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冶三叉神經疼
冬季養(yǎng)生冶了手腳涼。
朱德說“鍛煉身體要經常,要堅持,人和機器一樣,經常運動才不能生銹?!比祟惖臍v史長河中,圍繞養(yǎng)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傳,健康離不開養(yǎng)生,積極的心理離不開養(yǎng)生。就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您是如何看待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土方冶三叉神經疼”,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人的神經是非常敏感的,神經一旦遭到破壞,與神經相連的身體的某個地方就會發(fā)生病變。人體的三叉神經連接的是我們的臉。經常會有人三叉神經痛,三叉神經痛會讓人覺得臉部疼痛無比無法忍受。由于三叉神經痛不易治愈,因此困擾著很多人。下面教大家一些治療三叉神經痛的土方法。
民間流傳的土方使用的材料都是比較易得的,而且并不需要什么花費。
1)茄子根15克,防風,桃仁各12克。用法;水煎服。適應癥:三叉神經痛。
2)細辛,3克,生石膏15---60克。用法:水煎服。適應癥:三叉神經痛。
3)枸杞,菊花,生地,熟地,山藥,山萸肉,丹皮,茯神,澤瀉,青桔葉,白芷各12克。用法:水煎服。適應癥:三叉神經痛陰虛陽門癥。
4)黃芩,10克,黃連,青桔葉,板藍根,白芷各12克,大黃6---12克,夏枯草,,連翹,大青葉各15克,石膏45克,蜈蚣5條,全蝎3克。用法:水煎服。適應癥:三叉神經痛肝火化風癥。
患者在服用偏方的時候,最好有專業(yè)人士的指導,并且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
1)葛根,白芷,地龍各12克,紅花,玄胡各10克,當歸30克,細辛,全蝎各6克,川芎,姜黃15克,牛蒡子20克,蜈蚣2條。用法:水煎服。適應癥:三叉神經痛。
2)車前子,黃芩,澤瀉,木通各9克,生地,當歸各16克,梔子,甘草,龍膽草各4。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連服10劑。適應癥:三叉神經痛。
1、細辛、胡椒或川椒各10克,干姜6克。上藥全部浸于1530毫升白酒中4小時,加入水適量置于鍋內煎。煎沸時用一喇叭形紙筒,一端罩在藥鍋上,另一端對準患者鼻孔,讓患者吸入藥氣。每次10分鐘,每日2次。
2、鵝不食草適量,牙皂3克,細辛3克,青黛1.5克。將上藥共研細末,讓患者吸入藥末,不拘時嗅,連嗅數日。
3、大棗1枚,紅礬0.9克。將紅礬研末,放入大棗內,用鑷子夾棗,放木火或蠟燭火上烤,待烤出味,即用鼻孔吸。反復烤,反復吸,直至大棗烤焦,不出藥味為止。左側痛用左鼻孔吸,右側痛用右鼻孔吸,吸幾天后可能有口鼻發(fā)干的感覺,如不愈則停藥。
4、蓽茇30克,木鱉子30克,藿香18克,冰片6克。蓽茇、藿香漂洗烘干(80℃),木鱉子去殼存仁,四藥混合精研約1小時,過180目篩,貯瓶備用。將火柴頭大小體積的藥面(約0.5克)置于紙折中,痛側鼻孔對準藥面,將藥粉吸入。首次應在痛時吸入,隔10分鐘后再吸,以后每隔34小時1次,每日4次。
5、怪味筍片,筍片洗凈用開水焯一下,與白糖、花椒粉、醋、芝麻醬、味精、姜汁調在一起,入油鍋炒熟即食。
6、燒什錦,將竹筍、素雞、胡蘿卜、山藥片和木耳、香菇、面筋一起入油鍋內煸炒,放入醬油、白糖、姜汁、高湯,燒熟后,出鍋即可食用。
