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石白魚散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飲食貴在節(jié),讀書貴在精,鍛煉貴在恒,節(jié)飲食養(yǎng)胃,多讀書養(yǎng)膽,喜運動延生!隨著社會觀念的更新,養(yǎng)生的理念也在不斷刷新,生活質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養(yǎng)生的人。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滑石白魚散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滑石白魚散在中醫(yī)學上屬于是一種效果很好的中藥方劑。根據(jù)相關的一些醫(yī)學研究上認為,這樣的中藥試劑十分的安全、有效,適合很多疾病的癥狀,下面就去認識下滑石白魚散這種方劑吧。
【處方】滑石 亂發(fā)(燒存性)白魚各15克
【制法】上三味,杵為散。
【功能主治】治消渴,小便不利,或有血尿者。
【用法用量】以米飲送服1.5克,日三服。
【摘錄】《金匱要略》卷中
【處方】滑石2分,亂發(fā)2分(燒),白魚2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消渴、小便不利,小腹脹痛有瘀血。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匕,飲下,1日3次。
【各家論述】1.《金匱玉函經(jīng)二注》趙以德:滑石利竅;發(fā)乃血之余,能消瘀血,通關便,本草治婦人小便不利,又治婦人無故溺血;白魚去水氣,理血脈,可見皆血劑也。
【摘錄】《金匱》卷中
中藥方劑的發(fā)展在現(xiàn)代科技的支持下取得了越來越好的前景,療效的提高,副作用的進一步減少都昭示著其正確性。我們相信類似于滑石白魚散等中藥方劑在現(xiàn)代醫(yī)學的研究下一定會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相關閱讀
中藥方劑是生活中很常見的,常見的種類比較多,我們在選擇時,要根據(jù)自身疾病需求進行,下面就來介紹一種:滑石石膏散。
【處方】滑石 石膏各等分
【制法】上藥搗篩為散。
【功能主治】治女勞疸,日晡所發(fā)熱惡寒,小腹急,身體黃,額黑,大便溏黑,足下熱者。
【用法用量】以大麥粥汁服3~5克,每日三次。小便極利則愈。
【備注】本方在原書中無方名,現(xiàn)據(jù)《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補。
【摘錄】《備急千金要方》卷十
【別名】滑石散
【處方】滑石、石膏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女勞疸。
【用法用量】滑石散(《普濟方》卷一九六)。
【摘錄】方出《千金》卷十,名見《三因》卷十
上文所說的關于滑石石膏散的功效和制作方法等大家是不是都了解了呢?我們應該根據(jù)自己的飲食習慣來進行調(diào)節(jié)養(yǎng)生,這樣才可以對身體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效果。
方劑就是治病的藥方。中藥方劑涵蓋了人體各個系統(tǒng)的調(diào)理,并對其有顯著地療效。百合滑石散就是一種被廣泛應用的方劑,你了解它的功效嗎?
【處方】百合30克(炙)滑石90克
【制法】為散。
【功能主治】滋陰潤肺,清熱利尿。治百合病,邪郁日久,發(fā)熱,小便赤澀者。
【用法用量】飲服9克,日三服,當微利者止服,熱則除。
【摘錄】《金匱要略》卷上
【別名】滑石散
【處方】百合1兩(炙),滑石3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百合病小便赤澀,臍下堅急。
【用法用量】滑石散(《活人書》卷十八)。
【各家論述】1.《千金方衍義》:百合病若變發(fā)熱,乃血脈郁而成熱,佐滑石以通利之。
【摘錄】《金匱》卷上
以上就是對百合滑石散的一些簡單的介紹了,當然了日常如果要用藥的話,最好可以咨詢一下相關的醫(yī)生。
不同的藥物在作用上,也是有著一些區(qū)別,因此在藥物選擇上,也是可以根據(jù)自身疾病需求進行,這樣對疾病治療,也是有著很好的幫助作用,那對滑石是很多人不了解的,滑石的功效與作用也是比較多,對治療疾病上,也是有著很大幫助作用,所以選擇它治療疾病,都是一個放心之選。
那滑石的功效與作用都有什么呢,它在治腳氣、水瀉疾病都是有著很好幫助,對改善人體各方面疾病,效果也是非常不錯,所以它是一個安全之選,利于疾病改善。
滑石的功效與作用:
滑石治暑熱煩渴,小便不利,水瀉,熱痢,淋病,黃疸,水腫,衄血,腳氣,皮膚濕爛。
《醫(yī)學衷中參西錄》:因熱小便不利者,滑石最為要藥。
若寒溫外感諸證,上焦燥熱,下焦滑瀉無度,最為危險之侯,可用滑石與生山藥各兩許,煎湯服之,則上能清熱,下能止瀉,莫不隨手奏效。
