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魚湯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活動有方,五臟自和?!鄙鐣诎l(fā)展,養(yǎng)生也逐漸成為很多人的關注焦點,養(yǎng)生關系著你、我、他的生活質(zhì)量。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實現(xiàn)中醫(yī)養(yǎng)生呢?下面的內(nèi)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化魚湯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的一生到了一定的年齡,新陳代謝減慢,免疫機能下降,無一不提醒著我們應該好好調(diào)理身體了,中藥方劑就可以循序漸進的改善體質(zhì),增強免疫力等,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化魚湯這款方劑。
【處方】金銀花1兩,當歸5錢,生甘草2錢,青黛2錢,地榆2錢,白礬1錢,生黃耆5錢。
【功能主治】魚臍疔瘡,不論肘腿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洞天奧旨》卷九
【處方】大黃1兩,金銀花5兩,蒲公英5錢,歸尾1兩,荊芥3錢。
【功能主治】便毒、魚口。
【用法用量】水2碗,煎1碗,服2劑即消。
【摘錄】《洞天奧旨》卷十六
看完了上文的介紹,你對化魚湯的食用方法了解了嗎?但化魚湯畢竟是中藥方劑,可能有些人的體質(zhì)會不太適合,所以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
Ys630.com相關知識
生活中常用的藥物有很多,不同的藥對治療的疾病也是有著很大區(qū)別,所以想要能夠很好治療自身疾病,也是需要選擇正確的藥物進行治療,這樣對自身疾病才會有很好改善,化橘紅是一個常用的中藥,它在治療疾病上,也是有著很多方面,所以化橘紅的功效與作用都有什么呢?
對化橘紅的功效與作用也是有著很多方面,所以選擇它的時候,也是需要注意,不能隨意的亂用,這樣對疾病治療,也是沒有任何幫助,而且錯誤的使用方法,會導致人體健康受到損害。
中藥化橘紅的功效
燥濕化痰,理氣消食。主治咳喘痰多,胸膈痞悶,食積嘔吐,噯氣呃逆,脘腹脹痛。
1.《本經(jīng)逢原》:"下氣消痰。"
2.《藥性考》:"性烈燥濕,化痰止咳,利膈寬胸,能散聵氣。"
3.《綱目拾遺》:"治痰癥,消油膩谷食積,醒酒,寬中,解蟹毒。"
4.《本草用法研究》:"能祛風寒,化痰濕,止咳嗽。"
5.南藥《中草藥學》:"主治風寒咳嗽多痰,胸膈脹悶,食積嘔吐,噫氣。"
中藥化橘紅的作用(藥理作用)
1.對呼吸系統(tǒng)的作用
化橘紅有效成分檸檬烯有顯著祛痰止咳作用。
2.抗氧化作用
化橘紅水提取液有抑制小鼠肝臟(在體和離體)脂質(zhì)過氧化反應,清除氧自由基,減輕經(jīng)O2-誘導的透明質(zhì)酸解聚作用。
3.抗炎作用
柚皮苷腹腔注射可減輕小鼠甲醛性足跖腫脹。柚皮苷靜脈注射可抑制微血管增滲素引起的大鼠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
4.其他作用
化橘紅所含黃酮類具有與低分子右旋糖酐相似的作用,可降低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液懸浮的穩(wěn)定性及增快血流等。芳樟醇口服可減少小鼠的自發(fā)活動。
通過以上介紹,對化橘紅的功效與作用也是有著一些了解,那在它治療疾病上,也是有著很多種類,不過對它的使用,并不是直接的進行,根據(jù)人體疾病需求,在使用方法上,也是有著一些改變,所以對這點,也是需要按照規(guī)矩進行。
現(xiàn)實生活中有許多人對鱧魚湯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們就詳細的介紹下。
