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半枝蓮的功效有什么?
中藥養(yǎng)生有什么藥材。
“靜能養(yǎng)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心靜則清,心清則明,心明則靈,心靈則聰慧清醒?!彪S著生活的提升,養(yǎng)生已經成為社會性的關注焦點,養(yǎng)生已經不再是養(yǎng)身,同時也是養(yǎng)心。如何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中藥半枝蓮的功效有什么?》,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中藥成分多種多樣,每一種中藥所發(fā)揮的功效也是有所不同的,正是因為如此,才需要做到對癥下藥,遵守辯證施治的治療原則。半枝蓮作為一種常見藥物,所見配方還是有很多的,足以看出它在治療各種疾病方面發(fā)揮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那么中藥半枝蓮的功效有什么?
半枝蓮的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腫,定痛。治吐血,衄血,血淋,赤痢,黃疸,咽喉疼痛,肺癰,疔瘡,瘰疬,瘡毒,癌腫,跌打刀傷,蛇咬傷。
【功效分類】:清熱解毒藥;止血藥。
【科屬分類】:唇形科、黃芩屬。
【性味】:味辛;苦;性寒。
【歸經】:歸肺經;肝經;腎經。
【功能】:清熱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腫。
【主治】:熱毒癰腫;咽喉疼痛;肺癰;腸癰;瘰疬;毒蛇咬傷;跌打損傷;吐血;衄血;血淋;水腫;腹水及癌癥。
常見配方:
1、治吐血,咯血:鮮半枝蓮50~100克,搗爛絞汁,調密少許,燉熱溫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2、治尿道炎,小便血尿疼痛:鮮半枝蓮50克,洗凈,煎湯,調冰糖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3、治熱性血?。喊胫ι?00克,煎服(廣西藥植圖志)。
4、治痢疾:鮮半枝蓮150~200克,搗爛絞汁服,或干全草50克,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5、治肝炎:鮮半枝蓮25克,紅棗5個,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6、治胃氣痛:干半枝蓮50克,和豬肚或雞一只(去頭及腳尖,內臟)。水,酒各半燉熟,分二,三次服。(泉州本草)。
7、治咽喉腫痛:鮮半枝蓮40克,鮮馬鞭草40克,食鹽少許,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8、治咽喉炎,扁桃體炎:半枝蓮,鹿茸草,一枝黃花各15克,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關于中藥半枝蓮的功效有什么,上文中已經給出了明確的介紹,想必大家也都心中有數了。只要能夠正確用藥,不但能夠有效的緩解身體不適,防治一些疾病的出現,還能起到調理及養(yǎng)護的作用,可以讓自己的身體遠離疾病侵擾更加健康。
yS630.Com相關推薦
生活中藥的種類有很多,因此在選擇藥物上,也是需要進行注意,不能隨意的選擇藥物進行疾病治療,這樣對疾病改善,也是沒有任何幫助,想要能夠很好的治療自身疾病,也是需要選擇正確的藥物,使得疾病得到改善,半枝蓮是一個常見藥物,在清熱解毒上,有著很好效果,半枝蓮的功效都有什么呢?
