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偏癱最好的藥,中藥治療效果好
養(yǎng)生與治療。
“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得早?!鄙鐣陌l(fā)展讓更多人注意到了養(yǎng)生這個話題,只有進行科學(xué)的養(yǎng)生,我們才能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實現(xiàn)的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治療偏癱最好的藥,中藥治療效果好”,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偏癱會對運動造成很大的障礙,現(xiàn)在人腦血管疾病很常見,如果不注意疾病發(fā)作就會很容易引起偏癱,治療偏癱可以中藥治療,根據(jù)自己的具體情況辯證治療能夠更好的康復(fù)。
1、風痰淤血,痹阻脈絡(luò)
臨床表現(xiàn):半身不遂,偏身麻木,頭暈?zāi)垦?,口舌歪斜,言語不清或不語,舌質(zhì)暗,舌苔白膩。
方藥:桃仁、紅花、天麻、半夏、陳皮、川芎、地龍各10克,鉤藤30克(后下)。
用法:水煎服,每日l劑。
功效:息風,化痰,通絡(luò)。
加減:口苦、舌苔黃者,加黃芩、炒山梔各10克;單側(cè)身體麻木者,加雞血藤30克,木瓜10克;舌紅少苔者,加生地30克,白蒺藜、白芍各10克。
2、痰熱腑實,風痰上擾
臨床表現(xiàn):半身不遂,言語不清,偏身麻木,口舌歪斜,頭暈?zāi)垦?,咳痰或多,腹脹便秘,舌質(zhì)暗紅,舌苔黃或黃膩。
方藥:生大黃(后下)、芒硝(沖服)、膽南星各10克,全瓜蔞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化痰通腑。
加減:口苦、舌苔黃者,加黃芩、炒山梔各10克;大便干結(jié)者,去芒硝,加生地15克,麥冬、玄參各10克;麻木、舌有淤點者,可加入活血藥如丹參30克,赤芍15克,雞血藤20克;神志不清者,加石菖蒲、郁金各10克。
3、氣虛血淤.脈絡(luò)痹阻
臨床表現(xiàn):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不清或不語,偏身麻木,面色淡白,氣短乏力,自汗,手足浮腫,舌質(zhì)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膩。
方藥:黃芪50克,紅花、桃仁、川芎、當歸、赤芍、地龍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2劑。
功效:益氣活血,化淤通絡(luò)。
加減:患肢腫脹者,加茯苓、澤瀉各10克;肢體癱軟無力,加牛膝15克,杜仲lO克;口舌歪斜嚴重者。加僵蠶10克,全蝎3克;上肢單側(cè)麻木嚴重者,加桑枝30克,羌活10克;下肢單側(cè)麻木嚴重者,加牛膝、桑寄生各15克。
健康提示:以上用藥用量僅供參考,具體治療用藥請咨詢相關(guān)醫(yī)生,并遵從醫(yī)囑。
擴展閱讀
支氣管擴張會引起慢性的咳嗽而且是反反復(fù)復(fù)的,在早晨和晚上咳嗽會更嚴重,長期的支氣管擴張還會導(dǎo)致肺部感染,可以中藥治療,選擇一些宣肺化痰,清熱解毒的中藥。
1、痰熱蘊肺:治法:清熱解毒、宣肺化痰。
方藥:千金葦莖湯和桔梗湯加減。方中蘆茅根、黃芩、魚腥草,銀花、連翹、敗醬草,清熱解毒,瀉肺治癰;冬瓜仁、生薏仁,桃仁,祛膿排痰、清熱利濕、化瘀活血;沙參、石斛、桔梗、杏仁、百部、枇杷葉、甘草,潤肺清熱、宣肺止咳化痰。如咳吐膿痰量多,伴發(fā)熱便秘者,可于上方中加鮮竹瀝、紫花地丁、大黃,加強清熱解毒、化痰排膿的作用;伴咯血者,酌情選加大黃炭、地榆、茜草,有清熱涼血止血的作用;在上方中加用生黃芪,有益氣扶正、托毒排膿的功效,故無論是否有正虛存在,均宜重用之。
