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降壓降脂,一味中藥三大功效
生姜養(yǎng)生三大功效。
“人逢古稀喜相聚,滿座白發(fā)盡笑語。身處盛世盼歲長,往事茫茫如煙雨。勤于紙上尋歡樂,珍惜今天保身體。多在人間看春光,又是桃紅滿地綠。”社會的發(fā)展讓更多人注意到了養(yǎng)生這個話題,養(yǎng)生關(guān)系著每一個的生活質(zhì)量。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為滿足您的需求,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減肥降壓降脂,一味中藥三大功效”,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物質(zhì)生活的極大豐富,加上很多人管不住嘴,邁不開腿,高血脂,高血壓,肥胖,脂肪肝,糖尿病等不斷增多,居高不下。更由于中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文化知識的普及,已經(jīng)有較大一部分人知道有一種叫決明子的中藥有降壓,降脂,減肥作用。但是他們并不知道服用決明子降壓降脂減肥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并且決明子不僅只是具有降壓降脂減肥作用,還有益腎明目,清熱通便功效。
決明子也叫草決明、羊明、羊角、馬蹄決明、還瞳子等,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決明或小決明的干燥成熟種子。
決明子味苦、甘、咸,性微寒,入肝、腎、大腸經(jīng);具有清肝火、祛風濕、益腎明目,清熱潤腸通便等功能。主要用于目赤澀痛,羞明多淚,頭痛眩暈,目暗不明,大便秘結(jié)。治療高血脂,高血壓有降低血壓,降血脂,緩瀉通便,減肥作用。
決明子藥性寒涼,有泄瀉通便和降血壓的作用,但脾胃虛寒、脾虛泄瀉及氣虛便溏者不宜用。
單方驗方:
一、降血脂
1.荷葉、決明子、山楂、澤蘭各6克,水煎代茶飲。
2.山楂30克,決明子15克,加水1000毫升,水煎代茶飲。
二、治高血壓病
1.決明子適量,炒黃后搗成粗粉,泡開水服,每次3克,每日3次。ys630.COm
2.決明子15克,夏枯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1個月。
三、治習慣性便秘
決明子30克,開水沖泡,代茶飲用。
四、治高脂血癥
決明子、茵陳各15克,水煎頻飲,30天為1個療程。
五、治口腔潰瘍
決明子、知母各10克,開水沖泡代茶頻飲,同時用五倍子、青黛各9克,研細末,涂敷于口腔潰瘍處,連續(xù)內(nèi)服外用5天。
六、治急性結(jié)膜炎
決明子、蟬蛻、青葙子各15克,菊花、谷精草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2次。
七、治目赤腫痛
決明子炒研,荼調(diào)敷兩太陽穴,干則易之,一夜即愈。(《醫(yī)方摘玄》)
八、治失眠
決明子9克,黃精30克,玉竹30克,川芎3克,合歡皮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2次。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頭疼腦熱是許多人經(jīng)常會遇到的一種情況,多數(shù)原因是由于體熱炎癥造成的身體疼痛。遇到這種情況就需要盡快接受調(diào)理了,否則身體會出現(xiàn)更多的狀況。目前推出了一種叫做獨一味膠囊(獨一味)的特效藥,它對于解熱鎮(zhèn)痛具有非常明顯的效果,通過獨一味膠囊(獨一味)的治療可以很快的去除您的不適癥狀。
【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獨一味膠囊
商品名稱:獨一味膠囊(獨一味)
拼音全碼:DuYiWeiJiaoNang(DuYiWei)
【主要成份】獨一味浸膏
【性 狀】本品為膠囊劑,內(nèi)容物為深棕色的顆粒或粉末;味微苦。
【適應癥/功能主治】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用于多種外科手術(shù)后的刀口疼痛、出血,外傷骨折,筋骨扭傷,風濕痹痛以及崩漏、痛經(jīng)、牙齦腫痛、出血等。
【規(guī)格型號】0.3g*12s*2板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7天為一療程;或必要時服。
【不良反應】未見明顯毒副作用。偶見藥后,胃脘不適,隱痛,停藥后自行消失。
【禁 忌】尚不明確
【注意事項】孕婦慎用
【藥物相互作用】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fā)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貯 藏】密閉、置干燥處保存
【包 裝】鋁塑板裝,12粒/板;2板/盒。
【有 效 期】30 月
【執(zhí)行標準】《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0970053
【生產(chǎn)企業(yè)】甘肅獨一味生物制藥有限責任公司
看完上述關(guān)于獨一味膠囊(獨一味)的介紹,您關(guān)于這種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是不是有了一個對比清晰的認識了呢?藥物的挑選對于醫(yī)治來說是很重要的,因而我們一定不能忽略了藥物的重要性,選好藥選對藥才干精確有效的治好疾病。
如果我問,圍巾來干什么?99%的人一定會回答保暖、防曬,其實你遠遠不懂,圍巾還是一種藥。既然說是藥,那請看圍巾到底有哪些功效吧?
