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慢支三伏貼的用法
三伏貼季節(jié)養(yǎng)生。
“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得早?!睆墓胖两?,關于養(yǎng)生有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或名言,養(yǎng)生不應只是延年益壽的投機,而應從年輕開始。養(yǎng)生達人是如何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經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老慢支三伏貼的用法,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tǒng),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一旦發(fā)病總會給我們帶來許多痛苦,有的時候會導致我們經??人杂刑档痊F(xiàn)象,但是很多人經常進行治療還會有復發(fā)的現(xiàn)象,然而在我們中國有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就是冬病夏治,其實可以貼一些三伏貼來進行改善老慢支這種疾病,并且他也有很好的效果,但是我們必須要掌握好它的正確使用方法,下面一起了解一下老慢支三伏貼的用法。
老慢支三伏貼的用法
三伏貼就是三伏期內,在患者背部特定治療哮喘的部位上,貼上化痰定喘的益氣貼,以減緩氣喘的發(fā)作,
三伏貼深受青睞
對于常年受氣喘、過敏病所苦的病患,就能有所改善。
在這期間,過敏、氣喘等疾病癥狀較輕,毛細孔張開,易由皮膚吸收藥效,將元胡、細辛、麝香、白芥子、甘遂等中藥磨粉后,姜汁煳丸,敷貼于肺俞、心俞、膈俞等穴位上,即完成三伏貼。
正常反應
1.貼敷后局部皮膚微紅或有色素沉著、輕度搔癢均為正常反應,不影響療效。
2.貼敷后皮膚局部出現(xiàn)刺癢難忍、灼熱、疼痛感覺時,應立即取下藥膏,禁止抓撓,不宜擅自涂抹藥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3.若皮膚出現(xiàn)紅腫、水泡等嚴重反應,需及時皮膚科就醫(yī)。
貼敷時間
一般成人8-10小時,兒童4-6小時,每次4片,根據(jù)個體差異,貼敷時間也可以做適當調整。貼敷期間,慎食辛辣、海鮮、羊肉、蘑菇等食物。
其使用的時候必須經中醫(yī)辨證論證會更有效,因為病與證不同,同病可能不同證,冬病夏治法適用于虛寒證,禁用于發(fā)熱,糖尿病,結核病,若是熱證,則熱更盛,這是必須禁止的。另外價格有相差很大的,其實差別不大,這個藥監(jiān)局都有統(tǒng)一定價,有些醫(yī)院依靠名氣大亂抬價,有些社區(qū)不經辨證,所以價格便宜,但效果不好,中醫(yī)辨證論治的過程是對患者負責,有些患者雖不適這種灸法或貼敷,中醫(yī)可以選用其他冬病夏治法,如針灸,熏洗,拔火罐,只是灸法或貼敷方便,適宜推廣。
貼敷療法三年為一療程,病程長的患者可適當延長療程。
上面就是對老慢支三伏貼的用法介紹,通過了解之后我們知道這種治療方法一定要在三伏天進行,并且一定要堅持,另外三伏天老慢支這種疾病沒有明顯的癥狀表現(xiàn),但是在這個期間進行調理也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并且一定要長期的堅持才能有更明顯的效果。
Ys630.com相關知識
進入三伏天之后,每一個人不僅要注重預防中暑現(xiàn)象的產生,也有人在三伏天的時候會采取一定的醫(yī)學手段來達到治療身體疾病的效果。比如許多人就會選擇在三伏天進行艾灸,而且在中醫(yī)學上也有專門的三伏貼。三伏貼主要是針對在三伏天進行的一種治療手段,而在使用三伏貼的時候,晚上使用更好還是早上使用更好?