擴展閱讀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神經內科常見的疾病,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是一種反復發(fā)作,時間卻往往較為短暫的疼痛,還常伴有面部痙攣。疾病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遺傳,也可能跟神經、血管以及代謝障礙有關。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地了解一下有關三叉神經痛的相關知識。
病理病因
原發(fā)性(特發(fā)性)三叉神經痛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大多數病例無第Ⅴ對腦神經或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器質性病變,Gasser神經節(jié)有退行性或纖維性改變,但是改變的輕重差別太大,不能認為它們是病因。
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的病因雖不明確,尚無統(tǒng)一認識,而從現代醫(yī)學來看其發(fā)病機制可能是一種致傷因素,使感覺根半月節(jié)和鄰近的運動支發(fā)生脫髓鞘改變。有些研究認為,大多數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的病人有顱底血管對神經的反常壓迫。
經臨床證明,部分所謂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實際上還是可找到原因的,如在手術中發(fā)現供應神經的血管發(fā)生硬化、異位血管的壓迫、增厚的蛛網膜和神經通過的孔發(fā)生骨膜炎,狹窄的骨孔等,而致神經根的壓迫。
1.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的病因
在三叉神經痛時,外周神經和中樞神經都參與疼痛的產生與傳遞,因此根據現代臨床實踐及動物試驗結果,對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的病因有以下幾種學說。
(1)周圍病原學說
三叉神經末梢到腦干核團的任何部位發(fā)生病變都可刺激三叉神經,使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發(fā)生生理功能紊亂和器質性改變,從而發(fā)生三叉神經分布區(qū)范圍內的陣發(fā)性劇痛性的學說。
(2)中樞病因學說
三叉神經系統(tǒng)中樞部的腦內核團,三叉神經脊束核丘腦及大腦皮質均可因周圍病變刺激及中樞本身的傷害性刺激,而導致三叉神經痛。
(3)變態(tài)反應學說
1967年Hanes根據三叉神經痛突然發(fā)作和可逆性,曾提出三叉神經痛可能是一種與變態(tài)反應有關的疾病。
(4)病毒感染學說
大腦皮質是周身感覺的最高中樞,早有定論,對三叉神經系統(tǒng)任何部位的病灶所致的疼痛,均是通過大腦皮質反映出來的。如皰疹和單純皰疹的病毒感染,可沿三叉神經系統(tǒng)的通路而侵入三叉神經分布相應的大腦皮質,使三叉神經疼痛發(fā)作。
(5)家族遺傳學說
在臨床上曾有人報道,一個家庭兄弟姊妹7人其中6人患有三叉神經痛,其中2人患雙側性疼痛。另有一個家庭中,母親及6個孩子中的3個孩子患有三叉神經痛,其中2人為雙側性疼痛。從而認為三叉神經痛可能與家族遺傳有關。但多數學者認為本病與遺傳因素關系不大與人類種族無關。
(6)綜合病因學說
上述各種學說均不能滿意解釋三叉神經痛的病因。以致Dott(1951年)認為三叉神經痛的起因在腦干內,動作或觸動扳機點可引起短的沖動(Short Circuit)在腦干內迅速疊加,從而引起劇烈疼痛發(fā)作。