功效一:預防感冒,告別大蔥、玉屏風
你還在吃大蔥大蒜預防感冒嗎,其實一條圍巾就能解決,頸部是冬季最容易進風寒的地方,如果您能很好的保護著您的頸部,比吃玉屏風更有效果。
功效二:脖子露的少,頸椎病不擾
頸部是人體的“要塞”,頸部充滿血管,還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頸椎上有大椎穴、風池穴,還有延伸到肩部的肩井穴。因此,冬天是頸椎病高發(fā)的季節(jié),所以一條圍巾可以為您擋住風寒,遠離疾病。
功效三:圍巾圍的好,腰背不煩惱
如果不穿高領(lǐng)衣服,稍有點寒風鉆進脖子里,全身都會打冷戰(zhàn)。因此,頸部最怕凍。尤其現(xiàn)代人都長時間用電腦,容易造成頸部肌肉僵硬。
功效四:冬日暖一些,清醒一整天
圍巾有促進血液循環(huán),緩解疲勞的功能,不論在寒冷的冬季或者夏天涼意的室內(nèi),圍巾都是您最好的搭配。
看過了上面的陳述您是不是覺得圍巾真的是一中特別的中藥呢,圍巾不僅能給您健康,更見能帶給你無限的美麗,你與高貴的距離,還差一條圍巾嗎?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當今社會,雖然物質(zhì)條件十分豐厚,但是人所患的疾病卻似乎一點沒有減少,而且疾病譜比從前更加復雜多變。而這些病譜其實離不開一個問題,那就是亞健康,現(xiàn)如今很多人都有失眠、氣虛、貧血等癥狀,那如何改善呢?今天,我們?yōu)槟憬榻B一味中藥,改善你的失眠、氣虛、貧血等癥狀。下面跟小編一起去看看。
這味中藥在生活中非常常見,而且效果十分有效,那就是龍眼肉。龍眼,又稱桂圓,是一味常用的補益中藥,歷史上有南桂圓北人參之稱。中醫(yī)認為,桂圓性溫味甘,入心脾兩經(jīng),有補心安神、養(yǎng)血益脾的功效,適用于心脾虛損、氣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驚悸、眩暈等癥,尤其對用腦過度,精神緊張造成的頭暈、失眠、焦慮等有一定輔助治療的效果。
此外,龍眼的鐵含量也較高,補血效果顯著。因此,建議腦力勞動者、神經(jīng)衰弱及久病貧血的人常吃些龍眼肉。龍眼還是珍貴的滋養(yǎng)強化劑,有壯陽益氣,因而備受人們喜愛。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龍眼肉的主要功效與作用以及食用禁忌吧!
