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霉素功效主治什么呢?
什么是養(yǎng)生呢。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毕嘈抨P于養(yǎng)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勿以惡小而為之,不注意養(yǎng)生,這種“惡”會報復我們的身體。對于中醫(yī)養(yǎng)生您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識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大觀霉素功效主治什么呢?”,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觀霉素是一種常見的抗生素藥物,主要治療的疾病有尿道和宮頸感染、沙眼衣原體感染等。對于抗生素的服用,患者應該聽從醫(yī)生的建議來進行服用,因為大觀霉素在服用之后,有可能會導致副作用的情況出現(xiàn),比如嘔吐、腹瀉、頭暈等等,都會對身體有產生影響。
藥理毒理
本品為鏈霉菌Streptomycesspectabilis產生的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主要對淋病奈瑟菌有高度抗菌活性,對產生β內酰胺酶的淋病奈瑟菌也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對許多腸桿菌科細菌具中度抗菌活性。普羅菲登菌和銅綠假單胞菌通常對本品耐藥;對本品耐藥的菌株往往對鏈霉素、慶大霉素、妥布霉素等仍敏感。本品對溶脲支原體有良好作用,對沙眼衣原體和梅毒螺旋體無活性。本品的作用機制是與細菌核糖體30S亞單位結合,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
藥代動力學
本品肌內注射吸收良好。一次肌內注射本品2g后,1小時達血
藥峰濃度(Cmax),約為100mg/L,8小時血藥濃度為15mg/L,劑量加倍則血藥濃度亦約增加1倍。與血清蛋白不結合。血消除半衰期(t1/2)為1~3小時,腎功能減退者(肌酐清除率20ml/分鐘)可延長至10~30小時。本品主要以原型經腎排出,一次給藥后48小時內尿中以原型排出約100%。血液透析可使本品的血藥濃度降低約50%。
適應癥
本品為淋病奈瑟菌所致尿道、宮頸和直腸感染的二線用藥,主要用于對青霉素、四環(huán)素等耐藥菌株引起的感染。由于多數(shù)淋病患者同時合并沙眼衣原體感染,因此應用本品治療后應繼以7日療程的四環(huán)素或多西環(huán)素或紅霉素治療。
用法用量
僅供肌內注射。成人用于宮頸、直腸或尿道淋病奈瑟菌感染,單劑一次肌內注射2g;用于播散性淋病,一次肌內注射2g,每12小時1次,共3日。一次最大劑量4g,于左右兩側臀部肌內注射。
小兒新生兒禁用。小兒體重45kg以下者,按體重單劑一次肌內注射40mg/kg;45kg以上者,單劑一次肌內注射2g。臨用前,每2g本品加入0.9%苯甲醇注射液3.2ml,振搖,使呈混懸液。
不良反應
個別患者偶可出現(xiàn)注射部位疼痛、短暫眩暈、惡心、嘔吐及失眠等;偶見發(fā)熱、皮疹等過敏反應和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減少、肌酐清除率降低,以及堿性磷酸酶、尿素氮和血清氨基轉移酶等升高。也有尿量減少的病例發(fā)生。
相關閱讀
青霉素是醫(yī)學上比較常見的一種藥物,青霉素是屬于一種抗菌消炎類藥物,主要治療一些人體炎癥所引起的身體疾病,例如咽喉炎,或者是肺炎、身體出現(xiàn)病毒感染感冒等,而青霉素也分為很多種,青霉素v鉀片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可以有效治療螺旋體感染的情況。
青霉素主治什么疾病?
