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連湯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得早?!鄙鐣粩喟l(fā)展,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了社會性的話題,要作生活的主人,我們必須注意養(yǎng)生。如何避開有關(guān)中醫(yī)養(yǎng)生的認(rèn)識誤區(q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參連湯的功效與作用”,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參連湯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已經(jīng)被許多的人所接受,那么如何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來服用參連湯就成為了一門學(xué)問,今天就來教大家如何食用參連湯。
【處方】人參15克 黃連30克
【功能主治】主脾胃虛熱,下痢噤口不食者。
【用法用量】上銼一劑。水煎,一日內(nèi)分?jǐn)?shù)次服之。如吐強飲,但得入口下咽即好。加石蓮肉9克尤效。外以田螺搗爛掩臍中,以引熱下行。
【摘錄】《萬病回春》卷二
【別名】參連飲
【處方】人參2分,姜炒黃連1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噤口痢,胃口熱甚。
【用法用量】參連飲(《嵩崖尊生》卷九)。
【摘錄】方出《丹溪心法》卷二,名見《回春》卷三
【處方】沙參2分,黃連5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發(fā)熱疑似之際,發(fā)驚搐者。
【用法用量】以沸湯煮散服。
【摘錄】《痘科辨要》
【別名】多連飲
【處方】人參、川連、粳米、石蓮肉。
【功能主治】噤口痢,食不能入。
【用法用量】參連飲(《醫(yī)學(xué)集成》卷二)。
【摘錄】《痢瘧纂要》卷十
【處方】苦參1兩半,黃連(去須,炒)2兩,阿膠(炙令燥)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濕(匿蟲)痢,蟲蝕下部。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空心溫服,日晚再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八
綜上所述,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是哪些朋友不小心患上某些疾病可以嘗試服用參連湯,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除了對特定疾病的治療,參連湯還可以幫助增強記憶力,有效地增強身體某些方面的機能。
ys630.COm精選閱讀
參連散對于大家來說也是很經(jīng)常見到的,那么它和同類的方劑有什么區(qū)別?參連散的功效與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人參、黃連(共為細(xì)末)各等分,麝香少許,冰片少許。
【功能主治】疙瘩翻。先寒后熱,渾身發(fā)疙瘩,赤紫黑色,漸至大,惡寒發(fā)熱。
【摘錄】《松峰說疫》卷三
【處方】人參半兩,胡黃連半兩,黃連(去須)半兩,丹砂(研)1兩,雄黃(研)1兩。
【制法】上為散,用豬膽1枚取汁和藥,卻入膽中,掛于風(fēng)道。一月取下,去膽皮再研極細(xì)。
【功能主治】急勞。寒熱潮發(fā),肌熱,心煩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人參湯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七
看完了上文的介紹,你對參連散的食用方法了解了嗎?但參連散畢竟是中藥方劑,可能有些人的體質(zhì)會不太適合,所以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
對于治療疾病,很多人會選擇中醫(yī)來調(diào)理,事實也證明中醫(yī)調(diào)理時間雖然長了些,但效果是很不錯的,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種療效非常好的中藥方劑參連丸,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艾葉(用糯米糊拌,焙,取細(xì)末)45克 干姜(炮,取末)60克(同艾末用米醋900毫升,慢火熬成稠膏)宣黃連45克(銼如豆大,用吳茱萸45克同炒紫色,揀去吳茱萸不用)木香45克(別用黃連45克為粗末,用水600毫升,慢火煮盡水,去黃連不用,將木香薄切,焙干)酸石榴皮(炒)白茯苓(去皮)地榆 百草霜(別研)當(dāng)歸(洗,焙)各45克 龍骨39克(火煅通紅)赤石脂39克 訶子(煨,去核)30克 阿膠60克(蛤粉炒)罌粟殼60克(蜜炙)
