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消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得早?!别B(yǎng)生已經成為一個熱度越來越高的話題,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沒有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知識需要掌握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收集整理的“內消丸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齡,就會患有一些疾病,因此在對藥物進行選擇時,一定要注意不能隨意,對內消丸這種中藥方劑也是一樣,需要先對它進行很好的了解,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處方】莪術(炮)三棱(炮)各9克 青皮(去白)陳皮(去白)各30克 牽牛(頭末)250克 薄荷葉 皂角(不蛀者,水煮軟揉取汁,去滓,熬成膏)沉香各15克
【制法】上藥除皂角、牽牛末外,均研為末,再入牽牛末和勻,用皂角膏和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治瘡腫初生,及瘰疬結核,熱毒郁滯。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用連翹煎湯送下。
【摘錄】《衛(wèi)生寶鑒》卷十三
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內消丸是一種應用很廣泛的中藥方劑,但在使用內消丸之前還是要結合一下自身的體質,畢竟如果不注意的話,也會給人體的健康帶來很大的影響的。
相關閱讀
甘露內消丸對于許多人來說都是有點陌生的,其實它是一種中藥方劑,對一些特定的疾病有著很好的治療效果,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薄荷葉30克 川芎6克 桔梗(去蘆頭)9克 甘草3克 人參 訶子各1.5克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皂角子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治咽喉腫痛,口舌生瘡。
【用法用量】每服1丸,噙化咽下,不拘時。
【摘錄】《丹溪心法附余》卷十
【處方】薄荷葉1兩,川芎2錢,桔梗(去蘆頭)3錢,甘草1錢,人參半錢,訶子半錢。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皂角子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咽喉腫痛不利,咽干痛,上焦壅滯,口舌生瘡。
【用法用量】每服1丸,噙化下,不拘時候。
【摘錄】《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引《應驗方》
像甘露內消丸之類的這些中藥的方劑都是把幾種中藥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再經過反復的療效驗證其可行性后才會運用的,大家可以放心服用。但如果出現什么不適,一定要即時就診。
茱萸內消丸對于人體是有很好的補充作用的,往往人們在生病的時候會選擇用茱萸內消丸,因為茱萸內消丸不僅對疾病有著非常好的療效,而且能為人體提供各種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F在就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
【處方】山茱萸(搗,去校,取肉微炒)桔梗(水浸一伏時,濾出,慢火炒干為度)白蒺藜(炒,去刺)川烏(炮,去皮、臍)肉桂 茴香(舶上者,淘去沙石,焙炒)食茱萸 吳茱萸(微炒)青皮(去白)各60克 海藻(洗焙)五味子(凈揀)大腹皮(酒洗,焙)延胡索各75克 桃仁(去皮,尖及雙仁,麩炒,別研)枳實(去瓤,麩炒)陳皮(去白)各30克 川楝子(銼炒)90克 木香45克
【制法】上藥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腎經虛弱,膀胱為邪氣所搏,結成寒疝陰頹,臍腹疼痛,膚囊腫脹,或生瘡瘍,時出黃水,腰腳沉重,足脛腫滿,行步艱辛。
【用法用量】每次30丸,空腹時用溫酒送下。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八
知道了茱萸內消丸主要治療那些疾病之后,也可以了解一下茱萸內消丸的禁忌等,以免給身體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中藥方劑是傳統(tǒng)醫(yī)學的一枚瑰寶,它主要依賴于君、臣、佐、使藥這幾大部分。雖然見效慢,但是因為對人體幾乎沒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備受養(yǎng)生人群的青睞。不瀉內消丸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你對它了解嗎?
【處方】橘皮96兩,砂仁16兩,厚樸(炙)32兩,麥芽(炒)32兩,山楂64兩,三棱(炒)16兩,神曲(炒)30兩,莪術(炙)16兩,枳殼(炒)64兩,香附(炙)32兩,木香8兩,青皮(炒)16兩,萊菔子(炒)64兩。
【制法】上為細末,過羅,用冷開水泛為小丸。
【功能主治】導滯化積,寬胸消脹。主脾胃失和,消化不良,胸滿脹飽,惡心嘈雜。
【用法用量】每服2錢,溫開水送下,1日2次。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處方】制香附2錢,白術2錢,枳實2錢,廣皮2錢,神曲2錢,小山楂2錢,麥芽2錢,青皮2錢,制半夏2錢,砂仁1兩,萊菔子1兩,三棱1兩,莪術1兩。
【制法】各炒,為細末,水為丸,曬收。
【功能主治】食積。
【用法用量】每服2-3錢,開水送下
【摘錄】《王氏醫(yī)存·附編》
上面已經詳細為大家推薦了不瀉內消丸,大家可根據自己的需要,熬制不同的養(yǎng)生方劑,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更應該照顧老人和小孩的身體需要。
今天,人們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為大家追求的目標?,F代醫(yī)學研究證實,加味茱萸內消丸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等多種功效,在食療保健領域的應用相當廣泛。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吳茱萸(半酒半醋浸1宿,焙干)1兩,舶上茴香(鹽炒)1兩,山茱萸(去核)1兩,馬蘭花(醋洗,焙)1兩,川棟子(取肉)1兩,官桂1兩,玄胡索(略炒)1兩,黑牽牛(炒,取頭末)1兩,橘紅1兩,青皮1兩,海藻(洗去咸鹽)1兩,桃仁(浸,去皮尖)半兩,白蒺藜(炒,去粗)半兩,木香半兩。
【制法】上為末,酒面稀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腎虛為邪所侵,留伏作痛,陰(疒頹)偏大,或生濕瘡,出膿水。
【用法用量】每服40丸,食前溫酒、鹽湯下。
【摘錄】《保命歌括》卷十六
通過文章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加味茱萸內消丸的作用應該有比較深刻的認識了,這會讓我們在生活中得到很大的幫助,更好的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
金不換內消丸大家吃過嗎?金不換內消丸其實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應用也非常廣泛,那么金不換內消丸的功效與作用大家知道嗎?不知道的話,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處方】蒼術半斤(制,去皮),枳殼1兩半(麩炒),青皮(去白)1兩,陳皮(去白)1兩,三棱(醋煮)1兩,蓬術(醋煮)1兩,香附子(制)1兩,大茴香(炒)1兩,干漆(炒)1兩,藿香(洗)1兩,厚樸1兩3錢,杏仁(去皮尖)1兩3錢,砂仁1兩3錢,豬牙皂角2兩(去皮弦),黑牽牛2兩,草果1兩,百草霜1兩(用鄉(xiāng)村燒百草柴者佳)。
【制法】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積聚,氣蠱,胸膈膨脹,肚腹?jié)M悶,心緊束。
【用法用量】每服50丸,臨臥或日中,不拘時候,好酒、茶清、鹽湯任下1-2服,便覺腹中寬快,并無泄瀉之患。
【注意】妊娠禁服。
【摘錄】《醫(yī)統(tǒng)》卷三十三引《醫(yī)林》
看完了上面的介紹后,大家是否對金不換內消丸有一定的了解了呢。其實金不換內消丸本身是沒有什么害處的,但是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有些人不適合服用,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吃之前,咨詢醫(yī)生,問清楚后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