龍眼肉的功效
①、龍眼肉含有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有補血安神、健腦益智、補養(yǎng)心脾、潤膚美容等功效。
②、龍眼肉對子宮癌細胞的抑制率超過90%,婦女更年期是婦科腫瘤多發(fā)的階段,適當吃些龍眼有利健康。
③、龍眼肉有補益作用,對病后需要調(diào)養(yǎng)及體質(zhì)虛弱的人有輔助療效。
④、龍眼肉對黃素蛋白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從而具有延緩衰老的作用。
⑤、龍眼肉中含有大量的鐵、鉀等元素,能促進血紅蛋白的再生,可治療因為貧血而造成的心悸、心慌、失眠、健忘,起到增強記憶、消除疲勞的作用。
⑥、龍眼肉還含有一種抗焦慮的活性物質(zhì),對焦慮癥有較為明顯的緩解效果。
適宜服用龍眼肉的人群有:
1)腦力勞動者:龍眼肉具有益氣補血,增強記憶的作用,對工作壓力大、容易失眠或記憶減退的上班族人群,常熬夜、讀書精神耗損的學生有很好的功效。
2)易失眠者:龍眼肉具有安神定志作用,對失眠人群有安神補血,充實腦力的功效。
3)經(jīng)期婦女、體弱者:龍眼肉具有養(yǎng)血補血作用,對婦女經(jīng)期有補血功能。對腦力衰退、體弱人群可以安神補血,快速恢復體力。
一味藥是中醫(yī)醫(yī)藥的一種,對于許多疾病是非常有幫助的。下面我們就對一味藥簡單的介紹一下。
【別名】野槐樹(《植物名實圖考》),野藍枝子(《中國樹木分類學》),狼牙草(《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小豆柴、巖豆柴、鐵掃把、野綠豆(《貴州民間方藥集》),山皂角、鐵皂角(《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山綠豆(《四川中藥志》),紫花地料梢、馬料梢(《浙扛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為豆科植物 馬棘 的 全草 。9~10月采收。
【原形態(tài)】馬棘(《救荒本草》)
【生境分布】生長于山坡竹林下。分布于山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四川等地。
【性味】《四川中藥志》:"味苦澀,性溫,無毒。"
【功能主治】治瘰疬,痔瘡,食積,感寒咳嗽。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3~1兩;或燉肉服。
【附方】①治癢子初起,結(jié)核硬塊:一味藥、馬桑根、何首烏,燉豬肉服。(《四川中藥志》)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貴州民間方藥集》
上面介紹了一味藥的一些基本常識,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對于一味藥的了解會更多一些。生活中常常接觸的其它藥材還有很多,有時間的話不妨多去了解一下。
獨一味的簡介
獨一味,別名:大巴、打布巴,拉丁文名:Lamiophlomis rotata (Benth.) Kudo, 唇形科獨一味屬唯一物種,多年生草本,高2.5-10厘米;根莖伸長,粗厚,徑達1厘米。葉片常4枚,輻狀兩兩相對,菱狀圓形、菱形、扇形、橫腎形以至三角形,苦,微寒。有活血祛瘀,消腫止痛之功效。獨一味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一種重要藥用植物,廣泛分布于西藏,而在青海、甘肅、四川和云南只有零星分布,常生于海拔3900-5100米的石質(zhì)高山草甸、河灘地或強度風化的碎石灘上。
獨一味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zhì)
葉含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槲皮素,槲皮素-3-O-阿拉伯糖甙,槲皮素,槲皮素-3-O-阿拉伯糖甙,芹菜素-7-O-新陳皮甙。根含1-羥基-2,3,5-三甲氧基呫噸酮,β-谷甾醇,棕櫚酸,獨一味素A、B、C等。地上部分含山梔甙甲酯,8-O-乙?;綏d甙甲酯,胡麻屬甙。
2、功效作用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止血。治跌打;筋骨疼痛;關(guān)節(jié)腫痛;痛經(jīng);崩漏。內(nèi)服:浸酒或入散劑,1~2錢。
3、臨床應用
3.1、治協(xié)日烏素病 獨一味、三七、丹參各等量。制成膏劑。外用。(《要決醫(yī)典》獨一味膏) 2.治刃傷、骨折 藍刺頭、獨一味、百合、丹參、酸模各10g,熊膽0.5g。制成煮散劑。每次3~5g,每日2次,水煎服。(《要決醫(yī)典》六味獨一味湯) 。
3.2、用量2~3克,煎服。用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風濕痹痛,黃水病。
獨一味的市場信息
1、獨一味的價格
獨一味的價格約為70元/千克。
2、獨一味的選購方法
干燥根長約7~15厘米,粗約1~2厘米。表面枯黃色至黃褐色,根莖剮、或無,全體扭曲而粗糙,有縱紋,尾端細小,少有2~3分枝,多已斷碎。質(zhì)堅硬,干枯,斷面木質(zhì)部多已腐朽,呈烏褐色。外圍肉質(zhì)暗淡,無光澤。氣腥臭,味苦,入口久則有麻痹感。以根條粗壯、勻凈者佳。
3、獨一味的保存方法
獨一味可擱置在陰涼通風處,置干燥處。
人們常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
牙痛,在人們的印象里,那都稱不上是疾病,但牙痛的滋味,卻又是那樣的虐心。
沒有經(jīng)歷過牙痛的,可能覺得牙痛不就那么回事嗎?但若真正經(jīng)歷過了,或許就不會這么認為了!