對半枝蓮的功效也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而且在使用它的時候,也是需要一些技巧,不能隨意的亂用,這樣對疾病治療。也是沒有任何幫助,同時還會危害到自身健康。
半枝蓮的功效:
1.清熱解毒:①用于各種癌腫,可配半邊蓮、白花蛇舌草等,每次30克,煎水常服。②用于肝炎,特別是乙型肝炎,可用本品60克煎水常服,亦可加白花蛇舌草、大棗同服。③用于癰瘡腫毒,可單用30克煎服。④用于蛇蟲咬傷,可取鮮品配鮮半邊蓮共搗爛外敷。
2.利尿消腫:用于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腎炎,皆可配本品,也可本品30克開水沖泡代茶飲。
3.散瘀化痰:用于瘰疬、結核、梅核氣,以本品配其他藥同用。
配伍應用
1.配魚腥草:半枝蓮、魚腥草同具清熱解毒之功效,但半枝蓮解毒散瘀、魚腥草善解毒排膿,二藥合用,清熱、解毒、散瘀、排膿作用增強,為治療肺癰之良藥。
2.配紅花:均能活血散瘀、通經止痛,二藥合用其功效增強,常用于跌打損傷瘀痛、關節(jié)痛、經閉等。 3.配紅棗:半枝蓮能解毒、紅棗能養(yǎng)血補中,二藥合用能解肝毒,補肝血,故為治療肝病之良方。
4.配三七:半枝蓮、三七其功效均為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二藥合用其作用大增,故常用于人體內外各種出血之證,及跌打損傷、瘀滯腫痛。
5.配半夏:半枝蓮、半夏均能消痞、化瘀、散結,二藥相須為用,療效增強,常用于癭瘤痰核、癰疽腫毒、梅核氣、胸脘痞悶等。
6.配半邊蓮:半枝蓮、半邊蓮,均有清熱解毒之功能。半枝蓮長于散瘀止痛,半邊蓮長于利水消腫,二藥合用,既能清熱解毒,又能散瘀消腫,常用于腫毒、癰腫、瘰疬、咽喉腫痛、跌打損傷、癌腫等。
通過以上介紹,對半枝蓮的功效也是有著很好了解,因此在選擇它的時候,也都是可以放心的進行選擇,那使用它也都是需要注意,要在飲食上合理搭配,而且也要按照醫(yī)生建議進行使用在,這樣對疾病改善,才會有幫助。
半枝蓮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草藥,它屬于唇形科植物半枝蓮的全草,它最明顯的治療的作用就是清熱解毒,散瘀止血,在利尿消腫方面的作用也是比較不錯的,如果出現咽喉腫痛,出現肺癰,腸癰等病癥表現的時候,都可以使用半枝蓮來治療,另外對于跌打損傷,對于吐血、水腫等病情,都有一定的治療的作用。
草藥半枝蓮的功效半枝蓮為唇形科植物半枝蓮的全草。有清熱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腫的功效。主治熱毒癰腫;咽喉疼痛;肺癰;腸癰;瘰疬;毒蛇咬傷;跌打損傷;吐血;衄血;血淋;水腫;腹水及癌癥。半枝蓮原用于毒蛇咬傷及瘡癰腫毒等癥;近年來在臨床上用于肝炎、肝腫大、肝硬化腹水、癌腫及吐血損傷出血等癥。用于肺癌,常與蜀羊泉、尋骨風、魚腥草等配合應用;用于胃腸道癌癥,常與白花蛇舌草、石見穿、八月禮、半邊蓮等同用。
1、抑菌作用:半枝蓮50%煎劑用平板挖溝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有抑制作用。2、解痙祛痰作用:本品所含的紅花素有較強的抗由組胺引起的平滑肌收縮作用,并有較好的祛痰作用。驚訝!半枝蓮的四大神奇作用3、抑瘤作用:用美藍氏試管法篩選試驗表明,本品對急性粒細胞型白血病細胞有很輕度的抑制作用;用細胞呼吸器法篩選實驗表明,對急性粒細胞型白血病血細胞的抑制率大于75%.4、免疫調節(jié)作用:本品所含的多糖在體外可促進ConA誘導的小鼠脾細胞淋巴細胞轉化,其最適濃度為400r/ml.Sc給藥1周后可明顯提高小鼠外周血淋巴細胞中酯酶陽性細胞的百分率,促進DNCB誘導的遲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但大劑量給藥(200mg/kg)可抑制小鼠胸腺指數,對脾指數無影響。
關于半枝蓮的副作用半枝蓮具有抗癌的功效,這一點是公認的。至于腫瘤病人服用這些中藥之后出現哪些毒副反應,現在報道的還比較少。當然,相對于西藥的化療藥物而言,毒副反應肯定是比較輕的。
半枝蓮,藥用。干燥全草,葉片多已脫落,為帶有花穗的莖與枝,長15~25厘米,四棱形,表面黃綠色或紫棕色,光滑,質柔軟,折斷面纖維狀,中空;殘留的葉片深黃綠色,多破碎不全,皺縮卷曲,質脆而易脫落;花穗著生在枝端,黃綠色。
