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雞骨草怎樣分辨
女性養(yǎng)生草。
“中醫(yī)養(yǎng)生之道,不在求仙丹靈藥,而首在養(yǎng)心調(diào)神,養(yǎng)心養(yǎng)性可稱是養(yǎng)生之道的“道中之道”!”對于養(yǎng)生,不乏很多流傳很廣的詩句與名言,養(yǎng)生除帶給我們好的身體,更有心靈的健康。對于中醫(yī)養(yǎng)生您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識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真假雞骨草怎樣分辨”,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雞骨草也就是廣州相思子成株曬干后的產(chǎn)品,在中醫(yī)有入藥價值,雞骨草性偏寒味稍苦,對于清熱解毒、止痛等都有顯著功效,因為入藥方便所以常有朋友自己去購買雞骨草,但由于辨別能力不強常會出現(xiàn)購買到假雞骨草的事情發(fā)生,下面我們就來學(xué)習(xí)一下如何分辨真假雞骨草。
【原形態(tài)】廣東相思子 攀援灌木,長達1m;小枝及葉柄被粗毛。主根粗壯,長達60cm。莖細,深紅紫色,幼嫩部分密被黃褐色毛。偶數(shù)羽狀復(fù)葉;小葉7-12對,倒卵狀形或長圓形,長5-12mm,寬3-5mm,先端截形而有小芒尖,基部淺心形,上面疏生粗毛,下面被緊貼的粗毛,小脈兩面均突起;托葉成對著生??偁罨ㄐ蚨蹋干?;花長約6mm;萼鐘狀;花冠突出,淡紅色;雄蕊9,合生成管狀,與旗瓣緊貼,上部分離;子房近于無柄,花柱短。莢果長圓形,扁平,被疏毛,有種子4-5顆。種子長圓形,扁平,褐黑色,種阜明顯,蠟黃色,中間有孔,邊緣為1長圓形的環(huán),臍褐色針刺狀,緊靠莢緣?;ㄆ?月,果期9-10月。
【性狀】
性狀鑒別 本品為帶根全草,多纏繞成束。根圓柱形或圓錐形,有分枝,長短粗細不等,直徑3-15mm;表面灰棕色,有細縱紋;質(zhì)硬。根莖短,結(jié)節(jié)狀。莖叢生,長藤狀,長可達1m,直徑1.5-2.5mm;表面灰褐色,小枝棕紅色,疏被毛茸;偶數(shù)羽狀復(fù)葉,小葉長圓形,長8-12mm,下表面被伏毛。氣微,味微苦。以根粗、莖、葉全者為佳。
顯微鑒別 莖橫切面:木栓層細胞充滿黃棕色物質(zhì)。皮層狹窄。中柱鞘由石細胞和纖維組成,纖維周圍的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維管束韌皮部呈帽狀;導(dǎo)管直徑15-75μm,木射線及木薄壁細胞含淀粉粒和少數(shù)方晶。髓細胞類圓形。葉表面觀:上表皮細胞垂周壁呈波狀彎曲;非腺毛單細胞;沿葉脈有晶纖維。下表皮氣孔平軸式,偶見不定式;非腺毛較多。粉末特征:灰綠色。
通過文章中對于雞骨草的原形態(tài)以后曬干后的完整品性狀介紹,相信大家對于雞骨草如何分辨真假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識。雞骨草除了入藥外還可食療,而且用雞骨草泡茶飲用還可有效治療肝部疾病,具體用量需要在服用前咨詢醫(yī)生的意見。
ys630.COm精選閱讀
雞骨草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它是什么,不過聽名字大概也都知道它是一種植物,這種雞骨草是一種枝干特別細而且非常值的植物,它的表面經(jīng)常會有白色的毛毛.這種雞骨草一般都是在華南那邊的.在其他的地區(qū)還是比較少見的.雞骨草是一種對身體有著很好功效的植物.