【處方】鱧魚2斤(洗去鱗腸,令凈),赤茯苓1兩,澤漆1兩,澤瀉1兩,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桑根白皮1兩(銼),紫蘇莖葉1兩。
【制法】上銼細。
【功能主治】卒身面浮腫,小腸澀,大便難,上氣喘息。
【用法用量】先以水5升,煮魚取汁3升,去魚納藥,煮取2升,去滓。每于食前溫服1中盞。其魚亦宜食之。
【摘錄】《圣惠》卷五十四
看了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像鱧魚湯這種方劑已經(jīng)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養(yǎng)生方法,尤其是比較傳統(tǒng)的朋友對于方劑更是情有獨鐘。隨著中國歷史的不斷演變和推進,對于方劑的分類也越來越細分,經(jīng)過不同工藝的處理,各方面也都有所改善,相信會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鮑魚湯,這是一種中藥方劑的名字,這種藥是由多種常見的藥物組成,用途也是比較廣泛的,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劑。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鮑魚1斤半,麻子仁1兩,細辛1兩,茯苓1兩,生姜(切)1兩,五味子1兩,地黃5兩。
【功能主治】產(chǎn)后腹中虛極,水道閉絕逆脹,咽喉短氣。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鮑魚如食法,取汁7升,納藥煎取3升,分為3服。
【摘錄】《千金翼》卷六
【處方】鮑魚3兩,當歸3兩(切),阿膠(炙)4兩,艾(如雞子大)3枚。
【功能主治】婦人漏血崩中。
【用法用量】上以酒3升,水2升合煮,取2升5合,去滓,納膠烊令盡,1服8合,日3服。
【摘錄】《千金翼》卷八
通過小編介紹的鮑魚湯的詳解,大家是不是對鮑魚湯更有了解了呢?如果沒有很了解的話,大家可以多看幾遍哦,鮑魚湯的功效與作用還有很多,適量的服用還是挺好的,可以使身體更健康呢。
你聽說過中藥方劑嗎?中藥方劑有很多種,不同的中藥方劑針對的疾病類型不用,功效作用當然也會不一樣,鯉魚湯就是其中一種,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它的相關信息。
【處方】鯉魚1頭(重1千克)白術(shù)15克 生姜 芍藥 當歸各9克 茯苓12克
【制法】上六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妊娠腹大,胎間有水氣,通身腫滿。
【用法用量】以水2.4升,先煮魚熟,澄清,取1,6升,內(nèi)藥,煎取600毫升。分五次服。
【摘錄】《備急千金要方》卷二
【處方】鯉魚1頭(治如食),蔥白1握(切)。
【功能主治】妊娠胎動,玄府壅熱,嘔吐不下食,心煩躁悶。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魚及蔥令熟,空心食之。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二二七引《食醫(yī)心鑒》
【別名】千金鯉魚湯
【處方】鯉魚1頭(重2斤),白術(shù)5兩,生姜3兩,芍藥3兩,當歸3兩,茯苓4兩。
【功能主治】妊娠腹大,胎間有水氣。妊娠小便不利,身重惡寒,起則眩暈及水腫。
【用法用量】千金鯉魚湯(《校注婦人良方》卷十五)。①本方方名,《外臺》卷三十三引作“生魚湯”。②《三因》有陳皮少許。
【注意】忌桃、李、雀肉、酢物。
【各家論述】《醫(yī)略六書》:妊娠肝脾兩虛,不能輸化,以制其濕,故遍身浮腫,小便澀少焉。鯉魚下氣利水,橘紅化氣利肺,當歸養(yǎng)肝血以營經(jīng),白芍斂肝陰以安胎,白術(shù)健脾制濕,茯苓清肺和脾。煮魚汁入藥,務使肝脾氣化則濕運,氣調(diào)而小水自快,何患浮腫不退,胎孕不安乎。
【摘錄】《千金》卷二
【處方】鯉魚5斤,茯苓6兩,澤漆5兩(炙),人參2兩,杏仁1兩,澤瀉5兩,甘草2兩(炙)。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通身手足面目腫,食飲減少。
