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斤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運動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藥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運動。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一個熱度越來越高的話題,我們不僅要知道養(yǎng)生,更要懂得養(yǎng)生。正確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五斤丸的功效與作用》,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起五斤丸,可能對很多人來說有些陌生,只能猜出它是一種中藥方劑,對于五斤丸的作用等都不是很清楚,接下來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處方】大木瓜(去皮、瓤)牛膝(去蘆頭,用無灰酒浸一宿,揩千,切,焙)肉蓯蓉(酒浸一宿,切,焙)天麻(透明者,切,焙)各500克 虎骨(涂酥,炙令黃)沒藥(別研)川烏頭(炮,去皮、臍)山藥各120克
【制法】上藥將木瓜蒸爛,研作糊,余藥為末,共和為丸。如和不就,更用原浸牛膝酒打面糊搜勻,入藥臼內(nèi),搗一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精血不足,腰膝軟弱,行步艱難,下肢無力,寒濕腳氣。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加至50丸,空腹時用溫酒或鹽湯送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四
上文所說的關(guān)于五斤丸的功效和制作方法等大家是不是都了解了呢?我們應該根據(jù)自己的飲食習慣來進行調(diào)節(jié)養(yǎng)生,這樣才可以對身體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效果。
ys630.coM延伸閱讀
鹿茸四斤丸已經(jīng)被很多人所熟知,但是鹿茸四斤丸怎么吃有些人并非知道的很詳細,那么鹿茸四斤丸到底該什么情況下吃呢?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別名】鹿茸四神丸(《普濟方》卷二二五)。
【處方】肉蓯蓉(酒浸)熟地黃 牛膝(酒浸)鹿茸(燎去毛,酥炙)菟絲子(酒浸軟,別研細)木瓜干 杜仲(酒浸)天麻各等分。
【制法】上藥為末,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益肝腎。治肝腎虛熱,筋骨痿弱,不自勝持,足不任地,驚恐戰(zhàn)掉,潮熱時作,飲食無味,乏力少氣。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時用溫酒或米湯送下。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
【處方】肉蓯蓉(酒浸)、天麻、鹿茸(燎去毛,酥炙)、菟絲子(酒浸通軟,別研細)、熟地黃、牛膝(酒浸)、杜仲(酒浸)、木瓜干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腎虛,熱淫于內(nèi),致筋骨痿弱,不自勝持,起居須人,足不任地,驚悸戰(zhàn)掉,潮熱時作,飲食無味,不生氣力,諸虛不足。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鹿茸四神丸”。
【摘錄】《局方》卷五(續(xù)添諸局經(jīng)驗秘方)
【處方】肉蓯蓉(酒浸1宿,去皴皮)2兩,牛膝(去蘆,酒浸1宿,焙)2兩,干木瓜(大片者,去心)2兩,天麻(通明者)2兩,鹿茸(去毛,酒浸,炙)1兩,虎脛骨(醋炙令黃)1兩,附子(炮,去皮臍,切片再用酒煮令透)1兩,杜仲(去皮,銼,酒灑,炒去絲,勿令焦干)1兩,北五味子(去枝,研砂,作餅,焙)1兩,川當歸(凈洗,酒浸1宿)1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氣血,壯元陽,強筋骨,除風濕。主腰重腳弱,筋骨酸疼,倦怠無力。
【用法用量】每服30-60丸,空心、食前溫酒、鹽湯送下;腳疼,木瓜湯送下。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八
以上就是本文對于鹿茸四斤丸這種中藥方劑的一些介紹,現(xiàn)在人們對養(yǎng)生都已經(jīng)重視起來,特別是各大電視上都會報道一些有關(guān)養(yǎng)生的方法,從飲食方面到運動方面等。大家也可以多學習一些這樣的方法,對自己的身體進行好的調(diào)養(yǎng)。