半枝蓮的作用:
1、抑菌作用:半枝蓮50%煎劑用平板挖溝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有抑制作用。
2、解痙祛痰作用: 本品所含的紅花素有較強的抗由組胺引起的平滑肌收縮作用,并有較好的祛痰作用。
3、抑瘤作用: 用美藍氏試管法篩選試驗表明,本品對急性粒細胞型白血病細胞有很輕度的抑制作用;用細胞呼吸器法篩選實驗表明,對急性粒細胞型白血病血細胞的抑制率大于75%。
4、免疫調節(jié)作用: 本品所含的多糖在體外可促進ConA誘導的小鼠脾細胞淋巴細胞轉化,其最適濃度為400r/ml。Sc給藥1周后可明顯提高小鼠外周血淋巴細胞中酯酶陽性細胞的百分率,促進DNCB誘導的遲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但大劑量給藥(200mg/kg)可抑制小鼠胸腺指數,對脾指數無影響。
5、醇制劑(200毫克/毫升)在腫瘤組織培養(yǎng)液內對從人體采取的直腸癌、結腸癌等的癌組織均有意氣風發(fā)癌作用;水煎劑對培養(yǎng)穩(wěn)定宮頸癌細胞株分離的Hela細胞有破壞作用。
6、用細胞呼吸器法實驗對白血病細胞有75%以上的抑制率。
7、醇制劑對移植性小鼠肉瘤S-180、艾氏腹水癌、腦瘤-22均有抑制其生長的作用。
在田園地區(qū)的人們也經常會見到半枝蓮,半枝蓮多數人會覺得沒有什么用途,矮矮的,小小的,屬于很不起眼的一種植物,而且并沒有任何的藥用價值,其實半枝蓮的作用是很高的,用來泡水喝功效很好,而且可以促進人們的吸收。
別看它的植株又矮又小,它卻有著不服輸的花兒,那沖天的勁頭,給了人一種進取的希望;它是半枝蓮,是馬唇形科黃芩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半支蓮株高可達55厘米,叢生密集,花繁艷麗,花期又長,是裝飾草地、坡地和路邊的優(yōu)良配花,亦宜花壇邊緣和花境栽植,盆栽小巧玲瓏,可陳列在陽臺、窗臺、走廊、門前、池邊和庭院等多種場所觀賞;生活中常見有人用半枝蓮泡水。
半枝蓮泡水喝的功效
《校正本草綱目》記載"此草開紫白色花,草紫紅色,對結對葉,七八月采用"。所述形態(tài)與本種相近。民間草藥中,以半支蓮或"半支"為名的品種甚多?!栋俨葭R》載"各種半支有七十二種"。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收載有鼠牙半支、狗牙半支及虎牙半支等,系景天科景天屬的幾種植物。《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85年版,一部收載的半支蓮即為本品。
半枝蓮的性味:辛、苦,寒,歸肺、肝、腎經。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抗癌之功效;治闌尾炎、肝炎、胃痛、早期肝癌、肺癌、子宮頸癌、乳腺炎等。半枝蓮用于瘡癰腫毒、腸癰、肺癰、毒蛇咬傷等,均有非常好的清熱解毒、消散癰腫的功效。半枝蓮的功效與作用比較多,它不僅可以內服、外敷,還可以與清熱解毒藥配伍,例如治肺癰,就可以與薏苡仁、魚腥草、桔梗等配伍。此藥民間用量較大。常用量為15-30g,治療癌癥時用量可用到90-180克。
因為半枝蓮為清熱解毒藥物,常用于一些熱毒內盛導致的腸炎或者癌癥或者尿道炎或者皮膚疾病,對防治疾病上是起到作用的。但是每天喝的情況下容易導致脾胃虛寒,針對脾胃虛寒的患者不能長期服用。
半枝蓮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的風寒性感冒的情況,可以有效的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的感冒發(fā)燒的癥狀,還可以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出現的咽喉腫痛的問題,用半枝蓮泡水還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失眠多夢的情況,熟悉一下半枝蓮藥性功效吧。
