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鹿角膠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終生保健,終生康??;終生養(yǎng)生,終生康寧。自有人類文明以來,長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標,很多人身體不好,和他們不注重養(yǎng)生有關(guān)系。如何避免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的誤區(qū)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法制鹿角膠丸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季節(jié)的交替容易引發(fā)一些疾病,讓人心情很低落。那么你知道有哪些中藥方劑有益健康呢?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種方劑法制鹿角膠丸。
【處方】鹿角(新解者)1付(鋸斷,以寸為度,用糯米泔水浸1暮夜,刷去角外黑垢,劈成薄片。每角1斤,用桑白皮4兩,芡實肉紅者2兩,黃蠟4兩,放瓦罌中,又用生地黃2兩,熟地黃2兩,天門冬去心2兩,麥門冬去心2兩,另用一瓦罌煮湯,以水5升,煮3升,入鹿角,罌內(nèi)用干桑柴慢火煮,一罌鹿角,一罌藥物,并以桑柴火煮,待鹿罌水耗三分之一,即以藥罌中熱湯添之,切不可入冷水在角罌中,藥罌添水煮,角罌添湯煮,至1日1夜,以角酥軟嚼碎為度,以凈布濾去滓,再入銀鐺中,慢火熬成膠取起),山藥4兩,山茱萸(去核,焙)2兩,肉蓯蓉(酒洗,去外鱗,破去內(nèi)白膜,曬干)1兩,蓮肉(去皮心)2兩,芡實(去殼)2兩。
【制法】上為細末,和鹿角膠杵勻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添精補髓,卻病延年。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溫酒送下。
【摘錄】《保命歌括》卷三十四
通過文章我們對法制鹿角膠丸有了個全面的了解,知道它對很多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在服用法制鹿角膠丸時一定要經(jīng)過中醫(yī)師的指導(dǎo),無論它有無副作用我們都不應(yīng)該胡亂服用。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梅花鹿和馬鹿的鹿茸都是中國傳統(tǒng)的名貴中藥材,尤其是梅花鹿的鹿茸,更是治病補虛,強身健體的佳品。而鹿角膠就是用梅花鹿或是馬鹿的角經(jīng)過熬煮后制成的膠,是中藥材的一種。鹿角膠的功效和作用是能夠促進紅細胞和白細胞數(shù)量的增加,抗炎效果明顯。
鹿角膠的功效與作用包括具有治療貧血,氣血兩虛所引起的頭暈,腎虛所引起的腰膝酸軟等癥候,能夠起到溫精養(yǎng)血,補腎理氣的作用,對于體質(zhì)虛弱的人群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
①治虛勞:鹿角膠(以酒浸膠數(shù)日,煮糊丸眾藥)、鹿角霜(碾為細末)、菟絲子(凈洗,酒浸兩宿,蒸,研)、柏子仁(別研)、熟地黃(酒浸兩宿,蒸,焙,余酒入在膠內(nèi))各十兩。先焙鹿角霜、菟絲子、地黃干,碾為細末,枯子仁在眾藥內(nèi)研,卻將鹿角膠酒約三、四升,煮作糊,于石臼內(nèi)杵二千余下,令熟,丸如梧子大。早晚空心五十丸至一百丸止,逐日早晚服,鹽湯或酒任下。
②治五勞七傷,身無潤澤,腰脊疼痛,四肢沉重,久服填骨髓,好顏色,祛風氣,潤鬢發(fā):鹿角膠三兩(搗碎,炒令黃燥,搗羅為末),牛乳一升,白蜜一合,牛酥一合,生姜汁一合。上五味,先煎乳,欲熟,即下膠,消訖,次下姜汁,次下蜜,唯須緩八,煎十余沸,傾于瓷器中,仍數(shù)數(shù)攪,勿令酥浮于上,待凝,以竹刀割為小片。每食后,細細含咽之。
鹿角膠的功效和作用就為您介紹到這里。但是鹿角膠也有一定的服用禁忌,在服藥期間不能吃辛辣油膩食物,糖尿病患者最好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服用鹿角膠。如果服藥半個月后癥狀仍然沒有改善或是癥狀加重,需要立刻就醫(yī)并且停藥。
