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膳巧治感冒 功勞可不小
藥膳養(yǎng)生。
大笑養(yǎng)心,抑郁“傷”心。注重養(yǎng)生,先要養(yǎng)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自有人類文明以來,長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標,生活中睿智的人,一般都是對養(yǎng)生頗有心得的人。如何避免走入有關中醫(yī)養(yǎng)生方面的誤區(qū)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藥膳巧治感冒 功勞可不小”,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感冒是因感受病毒或細菌所引起最常見的上呼吸道炎癥。感冒發(fā)熱時需要補充大量水份,食療以飲料為主。又因為影響食欲,不宜吃煎炒等油膩食物,用食療藥粥補充營養(yǎng)并起到補充水份的作用。
感冒是因感受病毒或細菌所引起最常見的上呼吸道炎癥。多因氣候寒溫失常,風邪侵入人體所致。臨床表現(xiàn)以鼻塞、流涕、噴嚏、咳嗽、頭痛、惡寒、發(fā)熱及全身不適為主癥。根據(jù)癥狀可分為風寒、風熱兩型。
風寒型表現(xiàn)為咳嗽流涕、頭痛鼻塞,痰質(zhì)稀白,口淡無味。宜用辛溫解表、宣肺散寒之物如蔥白、生姜、紫蘇等。風熱型表現(xiàn)為發(fā)熱惡風、咳嗽黃痰、口干舌燥,它用辛涼解表,定飾清熱之品如菊花、銀花等。感冒發(fā)熱時需要補充大量水份,食療以飲料為主。又因為影響食欲,不宜吃煎炒等油膩食物,用食療藥粥補充營養(yǎng)并起到補充水份的作用。
(一)辛溫解表的飲料和藥粥
1.姜糖飲:生姜10克,飴糖或砂糖20克沸水沖飲,功能散寒溫中,化痰止咳。
2.杏仁紅糖飲:甜杏仁10克(碾碎),加適量紅糖水煎服。功能潤肺止咳,溫中暖胃。
3.柚皮冰糖煎:柚子皮100克,加冰糖適量水煎。功能化痰消食,生津止渴。
4.蔥姜飲:蔥白5根,生姜3片,煎汁熱服,功能發(fā)表通陽,散寒解毒。
5.蘇葉杏仁粥:蘇葉、杏仁各9克、陳皮6克共煎什,會渣煮粥。功能發(fā)表散寒,止咳去痰。
6.牛蒡粥:牛蒡30克煎汁去渣煮粥。功能清熱解毒,潤肺止咳。www.cndadi.net
(二)辛涼解表的飲料和藥粥
1.桑菊豆鼓飲:桑葉、菊花各10克,豆鼓6克,共煎湯。功能疏散風熱,解表除煩。
2.蘿卜汁;鮮蘿卜擠汁 100毫升一頓服。功能清熱生津,化痰止渴。
3.西瓜皮汁:西瓜汁(或用西瓜皮100克煎汁)飲用。功能清熱除煩,去痰熱喘咳。
4.蕃茄甘蔗汁:蕃茄、甘蔗各擠汁半杯混和飲用。功能清熱解渴,養(yǎng)陰止咳。
5.蘆根粥:鮮蘆根30克煎汁去渣,用粟米60克煮粥;功能去肺胃熱,生津止渴。
ys630.coM延伸閱讀
“冬吃蘿卜夏吃姜”,姜被中醫(yī)譽為“嘔家圣藥”,在著名的醫(yī)學巨著《傷寒論》中記載的113首方劑中,應用生姜的方劑就有37首。醫(yī)學專家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善用生姜,可以治療諸如感冒、頭痛、腹痛、嘔吐等多種疾病。