【制法】上為細(xì)末,將前項艾膏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腸胃虛弱,冷熱不調(diào),泄利腸鳴,日夜無度。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時用陳米飲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七
【處方】苦參1兩半,黃連(去須)3兩3分,栝樓根1兩3分,牡蠣(煅)1兩3分,知母(焙)1兩3分,麥門冬(去心,焙)1兩3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傳尸勞骨蒸。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后米飲送下,1日2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三
上面已經(jīng)詳細(xì)為大家推薦了參連丸,大家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熬制不同的養(yǎng)生方劑,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更應(yīng)該照顧老人和小孩的身體需要。
大家在生活中聽說過蒼連湯嗎,它對一些常見的疾病有很好的療效。為了讓我們更好的知道蒼連湯應(yīng)該怎么吃,建議大家在食用時了解一下。
【處方】蒼術(shù)(米泔制)黃連(姜汁炒)陳皮 半夏(姜汁炒)茯苓(去皮)神曲(炒)各3克 吳茱萸(炒)砂仁各1.5克 甘草0.9克
【制法】上藥銼一劑。
【功能主治】燥濕化痰,清胃和中。主胃病吐酸,屬于濕熱痰濁而成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溫服。
【摘錄】《萬病回春》卷三
【處方】蒼術(shù)(米泔制)1錢,黃連(姜汁炒)1錢,陳皮1錢,半夏(姜汁炒)1錢,茯苓(去皮)1錢,神曲(炒)1錢,吳茱萸(炒)5分,砂仁5分,甘草3分。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吐酸。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溫服。
【摘錄】《回春》卷三
文中不僅給大家介紹了蒼連湯的功效作用,還給大家分析了蒼連湯是由哪幾種中藥材組成,對于怎么吃也有所提及,我們可以試著記一下,說不定哪天就能用上。
藿連湯以幾種常見的中藥材為主要原料,采用藥食同源的純天然中醫(yī)配方,經(jīng)現(xiàn)代先進工藝技術(shù)提取精制而成,下面我們來看一看 藿連湯有哪些功效與作用。
【處方】正雅連2.1克(姜汁炒)紫厚樸(姜汁炒)藿香葉各3克 生姜3片 大棗3枚
【功能主治】治小兒熱吐不止。
【用法用量】水煎,熱服。
【摘錄】《幼幼集成》卷三
【處方】正雅連7分(姜汁炒),紫厚樸(姜汁炒)1錢,藿香葉1錢。
【功能主治】小兒熱吐不止。熱吐者,面赤唇紅,吐次少而出物多,乳片已消,色黃,遍身發(fā)熱而煩躁。夏月多此證。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棗3個,水煎,熱服。
【摘錄】《幼幼集成》卷三
以上就是對藿連湯這種中藥方劑的藥用價值的詳細(xì)介紹,在吃藿連湯的時候,也是有著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對調(diào)理人體各方面問題都是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可以放心進行。
很多人對歸連湯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在選擇之前,對歸連湯的成分、適應(yīng)癥都是要進行很好認(rèn)識,這樣對疾病治療才會有很好的幫助,使得疾病得到很好改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
【處方】當(dāng)歸1錢,黃連1錢,黃芩1錢,銅綠7分,皮消7分,白礬7分。
【功能主治】火盛生痰,痰積久,胸膈不利,濁氣上升于目,輕則昏花,重則云翳。
