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仁通幽湯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耳?!比祟惖臍v史長河中,圍繞養(yǎng)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傳,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需要掌握相關(guān)養(yǎng)生知識。日常生活中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二仁通幽湯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你知道二仁通幽湯嗎?在對它沒有足夠的了解的情況下人們在選擇二仁通幽湯時會產(chǎn)生很多的猶豫和顧慮,例如它的效果如何?它應(yīng)該怎么吃?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做一個回答。
【處方】桃仁、郁李仁、歸尾、小茴、紅花、制大黃、桂枝、川楝子。
【功能主治】脈實,久病瘀熱在血,胸不爽,小腹墜,能食不渴,二便澀少。
【用法用量】《重訂通俗傷寒論》:血脹,多因絡(luò)瘀,或早服截瘧藥,脹在右邊者為肝脹,在左邊者為脾脹;或婦人寒郁子宮,子宮積瘀,脹在少腹者為石瘕?!秲?nèi)經(jīng)》所謂惡血不瀉,衃以留止,日以益大,可導(dǎo)而下是也。治宜行血通絡(luò)。二仁通幽湯:光桃仁九粒,郁李凈仁二錢,歸尾錢半,小茴三分拌炒川楝子一錢,藏紅花五分,酒炒生錦紋錢半,桂枝尖四分,磨沖《良方》(當作《醫(yī)學(xué)正傳》)桃奴丸。
【摘錄】方出《臨證指南醫(yī)案》,名見《重訂通俗傷寒論》
以上就是二仁通幽湯的一個介紹, 希望通過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對于這一個養(yǎng)生方劑的選擇問題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們運用一些比較科學(xué)的方法去,幫助自己達到養(yǎng)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
相關(guān)閱讀
生活當中我們有很多再熟悉不過的食材,這些食材雖然普通,但是如果可以做到健康合理搭配的話,對我們的身體會帶來更多營養(yǎng)保健價值的。那么你知道益智仁粥(二)的制作方法嗎?下面就一起去了解一下。
益智仁粥(二)
【來源】 《審要袖珍小兒方論》
【原料】 益智仁30-50克,白茯苓30-50克,大米30-50克。
【制作】 先把益智仁同白茯苓烘干后,一并放入碾槽內(nèi),研為粉末。大米淘洗干凈后如常法放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煮成稀薄粥。待粥將熟時,每次調(diào)入藥粉3-5克,稍煮即可。
【用法】 每日早晚2次,空腹趁熱服食,連用5-7天。也可用米湯調(diào)藥粉3-5克,溫熱空腹服食。
【療效】 益脾,暖腎,固氣。適用于小兒遺尿,也可用于小兒多涎(淌口水)等。
【宜忌】 只宜熱服,不可冷食。
上文中關(guān)于益智仁粥(二)的一些介紹讓我們懂得了很多,養(yǎng)生的方法其實也是有很多分類的。而利用粥養(yǎng)生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在補充能量的同時也調(diào)理了我們的身體。
薏苡仁酒(二)是一種中藥藥酒,薏苡仁酒(二)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薏苡仁酒(二)最大的功效在于可以溫和地調(diào)理人的身體,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薏苡仁酒(二)——(痹證)
(《活人書》)
【配方】薏苡仁、牛膝各二兩,海桐皮、五加皮、獨活、防風、枳殼(炒)、杜仲(姜汁炙)各一兩,干生地黃二兩半,白術(shù)半兩。
【制法】上為粗末,入生絹袋內(nèi),用好酒五升浸,春秋冬二七日,夏月盛熱,分作數(shù)貼,逐貼浸酒。
【主治】腳痹。
【用法】每日空心溫服一盞或半盞,日三四服,常令酒氣醺醺不絕。
說明:久服,覺皮膚下如數(shù)百條蟲行,即風濕氣散。
閱讀完上面的關(guān)于薏苡仁酒(二)的內(nèi)容,我深深的覺得先人的智慧真是偉大,能夠發(fā)明出把中藥材和酒結(jié)合在一起的藥酒,而且在對病癥的治療上還能有這么好的效果。古人的智慧果然不可小覷。
我們都知道薈黃二仁丸對于我們的健康來講是有著極大的幫助的,但是很多人對于薈黃二仁丸都不是非常的了解,根本不知道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藥物,那么下面我們一起詳細了解下這個問題。
【處方】老色蘆薈30粒,真凈輕粉3錢,關(guān)西牛黃2錢,桃仁(去皮)30粒,杏仁(去皮)30粒,明凈腰雄黃4錢。
【制法】上為末,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梅毒下疳,淋濁陰(匿蟲)諸證,真陰已虛,不任攻伐者。