一、驅(qū)除風寒感冒
1 、生姜蔥白茶:生姜6克,蔥白兩根,加適量清水,煮沸后加蓋5分鐘即可,早晚各服1次,服用后蓋被出汗。適合惡寒怕冷、頭痛無汗、鼻流清涕、四肢酸痛、舌苔薄白、脈浮的風寒感冒者飲用。
2 、生姜紅糖茶:生姜4片,紅糖30克,茶葉3克,生姜加清水煮沸,放入紅糖拌勻,再放入茶葉,煮沸即成。宜少量頻服,至汗出為佳。適合風寒感冒者飲用。
3 、姜蘇茶:生姜15克,紫蘇15克,大蒜10克。三藥同煎,加適量水,煮沸后加蓋浸30分鐘,分早、晚兩次服用。適合風寒挾濕即惡寒怕冷、頭痛無汗、鼻流清涕、四肢酸痛、胸悶、困倦、惡心嘔吐、大便或溏、苔白膩的感冒者服用。
二、治咳嗽
1 、生姜湯:用生姜15克煎湯,加白糖適量溫服,早晚各1次,可治痰多咳嗽。
2 、生姜核桃丸:生姜50克,核桃肉50克,北杏仁50克,蜂蜜適量。上述三味共搗爛,加蜂蜜為丸,臨睡前服用,共分10次服完,具有理虛潤肺、止咳定喘的功效。
三、治嘔吐
1 、生姜紅糖飲:生姜30克,紅糖適量。生姜加清水適量,煮沸后加入紅糖煮沸即可,少量頻頻飲用,用于治療妊娠嘔吐或虛寒腹痛。
2 、生姜橘皮湯:生姜9克,陳皮9克,上兩味加清水適量,大火煮沸后小火煮5~10分鐘即可,分2次溫服,可溫中止嘔。
3 、含生姜:乘車船時口含幾片生姜,有助于抑制暈車嘔吐。
專家提醒:生姜用途廣泛,除上述用法外,還可用于治療腹瀉,姜汁外涂可治療手癬、足癬等,姜湯漱口可治療口瘡等。同時,生姜還具有解毒的功效,常用于解魚蟹毒。
春天是感冒的高發(fā)時節(jié),抵抗力較弱的人們很容易被感冒侵襲,一旦出現(xiàn)感冒就會出現(xiàn)很多讓人很難受的狀況,如鼻塞、喉嚨痛、咳嗽等。所以在這個季節(jié)要注意防感冒,如果不小心被感冒纏上了,也不要擔心,要學會自療。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幾種常見的中藥方,各位朋友可以通過相應的癥狀自己給自己當醫(yī)生,一起來看看吧。
感冒發(fā)作時
一般地,感冒早期多屬于風寒外感,大多表現(xiàn)怕冷重、發(fā)熱輕,頭痛身痛,鼻塞流涕,咽痛,輕度咳嗽等。
此時,可以采用荊防達表湯(藥如荊芥、防風、蘇葉、生姜、蔥頭、橘紅、杏仁、赤苓)治療,冬季感寒較重者可以選用麻黃湯(藥如麻黃、桂枝、杏仁、甘草)治療;
寒濕郁熱者可以選用九味羌活湯(藥如羌活、防風、細辛、白芷、蒼術(shù)、川芎、黃芩等)治療;
而對于風熱感冒,表現(xiàn)發(fā)熱較重(多可超過38.5),輕度怕冷,口渴,咽喉干痛,咳嗽等癥時,可以采用銀翹散(藥如銀花、連翹、苦桔梗、薄荷、竹葉、生甘草、芥穗、淡豆豉、牛蒡子)治療;
如果怕冷漸輕,身熱增盛,無汗頭痛,目疼鼻干,心煩不眠,咽干耳聾,眼眶痛,舌苔薄黃者,可選用柴葛解肌湯(藥如柴胡、葛根、黃芩、羌活、白芷、白芍、桔梗、甘草);
惡寒、發(fā)熱、咳嗽、口渴可選用麻杏石甘湯(藥如麻黃、杏仁、石膏、甘草);
