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活絡丸的功效與主治是什么?
真正的養(yǎng)生是什么。
“養(yǎng)生乃長壽之伴侶,健康是長壽的朋友。”相信關(guān)于養(yǎng)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健康離不開養(yǎng)生,積極的心理離不開養(yǎng)生。您對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看待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小活絡丸的功效與主治是什么?》,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很多家庭都會備一些藥物,尤其是中老年人,腿腳不便,容易風寒。小活絡丸就是一款不錯的祛風濕、活筋通絡的好方子。雖然功效強大,但是在服用時也要有一些禁忌,是藥三分毒,身體有所恢復的時候可以停止使用,以免對其有依賴性,服用時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處方】 川烏(炙)45克 草烏(炙)45克 當歸30克 川芎30克 白芍15克 乳香(炙)22.5克 沒藥(炙)22.5克 地龍肉22.5克 香附(醋炙)30克 膽星45克
【制法】 上十味,共研為細粉,過羅,煉蜜為丸,重6克,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 舒筋活絡,散風止痛。治風濕痹痛,麻木不仁,四肢瘦痛,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一日二次,溫黃酒送下,開水亦可。
1具有鎮(zhèn)痛作用。對醋酸所致小鼠扭體反應有抑制作用。
2具有抗炎作用。對 瓊脂 肉芽組織增殖性炎癥有抑制作用。
3具有抑制免疫功能的作用。能抑制2,4-二硝基氟苯所致小鼠遲發(fā)型超敏反應;抑制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對碳粒的吞噬功能和紅細胞免疫黏附功能;抑制雞紅細胞誘導的小鼠溶血素抗體的生成,降低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再次免疫應答中高值的(免疫球蛋白G)IgG和 循環(huán)免疫復合物 含量,提高低下的補體C3水平。
4具有鎮(zhèn)靜作用。可顯著減少小鼠自發(fā)活動。
小活絡丸,祛風除濕,活絡通痹。用于風寒濕痹,肢體疼痛,麻木拘攣。小活絡丸為黑褐色至黑色的大蜜丸;氣腥,味苦。功能:祛風除濕,活絡通痹。用于風寒濕痹,肢體疼痛,麻木拘攣。對于服用小活絡丸的注意事項有以下幾點。
1.小活絡丸屬于中成藥,其中都是中藥配方,和服用湯藥一樣。服用中藥有一定的禁忌,如不能喝酒,不能吃發(fā)物,忌辛辣食物。
2.孕婦是不能服用小活絡丸的,患有風濕性疾病的孕婦請積極配合醫(yī)生的治療。
3.小活絡丸不可整丸吞服;可分份服用或嚼服。
4.過敏體質(zhì)者慎用。
5.藥方含川烏、草烏有毒,應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不可過量服用。 針對不同的風濕性疾病請患者不同隨意用藥,應該根據(jù)醫(yī)生的處方積極治療。昆仙膠囊作為治療風濕性疾病的藥物,也有不錯的口碑。 如果您想更多的了解關(guān)于風濕性疾病的治療方法,請關(guān)注康愛多藥店??祼鄱嗨幍隇槟峁﹥r格實惠的藥物和寶貴的建議,為病患朋友提供廠家直供、低價,絕對正品的優(yōu)質(zhì)藥品。
相關(guān)閱讀
現(xiàn)在很多時候我們看病吃藥都會選擇中醫(yī)以及中成藥,因為中藥治療副作用非常小,不論是對疾病的治療還是對于病后的恢復都很有益處。大活絡丹就是一種臨床上常用的藥物,它是由幾十種中藥配制而成的,主要用于治療氣血虧虛等問題。下面就來看看這種藥物的功能是什么?