2、火熱傷肺: 治法:清肝瀉火、涼血止血。
方藥:黛蛤散加味。方中青黛、黃芩、丹皮、梔子,清肝瀉熱涼血;海浮石、海蛤粉、桑白皮、紫菀、桔梗、甘草,斂肺化痰止咳;生地、大黃、生側(cè)柏、大小薊,清熱涼血止血;當歸,養(yǎng)3、陰虛火旺:治法:滋陰清熱,潤肺止血,化痰止咳。
方藥,百合固金湯加減。方中百合、麥冬、貝母,潤肺生津,化痰止咳;生地、元參、知母,滋陰清熱潤肺;黃芩、白芨、白芍、旱蓮草,清熱涼血止血;阿膠、花蕊石,滋陰養(yǎng)血。甘草,調(diào)和諸藥,也有止咳化痰作用。如陰傷潮熱者,加地骨皮、白薇各10g,加強滋陰清熱除煩的藥效;如咯血量多,伴面色蒼白、大汗淋漓者,為氣隨血脫的危重證候,應(yīng)使患者安臥,急以獨參湯益氣固脫,并酌情進行中西醫(yī)結(jié)合緊急搶救。
3、肺氣不足:治法:補益肺氣,潤肺止咳。
方藥:生脈散合沙參麥門冬湯加減。方中太子參、沙參,益氣養(yǎng)肺;麥冬、玉竹、百合,滋陰潤肺止咳;五味子、川貝、陳皮、服苓、甘草,斂肺止咳化痰;當歸、阿膠,滋陰養(yǎng)血,兼有止咳作用。如氣虛明顯,可酌情選用黨參、人參或生黃芪,加強益氣養(yǎng)肺的作用。飲食療法 在支氣管擴張急性期經(jīng)治療后癥狀緩解或趨于消失時,輔以飲食療法,有扶正祛邪,促進康復(fù)的作用。(1)人參粥:人參粉或片3g,粳米100g,加適量清水,武火燒沸,文火熬熟,另取冰糖少許熬汁,加入粥中。用于氣虛懶言、動則氣喘,少氣懶言者,經(jīng)常食用,有益元氣,振精神的作用。(2)歸參燉母雞:當歸、黨參各15g,母雞1只,生姜、蔥、黃酒、食鹽適量,將以上斛放入去毛凈膛的雞腹內(nèi),放入砂鍋,加水適量。將砂鍋置武火燒沸,移文火燉熬,肉熟即成。用于氣血兩虧,神疲乏力,面色少華者,經(jīng)常食用有益氣養(yǎng)血、補虛扶正的功用。
鼻炎是臨床上的常見疾病,這是一種鼻部疾病。鼻炎會讓患者有明顯流鼻涕的癥狀,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對于鼻炎用什么藥的問題,一般可以選擇一些抗炎藥物或者抗菌藥物治療鼻炎。
1、抗炎藥物
糖皮質(zhì)激素:
A. 鼻內(nèi)局部糖皮質(zhì)激素:具有抗炎、抗水腫作用,療程不少于12周;強調(diào)無論是否伴有鼻息肉、無論是單純藥物治療或藥物+手術(shù)治療、無論術(shù)前或術(shù)后治療,鼻內(nèi)局部糖皮質(zhì)激素均為慢性鼻-鼻竇炎的一線治療藥物。
B. 全身糖皮質(zhì)激素:可以口服強的松(或強的松龍),推薦劑量為0.5mg/(Kg.d),早晨空腹頓服,每日1次,療程5-10天,最長14天。
大環(huán)內(nèi)酯類(14元環(huán))藥物(如克拉霉素、羅紅霉素):
主要作用是抗炎,而不是抗菌。
推薦小劑量(常規(guī)抗菌劑量的1/2)長期(療程不少于12周)口服。
2、抗菌藥物:
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磺胺類、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氟喹諾酮類等敏感藥物,用于慢性鼻-鼻竇炎急性發(fā)作,常規(guī)劑量,療程不超過2周。
不推薦鼻腔鼻竇局部使用抗生素。
3、減充血劑(麻黃素、羥甲唑啉)
:不推薦長期使用,僅在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時(例如:急性發(fā)作期,引起嚴重鼻塞、頭痛時),可短期(7天)使用。