半枝蓮長15~55厘米,無毛或者花軸上有稀疏的被毛;根較為纖細;莖細叢生,呈方柱形;表面暗紫色或棕綠色;葉對生,有短柄;葉片多皺縮,展平后呈三角狀卵形或披針形,長1.5~3厘米,寬0.5~1厘米;先端鈍,基部寬楔形,全緣或有少數不明顯的鈍齒;上表面暗綠色,下表面灰綠色。花單生于莖枝上部葉腋,花萼裂片鈍或較圓;花冠二唇形,棕黃色或淺藍紫色,長約1.2厘米,被毛。果實扁球形,淺棕色。氣微,味微苦。
常用配方
1.治吐血咯血:鮮半枝蓮50~100克,搗爛絞汁,調密少許,燉熱溫服,一日二次。
2.治尿道炎及小便血尿疼痛:鮮半枝蓮50克,洗凈煎湯,調冰糖服,一日二次。
3.治熱性血?。喊胫ι?00克,煎服。
4.治痢疾:鮮半枝蓮150~200克,搗爛絞汁服,或干全草50克,水煎服。
5.治肝炎:鮮半枝蓮25克,紅棗5個,水煎服。
6.治胃氣痛:干半枝蓮50克,豬肚或雞一只。水酒各半燉熟,分三次服。
了解了半枝蓮藥性功效我們才能夠更好的利用其藥性給我們自身帶來更多的好處,都是老年人多吃一些半枝蓮還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調理自身容易出現的神經衰弱的問題,可以幫助我們預防自身容易出現老年癡呆的癥狀。
【導讀】生活中有許多種中藥,半枝蓮的功效有很多,半枝蓮的功效也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而且在使用它的時候,也是需要一些技巧,不能隨意的亂用,這樣對疾病治療。也是沒有任何幫助,同時還會危害到自身健康。
中醫(yī)講述半枝蓮的功效
半枝蓮的功效:
1.清熱解毒:①用于各種癌腫,可配半邊蓮、白花蛇舌草等,每次30克,煎水常服。②用于肝炎,特別是乙型肝炎,可用本品60克煎水常服,亦可加白花蛇舌草、大棗同服。③用于癰瘡腫毒,可單用30克煎服。④用于蛇蟲咬傷,可取鮮品配鮮半邊蓮共搗爛外敷。
2.利尿消腫:用于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腎炎,皆可配本品,也可本品30克開水沖泡代茶飲。
3.散瘀化痰:用于瘰疬、結核、梅核氣,以本品配其他藥同用。
中醫(yī)講述半枝蓮的功效
配伍應用
1.配魚腥草:半枝蓮、魚腥草同具清熱解毒之功效,但半枝蓮解毒散瘀、魚腥草善解毒排膿,二藥合用,清熱、解毒、散瘀、排膿作用增強,為治療肺癰之良藥。
2.配紅花:均能活血散瘀、通經止痛,二藥合用其功效增強,常用于跌打損傷瘀痛、關節(jié)痛、經閉等。 3.配紅棗:半枝蓮能解毒、紅棗能養(yǎng)血補中,二藥合用能解肝毒,補肝血,故為治療肝病之良方。
4.配三七:半枝蓮、三七其功效均為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二藥合用其作用大增,故常用于人體內外各種出血之證,及跌打損傷、瘀滯腫痛。
5.配半夏:半枝蓮、半夏均能消痞、化瘀、散結,二藥相須為用,療效增強,常用于癭瘤痰核、癰疽腫毒、梅核氣、胸脘痞悶等。
6.配半邊蓮:半枝蓮、半邊蓮,均有清熱解毒之功能。半枝蓮長于散瘀止痛,半邊蓮長于利水消腫,二藥合用,既能清熱解毒,又能散瘀消腫,常用于腫毒、癰腫、瘰疬、咽喉腫痛、跌打損傷、癌腫等。
通過以上介紹,對半枝蓮的功效也是有著很好了解,因此在選擇它的時候,也都是可以放心的進行選擇,那使用它也都是需要注意,要在飲食上合理搭配,而且也要按照醫(yī)生建議進行使用在,這樣對疾病改善,才會有幫助。
半枝蓮的功效與作用是很多的,這種藥物具有清熱解毒,且比較容易散瘀,止血,利尿的效果,并且可以幫助我們治療吐血,血淋。癌腫,還有蛇咬傷的狀況,但是我們可能對于這種半枝蓮的功效不是特別的了解和認識,這點我們要清楚。
半枝蓮是一種藥用植物。具有比較干燥的全草,葉片大部分也是已經發(fā)生了脫落的情況,這些半枝蓮其實都是屬于一些帶有花穗的莖與枝,長度都是十五到二十五厘米左右的,四棱形,表面黃綠色或紫棕色,光滑,質柔軟,折斷面纖維狀,中空;殘留的葉片深黃綠色,多破碎不全,皺縮卷曲,質脆而易脫落;花穗著生在枝端,黃綠色。抑瘤作用: 用美藍氏試管法篩選試驗表明,本品對急性粒細胞型白血病細胞有很輕度的抑制作用;用細胞呼吸器法篩選實驗表明,對急性粒細胞型白血病血細胞的抑制率大于75%。
免疫調節(jié)作用: 本品所含的多糖在體外可促進ConA誘導的小鼠脾細胞淋巴細胞轉化,其最適濃度為400r/ml。Sc給藥1周后可明顯提高小鼠外周血淋巴細胞中酯酶陽性細胞的百分率,促進DNCB誘導的遲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但大劑量給藥(200mg/kg)可抑制小鼠胸腺指數,對脾指數無影響。
