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安寧丸的功效與主治
冬季養(yǎng)生粥的做法與功效。
物質是健康的基礎,精神是健康的支柱,運動是健康源泉,科學是健康的法寶!隨著生活的提升,養(yǎng)生已經成為社會性的關注焦點,生活中睿智的人,一般都是對養(yǎng)生頗有心得的人。您是否正在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益安寧丸的功效與主治”,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熟識益安寧丸的朋友都知道人體存在小便不利、水腫、食欲不振等情況都適宜服用棕紅色濃縮水蜜丸——益安寧丸以緩解上述癥狀。益安寧丸中包含諸多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成分,比如丹參、西紅花、蟲草等等。那么益安寧丸主治哪些疾病呢?其主要功效包括哪些,實際服用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益安寧丸具有增強患者的消化和吸收功能,還能夠挺高患者的脾臟功能,還有助于改善脾胃虛弱而引起的食欲不振,還有胃腸功能的水腫、和小便的不利等等。那么,益安寧丸的成分和功效有哪些?
益安寧丸是一種OTC非處方藥物(甲類),它的劑型是屬于丸劑。它的藥品類型屬于中成藥。它主要是由西紅花、蛇膽、丹參、冬蟲夏草、鱉甲、等名貴藥材而且重要的材料組成。
益安寧丸為棕紅色濃縮水蜜丸,除去包衣后為棕色至深。益安寧丸的作用主要治療氣血虛弱,肝腎不足所致的胸悶氣短,畏寒肢冷,手足麻木,對失眠健忘、神疲乏力、腰膝酸軟也有一定療效。能補氣活血,益肝健腎,養(yǎng)心安神。而副作用尚未明確。
一、益安寧丸作用功效:
1、益安寧丸能夠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減少脂類膽固醇沉積和對血管內壁損害,有效治療因動脈粥樣硬化造成的心血管病變。
2、益安寧丸能夠提供心肌能量、穩(wěn)定心率,提高心臟功能,糾正各型心律失常。
3、益安寧丸補氣活血,益肝健腎,養(yǎng)心安神。治療氣血虛弱,肝腎不足所致的胸悶氣短,畏寒肢冷,手足麻木,對失眠健忘、神疲乏力、腰膝酸軟也有一定療效。
二、服用禁止
1.忌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感冒發(fā)熱病人不宜服用。
3.本品宜飯前服用。
4.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患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5.服藥2周癥狀無緩解,應去醫(yī)院就診。
6.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7.本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8.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9.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擴展閱讀
安神丸,顧名思義即具有安神、養(yǎng)心等功效。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背景下,現代人的身體健康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因此安神丸也成為很多尋常百姓家中的必備藥。我們說有備無患,平時關注健康問題,適當的準備一些藥物是有助于身體健康的。那么安神丸究竟有哪些功能呢?其功效主治有哪些呢?