4、黏液促排劑:
如吉諾通,可稀釋粘稠的鼻腔鼻竇分泌物,促進鼻腔黏膜纖毛運動功能,提高生活質(zhì)量,提高局部糖皮質(zhì)激素的療效;
精神分裂是常見的精神障礙疾病,也是精神疾病里比較嚴重的一種,在治療上也會遇到很多的問題,中藥治療精神分裂會有不錯的效果,還需長期堅持治療,家人應(yīng)督促按時吃藥。
1、大黃湯
取生大黃30~60克,先用冷水浸泡川、時,煎煮2次,2次湯液混合,分早晚服用,半個月為1療程,一般1~2個療程即可好轉(zhuǎn)或痊愈。本方對火熱亢盛的精神分裂癥伴大便秘結(jié)者療效良好。幻覺妄想及打人罵人等癥隨著大便的通下逐漸消失。
2、黃連解毒湯
取生石膏150克,生大黃60克,青礞石60克,黃芩20克,黃柏20克,黃連15克,芒硝30克(兌服),夜交藤60克,青皮30克,山梔仁15克,龍膽草15克以上為1日量,水煎二次,分早、晚服用,半個月為1個療程,一般1~2個療程即可好轉(zhuǎn)或痊愈。本方對火熱亢盛之體療效明顯,如見目紅、面赤、苔黃、脈洪大、便秘、溺赤等癥,均得以改善。如果僅見狂亂之癥,而中醫(yī)四診未見火熱之象,則本方治療無效。
3、地龍(蚯蚓)飲
取新鮮地龍適量,放清水中游動2小時,排出腹中泥土,洗凈后每500克地龍加白糖90~120克,放24小時,使其自動溶化,再加冷開水,連同地龍一同過濾,共得濾液1000毫升,放陰涼處備用。夏天可加防腐劑,并放置在冰箱內(nèi)。每次飲服100毫升,每日2次,一個月為1療程,一般1~2個療程好轉(zhuǎn)或痊愈。本方特別適用于面紅目赤不安、興奮叫喊、幻覺妄想的精神分裂癥患者。
4、苦參酸棗煎
取苦參30~60克,酸棗仁30克,加水100毫升,煎至20毫升,睡前20分鐘沖服,半個月為1療程,一般1~2個療程即可好轉(zhuǎn)或痊愈。本方對精神分裂癥失眠明顯,伴火熱亢盛的患者療效滿意。
再用中藥治療時也要注意,大多數(shù)精神分裂癥患者不承認自己有病,不積極接受治療,而且出現(xiàn)拒吃藥,藏藥,停藥,因此家屬要做好精神分裂癥患者吃藥的看管和護理,藥物必須家屬妥善保管,病人吃藥時要由家人按時按量發(fā)給,并看著患者服用。
筋膜炎發(fā)生后患者可以適當用藥進行治療,可以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治療,這類藥包括洛芬待因等,它們對于筋膜炎疾病的治療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一、筋膜炎吃什么藥
筋膜炎是筋膜的無菌性炎癥多有疼痛、酸脹感等癥狀,多是由于外傷或者勞損導(dǎo)致的,筋膜炎后可以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比如塞來昔布膠囊,或者是洛芬待因緩釋片等消炎止痛治療,服藥的同時需要加強休息。
二、筋膜炎病因病機
引起肌筋膜炎的原因是多個方面的。潮濕、寒冷的氣候環(huán)境,是最多見的原因之一,濕冷可使肌肉血管收縮,缺血,水腫引起局部纖維漿液滲出,最終形成纖維織炎。肌肉緊張,拉傷,一些特殊體位對特定肌肉的慢性傷害等慢性勞損為其另一重要發(fā)病因素,肌肉,筋膜受損后發(fā)生纖維化改變,使軟組織處于高張力狀態(tài)。從而出現(xiàn)微小的撕裂性損傷,最后又使纖維樣組織增多、收縮,擠壓局部的毛細血管和末稍神經(jīng)出現(xiàn)疼痛。其它如病毒感染、風濕癥的肌肉變態(tài)反應(yīng)等都是誘因。
其次如體內(nèi)缺乏鈣,鐵,鉀,維生素C,B1,B6,B12等也對肌筋膜炎的發(fā)生起到一定的作用。中風癱瘓、身體畸形等也會導(dǎo)致身體有關(guān)肌肉慢性勞損,從而引起疼痛等。此外,慢性感染,憂郁,睡眠失調(diào),甲狀腺功能低下,高尿酸血癥等疾病也經(jīng)常并發(fā)肌筋膜炎。