在夏天潮濕的時候,有的人會用這個雞骨草來熬湯喝,據(jù)說喝雞骨草熬得湯可以抵御這種潮濕,那么雞骨草都有著什么對人體好的作用呢?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下.
性甘,微苦,涼.歸肝,胃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舒肝散瘀的功效.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舒肝止痛.用于黃疸,脅肋不舒,胃脘脹痛;急,慢性肝炎,乳腺炎.治黃疸肝炎,胃痛,乳癰,瘰疬,跌打傷瘀血疼痛.
對腸平滑肌的影響. 對于正常離體家兔回腸,雞骨草根煎劑可顯著增強其收縮幅度,麻醉兔灌胃或肌注煎劑也能使在位腸管張力提高,蠕動略增強.在離體豚鼠回腸試驗中高濃度煎劑對乙酰膽堿所致的收縮有明顯抑制作用,但對組胺所致僅有輕度抑制,對氯化鋇所致者無影響.
食療做法:
山梔蛋肉雞骨草湯
材料:雞蛋1-2個,瘦豬肉25克,雞骨草、山梔根各15克.
做法:將雞蛋、豬肉、雞骨草、山梔根分別洗凈,同入鍋加水2碗,煮至七八成熟時,拍碎蛋殼(但不能將整個雞蛋拍碎),繼續(xù)加熱煨之.煎湯剩1碗時,濾掉藥渣,留汁及蛋、肉.
吃肉、蛋,喝湯.每日1劑,分2次服食.連續(xù)5-7日為1個療程.有補虛安神,涼血解毒,利濕熱,退黃疸的功效.
適宜于小兒肝炎長期未愈,尿少色黃,雙眼多血絲.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雞骨草都有什么作用的.了解雞骨草的草,會用雞骨草做一些食療偏方,可見雞骨草還是有著很大的用處的.在很多中醫(yī)的藥方中有是有它的身影的.
雞骨草是一種中藥材,味道比較苦澀,性狀偏涼,基本上隨處可見,主要功效作用是清熱解毒、保肝護肝,主要用于肝炎,乳腺炎,胃病,乳房疼痛等相關(guān)疾病。一般被人們用來煲湯,如:薏米雞骨草茯苓煲、雞骨草靈芝湯等,本文簡單介紹下雞骨草靈芝湯功效作用。
此湯也是廣東民間有名的中藥食療湯品。 靈芝對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較強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具有鎮(zhèn)靜安神的功效,對于神經(jīng)衰弱和失眠患者是必備佳品,同時治急性病毒性肝炎,比傳統(tǒng)的“護肝”藥物療效還好;
雞骨草具有清熱利濕、祛瘀、解毒、止痛、舒肝散瘀、清肝明目之功效; 豬橫脷即豬胰,性味甘、平,功能補脾、潤燥、養(yǎng)肺、澤顏。
合而為湯,更具清熱、利濕、舒肝、健脾的功效,排毒功效可想而知了。
保肝解毒:靈芝對多種理化及生物因素引起的肝損傷有保護作用。無論在肝臟損害發(fā)生前還是發(fā)生后,服用靈芝都可保護肝臟,減輕肝損傷。靈芝還能促進肝臟對藥物、毒物的代謝,對于中毒性肝炎有確切的療效。尤其是慢性肝炎,靈芝可明顯消除頭暈、乏力、惡心、肝區(qū)不適等癥狀,并可有效地改善肝功能,使各項指標趨于正常。所以,靈芝可用于治療慢性中毒、各類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障礙。
治療糖尿?。红`芝降血糖之原理是由于促進組織對糖的利用。服用靈芝后可取代胰島素抑制脂肪酸的釋出,可改善血糖、尿糖等癥狀。靈芝中的水溶性多糖,可減輕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發(fā)病程度。