三伏貼可以晚上貼嗎
不建議晚上貼。三伏貼主要是通過毛細血管入藥,所以毛孔張開時貼效果才最佳。而一天當中晚上毛孔卻處于休眠狀態(tài),此時并不利于用藥,效果不好。再說,晚上貼三伏貼的醫(yī)生都下班了,如果你打算晚上自己貼就更不建議了。
盲目跟風受誤導,客串醫(yī)生自行貼敷用藥療效差。比如有一些病人為圖方便和省事,在小藥店買三伏貼自行在家貼服。因為三伏貼每一伏的藥物是醫(yī)生根據(jù)患者身體狀況進行相應調整的,而且不同的疾病貼敷的穴位也是不同的,穴位要找得精準才能起到效果,自己僅憑生活常識和網上得到的“理論知識”可是不夠嚴謹?shù)模委熜Ч搀w現(xiàn)不出來。如果貼不好,不但無效,而且延誤治療時機。
三伏貼什么時候開始貼最好
日期時間:
一般來說,三伏貼在三伏之內的任何一天都可以貼敷,只要每伏貼敷的時間要相隔7天或10天,貼敷的藥效均可得到充分發(fā)揮和吸收。當然,頭伏前就可以貼了,不用等到三伏那天,伏前加強效果會更好,也可以避免人多敷貼的高峰期。
具體時間:
貼三伏貼某一天的具體時間的話,建議上午11點左右貼比較好。中醫(yī)講究天人合一,三伏天陽氣最盛,三伏貼正是要借助這種陽氣達到理想治療效果,而一天中又以中午陽氣最盛,所以建議大家上午就去醫(yī)院,11點左右開始貼三伏貼,這樣治療效果會更好。
三伏貼下午可以貼嗎
三伏貼下午也是可以貼的,只是上午的效果會更好。不過,不管上午還是下午,單次貼敷時間不宜過長,成人一般不超過6小時,12~18歲4~5小時,8~12歲3~4小時,3~8歲2~3小時。每個人貼敷所用的藥不同,具體時間長短應遵從醫(yī)師的建議。
人的全身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炎癥,還會有很多莫名其妙的疼痛,比如現(xiàn)在的廣大白領上班族很容易出現(xiàn)腰肌勞損,然后會出現(xiàn)腰部酸痛癥狀,另外女性都會出現(xiàn)痛經,或者出現(xiàn)下肢癱瘓等等,針對這些疾病,都可以貼三伏貼輔助治療,患者要學會根據(jù)具體的病情,把三伏貼貼在適合的穴位上。
三伏貼貼什么穴位?
三伏貼常用的穴位,吳老師推薦的比較全面,自己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貼敷(不是每個穴位一定要貼),推薦如下:
1、肺俞
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可用于治療頸肩疼痛等局部病證外,還善于治療肺系疾患如感冒、咳嗽、氣喘等。
2、膏肓
膏肓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F(xiàn)代常用于治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乳腺炎、各種慢性虛損性疾病。
3、定喘
俯臥位或正坐低頭,穴位在背部,第七頸椎棘突下,旁開0.5寸處。用于治療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肺結核、百日咳、頸項部扭挫傷等。配肺俞、中府主治咳喘。
4、天突
位于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主治氣喘、咳嗽、暴喑、咽喉腫痛、嘔逆、癭瘤、梅核氣。
5、大杼
位于脊柱區(qū),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1.5寸。主治胸肺、項背等疾患。如傷風頭痛、咳嗽氣急、喘息喉痹、頸項強、肩背痛、熱病、胸脅氣滿、腰脊強痛、癲癇、厥逆、眩暈、虛勞、骨髓冷痛、瘧疾等。
6、心俞
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主治心與神志病變,咳嗽、吐血。
7、大椎
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熱病,瘧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熱,項強,肩背痛,腰脊強,角弓反張,小兒驚風,癲狂癇證,五勞虛損,七傷乏力,中暑,霍亂,嘔吐,黃疸,風疹。
8、脾俞
在背部,當?shù)?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治療脾胃疾病的要穴,除可用于治療背痛等局部病證外,還善于治療脾胃疾患如腹脹、腹瀉、痢疾、嘔吐、納呆、水腫等。
9、腎俞
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主治腰痛,生殖泌尿疾患,耳鳴、耳聾。
10、命門
位于腰部,當后正中線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虛損腰痛,遺尿,泄瀉,遺精,陽痿,早泄,赤白帶下,月經不調,胎屢墜,汗不出等。
11、關元
關元穴位于臍下三寸處,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凡元氣虧損均可使用。臨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患。
12、足三里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主治胃腸病證,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虛勞諸證。
13、膻中
在前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主治病癥為: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等。
進入三伏天之后,每一個人不僅要注重預防中暑現(xiàn)象的產生,也有人在三伏天的時候會采取一定的醫(yī)學手段來達到治療身體疾病的效果。比如許多人就會選擇在三伏天進行艾灸,而且在中醫(yī)學上也有專門的三伏貼。三伏貼主要是針對在三伏天進行的一種治療手段,而在使用三伏貼的時候,晚上使用更好還是早上使用更好?
