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轉(zhuǎn)杏林丹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拿體力精力與黃金鉆石比較,黃金和鉆石是無用的廢物?!鄙鐣l(fā)展,人們越來越接受養(yǎng)生的理念,不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好比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如何進(jìn)行中醫(yī)養(yǎng)生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二轉(zhuǎn)杏林丹的功效與作用”,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大家是否知道二轉(zhuǎn)杏林丹這種中藥方劑呢?可以說二轉(zhuǎn)杏林丹在臨床中的應(yīng)用是相當(dāng)?shù)膹V泛的,那么二轉(zhuǎn)杏林丹都具有哪些特點(diǎn)呢?日常生活中二轉(zhuǎn)杏林丹都得到了哪些方面的應(yīng)用呢?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處方】鹽1兩,礬1兩,皂礬1兩,消1兩,汞1兩。
【制法】上為末,入罐,升打3炷香,取藥;加入明雄5錢,朱砂5錢,硫黃5錢,硼砂3錢,硇砂1錢,研勻入罐,再打5炷香,取藥;配入乳香1錢,沒藥1錢,兒茶1錢,血竭1錢,麝香1分5厘,棗肉為丸,如綠豆大,收固用。
【功能主治】痔瘺,腫毒,楊梅,一切瘡毒,小兒痞塊。
【用法用量】凡痔瘺服10丸,小兒痞塊服3丸,腫毒楊梅服5丸,俱黃酒送下。
【摘錄】《靈藥秘方》卷下
二轉(zhuǎn)杏林丹是一種可以幫助我們治療疾病的藥物,并且這種藥物沒有多少副作用。只要我們按照醫(yī)生的建議去使用,相信很快就可以幫助我們治好身體上的頑疾的。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中藥方劑作為傳統(tǒng)醫(yī)學(xué)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所包含的種類包羅萬象,隨著現(xiàn)在應(yīng)用的越來越廣泛,人們對它也越來越熟悉,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介紹九轉(zhuǎn)丹這種方劑。
【別名】九一丹、九一散
【處方】紅升1兩,熟石膏4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癰瘍。
【用法用量】九一丹(《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上海方)。九一散(《中國藥典》一部)。
【摘錄】《外科傳薪集》
【處方】凈紅升2兩,煅石青4兩,雄黃2錢(水飛),桃丹2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研至無聲。
【功能主治】提毒祛膿脫腐。主
【用法用量】放膏藥上貼之。
【摘錄】《內(nèi)外驗(yàn)方秘傳》
知道了九轉(zhuǎn)丹主要治療那些疾病之后,也可以了解一下九轉(zhuǎn)丹的禁忌等,以免給身體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大家想養(yǎng)生的話不妨通過一些中藥方劑來調(diào)節(jié),這樣既可以維持身心的健康,同時,又不會對身體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那么今天就來看一看二蠟膏到底有哪些功效吧。
【處方】菜油4兩,蔥白(連須)3個,川椒14粒,白蠟2錢,黃蠟2錢,白礬2錢,東丹3錢。
【功能主治】去腐生肌。主臁瘡,下部濕毒瘡。
【用法用量】將連須蔥白、川椒入菜油中,熬至色枯,去滓,再入白蠟、黃蠟、白礬,熔化離火,俟沸稍定,入東丹,急急攪勻,倒在碗內(nèi),放陰土地上1日1夜去火毒。然后將生礬5-6分,滾水泡1碗,將瘡洗凈拭干,將藥涂上如錢厚,以油紙貼,外以粗草紙略揉軟蓋上,絹帛縛之。每日1洗1涂,縛扎如法,數(shù)日即愈矣。但瘡雖愈,四邊必多水泡,癢極,切不可爬搔,若搔碎,即又成瘡矣。故雖愈,仍將藥照舊洗涂,并水泡亦涂在內(nèi),如是3-4日,全愈不癢矣。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九
【處方】黃蠟9兩,白蠟9兩,百草霜5錢,銅綠2兩。
【制法】用香油12兩,慢火熬油黑,滴水成珠為度,先下2蠟熔盡,次下銅綠、百草霜,不住手?jǐn)噭颍x火再攪,候凝方止,作隔紙膏。
【功能主治】臁瘡。
【用法用量】二面輪貼。3日內(nèi)服黃耆丸。
【摘錄】《瘍科選粹》卷五
最后提醒下二蠟膏雖是一個治療疾病的好選擇,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如果可以的放話,選擇日常多注意飲食,因?yàn)榭茖W(xué)的生活方式才是擁有健康身體的根本。
二仙桃是一種很常見的中藥,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藥材,我們需要重視起來。二仙桃在使用的時候可以搭配其他的藥物,我們需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適當(dāng)?shù)姆谩O旅嫖覀儊砜匆幌轮兴幎商业墓πc作用主要有哪些。