腹瀉是一種大家經(jīng)常會遇到的疾病,因此今天要向大家介紹下腹瀉的治療、腹瀉的原因、腹瀉吃什么食物。相信大家在看完之后,如果在以后的生活中再遇見這種疾病,就應(yīng)該知道怎么去面對它。
腹瀉的原因
(1)細菌感染人們在食用了被大腸桿菌、沙門菌、志賀菌等細菌污染的食品,或飲用了被細菌污染的飲料后可能發(fā)生腸炎或菌痢,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腹痛、腹瀉、嘔吐、里急后重、發(fā)熱等癥狀。
(2)病毒感染人體通過食物或其他途徑感染多種病毒后易引起病毒性腹瀉,如:感染輪狀病毒、諾瓦克病毒、柯薩奇病毒、埃可等病毒后,出現(xiàn)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發(fā)熱及全身不適等癥狀。
(3)食物中毒是由于進食被細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攝食未煮熟的扁豆等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變質(zhì)食品、污染水源是主要傳染源,不潔手、餐具和帶菌蒼蠅是主要傳播途徑?;颊呖沙霈F(xiàn)嘔吐、腹瀉、腹痛、發(fā)熱等急性胃腸道癥狀。
腹瀉的治療
1、玉米棒500克,新石榴皮(老皮用量加倍)120克,用砂鍋焙黃,研末,過籮,裝入瓶內(nèi)備用。每次服9克,日服3次。對消化不良所致腹瀉療效顯著。
2、每次用大蒜兩頭,連皮放火內(nèi)燒焦再煮一碗水空服湯,一日二次,連用3天可消炎解毒,治久瀉不愈特別有效。
3、從藥店購買大黃40克,在大黃上噴灑酒精(高度白酒也可),點燃,在即將成炭時用飯碗快速扣住。冷卻后,研末備用。日服大黃炭末2次,每次5克。服藥后頭一天大便次數(shù)減少,第二天即可收斂止瀉。
腹瀉吃什么食物
1、許多人認為拉肚子了要少喝水,其實不然,因為拉肚子把身體許多水份排出體外,導(dǎo)致人體缺少,此時應(yīng)該多喝水,補充體內(nèi)流失的水分,保證身體機能正常運行。
2、正常情況下導(dǎo)致的拉肚子可以適當吃香蕉,而疾病導(dǎo)致的拉肚子,那么建議不吃香蕉了。因為香蕉性寒,味甘性寒,可清熱潤腸,脾虛泄瀉者不宜吃香蕉。
結(jié)語:腹瀉是一種大家都會遇見的疾病,因此,對于患有腹瀉的人群來說,你們可以試一試上文中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這些方法,對于治療疾病來說,效果是比較顯著的。這樣就可以讓你們擺脫因腹瀉而給身體帶來的不適感。
夏季到了,在這樣的時節(jié)中,有一些人會因為氣溫的變化,從而就會造成中暑,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下中暑的癥狀、中暑的癥狀表現(xiàn)、中暑的治療方法。相信大家在看完之后應(yīng)該知道怎么治療。
中暑的癥狀
中暑是指在高溫和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機體體溫調(diào)節(jié)障礙,水、電解質(zhì)代謝紊亂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損害的癥狀的總稱。顱腦疾患的病人,老弱及產(chǎn)婦耐熱能力差者,尤易發(fā)生中暑。中暑是一種威脅生命的急診病,若不給予迅速有力的治療,可引起抽搐和死亡,永久性腦損害或腎臟衰竭.核心體溫(core temperature)達41℃是預(yù)后嚴重的體征;體溫若再略為升高一點則常可致死.老年,衰弱和酒精中毒可加重預(yù)后.