【用法用量】壯者每服1錢至2錢,弱者減之,以鮮生地、仙遺糧、銀花3味煎湯送下。即以此3味常服代茶。
【摘錄】《藥奩啟秘》
對于薈黃二仁丸的功效和性質(zhì)您現(xiàn)在了解了嗎?在這里也提醒各位朋友,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生病會給生活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因此在平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及時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xí)慣才是。
在日常生活中會看到不少人使用中藥方劑治療一些疾病,那么這種做法的療效如何呢?答案毋庸置疑。傳統(tǒng)中醫(yī)中藥已存在幾千年的歷史,足以驗證它的正確性。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種中藥方劑麻仁湯。
【處方】麻子仁2合半(炒),升麻3兩,豉2兩,射干1分半,大黃(銼,炒)1分半,甘草(炙,銼)1分半,陳橘皮(湯浸去白,炒)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腳氣,大腸結(jié)澀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以水1盞半,加生姜1棗大(拍破),煎至8分,去滓,下芒消末半錢匕,更煎1-2沸,空腹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四
【處方】大麻仁5兩,枸杞葉5兩,干姜(炮)1兩,桂(去粗皮)半兩,甘草(炙,銼)2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虛勞少氣,骨節(jié)熱痛。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以水1盞,煎取半盞,去滓,空腹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八
【處方】麻子仁5合(炒熟,研如膏),大豆1升(炒熟),桑根白皮(銼細,炒)3兩。
【制法】上將麻仁與桑白皮拌勻。
【功能主治】腳氣氣急,大小便澀,通身浮腫,漸成水候。
【用法用量】每服以水1盞半,先煎大豆3合,熟,去豆下2味5錢匕,煎至7分,去滓溫服,空腹、日午、臨臥各1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三
【處方】麻子仁半兩,黃芩(去黑心)半兩,甘草(炙,銼)半兩,梔子仁半兩,大黃(銼,炒)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傷寒大便5-日6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以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下樸消末半錢匕,溫服,如人行5里再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二十六
【處方】大麻仁(微炒)1升,赤小豆1升。
【功能主治】腳氣沖心,上氣,大小便澀,小腹急痛。
【用法用量】上以水7升,煎取2升半,去滓,分3次溫服,隔兩日更1劑。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二
通過本文的介紹我們發(fā)現(xiàn)麻仁湯的好不僅體現(xiàn)在對某些疾病的治療效果上,而且它的副作用小更是從古至今都受人推崇,養(yǎng)生效果真的超贊。
瓜蔞仁湯是一種純天然的中藥方劑,它是以幾種生活中常見的中藥材為主要原料,采用了藥食同源的傳統(tǒng)中醫(yī)配方混合而成的。下面就來看一看瓜蔞仁湯有哪些功效吧。
【處方】瓜蔞霜2錢,米仁2錢,川貝母(去心)錢半,天門冬(去心)錢半,金銀花錢半,麥門冬(去心)錢半,百合錢半,甘草節(jié)3分,桑白皮(蜜炙)1錢,桔梗1錢。
【功能主治】肺癰??韧俪硖担确x如膿,黃赤間雜,甚則咳出白血,手掌干澀,皮膚不澤,脈數(shù)而疾。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古今醫(yī)徹》
【處方】桔梗2兩,枳殼1兩,瓜蔞仁4兩(另研),半夏5錢。
【制法】上為末,以姜汁糊為丸。
【功能主治】七情氣郁成痰,氣噎痞痛,喘悶。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用蜜糖湯送下,日3次。
【各家論述】法宜和氣豁痰為要,故用桔梗利氣,瓜蔞、半夏豁痰。
【摘錄】《杏苑》卷四
看完了上面的介紹我們了解到,瓜蔞仁湯的正確飲用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滋補保健功效,所以在生活當中大家對于方劑的選擇應(yīng)該引起足夠的重視,這樣子才可以更好的發(fā)揮它帶來的保健功效。
制作中藥方劑,不但需要自信心和耐心,而且要對各種食材的營養(yǎng)成分有所了解,否則,搭配不當,將影響方劑的藥用價值和味道。下面我們?yōu)榇蠹彝扑]一種做法。頗受人們歡迎的方劑橘子仁湯。
