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菊花浸酒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靜能養(yǎng)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心靜則清,心清則明,心明則靈,心靈則聰慧清醒?!鄙鐣诎l(fā)展,養(yǎng)生也逐漸成為很多人的關注焦點,養(yǎng)生不再是停留在紙面,也更是我們生活中必須去實踐的。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實現(xiàn)中醫(yī)養(yǎng)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茯苓菊花浸酒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俗話說,物質(zhì)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所以人們在現(xiàn)如今生活極大豐富的情況下,對養(yǎng)生的追求也更加的迫切,中醫(yī)方劑一直都是養(yǎng)生的重要方法,那么茯苓菊花浸酒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又有什么功效作用呢?接下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別名】茯苓浸酒
【處方】白茯苓5兩,甘菊花2兩,山茱萸2兩,菟絲子3兩(酒浸3日,曬干,別搗為末),肉蓯蓉2兩(酒浸1宿,刮去皺皮),栝樓根2兩,防風2兩(去蘆頭),熟干地黃2兩,天雄2兩(炮裂,去皮臍),牡丹2兩,人參1兩(去蘆頭),白術1兩,牡蠣1兩(為粉),黃耆2兩,紫菀1兩(洗,去苗),菖蒲2兩,石斛1兩(去根),柏子仁1升,杜仲2兩(去粗皮,炙微黃),蛇床仁1兩,遠志2兩(去心),附子2兩(炮裂,去皮臍),干姜2兩(炮裂),赤芍藥2兩,牛膝2兩(去苗),萆薢2兩,狗脊2兩,蒼耳子2兩,虎脛骨1兩(涂酥,炙微黃),鼠粘子1兩(微炒),桔梗1兩(去蘆頭),羌活2兩,牛蒡根2兩,枸杞子半兩,晚蠶沙3兩(微炒),續(xù)斷2兩。
【制法】上銼細,和勻,每斤藥以生絹袋盛,用酒2斗,于瓷甕中浸,密封2-7日,開封。
【功能主治】骨節(jié)酸痛,行步艱難,肩背傴僂,言語謇澀,口?面斜,中風失音,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茯苓浸酒(《圣濟總錄》卷九)?!镀諠健酚挟敋w、細辛。
【注意】忌生冷、油膩、豬雞肉、粘滑物。
【摘錄】《圣惠》卷二十五
通過以上文章的閱讀,相信大家對茯苓菊花浸酒有了很多的了解吧,茯苓菊花浸酒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最重要的是茯苓菊花浸酒的功效與作用的也是很多的,所以大家在生活中要好好的利用哦。
擴展閱讀
我們?nèi)ス涑械臅r候看以看到很多藥酒出售,我們都知道藥酒對養(yǎng)生有著很好的功效。其實藥酒也是可以自己制作的,只要能配好方子,效果也比不買的差哦!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浸酒的配制方法。
浸酒——(腰腳疼痛諸病)
(《御藥院方》)
【配方】虎脛骨(炙令黃,捶碎如棋子)八兩,丹參、天麻各一大兩,桂、牛膝、菝葜、人參各一大兩,烏豆(炒令得所)二升,羚羊角、杜仲、芎各六分,薏苡仁八分,南椒(擇去開口)半兩,酒三斗。
【制法】將上藥細剉,吹去末,以生絹袋貯之,浸入酒中,令沒,密封七日即成。
【主治】諸頭目,腰腳,筋骨風益血添氣力。
【用法】空腹量性飲,藥味薄則換。
看了本篇文章關于浸酒的簡單描述,大家是否對藥酒有所了解呢?雖然說藥酒的養(yǎng)生效果比較好,但是大家在選擇的時候還是需要注意一下,以免給身體造成不適。
季節(jié)變化時身體很容易感到“躁動”,口干舌燥、心煩躁動,而中醫(yī)中的方劑就可以有效的調(diào)節(jié)身體中的各個機能,緩解心情。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海桐皮浸酒這種方劑,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處方】海桐皮(銼)1兩,五加皮(銼)1兩,獨活(去蘆頭)1兩,防風(去叉)1兩,干蝎(炒)1兩,杜仲(去粗皮,切)1兩,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兩,薏苡仁(炒)1兩,生干地黃(焙)3兩。