對血管作用:黃芩素甙有增加腦血流量,降低腦血管阻力,提高血腦屏障通透性,以及對抗由二磷酸腺工苷引起的血小板凝聚作用。半枝蓮為唇形科植物半枝蓮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清熱解毒、活血祛瘀、消腫止痛、抗癌等功能?,F在主要與白花蛇舌草配合使用,用來延長腸癌患者的生存壽命。同時,半枝蓮清熱,解毒,散瘀,止血,定痛,治吐血,鼻出血,血淋,赤痢,黃疸,咽喉疼痛,肺癰,疔瘡,瘰疬,瘡毒,癌腫,跌打刀傷,蛇咬傷.
其實我們要清楚一點,就是半枝蓮屬于一種唇形科的植物,這種半枝蓮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了很好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祛瘀、抗癌等功能。希望我們要清楚的去認識這些知識,對于我們還是有幫助的。
半枝蓮的藥用價值
1、功能主治
半枝蓮(學名:Scutellaria barbata D. Don)(江蘇省植物藥材志),別稱:趕山鞭(四川成都)、瘦黃芩(四川普格),牙刷草(江蘇蘇州),田基草(江蘇宜興),水黃芩(江蘇南京),狹葉韓信草(廣州植物志)。[1] 是馬唇形科黃芩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半支蓮株高可達55厘米,叢生密集,花繁艷麗,花期又長,是裝飾草地、坡地和路邊的優(yōu)良配花,亦宜花壇邊緣和花境栽植,盆栽小巧玲瓏,可陳列在陽臺、窗臺、走廊、門前、池邊和庭院等多種場所觀賞。分布于阿根廷、巴西南部、烏拉圭以及中國大陸的公園等地,常生于逸生,原產于南美洲。半支蓮全草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活血祛瘀、消腫止痛、抗癌等功能。性寒味酸,全草含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成分。有涼血解毒,散瘀止痛,消腫和清熱利濕之功效。
2、用法用量
清熱,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腫,定痛。治吐血,衄血,血淋,赤痢,黃疸,咽喉疼痛,肺癰,疔瘡,瘰疬,瘡毒,癌腫,跌打刀傷,蛇咬傷。內服:煎湯,15-30g,鮮品加倍,或入丸、散。半枝蓮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鮮品加倍,或入丸、散。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半枝蓮的副作用
血虛者不宜,孕婦慎服。
半枝蓮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1、治吐血、咯血:鮮狹葉韓信草一至二兩,搗爛絞汁,調蜜少許,燉熱溫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2、治尿道炎,小便尿血疼痛:鮮狹葉韓信草一兩,洗凈,煎湯,調冰糖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3、治熱性血痢:小韓信草二兩,煎服。(《廣西藥植圖志》)。
4、治痢疾:鮮狹葉韓信草三至五兩,搗爛絞汁服;或干全草一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5、治肝炎:鮮半枝蓮五錢,紅棗五個。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6、治胃氣痛:干狹葉韓信草一兩,和豬肚或雞一只(去頭及腳尖,內臟),水、酒各半燉熱,分二、三次服。(《泉州本草》)。
7、治咽喉腫痛:鮮狹葉韓信草八錢,鮮馬鞭草八錢,食鹽少許。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健康總是在失去的時候變得格外珍貴,這一點應該很多生病的人非常有感觸。皮膚病會影響我們的美觀,更是對心理影響深遠。例如疔瘡、發(fā)背。這里小編介紹半枝蓮飲中藥方劑給大家,半枝蓮飲的功效就是治療疔瘡、發(fā)背等皮膚病的,來看半枝蓮飲的用法!