偏方的種類很多,功效也各不相同,我們會根據(jù)不同的季節(jié),采取不同的制作方法,讓這些偏方可以充分的發(fā)揮它們的作用,起到養(yǎng)生的功效。今天就來向大家介紹一下偏方鹿角膠粥的用法和做法等。
鹿角膠粥
【來源】《本草綱目》
【原料】鹿角膠15~20克 粳米100克 生姜3片
【制法】先煮粳米作粥,待沸后,放入鹿角膠、生姜同煮為稀粥。
【用法】每日1~2次。3~5天為一療程。
【功效】補腎陽,益精血。適用于腎氣不足所致的陽痿、早泄、遺精、腰痛、婦女子宮虛冷、不孕、崩漏、帶下等。
【宜忌】陰虛火旺、口干舌燥、尿黃便秘或感冒發(fā)熱者忌服。適宜于冬季服用。
以上就是本文對于鹿角膠粥的做法和功效的介紹,其實隨著大眾對養(yǎng)生的需求日益增加,養(yǎng)生的偏方更是不斷的被人們發(fā)掘出來,而且現(xiàn)在還在不斷的創(chuàng)新,這可以說是廣大朋友的一種福音。
對于鹿角膠湯,我想有些人可能聽說過,甚至服用過,但是有些人就是沒有聽說過了。沒有聽說過的沒關(guān)系,接下來我就來給大家好好講講什么是鹿角膠湯。
【處方】鹿角膠(炙燥)1兩,甘草(炙,銼)1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炒,研)1兩,麻黃(去根節(jié))1兩,半夏(湯浸3-7遍,生姜1兩同搗作餅,焙干)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大腸咳。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入生姜3片,同煎至7分,去滓,食后、臨臥各1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五
【處方】鹿角膠(炙燥)1兩,人參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胎動,漏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四
以上就是鹿角膠湯的一個介紹, 希望通過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對于這一個養(yǎng)生方劑的選擇問題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們運用一些比較科學的方法去,幫助自己達到養(yǎng)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
鹿角膠煎這個方子傳承了數(shù)千年,所以他能夠流傳到至今而且還在中醫(yī)中還能夠被人們廣泛的應(yīng)用可見其療效是多么的好。今天我們就來探索一下。
【處方】鹿角膠3兩(搗碎,炒令黃燥,搗羅為末),牛乳1升,白蜜1合,牛酥1合,生姜汁1合。
【制法】上五味,先煎乳,欲熟,即下膠消訖,次下姜汁,次下蜜,唯須緩入,煎十余沸,傾于瓷器中,仍數(shù)數(shù)攪,勿令酥浮于上,待凝,以竹刀割為小片。
【功能主治】填骨髓,好顏色,祛風氣,潤鬢發(fā)。主五勞七傷,身無潤澤,腰背疼痛,四肢沉重。
【用法用量】食后細細含咽之。
【摘錄】《圣惠》卷九十五
【處方】鹿角膠4兩(搗碎,炒令黃燥),赤茯苓1兩,紫菀1兩(去苗土),紫蘇子2兩(微炒),貝母1兩(煨微黃),百合1兩(上6味為末),杏仁2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生地黃汁5合,生姜汁3合,白蜜8兩,牛酥5合。
【制法】上都作一處,與地黃汁等相和,攪令勻,于銀器中以慢火煎成膏。
【功能主治】久肺氣咳嗽。
【用法用量】每次半棗大,食后含咽津。
【摘錄】《圣惠》卷四十四
【處方】鹿角膠2斤(搗碎,作4分,于鐺中熬令色黃),紫蘇子2升(以酒1升,研濾取汁),生地黃1斤(取汁),生姜1斤(取汁),黃牛酥1升,白蜜3斤。
【制法】上六味,先煎地黃汁、蘇子汁、生姜汁等二十余沸,次下酥、蜜,又煎3-5沸,次以蜜并膠末下之,攪令相得,膠消盡,煎即成矣,以器盛之。
【功能主治】補五臟,益心力,實骨髓,生肌肉,理風補虛,耳聰目明。主五勞七傷,四肢沉重,百事不任,怯怯無力,昏昏欲睡,身無潤澤,腰痛頑痹,腳弱不便,不能久立,胸脅脹滿,腹中雷鳴,春夏手足煩熱,秋冬腰膝冷痛,心悸健忘,腎氣不理,五臟風虛。
【用法用量】空腹以酒調(diào)2合服之,1日2次。
【注意】忌羊血、蕪荑。
【摘錄】《外臺》卷三十一引《廣濟》
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家對鹿角膠煎的功效與作用了解了嗎?其實鹿角膠煎還具有很多的功效,大家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發(fā)現(xiàn)哦。