三伏貼可以晚上貼嗎
不建議晚上貼。三伏貼主要是通過毛細血管入藥,所以毛孔張開時貼效果才最佳。而一天當中晚上毛孔卻處于休眠狀態(tài),此時并不利于用藥,效果不好。再說,晚上貼三伏貼的醫(yī)生都下班了,如果你打算晚上自己貼就更不建議了。
盲目跟風受誤導,客串醫(yī)生自行貼敷用藥療效差。比如有一些病人為圖方便和省事,在小藥店買三伏貼自行在家貼服。因為三伏貼每一伏的藥物是醫(yī)生根據(jù)患者身體狀況進行相應調整的,而且不同的疾病貼敷的穴位也是不同的,穴位要找得精準才能起到效果,自己僅憑生活常識和網上得到的“理論知識”可是不夠嚴謹?shù)模委熜Ч搀w現(xiàn)不出來。如果貼不好,不但無效,而且延誤治療時機。
三伏貼什么時候開始貼最好
日期時間:
一般來說,三伏貼在三伏之內的任何一天都可以貼敷,只要每伏貼敷的時間要相隔7天或10天,貼敷的藥效均可得到充分發(fā)揮和吸收。當然,頭伏前就可以貼了,不用等到三伏那天,伏前加強效果會更好,也可以避免人多敷貼的高峰期。
具體時間:
貼三伏貼某一天的具體時間的話,建議上午11點左右貼比較好。中醫(yī)講究天人合一,三伏天陽氣最盛,三伏貼正是要借助這種陽氣達到理想治療效果,而一天中又以中午陽氣最盛,所以建議大家上午就去醫(yī)院,11點左右開始貼三伏貼,這樣治療效果會更好。
三伏貼下午可以貼嗎
三伏貼下午也是可以貼的,只是上午的效果會更好。不過,不管上午還是下午,單次貼敷時間不宜過長,成人一般不超過6小時,12~18歲4~5小時,8~12歲3~4小時,3~8歲2~3小時。每個人貼敷所用的藥不同,具體時間長短應遵從醫(yī)師的建議。
導讀:三伏貼必須三伏天貼嗎?如今正值三伏天,很多人都會去醫(yī)院貼三伏貼,那么三伏貼必須三伏天貼嗎?下面一起來看看專家的說法。
三伏貼必須三伏天貼嗎
三伏敷貼療法自古代流傳至今,已有悠久的歷史,是中醫(yī)冬病夏治的傳統(tǒng)方法,可減少某些好發(fā)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虛寒里陰病證,如呼吸道感染、慢性咽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咳嗽等,對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凍瘡,風濕病,頸、腰椎病,肩周炎、虛寒性胃痛、體虛易感等疾患,也可起到緩解病情、輔助治療的作用。
三伏貼必須三伏天貼嗎?專家表示,三伏貼在中醫(yī)上是時間醫(yī)學的一種,意思就是:在適當?shù)臅r候(如三伏日),給予適當?shù)乃幬铮ɑ虬模?,可以達到治療的疊加效果,這是中醫(yī)數(shù)千年來獨特的智慧。
當然,如果不在三伏貼那三天治療的話,依照上面的敘述,夏季仍是陽氣最旺的季節(jié),也可以達到療效,這是無庸置疑的。
另外,三伏貼不必非要入伏第一天貼。其實入伏后任何一天均可貼敷,藥物都可透過皮膚充分被吸收。所以,大家也不必拘泥每伏的第一天。只要每伏一次,兩次貼敷間隔7天至10天就好。
2016年有閏中伏,也就是說三伏貼變身四貼。其中,頭伏時間為7月17日至7月26日,中伏時間是7月27日至8月5日,閏中伏時間為8月6日至8月15日、末伏為8月16日至8月25日。
貼三伏貼看似很簡單卻有很多注意事項,貼三伏貼注意事項,一起來看看。
貼三伏貼注意事項
1、反應強烈很正常
藥物敷貼后46小時,有的人會有刺癢感覺,這是藥物滲透入表皮后的一種自然反應;還有人會出現(xiàn)紅、腫、熱、痛;大約有1%5%左右的人可能會起皰;這些是由于藥物被人體吸收充分、穴位敏感所造成的,因此皮膚起皰、反應強烈的病人療效往往出乎意料的好。
2、要保持連續(xù)性
冬季易發(fā)疾病在夏季的癥狀不明顯,或者根本沒有癥狀,所以治療后的效果也要等到冬季才能顯現(xiàn)。一些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去醫(yī)院嘗試的患者,在不能看到立竿見影的療效后,也就放棄了繼續(xù)治療,使得疾病遷延難愈。
3、抓住有利時機
三伏天是一年中的陽中之陽。這時,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張開,藥力最易滲透到體內。冬天的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此時陽氣斂藏,氣血不暢,皮膚干燥,毛孔閉塞。這兩個時間貼敷穴位,能溫陽益氣,健脾補腎益肺,祛風散寒,起到通經活絡止痛的功效。