【用法用量】以水2斗5升,煮魚取1斗半汁,納藥,煮取4升,未食服1升,日3次。以小便利為度。
【注意】忌海藻、松菜、酢物。
【摘錄】《外臺》卷二十引《古今錄驗》
【處方】鯉魚肉3斤,蔥白1斤,香豉1升。
【功能主治】產(chǎn)后虛羸,自汗出。
【用法用量】水6升,煮取2升,分再服。
【摘錄】《醫(yī)心方》卷二十三引葛氏方
【處方】鯉魚1頭(長1尺者,治如食法),生姜1兩(切),豆豉1合,蔥白1握(去須,切)。
【功能主治】妊娠,胎臟壅熱,不能下食,心神躁悶。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魚等令熟,空腹和汁食之。
【摘錄】《圣惠》卷九十七
【處方】鯉魚1枚(重3斤),桂心3兩,紫菀1兩,木防己2兩,黃芩1兩,消石2兩,干姜2兩,人參2兩。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水腫腹大,面目身體手足盡腫,喘咳短氣,又脅滿不得臥。
【用法用量】以水1斗5升,煮魚如食法,取汁1斗2升,出魚納藥,煮取3升,去滓,先食溫服1升,日3次。
【注意】忌生姜。
【摘錄】《外臺》卷二十引《傳效方》
【處方】鯉魚1枚重3斤(凈,去鱗腸肚),桂(去粗皮)3兩,紫菀(去苗土)3兩,防己2兩,黃芩(去黑心)2兩,消石(研如粉)2兩,人參2兩。
【功能主治】水腫,腹大喘咳,胸脅滿不得臥。
【用法用量】上7味,除魚外,研末,用水1斗,煮魚如食法,取汁5升,去魚。每服藥末5錢匕,汁1盞半,煎至1盞,去滓溫服,日3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
【處方】鯉魚2斤(去腸肚,鱗,洗凈),赤茯苓1兩,豬苓1兩,澤瀉1兩,紫蘇1兩,杏仁(去皮尖及雙仁者,炒)。
【功能主治】卒浮腫上氣,喘急,小便急澀,大便難。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先用水5升,煮魚取汁3升,去魚,納藥煮至2升。食前溫服1盞,魚亦食之。妙。
【摘錄】《醫(yī)統(tǒng)》卷三十一
【處方】大新鯉魚10頭(去鱗、肚,洗凈),小椒末5錢。
【功能主治】止渴,安胎。主黃疸。
【用法用量】用芫荽末5錢,蔥2兩(切),酒少許,鹽一同淹拌,清汁內(nèi)下魚,次下胡椒末5錢,生姜末3錢,蓽撥末3錢,鹽醋調(diào)和服。
【注意】有宿瘕者不可食之。
【摘錄】《飲膳正要》卷一
【處方】鯉魚2升,蔥白(切)1升,豉1升,干姜2兩,桂心2兩。
【功能主治】婦人體虛,流汗不止,或時盜汗。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魚取6升,去魚,納諸藥,微火煮取2升,去滓,分再服,取微汗即愈。
【摘錄】《千金》卷三
【處方】當歸4錢,白芍藥(去皮)4錢,白術(shù)半兩。
【功能主治】胎死腹中,兩腳浮腫;亦有胎水遍身腫滿,心胸急脹,胸肚不分。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錢,用鯉魚1尾,不拘大小,破,洗去鱗腸,白水煮熟,去魚,每服魚汁1盞半,加姜5片,橘皮少許,煎1盞,空心服。如胎水去未盡絕,再服。
【摘錄】《女科百問》卷下
【處方】生鯉魚1尾,熟艾2升,白蜜1升,紫菀4兩,牡蠣4兩(熬),款冬花1升,杏仁20枚,豉半升,射干2兩,細辛3兩,飴8兩,菖蒲2兩。
【功能主治】咳逆上氣,喉中不利。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藥和納魚腹中,置銅器中,蒸之5斗米飯下,藥成,服1升,日3次,夜1次。
【注意】忌生菜、羊肉、餳。
【摘錄】《外臺》卷十引《古今錄驗》
【處方】大鯉魚1頭,赤小豆1合,陳皮2錢(去白),小椒2錢,草果2錢。
【功能主治】消渴,水腫,黃疸,腳氣。
【用法用量】入五味調(diào)和勻,煮熟??崭故持?/p>
【摘錄】《飲膳正要》卷二
上面就是本文對鯉魚湯這種方劑的簡單介紹,鯉魚湯能夠傳承至今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它是非常好的方劑,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的服用。