虎骨四斤丸是由幾種中藥材經(jīng)過提取低溫干燥等工藝生產(chǎn)而成的一種中藥方劑,適合很多種病癥的治療,對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無不良影響,也無其它方面副作用,是很多人都熱衷的選擇。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虎骨四斤丸的相關(guān)信息。
【處方】虎脛骨1兩(酥炙),沒藥(另研)5錢,乳香(另研)5錢,附子(炮,去皮尖)2兩,肉蓯蓉(洗凈)1兩半,川牛膝1兩半,木瓜(去瓤)1兩半,天麻1兩半。
【制法】將木瓜、蓯蓉搗如膏,余藥為末,加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腎氣血不足,又受風濕而致腳氣,足膝酸痛,步履不遂。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空心鹽湯送下。
【摘錄】《醫(yī)學六要》卷五
【處方】虎骨2兩,附子2兩,木瓜2兩,秦艽2兩,牛膝2兩,當歸3兩,蓯蓉3兩,天麻1兩5錢。
【制法】水為丸。
【功能主治】酒色所傷,寒濕所襲,肝腎兩虧,腰腿疼痛,步履艱難,熱痛如火,冷甚如冰,似癱似瘓,常怕風寒。
【用法用量】《重訂通俗傷寒論》本方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每服二三錢,淡鹽湯送下。
【摘錄】《飼鶴亭集方》
以上是關(guān)于虎骨四斤丸怎么吃的相關(guān)介紹,希望大家看完這篇你文章后能夠?qū)⒐撬慕锿栌幸欢ǖ恼J識,這樣有助于在生活中更好的運用它。
加味四斤丸是一種中藥方劑,這類藥物還是常見到的,而且它對人體疾病改善有著很好的效果,對它的選擇也可以放心進行,不過在吃這類藥的時候,還需要一些方式方法。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蓯蓉(酒浸)牛膝(酒浸)天麻 木瓜干 鹿茸(燎去毛,切,酥炙)熟地黃 菟絲子(酒浸通軟,別研細)五味子(酒浸)各等分(一法不用五味子,有杜仲)
【制法】上藥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肝腎,養(yǎng)精血,壯筋骨。治肝腎不足,筋骨痿弱,不自勝持,起居須人,足不任地,驚恐戰(zhàn)掉,潮熱時作,飲食無味,神疲乏力,諸虛不足。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時用溫酒、米湯送下。
【摘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九
【處方】虎脛骨(酥炙)60克 天麻 宣木瓜1個(去皮、瓤,蒸)肉蓯蓉(酒潤,焙)川烏(炮,去皮)各30克 川牛膝(洗,去蘆,酒潤)45克 沒藥(別研)乳香:別研)各15克
【制法】上為細末,入木瓜膏杵和,用少量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肝腎俱虛,精血不足,足膝酸弱,步履無力,感受風寒濕氣所致的腳痛腳弱。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時用溫酒或鹽揚送下。
【摘錄】《重訂嚴氏濟生方》
【處方】虎脛骨(酥炙)2兩,天麻1兩,宣木瓜(去皮瓤,蒸)1兩,川烏(炮,去皮)1兩,肉蓯蓉(酒潤,焙)半兩,沒藥(別研)半兩,乳香(別研)半兩,川牛膝(洗,去蘆,酒潤)1兩半。
【制法】上為細末,入木瓜膏杵和,入少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腎俱虛,精血不足,足膝酸弱,步履無力,及受風寒濕氣,致腳痛腳弱者。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食前溫酒、鹽湯任下。
【摘錄】《濟生》卷三
【別名】加減四斤丸
【處方】蓯蓉(酒浸)、牛膝(酒浸)、天麻、木瓜干、鹿茸(燎去毛,切,酥炙)、熟地黃、菟絲子(酒浸通軟,別研細)、五味子(酒浸)各等分(一法不用五味子,有杜仲)。
【制法】上為末,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腎臟虛,熱淫于內(nèi),致筋骨痿弱,不自勝持,起居須人,足不任地,驚恐戰(zhàn)掉,潮熱時作,飲食無味,不生氣力,諸虛不足。
【用法用量】加減四斤丸(《準繩·類方》卷四)?!镀諠健芬U氏方有當歸身。
【摘錄】《三因》卷九
看了上文對加味四斤丸的介紹,相信我們可以收獲很多。其實對于疾病,大多數(shù)人都是通過吃西藥來緩解,但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其效果也是暫時的,關(guān)鍵還是在于擁有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
你聽說過中藥方劑嗎?中藥方劑有很多種,不同的中藥方劑針對的疾病類型不用,功效作用當然也會不一樣,八斤丸就是其中一種,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它的相關(guān)信息。
【處方】附子(炮裂,去皮臍)1斤,牛膝(酒浸,切,焙)1斤,天麻(酒浸,焙)1斤,當歸(切,焙)1斤,烏頭(炮裂,去皮臍)1斤,白附子(炮)1斤,烏藥1斤,五靈脂1斤。