藥物組成
白花蛇、烏梢蛇、威靈仙、兩頭尖(俱酒浸)、草烏、天麻(煨)、全蝎(去毒)、何首烏(黑豆水浸)、龜甲(炙)、麻黃、貫眾、甘草(炙)、羌活、肉桂、藿香、烏藥、黃連、熟地黃、大黃(蒸)、木香、沉香(用心)各60克,細辛、赤芍(去油)、沒藥(去油)、丁香、乳香(去油)、僵蠶、天南星(姜制)、青皮、骨碎補、白豆蔻仁、安息香(酒熬)、附子(制)、黃芩(蒸)、茯苓、香附(酒浸焙)、玄參、白術(shù)各30克,防風75克,葛根、虎脛骨(炙)、當歸各45克,血竭21克,地龍(炙)、犀角、麝香、松脂各15克,牛黃、冰片各4.5克,人參90克。
主治病證
主治氣血虧虛,肝腎不足,內(nèi)蘊痰熱,外受風邪,中風癱瘓,口眼斜,語言蹇澀,昏迷不醒;或氣血虧虛,肝腎不足,風濕痹痛,經(jīng)久不愈,關(guān)節(jié)腫脹、麻木重著,筋脈拘攣,關(guān)節(jié)變形、屈伸不利;或平素痰盛,復因惱怒氣逆,痰隨氣升,上閉清竅,突然昏厥,呼吸氣粗,喉有痰聲,即痰厥昏迷者;或胸陽不振,痰濁阻絡,氣滯血瘀,痹阻心脈,胸部憋悶,或胸痛徹背,背痛徹心,喘息氣短,即胸痹心痛等證。
中風癱瘓,痿痹痰厥,拘攣疼痛,癰疽流注,跌撲損傷,小兒驚痛,婦人停經(jīng)。西醫(yī)診為腦血管意外、癔病性昏厥、風濕性及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冠心病心絞痛等均可用此藥。
功能分析
方中以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當歸、赤芍、熟地黃補氣生血以培本,收扶正祛邪之效,為主藥,輔以虎脛骨、何首烏、龜甲、骨碎補以補肝腎,強筋骨,利關(guān)節(jié);麻黃、細辛、葛根、肉桂、草烏、附子既散在表之風邪,又逐在里之冷濕;威靈仙、羌活、防風、兩頭尖、白花蛇、烏梢蛇透骨搜風,通絡止痛;乳香、沒藥、血竭、松脂活血散瘀,舒筋止痛;香附、木香、烏藥、青皮、沉香、丁香、藿香、白豆蔻仁理氣和中,暢通氣血;黃芩、黃連、大黃、貫眾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犀角、玄參清熱涼血,解毒定驚;麝香、冰片、安息香芳香開竅,通經(jīng)達絡;天麻、僵蠶、天南星、地龍、全蝎平肝潛陽,化痰熄風;牛黃清心涼肝,豁痰熄風。全方配伍共奏調(diào)理氣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化痰熄風之功,為攻補兼施之劑。
中藥方劑是什么呢?其實就是幾種中草藥按照一定的數(shù)量比例混合后制成的產(chǎn)品。小活絡丸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你知道它的作用功效嗎?不清楚的話現(xiàn)在就來了解一下吧!
【處方】膽南星180g 制川烏180g 制草烏180g 地龍180g 乳香(制)66g 沒藥(制)66g
【性狀】為黑褐色至黑色的大蜜丸;氣腥,味苦。
【炮制】以上六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12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絡通痹。用于風寒濕痹,肢體疼痛,麻木拘攣。
【用法用量】黃酒或溫開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婦禁用。
【規(guī)格】每丸重3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通過以上對小活絡丸的功效與作用以及它有沒有副作用的講解,相信我們現(xiàn)在對它的認識是更深的了。我們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看自己是否能服用小活絡丸。
氣溫的變化不定讓身體體質(zhì)本來就弱的朋友更是感到各種不適,下面就介紹一種一應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活絡丸,讓大家都能健康起來。
【處方】川烏半兩,草烏半兩,赤小豆1兩,地龍1兩,大蒜(不煨)。
【制法】上為末,酒煮糊為丸。
【功能主治】手足疼痛。
【用法用量】熟酒送下。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二一二引《仙傳濟陰方》
【處方】川牛黃1分,辰砂5分,蜈蚣1大條(炙),全蝎(全者)3個(酒洗,炒),麝香少許,膽礬3分,巴豆5粒(水1碗煮干),僵蠶5條(水洗,炒),輕粉3分,焰硝2分。
【制法】上為細末,用牙皂煎湯,糯米粉打成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臍風撮口,急慢驚風,痰膠滿口,牙關(guān)緊急,角弓反張。
【用法用量】每服7丸,蔥白煎湯送下。以利為度。