又:外感大熱已退而陰虧脈數(shù)不能自復者,可于大滋真陰藥中少加滑石,則外感余熱不至為滋補之藥逗留,仍可從小便瀉出,則其病必易愈。
若與甘草為末服之,善治受暑及熱痢;若與赭石為末服之,善治因熱吐血衄血;若其人蘊有濕熱,周身漫腫,心腹膨脹,小便不利者,可用滑石與土狗研為散服之,小便通利,腫脹自消;至內(nèi)傷陰虛作熱,宜用六味地黃湯以滋陰者,亦可加滑石以代苓、澤,則退熱較速。
蓋滑石雖為石類,而其質甚軟,無論湯劑丸散,皆與脾胃相宜,故可加于六味湯中以代苓、澤。
其滲濕之力,原可如苓、澤行熟地之滯泥,而其性涼于苓、澤,故又善佐滋陰之品以退熱也。
滑石的功能主治:清熱,滲濕,利竅。
通過以上介紹,對滑石的功效與作用也是有著很好認識,所以選擇它的時候,也是需要注意,不能隨意的選擇,而且對它的使用方法,醫(yī)生也是有著一些建議,都是需要按照醫(yī)生說法進行,這樣對疾病治療才會得到很好效果,讓疾病不會在繼續(xù)發(fā)展。
導讀:中藥滑石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滑石的功效與作用、滑石圖片、滑石的藥用價值、滑石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滑石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
滑石簡介滑石圖片滑石的功效與作用滑石的藥用價值滑石的用法與用量滑石的副作用滑石的臨床應用滑石簡介
滑石,藥用部分為硅酸鹽類礦物滑石的塊狀體。采挖后,除去泥沙及雜石。本品多為塊狀集合體。呈不規(guī)則的塊狀。白色、黃白色或淡藍灰色,有蠟樣光澤。質軟,細膩,手摸有滑潤感,無吸濕性,置水中不崩散。無臭,無味。
滑石圖片
滑石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滲濕,利竅。治暑熱煩渴,小便不利,水瀉,熱痢,淋病,黃疸,水腫,衄血,腳氣,皮膚濕爛。
1、《本經(jīng)》:主身熱泄?jié)?,女子乳難,癃閉,利小便,蕩胃中積聚寒熱,益精氣。
2、《別錄》:通九竅六腑津液,去留結,止渴,令人利中。
3、《藥性論》:能療五淋,主難產(chǎn),除煩熱心躁,偏主石淋。
4、《日華子本草》:治乳癰,利津液。
5、《本草衍義補遺》:燥濕,分水道,實大腸,化食毒,行積滯,逐凝血,解燥渴,補脾胃,降心火之要藥。
6、《綱目》:療黃疸,水腫腳氣,吐血衄血,金瘡出血,諸瘡腫毒。
7、《本草通玄》:利竅除熱,清三焦,涼六府,化暑氣。
8、《本草再新》:清火化痰,利濕消暑,通經(jīng)活血,止瀉痢嘔吐,消水腫火毒。
滑石的藥用價值
1、治身熱吐痢泄瀉,下痢赤白,癃閉,石淋;生津液,去留結,消蓄水,止渴寬中,除煩熱心躁,腹脹痛悶,口瘡,牙齒疳蝕,中暑,傷寒,疫癘:滑石六兩,甘草一兩(炙)。上為末。每服三錢,溫水調(diào)下,日三服。惟孕婦不宜服,滑胎也。(《傷寒標本》六一散)
2、治熱淋,小便赤澀熱痛:滑石四兩。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煎木通湯調(diào)下,不拘時候。(《圣濟總錄》滑石散)
3、治產(chǎn)后淋:滑石五兩,通草、車前子、葵子各四兩。上四味,治下篩。酢漿水服方寸匕,稍加至二匕。(《千金方》滑石散)
4、治小便不利,莖中疼痛,少腹急痛:滑石、蒲黃等分。上二味,治下篩。酒眼方寸匕,日三服。(《千金方》)
5、治黃疸,日哺所發(fā)熱惡寒,少腹急,身體黃,額黑,大便溏黑,足下熱,此為女勞,腹?jié)M者難治:滑石、石膏各等分。上二味,治下篩。以大麥粥汁飲方寸匕,日三,小便極利則瘥。(《千金方》)
6、治感冒久在太陽,致熱蓄膀胱。小便赤澀,或因小便秘而大便滑瀉。兼治濕溫初得,憎寒壯熱,舌苔灰色滑膩者:滑石一兩,甘草二錢,連翹三錢,蟬退三錢(去足、土),生杭芍四錢。若滑瀉者,甘草須加倍。(《醫(yī)學衷中參西錄》宣解湯)
7、治小兒體熱痱瘡:滑石末三兩,白礬灰一兩,棗葉四兩。上藥搗羅為末。先以溫漿水洗瘡,后取藥敷之。(《圣惠方》滑石散)
8、治腳趾縫爛:滑石一兩,石膏(煅)半兩,枯白礬少許。研摻之,亦治陰下濕汗。(《瀕湖集簡方》)
滑石的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煎湯(布包),3~4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摻或調(diào)敷。
滑石的副作用
無毒。在常規(guī)劑量內(nèi)水煎服沒有不適反應。長期服用或大劑量(30g以下)水煎服一般也沒有明顯副作用。對原有脾虛者大劑量會引起滑腸便稀。
滑石的臨床應用
為去濕清熱常用藥,凡小便不利而屬于熱證者,常用滑石。
1、用于治療熱淋(例如急性尿道炎、膀胱炎等)、石淋(泌尿系結石)。取其有利尿清熱作用,在治療泌尿系結石和急性尿路感染的方劑中,滑石廣泛應用。
2、用于治療暑熱。夏季受暑,發(fā)高熱,小便不暢,煩躁口渴,或有水瀉,可用滑石配甘草,方如六一散,再加辰砂,即為益元散,對治療小兒夏季感冒腹瀉,效果更好。