2.繼發(fā)性三叉神經痛的病因
近幾年來通過臨床實踐和研究,特別是神經顯微外科手術的應用和手術方式的不斷改進,對繼發(fā)性三叉神經痛的病因、發(fā)病率的認識有了更深入了解和認識。發(fā)現三叉神經系統(tǒng)的所屬部位或鄰近部位的各種病灶均可引起三叉神經痛。
并發(fā)癥
可并發(fā)半側面部痙攣。三叉神經支配區(qū)也可發(fā)生不典型的面部疼痛,但疼痛的性質與三叉神經痛不同,每次發(fā)作的持續(xù)時間總是長于數秒,通常為數分鐘,或呈持續(xù)性疼痛。疼痛本身為鈍性、壓榨性或燒灼樣。對不典型疼痛者,外科治療無效,有時導致抑郁癥。
有相當一部分病人常揉擦同側面部以求減輕疼痛,久而久之面部皮膚變得粗糙、增厚和眉毛脫落。
如何預防
飲食保健注意事項
1.忌偏食
有的三叉神經痛患者是因為維生素B1的缺乏引起的神經炎而導致的。故長期偏嗜某些食物,如精白米類,結果使維生素B1缺乏。所以神經痛的治療使用維生素 B6族就是這個道理。
2.忌高糖
糖,特別是白糖,不僅維生素的含量是零,而且糖在代謝中還要維生素B1參與,所以,飲食中的高糖會使三叉神經痛患者本來就不足的維生素B1更加缺乏,所以一定要注意控制糖的攝入量。
3.忌辛辣
辛辣刺激性食物有蔥、蒜、韭菜、辣椒、花椒、胡椒、洋蔥、芥末、五香粉、咖喱粉等。這些食物可上行頭目刺激三叉神經,使神經沖動加強,從而誘發(fā)疼痛。進入體內可助火化熱,耗傷陰血,血虛生風,筋脈拘急,加重疼痛。
4.忌煙酒
酒精飲用過多,易引起維生素B的缺乏,成為神經炎的誘因。特別是白酒,酒精含量高,應控制不可多飲。
5.忌濃茶
多飲濃茶可使神經興奮性增強,小動脈痙攣,從而加重三叉神經痛。
生活保健注意事項
1.起居有節(jié)
三叉神經痛患者應做到起居規(guī)律,保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室內環(huán)境應安靜、整潔,空氣新鮮。平時還適當參加體育運動,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2.講究個人衛(wèi)生
講究口腔和患側面頰部皮膚的清潔衛(wèi)生是可以有效幫助三叉神經痛患者減少病情發(fā)作次數的,三叉神經痛發(fā)作時,有些患者為了減輕疼痛,常揉搓患側面頰部,易導致該處皮膚的破潰和感染,因此要保持該處皮膚的清潔衛(wèi)生,防止感染的發(fā)生。
3.保持良好心態(tài)
患者心態(tài)保持精神愉快,平時應調節(jié)自己的情趣,避免精神刺激,切忌沖動、生氣,抑郁寡歡。
三叉神經痛患者的個人保健對于減少三叉神經痛的發(fā)作程度和發(fā)作次數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患者調理得當,可免除疾病的折磨和痛苦。
結語:三叉神經痛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內科疾病,具有突發(fā)性,但時間短暫,且容易伴有面部痙攣,令人十分痛苦。本文給大家介紹了三叉神經痛的病因、并發(fā)癥及如何預防的知識,希望大家能做好預防工作,減少它的發(fā)病率,給自己和家人一個健康的體魄。
牙疼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口腔疾病,它的發(fā)生多與牙髓炎,牙周炎,牙齦炎等口腔炎癥有關,對于人體的健康及情緒影響是非常嚴重的。近來,網上流傳,牙疼不但影響口腔健康,同時它還會引起三叉神經疼,這讓很多人都出現了恐慌。那么牙疼會引起三叉神經疼嗎?
一、牙疼會引起三叉神經疼嗎?