面對著醫(yī)學的多元素發(fā)展,對于疾病的治療也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實施手段,其實,中藥方劑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法,因為其副作用小,藥材種類也很多,受到了大部分人的推薦。下面來看一下化滯丸。
【處方】荊三棱1兩,蓬莪術(shù)1兩,桔梗1兩,大黃1兩,陳橘皮1兩(用溫湯洗過),半夏1個(破作兩片),白術(shù)1兩(與前件并銼如皂角子大),旋覆花1兩,鱉甲(去裙)2兩(作4片),葶藶子1兩半(淘凈,生絹袋盛之),紫蘇葉1兩,木香3兩(研干),沉香半兩(銼細,生用),麥蘗1兩(微炒),檳榔半兩(生用),舶上茴香半兩(水淘去土,干稱),硼砂1兩半(細研銼,用瓷器納入前藥內(nèi),用米醋3升浸,重湯煮取2升半)。
【制法】上用煮藥,作一處焙羅,和入生藥,除木香、沉香、麥蘗、茴香、檳榔不入醋煮,余皆煮藥作一處,焙搗羅為細末,用煮藥醋調(diào)面糊煮,搜和,入石臼中多杵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寬中化痰,快美飲食,消化停滯。主脾肺氣滯,水飲停積,膈痹口滿,咳嗽涎壅,嘔吐頭昏,飲食不下;或痰痞氣膈,陰陽不通并厥,口噤昏默,不省人事,狀似中風;及恚怒氣逆,飲食湯水,停聚胸膈成病,以致十膈五噎,翻胃嘔吐。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溫熟水送下;婦人血.氣心痛,炒姜醋湯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一六九引《家藏經(jīng)驗方》
【處方】巴豆1錢(去油),三棱2錢,莪術(shù)2錢,青皮1錢,陳皮1錢,黃連3錢,半夏3錢,木香2錢,丁香1錢。
【功能主治】一切寒熱氣滯之積。
【用法用量】煉蜜為丸服。
【摘錄】《血證論》卷八
【處方】巴豆6錢(醋制),烏梅肉5錢(焙干)。
【功能主治】內(nèi)消飲食。主
【用法用量】白面8錢,調(diào)糊為丸服。
【注意】妊娠勿服。
【摘錄】《醫(yī)門八法》卷二
【處方】黃丹1兩,黃蠟1兩,巴豆肉3錢。
【制法】上藥黃丹、巴豆2味,同細研,用碗1個,香油少許,慢火化開蠟后,3-4次下前藥,調(diào)勻,滴入水不散為度,都傾入水中,取出。
【功能主治】男女飲食不消,氣閉肚疼,里急后重,白瀉。
【用法用量】每服如蘿卜子大,水大積者15丸,生姜湯送下;水小積者,虛實隨加減用服。
【摘錄】《普濟方》卷一七二
【處方】廣木香2錢半,丁香2錢半,青皮(去瓤)2錢半,陳皮(去白)2錢半,黃柏皮2錢半,莪術(shù)(慢火煨)4錢8分,半夏(姜汁和成餅曬干)2錢5分,巴豆(去殼,火炒過)。
【制法】上藥用砂鍋好醋浸一時,慢火熬干,炒黃,烏梅肉5錢焙干,共為末,用面醋打糊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一切雜積、酒積,胸膈膨脹,嘔吐酸水,泄瀉痢疾,婦人血氣。
【用法用量】方中巴豆用量原缺。
【摘錄】《攝生眾妙方》卷六
以上就是化滯丸的一個介紹, 希望通過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對于這一個養(yǎng)生方劑的選擇問題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們運用一些比較科學的方法去,幫助自己達到養(yǎng)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
中藥方劑是傳統(tǒng)醫(yī)學的一枚瑰寶,它主要依賴于君、臣、佐、使藥這幾大部分。雖然見效慢,但是因為對人體幾乎沒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備受養(yǎng)生人群的青睞?;Y丸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你對它了解嗎?