鹿角膠散的作用是很多的,只是大家不知道怎么利用而已。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鹿角膠散的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處方】鹿角膠60克(搗碎,炒令黃燥)肉蓯蓉60克(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熟干地黃90克 黃耆45克(銼)當歸45克 麥門冬75克(去心,焙)石斛30克(去根)五味子30克
【制法】上藥搗細為散。
【功能主治】溫補肺腎。治虛勞少氣,四肢羸瘦,周身無力,面色萎黃。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時用生姜、大棗湯調(diào)下,溫酒下亦可。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三十
【處方】鹿角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鹿茸1兩(去毛,涂酥炙微黃),烏賊魚骨1兩(燒灰),當歸1兩(銼,微炒),龍骨1兩,白術(shù)1兩。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婦人白崩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錢,食前以熱酒調(diào)下。
【摘錄】《圣惠》卷七十三
【處方】鹿角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人參半兩(去蘆頭),芎?1兩,當歸3分(銼,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妊娠胎動,腹痛悶縱。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入蔥白7寸,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七十五
【處方】鹿角膠(炒)2兩。
【制法】上為末,作二服。
【功能主治】小便出血。
【用法用量】長流水調(diào)下。
【摘錄】《赤水玄珠》卷二十一
【處方】鹿角膠(炙燥)、阿膠(炙燥)、秦艽(去苗土)、糯米(炒黃)、烏梅(去核,炒)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吐血后虛熱,胸中痞,口燥。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糯米飲溫調(diào)下,早晚食后、臨臥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九
【處方】鹿角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黃芩半兩(去須,微炒),黃連半兩(去須,微炒),胡粉半兩(炒令黃色),梔子仁1兩,龍骨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熱病6-7日后,毒氣不散,下膿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錢,以冷粥飲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十八
【處方】鹿角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前胡1兩(去蘆頭),麥門冬3分(去心),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貝母1分(煨令微黃),細辛2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赤茯苓1兩,芎?半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妊娠,心胸妨悶,兩脅微疼,煩渴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七十四