【制法】上為粗末,生絹囊貯,以好酒1斗5升,浸于瓷瓶中密封,秋、夏3日,春、冬7日開取。
【功能主治】熱毒風結成疽,腫痛行履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3合,加至4-5合,食前溫酒送下,不拘時候。甚者常令酒氣相續(xù)。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二九
【處方】海桐皮1兩,五加皮1兩,獨活1兩,防風(去蘆頭)1兩,干蝎(生用)1兩,杜仲(去皺皮,炙微黃)1兩,酸棗仁(微炒)1兩,桂心1兩,側子(炮裂,去皮臍)1兩,薏苡仁1兩,生干地黃3兩。
【制法】上銼,如豆大,用生絹袋盛,以好酒2斗,于瓷瓶中浸,密封,秋、夏7日,春、冬14日開取。
【功能主治】風毒流入腳膝,疼痛行立不得。
【用法用量】每日溫飲1小盞,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二十五
【處方】海桐皮1兩,五加皮1兩,獨活1兩,側子(炮裂,去皮臍)1兩,天麻1兩,桂心1兩,防風(去蘆頭)1兩,枳殼(麩炒微黃,去瓤)1兩,杜仲(去皺皮,炙微黃)1兩,牛膝5兩(去苗),薏苡仁6兩,生地黃半斤。
【制法】上銼細和勻,以生絹袋盛,用清酒1斗浸之,春、夏7日,秋、各14日。
【功能主治】一切風。
【用法用量】每日隨性飲1盞。常令有酒氣,不得大醉。
【摘錄】《圣惠》卷二十五
【處方】海桐皮2兩,五加皮2兩,獨活2兩,天雄(炮裂,去皮臍)2兩,石斛(去根)2兩,桂心2兩,防風(去蘆頭)2兩,當歸2兩,杜仲(去粗皮,炙微黃)2兩,仙靈脾2兩,萆薢2兩,牛膝(去苗)2兩,薏苡仁2兩,虎脛骨3兩(涂酥炙令黃),生干地黃2兩。
【制法】上銼細,以生絹袋盛,用清酒3斗,春夏浸7日,秋冬浸14日。
【功能主治】風毒腳膝軟弱,行立不得。
【用法用量】每日時時暖飲1小盞。常令熏熏,不得大醉,重者不過2劑,若酒盡,旋旋添之,以藥味盡即止。
【摘錄】《圣惠》卷二十一
看完上面這篇文章,現(xiàn)在大家知道海桐皮浸酒了吧。海桐皮浸酒的藥用價值也是很高的。
人類身體結構的特殊性使得身體更加的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需要時刻的關注身體的變化,當出現(xiàn)不適的時候需要及時的做診斷和治療。磁石浸酒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方劑。下面我們來看一下磁石浸酒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哪些。
【別名】磁石酒
【處方】磁石5兩(搗碎,水淘去赤汁),山茱萸1兩,木通1兩,防風1兩(去蘆頭),薯蕷1兩,菖蒲2兩,遠志1兩(去心),天雄1兩(炮裂,去皮臍),蔓荊子1兩,甘菊花1兩,芎?1兩,細辛1兩,肉桂1兩(去皺皮),熟干地黃3兩,干姜1兩(炮裂,銼),白茯苓1兩。
【功能主治】風虛,耳中悾悾鬧,便聾不聞人語聲。
【用法用量】磁石酒(《楊氏家藏方》卷二十)。
【摘錄】《圣惠》卷三十六
磁石浸酒由于是純天然中藥材為原料,所以全面保留了藥材的精華,把一些對人體無益的成分全部清除,所以進入人體內(nèi)時吸收快、見效快、無毒副作用。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眾所周知,石斛浸酒是一種對很多病癥都有治療效果的中藥方劑,中醫(yī)很早就有關于石斛浸酒的相關描述?,F(xiàn)代醫(yī)學也證明了石斛浸酒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那么你知道它應該如何食用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石斛30克(去根)天麻30克 芎藭30克 仙靈脾30克 五加皮30克 牛膝30克(去苗)萆薢30克 桂心45克 當歸刃克 鼠粘子30克 杜仲30克(去粗皮)附子45克(炮裂,去皮、臍)虎脛骨60克(涂酥,炙令黃)烏蛇肉30克(微炒)茵芋30克 狗脊30克 丹參30克 川椒45克(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制法】上藥細銼,以生絹袋盛,放于瓷甕中,用好酒4升浸,密封。
【功能主治】治中風,手足不遂,骨節(jié)疼痛,肌肉頑麻。
【用法用量】經(jīng)七日后,每日取25~50毫升,不計時候,溫飲之。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石斛浸酒的食用方法等,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大家平時不妨試試,相信對于改善疾病的情況肯定是有幫助的。