【處方】橘子仁 當歸 萆薢 獨活 肉桂 木豬苓 防風 附子 草烏 杏仁 赤芍藥 甘草 厚樸 麻黃 沒藥 羌活 地黃 川烏 川芎 茴香各等分
【制法】上藥共研細末。
【功能主治】治風濕腰腳疼痛,服諸藥不效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時用木瓜酒調(diào)下。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一
【處方】橘子仁(炒)。
【功能主治】氣攻腰痛。
【用法用量】每服1錢,酒1盞,煎至7分,和滓空心服。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三
看了上面關(guān)于橘子仁湯這種中藥方劑的簡單介紹,我們知道如果堅持運用方劑的形式進行治療,對于有些疾病來說是可以痊愈的。大家不妨試試看。
梔子仁湯對于許多人來說都是有點陌生的,其實它是一種中藥方劑,對一些特定的疾病有著很好的治療效果,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梔子仁、赤芍藥、大青、知母、升麻、杏仁,各一錢。黃芩(一錢半),石膏(二錢半),柴胡(二錢),甘草(半錢)。
【功能主治】治發(fā)斑煩躁,面赤咽痛,潮熱。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鐘,生姜五片,豆豉五十粒,煎至一鐘,不拘時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別名】陽毒梔子湯(《證治準繩·傷寒》卷三)。
【處方】梔子仁30克 柴胡45克(去苗)川升麻60克 黃芩60克 赤芍30克 大青30克 石膏60克 知母30克 甘草15克(炙赤,銼)杏仁60克(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制法】上藥搗為粗末。
【功能主治】治陽毒傷寒,壯熱,百節(jié)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200毫升,入生姜4克,豉100粒,煎至120毫升,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摘錄】《類證活人書》卷十六
【處方】梔子仁7.5克 芎藭15克 酸棗仁(炒)30克 陳橘皮(去白,炒)人參 白茯苓(去黑皮)各15克 豉(炒)7.5克
【制法】上七味,粗搗篩。
【功能主治】治傷寒后,虛煩不得眠睡,嘔逆。
【用法用量】每服10克,用水25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時溫服,一日二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三十二
上面給我們介紹了梔子仁湯到底是由哪幾種中藥材組合而成,怎么樣?現(xiàn)在了解了嗎?其實中藥方劑還有很多沒有在臨床上得到應(yīng)用,但我相信隨著科技醫(yī)療的發(fā)展,它一定會實現(xiàn)的。
中藥方劑是一種治療疾病的非常好的方法,那么你知道馬通湯嗎?它是由哪幾種藥材組成的呢?它應(yīng)該如何食用呢?今天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馬通汁1升,干地黃4兩,阿膠4兩,當歸3兩,艾葉3兩。
【功能主治】妊娠卒驚奔走,或從高墜下,暴出血數(shù)升。腰痛損傷,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2升半,去滓,納馬通汁及膠令烊,分3服。不愈重作。
【摘錄】《普濟方》卷三四四引《肘后方》
【處方】赤馬通汁1升(取新馬屎,絞取汁;干者水浸,絞取汁),生艾葉3兩,阿膠3兩,當歸2兩,干姜2兩,好墨半丸。
【功能主治】治漏下血,積月不止。
【用法用量】以水8升,酒2升,煮取3升,去滓,納馬通汁及膠,微火煎取2升,分2服,相去如人行10里久。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漏下積月不止,非濕熱毒蘊即瘀垢生蟲,故用馬通專行滌垢,而兼膠、艾、歸、姜和營之品,可謂當矣。更取焰燼之余結(jié)成火土而現(xiàn)坎水之象,以制離火之災(zāi),深得同氣相求之妙,然非姜、艾相需,不無止截之虞。每見世醫(yī)治吐衄崩漏,令人以墨入生地黃汁中服之,應(yīng)手即止,向后瘀積月深,盈科而行,屢發(fā)屢截,劫之不應(yīng),倉扁不能復(fù)圓矣。然《千金》治吐血方,未嘗不用生地黃也。然必兼辛散之制,即用一味搗汁,又須漬汁以酒,當無阻滯之患矣。
【摘錄】《千金》卷四
通過小編介紹的馬通湯的詳解,大家是不是對馬通湯更有了解了呢?如果沒有很了解的話,大家可以多看幾遍哦,馬通湯的功效與作用還有很多,適量的服用還是挺好的,可以使身體更健康呢。
眾所周知寒通湯是一種中藥方劑,可是大家對于寒通湯的功效了解多少呢?寒通湯到底應(yīng)該怎么吃呢?想知道這些的話,一起來看一下這篇文章吧。
【處方】滑石30克 生杭芍30克 知母24克 黃柏24克