3、作為輔助藥,用于溫熱病熱在氣分而夾濕者(感染性疾病中期和極期,持續(xù)發(fā)熱、身重、口渴、舌苔黃),配合其他清利濕藥,使?jié)駸犭S小便解除,放入黃芩滑石湯。此外,在溫熱病恢復期,津少陰虧,余熱未退盡,也可在滋陰藥中稍加滑石,促使余熱隨小便解除。
4、外用治療皮膚濕疹、皮炎,常配黃柏末等。
以上就是一些滑石的相關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很多人對滑石湯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在選擇之前,對滑石湯的成分、適應癥都是要進行很好認識,這樣對疾病治療才會有很好的幫助,使得疾病得到很好改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
【處方】滑石8兩,子芩3兩,榆白皮4兩,車前子1升,冬葵子1升。
【功能主治】膀胱急熱,小便黃赤。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7升,煮取3升,分3服。
【摘錄】《千金》卷二十
【處方】滑石2兩,葶藶子(微炒)1兩,防己1兩,木香半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傷寒時行,少腹脹滿,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用水1盞,煎至3分,去滓,空心溫服,日晚再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二十六
【處方】滑石(研)4兩,冬葵子2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熱淋,小便澀痛。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八
【處方】滑石1兩,當歸(切,焙)1兩,木通(銼)1兩,冬葵子(炒)3分,黃芩(去黑心)3分,麥門冬(去心,焙)3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產(chǎn)后小便不通,煩悶。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煎7分,去滓,空心、食前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六五
【處方】滑石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乳石發(fā)動,煩熱,煩渴不止。
【用法用量】以水1中盞,攪如白飲,頓服之,未愈再服。
【摘錄】《圣惠》卷三十八
【處方】滑石1兩,瞿麥1兩,桂心1兩,赤芍藥1兩,石韋1兩,檳榔1兩,甘草(炙微赤)1兩,葵子1兩,赤茯苓1兩,地榆(銼)1兩。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胞不出,腹內(nèi)疼痛不可忍,心頭妨悶,四肢昏沉,不欲言語。
【用法用量】以水1大盞半,煎至1盞,入酒1小盞,更煎3-5沸,去滓,分溫3服。
【摘錄】《普濟方》卷三五七
【處方】滑石14分(研),葶藶子1合(紙上熬令紫色,搗),大黃2分(切)。
【功能主治】天行病腹脹滿,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以水1大升,煎取4合,頓服。兼搗蔥敷小腹,干即易之。
【摘錄】《外臺》卷三引《集驗方》
【處方】滑石1分,瞿麥1分,桂心1分,赤芍藥1分,石韋1分,檳榔1分,甘草(炙微赤,銼)1分,葵子1分,赤茯苓1分,地榆(銼)1分。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胞衣不出,腹內(nèi)疼痛不可忍,心頭妨悶,四肢昏沉,不欲言語。
【用法用量】以水1大盞半,煎至1盞,入酒1小盞,更煎3-5沸,去滓,分溫3服。
【摘錄】《圣惠》卷七十七
【處方】滑石(碎)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白術1兩,木通(銼)1兩,赤芍藥1兩,熟干地黃(焙)1兩,五味子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膏淋,小便肥濁。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八
【處方】滑石2兩(研),赤柳根(銼,焙)半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子淋。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六
【處方】滑石16分,子芩14分,冬葵子8分,車前草(切)1升。
【功能主治】小兒熱極,病小便赤澀或不通,尿輒大啼呼。
【用法用量】以水2升,煮取1升,1歲至4歲服1合,1日2次。