說起中藥中的藥酒,很多人都聽說過,藥酒在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歷史可以說是源遠流長,而且在很多的古早的醫(yī)藥典籍中就記載了藥酒治病的例子。白蛇浸酒就是一種傳播范圍很廣的藥酒,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白蛇浸酒——(痹證)
(《永樂大典》)
【配方】白花蛇一條(半斤重者),虎脛骨一條,當歸、川芎二味各一兩半,附子、桂心、熟地黃、山茱萸、萆 、石斛、細辛、黃芪、天麻各二兩,獨活三兩,枳殼一兩,肉蓯蓉二兩半。
【制法】上細剉,生絹袋盛,好酒三斗于瓷甕子內(nèi)密封,浸七日后開。
【主治】風痹,骨髓及腰腳疼痛,行步稍難,兼風毒走注,皮膚癢痛不知方。
【用法】隨性暖飲,常令醺醺,勿令大醉,其酒旋添。酒味薄即換藥。
說明:《永樂大典》注出“可用方”。
其實,治療疾病的方法有很多種,而采用藥酒是一個風險比較小的方法,上文也介紹了白蛇浸酒對于一些疾病有一定程度的緩解,可見還是可以放心的。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明虎骨浸酒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其原料中的幾種中藥材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成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虎脛骨2兩(涂酥,炙黃),熟干地黃2兩,續(xù)斷1兩,赤箭1兩,石斛1兩(去根,銼),防風1兩(去蘆頭),牛膝1兩(去苗),丹參1兩(去蘆頭),桂心1兩,當歸1兩(銼,微炒),萆薢1兩(銼),芎?1兩,酸棗仁1兩(微炒),山茱萸1兩,五味子1兩,漏蘆1兩,五加皮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仙靈脾1兩,骨碎補1兩,荊芥半兩,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海桐皮1兩,肉蓯蓉1兩(酒浸1宿,刮去皺皮,炙令干),木香1兩,烏蛇1條(重5兩,用無灰酒浸3宿后取出,去頭尾皮骨,炙微黃)。
【制法】上銼細,用生絹袋盛。
【功能主治】腎臟風毒流注,腰腳疼痛,行立無力。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虎骨酒”。
【摘錄】《圣惠》卷七
【處方】虎脛骨半斤(涂酥,炙微黃),熟干地黃2兩,石斛(去根)1兩,獨活1兩,防風(去蘆頭)1兩,牛膝(去苗)1兩,丹參1兩,桂心1兩,當歸1兩,萆薢1兩,芎?1兩,酸棗仁(微炒)1兩,山茱萸1兩,仙靈脾1兩,五加皮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骨碎補(去毛)1兩,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1兩,白蒺藜(微炒,去刺)1兩,烏蛇2條(重半斤者,酒浸,去皮骨,涂酥,炙微黃)。
【制法】上銼細,用生絹袋盛。以好酒2斗,于瓷甕中浸7日,密封。
【功能主治】風氣攻注,腰腳骨髓疼痛。
【用法用量】每日空心、日午、近晚各溫飲1盞,常令醺醺,以愈為度。
【注意】忌生冷、油膩、豬、雞、粘滑物。
【摘錄】《圣惠》卷二十五
【處方】虎脛骨5兩(涂酥,多令黃),羚羊角屑1兩,酸棗仁1兩(微炒),豬椒根1兩,五加皮2兩,枳實1兩(麩炒微黃),丹參1兩,芎?1兩,桂心1兩,地骨皮1兩,生干地黃1兩。
【制法】上銼細,用生絹袋盛。以清酒1斗5升浸7日。
【功能主治】肝勞,肢節(jié)疼痛,筋脈攣縮。
【用法用量】每于食前暖飲1盞。
【摘錄】《圣惠》卷二十六
看了上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已經(jīng)基本上了解了虎骨浸酒的功效與作用了吧?虎骨浸酒的藥用價值極高,對調(diào)理人的身體健康有著顯著的效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試一試。
現(xiàn)在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人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也更重視養(yǎng)生。很多人都知道天雄浸酒可以治療很多疾病,對人體有很多好處,接下來我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天雄浸酒。
