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通湯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百病息。心靜才是養(yǎng)生之本。古往今來,人們都普通注意養(yǎng)生!只有作好了平日的養(yǎng)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怎么才能作好中醫(yī)養(yǎng)生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經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白通湯的功效與作用,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大家都知道白通湯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那知不知道白通湯的功效和作用呢?白通湯的食用方法呢?下面就一一的為大家解惑。
【處方】附子15g 干姜6g 蔥白四根
【來源】白通湯即四逆湯去甘草,減少干姜用量,再加蔥白而成。主治陰寒盛于下焦,急需通陽破陰,以防陰盛逼陽,所以用辛溫通陽之蔥白,合姜、附以通陽復脈。因下利甚者,陰液必傷,所以減干姜之燥熱,寓有護陰之意。若利不止,厥逆無脈,干嘔煩者,是陰寒盛于里,陽氣欲上脫,陰氣欲下脫之危象,所以急當用大辛大熱之劑通陽復脈,并加膽汁、人尿滋陰以和陽,是反佐之法。原文有“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xù)者生?!狈胶筮€有“若無膽,亦可用”,可知重在人尿。這些都是白通加豬膽汁湯證治精細之處,與通脈四逆湯之“無豬膽,以羊膽代之”之反佐法,皆有深意,須詳加領悟。
【功能主治】破陰回陽,宣通上下。少陰病陰盛戴陽證。手足厥逆,下利,脈微,面赤者。
【用法用量】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若“利不止,厥逆無脈,干嘔,煩者”,加豬膽汁一合(5ml),人尿五合(25ml),名“白通加豬膽汁湯”。
【摘錄】《傷寒論》
【處方】蔥白4莖 干姜3克 附子10克(生)
【功能主治】破陰回陽,宣通上下。治少陰病,下利,四肢厥逆,面赤脈微之戴陽證。
【用法用量】上三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分溫再服。
【摘錄】《傷寒論》
【處方】干姜2兩,附子(生用)2兩。
【功能主治】傷寒發(fā)熱,大便自利。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錢,水2盞,煎6分,去滓溫服。
【摘錄】《易簡》
【處方】大附子1枚(生,削去黑皮,破8片),干姜半兩(炮),甘草半兩(炙),蔥白14莖(一方有犀角半兩)。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傷寒泄痢不已,口渴不得下食,虛而煩。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1升2合,去滓,溫分再服。
【注意】忌海藻、菘菜、豬肉。
【摘錄】《外臺》卷二引《肘后方》
【處方】白術、木通、木瓜、前胡、柴胡、羌活、獨活、花粉、金銀花、風藤、牛膝、甘草、陳皮、角針、蒺藜、薄荷、米仁、蒼耳子、皂角子各等分。
【功能主治】風癩。
【用法用量】每貼加土茯苓1兩,生姜、大棗為引,水煎服。
【摘錄】《解圍元藪》卷四
關于白通湯的用法用量還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經了解了。雖然說這類藥物對于治療許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但是本藥物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
相關閱讀
隨著社會生活節(jié)奏的不斷的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卻在慢慢的下降,有很多人在生活中會這樣那樣的疾病,那么選擇什么藥物好呢?中藥方劑可不可以呢?那么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方劑椒附白通湯。
【處方】生附子(炒黑)3錢,川椒(炒黑)2錢,淡干姜2錢,蔥白3莖,豬膽汁半燒酒杯(去渣后調入)。
【功能主治】齊通三焦之陽,急驅濁陰。主足太陰寒濕,舌白滑,甚則灰,脈遲,不食,不寐,大便窒塞,濁陰凝聚,陽傷腹痛,痛甚則肢逆。