改善心血管系統(tǒng):動物實驗和臨床試驗均表明,靈芝可有效地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環(huán),增強心肌氧和能量的供給,因此,對心肌缺血具有保護作用,可廣泛用于冠心病、心絞痛等的治療和預(yù)防。對高血脂病患者,靈芝可明顯降低血膽固醇、脂蛋白和甘油三脂,并能預(yù)防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對于粥樣硬化斑塊已經(jīng)形成者,則有降低動脈壁膽固醇含量、軟化血管、防止進一步損傷的作用。并可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阻止血小板聚集。這些功效對于多種類型的中風(fēng)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肌膚美白: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指出靈芝有“增智慧,好顏色”,靈芝是一種具有抗皺、消炎、清除色斑、保護皮膚。靈芝含有抑制黑色素的成分及多種對皮膚有益的微量元素等,這些成分能夠通過減少人體自由基,加速細胞的再生,增加皮膚的厚度并增加膠原質(zhì),達到豐潤皮膚、消除細紋與皺紋的效果。其中的多糖成分能夠通過保持和調(diào)節(jié)皮膚水性,恢復(fù)皮膚彈性,使皮膚濕潤、細膩。
雞骨草是一種中藥材,味道比較苦澀,性狀偏涼,基本上隨處可見,主要功效作用是清熱解毒、保肝護肝,主要用于肝炎,乳腺炎,胃病,乳房疼痛等相關(guān)疾病。一般被人們用來煲湯,可以和很多食材搭配,如:靈芝、豬肉、大棗等,目前還沒有什么相克的食物,可以放心食用。
雞骨草
雞骨草,中藥名。為豆科植物廣州相思子的干燥全株。甘、微苦,涼。有利濕退黃,清熱解毒,疏肝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濕熱黃疽,脅肋不舒,胃脘脹痛,乳癰腫痛。雞骨草還可在春夏潮濕季節(jié)用來煲湯作食療。
【 別 名 】:紅母雞草、石門坎、黃食草、細葉龍鱗草、大黃草
【禁忌人群】:凡虛寒體弱者慎用。
【適宜人群】:
1、急、慢性肝炎和膽囊炎屬肝膽濕熱證者者。
2、因煙酒過多或濕熱引起者。
3、病毒性肝炎、活動性遷延性肝炎、慢性活動肝炎等患者。
4、長期肝功能持續(xù)不降的頑固活動性肝炎患者。
5、尿黃、乏力、食欲不振、惡心并鞏膜輕度黃染等急性黃疸型肝炎患者。
6、口苦、腹脹、肝痛等燥熱癥患者。
7、肝膽濕熱引起的陽黃癥或寒濕阻滯之陰黃證患者。
8、肝氣郁結(jié)、瘀血、痰火等引起的肝膽疾病。
一些相克的食物介紹
韭菜+牛肉:一起吃容易中毒,可以用人乳和鼓汁解毒
韭菜+蝦皮:影響營養(yǎng)的吸收
韭菜+牛奶:牛奶中含鈣;鈣是構(gòu)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份
牛奶與含草酸多的韭菜混合食用,就會影響鈣的吸收
韭菜+蜂蜜:一起吃會阻礙血液循環(huán)
菜+蒜薹:影響消化
韭菜+菠菜:腹瀉
牛奶——果珍:牛奶中蛋白質(zhì)豐富,80%以上為酷蛋白。酷蛋白在PH值低于4.6的酸性環(huán)境中會凝集、沉淀,不利于消化吸收,引起消化不良,故沖調(diào)牛奶時不宜加入果珍及果汁等酸性飲料。
