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德丸的功效與作用
【www.cndadi.net -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季節(jié)變化時身體很容易感到“躁動”,口干舌燥、心煩躁動,而中醫(yī)中的方劑就可以有效的調(diào)節(jié)身體中的各個機能,緩解心情。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五德丸這種方劑,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處方】補骨脂120克(酒炒)吳茱萸(制)160克 木香60克 干姜(炒)120克 五味子(或用面炒肉豆蔻代之,或用烏藥亦可)60克
【制法】上為細(xì)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腎虛寒,飧泄鶩溏;或暴傷生冷,或受時氣寒濕,或酒濕傷脾,腹痛作瀉,或飲食失宜,嘔惡痛泄。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甚者百余丸,白開水或人參煎湯或米湯送下。
【摘錄】《景岳全書》卷五十
通過本篇文章向大家介紹了關(guān)于五德丸的知識,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對五德丸的認(rèn)識是很多的。我們對藥材的認(rèn)識越多的話,在使用的時候才會更加清楚這個藥物有什么作用,這樣就不會怕使用錯誤的情況出現(xiàn)。
擴展閱讀
中藥是目前毒副作用最少的藥物,五膈丸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中藥方劑,那么它主治哪些病?注意事項有哪些?用量及成分需要多少?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麥門冬 甘草各150克 蜀椒 遠(yuǎn)志 桂心 細(xì)辛各90克 附子45克 人參120克 干姜60克
【制法】上九味,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彈子大。
【功能主治】治憂膈、氣膈、食膈、飲膈、勞膈,苦心滿,不得氣息,引背痛如刺,食即心下堅滿,大痛欲吐,吐即愈,飲食不得下,甚則手足冷,上氣咳逆,喘息短氣。
【用法用量】先噙化1丸。喉及胸中當(dāng)熱,藥力稍盡,再含1丸,日三次,夜二次。
【摘錄】《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七
【處方】大黃 牽牛 木香各30克 陳皮(去白,焙干)60克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逐飲消痞。治留飲停積,胸膈痞滿。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冷水下。
【摘錄】《御藥院方》卷四
知道了五膈丸主要治療那些疾病之后,也可以了解一下五膈丸的禁忌等,以免給身體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或者食用過中藥的某些方劑,方劑的種類多種多樣,功效也五花八門,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五癇丸這款方劑。
【別名】五癇神應(yīng)丸(《景岳全書》卷五十四)。
【處方】天南星30克(炮)烏蛇30克(酒浸一宿,去皮、骨,焙干,稱)朱砂7.5克(別研)全蝎6克 (去毒)半夏60克(湯浸七次)雄黃4.5克(研)蜈蚣半條(去頭,足,炙)白僵蠶45克(炒,去絲、嘴)白附子15克(炮)麝香1克(別研)白礬30克 皂角120克(捶碎,用水250毫升,挼汁去滓,與白礬一處熬干為度,研)
【制法】上藥為細(xì)末,生姜汁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癲癇。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用,生姜湯送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二
從上面的介紹中可以知道五癇丸的作用十分的廣泛,所以現(xiàn)在很多的科學(xué)家都在研究如何可以將其應(yīng)用到臨床中,預(yù)防和治療一些疾病。
導(dǎo)讀:五仁丸的功效與作用?五仁丸,中醫(yī)方劑名。那么五仁丸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五仁丸的功效與作用,下面一起來看看。
【方劑名】
五仁丸
【出處】
《世醫(yī)得效方》
【分類】
瀉下劑-潤下
【組成】
桃仁(30克),杏仁(麩炒,去皮尖,30克),松子仁(5克),柏子仁(15克),郁李仁(3克),陳皮(另研末,120克)。
【用法】
將五仁別研為膏,入陳皮末同研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9克),食前米飲下。現(xiàn)代用法:五仁研為膏,陳皮為末,煉蜜為丸,每服9克,每日1-2次溫開水送下。
【方歌】
五仁柏子杏仁桃,松子陳皮郁里饒,煉蜜為丸米飲下,潤腸通便效力高。
【方解】
五仁丸和麻子仁丸均為潤腸通便之劑。但五仁丸集富含油脂的果仁于一方,配伍理氣行滯的陳皮,潤下與行氣相合,以潤燥滑腸為用,善治津虧腸燥便秘,麻子仁丸以麻子仁、杏仁、蜂蜜、白芍益陰潤腸為主,兼配小承氣湯瀉熱通便,補中有瀉,攻潤相合,善于治療腸胃燥熱,脾津不足之脾約便秘。
【功效與作用】
潤腸通便。
【主治】