【功能主治】清利濕熱。治下焦蘊蓄實熱,膀胱腫脹。溺管閉塞,小便滴瀝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上冊
【處方】滑石1兩,生杭芍1兩,知母8錢,黃柏8錢。
【功能主治】下焦蘊蓄實熱,膀胱腫脹,溺管閉塞,小便滴瀝不通。
【臨床應(yīng)用】癃閉:一人,年六十余,溺血數(shù)日,小便忽然不通,兩日之間滴瀝全無。病人不能支持,自以手揉擠,流出血水少許,稍較輕松。揉擠數(shù)次,疼痛不堪揉擠。彷徨無措,求為診治。其脈沉而有力,時當仲夏,身覆厚被,猶覺寒涼,知其實熱郁于下焦,溺管因熱而腫脹不通也。為擬此湯,一劑稍通,又加木通、海金沙各二錢,服兩劑全愈。
【摘錄】《衷中參西》上冊
以上是關(guān)于寒通湯怎么吃的相關(guān)介紹,希望大家看完這篇你文章后能夠?qū)幸欢ǖ恼J識,這樣有助于在生活中更好的運用它。
大家都知道白通湯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那知不知道白通湯的功效和作用呢?白通湯的食用方法呢?下面就一一的為大家解惑。
【處方】附子15g 干姜6g 蔥白四根
【來源】白通湯即四逆湯去甘草,減少干姜用量,再加蔥白而成。主治陰寒盛于下焦,急需通陽破陰,以防陰盛逼陽,所以用辛溫通陽之蔥白,合姜、附以通陽復(fù)脈。因下利甚者,陰液必傷,所以減干姜之燥熱,寓有護陰之意。若利不止,厥逆無脈,干嘔煩者,是陰寒盛于里,陽氣欲上脫,陰氣欲下脫之危象,所以急當用大辛大熱之劑通陽復(fù)脈,并加膽汁、人尿滋陰以和陽,是反佐之法。原文有“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xù)者生?!狈胶筮€有“若無膽,亦可用”,可知重在人尿。這些都是白通加豬膽汁湯證治精細之處,與通脈四逆湯之“無豬膽,以羊膽代之”之反佐法,皆有深意,須詳加領(lǐng)悟。
【功能主治】破陰回陽,宣通上下。少陰病陰盛戴陽證。手足厥逆,下利,脈微,面赤者。
【用法用量】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若“利不止,厥逆無脈,干嘔,煩者”,加豬膽汁一合(5ml),人尿五合(25ml),名“白通加豬膽汁湯”。
【摘錄】《傷寒論》
【處方】蔥白4莖 干姜3克 附子10克(生)
【功能主治】破陰回陽,宣通上下。治少陰病,下利,四肢厥逆,面赤脈微之戴陽證。
【用法用量】上三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分溫再服。
【摘錄】《傷寒論》
【處方】干姜2兩,附子(生用)2兩。
【功能主治】傷寒發(fā)熱,大便自利。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錢,水2盞,煎6分,去滓溫服。
【摘錄】《易簡》
【處方】大附子1枚(生,削去黑皮,破8片),干姜半兩(炮),甘草半兩(炙),蔥白14莖(一方有犀角半兩)。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傷寒泄痢不已,口渴不得下食,虛而煩。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1升2合,去滓,溫分再服。
【注意】忌海藻、菘菜、豬肉。
【摘錄】《外臺》卷二引《肘后方》
【處方】白術(shù)、木通、木瓜、前胡、柴胡、羌活、獨活、花粉、金銀花、風藤、牛膝、甘草、陳皮、角針、蒺藜、薄荷、米仁、蒼耳子、皂角子各等分。
【功能主治】風癩。
【用法用量】每貼加土茯苓1兩,生姜、大棗為引,水煎服。
【摘錄】《解圍元藪》卷四
關(guān)于白通湯的用法用量還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經(jīng)了解了。雖然說這類藥物對于治療許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但是本藥物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
我們都知道二冬二母湯對于我們的健康來講是有著極大的幫助的,但是很多人對于二冬二母湯都不是非常的了解,根本不知道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藥物,那么下面我們一起詳細了解下這個問題。
【處方】麥冬 天門冬 知母 川貝母
【功能主治】養(yǎng)陰潤肺,化痰止咳。主內(nèi)傷燥痰,咳嗽喘逆,時咳時止,痰不能出,連嗽不已,脈兩尺沉數(shù);或肺熱身腫,燥咳煩悶,脈右寸洪數(shù)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癥因脈治》卷二
【處方】知母、浙貝母、天冬、麥冬、桑皮、杏仁、前胡、枳殼、竹茹、甘草、荊芥、銀花、望月砂。
【功能主治】小兒麻疹已退4-5日后,咳嗽不止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注意】冬月不宜服。
【摘錄】《痘疹會通》卷五
通過本文,相信你學(xué)到更多的二冬二母湯食用方法了吧!二冬二母湯可以增強我們身體的抵抗力,調(diào)理各個系統(tǒng)的機能,了解了二冬二母湯這么多的功效,大家不妨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