青霉素V鉀片適用于青霉素敏感菌株所致的輕·中度感染,包括鏈球菌所致的扁桃體炎, 咽喉炎 ,猩紅熱,丹毒等 肺炎 球菌所致的 支氣管炎 ,肺炎,中耳炎,鼻竇炎及敏感葡萄球菌所致的皮膚軟組織感染等。青霉素V鉀片也可用于螺旋體感染和作為風濕熱復發(fā),和感染性心內膜炎的預防用藥。
喉嚨發(fā)炎,咽喉腫痛時可以使用口服青霉素進行治療的。青霉素是一種毒副作用比較小的抗生素,以用于治療上回道感染,肺炎,肺結核,腦膜炎,心內膜炎,白喉炭疽等病。但是需要知道的是,如果患者是過敏體質或者對青霉素過敏的人是不能夠使用的。使用青霉素之前,必須要做一個皮試,避免引起過敏的情況。
青霉素屬于β-內酰胺族抗生素,其療效顯著、應用廣泛。但青霉素易導致藥物不良反應,人群中有1%~10%對青霉素過敏,任何年齡、劑型、劑量和給藥途徑,均可發(fā)生過敏反應,嚴重的過敏性休克可以危及生命。
青霉素可以降解為大約10種,可與蛋白質結合的降解產物,其中最常見者為芐基青霉噻唑基(benzyl penicilloyl,簡稱BpO基),其他部分簡稱小部抗原決定基混合物(簡稱MDM)。MDM雖然只占5%,但嚴重的速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多與此有關。半抗原與抗體多價結合后發(fā)生橋聯(lián)反應,使肥大細胞或嗜堿性粒細胞脫顆粒,釋放組胺、激肽等化學介質,導致速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
青霉素與頭孢菌素都含有β-內酰胺環(huán),可以發(fā)生交叉過敏反應。青霉素制劑也會含有來自培養(yǎng)基中的蛋白質或其聚合物,都可以作為變應原而引起變態(tài)反應,合成的青霉素不會發(fā)生此類過敏反應。
各種青霉素之間(包括青霉素、氨芐西林、甲氧西林、苯唑西林、芐星青霉素及其他半合成類似物)都有6-氨基青霉烷酸構造,降解后都可以產生青霉噻唑基(penicilloyl),可以發(fā)生交叉過敏反應。對一種青霉素過敏后,應改用其他抗生素代替,不應再用青霉素類。
就診科室
變態(tài)反應科、皮膚科
多發(fā)群體
過敏體質者
常見癥狀
蕁麻疹、血管性水腫、皮膚瘙癢、過敏性鼻炎、哮喘及喉頭水腫等
傳染性
無
病因
青霉素是一種半抗原,進入人體后與組織蛋白質結合形成全抗原。對于過敏體質的患者,青霉素進入機體后形成的全抗原可使淋巴細胞產生特異性抗體lgE,lgE可黏附在鼻、咽、聲帶、支氣管黏膜上,使機體呈過敏狀態(tài)。當患者再次口服或注射,甚至外用青霉素時,新的抗原即與特異性抗體lgE相結合而發(fā)生作用,導致機體發(fā)生Ⅰ型變態(tài)反應,患者血液中出現(xiàn)大量的組織胺、緩激肽等致敏物質,作用于效應器官,引起毛細血管擴張和通透性增高、血管平滑肌舒張、血管床容積增大,即刻出現(xiàn)各種癥狀。
臨床表現(xiàn)
青霉素引起的過敏反應也分為4型。Ⅰ型反應又稱速發(fā)型反應,與青霉素降解產物特異性IgE有關,表現(xiàn)為過敏癥、蕁麻疹、血管性水腫、皮膚瘙癢、過敏性鼻炎、哮喘及喉頭水腫等。其中過敏性休克最為嚴重,有時患者接觸少量皮試液即可迅速發(fā)生,病死率為10%~20%。
Ⅱ型反應由特異性IgG、IgM介導,使用大劑量青霉素后可以發(fā)生溶血性貧血。Ⅲ型反應與BpO特異性抗體有關,青霉素(特別是長效青霉素)治療中出現(xiàn)的血清病樣綜合征,表現(xiàn)為蕁麻疹或其他類型皮疹、發(fā)熱、關節(jié)痛與全身淋巴結腫大。Ⅳ型反應表現(xiàn)為接觸性皮炎(目前不再外用,已少見)。而氨芐西林引起的藥物不良反應機制則非變態(tài)反應,表現(xiàn)為發(fā)疹型藥疹,發(fā)生率約為10%。
氯霉素注射液是一種抗生素類的藥物,這種藥在臨床上的應用非常廣泛,這是因為人體經常會出現(xiàn)細菌的感染,尤其是一些厭氧菌的干擾危害非常大,比如感染會不會出現(xiàn)肺炎,感染腦部會出現(xiàn)腦膜炎等等,這時候就可以注射氯霉素注射液進行治療,下面詳細介紹這種藥的治療作用。
氯霉素注射液主治什么?