牙痛來襲,那滋味,是否可用“酸爽”來形容?牙痛的時候,別說吃飯,就是喝水都難受,說話也不自在,張張嘴都變得困難。就是那么一個人們都覺得不是疾病的疾病,卻能把人折騰得寢食難安、無處安放。
牙痛怎么辦呢?有味中藥很貼心。
它就是升麻。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高三四尺,密生柔毛。葉子互生,為二回三出復葉,小葉片為卵形或?qū)捖研?,深裂或淺裂,邊緣有不規(guī)則的重鋸齒。開白色小花,花很多,且是雌雄異株,集成圓錐花序,或偶有腋生總狀花序。骨突果熟時黃褐色。根莖呈不規(guī)則的長塊根,有洞狀莖痕,表面黑色,多須根。
通常在什么地方能找到升麻呢?想要找到它的蹤跡,那就要先弄清它的生長環(huán)境了。升麻常生長于山坡或陰地,對生長環(huán)境并不是很挑剔。
升麻并非全部入藥,它的藥用部分是根莖,且采集時間一般是春秋兩季,采回來后,洗凈,晾干,備用。
中醫(yī)學認為,升麻辛、微甘,微寒。歸肺、脾、胃、大腸經(jīng)。具有發(fā)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的功效。用于風熱頭痛、胃火牙痛、口瘡、咽喉腫痛、麻疹不透、陽毒發(fā)斑、脫肛、子宮脫垂等的治療。
據(jù)《本草綱目》記載,對于胃熱牙痛,可用升麻煎煮趁熱含漱解毒,或加生地。
中藥方劑是一種治療疾病的非常好的方法,那么你知道獨一味膠囊嗎?它是由哪幾種藥材組成的呢?它應該如何食用呢?今天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來源】為獨一味經(jīng)加工制成的膠囊。
【性狀】本品為膠囊劑,內(nèi)容物為深棕色的顆?;蚍勰?;味微苦。
【炮制】取獨一味1000g,粉碎,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30的清膏,在80℃以下干燥,加入適量的淀粉,制成顆粒,干燥,裝入膠囊,制成1000粒,即得。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用于多種外科手術(shù)后的刀口疼痛、出血,外傷骨折,筋骨扭傷。風濕痹痛以及崩漏、痛經(jīng)、牙齦腫痛、出血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7天為一療程;或必要時服。
【注意】孕婦慎用。
【規(guī)格】每粒裝0.3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對于文章介紹的關(guān)于獨一味膠囊的相關(guān)知識,相信大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同時也可以多去了解一些相關(guān)的醫(yī)學常識,在豐富閱歷的同時增加對醫(yī)藥常識的理解。
獨一味的藥用價值
1、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止血。治跌打;筋骨疼痛;關(guān)節(jié)腫痛;痛經(jīng);崩漏。
2、用于什么病癥
治跌打;筋骨疼痛;關(guān)節(jié)腫痛;痛經(jīng);崩漏。民間用全草入藥,治跌打損傷、筋骨疼痛、氣滯閃腰、浮腫后流黃水、關(guān)節(jié)積黃水、骨松質(zhì)發(fā)炎。
3、用法用量
內(nèi)服:浸酒或入散劑,1~2錢。
獨一味的副作用
1、副作用
獨一味一般沒有特殊的副作用。
2、人群禁忌
獨一味一般沒有特殊的人群禁忌。
3、飲食禁忌
3.1、獨一味一般沒有特殊的飲食禁忌。
3.2、《四川中藥志》:“無瘀滯及孕婦勿服?!?/p>
獨一味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1、出自:《四川中藥志》。
1.1、別名:巴拉努努、吉布孜、麥朵昌巴、哈努巴拉、札江溫保、哈吾巴拉、達干木、達折合巴、野秦艽、大巴、打布巴。
1.2、藥材來源:為唇形種植物獨一味的根及根莖或全草。
1.3、生境分布:生于高原或高山上強度風化的碎石灘中或石質(zhì)高山草甸、河灘地,海拔2700-4500米。產(chǎn)西藏,青海,甘肅,四川西部及云南西北部;尼泊爾,錫金,不丹也有。模式標本采自錫金。
1.4、性味歸經(jīng):苦,微寒。 ①《四川中藥志》:“苦,微寒,有小毒?!?②《青藏高原藥物圖鑒》:“苦,溫。
1.5、采收和儲藏:9~10月采,拔取全株,去凈泥土,截去葉及須根,曬干。
1.6、化學成分:葉含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槲皮素,槲皮素-3-O-阿拉伯糖甙,槲皮素,槲皮素-3-O-阿拉伯糖甙,芹菜素-7-O-新陳皮甙。 根含1-羥基-2,3,5-三甲氧基呫噸酮,β-谷甾醇,棕櫚酸,獨一味素A、B[2]、C[3]等。 地上部分含山梔甙甲酯,8-O-乙酰基山梔甙甲酯,胡麻屬甙。