【用法用量】以絹袋盛,煎湯洗。
【摘錄】《眼科闡微》卷三
【處方】升麻2兩,黃連2兩,大黃2兩,川芎2兩,羚羊角2兩,紅花2兩,歸尾2兩,甘草2兩,黃芩3兩,金銀花3兩。
【功能主治】丹毒初發(fā),血熱毒盛。
【用法用量】水煎服。余者可納芒消再煎,涂腫處。
【摘錄】《誠書》卷十五
【處方】當(dāng)歸尾(極細(xì)者)、黃連、赤芍藥、防風(fēng)各等分,杏仁7粒(去皮尖,男孩乳汁蒸過)。
【功能主治】眼暴赤。
【用法用量】以水半盞同蒸。乘熱洗眼,冷則再熱,又洗。
【摘錄】《普濟方》卷七十四引《經(jīng)驗良方》
歸連湯屬于是一種傳統(tǒng)的中藥方劑,使用的主要是一些中藥材和制而成的。對于人們的身體上的一些疾病具備不錯的治療效果。
中國古代很早已使用單味藥物治療疾病。經(jīng)過長期的醫(yī)療實踐,又學(xué)會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jīng)過煎煮制成湯液,即是我們所說的方劑。今天為大家介紹二連湯這種方劑。
【處方】胡連8分,川黃連8分,川芎8分,土牛膝1錢5分,薏苡仁2錢,土茯苓3錢。
【功能主治】小兒胎毒瘡癤,及一切瘍瘡。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家庭治病新書》
【處方】黃連、連翹、升麻、牛蒡子、白芷各等分。
【功能主治】膏粱厚味,胃經(jīng)積熱,腮腫作痛,或發(fā)寒熱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外科百效》卷二
【處方】胡黃連5分,宣黃連1錢(成童子者倍之)。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疳傷。小兒3-5歲,五臟火旺,身如癆瘵,面色痿黃,眼內(nèi)紅腫或突者。
【用法用量】用蜜水調(diào)服。
【摘錄】《銀海精微》卷下
【處方】土茯苓2兩,胡黃連1錢,川黃連1錢,當(dāng)歸1錢,川芎1錢。
【功能主治】楊梅瘡。
【用法用量】上以水、酒共3鐘,入健豬胰子1個,煎至1鐘,瘡在上食后,在下食前,溫服。
【摘錄】《外科啟玄》卷十二
沒有想到吧,二連湯也是讓人很驚訝,中醫(yī)果然博大精深,希望我們可以繼續(xù)把我們的傳統(tǒng)醫(yī)學(xué)發(fā)揚光大,繼承下去。
連附六一湯自古被譽為治病的良藥。它對于很多疾病均效果顯著。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連附六一湯的具體的功效。
【處方】黃連18克 附子(炮,去皮、臍)3克
【制法】上藥細(xì)切,作一服。
【功能主治】瀉肝火,止胃痛。治肝火犯胃,胃脘劇痛,嘔吐酸水,現(xiàn)用于慢性胃炎,胃酸過多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棗1枚,用水225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熱服。
【摘錄】《醫(yī)學(xué)正傳》卷四
【處方】黃連6錢,附子(炮,去皮臍)1錢。
【制法】上細(xì)切,作一服。
【功能主治】瀉肝火,止胃痛。主肝火旺盛所引起的胃脘劇痛,嘔吐酸水等?,F(xiàn)用于慢性胃炎,胃酸過多等癥。
【用法用量】本方改為丸劑,名“連附六一丸”(見《古今名方》)。
【摘錄】《醫(yī)學(xué)正傳》卷四引丹溪方
通過本文的詳細(xì)介紹,你是不是已經(jīng)了解了連附六一湯的做法了呢?養(yǎng)生從生活小事做起,希望本文對你有一些幫助!
我們都知道中藥方劑川連枳殼湯是由純天然的中藥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時候還是按照正確的食用方法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處方】川連 枳殼 木通 甘草 大腹皮 地骨皮
【功能主治】主脾實腹脹,肚腹肘熱,肛門熱。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癥因脈治》卷三
【處方】川黃連、枳殼、陳皮、甘草。
【功能主治】濕熱痿軟,身體重著,走注疼痛,首如裹,面壅腫,小便黃赤,手足發(fā)熱,小筋弛長,脈沉而數(shù),積熱在里。
【摘錄】《癥因脈治》卷三
以上就是關(guān)于川連枳殼湯的功效與作用為大家做的介紹,希望這些介紹能給大家?guī)硪恍椭?。川連枳殼湯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對于男性和女性的身體都是有著極大的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