【處方】鹿角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白龍骨1兩,桂心1兩,當歸1兩(微炒),附子2兩(炮裂,去皮臍),白術(shù)1兩。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婦人白帶下不止,面色萎黃,繞臍冷痛。
【用法用量】每服2錢,食前以粥飲調(diào)下。
【摘錄】《圣惠》卷七十三
【處方】鹿角膠(搗碎,炒令黃燥)半兩,柏葉(炙令微黃)半兩,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半兩,干姜(炮裂)半兩,白蒺藜(微炒,去刺)半兩,麻黃(去根節(jié))半兩,紫菀(去苗)半兩,人參(去蘆頭)半兩,刺薊半兩,芫花半兩(醋拌炒令干)。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咳嗽吐膿血,日夜不止,喘息短氣。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2-3沸,和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四十六
【處方】鹿角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白芍藥1兩,生干地黃2兩,羚羊角屑1兩,柏葉1兩,黃耆1兩,刺薊1兩。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虛勞,內(nèi)傷寒熱,吐血。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入竹茹1分,煎至6分,去滓,入砂糖如棗大,更煎2-3沸,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圣惠》卷二十七
【處方】鹿角膠1兩(研碎,炒令黃燥),覆盆子1兩,車前子1兩。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虛勞夢泄。
【用法用量】每服2錢,食前以溫酒調(diào)下。
【摘錄】《圣惠》卷三十
【處方】鹿角膠(炙燥)10兩,黃柏(去粗皮,蜜炙)10兩,杏仁49枚(湯去皮尖雙仁,麩炒)。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吐血后虛熱,胸中痞,口燥。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用溫水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九
【處方】鹿角膠2兩(搗碎,炒令黃燥),肉蓯蓉2兩(酒浸1宿,刮去皺皮,炙干),熟干地黃3兩,黃耆1兩半(銼),當歸1兩半,麥門冬2兩半(去心,焙),石斛1兩(去根),五味子1兩。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虛勞,少氣羸損。
【用法用量】每服2錢,食前以生姜、大棗湯調(diào)下;溫酒下亦得。
【摘錄】《圣惠》卷三十
在了解了鹿角膠散這味方劑之后,我們不妨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試一試。相信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鹿角膠的功效:
補益精血;安胎止血。主腎虛;精血不足;虛勞贏瘦;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陽痿滑精;宮寒不孕;胎動不安;崩漏帶下;吐血;衄血;咯血;尿備;陰疽瘡瘍。味甘、咸,性溫。能溫補肝腎,益精血,止血。用于腎陽虛衰,精血不足,虛弱消瘦,虛寒性吐血,崩漏,尿血等。
鹿角膠的藥理作用:
1、對人體的淋巴母細胞轉(zhuǎn)化有促進作用,效果較大腸菌脂多糖強。
2、對血細胞的影響:能促進周圍血液中的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的量增加。
3、對肌營養(yǎng)及鈣的影響:
3.1.對特別飼料飼養(yǎng)所選的豚鼠進行性肌營養(yǎng)障礙證,有顯著的防治和治療作用。
3.2.促進鈣的吸收和體內(nèi)的潴留,使血中鈣略有增高,這種鈣質(zhì)載運作用可能與其所含甘氨酸有關(guān),鈣能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使?jié)B出減少,有消炎、消腫和抗過敏作用。