1.傷寒和其他沙門菌屬感染:為敏感菌株所致傷寒、副傷寒的選用藥物,由沙門菌屬感染的胃腸炎一般不宜應用本品,如病情嚴重,有合并敗血癥可能時仍可選用。
2.耐氨芐西林的B型流感嗜血桿菌腦膜炎或對青霉素過敏患者的肺炎鏈球菌、腦膜炎奈瑟菌腦膜炎、敏感的革蘭陰性桿菌腦膜炎,本品可作為選用藥物之一。
3.腦膿腫,尤其耳源性,常為需氧菌和厭氧菌混合感染。
4.嚴重厭氧菌感染,如脆弱擬桿菌所致感染,尤其適用于病變累及中樞神經系統(tǒng)者,可與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聯(lián)合應用治療腹腔感染和盆腔感染,以控制同時存在的需氧和厭氧菌感染。
5.無其他低毒性抗菌藥可替代時治療敏感細菌所致的各種嚴重感染,如由流感嗜血桿菌、沙門菌厲及其他革蘭陰性桿菌所致敗血癥及肺部感染等,常與氨基糖苷類聯(lián)合。
6.立克次體感染,可用于Q熱、落磯山斑點熱、地方性斑疼傷寒等的治療。
規(guī)格
2ml:0.25g(250,000單位)
用法用量:
稀釋后靜脈滴注。成人一日2~3g,分2次給予;小兒按體重一日25~50mg/kg,分3~4次給予;新生兒一日不超過25mg/kg,分4次給予。
不良反應:
1.對造血系統(tǒng)的毒性反應是氯霉素最嚴重的不良反應。有兩種不同表現(xiàn)形式。(1)與劑量有關的可逆性骨髄抑制,常見于血藥濃度超過25mg/L幾的患者,臨床表現(xiàn)為貧血,并可伴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2)與劑量無關的骨髓毒性反應,常表現(xiàn)為嚴重的、不可逆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發(fā)生再生障礙性貧血者可有數(shù)周至數(shù)月的潛伏期,不易早期發(fā)現(xiàn),其臨床表現(xiàn)有血小板減少引起的出血傾向,如瘀點、瘀斑和鼻衄等,以及由粒細胞減少所致感染征象,如高熱、咽痛、黃疽、蒼白等。絕大多數(shù)再生障礙性貧血于口服氯霉素后發(fā)生。
2.溶血性貧血,可發(fā)生在某些先天性葡萄糖磷酸脫氫酶不足的患者。
3.灰嬰綜合征,典型的病例發(fā)生在出生后48小時內即投予高劑量的氯霉素,治療持續(xù)3~4日后可發(fā)生灰嬰綜合征,血藥濃度可高達40~200mg/L。臨床表現(xiàn)為腹脹、嘔吐、進行性蒼白、紫紺、微循環(huán)障礙,體溫不升、呼吸不規(guī)則。常發(fā)生在早產兒或新生兒應用大劑量氯霉素(按體重一日超過25mg/L)時,類似表現(xiàn)亦可發(fā)生在成人或較大兒童應用更大劑量(按體重一日約時100mg/L)。及早停藥,尚可完全恢復。
4.本品長程治療可誘發(fā)出血傾向,可能與骨髓抑制、腸道菌群減少致維生素K合成受阻、凝血酶原時間延長等均有關。
5.周圍神經炎和視神經炎,常在長程治療時發(fā)生,及早停藥,常屬可逆,也有發(fā)生視神經萎縮而致盲者。
6.過敏反應較少見。可致各種皮疹、日光性皮炎、血管神經性水腫。一般較輕,停藥后可迅速好轉。
7.二重感染,可致變形桿菌、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真菌等的肺、胃腸道及尿路感染。
8.消化道反應,可有腹瀉、惡心及嘔吐等。
長效青霉素是一種注射類的藥物,這是一種抗菌藥,最主要針對的是鏈球菌,鏈球菌是廣泛存在的一種細菌,而且這種細菌對人體的危害很大,鏈球菌感染人體不同部位會出現(xiàn)不同的炎癥,患者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長效青霉素,能夠起到很好的療效。
長效青霉素主治什么?