安神補心丸,養(yǎng)心安神。用于心血不足、虛火內擾所致的心悸失眠、頭暈耳鳴。主要有鎮(zhèn)靜,催眠,改善智力等作用。鎮(zhèn)靜,催眠:安神補心丸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有抑制作用,可使大腦皮層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趨于平衡,并能促進其神經活動正常化。安神補心丸有鎮(zhèn)靜、催眠作用,還能對抗戊四氮引起的小鼠驚厥。改善智力:安神補心丸能改善人的智力,提高工作效率,還能調節(jié)注意力,協(xié)調精細動作,增加靈活性和耐力。安神補心丸由丹參、五味子(蒸)、石菖蒲、首烏藤、地黃、墨旱蓮、女貞子、菟絲子、合歡皮、珍珠母組成。方中丹參養(yǎng)血活血,涼血清心除煩;五味子補腎寧心,益氣生津;石菖蒲開竅聰耳,寧神定志;首烏藤、地黃、墨旱蓮、女貞子、菟絲子滋養(yǎng)肝腎,補益精血,涼血除煩,寧心安神;合歡皮解郁悅心安神;珍珠母平肝鎮(zhèn)心定悸。
養(yǎng)心安神丸為褐棕色光亮的水丸,味酸、苦、辛。其成分包括五味子(醋炙)、首烏藤、合歡花、黃精(酒炙)、當歸、丹參、酸棗仁(炒)、遠志(去心甘草炙)、知母、磁石等。首烏藤性味與歸經:甘,平。歸心、肝經。主治養(yǎng)血安神,祛風通絡。用于失眠多夢,血虛身痛,風濕痹痛;外治皮膚瘙癢。養(yǎng)心安神丸功能與主治補腎益智,養(yǎng)心安神。用于心腎不交引起的少眠多夢,頭暈心悸,耳鳴健忘,倦怠無力。養(yǎng)心安神丸養(yǎng)心安神丸補腎益智,養(yǎng)心安神。養(yǎng)心安神丸用于心腎不交引起的少眠多夢,頭暈心悸,耳鳴健忘,倦怠無力。
安神補心丸和養(yǎng)心安神丸的作用療效都具有相同的效果,但兩種藥物的成分也不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說在治療疾病方面也會有偏差的。建議咨詢專業(yè)的醫(yī)師進行選購服用,每種藥物都會有專門治療的疾病,所以患者要對癥下藥。
總是會有一些人去醫(yī)院的時候檢查下,醫(yī)生在什么都不說的情況下就拿了藥。其中有很多的人對于補脾益腸丸這個藥物就有一些疑惑,有些朋友知道這個藥物對于脾胃的保健效果是很不錯的。所以說一般都是給脾胃有問題的患者拿的這個藥,只是很多的人還想多多的詳細的了解下補脾益腸丸主治什么呢?下面去看下:
補脾益腸丸的功效與作用是補中益氣,健脾和胃,澀腸止瀉。用于脾虛泄瀉癥,臨床表現為腹瀉腹痛、腹脹、腸鳴。補脾益腸丸由黃芪、黨參(米炒)、砂仁、白芍、當歸(土炒)、白術(土炒)、肉桂;內層:延胡索(制)、荔枝核、干姜(炮)、甘草(炙)、防風、木香、補骨脂(鹽制)、赤石脂(煅)等中藥構成。輔料為煉蜜。
本品成分之一黨參為中國常用的傳統(tǒng)補益藥,古代以山西上黨地區(qū)出產的黨參為上品,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之功效?,F代研究,黨參含多種糖類、酚類、甾醇、揮發(fā)油、黃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堿,具有增強免疫力、擴張血管、降壓、改善微循環(huán)、增強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對化療放療引起的白細胞下降有提升作用。
補脾益腸丸注意事項是什么?
1.服藥期間忌食生冷、辛辣油膩之物。
2.感冒發(fā)熱者慎用。
3.服藥三天癥狀未改善,或癥狀加重,或出現新的癥狀者,應立即停藥并去醫(yī)院就診。
4.有慢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便膿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瀉后應在醫(yī)師指導下使用。
5.小兒用法用量,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6.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7.本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8.兒童必須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