海味——水果:魚蝦、藻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和鈣等營養(yǎng)物質(zhì),如果與含鞣質(zhì)的水果同食,不僅會降低蛋白質(zhì)的營養(yǎng)價值,而且易使海味中蛋白質(zhì)與鞣質(zhì)結(jié)合。這種物質(zhì)可刺激粘膜,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質(zhì),使人出現(xiàn)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
肉類——茶:茶中的大量鞣酸與蛋白質(zhì)結(jié)合會產(chǎn)生具有收斂性的鞣酸蛋白質(zhì),使腸蠕動減慢,延長糞便在腸道滯留時間,形成便秘。
白酒——胡蘿卜:胡蘿卜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與酒精一起進入人體,就會在肝臟中產(chǎn)生毒素,從而損害肝臟功能。
咸魚——乳酸飲料:咸魚不宜與乳酸飲料搭配食用,由于咸魚制品中的硝酸鹽在乳酸菌的作用下被還原成亞硝酸鹽,而在唾液中的硫氰酸根催化下,產(chǎn)生致癌物,可能引起胃腸、肝等消化器官癌變。
雞骨草的功效:
性甘,微苦,涼.歸肝,胃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舒肝散瘀的功效。功能主治:清熱解毒,舒肝止痛.用于黃疸,脅肋不舒,胃脘脹痛;急,慢性肝炎,乳腺炎.治黃疸肝炎,胃痛,乳癰,瘰疬,跌打傷瘀血疼痛。
雞骨草的作用:
1、對腸平滑肌的影響 對于正常離體家兔回腸,雞骨草根煎劑可顯著增強其收縮幅度,麻醉兔灌胃或肌注煎劑也能使在位腸管張力提高,蠕動略增強.在離體豚鼠回腸試驗中高濃度煎劑對乙酰膽堿所致的收縮有明顯抑制作用,但對組胺所致僅有輕度抑制,對氯化鋇所致者無影響.
2、增強小鼠游泳耐力 雞骨草根煎劑5g/kg灌服可顯著增強小鼠游泳耐力.
3、其他作用 雞骨草粗皂甙對四氯化碳(CCl4)所致肝損傷有顯著保護效果.
眾所周知,雞骨草是一種中藥材,味道比較苦澀,性狀偏涼,基本上隨處可見,主要功效作用是清熱解毒、保肝護肝,主要用于肝炎,乳腺炎,胃病,乳房疼痛等相關(guān)疾病。但是不適合孕婦和脾胃虛弱的人食用,而且它的種子帶有毒性,一定要在制作時摘掉、本文簡單介紹下雞骨草煲湯大全。
雞骨草大家知道這是什么嗎,它其實是一種中草藥,是相思子經(jīng)過干燥之后的產(chǎn)物,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毒止痛的功效。不過我們在使用的時候,要注意由于雞骨草的種子對于人體而言是有毒性的,所以在食用之前一定要把種子完全清理干凈,否則的話,對于身體是有著很大的壞處的。
雞骨草的營養(yǎng)價值
雞骨草是豆科相思子屬的一種植物,為豆科植物廣東相思子的帶根全草,常見于中國華南地區(qū),全草含相思子堿膽堿、甾醇化合物、黃酮類、氨基酸、糖類。
雞骨草的做法
一、雞骨草煲豬橫利
材料:豬脾1條、雞骨草60克、生姜3片、陳皮1塊、蜜棗3粒
做法: 1、雞骨草用清水泡洗,豬橫利和瘦肉飛水。 2、然后把所有用料一齊放到煲里,猛火煲沸后,再慢火煲2小時,加鹽即可飲用。
二、雞骨草靈芝湯
材料:雞骨草300克、靈芝50克、豬肉適量、蜜棗3個,食鹽和生姜適量
做法: 1、靈芝洗凈,切成小塊,雞骨草剁成段,洗凈,瘦肉洗凈,切成小塊; 2、大煲里放入清水,將瘦肉放入煲里,再將靈芝,蜜棗與姜放入煲里,然后再放雞骨草; 3、加蓋煮沸后,轉(zhuǎn)中火煲2小時即可。
三、薏米雞骨草茯苓煲
材料:綠豆50克、薏米50克、鴨肉適量、雞骨草20克、茯苓15克、冬瓜250克,食鹽適量