【處方】天雄90克(炮裂,去皮、臍)川椒90克(去目)千姜60克(炮裂)茵芋60克 附子60克(炮裂,去皮、臍)肉桂90克(去皺皮)牛膝90克(去苗)川烏頭60克(炮裂,去皮、臍)白蘞15克 躑躅花90克(微炒)
【制法】上藥細銼,用生絹袋盛,以好酒8升漬之,春,夏五日,秋、冬七日。
【功能主治】治風濕痹痛,年久不愈,腰膝疼痛,筋脈攣急。
【用法用量】初飲小量,后漸增之。其藥滓曝干,搗細羅為末,每服以酒調(diào)下6克,空腹時服。
【注意】服藥期間,忌食生冷,豬、雞肉、豆豉。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五
【處方】天雄(炮裂,去皮、臍)附子(炮裂,去皮、臍)各30克 防風(去叉)獨活(去蘆頭)當歸(切,焙)白術各60克 五加皮 芎藭 桂(去粗皮)干姜(炮)各45克
【制法】上十味,銼如麻豆,以夾絹囊盛,用無灰清酒4升浸,春、夏五日,秋、冬七日。
【功能主治】治寒濕著痹,皮肉不仁,甚至骨髓疼痛者。
【用法用量】每溫飲適量。任性加減,以知為度。
【摘錄】《圣濟總錄》卷十九
上文主要介紹了天雄浸酒的作用以及怎么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食用,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幫到大家。
牛膝浸酒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在治愈疾病的同時調(diào)理身體的機能,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但是它在服用時也是有一些注意事項的,接下來就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牛膝(去苗.八兩) 茄子根(八兩) 鼠黏子(微炒.三兩) 防風(去蘆.二兩) 萆薢(二兩) 枸杞子(二兩) 羌活(二兩) 海桐皮(二兩) 蒼耳(搗碎.二兩) 附子(炮裂.去皮臍.二兩) 五加皮(二兩) 虎脛骨(酥炙.二兩) 牛旁根(四兩)?;鹇樽樱〒v碎.三合) 晚蠶沙(三合) 黑豆(炒熟.搗碎.三合) 秦艽(去苗.一兩)
【炮制】上細挫,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三斗,缸盛密封,浸七日。
【功能主治】治風痱偏枯,腰膝疼痛。
【用法用量】每日空心午時及夜臨臥溫飲一小盞,其酒旋添,味淡即換藥。
【注意】忌雞豬毒魚粘滑物。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方】牛膝(去苗)菖蒲 酸棗仁(微炒)芎藭 石斛(去根)仙靈脾 赤箭 虎脛骨(涂酥,炙微黃)桂心 附子(炮裂,去皮、臍)萆薢各90克
【制法】上藥銼細,以生絹袋盛,用好酒2升于瓷瓶中浸,密封,經(jīng)七日后開取。
【功能主治】治腰膝疼痛,筋脈攣急,皮膚不仁。
【用法用量】每次溫飲適量。常令醺醺,不得大醉,酒盡更添,以藥味薄即換之。
【注意】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毒滑物。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五
通過上文對牛膝浸酒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養(yǎng)生方劑有許多,不管是什么類型的都是擁有著自己獨有的營養(yǎng)還有對食用者的功效與作用。不過想要更方便的食用到這樣的養(yǎng)生方劑,只有學會這樣的制作方法才可以。
方劑就是治病的藥方。中藥方劑涵蓋了人體各個系統(tǒng)的調(diào)理,并對其有顯著地療效。枸杞浸酒就是一種被廣泛應用的方劑,你了解它的功效嗎?
【處方】枸杞子(半升) 晚蠶沙(炒.半升) 惡實(炒.一升) 蒼耳(炒.一升) 防風(去叉.二升) 火麻子(炒.二升) 茄子根(二斤.洗凈切細.蒸一伏時.須要九月九日采) 牛膝(酒浸.炒.一斤) 惡實根(切炒.一斤) 桔梗(炒.二兩) 羌活(去蘆.二兩) 秦艽(去土.二兩) 石菖蒲(九節(jié)者.二兩)
【炮制】上以夾絹袋盛,用好酒三斗浸,密封閉,勿令通氣,七日方開,開時不得面對瓶口。
【功能主治】治中風,身如角弓反張,及婦人一切血風,上攻下注。若久服,悅澤顏色,滋潤皮膚,退風益氣強力。
【用法用量】每服一盞,溫過空心食前臨臥服。常令有酒容,久病風疾,不過一月瘥。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方】枸杞子 晚蠶沙(炒)各100克 惡實(炒)蒼耳子(炒)各200克 防風(去叉)大麻子(炒)各400克 茄子根1千克(洗令凈,細切,蒸一復時,須是九月九日采)牛膝(酒浸,細切)惡實根(切,炒)各500克 桔梗(銼,炒)羌活(去蘆頭,銼)秦艽(去苗、土,銼)石菖蒲(九節(jié)者,銼)各60克