胃腸型感冒夾濕者可以選用藿香正氣散(藥如藿香、白芷、紫蘇、茯苓、半夏曲、白術(shù)、厚樸、姜汁炙,苦桔梗、炙甘草、大腹皮、陳皮)治療;
而對于老年人、小孩虛體感冒,往往可以出現(xiàn)氣虛的癥狀,此時可以選用益氣解表的方法治療,代表處方如人參敗毒散(藥如人參、甘草、茯苓、川芎、羌活、獨活、柴胡、前胡、枳殼、桔梗、生姜、薄荷)、參蘇飲(藥如人參、半夏、茯苓、陳皮、甘草、枳殼、葛根、紫蘇、前胡、木香、桔梗、生姜、大棗)等;
對于原有各種慢性疾病不慎感冒者,應該分別氣、血、陰、陽虧虛的不同情況分別對癥治療,往往可以獲得滿意療效的。
(2)黃精黨參粥:
取黃精40克、黨參30克、鮮生姜10克、紅棗10克,洗凈用紗布包扎,與粳米200克一起熬煮成粥,去除藥袋,即可食用,日服2次,具有補益脾氣、散寒防感作用,適宜于脾氣虛之人預防;
(3)白芷蘇葉生姜飲:
取白芷10克、蘇葉15克、鮮生姜20克,洗凈晾干,置于開水杯中用滾開水浸泡30分鐘,加上紅糖適量、調(diào)勻,分次當茶飲用,具有溫胃散寒、和胃止吐作用,適宜于平素胃氣虛寒、易于受涼上吐下瀉的胃腸型感冒人群預防;
(4)對于既有內(nèi)火、又有體虛易感之人群,就應選用既補虛、又防補而上火的性平藥膳進行調(diào)養(yǎng)預防,比如這類人群可以選用太子參蘇葉玉竹紅景天燉茶:
取太子參30克、蘇葉10克、玉竹15克、紅景天30克,洗凈晾干,置于開水杯中用滾開水浸泡30分鐘,加上紅糖適量、調(diào)勻,分次當茶飲用,具有氣陰雙補、強壯體質(zhì)、祛風防感作用,適宜于內(nèi)火素旺而體虛易感人群預防。
當然,春寒時節(jié)上述人群要隨時注意氣候變化,不要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居室更要保持經(jīng)常通風,并保證良好睡眠,避免過度疲勞等對于預防患感也很重要。
預防感冒
遵循中醫(yī)治未病的預防思想,以上人群可以結(jié)合眼下時令特點,采用藥膳食療方未病先防,則可避免感冒的發(fā)生。
對于老年人、小孩由于體質(zhì)薄弱,易于感風受寒感冒,因此可以選用以下藥膳進行對癥預防。
(1)黃芪防風防感茶:
取黃芪30克、防風10克、鮮生姜5克,洗凈晾干,置于開水杯中用滾開水浸泡30分鐘,分次當茶飲用,具有益氣祛風防感作用;
(2)黨參蘇葉粥:
取黨參30克、蘇葉10克、生姜10克,洗凈用紗布包扎,與粳米200克一起熬煮成粥,去除藥袋,即可食用,日服2次,具有益氣祛風、散寒防感作用。
對于原有各種慢性虛弱疾病者,由于臟腑功能薄弱,在冬季易于感寒發(fā)作,此時應該積極采用以下藥膳預防。
(1)黃芪荊芥茶:
取黃芪30克、荊芥10克、鮮生姜10克,洗凈晾干,置于開水杯中用滾開水浸泡30分鐘,加上紅糖適量、調(diào)勻,分次當茶飲用,具有補益肺氣、祛風防感作用,適宜于肺氣虧虛之人預防;
時值冬春更替之際,感冒患者又多了起來。而目前市面上醫(yī)治感 冒的藥物紛繁雜蕪,使患者在選購時無所適從。其實,像普通感冒這 種常見疾病,運用中醫(yī)推拿按摩也能取得很好的療效。