1.7、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止血。治跌打;筋骨疼痛;關(guān)節(jié)腫痛;痛經(jīng);崩漏。
1.8、用法用量:內(nèi)服:浸酒或入散劑,1~2錢。
2、《四川中藥志》:活血行瘀,止痛,行氣,消腫,續(xù)筋接骨。治跌傷筋骨及閃腰挫氣等癥。
3、《青藏高原藥物圖鑒》:補髓,止血。治浮腫后流黃水,關(guān)節(jié)積黃水,骨松質(zhì)發(fā)炎。
中藥材是很常見的,而且中藥材的種類還比較多,在功效也是有著一些區(qū)別,因此選擇之前,需要進行很好的了解,那么你了解一味藥根這種藥材嗎?
【來源】為豆科植物 馬棘 的 根 。全年可采。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一味藥"條。
【性味】《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性溫,味苦澀。"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解毒。治咳喘,喉蛾,疔瘡,瘰疬,痔瘡,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鮮品2~3兩;或浸酒。外用:搗敷。
【附方】①治老人吼咳喘病:一味藥根二兩,燉五花肉食。(《四川中藥志》)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貴州民間方藥集》
通過本篇文章對一味藥根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關(guān)于一味藥根的相關(guān)作用和食用方法等。一味藥根的價值可以通過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體現(xiàn)了一味藥根的重要性。
中醫(yī)博大精深,在臨床治療和理論研究中都會帶給我們諸多的震撼,例如“異病同治”,看似不同的疾病但因病因病機相同,所以采用的治法也一樣,甚至方藥可能都一樣,但“同病異治”是看著是同樣癥狀的一種病,治法卻截然不同,這就是因為病因病機的不同而給與不同的治法方藥。
可見中醫(yī)的靈活性很強,可以千人一方,也可以一人一方,整體性和個體性都很強,這就不得不感嘆老祖宗們的智慧了。將藥物和方子都運用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了。是的,不僅僅方劑可以靈活變化,同一味藥在不同方劑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甚至同一個藥物不同劑量所產(chǎn)生的作用都是不同的。
柴胡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柴胡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侗静輬D經(jīng)》載:“(柴胡)今關(guān)、陜、江湖間,近道皆有之,以銀州者為勝。二月生苗,甚香,莖青紫,葉似竹葉稍紫……七月開黃花……根赤色,似前胡而強”。對柴胡的形態(tài)做了較明確的介紹。
柴胡性味辛、苦,微寒,歸肝、膽經(jīng),具有解表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的作用。很多人只知道柴胡能疏肝,不知道其他作用。其實柴胡除了能疏肝解郁,還能升陽舉陷,能發(fā)表解肌,而且這是柴胡三種不同劑量所產(chǎn)生的作用不同?!兜门浔静荨方榻B:“外感生用、多用,升氣酒炒,少用”。后世總結(jié)解熱宜生用,用量宜大;疏肝醋炒,宜用中量;升陽生用,宜用小量。
臨床上一般小量是3-6g,中量是9-12g,大量是12-15g或以上?!秱摗分行〔窈鷾窈昧?2g,用來和解少陽,解肌發(fā)表,用于外感發(fā)熱,或邪入半表半里的寒熱往來及瘧疾寒熱等。《景岳全書》中的柴胡疏肝散柴胡用量6g,用來疏肝解郁,用于肝郁氣滯,脅肋脹滿疼痛,及肝郁血虛,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镀⑽刚摗分醒a中益氣湯柴胡用量為3g,升陽舉陷,用于中氣不足,清陽下陷的脫肛、子宮下垂、胃下垂等。
以上并不是一個固定的用量和用法,更多的時候是根據(jù)大夫的臨床經(jīng)驗和實際病情進行加減的,所以說中醫(yī)的靈活性很強,也很玄妙,用藥一定要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
說起四大發(fā)明,國人幾乎沒有人不知道,并且歷來都引為自豪和驕傲。如果說中藥是四大發(fā)明之一,可能會引發(fā)網(wǎng)友質(zhì)疑,你又在蒙人了,騙誰呢?四大發(fā)明,不就是指:活字印刷、指南針、造紙、火藥嗎?對,一點都不錯!問題就在于,火藥的主要成分硝石就是一味很好的中藥!