牙疼并非三叉神經痛,也不會引起三叉神經痛,牙疼與三叉神經痛的區(qū)別在于:三叉神經三個分支分布在額部、上頜部、下頜部的皮膚以及上下牙齦。三叉神經痛常常表現為上下頜、顏面部痛甚至牙疼,及時鑒別牙疼和三叉神經痛對于治療非常重要,可以根據以下幾方面簡單鑒別:
1、止痛效果
如果服用普通止痛藥后,牙疼不見好轉,則可排除是牙齒炎癥性的疼痛,而是神經疼痛。
2、局部表現
牙齒上可發(fā)現齲洞、牙周炎等相關炎癥引起牙疼為持續(xù)性發(fā)作,受冷熱刺激會病情加重。牙齒無上述表現卻依然疼痛難當,則有可能是三叉神經痛引起。
3、疼痛性質
牙齒炎癥引起的疼痛一般會表現出持續(xù)性的疼痛,而三叉神經痛在發(fā)作時時常無先兆,而是突然閃電樣猶如刀割、燒灼、針刺、電擊般的疼痛,劇烈難忍,通常持續(xù)幾秒鐘,每天發(fā)作幾次,讓人難以忍受。有時可找到“扳機點”,即觸發(fā)點,刺激這些點可引起疼痛發(fā)作,但發(fā)作剛過去,再刺激“扳機點”則不引起發(fā)作。
二、牙疼的注意事項
1、頑固的牙痛最好是含服止痛片,可減輕一時的疼痛。
2、預防牙病還要應用橫顫加豎刷牙法。刷牙時要求運動的方向與牙縫方向一致。這樣可達到按摩牙齦的目的,又可改善周組織的血液循環(huán),減少牙病所帶來的痛苦。
3、防止牙痛關鍵在于保持口腔衛(wèi)生,而早晚堅持刷牙很重要,飯后漱口也是個好辦法。
4、止痛不等于治療。應注意口腔牙齒衛(wèi)生,以防牙痛。當牙痛發(fā)作時,用上述方法不能上痛,應速去醫(yī)院進行急診治療。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很常見的癥狀,也是一種會給患者的健康以及精神帶來極大的影響的疾病。而治療三叉神經痛的方法也有很多種,其中很多中藥就可很好的治療或者是輔助治療三叉神經痛,比如說天麻,對于三叉神經痛就很有效。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天麻治療三叉神經痛的原理等知識!
一、天麻能治療三叉神經痛嗎
天麻素片為白色片或糖衣片,除去糖衣后顯白色或類白色。為神經科用藥類非處方藥藥品。規(guī)格有25毫克 或者50毫克。用法用量為口服,每次50mg~100mg,一日3次。可恢復大腦皮質興奮與抑制過程間的平衡失調,具有鎮(zhèn)靜、安眠和鎮(zhèn)痛等中樞抑制作用。天麻素片還有增加腦血流量及緩解腦血管痙攣作用。用于神衰、神衰綜合征及血管神經性頭痛等癥(如偏頭痛、三叉神經痛、枕骨大神經痛等)。
二、三叉神經痛藥物治療
(1)卡馬西平:又稱酰胺咪嗪、卡巴咪嗪、痛痙寧,是目前認為治療三叉神經痛最好的藥物。治療開始口服0.1~0.2克,每日1~2次。逐漸加量,直到疼痛消失,維持2周左右,再逐漸減量。一般每日用量0.4~0.6克,最大劑量不超過1.2克/日。
(2)苯妥英鈉:成人開始治療每次0.1克,每日3次口服,逐漸增量,最大不超過0.8克/日,待疼痛消失一周后再逐漸減量。肌肉或靜脈注射一次0.125~0.25克,每日總量不超過0.5克,臨時用等滲鹽水溶解后應用。副作用有頭暈、嗜睡、共濟失調。
(3)氨苯氨丁酸:可作為以上兩種藥物的替代藥物。劑量為每次10毫克,每日3次,逐日加量至每日60~80毫克。副作用有嗜睡、惡心或嘔吐。
(4)氯硝安定:口服開始劑量為1毫克/日,分3次口服,即可產生治療效應,而后每三日調整藥量0.5~1毫克,直至有滿意的治療作用,維持劑量為3~12毫克/日。此藥個體差異大,最大可達20毫克/天。停藥時應逐漸減量。
三、天麻的作用
1.鎮(zhèn)靜、催眠作用:每公斤50mg之劑量的天麻素對小鼠、猴、及鴿子均有明顯鎮(zhèn)靜作用,并能對抗咖啡因之中樞興奮作用,延長巴比妥類催眠藥之作用時間。
2.天麻素還能擴張血管、改善心肌微循環(huán),增加心肌營養(yǎng)性血流量提高供氧能力。
