一日,偶偕往鋪中市藥,藥鋪主人請僧就視一病。僧因拉予同到病者榻前,扶一病婦,年約五十,閉目昏默,醫(yī)者五六輩環(huán)視問之,皆以三生飲、順元散對。僧診脈后,一揖而出,病家邀之不來。主人曰:以倉公散吹入鼻中,嚏而醒,后與藥。問之。則曰:諸醫(yī)家但不察耳,此病乃郁冒血厥,許學士《本事方》白薇湯其證也,若風藥則謬矣。
【摘錄】《全生指迷方》卷三
【處方】特生礜石、皂莢、雄黃、藜蘆各等分。
【制法】上藥治下篩。
【功能主治】卒鬼擊、鬼痱、鬼刺,心腹痛如刺,下血便,死不知人;及臥魘嚙腳踵不覺,諸惡毒氣。
【用法用量】取散如大豆,納管中,吹病人鼻。得嚏則氣通,便活;若未嚏,復(fù)更吹之。以得嚏為度。
【摘錄】《千金》卷十二
以上就是對倉公散配方的詳細介紹,是一個不錯之選,不過制作的時候需要適量,過多會造成資源浪費也對身體有很大影響。
很多人都非常喜歡藥酒,因為藥酒是采用中草藥泡制而成的,對于人的各個方面都能夠起到調(diào)理作用。倉公當歸酒就是藥酒的其中一種,你了解它嗎?
倉公當歸酒——(背強口噤)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配方】當歸、防風各三分,獨活一兩半,麻黃(去節(jié))一兩一分,細辛(去苗)半兩,附子(六錢重炮去皮臍)一個。
【制法】上為剉散。
【主治】賊風、口噤,角弓反張痓者。
【用法】每服四錢,水酒各半盞,同煎七分,去滓??诓婚_者,抉開口,納湯一服;蘇,二服;少汗;三服,大汗,愈。
說明:《奇效良方》同上。
上面就是關(guān)于倉公當歸酒這種藥酒的一個介紹,其實如果身體存在一些疾病,那么通過喝一些藥酒的確可以起到緩解的作用,但是倉公當歸酒并不是適合每一個人的,這點大家要注意。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明倉公當歸湯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其原料中的幾種中藥材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成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別名】倉公當歸酒(《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七)。
【處方】當歸 防風各2.5克 獨活3克 麻黃3.5克 附子3克 細辛1.5克
【制法】上六味,哎咀。
【功能主治】主賊風口噤,角弓反張成痙。
【用法用量】以酒500毫升,水300毫升,煮取300毫升,服100毫升??诓婚_者,格口納湯。
【摘錄】《備急千金要方》卷八
【別名】當歸湯、倉公當歸酒、倉公酒
【處方】當歸18株,防風18株,獨活1兩半,麻黃30株,附子1枚,細辛半兩。
【功能主治】賊風口噤,角弓反張,痙者。
【用法用量】當歸湯(《圣濟總錄》卷八)、倉公當歸酒(《三因》卷七)、倉公酒(《普濟方》卷一○五引《鮑氏方》)。
【臨床應(yīng)用】風痙:嘗見口噤似痙,略知人事,但坐而順掣,腰脊仰倒者,亦風痙也,服倉公當歸湯而愈。
【摘錄】《千金》卷八
從上面的介紹中我們知道倉公當歸湯有很多的作用與功效,它在生活中的應(yīng)用也是很好的,大家可以在平時多關(guān)注一下倉公當歸湯。
附子煎對于人體是有很好的補充作用的,往往人們在生病的時候會選擇用附子煎,因為附子煎不僅對疾病有著非常好的療效,而且能為人體提供各種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現(xiàn)在就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
【處方】大附子1枚(重8錢,慢火炮裂,去皮,切作10片,同生姜、米泔淹1宿,去姜,薄片切,焙干),防風1兩,骨碎補半兩(去毛,炒),漢防己半兩,白術(shù)半兩,乳香2錢(別研)。
【制法】上為細末,入乳香拌勻,好酒煮糊為丸。
【功能主治】手臂無力,麻痹不仁,手足不隨,風濕相搏,筋骨諸疾,痛不能舉。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溫酒送下。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一
【處方】附子(炮裂,去皮臍)5兩,黑豆(洗)1升,天雄(炮裂,去皮臍)5兩,防風(去叉)3兩。
【制法】以上四味,將三味銼細,并黑豆酒1斗5升,煮候豆爛,去滓取計,更用天麻、芎?各5兩為散,與前豆藥汁同煎如稀餳。
【功能主治】柔風四肢不收,腹中拘急。
【用法用量】每服1匙,空心熱湯或溫酒調(diào)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
【處方】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訶黎勒皮1兩,甘草(銼)1兩,牛膝(切)1兩,硫黃(舶上者,碎)半兩,茴香子(炒)半兩,干姜半兩。
【制法】先將硫黃、甘草納絹袋扎頭,次將諸藥粗搗銀石器內(nèi),以水一斗,慢火同煎,不得入生水,頻看,候煎至一大碗汁,取出濾去滓,分作4盞。
【功能主治】脾腎虛冷,臍腹冷痛,大便時泄,腹脹羸瘦。
【用法用量】每日空心1盞,溫米飲調(diào)下,即用飯壓之。如欲丸,除甘草不用,將諸藥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15丸,生姜鹽湯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二
【處方】附子6兩,烏頭6兩,干姜5兩,當歸5兩,檳榔10兩,赤石脂8兩,桂5兩,蜀椒4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氣及瘀血心痛兼癥塊。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米飲送下。
【摘錄】《雞峰》卷十一
通過小編介紹的附子煎的詳解,大家是不是對附子煎更有了解了呢?如果沒有很了解的話,大家可以多看幾遍哦,附子煎的功效與作用還有很多,適量的服用還是挺好的,可以使身體更健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