9.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上面介紹的就是關于補脾益腸丸主治什么呢?之前可能是因為一些朋友知道現在很多的西藥都是在治療人的身體的時候有一些副作用,所以說想多多的了解下補脾益腸丸,不過現在這些疑惑一定也了解的差不多,不論是什么藥物都是要合理的食用,避免錯誤的食用給自己的身體帶來傷害。
環(huán)境的惡劣變化讓我們的身體來不及調整,所以導致了越來越多的 疾病的產生。要想能夠成功抵御疾病的侵襲,我們就應該在平時調理身體,讓身體做好準備。中藥方劑在此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益母丸這種方劑。
【別名】知母丸(《校注婦人良方》卷十二)。
【處方】知母30克(洗,焙)
【制法】上藥為細末,以棗肉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清熱滋陰,益氣生津。治妊娠內熱,氣陰兩虛,煩躁不安,名曰子煩。
【用法用量】每服1丸,細嚼,煎人參湯送下。
【摘錄】《婦人大全良方》卷十三引《產乳》
【處方】益母草500克 川芎30克 赤芍30克 歸身30克 木香30克
【制法】上藥研為細末,煉蜜丸,彈子大,每丸重9克。
【功能主治】調氣活血。治月經不調,經來腹痛,腹有癥瘕,久不受孕,產后血瘀腹痛。(不孕)
【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一日二至三次。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奇方類編》卷下
【處方】益母草(并子)500克 大生地(酒洗)90克 當歸(酒洗)90克 白芍(酒洗,炒)90克 烏賊骨(去粗殼,炒)120克 澤蘭葉(酒洗)120克 香附(酒、醋、山梔水、童便浸制四次)120克
【制法】上藥先將益母草熬為膏,再將余藥共為末,加入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養(yǎng)血活血,理氣調經。治婦女瘀滯腹脹,或小腹隱痛,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溫開水送下。
【摘錄】《婦科雜證》
通過以上文章的閱讀,相信大家對益母丸有了很多的了解吧,益母丸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最重要的是益母丸的功效與作用的也是很多的,所以大家在生活中要好好的利用哦。
很多家庭都會備一些藥物,尤其是中老年人,腿腳不便,容易風寒。小活絡丸就是一款不錯的祛風濕、活筋通絡的好方子。雖然功效強大,但是在服用時也要有一些禁忌,是藥三分毒,身體有所恢復的時候可以停止使用,以免對其有依賴性,服用時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處方】 川烏(炙)45克 草烏(炙)45克 當歸30克 川芎30克 白芍15克 乳香(炙)22.5克 沒藥(炙)22.5克 地龍肉22.5克 香附(醋炙)30克 膽星45克
【制法】 上十味,共研為細粉,過羅,煉蜜為丸,重6克,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 舒筋活絡,散風止痛。治風濕痹痛,麻木不仁,四肢瘦痛,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一日二次,溫黃酒送下,開水亦可。
1具有鎮(zhèn)痛作用。對醋酸所致小鼠扭體反應有抑制作用。
2具有抗炎作用。對 瓊脂 肉芽組織增殖性炎癥有抑制作用。
3具有抑制免疫功能的作用。能抑制2,4-二硝基氟苯所致小鼠遲發(fā)型超敏反應;抑制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對碳粒的吞噬功能和紅細胞免疫黏附功能;抑制雞紅細胞誘導的小鼠溶血素抗體的生成,降低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再次免疫應答中高值的(免疫球蛋白G)IgG和 循環(huán)免疫復合物 含量,提高低下的補體C3水平。
4具有鎮(zhèn)靜作用??娠@著減少小鼠自發(fā)活動。
小活絡丸,祛風除濕,活絡通痹。用于風寒濕痹,肢體疼痛,麻木拘攣。小活絡丸為黑褐色至黑色的大蜜丸;氣腥,味苦。功能:祛風除濕,活絡通痹。用于風寒濕痹,肢體疼痛,麻木拘攣。對于服用小活絡丸的注意事項有以下幾點。