【別名】綠蟾蜍花、綠葉綠花、仙鵝抱蛋、水竹花
【來源】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香花羊耳蒜的全草。
【原形態(tài)】香花羊耳蒜,多年生草本。假鱗莖狹卵形;莖圓柱形,高3-8cm,被鞘。葉2枚,有時3枚;葉片革質(zhì),狹長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10cm左右,寬2-4.3cm,先端漸尖,基部鞘狀抱莖?;ㄝ阒绷?,高出葉外;總狀花序疏生多數(shù)花,花序軸稍具翅;花苞片斜生,披針形,比花梗連子房短,長約5mm;花黃綠色;中萼片狹長圓形,長約6mm,寬約2mm,先端稍鈍;側(cè)萼片斜長圓形,等長于中萼片而稍寬;花瓣絲狀,長6mm;唇瓣倒卵狀楔形,長約4mm,寬約3.5mm,先端近截形,中間微凹而具短尖,中下部邊緣略具齒;合蕊柱長約2.5mm,近端的蕊柱翅鈍圓或鈍三角形。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林下。
【性味】味辛;苦;性溫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祛風(fēng)除濕。主瘡瘍腫毒;風(fēng)寒濕痹;白帶;腰痛;咳嗽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的內(nèi)容就是對于中藥二仙桃的功效與作用的介紹,希望能夠給您帶去一定的幫助。中藥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們在治療疾病的時候需要根據(jù)疾病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藥物,更好的幫助身體解除煩惱。
只要一提到二姜湯,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它是由幾種中藥材組成的,但你知道具體是哪幾種嗎?它們各自的量又是多少呢?大部分人肯定不太清楚吧,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干姜1兩(炮),良姜1兩(生)。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瘧疾;膿血瀉利。
【用法用量】每服2錢,熱醋調(diào)下。如治瘧疾,未發(fā)前服;又治瀉痢,不拘時候服。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四一引《煙霞圣效方》
【處方】高良姜1兩,川面姜1兩,丁香半兩,人參(去蘆頭)半兩,甘草(炙)2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分清濁。主霍亂吐利。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米飲調(diào)下。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九五
【處方】良姜半兩,生白姜半兩,木香2錢半,丁香2錢半,甘草(炙)1錢半。
【制法】上銼散。
【功能主治】寒證嘔吐。
【用法用量】每服3錢,水1盞半,煎至1半,食前服。
【摘錄】《直指》卷七
對于二姜湯的功效和性質(zhì)您現(xiàn)在了解了嗎?在這里也提醒各位朋友,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生病會給生活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因此在平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及時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xí)慣才是。
有人想知道二靈丹究竟有什么作用,其實(shí)二靈丹的作用和功效有很多,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它的主要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處方】兒茶3克 冰片0.9克
【制法】上藥研勻。
【功能主治】主下疳初起流膿。
【用法用量】將瘡先用冷茶或甘草湯洗凈挹干,以雞翎將藥掃上。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二十四
【處方】何首烏(雌雄各半,采、刮、搗,俱不犯鐵,用第一淘米泔浸一伏時,漉出。于銀器內(nèi),先排棗一重,各擘開,上鋪何首烏一重,又用棗一重,復(fù)再鋪何首烏一重,令盡,次日取清河水入于藥內(nèi),藥上有水約五指,用慢火煮,候棗極爛并何首烏稍軟,取出,不用棗,只揀何首烏入在清冷水中浸少時,用竹刀子刮去黑皮及兩面浮沫令凈,竹刀切作薄片子,慢火焙干,取凈)1斤,牛膝(揀去蘆頭并細(xì)梢,只取中間粗者,折作半寸,用好酒浸2宿,取出焙干,凈)半斤。
【制法】何首烏(雌雄各半,采、刮、搗,俱不犯鐵,用第1淘米泔浸1伏時,漉出。于銀器內(nèi),先排棗1重,各擘開,上鋪何首烏1重,又用棗1重,復(fù)再鋪何首烏1重,令盡,次日取清河水入于藥內(nèi),藥上有水約五指,用慢火煮,候棗極爛并何首烏稍軟,取出,不用棗,只揀何首烏入在清冷水中浸少時,用竹刀子刮去黑皮及兩面浮沫令凈,竹刀切作薄片子,慢火焙干,取凈)1斤,牛膝(揀去蘆頭并細(xì)梢,只取中間粗者,折作半寸,用好酒浸2宿,取出焙干,凈)半斤,上藥1處拌和,入石杵臼內(nèi)搗羅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bǔ)暖腑臟,祛逐風(fēng)冷,利腰膝,強(qiáng)筋骨,黑髭發(fā),駐容顏,性溫?zé)o毒,久服輕身,延年不老。主