處方
鼠牙半支蓮30克。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散腫消癰。主發(fā)背,對口,癰腫,疔瘡。
用法用量
上藥一味搗汁,陳酒和服。渣敷留頭,取汗而愈。
摘錄
《本草綱目拾遺》卷五引《百草鏡》。
疔瘡
疔瘡是好發(fā)于顏面和手足部的外科疾患。本病開始有粟米樣小膿頭,發(fā)病迅速,根深堅硬如釘為特征。因發(fā)病部位和形狀不同,而有人中疔、虎口疔、紅絲疔等名稱?,F代醫(yī)學的癤屬本病范疇。疔瘡初起切忌擠壓、挑刺,患部不宜針刺,紅腫發(fā)硬時忌手術切開,以免引起感染擴散。疔瘡走黃癥情兇險,須及時搶救,疔瘡如已成膿,應施行外科處理。
病因病機
疔瘡多因肌膚不潔,鐵木刺傷而妄施針挑擠壓,以致火毒乘隙侵襲,邪熱蘊結肌膚;或因恣食膏粱厚味和酗酒等,以致臟腑蘊熱,毒從內發(fā);若毒熱內盛則流竄經絡,內攻臟腑則屬危候?,F代醫(yī)學認為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的急性化膿性炎癥。
臨床表現
疔瘡初起為毛囊口膿瘡隆起呈圓錐形的炎性硬結,狀如粟粒,色或黃或紫,紅、腫、熱、痛,數日內硬結增大,疼痛加劇;繼而形成膿腫而硬結變軟,疼痛減輕,潰膿后膿腔塌陷,逐漸愈合。
如發(fā)生于四肢,患處有紅絲上竄的,稱紅絲疔。如見寒戰(zhàn)、高熱、神昏、譫語、頭痛、嘔吐為全身性化膿性感染,中醫(yī)稱疔瘡走黃。
針灸治療
1.刺灸法
治則
清熱解毒,行氣和血。督脈統(tǒng)率諸陽,故瀉身柱、靈臺以疏泄陽邪火毒,兩穴為治療疔瘡之經驗穴;陽明多氣多血,取合谷以清泄陽明火毒;委中為血郄,刺血以清泄血熱。
隨證配穴
根據患部所屬經脈,循經取穴。生于面部屬陽明經者商陽、內庭;屬少陽經者關沖、足臨泣;屬太陽經者少澤、足通谷;發(fā)于手者,可取足部同名經腧穴;發(fā)于足者,取手部同名經腧穴;高熱十宣或十二井穴點刺出血;神昏人中、中沖、內關;紅絲疔可從紅絲止點沿紅絲向起點點刺,泄惡血。
操作
毫針刺,瀉法,每日1次,每次留針30分鐘?;蛴萌忉橖c刺出血。
2.挑治法
選穴
脊柱兩旁尋找丘疹樣陽性點,或取心俞、脾俞等。
方法
常規(guī)消毒,用三棱針或粗針挑取白色纖維樣物,每次取2~4處。
選穴
阿是穴。
隔蒜灸法
將蒜片置于癤腫上,將艾炷放在蒜片上點燃灸之;每一癤灸3~10炷,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輕者灸3~4次痊愈,為防止復發(fā)應灸完1個療程,重者一般需2個療程。
結語:有關半枝蓮飲中藥方劑,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半枝蓮飲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了。半枝蓮飲能治療疔瘡、發(fā)背等癥狀。這些都是比較嚴重的皮膚病,得過此病的患者們對其都很恐懼,希望大家都能好好注意,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幾對容易混淆的中藥