本品為青霉素的二芐基乙二胺鹽,其抗菌活性成分為青霉素。青霉素對溶血性鏈球菌等鏈球菌屬、肺炎鏈球菌和不產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對腸球菌有中等度抗菌作用。淋病奈瑟菌、腦膜炎奈瑟菌、白喉棒狀桿菌、炭疽芽孢桿菌、牛型放線菌、念珠狀鏈桿菌、李斯特菌、鉤端螺旋體和梅毒螺旋體對本品敏感。本品對流感嗜血桿菌和百日咳鮑特氏菌亦具一定抗菌活性。本品對梭狀芽孢桿菌屬、消化鏈球菌和產黑色素擬桿菌等厭氧菌具良好抗菌作用,對脆弱擬桿菌抗菌作用差。青霉素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而發(fā)揮殺菌作用。
長效青霉素屬注射劑,為白色結晶性粉末。本品可用于風濕病時預防鏈球菌感染,也可用于治療對青霉素G敏感細菌引起的輕、中度感染或作預防感染用(如風濕病患者預防鏈球菌感染)。
肌內注射芐星青霉素后,青霉素徐緩釋放并被吸收。成人肌內注射240萬單位后,14天的血藥濃度為0.12mg/L;青霉素血清蛋白結合率為60%,在組織和體液中分布良好。青霉素主要通過腎小管分泌排泄,新生兒和腎功能不全患者中本品經腎小管排泄減少??赡苡绊懩c內維生素B族的合成。有青霉素過敏史者忌用,無過敏史者用前需用青霉素G鉀(鈉)做過敏試驗,陽性者忌用。長期應用宜同時口服維生素B族藥物。
用于風濕病時預防鏈球菌感染,也可用于治療對青霉素G敏感細菌引起的輕、中度感染或作預防感染用(如風濕病患者預防鏈球菌感染)。本品不能代替青霉素G用于治療重癥急性感染。
利君沙琥乙紅霉素是常見的抗菌藥物,主要治療的疾病有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炎以及鼻竇炎,另外對于猩紅熱和蜂窩組織炎癥,也能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對于沙眼衣原體,結膜炎以及口腔感染,也能發(fā)揮很好的治療效果,在用藥治療期間,要注意療程性,最少用藥十天,這樣才能夠發(fā)揮很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疾病
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炎,鼻竇炎,猩紅熱,蜂窩織炎,白喉,氣性壞疽,炭疽,破傷風,梅毒,軍團菌病,肺炎支原體肺炎,肺炎衣原體肺炎,尿道炎,沙眼衣原體結膜炎,口腔感染,空腸彎曲菌腸炎,百日咳,風濕熱
適應癥
1.本品可作為青霉素過敏患者治療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藥: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炎、鼻竇炎;溶血性鏈球菌所致猩紅熱、蜂窩織炎;白喉及白喉帶菌者;氣性壞疽、炭疽、破傷風;放線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等。
2.軍團菌病。
3.肺炎支原體肺炎。
4.肺炎衣原體肺炎
5.衣原體屬、支原體屬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
6.沙眼衣原體結膜炎。
7.厭氧菌所致的口腔感染。
8.空腸彎曲菌腸炎
9.百日咳。
10.風濕熱復發(fā)、感染性心內膜炎(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置換術后)及口腔、上呼吸道醫(yī)療操作時的預防用藥(青霉素的替代用藥)。
11.風濕熱
用法用量
1.口服,成人一日1.6g,分2~4次服用(每日3次,每次3-4片)。
2.軍團菌病患者,一次0.4~1.0g,一日4次。成人每日量一般不宜超過4g。
3.預防鏈球菌感染,一次400mg,一日2次。