鹿角膠就是鹿科的一種動物,也就是梅花鹿和馬鹿的角熬制出來的膠塊,是一種扁扁的方塊,顏色是棕紅色或者是棕色的。它的氣味有一點點的甜味,他是取用原材料還有藥材去掉里面的雜質(zhì),弄碎了以后放在干凈的容器里邊,密封上放在陰涼干燥的地方還可以防蛀呢。主要是用的人群就是那些陰虛陽亢火熱的人等。
鹿角膠為鹿角煎熬濃縮而成的膠狀物。味甘、咸,性溫,歸肝、腎二經(jīng)。有溫腎益精,養(yǎng)血安胎及止血之佳效,故而多用于虛勞羸瘦、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陽痿滑精、宮寒不孕、胎動不安、崩漏帶下、吐血、衄血、咯血、尿血、陰疽等證。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證候之一,有外感、內(nèi)傷兩類。治療當立足于肺,同時著眼于肝、脾、腎等整體調(diào)節(jié)。蓋咳嗽一疾,雖不離乎肺,然卻不止于肺,正如《內(nèi)經(jīng)》所云:“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而鹿角膠所主之咳嗽,恰與其溫腎之功有關(guān)。筆者認為,子不壯則母不安,腎陽不振,可致肺中寒冷,腎不納氣,可使肺氣逆上而不降,皆可引起咳嗽,此際不開溫腎一途不足以為功。
考鹿角膠治咳嗽,先賢多有論及。如《醫(yī)學入門》云本品“主咳嗽”,《綱目》載:“炙搗酒服,補虛勞,長肌益髓。又治勞嗽……”?!妒朝煴静荨分慰人圆火?,以鹿角膠(令半焦,為末)每服錢匕,人參(末)二錢匕。用薄豉湯一盞八分,蔥白少許,入銚子煎一兩沸后,傾入盞,遇咳嗽時,呷三五口。不難看出,本品所治之咳嗽,似亦屬虛寒者,若系實證、熱證恐非所宜。
入煎劑一般為9~12克,烊化服,亦可入丸散膏丹。本品系純陽之物,陰虛火旺者忌用。
上面就是鹿角膠的一些簡單的介紹,通過我的介紹你是不是已經(jīng)大體的了解了鹿角膠了呢,但是一定要注意,服用鹿角膠的體質(zhì),一定要知道自己是什么樣的體制,看看自己適不適合食用鹿角膠,適合在用,不適合就不要用了昂,小心適得其反。
鹿角的簡介
鹿角,別名斑龍角(《本草綱目》),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已骨化的老角。原動物洋“鹿角”條。處方名鹿角片。本品為鹿科動物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 或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已骨化的角或鋸茸后翌年春季脫落的角基,分別習稱“馬鹿角”、“梅花鹿角”(花鹿角)、“ 鹿角脫盤”。多于春季拾取,除去泥沙,風干。動植物資源分布:花角鹿:主產(chǎn)吉林、遼寧、黑龍江;河北、北京等地亦產(chǎn)。馬鹿角主產(chǎn)黑龍江、吉林、內(nèi)蒙古、新疆、青海:甘肅、云南、湖南、西藏等地亦產(chǎn)。藥用動植物的栽培:人工飼養(yǎng)與野生二種,以野生者之角為佳品。
鹿角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zhì)
鹿角含膠質(zhì)25%,磷酸鈣50~60%,碳酸鈣及氮化物等。
2、功效作用
鹿角可行血,消腫,益腎。治瘡瘍腫毒,瘀血作痛,虛勞內(nèi)傷,腰脊疼痛。
2.1、《本經(jīng)》:“主惡瘡癰腫,逐邪惡氣,留血在陰中。
2.2、《別錄》:”除小腹血急痛,腰脊痛,折傷惡血,益氣。
2.3、《千金·食治》:“屑服方寸匕,日三,益氣力,強骨髓,補絕傷。
2.4、《日華子本草》:療患瘡癰腫熱毒等,醋摩敷;脫精尿血,水摩服;小兒重舌鵝口瘡,炙熨之。
3、臨床應(yīng)用
鹿角可治瘡瘍腫毒,瘀血作痛,虛勞內(nèi)傷,腰脊疼痛。
4、科學研究
鹿角洗凈,鋸段,用溫水浸泡,撈出,鎊片,晾干;或銼成粗末。鹿角溫腎陽,強筋骨,行血消腫。用于陽痿遺精,腰脊冷痛,陰疽瘡瘍,乳癰初起,瘀血腫痛。
鹿角的市場信息
1、鹿角的價格
鹿角的價格約為0.47元/克。
2、鹿角的選購方法
鹿角分砍角和退角兩種。砍角:在10月至翌年2月間,將鹿殺死后,連腦蓋骨砍下,除去殘肉,洗凈風干。退角:又稱解角、掉角或脫角,系雄鹿于換角期自然脫落者,故不帶腦骨。多在3-4月間采收。
3、鹿角的保存方法
鹿角可放在一個干凈的玻璃瓶內(nèi),然后投入適量用文火炒至暗黃的糯米,待晾涼后放入,將瓶蓋封嚴,擱置在陰涼通風處,置干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