大家知道,火藥由硝石、硫磺、木炭混合而成。其中最主要成分就是硝石即火硝,硝石在二千多年前就被用作治病了,所以說四大發(fā)明之一是中藥,沒錯吧?
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就用硝石礬石散治療黑疸,又稱女癆疸。仲景《金匱要略》云∶黃家日晡所發(fā)熱,而反惡寒,此為女勞疸。得之膀胱急,小腹 滿,額上黑,足下熱,因作黑疸。其腹脹如水狀,大便必黑,時溏,此女勞之病,非水也。 腹?jié)M者難治。此方主之。 ……
硝石,也稱消石、火硝、牙硝(古書上又稱茫消或北帝玄珠,焰硝等),是一種天然礦物,主要成分為硝酸鉀。
性味歸經(jīng):味苦、咸,性溫。有小毒。歸心、脾經(jīng)。
功效主治:辟穢滌濁,攻堅破積,利水瀉實,解毒消腫。主治暑日傷冷,寒熱吐瀉,瘕瘕痞塊,頸項瘰疬,瘀血腹痛,黃疸黑疸,沙石淋痛,頭痛,喉痹,目赤,瘡瘍腫毒。
單方驗方:1.治伏暑傷冷,二氣交錯,中脘痞悶或頭痛惡心,并皆治之。硝石、硫黃各等分。為末,于銀石器內(nèi),文武火上炒令鵝黃色,再研細,用糯米和丸,如梧子大。每服40丸,新汲水下,不拘時候。(《濟生方》二氣丹)
2.治婦人癥瘕,結(jié)聚痞塊,及婦人帶下絕產(chǎn)。硝石90克,大黃120克,人參、甘草各30克。上為末,以陳醋600毫升置銅器中,先下大黃熬數(shù)沸,至七分,納余藥熬成膏,至可丸,即丸如梧子大。每服30丸,米飲下,1日3次。(《千金方》大硝石丸)
3.治風頭痛,上焦壅滯,心膈煩熱,及偏頭痛。硝石、細辛(去苗葉)各一分。上研細散。每用半字,發(fā)時搐入不痛邊鼻內(nèi),如未已,再搐入痛邊鼻內(nèi)。(《御藥院方》二圣散)
4.治諸淋。硝石(白者)。上為細末。每服6克,血淋,山梔仁煎湯調(diào)下;熱淋,小便赤而淋瀝,臍下急痛,新水調(diào)下,或黃芩煎湯下;氣淋,小腹脹滿,尿后常有余瀝,木通煎湯下;石淋,莖內(nèi)痛割,尿不能出,尿中有沙石,令人悶絕,此證將硝石用抄紙隔炒,紙焦為度,再研細,蜀葵子30粒(打開),煎湯調(diào)下。(《仁齋直指方》硝石散)
5.治肺熱痰實,咽喉不利。硝石、半夏(湯浸七次,去滑,焙)各15克。先搗半夏為末,次入硝石,同研令細,再入白面30克拌勻,滴水為丸,如綠豆大。每服20丸,姜湯送下。(《普濟方》硝石半夏丸)
9.治風熱喉痹及纏喉風。焰硝一兩半,硼砂半兩,腦子一字,白僵蠶一分。上為末,研勻。以竹管吹半錢許入喉中。(《三因方》玉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