【摘錄】《外臺》卷三十六引《廣濟方》
【處方】滑石1兩半,茅根3分,車前子3分,天門冬(去心,焙)1兩,冬瓜瓤1兩,莨菪子(淘去浮者,煮令芽出、曬干、微炒)1兩。
【功能主治】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食前溫服,1日3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五
【處方】滑石(屑)2兩,葶藶子1合(熬)。
【功能主治】傷寒熱盛,小便不利;兼療天行。
【用法用量】以水2升,煮取7合,去滓頓服。
【摘錄】《外臺》卷二引《崔氏方》
【處方】滑石16分,子芩14分,冬瓜子8分,車前子1升,通草12分,茯苓5分。
【功能主治】小兒熱病,小便赤澀不通,尿輒啼呼。
【用法用量】以水4升半,煮1升2合,1-2歲為3服,百日服1合。
【摘錄】《永樂大典》卷一○三引《嬰孺方》
【處方】滑石(碎)1兩,亂發(fā)(燒灰)1分,鯉魚齒1分,雀糞1分,琥珀半兩,芒消1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胞轉,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三
【處方】滑石(碎)1兩,黃連(去須)1兩,芎?1兩,芍藥1兩,羚羊角(鎊)1兩,梔子仁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心經(jīng)蘊熱,眼干澀痛,心躁口干。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食后溫服,1日3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
【處方】滑石1兩,榆白皮2兩,石韋1兩(去毛),地麥草2兩,葵子2兩。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淋。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4升,分4服,1日2次。
【摘錄】《外臺》卷二十六引《古今錄驗》
【處方】滑石1兩,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兩半,當歸(切、焙)1兩,甘草(炙)1兩,葵子(炒)2合,瞿麥穗1兩半。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胞衣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不拘時候服。以下為度。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九
【處方】滑石(碎)、冬葵子、榆白皮(銼)各等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傷寒小腸有伏熱,狀如熱淋磣痛。
【用法用量】每服4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二十六
關于滑石湯的相關知識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在現(xiàn)在的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養(yǎng)生方劑層出不窮,而且人們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已經(jīng)成為一個全民養(yǎng)生的時代了。
大家在生活中聽說過白魚膏嗎,它對一些常見的疾病有很好的療效。為了讓我們更好的知道白魚膏應該怎么吃,建議大家在食用時了解一下。
【處方】衣中白魚七枚
【功能主治】治中風口眼歪斜。
【用法用量】摩偏緩一邊,才正便止,恐大過。凡患急邊緩邊皆有病,先摩緩邊,次摩急邊,急邊少用。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別名】雞眼膏
【處方】鯽魚8兩,巴豆3錢。
【制法】用香油64兩將藥炸枯,過濾去滓,煉至滴水成珠后溫再入官粉64兩攪勻,收膏,每張油重3分。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主諸毒惡瘡,癰疽對口,腫毒堅硬不潰,腳生雞眼。
【用法用量】貼患處。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處方】衣中白魚7枚。
【功能主治】中風口面?斜。
【用法用量】摩偏緩一邊,才正便止,恐太過。凡患急邊緩邊皆有病,先摩緩邊,急邊少用。
【摘錄】《普濟方》卷九十二
通過本文的詳細介紹,你是不是已經(jīng)了解了白魚膏的做法了呢?養(yǎng)生從生活小事做起,希望本文對你有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