【用法用量】上水5杯,煮成2杯,分2次涼服。
【各家論述】此苦辛熱法復方也。苦與辛合,能降能通,非熱不足以勝重寒而回陽。附子益太陽之標陽,補命門之真火,助少陽之火熱。蓋人之命門,與太陽之陽少陽之陽旺,行水自速。三焦通利,濕不得停,焉能聚而為痛,故用附子以為君,火旺則土強。干姜溫中逐濕痹,太陰經之本藥,川椒燥濕除脹消食,治心腹冷痛,故以二物為臣。蔥白由內而達外,中空通陽最速,亦主腹痛,故以之為使。濁陰凝聚不散,有格陽之勢,故反佐以豬膽汁,豬水畜,屬腎,以陰求陰也;膽乃甲木,從少陽,少陽主開泄,生發(fā)之機最速。此用仲景白通湯,與許學士椒附湯,合而裁制者也。
【摘錄】《溫病條辨》卷二
以上就是對椒附白通湯配方的詳細介紹,是一個不錯之選,不過制作的時候需要適量,過多會造成資源浪費也對身體有很大影響。
附姜白通湯,大家估計不會陌生吧,都應該多多少少知道一點。但是你真的了解附姜白通湯嗎?如果不是很清楚的話,不妨瀏覽一下本篇文章哦。
【別名】姜附白通湯
【處方】附子(炮,去皮臍)5錢,干姜(炮)5錢,蔥白5莖(取汁),豬膽(大者)半枚。
【功能主治】回陽散陰。主暴卒中寒,厥逆嘔吐,瀉利色青色冷,肌膚凜栗無汗,盛陰沒陽之證。
【用法用量】姜附白通湯(《成方切用》卷六)。
【各家論述】《重訂通俗傷寒論》:以大劑附、姜回陽為君,臣以蔥汁,得生陽之氣獨盛,以辛通脈道,反佐以一味膽汁者,恐陽藥一飲即吐,格拒而不得入也。此為溫熱回陽,苦辛通格之良方。
【摘錄】《法律》卷二
沒有想到吧,附姜白通湯也是讓人很驚訝,中醫(yī)果然博大精深,希望我們可以繼續(xù)把我們的傳統(tǒng)醫(yī)學發(fā)揚光大,繼承下去。
基本上一提到白通加豬膽汁湯,大家都不是太陌生,但對于白通加豬膽汁湯具體有哪些功效,它又該怎么吃等,很多人還是不太了解,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處方】蔥白4莖 干姜3克 附子10克(生)人尿15毫升 豬膽汁3毫升
【功能主治】治少陰病,利不止,厥逆無脈,干嘔而煩者。
【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納膽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溫再服。若無膽,亦可用。
【摘錄】《傷寒論》
【處方】熟附子2錢,干姜8分,焦術2錢,茯苓2錢,炙甘草2錢,蔥2莖(去尖白)。
【功能主治】產后類中風痙癥。
【用法用量】入豬膽汁3匙沖服。
【摘錄】《胎產秘書》卷三
從上面的介紹中可以知道白通加豬膽汁湯的作用十分的廣泛,所以現在很多的科學家都在研究如何可以將其應用到臨床中,預防和治療一些疾病。
中藥方劑是一種治療疾病的非常好的方法,那么你知道馬通湯嗎?它是由哪幾種藥材組成的呢?它應該如何食用呢?今天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馬通汁1升,干地黃4兩,阿膠4兩,當歸3兩,艾葉3兩。
【功能主治】妊娠卒驚奔走,或從高墜下,暴出血數升。腰痛損傷,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2升半,去滓,納馬通汁及膠令烊,分3服。不愈重作。
【摘錄】《普濟方》卷三四四引《肘后方》
【處方】赤馬通汁1升(取新馬屎,絞取汁;干者水浸,絞取汁),生艾葉3兩,阿膠3兩,當歸2兩,干姜2兩,好墨半丸。
【功能主治】治漏下血,積月不止。
【用法用量】以水8升,酒2升,煮取3升,去滓,納馬通汁及膠,微火煎取2升,分2服,相去如人行10里久。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漏下積月不止,非濕熱毒蘊即瘀垢生蟲,故用馬通專行滌垢,而兼膠、艾、歸、姜和營之品,可謂當矣。更取焰燼之余結成火土而現坎水之象,以制離火之災,深得同氣相求之妙,然非姜、艾相需,不無止截之虞。每見世醫(yī)治吐衄崩漏,令人以墨入生地黃汁中服之,應手即止,向后瘀積月深,盈科而行,屢發(fā)屢截,劫之不應,倉扁不能復圓矣。然《千金》治吐血方,未嘗不用生地黃也。然必兼辛散之制,即用一味搗汁,又須漬汁以酒,當無阻滯之患矣。
【摘錄】《千金》卷四
通過小編介紹的馬通湯的詳解,大家是不是對馬通湯更有了解了呢?如果沒有很了解的話,大家可以多看幾遍哦,馬通湯的功效與作用還有很多,適量的服用還是挺好的,可以使身體更健康呢。
眾所周知寒通湯是一種中藥方劑,可是大家對于寒通湯的功效了解多少呢?寒通湯到底應該怎么吃呢?想知道這些的話,一起來看一下這篇文章吧。
【處方】滑石30克 生杭芍30克 知母24克 黃柏24克
【功能主治】清利濕熱。治下焦蘊蓄實熱,膀胱腫脹。溺管閉塞,小便滴瀝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