【制法】上為末,蒸木瓜與酒入藥1處,杵1000-2000下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腎臟風氣,攻注腰腳腫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至30丸,溫酒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二
中藥方劑的發(fā)展在現(xiàn)代科技的支持下取得了越來越好的前景,療效的提高,副作用的進一步減少都昭示著其正確性。我們相信類似于八斤丸等中藥方劑在現(xiàn)代醫(yī)學的研究下一定會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大家是否知道大四斤丸這種中藥方劑呢?可以說大四斤丸在臨床中的應用是相當?shù)膹V泛的,那么大四斤丸都具有哪些特點呢?日常生活中大四斤丸都得到了哪些方面的應用呢?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處方】宣木瓜(去瓤,切,焙)天麻(銼)牛膝(銼,焙)蓯蓉(洗,切,焙)各500克(用好酒5升浸三日)熟附子 虎骨(酥炙)各60克 當歸23克 乳香 沒藥 五靈脂各15克 麝香3克
【制法】上藥為末,用浸藥酒調(diào)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風寒濕毒與血氣相搏,筋骨緩弱,四肢酸疼癢痹,亦治腳氣。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用木瓜煎湯送下。
【摘錄】《仁齋直指》卷四
【處方】宣木瓜(去瓤,切,焙)1斤,天麻(銼)1斤,牛膝(銼,焙)1斤,蓯蓉(洗,切,焙)1斤(用好酒5升浸3日),熟附子2兩,虎骨(酥炙)2兩,當歸3分,乳香半兩,沒藥半兩,五靈脂半兩,麝香1錢。
【制法】上為末,用浸藥酒調(diào)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腳氣。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用木瓜煎湯送下。
【摘錄】《直指》卷四
上面介紹了大四斤丸的做法,不同的養(yǎng)生方劑帶給我們的功效與作用是不同的,所以飲用一些方劑還是有好處的。
季節(jié)變化時身體很容易感到“躁動”,口干舌燥、心煩躁動,而中醫(yī)中的方劑就可以有效的調(diào)節(jié)身體中的各個機能,緩解心情。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五德丸這種方劑,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處方】補骨脂120克(酒炒)吳茱萸(制)160克 木香60克 干姜(炒)120克 五味子(或用面炒肉豆蔻代之,或用烏藥亦可)60克
【制法】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腎虛寒,飧泄鶩溏;或暴傷生冷,或受時氣寒濕,或酒濕傷脾,腹痛作瀉,或飲食失宜,嘔惡痛泄。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甚者百余丸,白開水或人參煎湯或米湯送下。
【摘錄】《景岳全書》卷五十
通過本篇文章向大家介紹了關(guān)于五德丸的知識,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對五德丸的認識是很多的。我們對藥材的認識越多的話,在使用的時候才會更加清楚這個藥物有什么作用,這樣就不會怕使用錯誤的情況出現(xiàn)。
中藥是目前毒副作用最少的藥物,五膈丸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中藥方劑,那么它主治哪些病?注意事項有哪些?用量及成分需要多少?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麥門冬 甘草各150克 蜀椒 遠志 桂心 細辛各90克 附子45克 人參120克 干姜60克
【制法】上九味,為細末,煉蜜為丸,彈子大。
【功能主治】治憂膈、氣膈、食膈、飲膈、勞膈,苦心滿,不得氣息,引背痛如刺,食即心下堅滿,大痛欲吐,吐即愈,飲食不得下,甚則手足冷,上氣咳逆,喘息短氣。
【用法用量】先噙化1丸。喉及胸中當熱,藥力稍盡,再含1丸,日三次,夜二次。
【摘錄】《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七
【處方】大黃 牽牛 木香各30克 陳皮(去白,焙干)60克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逐飲消痞。治留飲停積,胸膈痞滿。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冷水下。
【摘錄】《御藥院方》卷四
知道了五膈丸主要治療那些疾病之后,也可以了解一下五膈丸的禁忌等,以免給身體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