普通感冒臨床上主要有以下癥狀:鼻塞、流涕、噴嚏、頭痛、發(fā) 熱等。一般來說,普通感冒主要因風邪侵襲人體所致,病程較短且容 易痊愈。在冬春之際,主要兼夾寒邪,而出現(xiàn)無汗、頭痛、流清鼻涕、 喉癢、咳嗽、痰稀色白、穿衣烤火亦有冷感等風寒感冒的癥狀,也有 的是因風寒失治、病邪從寒化熱,出現(xiàn)如發(fā)熱重、出汗、頭漲痛、咽 喉腫痛、流濁涕、咳嗽、咳稠黃痰等癥狀。此為化熱型普通感冒。
選穴
風寒型應祛風散寒、解表宣肺。選足太陽膀胱經(jīng)、手太陰肺經(jīng)、 手陽明大腸經(jīng)、督脈、任脈之腧穴,配以相關腧穴。取穴有中府、風 門、風池、風府、肺俞、合谷、太陽、迎香、肩井、印堂。
化熱型應疏風散熱、解表清肺。外加大椎、曲池、天突、膻中等 穴。
基本操作方法
風寒型按揉印堂、太陽、迎香,分抹前額,拿按合谷、外關,以 人體出汗為度,然后用力拿捏風池、肩井,依次按揉中府、風門、風 池、肺俞(每穴操作時間為1~2分鐘),接著再按揉上背部1~2分鐘, 最后拿捏手太陰肺經(jīng)和手陽明大腸經(jīng)1~2遍。
化熱型按揉印堂、太陽、迎香,分抹前額,然后從肩部沿手陽明 大腸經(jīng)和手太陰肺經(jīng)向手指末端拿揉1~2遍,重點按揉曲池、尺澤、 外關、合谷、魚際,拿揉風池,再著力按揉中府、天突、膻中,拿捏 肩井,按摩上背部1~2分鐘,并點按大椎、肺俞(每穴操作時間為1 ~2分鐘),拍打上背至兩肩5遍,并沿督脈和膀胱經(jīng)從上背部向腰部 拍打5遍。
治療原理
風寒型按摩印堂、迎香,分推前額,能止頭痛、通鼻竅;按肺俞 與中府(肺募穴、手、足太陰經(jīng)交會穴),乃俞募相配,能宣肺解表, 止咳嗽,除鼻塞;按風門(足太陽經(jīng)與督脈交會穴),可散風止咳, 除熱,止頭痛、項強;按揉拿捏風門、風池(足少陽、陽維之會)、 肩井(足少陽、陽維之會),可解表散寒止頭項疼痛;按揉合谷(手 陽明經(jīng)之原穴)、外關(八脈交會穴),可疏風清熱、舒筋活絡,能 加強解表之力。
化熱型點按大椎(諸陽之會)能宣通三陽經(jīng)氣,具有良好的解熱 作用;按風池可疏風散熱解表;按曲池(手陽明經(jīng)之合穴)、合谷能 瀉肺熱,除咳嗽并消除咽喉腫痛;按膻中(手、足陽明經(jīng)交會穴)、 天突(陰維、任脈之會)可止咳,消除咽喉腫痛。
中醫(yī)推拿按摩治療上述普通感冒,輕證3~4次即可痊愈。在操作 時當避風寒。同時,患者也要在飲食起居上注意防寒保暖,多飲開水, 避免過度勞累。由于按摩治療一般無不良反應,所以這種方法尤其適 合小孩、老人和準備孕育者。對于孕婦,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可減除合谷 等穴。
因為在換季節(jié)的時候,天氣是十分無常的。讓我們很容易發(fā)生了感冒或者是傷風的疾病。在中藥上認為。治療這樣的感冒咳嗽這樣的小兵,我們可以選擇蔥白去診治感冒,據(jù)說這樣的效果是比較好的,不過,很多人們對此不是很了解,下面我們就一起去看看這些蔥白治療的好辦法吧。也好對蔥白治感冒有關系的。
我們不如一起去看看蔥白治感冒的方法吧,在我們的生活上,我們可以看看這種蔥白治感冒等等的小病的。對于這樣的感冒類型等疾病,我們不妨去試一試這樣的方式,也是對此知識有著一定的認識才可以的。