【用法用量】每日服60丸,空心溫酒或米飲送下。服至半月,加至70-80丸;又服至1月,加至100丸。服之百日,前疾皆去。
【摘錄】《御藥院方》卷六
服用二靈丹來進(jìn)行治療是個緩慢的過程,但是只要積極接受治療并樂觀應(yīng)對,肯定會有療效的。
說到二仙丹,大家應(yīng)該能猜到這是一種中藥的方劑,但是這個方劑是用來治療什么病癥的,很多人卻不是很清楚。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番。
【別名】賽金散(《外科大成》卷二)。
【處方】金腳砒6克 白礬30克
【功能主治】主外痔。
【用法用量】上二味,為末,傾銀罐內(nèi),鍛煙盡為度。加瓦焙蝎尾7個,生草烏3克,共為末。調(diào)敷痔上,良久去藥,再上藥,如此七次,看痔黑色,則不須上藥。
【摘錄】《外科大成》卷二
【處方】穿山甲7片 牛皮膠120克
【制法】上藥同放新瓦上燒存性,研細(xì)。
【功能主治】主發(fā)背初起。
【用法用量】好酒調(diào)下。任量飲醉,出汗為度。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七
【處方】枳殼500克(每個切二開,去瓤,入斑蝥去翅、足七個,仍將二片合住,以線十字扎緊,用上好醋浸七天,再以醋煮三小時,必要時多加好醋,煮透冷定,解去線,揀去斑蝥,只將枳殼切片陰干)紫背天葵500克(如無,以九頭獅子草代之)
【制法】上藥共為細(xì)末,將煎煮枳殼多余醋,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瘰疬。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酒、水任下,早、晚各一服。未出頭者自消,己出頭者用膏貼之自愈。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十八
【處方】何首烏1斤,川牛膝1斤。
【功能主治】黑髭發(fā)。主
【用法用量】用黑豆蒸,但要換豆多蒸幾次,是為妙法。
【摘錄】《醫(yī)統(tǒng)》卷六十六
【處方】吳茱萸、白茯苓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飲上氣,不思飲食,小便不利,頭目昏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熟水,溫酒任下。
【摘錄】《濟(jì)陽綱目》卷二十四
【處方】沉香1兩,萊菔子(淘凈,蒸熟,曬干)5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生姜汁為細(xì)丸。
【功能主治】一切哮癥。
【用法用量】每服8分,白滾湯送下。
【摘錄】《玉案》卷四
【處方】瞿麥4錢,蒲黃2錢。
【功能主治】產(chǎn)婦敗血閉塞水溝,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會約》卷十五
【處方】姜半夏1兩,貝母1兩(初時用象貝,久嗽用川貝)。
【制法】上為末,姜汁為丸。
【功能主治】頓嗽,咳嗽接連四五十聲者。
【用法用量】每服1-2錢。小兒減半,頻服即效。
【摘錄】《集驗(yàn)方"文堂集驗(yàn)方
上文主要介紹了二仙丹的作用以及怎么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食用,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幫到大家。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齡,就會患有一些疾病,因此在對藥物進(jìn)行選擇時,一定要注意不能隨意,對二丹丸這種中藥方劑也是一樣,需要先對它進(jìn)行很好的了解,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處方】丹參45克 丹砂6克(為衣)遠(yuǎn)志(去心)15克 茯神30克 人參15克 菖蒲15克 熟地黃45克 天門冬45克(去心)麥門冬30克(去心)甘草30克
【制法】上藥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安神定志。主健忘。
【用法用量】每服50~100丸,空腹時服。
【摘錄】《素問病機(jī)氣宜保命集》卷中
【別名】二丹丹、加減固本丸、二參丹、二參丸
【處方】丹參1兩半,丹砂2錢(為衣),遠(yuǎn)志(去心)半兩,茯神1兩,人參5錢,菖蒲5錢,熟地黃1兩半,天門冬1兩半(去心),麥冬1兩(去心),甘草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養(yǎng)神定志和血。內(nèi)安心神,外華腠理。主健忘。
【用法用量】二丹丹(《醫(yī)學(xué)正傳》卷一)、加減固本丸(《醫(yī)學(xué)入門》卷七)、二參丹(《東醫(yī)寶鑒·雜病篇》卷二)、二參丸(《醫(yī)燈續(xù)焰》卷十八)。①《保命集》:此治之法,一藥安神,一藥清肺。故清中清者,歸肺以助天真;清中濁者,堅(jiān)強(qiáng)骨髓;血中之清,榮養(yǎng)于神;血中之濁,榮華腠理。②《醫(yī)門法律》:中風(fēng)證,心神一虛,百骸無主,風(fēng)邪擾亂,莫由驅(qū)之使出。此方安神益虛,養(yǎng)血清熱息風(fēng),服之安睡,功見一斑矣。相傳用愈風(fēng)湯吞下,殊失用方之意。