津枯腸燥證。大便艱難,以及年老和產(chǎn)后血虛便秘,舌燥少津,脈細(xì)澀。
【配伍特點】
五仁丸中集富含油脂的果仁于一方,均具有滑潤腸道的作用,配伍理氣行滯的陳皮,潤下與行氣相合,以潤燥滑腸為用,善治津虧腸燥便秘。
【臨床運用】
本方用于津虧腸燥證,臨床應(yīng)用以大便艱難,以及年老和產(chǎn)后血虛便秘,舌燥少津,脈細(xì)澀為辨證要點。
【加減化裁】
若津虧較甚者,可加瓜蔞仁、麻子以加強潤腸之力;用于產(chǎn)后血虛便秘,可加當(dāng)歸以養(yǎng)血潤腸;兼腹脹者,可加萊菔子、枳殼以理氣寬腸。
【使用注意】
孕婦慎用,斟酌。
五仁丸對很多疾病都是很有好處的,而且由于它是由天然的中藥材制成,對人體沒有任何不利的影響,有需要的人不妨一試哦。
以上就是五仁丸的一些知識,想要了解更多的中醫(yī)方劑,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大家是否知道五積丸這種中藥方劑呢?可以說五積丸在臨床中的應(yīng)用是相當(dāng)?shù)膹V泛的,那么五積丸都具有哪些特點呢?日常生活中五積丸都得到了哪些方面的應(yīng)用呢?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處方】沉香15克 木香15克 當(dāng)歸(洗,焙)15克 附子(炮,去皮、臍)15克 青橘皮(去白)15克 丁香7.5克 大黃15克(酒浸,濕紙裹,煨)縮砂仁30克 半夏15克(湯洗七次,后以生姜制曲)陳橘皮(去白)15克 京三棱15克(炮)蓬莪術(shù)l5克(炮)檳榔2.5克(銼)膽礬15克(別研)細(xì)松煙墨15克(燒留性)
【制法】上藥除膽礬外。并為細(xì)末,用肥棗50枚,去皮、核,入米醋煮棗令爛;次下膽礬末,煮少時,與前藥同和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五種膈氣,中脘痞悶,噎塞不通,飲食減少;積聚癖塊,心腹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加至30丸,食后及臨睡時用橘皮湯送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五
以上是關(guān)于五積丸怎么吃的相關(guān)介紹,希望大家看完這篇你文章后能夠?qū)ξ宸e丸有一定的認(rèn)識,這樣有助于在生活中更好的運用它。
說起五斤丸,可能對很多人來說有些陌生,只能猜出它是一種中藥方劑,對于五斤丸的作用等都不是很清楚,接下來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處方】大木瓜(去皮、瓤)牛膝(去蘆頭,用無灰酒浸一宿,揩千,切,焙)肉蓯蓉(酒浸一宿,切,焙)天麻(透明者,切,焙)各500克 虎骨(涂酥,炙令黃)沒藥(別研)川烏頭(炮,去皮、臍)山藥各120克
【制法】上藥將木瓜蒸爛,研作糊,余藥為末,共和為丸。如和不就,更用原浸牛膝酒打面糊搜勻,入藥臼內(nèi),搗一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精血不足,腰膝軟弱,行步艱難,下肢無力,寒濕腳氣。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加至50丸,空腹時用溫酒或鹽湯送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四
上文所說的關(guān)于五斤丸的功效和制作方法等大家是不是都了解了呢?我們應(yīng)該根據(jù)自己的飲食習(xí)慣來進行調(diào)節(jié)養(yǎng)生,這樣才可以對身體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效果。
五生丸自古被譽為治病的良藥。它對于很多疾病均效果顯著。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五生丸的具體的功效。
【處方】天南星(生姜汁浸一宿,焙干)半夏(湯洗七次)附子(炮,去皮、臍)白附子 天麻 白礬(枯)各30克 朱砂6克(別研為衣)
【制法】上藥為細(xì)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治風(fēng)痰上擾,頭目眩暈,嘔吐痰涎。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用生姜湯送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八
【處方】川烏 草烏 南星 五靈脂 沒藥各等分(生用)
【制法】上為細(xì)末,以酣調(diào)五靈脂末,作膏子,研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風(fēng)毒所致的干濕腳氣;一切痛風(fēng)。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服時溫酒下。
【摘錄】《普濟方》卷二四二
【處方】南星 半夏 川烏 白附子各30克 大豆(去皮稱)7.5克
【制法】上為細(xì)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癇證。
【用法用量】每服3~5丸,不過7丸,姜湯下。
【摘錄】《證治準(zhǔn)繩·類方》卷五
上文就是對五生丸的相關(guān)知識的簡單介紹,生活中也許我們不常吃到這些,但是多掌握一些藥材的藥理作用,總會對生活有所幫助的。