中暑的治療方法
1、取干姜15克,陳皮10克,甘草6克,一同放入鍋中煎煮,煮好后去渣灌服即可,主要是治療中暑暈倒的。
2、用料是鮮苦瓜和茶葉。將苦瓜切斷去瓤,放入茶葉之后拼合。放于通風干燥處,待干時用熱水沖泡代茶喝即可。每次6到10克,主要治療中暑發(fā)熱。
3、藿香是解毒暑的藥材之一,可以解毒祛暑,避濁化濕。每次取3克藿香,用水沖開代茶飲即可。
中暑的癥狀表現(xiàn)
1、高溫環(huán)境下,出現(xiàn)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fā)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xié)調(diào)等癥狀。體溫正?;蚵杂猩?。如及時轉(zhuǎn)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nèi)即可恢復(fù)。
2、體溫往往在38度以上。除頭暈、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等表現(xiàn),或出現(xiàn)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xiàn)。如及時處理,往往可于數(shù)小時內(nèi)恢復(fù)。
3、中暑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大家一定要嚴肅對待,不管在何時何地,一旦出現(xiàn)中暑情況,都應(yīng)該及時采取救治措施。
結(jié)語:以上這些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關(guān)于中暑 應(yīng)該怎么治療,相信大家在看完之后就會明白。而大家在夏季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中暑,這樣才能夠讓身體變得更加健康,從而更好的幫助大家。
對于偏癱患者來說平時除了做好日常護理,也可以配合中醫(yī)治療,特別是多按摩,鍛煉,也可以針灸治療,針灸對于治療偏癱有很好的效果,患者要有好的心態(tài),護理好一定能夠盡快康復(fù)。
一、按摩與被動鍛煉
對早期臥床不起的病人,由家人對其癱瘓肢體進行按摩,預(yù)防肌肉萎縮,對大小關(guān)節(jié)作屈伸膝、屈伸肘,彎伸手指等被動運動,避免關(guān)節(jié)僵硬。稍能活動的病人可在他人攙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等活動,以防止心血管機能減退,是中醫(yī)治療中風偏癱的方法之一。
二、逐漸開步走路并做上肢鍛煉
在上述階段基本鞏固后,可常做些扶物站立,身體向左右兩側(cè)活動,下蹲等活動;還可在原地踏步,輪流抬兩腿,扶住桌沿、床沿等向左右側(cè)方移動步行,一手扶人一手持拐杖向前步行。鍛煉時,應(yīng)有意使患肢負重,但要注意活動量應(yīng)逐漸增加,掌握時間不宜過度疲勞。
三、針灸治療中風偏癱的方法介紹如下:
1、口眼歪斜取穴
主穴:聽會、地倉、合谷、迎香
配穴:風池、水溝、頰車、絲竹空等。
2、半身不遂取穴
主穴:肩俞、曲池、外關(guān)、合谷、環(huán)跳、委中、足三里、陽陵泉、太沖。
配穴:手三里、大柱、風市、承山、解溪等。
針灸治療中風偏癱還應(yīng)根據(jù)患者病情、時機,在中醫(yī)師的辯證指導(dǎo)下進行,切勿盲目施針,以防造成病情加重。
3、耳穴壓丸預(yù)防中風
主穴:分耳背和耳前二組(1)耳背穴耳背心、耳背腎、耳背肝、耳背肺、耳背脾(2)耳前穴神門、心、皮質(zhì)下、交感、脾。
配穴:交感、肝、胃、大腸、額、緣中、枕。
一般僅用常用穴,如預(yù)防過程中出現(xiàn)某些癥狀時,再據(jù)癥酌配輔助穴。一般于考前1個月施術(shù),用黃荊籽貼敷(如無,可用王不留行籽代替),令被防治者自行按壓,每日3~5次,每次按壓10~20min,另于睡前20min常規(guī)按壓一次。以局部發(fā)紅、發(fā)熱為佳。5日更換1次。
腳氣的患病率很高,大部分的人,都因為穿鞋不當、真菌感染或者被穿了腳氣患者穿過的鞋子,而患上腳氣病。一般而言,腳氣都是因為真菌感染引起的,想要徹底治好這種疾病的話,一定要對癥下藥,選擇能夠殺死真菌的藥物。下面,就為大家具體介紹腳氣真菌感染用什么藥治療效果好。
一、腳氣用什么藥最好
1、具有殺死真菌功效的藥物
腳氣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因此想要治療腳氣就需要選擇一些具有可以殺死真菌的作用的藥物。單純地使用止癢的藥物是無法殺死真菌的,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緩解瘙癢的感覺,但是有時候卻會使真菌感染的癥狀加重,得不償失。不過,如果腳氣的癥狀比較嚴重,那么還需要結(jié)合使用抗炎藥物進行治療。