【摘錄】《惠直堂方》卷四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活絡丸,我們知道活絡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還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們要善于利用活絡丸來為我們的健康護航。
現(xiàn)在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人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也更重視養(yǎng)生。很多人都知道小活絡丹可以治療很多疾病,對人體有很多好處,接下來我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小活絡丹。
【處方】川烏(炙)45克 草烏(炙)45克 當歸30克 川芎30克 白芍15克 乳香(炙)22.5克 沒藥(炙)22.5克 地龍肉22.5克 香附(醋炙)30克 膽星45克
【制法】上十味,共研為細粉,過羅,煉蜜為丸,重6克,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舒筋活絡,散風止痛。治風濕痹痛,麻木不仁,四肢瘦痛,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每服1丸,一日二次,溫黃酒送下,開水亦可。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中藥方劑的發(fā)展在現(xiàn)代科技的支持下取得了越來越好的前景,療效的提高,副作用的進一步減少都昭示著其正確性。我們相信類似于小活絡丹等中藥方劑在現(xiàn)代醫(yī)學的研究下一定會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活絡丸在生活中的應用是比較廣泛的,比較常見的就有大活絡丸和小活絡丸。但是在臨床上大活絡丸和小活絡丸的應用是完全不一樣的,很多人在選擇藥物的時候也會比較糾結(jié),藥物的功效與作用。大活絡丸的功效與作用相對來說會更明顯一點,當然也要結(jié)合自身情況選擇。
1.成分
蘄蛇、烏梢蛇、威靈仙、兩頭尖、麻黃、貫眾、甘草、羌活、肉桂、廣藿香、烏藥、黃連、熟地黃、大黃、木香、沉香、細辛、赤芍、沒藥(制)、丁香、乳香(制)、僵蠶(炒)、天南星(制)、青皮、骨碎補(燙、去毛)、豆蔻、安息香、黃芩、香附(醋制)、玄參、白術(shù)(麩炒)、防風、龜甲(醋淬)、葛根、豹骨(油酥)、當歸、血竭、地龍、水牛角濃縮粉、人工麝香、松香、體外培育牛黃、冰片、紅參、制草烏、天麻、全蝎、何首烏共48味。
2.功能主治
祛風止痛、除濕豁痰、舒筋活絡。用于缺血性中風引起的偏癱,風濕痹證(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引起的疼痛、筋脈拘急腰腿疼痛及跌打損傷引起的行走不便和胸痹心痛證。
3.注意
用大活絡丸治療腦血管病變時,一定要在病癥穩(wěn)定期之后用藥,也就是說,像腦出血的患者要在出血得到控制后,進入恢復期才可服用,因藥物本身就是活血的藥,在出血未得到控制時服用無異于雪上加霜。另外中風病的來源,從中醫(yī)的角度來說,系乘人體氣血虛弱之際,內(nèi)蘊痰熱,外受風邪侵襲,使氣血失養(yǎng),經(jīng)絡受阻,導致此病。而大活絡丸恰恰在舒筋活絡、祛除風濕上有著特效。
大家都知道活絡通經(jīng)丸對人的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但是很多人卻并不了解它的功效。其實了解這些功效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處方】川烏頭2兩(1兩生,不去皮尖;1兩炮,去皮尖),草烏2兩(制如上法),木鱉子3兩3分(別研),斑蝥100個(去頭足并翅,醋煮香熟,焙干),烏蛇(酒浸,去皮骨,焙)1兩,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焙)1兩,好墨(火煅)1兩,白膠香1兩(別研),當歸1兩半,五靈脂3兩3分。
【制法】上為末,將木鱉子末醋研為膏,和黑豆末1斤,好醋拌,1兩作10丸,以墨為衣。
【功能主治】活絡通經(jīng),宣導凝滯,壯筋骨,助血脈,起偏廢。主半身不遂,口眼?斜,癱瘓諸風。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食前溫酒鹽湯嚼下。
【摘錄】《三因》卷二
看完了上文對于活絡通經(jīng)丸的一些介紹,我們可以感受到中醫(yī)文化是中國五千年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塊艷麗的瑰寶,淵遠流長博大精深,有許多方面值得我們?nèi)ヌ剿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