【處方】硇砂半兩(細研),巴豆10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五靈脂半兩,干姜半兩(炮裂,銼),雄雀糞半兩(微炒黃),豬牙皂莢半兩(去皮,涂醋,炙令黃,去子)。
【制法】上為末,同研令勻,用醋煮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婦人食癥,腹脹氣急,面目浮腫,四肢無力。
【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心以溫酒送下。
【摘錄】《圣惠》卷七十一
【處方】巴豆5兩(去油膜),蓬莪術(shù)3兩(醋煮),荊三棱3兩(醋煮),丁香皮2兩,木香1兩半,厚樸3兩,石菖蒲2兩,良姜1兩,虻蟲1兩半,川牛膝1兩,香附子4兩,石蓮2兩。
【制法】上為細末,稀面糊為丸,如小綠豆大。
【功能主治】丈夫、婦人、小兒年深日近,沉積癥塊,面色黃青,時上搶心,吐水吞酸,舌生白沫,婦人積年月經(jīng)不調(diào),漸成血氣或蠱塊,中焦之間,覆如杯碗,連年累月,漸至瘦瘠,寒熱往來,一切脾胃受寒,久不痊愈之疾。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醫(yī)學綱目》引作“治癥丸”?!夺t(yī)學綱目》有丁香、薏苡仁、使君子。
【摘錄】《續(xù)本事》卷一
以上就是對于化癥丸的一些介紹,由于每個人的體質(zhì)等的不盡相同,同一種方劑起到的效果很可能也是不太一樣的,所以大家應該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服用,不要盲目跟風。
化癭丹是我們?nèi)粘I钪谐R姷囊环N方劑,但是不經(jīng)常服用這種藥的人對于化癭丹的了解也不多,那么究竟化癭丹是怎樣的呢,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處方】海帶 海藻 海蛤 昆布(以上四味皆焙)澤瀉(炒)連翹各等分 豬靨 羊靨各10枚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
【功能主治】治癭瘰,痰核。
【用法用量】每服1~2丸,臨臥噙化。
【摘錄】《儒門事親》卷十二
【處方】海藻3錢,桔梗3錢,生甘草1錢,陳皮1錢,半夏3錢,茯苓5錢。
【功能主治】諸癭。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洞天奧旨》卷十一
看了這篇文章之后,應該就能了解化癭丹是什么了吧?;`丹在中醫(yī)可以治療很多問題,是一種很有效的中藥方劑。
說起化血丹,可能對很多人來說有些陌生,只能猜出它是一種中藥方劑,對于化血丹的作用等都不是很清楚,接下來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處方】花蕊石(鍛存性)9克 三七6克 血余炭(鍛存性)3克
【功能主治】止血化瘀。治咳血,吐血,衄血,二便下血;并治婦女閉經(jīng)成癥癥瘕者。
【用法用量】共研細末,分二次,開水送服。
【摘錄】《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
【處方】花蕊石(煅存性)3錢,三七2錢,血余(煅存性)1錢。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理瘀血。主咳血,吐衄及二便下血。
【用法用量】分2次,開水送服。
【各家論述】世醫(yī)多謂三七為強止吐衄之藥,不可輕用,非也。蓋三七與花蕊石,同為止血之圣藥,又同為化血之圣藥,且又化瘀血而不傷新血,以治吐衄,愈后必無他患。此愚從屢次經(jīng)驗中得來,故敢確實言之。即單用三七四五錢,或至一兩,以治吐血、衄血及大、小便下血皆效。常常服之,并治婦女經(jīng)閉成癥瘕。至血余,其化瘀血之力不如花蕊石、三七,而其補血之功則過之。以其原為人身之血所生,而能自還原化,且煅之為炭,而又有止血之力也。
【摘錄】《衷中參西》上冊
對于文章介紹的關于化血丹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同時也可以多去了解一些相關的醫(yī)學常識,在豐富閱歷的同時增加對醫(yī)藥常識的理解。
方劑就是治病的藥方。中藥方劑涵蓋了人體各個系統(tǒng)的調(diào)理,并對其有顯著地療效。化涎散就是一種被廣泛應用的方劑,你了解它的功效嗎?
【處方】凝水石(炭火煅)1兩,鉛白霜(研)1錢,馬牙消1錢,雄黃(研)1錢,白礬(熬令汁枯)1分,甘草(微炙,銼)1分。
【制法】上為散,別入龍腦少許,更研勻。
【功能主治】化熱痰,利胸膈,止煩渴。主熱痰。咽喉干燥,或塞或壅,頭目昏重,咳唾稠濁,面目熱赤。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蜜水調(diào)下;小兒風痰涎,用沙糖水調(diào)半錢匕。
【注意】此藥大涼,不得多吃。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四
以上就是本文對化涎散的簡單介紹,大家平時也可以多了解下?;焉⒑推渌絼┯行┫嗤墓π?,但也有其特殊之處,在食用時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所需達到的效果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