1.小活絡丸屬于中成藥,其中都是中藥配方,和服用湯藥一樣。服用中藥有一定的禁忌,如不能喝酒,不能吃發(fā)物,忌辛辣食物。
2.孕婦是不能服用小活絡丸的,患有風濕性疾病的孕婦請積極配合醫(yī)生的治療。
3.小活絡丸不可整丸吞服;可分份服用或嚼服。
4.過敏體質者慎用。
5.藥方含川烏、草烏有毒,應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不可過量服用。 針對不同的風濕性疾病請患者不同隨意用藥,應該根據醫(yī)生的處方積極治療。昆仙膠囊作為治療風濕性疾病的藥物,也有不錯的口碑。 如果您想更多的了解關于風濕性疾病的治療方法,請關注康愛多藥店。康愛多藥店為您提供價格實惠的藥物和寶貴的建議,為病患朋友提供廠家直供、低價,絕對正品的優(yōu)質藥品。
說到養(yǎng)生,自然是春夏秋冬都各有各的養(yǎng)生辦法,畢竟天氣不同,情況也不一樣,人體需求的物質也不同,而中藥方劑也是就是一種很好的養(yǎng)生方法,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鹿茸益精丸。
【處方】鹿茸(去皮,酥炙微黃)3分,桑螵蛸(瓦上焙)3分,肉蓯蓉3分,當歸3分,巴戟(去心)3分,菟絲子(酒浸軟,研)3分,杜仲(截碎,姜汁淹,炒斷絲)3分,川楝子(蒸,去皮取肉,焙)3分,益智仁3分,禹余糧(煅紅,醋淬,以碎為度)3分,韭子(微炒)2分,故紙(炒)2分,山茱萸2分,赤石脂2分,龍骨(別研)2分,滴乳香1分。
【制法】上為細末,酒調糯米湖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虛腎冷,漏精白濁。
【用法用量】每服70丸,食前白茯苓煎湯送下。
【摘錄】《直指》卷十
經過上面詳細的分析之后大家也都知道了鹿茸益精丸的功效作用等,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平時要多注意自身的鍛煉,增強抵抗力,這樣才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藥物也只是一個輔助的手段。
保胎益母丸的做法你知道了嗎?積累點點滴滴健康知識會給您的身體帶來意想不到收獲哦。
【處方】益母草(上截)3兩,香附米2兩(童便制),熟地黃3兩,歸身3兩,白芍3兩(酒炒),川芎2兩(酒洗),蘇梗2兩(忌鯉魚),陳皮3兩,炙草2兩,白茯苓2兩,白術2兩,條芩2兩(酒炒),蓮肉2兩(去皮心)。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每丸重3錢,曬干收用。
【功能主治】飲食勞倦所傷,或因外感風寒,或負重閃挫跌仆,或房事相犯,或郁怒傷肝脾,以致胎動者。
【用法用量】每日用1丸,研末,或熱黃酒送下,或蜜湯送下;有痰者,生姜湯送下;病甚者,朝夕各1丸,以愈為度;或丸如綠豆大,每服3錢,亦可。
【摘錄】《履霜集》卷二
上面就是關于保胎益母丸的一個功效介紹,從這些介紹我們就可以了解到,保胎益母丸確實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些疾病的困擾,但是要注意絕對不能夠盲目服用。
加味益母丸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已經被許多的人所接受,那么如何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服用加味益母丸就成為了一門學問,今天就來教大家如何食用加味益母丸。
【處方】益母草8兩,川芎2兩,白芍2兩,當歸2兩,熟地2兩,廣木香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調經種子。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好酒或童便送下。
【摘錄】《醫(yī)學正印》卷下