4.衣原體或溶脲脲原體感染,一次800mg,每8小時1次,共7日;或一次400mg,每6小時一次,共14日。小兒,按體重一次7.5~12.5mg/kg, 一日4次;或一次15~25mg/ kg,一日2次;嚴重感染每日量可加倍,分4次服用。
5.百日咳患兒,按體重一次10~12.5mg/kg,一日4次,療程14日。
注意事項
1.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用本品治療時,至少需持續(xù)10日,以防止急性風濕熱的發(fā)生。
2.腎功能減退患者一般無需減少用量,但嚴重腎功能損害者本品的劑量應適當減少。
3.用藥期間定期檢查肝功能。
4.患者對一種紅霉素制劑過敏或不能耐受時,對其他紅霉素制劑也可能過敏或不能耐受。
5.因不同細菌對紅霉素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異,故應做藥敏測定。
委中穴是人體里面眾多穴位當中的一個,平時再感覺到背痛,坐骨神經痛,或者是經常感覺小腿疲勞,小肚子不舒服等等疾病的時候,可以在委中穴進行按摩,能夠有效緩解身體所出現(xiàn)的這些不適。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委中穴按摩,主要針對哪些疾病效果會比較好一些。
委中穴是人體穴位之一,委中穴位置位于人體的腘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委中穴在腘窩正中,有腘筋膜,在腓腸肌內、外頭之間;布有腘動、靜脈;有股后皮神經、脛神經分布。此穴的主治疾病為:坐骨神經痛、小腿疲勞、肚子疼痛、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勞、臀部疼痛、膝蓋疼痛。該穴為人體足太陽膀胱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該穴的治病療法有:按摩療法治療骨折傷痕等后遺癥、增強性活力的指壓法等。
現(xiàn)代常用于治療急性胃腸炎、中暑、腰背痛、急性腰扭傷等。
主治腰痛:配腎俞、陽陵泉、腰陽關、志室、太溪;
主治便血:配長強、次髎、上巨虛、承山主治便血。
穴道治療
委中穴治療腰背疼
腰酸背痛作為一種常見的亞健康形式,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尤其是老年人患腰背疼痛,更是痛苦難堪。發(fā)作時按摩一下委中穴,腰背疼的癥狀就會緩解。委中穴是治療腰背疼痛的要穴,屬足太陽膀胱經。它位于膝關節(jié)后側,也就是腘窩處,腿屈曲時腘窩橫紋的中點。中醫(yī)學認為,委中穴具有舒筋通絡、散瘀活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其實,當經常感覺到腰部酸痛,或者是渾身無力的時候,也可以在委中穴的位置來按摩緩解,委中穴按摩能夠起到很好的舒筋活絡,促進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并且同時還能夠有效的幫助身體清熱解毒,從而對于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的朋友會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隨著社會發(fā)展的很快,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是越來越好了。而就是因為人們的條件越來越好了,所以有時間和有金錢去更好的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其中就有一些朋友很喜歡注意養(yǎng)生保健。而最常用到的就是一些養(yǎng)生的中藥材,當然黑枸杞就是大家用的比較多的。那么,黑枸杞主治什么?