【摘錄】《保命集》卷中
【處方】丹砂(別研)半兩,鉛丹(別研)半兩,甘草(炙,銼)半兩,當(dāng)歸(切、焙)3分,常山3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瘧,心神驚悸。
【用法用量】每服3丸,食前溫酒送下;未發(fā)時再服。候饑,即以蔥,豉粥與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三十六
二丹丸的功效和用途非常廣泛,對老百姓而言是一個很好的良藥。大家有需要時不妨試一試,因?yàn)樗鼛缀鯖]有副作用,所以可以放心服用。
二消散已經(jīng)被很多人所熟知,但是二消散怎么吃有些人并非知道的很詳細(xì),那么二消散到底該什么情況下吃呢?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烏魚骨、樸消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吹奶。
【用法用量】用葦筒兒盛藥吹入鼻中,仍令人用藥末下腫痛處。徐徐消去。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四七
【處方】雄黃2錢,明礬2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風(fēng)濕諸腫痛癢,瘡疥。
【用法用量】面糊調(diào)膏攤貼。數(shù)月必愈?;蛴貌枵{(diào),鵝翎蘸掃患上。
【摘錄】《青囊秘傳》
【處方】螻蟈1個(大者佳),大戟2錢,芫花2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十種臌癥。
【用法用量】好酒調(diào)服。
【注意】忌房事、辛辣、油膩。濕熱之物。
【摘錄】《攝生眾妙方》卷六
大家看過對二消散的介紹之后,肯定有很多的想法吧,有沒有覺得很長知識呢,活到老學(xué)到老啊,中醫(yī)文化博大精深,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fā)揚(yáng)下去。
二香丸,大家估計(jì)不會陌生吧,都應(yīng)該多多少少知道一點(diǎn)。但是你真的了解二香丸嗎?如果不是很清楚的話,不妨瀏覽一下本篇文章哦。
【處方】三棱1兩,莪術(shù)(醋煮)1兩,炒曲1兩,姜黃1兩,南星1兩,山楂2兩,木香1兩,沉香1兩,香附3錢,黃連(用茱萸炒,去茱萸)5錢(凈),蘿卜子半兩,桃仁半兩,山梔半兩,枳核(炒)半兩。
【制法】上為末,姜汁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狐疝,上下出入作痛;或疝痛作則腹內(nèi)塊痛止,疝痛止則腹內(nèi)塊痛復(fù)作。
【用法用量】《東醫(yī)寶鑒·外形篇》無沉香。
【摘錄】方出《丹溪心法》卷四,名見《東醫(yī)寶鑒·外形篇》卷四
【處方】肉豆蔻(面裹煨香)、丁香、木香、干姜(炮)各等分。
【制法】上藥1處,用白面裹定,慢火煨,令面熟為度,取出去面不用,同為末,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痢久不愈,諸藥不能治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溫米飲送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七
【處方】半夏2錢(湯洗去滑),硫黃(研細(xì))1錢,丁香1錢,木香1錢,滑石1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生姜汁煮面糊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兒胃冷停痰,嘔吐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時用溫米飲湯送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八
【處方】木香2兩,檳榔(銼)2兩,雞舌香1兩半,吳茱萸(湯洗,焙干,炒)1兩半,當(dāng)歸(銼,焙)1兩半,陳橘皮(湯去白,焙)1兩半,訶黎勒皮(煨)1兩半,生姜(切,焙)1兩半。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腳氣妨悶,不下食,瘦弱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煎橘皮湯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八十一
【處方】南木香半兩,丁香半兩,青皮(浸,去白,曬)半兩,橘紅半兩,草果仁半兩,肉豆蔻(生)半兩,白豆蔻(仁)半兩,五靈脂(香潤者,別研)半兩,蓬術(shù)(炮,乘熱碎碾)7錢半,縮砂仁7錢半。
【制法】上為細(xì)末,用川巴豆肉半兩,研如泥,漸入藥末,研和,白面稀糊丸,如麻子大,候干。
【功能主治】積滯氣秘,心腹刺痛,中滿壅嗽。
【用法用量】每服3丸,加至5-7丸止,姜湯送下;壅嗽,紫蘇、生姜煎湯送下。
【摘錄】《直指》卷十五
上文介紹了二香丸的妙用,可見它的功能有很多,是不可多得的好方劑。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服用前請一定要了解清楚相關(guān)的用藥禁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