【處方】益母草半斤,當歸2兩,赤芍2兩,木香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定魂魄,調血氣,破血痛,養(yǎng)脈息,調經絡。主婦人月水不調,不孕,胎前、難產、產后諸疾。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白湯送下;催生,用童便送下;胎前臍腹刺痛,胎動不安,下血不止,米飲或秦艽、當歸煎湯送下;胎前產后,臍腹作痛作聲,或寒熱往來,狀如瘧疾者,米湯送下;臨產并產后,先各用1丸,童便入酒送下;產后胎衣不下,落在胞中及臨產一切產難,橫生不順,死胎經日不下,腹中脹滿,心悶心痛,炒鹽湯送下;產后中風,牙關緊急,半身不遂,失音不語,童便入酒送下;產后氣喘咳嗽,胸膈不利,惡心口吐酸水,面目浮腫,兩脅疼痛,舉動失力者,溫酒送下;產后太陽穴痛,呵欠心怔氣短,肌體羸瘦,不思飲食,血風身熱,手足頑麻,百節(jié)疼痛,溫米飲送下;產后眼前黑暗,血暈血熱,口渴煩悶,如見鬼神,不省人事,薄荷自然汁或薄荷煎湯下,或童便、酒各半送下;產后面垢顏赤,五心煩熱,或結血塊,臍腹奔痛,時發(fā)寒熱,有冷汗者,童便入酒或薄荷湯送下;產后惡露結滯,臍腹刺痛,惡物上沖,心胸滿悶及產后未經滿月,血氣不通,咳嗽四肢無力,臨睡自汗不止,月水不調,久不治而為骨蒸,或鼻衄口干舌黑,俱童便入酒送下;產后二便不通,煩躁口苦,薄荷湯送下;產后痢疾,米湯送下;產后漏血,棗湯送下;產后赤白帶,膠艾湯送下;血崩漏下,糯米湯送下;勒乳痛,或成癰,為末,水調涂乳上,或生搗敷亦好;婦人久無子,溫酒送下。
【摘錄】《醫(yī)學入門》卷七
以上就是本文對加味益母丸的簡單介紹,大家平時也可以多了解下。加味益母丸和其他方劑有些相同的功效,但也有其特殊之處,在食用時大家可以根據自己所需達到的效果來選擇。
我們都知道益血潤腸丸對于我們的健康來講是有著極大的幫助的,但是很多人對于益血潤腸丸都不是非常的了解,根本不知道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藥物,那么下面我們一起詳細了解下這個問題。
【處方】熱地黃180克 杏仁(炒,去皮、尖)麻仁各90克(以上三味俱杵膏)枳殼(麩炒)橘紅各75克 阿膠(炒)肉蓯蓉各45克 蘇子 荊芥各30克 當歸90克
【制法】上藥研末,以前三味膏同杵千余下,仍加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陰養(yǎng)血,潤燥通便。治陰虧血虛,大便干結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空腹時用白湯送下。
【摘錄】《證治準繩·類方》卷六
大家現在明白了益血潤腸丸的作用了吧,不過該藥并不適用于所有病癥,這一點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另外在使用益血潤腸丸治療疾病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藥物的正確使用,以免給身體帶來不適。
中藥方劑是傳統(tǒng)醫(yī)學的一枚瑰寶,它主要依賴于君、臣、佐、使藥這幾大部分。雖然見效慢,但是因為對人體幾乎沒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備受養(yǎng)生人群的青睞。駐顏益心神丸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你對它了解嗎?
【處方】熟干地黃250克 牛膝120克(去苗)杏仁250克(湯浸,去皮、尖、雙仁,微炒,研如膏)菟絲子90克(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制法】上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須發(fā)早白。
【用法用量】每服40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
【注意】服藥期間,忌食生蔥,大蒜、蘿卜。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一
上文是關于駐顏益心神丸的介紹和分析,希望在大家的生活中能有參考的價值。另外 一定要合理的用藥,這才是保證生命健康的標準。
調經益母丸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對很多疾病都有不錯的效果,調經益母丸可以說是醫(yī)者喜用,患者樂意接受的一味方劑,但運用不當,服食方法不對,療效會減弱。下面來談談調經益母丸的主要功效與服用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能夠為大家?guī)韼椭?/p>
【處方】熟地8兩,歸身3兩,香附2兩,川芎2兩,延胡索2兩,蒲黃1兩,炮姜5分。
【功能主治】婦人血氣虛寒,或經行前后凝滯作痛;及產后因虛惡露不行。
【各家論述】方中以熟地大補陰血為君;歸身養(yǎng)血和血為臣;而佐之以川芎活血理氣,使之補而不滯;香附、延胡行其氣;蒲黃去其瘀;炮姜之溫,以助藥力,則虛者得補,而滯者可行耳。