3.降壓作用:本品不論是靜注,腹腔注射或十二指腸給藥均可引起動物血壓下降,并持續(xù)3小時以上。
三叉神經痛危害嚴重,疼起來像針扎一樣是很要命的,要想盡早擺脫三叉神經痛的折磨大家就一定要盡早治療,避免承受疾病的深度折磨,針對大家關注的問題下面就為大家講講治療三叉神經痛的相關問題,希望接下來的文章內容能有效解決大家的疑惑,盡早找到問題的答案,盡早治療。
三叉神經痛是現在社會上發(fā)病率逐漸增高的疾病,對患者造成的危害極大,要想盡早擺脫疾病困擾的話,大家就要積極治療,只有這樣才能以健康的身心來生活和工作,才能更安心的交友,學習。其治療方法主要是:白芷、川芎、南星各6克,蔥白12厘米。上藥共研細末,用蜂蜜15毫升調成糊狀,敷于太陽、印堂上30分鐘。生南星、白附子、五味子、川芎各30克,細辛、木香各9克,全蝎20個,共研細末,水調為糊狀。每次用藥10克,貼敷于太陽、百會,每日換藥一次。馬錢子30克,乳香、沒藥、川烏、草烏各15克,共研細末,加香油、清涼油適量,調膏狀。貼敷于患側下關、太陽、頰車、扳機點,每次貼2次,隔日換藥1次。切忌入口。
治療三叉神經痛最好的方法究竟是怎樣的呢?相信大家讀完上面的溫航內容后已經對相關問題有了比較基本的認識,三叉神經痛的危害程度相信只有患過此病的人最清楚,我們希望上面的文章內容能幫助大家了解三叉神經痛,知道三叉神經痛的治療方法是怎樣的,能做到盡早治療盡早康復,免受疾病的困擾。
我們都知道三叉神經是我們身體神經比較關鍵的部位,一旦我們沒有注意平時的生活習慣,很可能會造成三叉神經痛。那么引起三叉神經痛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閱讀以下文章的介紹吧,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在生活中更好的擺脫這些因素的影響,更好的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
了解三叉神經痛的發(fā)病原因是比較重視的,它能夠幫助我們在源頭將疾病控制住,以免出現病情惡化的情況,所以在平時的作息中,我們應該要多引起重視,切不可熬夜。
1756年由法國NicolasAndri首先報道。由于發(fā)作時多數伴有面肌抽搐,故稱之為“痛性抽搐”。系指局限在三叉神經支配區(qū)內的一種反復發(fā)作的短暫性陣發(fā)性劇痛。三叉神經痛可分為原發(fā)性、繼發(fā)性兩種: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多數認為病變在三叉神經半月節(jié)及其感覺神經根內,也可能與小血管畸形、巖骨部位的骨質畸形等因素導致對神經的機械性壓迫、牽拉以及營養(yǎng)代謝障礙有關。繼發(fā)性三叉神經痛又稱癥狀性三叉神經痛,常為某一疾病的臨床癥狀之一,如由小腦腦橋角及其鄰近部位的腫瘤、炎癥、外傷以及三叉神經分支部位的病變所引起。
三叉神經痛是位于三叉神經分布區(qū)域內的一種劇烈陣發(fā)性疼痛疾病。臨床上根據其病因或發(fā)生部位進行分類。
1.按病因分類
根據病因是否明確,分為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與繼發(fā)性三叉神經痛兩類。(1)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特發(fā)性三叉神經痛):臨床上把找不到確切病因的三叉神經痛稱為“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以往認為占臨床的大多數,是三叉神經分布區(qū)域內的發(fā)作短暫性劇烈疼痛,是無器質性損害可尋到的一種疾病。多見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達70%~80%,最小年齡只有十幾歲,最高年齡92歲。男女發(fā)病比數各家報道有所不同,據一份國內15家醫(yī)院1454例統(tǒng)計,男多于女,其中男788例,女666例。國內另一組4386例三叉神經痛發(fā)病情況,女性多于男性,為3∶2。