對于五石丸,有的人或許還不太熟悉,其實五石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對很多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關(guān)于五石丸的功效與作用將會在下文中給您介紹。
【處方】紫石英(細(xì)研,水飛)45克 鐘乳石粉45克 白石英45克(細(xì)研,水飛過)赤石脂30克(細(xì)研)石膏30克(細(xì)研,水飛過)五味子30克 熟干地黃45克 麥門冬45克(去心,焙)黃耆30克(銼)白茯苓30克 白術(shù)30克 當(dāng)歸30克(銼,微炒)人參30克(去蘆、頭)甘草(炙微赤,銼)桂心30克 芎藭30克
【制法】上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產(chǎn)后虛羸寒熱,四肢瘦弱,不思飲食,心神虛煩,夜臥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以薤白湯下30丸,日三服。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一
以上就是本文對于五石丸這種方劑的介紹了,現(xiàn)代人在物質(zhì)水平提高了之后就開始關(guān)注養(yǎng)生了,這對于我們大家的身體還是非常好的。關(guān)于養(yǎng)生的方法是有很多的,大家一定要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金沙五淋丸是一種中藥方劑,這類藥物還是常見到的,而且它對人體疾病改善有著很好的效果,對它的選擇也可以放心進行,不過在吃這類藥的時候,還需要一些方式方法。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海金沙4兩,車前子4兩,萹蓄4兩,瞿麥4兩,山楂4兩,木通4兩,赤芍4兩,當(dāng)歸4兩,熟地4兩,赤茯苓4兩,豬苓4兩,黃芩4兩,黃柏4兩,大黃4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水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便混濁,淋瀝作疼,膀胱邪熱。
【用法用量】每服2錢,燈心草湯送下。
【注意】忌辛辣食物。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濟南方)
【處方】當(dāng)歸、雄黃、川牛膝、大黃、廣木香、海金沙各等分。
【制法】上為極細(xì)末,水為小丸。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止淋。主火淋、氣淋、血淋、砂淋、花柳淋等癥及小便頻數(shù),尿管疼痛,尿后淋漓,混濁不清。
【用法用量】每服1錢或5分,黃酒送下。
【注意】忌食五辛及酸物。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
看了上文對金沙五淋丸的介紹,我們應(yīng)該明白要想讓身體快些好起來不僅需要積極配合醫(yī)生的治療,還要在日常飲食上多加注意。
人們對于健康越來越重視,中藥方劑吃的人也越來越多了,那么你知道丁香五套丸是什么嗎?是不是很想多了解一些丁香五套丸的相關(guān)知識呢?一起來看一下這篇文章吧。
【別名】五套丸(《重訂嚴(yán)氏濟生方》)。
【處方】南星(每個切作十?dāng)?shù)塊。同半夏先用水浸三日,每日易水,次用白礬60克,研碎,調(diào)人水內(nèi),再浸三日,洗凈,焙干)半夏(切破)各60克 干姜(炮)白術(shù) 良姜 茯苓各30克 丁香(不見火)木香 青皮 陳皮(去白)各15克
【制法】上藥研為細(xì)末。另用神曲30克,大麥蘗60克,同研取末,打糊和藥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溫中祛寒,消飲化食。主脾胃虛弱,痰飲內(nèi)停,聚于胸膈,頭目昏眩,胸膈脹滿,咳嗽氣急,嘔吐腹疼;或伏于中脘,臂疼不舉,腰腿沉重,脘腹虛滿,不欲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溫熟水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四
【別名】五套丸
【處方】南星(每個切作10數(shù)塊,同半夏先用水浸3日,每日易水,次用白礬2兩,研碎,調(diào)入水內(nèi),再浸3日,洗凈,焙干)2兩,半夏(切破)2兩,干姜(炮)1兩,白術(shù)1兩,良姜1兩,茯苓1兩,青皮半兩,丁香(不見火)半兩,木香半兩,陳皮(去白)半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用神曲1兩,大麥糵2兩,同研取末,打糊和藥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溫脾胃,去宿冷,消留滯,化飲食,辟霧露風(fēng)冷,山嵐障癘,不正非時之氣。主胃氣虛弱,三焦痞塞,不能宣行水谷,故為痰飲,結(jié)聚胸膈之間,頭目昏眩,胸膈脹滿,咳嗽氣急,嘔吐腹疼;或伏于中脘,則臂疼不舉,腰腿沉重;或久而不散,流入于脾,脾惡濕,得水則脹,脹則不能消化水谷,腹中虛滿而不食,酒痹停飲,痰水不消,屢服湯藥不能作效者。
【用法用量】五套丸(《重訂嚴(yán)氏濟生方》)。
【摘錄】《局方》卷四(淳(衤右)新添方)
以上就是本文對于丁香五套丸這種方劑的介紹了,現(xiàn)代人在物質(zhì)水平提高了之后就開始關(guān)注養(yǎng)生了,這對于我們大家的身體還是非常好的。關(guān)于養(yǎng)生的方法是有很多的,大家一定要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