黑枸杞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它生長在高原大漠,其生長的過程并沒有人類的參與,這樣也就不會有污染,是一種真正的天然、綠色的食材,黑枸杞的功效與作用是有很多的,對人體能起到很好的滋補保健作用。
黑枸杞能滋補肝腎、益精明目、適用于腰膝酸軟、頭暈目眩、兩眼昏花等癥狀,主治心熱病、心臟病、月經不調、停經等。現(xiàn)代科學研究證實了上述說法,并且認為黑果枸杞可以降低膽固醇,興奮大腦神經,增強免疫功能,防治癌癥,抗衰老和美容,黑果枸杞提取物可促進細胞免疫功能,增強淋巴細胞增殖及腫瘤壞死因子的生成,對白細胞介素Ⅱ有雙向調解作用,能緩解糖尿病患者多飲多食、體重減輕癥。
營養(yǎng)成分
野生黑枸杞味甘、性平,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游離氨基酸、有機酸、礦物質、微量元素、生物堿、維生素C、B1、 B2、鈣、鎂、銅、鋅、錳、鐵、鉛、鎳、鎘、鈷、鉻、鉀、鈉等各種營養(yǎng)成分。與紅枸杞相比,其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yǎng)成分含量更豐富,尤其含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功能的天然的花色甙素,藥用,保健價值遠遠高于普通紅枸杞,被譽為“軟黃金”,野生的“藍色妖姬”。
由于它溫熱身體的效果相當強,正在感冒發(fā)燒、身體有炎癥、腹瀉的人最好不要吃。另外,患有高血壓、性情太過急躁的人,或平日大量攝取肉類導致面泛紅光的人最好不要食用。
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比較合適,也可以根據(jù)自己服用狀況增減數(shù)量,達到效果最佳為止;既可以放在嘴中嚼著吃,也可泡水喝。一定要長期堅持,每天吃一點,才能見效。
關于黑枸杞主治什么,大家可能之前還不是很明白就沒好好地用黑枸杞。不過這些內容也是進行詳細的介紹了,只要按照正確的方式去用黑枸杞會在治療頭暈眼花、腰酸背痛方面有著很大的幫助的,不過還是提醒大家不要隨意用,根據(jù)自己的身體去用才會更健康。
我國中醫(yī)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就是穴位按摩,主要就是以中醫(yī)的理論作為指導,而我們身體上的經絡穴位最為基礎,用按摩的手法來對身體進行調理,對疾病進行治療。乃是生活中一種非常多見的治療方法。很多人對穴位按摩不是很了解,穴位按摩主治什么呢?
消食健胃
一.用雙手拇指貼于胸前,其余四指貼于兩腋下,相對用力提拿胸部肌肉,提拿一下,放松一下,同時由內向外移動,重復3遍。
二.用雙手拇指從膻中穴向兩側乳中穴分推,并沿肋間繼續(xù)向外平推至胸側,然后向下移一個肋間隙,再從胸中線開始至肋間向外分推至胸側,循序而下。
三.從腹中線向兩側分推,由上腹部向下腹部依次分推,反復3遍。
四.用雙手拿捏腹部。從一側腹部向對側進行,上下腹各拿捏1遍。拿捏時,用雙手拿起一塊腹部肌肉(皮膚、皮下組織及肌肉),輕輕提起稍停片刻,松開前移,再拿捏起一塊肌肉,放松再做,重復3遍。
五.用手掌按摩腹部,先從腹中央開始,順時針環(huán)轉摩腹,并由內逐漸向外環(huán)轉,做30~50次。再以逆時針方向由外向內環(huán)轉30~50次。
實踐證明,以上按摩方法對腹脹、腹痛、胸悶不暢及胃腸道功能紊亂等疾患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落枕
一.將左手或右手中、食、無名指并攏,在肓頸部疼痛處尋找壓痛點(多在胸鎖乳突肌、斜方肌等處),由輕到重按揉5分鐘左右??勺笥沂纸惶孢M行。