4、遵守固定療程
冬病夏治,三伏為一個療程,今年閏二伏,因此有了加強灸。一般需連續(xù)3年,也就是3個療程。只有堅持按療程治療,才能保持藥效的發(fā)揮,經絡才能處于持續(xù)興奮應激的狀態(tài),對病邪的祛除才能保持力度和慣性。
以上就是一些三伏貼的相關知識,如果想了解更多關于三伏貼的內容,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導讀:什么叫三伏貼?每到三伏天,很多人都會跑到醫(yī)院去貼三伏貼。那么什么叫三伏貼?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什么叫三伏貼
三伏貼又叫三伏天灸,是指在三伏節(jié)氣將藥物做成膏狀貼敷于特定穴位防治疾病的一種傳統(tǒng)療法。一般從頭伏開始貼敷,每10天一貼,貼3-5次。對一些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鼻炎、慢性胃腸疾病、頸椎病、腰椎病、肩周炎、慢性盆腔炎、痛經等虛寒類疾病療效確切。
三伏貼所用中藥,白芥子、細辛、甘遂可溫肺散寒、止咳平喘、化痰散結、開竅通絡,細辛還具免疫抑制作用,可使有過敏體質的患者,減少抗原抗體反應,降低過敏發(fā)作機率,也減輕過敏癥狀,姜汁則具散寒止咳的效用,所以綜合使用有助改善氣喘。
依據(jù)春夏養(yǎng)陽的原理,三伏貼于農歷三伏天人體陽氣最旺盛之時開展治療。此時肌膚腠理開泄,經絡氣血流注最為旺盛。通過將特殊調配的藥物貼敷于特定的穴位,可使藥物持續(xù)刺激穴位,藥物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并通過經絡血脈直達病處,獲得溫陽散寒、通經活絡、激發(fā)臟腑功能的最佳效果。
2016年三伏貼時間為:預貼7月7日7月16日;初伏7月17日7月26日;中伏7月27日8月15日;末伏8月16日8月25日;伏后加強8月26日9月4日。
每年貼藥時間并不必拘泥,只要每年夏至開始后末伏結束前都可貼藥,不必強求在夏至或入伏當天。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時間來貼三伏貼。
三伏貼重點在于預防保健,緩解病情,降低發(fā)病率,屬于中醫(yī)治未病的一種手段。三伏貼適應病癥,一起來看看。
三伏貼適應病癥
三伏貼適用人群很廣,它能夠治療下列幾類疾病:
1、呼吸系統(tǒng)疾?。喝缰夤芟⑦^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等。
2、消化系統(tǒng)疾?。喝缏愿篂a、慢性胃腸炎、胃痛、厭食等。
3、運動系統(tǒng)疾?。侯i肩腰腿痛、肌肉疲勞等;免疫系統(tǒng)疾?。猴L濕及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
4、三伏貼對兒童反復長期咳嗽,反復呼吸道感染,虛寒體質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對老人的疼痛性疾病,如慢性腰腿痛、肩周炎等也有良好的療效。
為了使三伏貼達到最佳治療效果,有很多事項是需要注意的。貼三伏貼注意事項,一起來看看。
貼三伏貼注意事項
1、敷貼期間應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不要貪涼,不要吃肥甘厚膩、生痰助濕的食物,禁食海鮮、蝦等易發(fā)物,以免影響治療效果。
2、貼藥當日戒酒、辛辣、海鮮、蘑菇、牛肉、芋頭等易致化膿食物,并避免進食生冷食品及進行冷水浴。
3、貼藥時背部皮膚應干燥,貼藥后不宜劇烈活動,以免出汗致藥膏脫落。
4.對于殘留在皮膚的藥膏等,只可用清水洗滌,不宜用汽油或肥皂等有刺激性物品擦洗。
5、三伏貼貼敷謹遵醫(yī)囑。
以上就是一些三伏貼的相關知識,如果想了解更多關于三伏貼的內容,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物極必反這個道理相信大家都明白,一件事做的越多反而后果越不好。同理,在醫(yī)學當中,一些藥物或許偶爾吃一下可以幫助人體治療疾病,但是如果長時間服用,恐怕就會有副作用。很多人在三伏天的時候,都會用三伏貼來調理身體。那么,長時間貼三伏貼會有哪些不良反應?