【處方】滑石1兩,生杭芍1兩,知母8錢,黃柏8錢。
【功能主治】下焦蘊蓄實熱,膀胱腫脹,溺管閉塞,小便滴瀝不通。
【臨床應用】癃閉:一人,年六十余,溺血數日,小便忽然不通,兩日之間滴瀝全無。病人不能支持,自以手揉擠,流出血水少許,稍較輕松。揉擠數次,疼痛不堪揉擠。彷徨無措,求為診治。其脈沉而有力,時當仲夏,身覆厚被,猶覺寒涼,知其實熱郁于下焦,溺管因熱而腫脹不通也。為擬此湯,一劑稍通,又加木通、海金沙各二錢,服兩劑全愈。
【摘錄】《衷中參西》上冊
以上是關于寒通湯怎么吃的相關介紹,希望大家看完這篇你文章后能夠對寒通湯有一定的認識,這樣有助于在生活中更好的運用它。
解毒通脈湯是一種中藥方劑,看起來并不怎么好看,但是解毒通脈湯卻有很多的功效,下面就來看看吧。
【處方】桃仁3錢,大黃2錢,水蛭2錢,虻蟲2錢,銀藤1兩,生石膏8錢,丹皮2錢,連翹5錢,梔子3錢,黃芩3錢,延胡索2錢,赤芍2錢。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通脈止痛。主寒濕阻絡,惡露不下,毒邪逆串經脈,氣血壅滯,堵塞血脈,郁久化熱所致的產后急性血栓性靜脈炎。發(fā)熱肢腫,疼痛難忍。
【各家論述】方中水蛭、虻蟲入血分,化瘀血,蝕死血;桃仁活血化瘀;大黃入血分,化瘀血,清解血分毒熱;赤芍、丹皮清熱涼血,活血破血;石膏、連翹、梔子、黃芩清熱解毒而散結;金銀藤清熱解毒,通血脈活絡;延胡索行氣活血止痛。此方邊清邊通,使?jié)穸緹嵝暗靡郧褰?,瘀血死血得以活散?/p>
【摘錄】《劉奉五婦科經驗》
現在大家知道了吧,解毒通脈湯的對疾病的療效有很多,對我們恢復健康很有幫助。
生病會給我們身體帶來巨大的危害,嚴重的可導致身體功能紊亂等問題,中藥方劑在一些疾病上有著非常好的效果,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柴胡通塞湯。
【處方】柴胡3兩,黃芩3兩,橘皮3兩,澤瀉3兩,羚羊角3兩,生地黃1升,香豉1升(別盛),梔子4兩,石膏6兩,芒消2兩。
【功能主治】下焦熱,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納芒消,分3服。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取柴胡提摯清陽,與手少陽同秉樞機,并取羚羊伐肝散結,黃芩瀉肝膽火,橘皮和水谷氣,生地治傷中血痹,澤瀉行水清陰,梔子瀉三焦火,以為通塞泄熱之去路。
【摘錄】《千金》卷二十
【處方】柴胡(去苗)3分,黃芩(去黑心)3分,陳橘皮(湯浸去白,微炒)3分,澤瀉3分,羚羊角(鎊)3分,梔子仁1兩,石膏1兩,大黃(銼,炒)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大小便不通,下焦熱結。
【用法用量】每服4錢匕,水1盞,入生地黃1分(拍破),豉半分(微炒),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七
有關柴胡通塞湯的食用方法等今天就先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A硗?,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有關這方面的小常識,大家不妨多多的留意一下,這樣可以很好的幫助改善身體的質量,提高生活和工作的效率。
白蜜湯怎么吃?白蜜湯雖為中醫(yī)的一味方劑,但對很多疾病都是有治療效果的,那么根據不同的疾病,白蜜湯應該怎么吃呢?下面為大家揭曉答案。
【處方】童便1升,蜜3匙。
【功能主治】瘧,無問新久,發(fā)作無時,瘴癘。
【用法用量】上相和,煎3-4沸。溫湯頓服之。每發(fā)日,平旦即1服,直至發(fā)時勿食,重者不過3服。
【摘錄】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見《普濟方》卷一九九
【別名】白蜜酒
【處方】白蜜2兩,生地黃汁1盞,酒半盞。
【功能主治】緩肝行血。主妊娠墮胎后惡血不出。
【用法用量】白蜜酒(《濟陰綱目》卷九)。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八
上面介紹了白蜜湯是怎樣制作出來的,飲用白蜜湯可以幫助我們治療一些方面的問題。但是想要體會到方劑帶來的好處或是功效,只有去食用它們才知道哦。大家有沒有興趣試一試呢。