風寒感冒:連須蔥白、生姜、紅糖適量,水煎服?;蚴[白5根與淡豆豉10克,水煎服。亦可用蔥白數(shù)根,搗爛取汁滴鼻。每天一次,每次兩滴。
鼻塞:蔥白一小把切碎加水煎湯,以其蒸氣熏鼻?;?qū)⑹[白搗爛取汁,滲透于脫脂棉內(nèi),將藥棉塞人鼻腔??人裕菏軟鲆鸬目人?,連須蔥白一根,梨一個,白糖30克,水煎,吃蔥、吃梨、喝湯。
小便不通:蔥白一段,明礬25克,共搗爛敷肚臍?;蚴[白切碎,加等量食鹽炒熱后,用布包好,熱熨肚臍和下腹部,冷后炒熱再熨。每天一次。輕度凍傷:蔥白搗成糊狀,加食鹽少許涂敷患處。或?qū)⑹[白切開,以平滑的切面輕輕擦拭凍瘡患處。每天數(shù)次。
還有,蔥白治感冒其實是可以治療頭屑的。蔥白搗成泥的話,我們可以使用紗布包好,輕輕的去拍打自己的頭皮,直到汁水將其均勻敷在自己的頭皮或者是頭發(fā)上的。幾個小時之后我們可以將頭發(fā)上的污垢洗去,之后在可以將頭屑輕易的去洗凈才是。
我們都知道在春天回暖的交替時期很容易引起我們身體的不適,這時身體很容易遭到病菌的入侵,我們的免疫系統(tǒng)很簡單的就給攻破了。那么除了吃藥來緩解這些感冒,還有其他的方法能夠緩解疾病,那就是使用偏方。日常的偏方可以很好的治愈感冒,緩解疾病的癥狀。
在感冒高發(fā)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通風,勤換洗才能夠預防疾病。日??梢酝ㄟ^偏方來緩解感冒,偏方主要是利用食材的性質(zhì)來緩解我們身體的不適,促進我們身體消除這些疾病病菌。
偏方一
用料:生姜10克,蔥白15克,白蘿卜150克,紅糖20克。
制法:水煎服,服后微出汗,既可明顯減輕癥狀。
功效:解表散寒、溫中化痰。主治感冒畏寒、咳嗽痰多。
偏方二
用料:紫蘇葉10克,生姜10克,陳皮12克,紅糖20克。
制法:水煎服。
功效:解表散風、燥濕化痰。主治感冒發(fā)燒、咳嗽痰多。
偏方三
用料:荊芥10克,紫蘇葉10克,生姜15克,紅糖20克。
制法:水煎服,每日兩次。
功效:解表散風、理氣寬胸。主治風寒感冒、頭痛、咽痛。
偏方四
用料:金銀花15克,竹葉9克。桑葉6克,甘蔗100克,白糖20克,白蘿卜120克。
制法:水煎服。
功效:清熱解毒、消炎止痛。主治感冒發(fā)燒、咽喉疼痛。
偏方五
用法:桑葉6克,白菊花10克,竹葉10克,薄荷6克,淡豆豉10克。
制法:水煎服。
功效:散風清熱。主治風熱感冒、發(fā)燒頭痛。
偏方六
用效:紫蘇葉6克,荊芥10克,山楂10克,冰糖20克。
制法:水煎服,每日兩次。
功效:解表散寒。主治風寒感冒、全身關節(jié)痛。
日常感冒時比較常見的,所以發(fā)現(xiàn)了疾病應該及時的吃藥。不要硬扛,這樣很容易給自己的身體造成損害,上述這些偏方都是利用我們?nèi)粘1容^常見的食材,通過這些簡單食材的結(jié)合就可以發(fā)揮治療感冒的效果。上述只是羅列比較簡單的幾種方法,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學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