2、易吸收、滲透力強的藥物
腳氣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這些真菌不僅僅是在皮膚的表面存在,皮膚的深層也有,在選用治療藥物時,如果藥物只能在表面起效,那么皮膚內(nèi)部的真菌是無法被殺死的,腳氣也就無法得到真正的治愈。所以要選擇一些容易吸收而且滲透力比較強的藥物,這樣它可以滲透到皮膚深層,將真菌徹底消滅,使疾病得到治愈。
治療腳氣關(guān)鍵的就是要對癥下藥,如果私自胡亂使用藥物的話,那么是很難治愈疾病的,甚至還有可能會使病情加重,因此治療腳氣一定要選對藥物。
二、西藥治療
可以用1∶8000高錳酸鉀溶液(取其粉末用溫水溶解至水呈淺粉紅色,顏色不要太深,濃度太高反而會腐蝕皮膚)濕敷,然后外用油劑或粉劑,待皮膚干燥后改用霜劑或軟膏。
三、中醫(yī)治療
(1)枯礬、黃柏、五倍子、烏賊骨,任選一種研末備用,洗凈腳后撒于患處。適用于糜爛型腳氣。
(2)苦參、白蘚皮`馬齒莧、車前草各30克,蒼術(shù)、黃柏各15克,每日煎洗。糜爛型腳氣1-2次。對水皰型或有感染時應(yīng)用有良好效果。
(3)白鳳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選—種,放入半斤醋內(nèi),浸泡一天后,于每晚臨睡前泡腳20分鐘。連續(xù)治療7天,對角化型有良效。
(4)木瓜30克,甘草30克。將上藥水煎取汁,侯溫后足浴5—10分鐘,每日2次,每天1劑,連續(xù)5—10天。
(5)藿香30克,黃精、大黃、皂礬各12克,米醋1000毫升。將上藥切碎置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后;去渣,備用(浸泡時每天搖動數(shù)次),使用時取藥液每天浸泡2—3次,每次20—30分鐘,連續(xù)5—天。
(6)丁香15克,苦參、大黃、明礬、地膚子各30克,黃柏、地榆各20克。上藥水煎取汁,而后將藥液候溫洗足,每次10—15分鐘,每日5—6次,每日1劑,每劑可用2次。
(7) 葛根,白礬、千里光各等量。將上藥烘干研末,密封包裝,每袋約重40克,每次取粉劑1袋倒入盆中,加溫水約1000~2000毫升,混勻足浴,每次20分鐘,7日為1療程,連續(xù)1—2個療程。
水腫可表現(xiàn)為局部性或全身性,全身性水腫時往往同時有漿膜腔積液,如腹水、胸腔積液和心包腔積液。那么,遇到這種病癥應(yīng)該如何進行治療呢?接下來小編就整理了一些能夠治療水中的偏方,趕緊來看看吧!
水煎天麻
原料:天麻、細辛、甘草各4克,牡蠣、生姜、知母各3克,麻黃6克,大棗2枚。
做法: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本方為清代名醫(yī)陳修園方,功能溫陽利水,宣肺散寒,適用于陽氣衰微,又外感風寒所致水腫。
水煎麻黃石膏
原料:麻黃33克,石膏66克,甘草5克,車前于33克,白茅根66克,生大黃16克。
做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本方為近代名中醫(yī)李健頤方,功能清熱宣肺,通腑利尿,適用于陽水。所謂陽水,是指外邪犯肺,致肺氣不宜,不能通調(diào)水道,以水溢肌膚而為惡風水腫的風水。
水煎枳殼
原料:枳殼7克,厚樸、大腹皮各5克,白芥子4克,陳皮7克,茯苓連皮10克,萊菔子4克,澤瀉10克。
做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服。本方理氣寬中,消食導(dǎo)滯,適用于通身腫脹。
水煎金石斛
原料:金石斛、北沙參、天花粉、生白芍、甜冬術(shù)各14克,淮山藥24克,黃芪皮10克,生薏仁17克,赤豆30克。
做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本方為著名秦伯未臨床治療水腫之驗方,功能養(yǎng)胃生津,補氣淡滲,適用于脾氣虛、胃氣虧損之浮腫。
水煎滑石橘皮
原料;橘皮10克,滑石13克,赤茯苓5克,木香、檳榔、豬苓、澤瀉、白術(shù)各4克,肉桂2克,生姜5片。
做法;水煎服,1日1劑,早晚服。本方為《奇效良方》之方,功能清利濕熱,健脾理氣,適用于水腫。
玉米扁豆粥
原料:玉米50克,白扁豆25克,大棗50枚。將其三味洗凈,按常法煮作粥,每日1次。
做法:本方利水消腫,適用于營養(yǎng)不良性之水腫。
扁豆大米飯
原料:扁豆50--100克,大米100---150克。
做法:加水煮飯,用油、鹽調(diào)味服食。本方益氣、健脾、消腫,適用于脾虛水腫。
結(jié)語:通過這篇文章的仔細閱讀,相信絕大多數(shù)的讀者朋友們對水腫應(yīng)該都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這里推薦的幾種偏方的效果都是比較不錯的,需要提醒的是,使用前請在醫(yī)師的建議下進行治療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