白蒺藜湯,作為傳統(tǒng)中藥方劑在我國應用的歷史已很悠久。我國很多的藥物學著作中都將其列為上品,且記述了白蒺藜湯的神奇功效。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白蒺藜1錢,青葙子1錢,木賊草1錢,白芍1錢,草決明1錢,山梔1錢,當歸1錢,黃連5分,黃芩5分,川芎5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時行火邪,兩目腫痛。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二
【處方】白蒺藜1兩半,防風1兩半,道人頭1兩半,蛇床子1兩半,卷柏1兩半,黃耆1兩半,漏蘆1兩半,羊蹄根2兩,蒴藋根3兩。
【制法】上銼細。
【功能主治】婦人血風,皮膚瘙癢,不可禁止。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煎至5升,去滓,看冷暖,于避風處洗之。
【摘錄】《圣惠》卷六十九
以上就是對中藥方劑白蒺藜湯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其實生病不怕,怕的就是有些人明知生病了卻不肯去看病更不肯醫(yī)治,這種心態(tài)是不能有的,如若不然的話,會使自己的健康受損。
白石英湯,作為傳統(tǒng)中藥方劑在我國應用的歷史已很悠久。我國很多的藥物學著作中都將其列為上品,且記述了白石英湯的神奇功效。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白石英半兩,細辛(洗去土)半兩,五味子半兩,陳皮(去白)半兩,鐘乳粉半兩,阿膠(銼,蛤粉炒)半兩,桂心(不見火)半兩,人參半兩,甘草(炙)半兩,紫菀(洗)1兩。
【功能主治】肺氣虛弱,惡寒咳嗽,鼻流清涕。喘息氣微。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濟生》卷二
【處方】白石英1分(杵細者,綿裹),五味子半錢,白茯苓半錢,附子半錢,人參半錢,甘草1字。
【功能主治】補虛羸,益肺止嗽,進飲食。主肺虛少氣。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水5大盞,銀石器中煮石英至3盞,投藥再煎至1盞半,去滓,分2服,空心、晚食前或雞鳴拂旦服。
【摘錄】《雞峰》卷十一
【處方】白石英1分,人參1分,藿香葉1分,白術1分,芎藭1分,紫石英1分,甘草1錢半,細辛(去苗葉)1錢,石斛(去根)1分,菖蒲1分,續(xù)斷1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心氣虛,精神不足,健忘,陰痿不起,懶語多驚,稍思慮即小便白濁。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水1盞,煎取7分,去滓,空心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四十三
以上白石英湯的中藥方劑,是根據中醫(yī)辨證治療的原則進行配藥治療,大家可根據自身的情況選用合適的治療方法。
白膠湯是由幾種中藥材經過提取低溫干燥等工藝生產而成的一種中藥方劑,適合很多種病癥的治療,對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無不良影響,也無其它方面副作用,是很多人都熱衷的選擇。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白膠湯的相關信息。
【處方】嫩白及4錢(研末),陳阿膠2錢。
【功能主治】肺葉痿敗,喘咳夾紅者。
【用法用量】沖湯調服。
【摘錄】《醫(yī)醇剩義》卷三
【處方】白膠5兩,干地黃(切)半斤,桂心2兩,桑白皮(切)2升,芎藭1升,大麻仁1升,飴糖1升,紫菀2兩,大棗20個,人參2兩,大麥2升,生姜5兩。
【功能主治】肺傷咳唾膿血,腸澀背氣,不能食,惡風,目暗(目巟)(目巟),足脛寒。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5升煮麥,取1斗,去麥下藥,煮取3升,分5服。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白膠乃楓香脂,其性疏通,善于開發(fā)肺氣,故取以治咳唾膿血;川芎、地黃得桂心和榮之力,紫菀散結之功,可無委積頓涌之虞。且人參助氣于上,麻仁滋化于下,桑皮瀉肺氣之滿,大麥降肝氣之逆、大棗、飴糖滋腸胃之津氣也。
【摘錄】方出《千金》卷十八,名見《普濟方》卷一六二
以上就是關于白膠湯的一些簡單的介紹了,雖然說白膠湯可以很方便服用,但是長期吃藥還是不好的,所以對于我們來說日常最重要的還是從根本上提高身體的抵抗力,這樣才能減少疾病的危害,讓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