做法: 1、薏米與綠豆清洗干凈后,提前用清水浸泡1小時,茯苓用清水洗去表面浮灰。 2、鴨子洗凈斬件,去掉鴨尖部分,飛水后待用。 3、雞骨草清洗后,用清水浸泡15分鐘。 4、用砂鍋將足量的清水煮開后,下除冬瓜外的所有材料。文火煲1小時40分鐘后下冬瓜。 5、冬瓜煲10分鐘,落鹽,繼續(xù)煲10分鐘,即可。
可能會很多人對于雞骨草還不是特別了解,這是一種中藥,可能我們?nèi)粘I罱佑|的還比較少,但是這種草藥對于我們身體是非常有幫助的,可以治愈好我們出現(xiàn)的很多種疾病,提前了解一下雞骨草的藥性有哪些才能夠幫助我們更有效地發(fā)揮其作用更好地為我們身體服務(wù),下面簡述一下雞骨草的藥性有哪些吧。
1.雞骨草味甘微苦、性涼,歸肝、膽、胃經(jīng)。具有清熱利濕,散瘀止痛的功效。主治黃疸型肝炎,小便刺痛,胃脘痛,風(fēng)濕骨節(jié)疼痛,跌打瘀血腫痛,乳癰。
2.雞骨草:其自然生長于深山隱谷處,氣味辛甘,性質(zhì)溫和, 香氣四溢,本品具有滋陰降火,健脾開胃,溢氣生津,祛濕 化滯,清肝潤肺、治肝炎等作用。
雞骨草是廣州相思子的干燥全草,性味苦寒,有清熱解毒、舒肝止痛、祛疸排毒的作用,抗病毒和細菌,有預(yù)防和治療感冒、流感、病毒性肝炎、黃疸及乳腺炎等功效。臨床上有脅肋不舒,腹脹厭食,乳房脹痛,大便不爽等癥均可用之。杏仁苦,降肺氣,平喘止咳,可用于各種感染引起的感冒咳嗽。適用于身體抵抗力弱,容易感冒,或患肝炎的人群。
3.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取干雞骨草全草2~3兩(兒童1~2兩),瘦豬肉2兩,加水1000毫升同煎。 沸后文火再煎至300毫升,每日3次分服,直至痊愈為止.治療44例,治愈42例,治愈時間平均為21天。 黃疸消失平均為15天;肝功能恢復(fù)一般為18~21天;肝腫大隨肝功能的恢復(fù)逐漸恢復(fù)正常。 治程中未見不良反應(yīng)。 對慢性肝炎效果不佳。
雞骨草的藥性有哪些需要我們每個人引起高度重視,這樣才能夠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的發(fā)揮其藥性,更好的幫助我們治愈疾病,同時我們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一定要增強體育鍛煉大大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zhì),避免不必要疾病的侵襲。
眾所周知,雞骨草是一種中藥材,味道比較苦澀,性狀偏涼,基本上隨處可見,主要功效作用是清熱解毒、保肝護肝,主要用于肝炎,乳腺炎,胃病,乳房疼痛等相關(guān)疾病。經(jīng)常被用來煲湯,可以和很多食物搭配,創(chuàng)造更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功效作用,本文簡單介紹下雞骨草老母雞湯做法。
雞骨草老母雞湯是一道由雞骨草、老母雞、紅棗等食材制成的美食。做法簡單。
輔料
姜、鹽、白胡椒
做法步驟
1. 雞骨草洗干凈,母雞切塊,洗干凈,備用,如果沒有農(nóng)家雞也可以用超市的三黃雞代替。
2. 紅棗數(shù)顆,姜片,白胡椒
備用
3. 鍋里加水,根據(jù)人數(shù)食用量加水,水燒開后放入雞骨草。
4. 待雞骨草煮開后,家人雞塊,然后放入姜片,等煮上30分鐘后,加入紅棗和白胡椒。大概煮一個小時的時候可以加鹽調(diào)味,如果雞肉味道太淡吃不下,可以自己用蒜泥,姜末,辣椒粉
油炸加入調(diào)料做漿料,雞肉蘸醬吃不錯。
小貼士
秋冬季多煮湯喝從養(yǎng)身的角度來說非常好哦!