藥物過敏——
藥物過敏的患者常出現(xiàn)局部皮膚紅腫、瘙癢,然后出現(xiàn)全身的斑疹或風團,如果過敏現(xiàn)象發(fā)生較嚴重,則會出現(xiàn)心慌、胸悶、氣短等癥狀。藥物過敏一般發(fā)生于第一次貼敷后,有時也可能第一次貼敷沒有出現(xiàn),反而在數(shù)次貼敷后出現(xiàn),發(fā)生時間一般是在貼敷后數(shù)分鐘到數(shù)小時。
膠布過敏——
這種現(xiàn)象不是由于藥物本身導致的過敏,而是由于貼敷時使用的膠布等物質發(fā)生的過敏,一般僅表現(xiàn)為輕微的過敏癥狀,如局部的皮膚紅疹、瘙癢。
皮膚燒傷破潰感染——
發(fā)生這種情況時,我們能在患者的貼敷部位看到比較大的水皰,最大者直徑可為數(shù)厘米,如果水皰破裂則可能會使患者發(fā)生嚴重的感染,甚至化膿。
變應性接觸性皮炎——
一般不會在第一次貼敷藥物時發(fā)生,多是發(fā)生于再次貼敷藥物后。表現(xiàn)為貼敷完畢后6~12小時后,在患者貼敷藥物的部位出現(xiàn)紅斑,并且逐漸增厚,使之比周圍的皮膚要高,并且和周圍皮膚的邊界非常清楚,如果不及時處理則會慢慢形成大皰,然后逐漸糜爛滲出,此時患者可感覺到傷口周圍的皮膚奇癢。
三伏貼一定不要長時間敷貼,如果長時間貼敷就可能導致皮膚上起小泡,傳統(tǒng)中醫(yī)認為,貼敷起泡是一種發(fā)泡療法。但由于現(xiàn)在天氣炎熱,皮膚破損后可能合并感染,所以普遍使用刺激性較小的藥膏,所以出現(xiàn)起泡的情況也比較少。
三伏貼在三伏天的時候是很受歡迎的,它對于治療哮喘、鼻炎等有一定的療效。不過,有專家明確表示,三伏貼并不適合慢性疾病的患者,所以大家今后在使用三伏貼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正常情況下,三伏貼都是需要貼在穴位上的,那么有的朋友不禁要問,它能不能貼在肚臍上呢?
三伏貼是冬病夏治一種治療方法,三伏貼對于哮喘病、老慢支、過敏性鼻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采取三伏天外貼敷藥方法,是祖國幾千年傳統(tǒng)有效的治療方法,對慢性患者能起到調節(jié)免疫、改善肺功能、平喘止咳的效果。
但是不建議大家貼到肚臍眼神闕穴這個位置,因為這個穴位十分脆弱,操作不當會給身體造成危害。
三伏貼所貼位置:
1、肺俞穴:肺俞穴位于人體的背部,當?shù)谌刈导幌?,左右旁開二指寬處。此穴主治疾病為:肺經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氣管炎等。兒童可選用此穴。
2、大椎穴:大椎穴位于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此穴主治疾病為:咳嗽、五勞虛損、中暑等,益氣壯陽
3、膻中穴:膻中穴位于前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此穴主治疾病為: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咳嗽、咳喘病等。兒童可選用此穴。
4、天突穴:天突穴位于頸部,前正中線上,兩鎖骨中間,胸骨上窩中央。此穴主治疾病為:咳嗽、咽喉炎、扁桃體炎等。
5、膏盲穴:膏肓穴位于人體的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寬處,肩胛骨內側,一壓即疼。此穴主治疾病為:咳嗽,氣喘,肺癆等。
在三伏之內的任何一天均可貼敷。
起伏開始,人體的陽氣便逐漸旺盛,這時背腧穴開泄,藥物更容易吸收,穴位的刺激作用更強。所以,在三伏之內的任何一天均可貼敷,只要每伏貼敷的時間要相隔7天或10天,貼敷的藥效均可得到充分發(fā)揮和吸收。人們之所以都擠在每伏的第一天去醫(yī)院貼敷只是認識上的一個誤區(qū)和概念上的不清楚。大家不必過分拘泥于每伏第一天,錯過了第一天也同樣會有滿意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