【制法】上藥十三味,以夾絹袋盛,用好清酒6升浸,密封閉,勿令通氣,七日方開,開時不得面對瓶口。
【功能主治】治中風,身如角弓反張,及婦人一切血風,上攻下注。
【用法用量】每服150毫升,溫過,空腹時服。常令有酒容,久病風疾,不過一月愈。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
【別名】枸杞防風酒
【處方】枸杞子半升,晚蠶沙(炒)半升,惡實(炒)1升,蒼耳子(炒)1升,防風(去叉)2升,大麻子(炒)2升,茄子根2斤(洗令凈,細切,蒸1復時,須是9月9日采),牛膝(酒浸,細切)1斤,惡實根(切,炒)1斤,桔梗(銼,炒)2兩,羌活(去蘆頭,銼)2兩,秦艽(去苗土,焙)2兩,石菖蒲(9節(jié)者,銼)2兩。
【制法】上以夾絹袋盛,用好酒3斗浸,密封閉,勿令通氣,7日方開,開時不得面對瓶口。
【功能主治】悅澤顏色,滋潤皮膚,退風,益氣強力。主中風,身如角弓反張,及婦人一切血風,上攻下注。
【用法用量】每服1盞,空心、食前、臨臥溫服。常令有酒容。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
以上就是本文對于枸杞浸酒這種中藥方劑的一些介紹,現(xiàn)在人們對養(yǎng)生都已經(jīng)重視起來,特別是各大電視上都會報道一些有關養(yǎng)生的方法,從飲食方面到運動方面等。大家也可以多學習一些這樣的方法,對自己的身體進行好的調(diào)養(yǎng)。
你聽說過中藥方劑嗎?中藥方劑有很多種,不同的中藥方劑針對的疾病類型不用,功效作用當然也會不一樣,長春浸酒就是其中一種,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它的相關信息。
【處方】白術(炒)1兩,白茯苓5錢,人參5錢,當歸5錢,虎脛骨5錢,川椒5錢,肉蓯蓉5錢,枸杞5錢,砂仁5錢,干姜2錢,陳皮1兩,川芎1兩,獨活1兩,麻黃1兩,五加皮5錢,牛膝3錢,厚樸1兩,白芷1兩,香附1兩,烏藥5錢,桂花2錢,何首烏5錢,川烏5錢,草烏5錢,生地1兩,白芍1兩,熟地1兩,羌活1兩,官桂1兩,半夏1兩,天門冬1兩,麥門冬1兩,蒼術1兩,破故紙1兩,五味1兩,茴香1兩,防風1兩,沉香1兩,細辛1兩,甘草1兩,酥油8兩,紅棗8兩,蜂蜜8兩,核桃仁8兩。
【制法】上絹袋盛之,用燒酒1大壇,浸3日,放鍋中重湯煮3個時取出,掘坑埋1-2日出火毒。
【功能主治】中風久而真氣漸復,邪氣未除者;或中之輕者,自醒能言能食,惟身體不遂,或手足攣蜷亸曳者。
【用法用量】每日清晨服1-2鐘。飲酒將盡,渣曬干為末,燒酒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心酒送下。
【摘錄】《證治匯補》卷一
中藥方劑的發(fā)展在現(xiàn)代科技的支持下取得了越來越好的前景,療效的提高,副作用的進一步減少都昭示著其正確性。我們相信類似于長春浸酒等中藥方劑在現(xiàn)代醫(yī)學的研究下一定會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說到獨活浸酒,大家都能猜到它是一種藥方,但是這個藥方的配方,以及它是用來治療什么病的等等,基本都不知曉。那么,下面就來一一介紹一下。
【處方】獨活1兩,桂心1兩,防風1兩(去蘆頭),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大麻仁2合,牛膝1兩,川椒2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天蓼木2兩(銼)。
【制法】上銼細,以生絹袋盛,以酒1斗,密封頭,浸3日后開。
【功能主治】中風,偏枯不遂,骨節(jié)冷痛。
【用法用量】每日食前及臨臥時暖酒1中盞飲之。以藥力盡為度。
【摘錄】《圣惠》卷二十三
【處方】獨活(去蘆頭)3兩,生干地黃(焙)3兩,生黑豆皮1大升,海桐皮2兩,生惡實根1斤,桂(去粗皮)1兩,大麻子仁1升(炒)。
【制法】上銼,如黑豆大,以生絹袋盛,用無灰酒3斗,同納瓷甕中浸之,冬7日,夏3日,春秋5日。
【功能主治】嶺南熱毒風盛,濕氣郁蒸,腳氣發(fā)動?,脾肺常有虛熱,心神煩悶,腳膝酸痛。
【用法用量】不限早、晚,隨意飲之,常令有酒氣,酒盡更添,藥無味再做。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四
通過本文對獨活浸酒的介紹,我們知道獨活浸酒還有很多其他的功效,大家要注意選擇適合自己的中藥方劑哦!希望介紹的這些獨活浸酒的相關知識可以幫助大家健康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