雞骨草靈芝湯此湯也是廣東民間有名的中藥食療湯品。 靈芝對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較強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具有鎮(zhèn)靜安神的功效,對于神經(jīng)衰弱和失眠患者是必備佳品,同時治急性病毒性肝炎,比傳統(tǒng)的“護肝”藥物療效還好;
雞骨草具有清熱利濕、祛瘀、解毒、止痛、舒肝散瘀、清肝明目之功效; 豬橫脷即豬胰,性味甘、平,功能補脾、潤燥、養(yǎng)肺、澤顏。
合而為湯,更具清熱、利濕、舒肝、健脾的功效,排毒功效可想而知了。
雞骨草靈芝湯是以瘦肉,雞骨草為主料的一種食物,功效是湯水清甜可口,清肝熱。
原料
500g瘦肉 300g雞骨草 50g靈芝 3個蜜棗 鹽 姜2塊
做法
1. 靈芝洗凈,切成小塊
2. 雞骨草剁成段,洗凈,切成小塊
3. 大煲里放入清水,將瘦肉放入煲里;
4. 再將靈芝,蜜棗與姜放入煲里;
5. 然后再放雞骨草,堡一會就ok了!
好處
湯水清甜可口。有清肝熱的功效。
雞骨草是產(chǎn)自廣西等地的一味中藥制劑,很多人用它來熬湯或者泡藥酒,用來進行藥用,這味草藥的藥用價值含量十分的高,很多老年人用它來治療老風(fēng)濕以及跌打腫痛,也可以用來和骨頭一起熬湯,治療傳染性肝炎,或者其他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它也有清熱祛黃利濕解毒的功效,可以說能夠治療很多老年人所患有的病癥。
其實這樣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雞骨草是一個藥用價值十分高的一劑藥品,對于老年人的病癥有很好的治愈效果,所以說這是一個良好的治愈藥材,只要在食用時合理運用,一定能夠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清熱解毒,舒肝止痛,雖然這一效果許多藥都能進行治療,但是雞骨草屬于溫和藥物,一定能更好利用。
雞骨草性甘,微苦,涼,歸肝,胃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舒肝散瘀的功效。功能主治:清熱解毒,舒肝止痛,用于黃疸,脅肋不舒,胃脘脹痛;急,慢性肝炎,乳腺炎。治黃疸肝炎,胃痛,乳癰,瘰疬,跌打傷瘀血疼痛?!?、《南寧市藥物志》:"消炎解毒。治傳染性肝炎,跌打駁骨。葉:搗絨敷乳瘡。"2、《中國藥植圖鑒》:"治風(fēng)濕骨痛,跌打瘀血內(nèi)傷;并作清涼解熱藥。" 3、《嶺南草藥志》:"清郁熱,舒肝,和脾,續(xù)折傷。" 4、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利濕,舒肝止痛。清利肝膽濕熱。用于肝膽濕熱所致的脅肋不舒,脘腹脹滿,疲倦乏力,口苦尿黃
使用禁忌1忌煙、酒及辛辣食物。 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 3.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yīng)在醫(yī)師指導(dǎo)下服用。4.服藥3天癥狀無緩解,應(yīng)去醫(yī)院就診。 5.兒童、年老體弱者應(yīng)在醫(yī)師指導(dǎo)下服用。 6. 該藥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zhì)者慎用。 7.該藥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8.兒童必須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 9.請將該藥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該藥品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綜上,雞骨草膠囊在使用時一定要記得食用禁忌,否則導(dǎo)致吃藥之后沒有療效可言,對于老年人來說,一定要在吃雞骨草膠囊之前,謹記醫(yī)師的吩咐,對癥用藥,以免耽誤病情發(fā)展,畢竟是藥三分毒,能夠采取食物療法的時候一定要少吃藥,多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