五加皮和香加皮
五加皮性溫、味辛、苦。具有消炎抗菌、鎮(zhèn)痛、解熱的藥理作用。臨床上常用于治療風寒濕痹、關節(jié)酸痛、四肢痙攣、腰膝酸軟和體虛乏力。香加皮性溫、味辛、苦有毒。具有明顯的強心、利尿、消水腫的藥理作用,臨床上常用于治療心力衰竭,風濕性關節(jié)炎、心慌、氣短和下肢水腫等癥。兩藥作用完全不同,不可相互替用。
半夏和水半夏
半夏性溫、味辛,有毒,入脾,胃經。具有明顯的鎮(zhèn)咳、祛痰、解毒、止嘔的作用,臨床上常用于治療咳嗽多痰、哮喘、胸脘滿悶和惡心嘔吐等癥。水半夏性咳嗽痰多、支氣管炎。水半夏無鎮(zhèn)咳作用。藥物功能不同,不可相互代用。
大黃和土大黃
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下、消炎抗菌、收斂、利膽、止血的藥理作用。臨床上常用于治療實熱便秘、積滯腹痛、濕熱黃疸、牙齦腫、口舌生瘡、瘀血閉經、癰腫瘡毒和燒傷燙傷等癥。而土大黃無清熱解毒的作用,臨床直接使用有致腹痛的副作用,配方時切不可用土大黃代替大黃。
雞血藤與大血藤
雞血藤性平、味甘、濕,具有活血補血的作用。臨床上常用于治療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月經不調、肢體麻木和放射性白細胞血、止痛、抗菌消炎等藥理作用。臨床上常用于治療月經不調、胃用十二指腸潰瘍等癥。西藥作用有異,不可相互替用。
半枝蓮全草含生物堿、黃酮甙、酚類、甾體。性辛平無毒。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止血、止痛作用。主治吐血、衄血、血淋、赤痢、黃疸、咽喉疼痛、肺癰、疔瘡、跌打刀傷、蛇咬傷等。內服煎湯15-30克(鮮品30-60克),外用搗敷。血虛者不宜服。半支蓮系江西民間草藥。性苦寒。有清熱解毒作用。治咽喉腫痛,燙傷、跌打損傷,濕瘡。以外用為主,搗汁含漱(治咽喉痛)或搗爛外敷。
木鱉子和番木鱉
木鱉子與番木鱉是兩味不同的中藥,但由于其名近木鱉子,又叫木蟹。其功能主要是消腫散結,祛毒生肌,但由于其毒性較大,內服治病很少,大部分是外用于治療疔瘡癰腫,瘰疬癬疥等疾病。如有人用木鱉子仁30克,研為細末,置于25O毫升陳醋中浸泡一周,過濾取液外涂,治療神經性皮炎、于體癬及禿瘡,療效很好。
番木鱉有馬錢子之別名。番木鱉是一種劇毒的藥物,主要含有番木鱉堿(土的寧),成人用0.5毫克即可中毒,30毫克即可致死。因此,很少做內服藥用。番木鱉外用治療某些疾病還是十分有效,如用番木鱉加井水磨汁滴耳或將番木鱉油煎滴耳可治療中耳炎;將番木鱉潤濕切成薄片,排列于橡皮膏上貼敷于患側(向左歪貼右側,問右歪貼左側)治療顏面神經麻痹有很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