【摘錄】《成方便讀》卷四
【處方】益母草8兩(砂鍋焙干),香附末2兩(7制),人參2兩,嫩黃耆3兩(密水炒),白術3兩(土炒),白茯苓3兩(去黑皮,乳拌蒸透),粉甘草3兩(去皮,蜜水炒),陳皮3兩,熟地3兩,當歸身3兩,川芎2兩,炒白芍2兩,遠志2兩(去骨,水煮片時),酸棗仁3兩(炒透),蓮肉2兩(去心燙)。
【制法】上為末,用龍眼肉6兩,好黃酒制爛,杵羔和煉蜜為丸,每丸重3錢,曬干收用。
【功能主治】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病輕者,日用1丸研末,或熱黃酒下,或蜜湯下;有痰者,姜湯下;病甚者,朝、夕各1丸,以愈為度?;蛲枞缇G豆大,每服3錢亦可。
【摘錄】《履霜集》
【處方】熟地4兩,當歸3兩,炒白芍2兩,川芎1兩,制香附2兩,桃仁1兩,延胡索1兩,炒蒲黃1兩,干姜1兩,益母膏8兩。
【制法】將熟地搗爛,與諸藥打和曬干,共研細末,用益母膏化水泛丸,如綠豆大,約成丸17兩。
【功能主治】行血通經。主月經愆期,量少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錢5分,開水吞服,每日2次。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中藥成方配本》(蘇州)
看了上面文章關于調經益母丸的介紹,我突然發(fā)現好的身體還是要從飲食做起。平時大魚大肉和太寡淡都不是養(yǎng)生之道,科學的葷素搭配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人對救產益母丸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在選擇之前,對救產益母丸的成分、適應癥都是要進行很好認識,這樣對疾病治療才會有很好的幫助,使得疾病得到很好改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
【別名】救產丸
【處方】益母草8兩,香附4兩(鹽、醋、酒、童便制),蒼術4兩(米泔浸,炒),澤蘭葉4兩,桃仁4兩(去皮尖,麩炒,雙仁勿用),延胡4兩(酒炒),當歸2兩,川芎2兩,牛膝2兩(俱酒炒),炙草2兩。
【制法】上為末,大黃膏為丸,每丸曬干重2錢,收用。
【功能主治】產難,橫生倒產,胎衣不下,并產后血暈眼花,言語錯亂,心悶口干,寒熱似瘧,四肢浮腫,癲狂不語,瀉痢腹疼,大小便閉結,下血如涌,胸膈氣滿,嘔吐不安,咳嗽喉中似蟬聲,面黃舌干,鼻中流血,遍身生黑點血斑。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黃酒送下。若子死腹中,產母腹冷脹疼,上則口角嘔沫,下則小便流血,手足冰冷,指甲青黑,急以車前子1錢(去殼,炒香)研末,同丸熱酒服之。
【摘錄】《履霜集》卷二
看完了上文的介紹,你對救產益母丸的食用方法了解了嗎?但救產益母丸畢竟是中藥方劑,可能有些人的體質會不太適合,所以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
春夏交際是人抵抗力最差的一個時刻,這個時候的我們很容易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中藥方劑在這些小病癥上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下面我們來介紹一種中藥方劑決明益陰丸。
【處方】羌活5錢,獨活5錢,黃連(酒制)1兩,防風5錢,黃芩1兩,歸尾(酒制)5錢,五味子5錢,石決明(煅)3錢,草決明1兩,甘草(炙)5錢,黃柏1兩,知母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眼目畏日惡火,沙澀難開,眵淚俱多,久病不痊。
【用法用量】每服50丸,加至100丸,茶湯送下。
【各家論述】上方以羌活、獨活升清陽為君;黃連去熱毒,當歸尾行血,五味收斂為臣;石決明明目磨障,草決明益腎療盲,防風散滯祛風,黃芩去目中赤腫為佐;甘草協(xié)和諸藥,黃柏助腎水,知母瀉相火為使。此蓋益水抑火之藥也,內急外馳之病并皆服之。
【摘錄】《原機啟微》卷下
以上就是本文對于決明益陰丸這種方劑的介紹了,現代人在物質水平提高了之后就開始關注養(yǎng)生了,這對于我們大家的身體還是非常好的。關于養(yǎng)生的方法是有很多的,大家一定要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