二.用小魚際有肩頸部從上到下,從下到上輕快迅速擊打2分鐘左右。
三.用拇指和食指拿捏左右風池穴、肩井穴1~2分鐘。
四.以拇指或食指點按落枕穴、(手背第2、3掌骨間,指掌關節(jié)后5分處),待有酸張感覺時再持續(xù)2~3分鐘。
五.最后進行頭頸部前屈、后仰、左右側偏及旋轉等活動,此動作應緩慢進行,切不可用力過猛。
月經不調
一、搓揉手掌:雙手掌相對密合,用力搓揉49次,使雙手掌溫熱,溫暖手上三陰經。
二、按摩三陰交穴:翹起二郎腿,用拇指按摩三陰交穴49次,一般內分泌失調患者經常在本穴有明顯壓痛。三陰交穴位在足內踝尖直上三寸(約四橫指),靠脛骨后緣處。
三、按摩血海穴:正坐屈膝,用拇指按摩同側血海穴49次,血海穴位在股骨內髁上二寸。
四、按摩小腹:用手掌輕揉小腹49次,小腹部有任脈的關元、氣海,關元穴位于臍正中直下三寸(約四橫指)處;氣海穴位在肚臍正中直下一寸五分。
五、按摩腰部腎俞穴:雙手掌向后放在腰部,在腎俞穴上面來回按摩49次,腎俞穴位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一寸五分。
那么,進行穴位按摩需要注意的事項是什么呢?主要還是要把穴位找準,如果穴位找不準的話,不僅浪費了治療的時間,同時還會對治病沒有一點幫助。此外,按摩的手法也要有所講究,如果用了錯誤的按摩手法,那么患者就會感覺身體特別的疼痛。
立凡星硫酸核糖霉素是一種注射液,它的適應癥是治療大腸桿菌,治療嗜血流感,另外對于肺炎克雷伯菌,志賀桿菌屬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經常用于呼吸道的感染,用于泌尿系統(tǒng)和膽道感染的治療,使用肌肉注射,在治療的時候要注意治療的療程,不能超過14天,少數(shù)患者會出現(xiàn)一些不良的反應。
立凡星硫酸核糖霉素主治功能
功能主治:抗菌譜與卡那霉素近似,對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大腸桿菌和部分的變形桿菌菌株有效,抗菌作用較考試,大收集整理卡那霉素略弱。本品對綠膿桿菌、結合桿菌無效。細菌對本品與卡那霉素有一定的交叉耐藥性。醫(yī)學教育|網搜集臨床上用于敏感的革蘭陰性桿菌所致呼吸道、腹腔、胸腔、泌尿道、皮膚和軟組織、骨組織、以及眼、耳鼻部感染。
用法用量
肌內注射。成人一次0.5g~0.75g(1~1.5支),一日2次。小兒按體重每日20~40mg/kg,分2次注射。療程一般在10天以內,不超過14天。
不良反應
偶有皮疹、麻木、耳鳴、頭痛、惡心、嘔吐、腹瀉等,個別可出現(xiàn)聽力減退、眩暈、維生素B或維生素B缺乏、血尿素氮及血氨基轉移酶升高等。偶見休克報道。
禁忌
1. 腎功能低下者禁用。2. 孕婦禁用。3. 嬰幼兒禁用。
注意事項
1.交叉過敏,對其它氨基糖苷類過敏的患者對本品也過敏。2.下列情況應慎用:(1) 失水,由于血藥濃度增高,產生毒性反應的可能性增加;(2) 第8對腦神經損害,可致聽神經和前庭功能損害;(3) 重癥肌無力或帕金森病,可致神經肌肉阻滯作用,導致骨骼肌軟弱;(4) 腎功能損害,宜根據(jù)腎功能損害程度調整劑量或給藥間隔。3.對診斷的干擾:可使丙氨酸氨基轉移酶、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血清膽紅素濃度及血清乳酸脫氫酶濃度的測定值增高;血鈣、血鎂、血鉀、血鈉濃度的測定值可能降低。4.對患者應注意監(jiān)測:(1) 前庭功能檢驗,在用藥前、用藥過程中定期及長期用藥后檢測前庭毒性;(2) 尿常規(guī)檢查和腎功能測定,在用藥前、用藥過程中定期測定腎功能,以防止嚴重腎毒性反應。