(2)繼發(fā)性三叉神經痛(癥狀性三叉神經痛):是指由顱內外各種器質性病變引起的三叉神經繼發(fā)性損害而致的三叉神經痛。多見于40歲以下的病人。與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的不同點是:疼痛發(fā)作時間通常較長,或為持續(xù)性、發(fā)作性疼痛,而無扳機點。體格檢查可查出三叉神經受累的客觀表現及原發(fā)性疾病的體征,但亦可完全為陰性者。經CT、MRI檢查一般可明確診斷。
2.按發(fā)生部位分類
分為雙側性及單側性三叉神經痛。又可進一步分為:第一支痛;第二支痛;第三支痛;第一、二支痛;第二、三支痛、第一、二、三支痛。發(fā)病部位右側多于左側。疼痛受累分別以2、3支同時受累最多見,單支受累較多者為第二支。3.臨床特點
疼痛的發(fā)生為陣發(fā)性的。除害怕疼痛延長外,在二次發(fā)作期間,病人無任何疼痛。發(fā)作時,則似閃電樣刺入。疼痛發(fā)作常表現為驟發(fā)、陣發(fā)式,可持續(xù)15min或更長時間,發(fā)作頻度從1天數次至1個月幾次不等。其實,引發(fā)三叉神經痛的原因有些我們可能知道,但這些因素我們在生活中并不去關注它的發(fā)展,從而導致了更多的人患上三叉神經痛這種疾病。為了幫助我們更好的預防三叉神經痛的發(fā)生,我們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多參加一些相關的體育鍛煉,不斷的提高我們的身體抵抗力。
三叉神經痛的原名是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三叉神經痛的表現是三叉神經分布的區(qū)域出現了反復的劇痛,不過過程是短暫的。三叉神經痛一般出現在成年人,特別是四十歲以上的人,而且女性的三叉神經痛患者比男性的還多,那么我們有沒有偏方可以治療三叉神經痛呢。
1,葵盤煎:
[原料]向日葵盤。
[制法]向日葵盤去籽,撕成幾塊煎水。
[功效]平肝。用于三叉神經痛。
[服法]3次/d。
2,豬腦天麻湯:
[原料]豬腦1個,天麻2 g。
[制法]將天麻研粉,和豬腦一起加水適量,以文火燉1小時,去渣。
[功效]益腎填髓,補腦鎮(zhèn)痛。用于三叉神經痛。
[服法]喝湯。吃豬腦。1劑/d,分次服完,經常食用。
3,當歸酒:
[原料]當歸30 g,酒1000 mL。
[制法]將當歸同酒煎至600 mL。
[功效]補血活血止痛。用于三叉神經痛。
[服法]適量飲用,常飲。
4,核桃仁黃酒飲:
[原料]核桃仁5粒,白糖50 g,黃酒50 mL。
[制法]將核桃仁、白糖放入碗中搗碎成泥,加黃酒50 mL,文火煎10分鐘。
[功效]通經脈,益腎氣。用于腎氣虧虛型三叉神經痛。
[服法]1劑/d,分2次服,經常服用。
5,龍眼于燉雞蛋;
[原料]龍眼干100 g,雞蛋2枚,白糖適量。
[制法]將適量龍眼干搗碎,同雞蛋加水適量燉至蛋熟,雞蛋去殼,再燉1小時,加入白糖即可。
[功效]補心安神,養(yǎng)血益脾。用于心脾虧虛型三叉神經痛。
[服法]吃雞蛋,喝湯。1劑/d,分2次食完,常食。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三叉神經痛,我們在掌握了三叉神經痛的概念后也懂得了三叉神經痛的一些常識,一旦我們或者我們身邊的人患上三叉神經痛后,我們就不用緊致和害怕,我們可以采用以上介紹的偏方去處理三叉神經痛。