生活在這個壓力和競爭并存的社會,我們還是應該學會照顧自己,避免在年老的時候身體各方面出現(xiàn)一些疾病,所以在平時不忙碌的時候,要多了解一些對于身體有好處的中藥,黃芪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用的植物,黃芪功效主治的疾病比較多,比如呼吸不同或者是感冒等,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黃芪功效主治。
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yǎng)血,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癰疽難潰,久潰不斂。
主要成分
1. 黃芪多糖(ApS)
主要有葡聚糖和雜多糖。其中葡聚糖又有水溶性葡聚糖和水不溶性葡聚糖,分別是α-(1→4)(1→6)葡聚糖和α-(1→4)葡聚糖。黃芪中所含的雜多糖多為水溶性酸性雜多糖,主要由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組成,少量含有糖醛酸由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組成;而有些雜多糖僅由葡萄糖和阿拉伯糖組成。
2. 皂苷類
皂苷類是黃芪中重要的有效成分。目前從黃芪及其同屬近緣植物中已分離出40多種皂苷,主要有黃芪苷I,II,III,IV,V,VI,VII,異黃芪苷I,II,IV及大豆皂苷I等。除大豆皂苷I、黃芪皂苷VIII外,其余均以9,19-環(huán)羊毛脂烷型的四環(huán)三萜皂苷類為苷元,總稱為黃芪皂苷或黃芪總皂苷。
3. 黃酮類
多達30余種,主要有槲皮素、山奈黃素、異鼠李素、鼠李異檸檬素、羥基異黃酮、異黃烷、蘆丁、芒柄花素、毛蕊異黃酮等。
4. 氨基酸
共25種,如γ-氨基丁酸、天冬酰胺、天門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蛋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等。
5. 其他
黃芪中還含有微量元素、甾醇類物質、葉酸、亞麻酸、亞油酸、甜菜堿、膽堿、咖啡酸、香豆素、尼克酸、核黃素、維生素p、淀粉E等。
藥理作用
1. 對免疫系統(tǒng)的作用
(1)對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的影響
黃芪能明顯增加血液中的白細胞總數(shù),促進中性粒細胞及巨噬細胞的吞噬和殺菌能力。黃芪水煎液能明顯增強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的活性;黃芪多糖(ApS)能刺激NK細胞的增殖,使其細胞體增大,與白細胞介素-2(IL-2)合用有協(xié)同作用。黃芪還能促進病毒誘生干擾素。而且黃芪自身在小鼠脾細胞培養(yǎng)中亦可誘生干擾素。
(2)對特異性免疫功能的影響
黃芪能明顯促進細胞免疫,促進植物血凝素(pHA)、刀豆球蛋白A(Con A)和美洲商陸有絲分裂原(pWM)所致淋巴細胞轉化,提高惡性腫瘤病人淋巴細胞引起的大鼠局部移植物抗宿主反應。黃芪多糖具有IL-2樣作用,體外可減少促進脾細胞增殖的IL-2的用量,提高淋巴因子活化的殺傷細胞(K細胞)的活性、黃芪煎劑和ApS均可完全恢復大黃致虛小鼠脾細胞產生IL-2的能力。黃芪可明顯促進正常機體的抗體產生,顯著提高小鼠脾臟抗體形成細胞數(shù)。
看完以上黃芪功效主治的疾病,那么我們就要牢記在心,在以后需要的時候就要拿出來使用,特別是一些身體比較虛弱的人,就要經常食用黃芪,因為這樣能夠增強抵抗力和免疫力,避免讓自己受到疾病的侵害,要學會療養(yǎng)身體,這樣也能更加愉快的工作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